東風-5型洲際彈道飛彈(DF-5;北約代號:CSS-4 東風彈道飛彈 Mod 2)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研製的一種兩級液體燃料機動型洲際彈道飛彈,是中國研製的第一代洲際地對地戰略飛彈,1980年5月18日全程飛行試驗成功,飛彈飛行距離9070公里。 改進型「東風-5甲」型洲際飛彈,在基本型基礎上,增加了射程和打擊精度。 增強型「東風-5乙」,則在改進型「東風-5甲」型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分導式彈頭功能。 最新型「東風-5丙」型,則可攜帶10枚分導式核彈頭,以19倍超高音速再入大氣層,並且可做機動變軌躲避反導防禦系統,精度大幅提高。 東風系列彈道飛彈型號北約代號射程/公里燃料說明東風-1SS-2近程600液體仿製蘇聯R-2型飛彈,1960年11月5日試射成功。 東風-15CSS-6近程600固體有DF-15/A/B/C四種型號。
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羣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的觀點。 我們有國內外調查新聞、生活、遊戲、消費等資訊,希望提供讀者具有深度、廣度、樂趣及生活、時尚品味的原生新聞。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來自成都的網路犯罪集團竊取了至少2000萬美元救濟金,成為首例美國政府公開承認、涉及他國政府的重大網路詐欺案。
東風彈道飛彈: 俄國專家看解放軍的「航母殺手」:東風-21D是「全球唯一反艦彈道飛彈」,1500公里射程內美軍航母恐難靠近
由於「東風-5甲」是較為成熟、內部空間最大的洲際飛彈,因而選擇其為平臺發展出攜帶分導式多彈頭的型號應當是明智之舉。 在「東風-5甲」基礎上又研製出了可攜帶分導式多彈頭的洲際彈道飛彈「東風-5乙」(DF-5B)。 「東風-5乙」的彈體基本與「東風-5甲」相同,國外根據「東風-5」的載荷推算大約能夠攜帶4~6枚分導式彈頭,也有個別媒體推測能夠攜帶9枚彈頭。 2006年,可攜帶分導式多彈頭的「東風-5乙」飛彈試射成功,並在不久後投入現役。 1980年5月9日,新華社授權向全世界宣佈中國將進行「海上發射運載火箭」試驗,試驗代號「580」。 5月18日以「遠程運載火箭」名義順利發射至南太平洋預定海域的公海上,行程8000公里。
- 當年12月初,一分院副院長屠守鍔在向五院匯報時指出,該分院傾向於第一方案,認為這一方案關鍵技術不多,可以充分利用中程飛彈的成果和工藝裝備,能夠加快研製進度,實現儘早研製成功遠程飛彈和實現發射人造衛星的目標。
- 由於美蘇依據《中導條約》銷毀了雙方的中程彈道飛彈,因此東風系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覆蓋各種射程的陸基彈道飛彈系列。
- 在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儀式上,中國首次公開了東風-21D飛彈,並明確表示它是打擊艦船目標的陸基彈道飛彈。
- 中國與澳洲、美國等西方國家之間的情勢愈來愈緊繃,也紛紛對太平洋區域的國家領袖釋出善意,九月美國華府更舉行了史無前例的美國—太平洋高峯會,…
- 1964年初,中國國防部五院一分院劉瑄、張鈞等主持進行了研製中遠程地地飛彈的技術途徑論證,提出要通過這個型號的研製,突破多級火箭技術。
- 此次發射是在美國海軍向南海部署兩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並進行了廣泛的軍事演習後進行的,人們普遍認為這是針對中國的,被中國視為嚴重的挑釁。
- 國防部五院一分院對研製這種飛彈應採取的技術途徑作出研究。
- 國防部並未說明中共發射東風飛彈的型號以及詳細發射地點。
