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教大社會發展學系與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合併更名為「社會暨公共行政學系」,並舉辦第一屆中山—東華學術發表會。 同年,配合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之併校,文學院大樓改名人社一館;共同教學大樓移交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使用並改名人社二館,與管理學院共用。 東華人社院是全國首座以「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為名的學院,也是全國第二座綜合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的科際整合學院,學術領域涵蓋中國文學、英美文學、華文文學、歷史學、人文地理學、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法學、公共行政學等,頒授學士、碩士、博士學位。 研究領域為詮釋人類學、人類學理論與民族誌批判、當代文化研究、臨牀醫療人類學。 近幾年著手於詹姆士・克里弗德(James Clifford)的《文化的困境》、《路徑》、《復返》三部曲翻譯計畫;另譯有《文化批判人類學》和《瘋狂與現代性》。 著有《詮釋人類學:民族誌閱讀與書寫的交互評註》、《在奇幻地:精神病院裡的臨牀民族誌》,目前著手書寫《真實在他方》(Truth is Elsewhere)和《內部覺察》(Inside Insight)。