渣打香港回覆本臺查詢時表示,一直有監察可疑信用卡的系統及機制,近日發現相關交易有上升趨勢,因此,渣打除了就「毋須出示信用卡」的交易,向持卡人發出提示訊息外,已立刻加強相關的監察系統及保障客戶的措施。 渣打提醒,如客戶發現未經授權交易,可於網上理財或SC Mobile即時封鎖信用卡,以及於一個月內為已入帳的信用卡交易提出爭議請求,該行會聯絡客戶跟進及按機制進行調查。 立法會三讀通過條例草案,落實國際調解院籌備辦公室將設於香港,並計劃於明年起,開展及組織《建立國際調解院公約》的談判及相關籌備工作。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在二讀辯論發言時表示,國家與多國簽署有關建立國際調解院的聯合聲明,預計在香港設立的籌備辦公室,如期於明年初開始實際運作。
東風彈道飛彈: 美國中期選舉:民主黨贏得喬治亞州決選 掌控參議院意味著什麼
東風-26型彈道飛彈(DF-26)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核常兼備遠程彈道飛彈,擁有對陸上重要目標或海上大中型艦船實施遠程打擊的能力;是繼東風-21D後世界現役第二種大型中遠程反艦彈道飛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週年時的1984年10月第一個東風-5打擊旅成軍,第803旅位於湖南省的深山。 最初計劃以發射井(silo)部署,並少量構築了發射井。 直至使用固體燃料,反應時間更短的東風-31成軍、東風-41完成研製後,發射井式及土地發射場發射式DF 5B之間的空缺終於得到彌補。 東風-21型彈道飛彈(DF-21、北約代號:CSS5)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開發的機動式中程彈道飛彈,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款採用固體燃料推進且可機動發射的飛彈,也是世界上首個反艦彈道飛彈,具有飛彈里程碑的意義。
東風-17是一款高超音速武器,被認為是中國大陸反介入/拒止戰略武器的一環。 複雜的飛行軌跡使得對東風-17的攔截變得非常困難,增加了其打擊目標的成功率。 由於彈頭形狀的改進,彈頭載荷的減少,使得東風-17的射程大大增加,其打擊目標是對方重要反導防空系統等高價值目標。 東風彈道飛彈 198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了對東風-3進行提高射程的改進工作,改型後的飛彈被稱為東風-3A,東風-3A在1985年12月和1986年1月兩次成功進行了飛行試驗,射程為3500公里。
長期以來,東風系列飛彈都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武器裝備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的標誌性武器裝備之一,也被中國大陸網友戲稱為「東風快遞」,號稱「使命必達」「全球包郵」「全球覆蓋」「零差評」,「東風快遞」也成為了中國飛彈部隊的代稱。 2019年2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開設了名為「東風快遞」和「中國火箭軍」的兩個新浪微博官方帳號,新華網官方微博等媒體也戲稱「東風快遞」是最硬核快遞公司、中國火箭軍開設的「官方快遞」。 新東方系列飛彈是擁有常規飛彈和核飛彈的大家族,可以覆蓋近程、中程、遠程目標。 由於美蘇依據《中導條約》銷毀了雙方的中程彈道飛彈,因此東風系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覆蓋各種射程的陸基彈道飛彈系列。 2016年2月4日,中國媒體公佈了一組駐北方火箭軍部隊冒著嚴寒低溫執行了實彈發射任務的視頻,從中國中央電視臺公開的畫面上看,發射的飛彈疑似東風21C/D型中程戰略飛彈,其彈頭是「採用了帶空氣舵的雙錐體」新彈頭。 2014年9月的記者會中,沙烏地阿拉伯聯合軍事委員會顧問證實沙烏地阿拉伯皇家戰略火箭軍已經裝備了東風21。
東風彈道飛彈: 北京閱兵:「航母殺手」東風-21D導彈首現身
科技指數險守4000點,收報4004點,跌幅近3.8%。 2019年12月27日,就在東風-17公開亮相近3個月後,俄羅斯宣佈其首個裝備先鋒高超音速的導彈團正式進入戰備值班。
東風彈道飛彈: 臺灣九合一選舉的四個要點:藍勝綠敗,抗中保臺,修憲複決和鋪墊大選
國防部說明,我方將運用聯合情報偵蒐手段,嚴密掌握我國周邊區域的情勢發展及海、空動態,提升預警作為,強化應變制變;並繼續籌建新式武器裝備,展現防衛決心,持續發揮臺灣「和平溝通者」角色,積極拓展區域合作關係。 中國國防部最新表態,稱中方「始終恪守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把核力量維持在國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 國軍即時掌握相關動態,防區部隊已通令各據點及戰備部隊,持續加強監控及戒備,並重申對此破壞區域和平的不理性行動,表達譴責之意。 自2007年以來,關於東風-26的報導就開始在媒體上出現;但在美國國防部2013年的報告中並沒有被提及。 國防部表示,軍方運用各種預警監偵機制,即時掌握發射動態,啟動相關防禦系統,並強化戰備整備。
東風彈道飛彈: 新聞雲APP週週躺著抽
2014年10月一張照片流出,退役的053H級護衛艦「鎮江艦」作為靶船遭擊毀,但毀傷艦橋完全壓扁坍塌,側面的艦身也因受力而明顯彎曲外突,很明顯地是由上至下撃中,被部分軍事家分析是反艦彈道飛彈試射成果,且可以擊中護衛艦級的小目標。 2010年8月19日,中華民國國家安全局的研究認為中國大陸最新型的「東風-21丁型」飛彈實際為反艦彈道飛彈,防止未來臺海衝突引起美國干涉,專門對付美國的航空母艦,即外界盛傳為「航母殺手」。 截至到2014年10月,東風-21丁型已經在中國東南和東北地區部署了兩個旅。 首先在1990年代開發的在射程和精準度等方面改進提升的東風-21甲改型(DF-21AG)。 而東風21丙型(DF-21D)為反制國家飛彈防禦系統的功能再進而精益求精,加入了精密導引與主被動突防輔助裝置,在進入大氣層部有氣動翼面控制彈道,射程達3100公里以上、而精準度則在方圓100公尺以下。 美國航母戰鬥羣對於中國這樣的地區性軍事強國來說,最大的作用便是戰略威懾,每當美國對中國不爽了,就派遣它的航母戰鬥羣在中國面前“怒刷存在感”。
東風彈道飛彈: 美神盾艦再穿越臺海!六四後首度航經 國防部證實「續向南航行」
施孝瑋4日在中天新聞《洪淑芬辣晚報》節目中表示,中共發射「東風-15B」短程彈道飛彈,從福建射往第4區跟第7區,絕對會通過臺灣上空,很多人說為何不發佈防空警報? 施孝瑋指出,愛國者飛彈很貴,大陸東風飛彈打過來,一顆東風15B造價大概是三分之一愛國者飛彈,通常攔截一顆彈道飛彈,要打兩顆飛彈上去,等於要花6倍的價格。 而且東風的彈道很高,愛國者飛彈不見得攔得到,所以乾脆就讓它過去吧。
東風彈道飛彈: 共軍今射11枚東風!一文看懂 解放軍5款東風飛彈
目前編制配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東風21型主要部署在遼寧、江西、雲南、福建、青海等地,可對臺灣、日本、韓國、東南亞、印度、中亞等地敵目標造成威脅;美國方面研判約50到100具之間,實際數字並未公之於世。 1950年,在中國與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條約規定蘇聯將在軍事研發、培訓、技術文件、設備製造等方面給予中國軍方諸多幫助,並且授予中國一部分蘇聯武器的生產許可證。 在彈道飛彈領域,蘇聯將R-1 (SS-1)、R-2 (SS-2)、和R-11F三型飛彈提供給中國,中國基於蘇聯R-2 (SS-2)飛彈進行仿製生產了東風-1短程彈道飛彈。 自此之後,中國在彈道飛彈和長程火箭領域有了長足進展,基於東風-1飛彈,先後研製了東風-2中程彈道飛彈,通過逐漸增程,又研製了東風-3遠程彈道飛彈,之後又計劃研製一型中遠程彈道飛彈。 2020年8月25日,時任總統川普宣佈將24家中國公司列入貿易黑名單,理由是「幫助中國解放軍在南海建立設施」,同日中國指責一架美國U-2間諜機進入中國海域。 導彈試驗加劇地區緊張局勢,引發有機會出現意外衝突的擔憂,當天亞洲股市因此動盪。
東風彈道飛彈: 臺灣九合一選舉:為什麼執政的民進黨受年輕選民冷落?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旋風訪臺後,中國大陸隨即在今(4日)數次向臺灣北部、南部及東部周邊海域,發射11枚東風系列彈道飛彈。 總統府表示,國安及國軍各單位皆即時掌握發射動態,並啟動相關防禦系統,確保國家安全,請國人安心。 東風彈道飛彈2025 軍事專家施孝瑋表示,愛國者飛彈很貴,而且大陸東風飛彈的彈道很高,愛國者飛彈不見得攔得到,所以乾脆讓它過去吧。 而據「玉淵談天」微博公佈畫面,可見到由6個角度機位展示東風-15型導彈發射畫面,並透露,在東部戰區陸軍某炮兵旅任務地域,多臺新型遠程箱式火箭炮依令向發射陣地機動,在抵達射擊地域後,分隊迅速完成火箭彈裝填、射擊諸元裝訂等實彈射擊準備。
若裝填末端敏感的子母彈頭,散出的大批子彈頭個別又有導航飛行能力,形成對臺殺傷力極高的武器,就連目前國防部所規劃的「重層嚇阻」戰略都無法攔截。 2015年,《中國科技獎勵》報導「我國首型通用中遠程精確打擊飛彈」時,稱「實現了帶空氣舵機動飛行器由馬赫數12向馬赫數18的技術跨越和戰略武器實戰能力重大突破」,間接證實了東風-26最大速度18馬赫的突防能力。 1965年2月3至4日,中央專委第十次會議確定,由國防部五院(已組建成為第七機械工業部)對中遠程飛彈組織論證,並提交報告。 為此,一分院(已改稱七機部第一研究院)發動羣眾對地地飛彈發展途徑開展大討論。 這次大討論從2月18日開始,到3月7日結束,歷時18天。 討論會聽取了各方面意見,提出了未來若干年的發展規劃,並就一些飛彈型號的技術途徑進行了論證。
七機部確定由任新民主持這項研製工作,從此,東風-4作為一個獨立的飛彈型號正式開始研製。 臺灣國防部證實,解放軍4日軍演,共計發射11枚「東風系列」彈道飛彈,範圍涵蓋臺灣北、南、東部外海。 雖然國防部沒有詳細說明,解放軍4日所發射的東風系列具體型號,不過目前主力的東風系列飛彈總共有5種,分別為東風-16、東風-17、東風-21D、東風-26、東風-41。 關島距離中國本土約3000公里,是美國大戰略中「第二島鏈」的最重要節點。
中國東風-21D的最大優勢有五點:一是射程遠,發射平臺機動化。 五是通常採用多枚、多型號飛彈齊射、飽和攻擊戰術,航母編隊防不勝防。 軍方透露,目前瞭解的東風16型飛彈可以散出多個子彈頭,不只個別擁有導航飛行能力,還裝載全數位化發射系統,具有突防飛彈防禦網的技術,加上其固體火箭的特性,發射時間短,可以機動發射、瞬間突襲進攻,將增加我國飛彈攔截的難度,對臺形成重大威脅。
中國與澳洲、美國等西方國家之間的情勢愈來愈緊繃,也紛紛對太平洋區域的國家領袖釋出善意,九月美國華府更舉行了史無前例的美國—太平洋高峯會,… 對於澳洲國會議員訪問臺灣,我國外交部長吳釗燮6日接受《衛報》訪問時稱,該訪團確實已在臺灣,「但他們想與我們有安靜的會面」。 2022九合一選舉結束,既如預期又大出意外,國民黨堪稱大獲全勝,而選前驕氣滿滿聲稱「選不好,國際怎麼看我們」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請辭,… 【威爾森/綜合報導】2022年卡達世界盃足球賽16強戰,日本在PK戰後不敵克羅埃西亞,無緣晉級8強,讓球員紛紛流下不甘心的淚水,吉田麻也的小孩也衝進場中,為爸爸擦去臉上的眼淚。 靠著總教練森保一的「神調度」,日本在世界盃小組賽爆冷擊敗德國、西班牙兩支勁旅,以2勝1負、積分6分,E組龍頭之姿闖進淘汰賽階段。 日本在16強戰的比賽第44分鐘,靠前田大然的進球取得領先,無奈比賽進入下半場後,在比賽第56分鐘讓佩裏希奇(Ivan Perisic )攻破球門,雙方以1比1戰平,延長賽兩隊僵持不下,讓比賽勝負將由PK大戰決定。
先前媒體推測東風-17搭載的戰術彈頭很可能是早前曝光的WU-14高超音速飛行器,後者從2014年起陸續進行過6次發射實驗。 WU-14從地面搭載火箭發射後,與火箭助推器分離,然後再入大氣層進行無動力高速飛行。 近日有媒體認為,東風-17採用的是大氣層內起滑技術:飛彈在上升到預定高度後關閉發動機,依靠自身重力實現轉彎,使用火箭發動機橫向加速達到滑翔速度後開始滑翔,使對手無法從遠距離對其進行偵測。 薩德剋星[來源請求]是東風17型飛彈專為美國戰區反導系統開發的可以預期構築中國的快速打擊體系。
為了面向新的要求,「東風-5甲」(DF-5A)改進型洲際彈道飛彈應運而生。 相對於「東風-5」原型,「東風-5甲」主要改進的是發動機性能和打擊精度,彈頭也有所改進。 「東風-5甲」的射程應明顯大於12000千米,根據載荷分配的不同,射程在13000~15000千米之間,真正實現了全球覆蓋的能力。 在「東風-5甲」取得明顯進步之後,「東風-5」的發展並沒有停止腳步。
東風系列飛彈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的主要武器之一,為中國陸海空三位一體的立體核威懾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簡稱:二炮),於1966年7月1日建立,由中共中央軍委直接領導指揮,在2015年12月31日升格為「火箭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五大軍種之一。 東風彈道飛彈 東風彈道飛彈 1986年,東風-4彈道飛彈進行了多彈頭分導式重返大氣層的第一次試驗,約有30枚東風-4型飛彈正在服役。 東風-4的民用型火箭為長徵一號,該型火箭在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發射了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 國防部4日表示,中共於下午1時56分起,向臺灣東北部及西南部周邊海域,發射多枚東風系列彈道飛彈。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旋風訪臺後,中國解放軍在今(4)日起展開3天軍事演習。
2015年9月3日的「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式中,「東風-5乙」型洲際飛彈亮相,解說員的播報中提到此型號具有「分導式彈頭」功能。 關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的官方新浪微博帳號之一,請見「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外部連結 東風彈道飛彈 」。 而呂詩禮在留言表示直說自己研判錯誤,但仍表示「解放軍真的膽大」,因為東風-21D及東風-26B都是二節推進火箭「被砸到、連送醫院都免了」。
1986年中國的外匯儲備是20.7億美元,而此次交易的總金額達到35億美元,包括中方為沙特部署(金輪工程)、基建、培訓。 3500千米(東風-3A型)制導系統慣性陀螺積分儀精度圓概率誤差約1500米-3000米發射平臺陸基機動東風-3遠程彈道飛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種中程彈道飛彈。 由於解放軍能利用洲際彈道飛彈攻擊美國及其盟友,所以引起不少爭議。 在2015年9月27日召開的美國年度太空和飛彈防禦會議上將列出了世界三大最可怕的飛彈,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世界排名第一,另外兩枚是來自俄羅斯的俱樂部-K巡航飛彈和通過飛彈投射的電磁脈衝武器。 相對來說,東風26號能將美軍部署於關島的航母等艦艇,「拒止」於第二島鏈之外,若是解放軍武力犯臺時,讓美軍難以救援臺灣。 2015年8月11日美國《華盛頓自由燈塔》網站報導,中國在8月5日試射一枚「東風-5甲」型洲際彈道飛彈,同日還試射了一枚最新型的東風-41型洲際彈道飛彈。
東風彈道飛彈: 研製
上個月在峇裏島二十國集團(G20)峯會期間,印度總理莫迪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握手並進行簡短交談,… 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臺積電,TSMC)在美國亞利桑納州的新晶圓廠於6日舉辦移機儀式,將於2024年開始量產。 今年美國期中選舉11月8日投票,但喬治亞州聯邦參議員選舉因無人得票過半,因此由得票最高兩名候選人於本月6日進行第二輪決選。 不過東風21號飛彈由於出廠較久,美軍已經研發出剋制的反擊方式,雖然仍能對其他國家的軍艦造成威脅,但是對美軍的艦艇來說,已經不是致命性最高的武器。 東風21號經過數次改良,屬於成熟型的反艦彈道飛彈,當飛彈重新進入大氣層時,號稱最快速度高達6馬赫以上。 由於東風41號飛彈是末日級的武器,只要一使用就會受到對等的核報復,因此東風41號並不會在演習中使用。
東風彈道飛彈: 研製背景
由於共軍的核彈數量僅約美軍的10分之1,為了能達成「互相保證毀滅」的核武目標,東風41號飛彈能從公路、鐵路,或是洲際彈道飛彈的發射井發射,以強化威懾能力。 東風41號洲際長程彈道飛彈是「末日級」的戰略武器,因為使用東風41號飛彈時,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時刻。 《蘋果新聞網》為讀者介紹共軍東風系列的起源、主要型號及假想敵。 東風系列飛彈是中國根據前蘇聯時期提供的資源,在模仿、抄襲的基礎上,再予以研製而成。 1957年中共領導人毛澤東揚言,「東風壓倒西風」,自此中國研製的飛彈就以「東風」作為命名序列。 1971年9月10日,東風五號首次試射,一二級按時分離,但二級發動機提前6秒關機,致使飛彈未落在目標區域。
次年第二次飛行試驗中,一級發動機點火過程中發生電爆管短路,飛彈自動緊急關機,發射中止,此後更換了發動機。 1973年4月,第三次飛行試驗,發射42秒後,控制系統突然斷電,飛彈因失穩自毀。 1960年代開始中共中央日趨發覺中蘇交惡的影響讓蘇聯的敵友狀態發生變化,必須加強自身戰略核威攝能力將美蘇同時視為潛在對手,洲際彈道飛彈的研發開始提上日程。 東風21型是原「第二炮兵」部隊研發最為成熟的飛彈型號,陸陸續續解放軍還會推出更多種衍生型,以彌補現階段飛彈技術上的不足。 東風-21丙型曾完成多彈頭試射,2009年也曾出現在首都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大會的閱兵典禮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1988年時曾經向沙烏地阿拉伯出口過東風-3遠程彈道飛彈。
東風彈道飛彈: 中共試射2枚東風飛彈 專家曝軌跡模擬圖:解放軍真的膽大
東風-16-中程800~1000固體綽號「沖繩快遞」,射程亦能覆蓋南海島礁。 東風-17-中程1800~2500固體乘波體高超音速機動助推滑翔飛彈東風-2CSS-1中程1300液體1980年代全部退役。 長劍-100CSS-1中程3000超音速巡弋飛彈東風-21CSS-5中程1800~3000固體有DF-21/A/B/C/D等型號,綽號「航母殺手」東風-25-中程3200固體衍生自東風-21D。 東風-26-中遠程6000固體第二代,綽號「關島快遞」。 東風-3CSS-2中程2800液體第一代,曾出口沙烏地阿拉伯。 東風-31CSS-9遠程8,000固體發射井或重型卡車發射,改進型東風31A的射程為11,27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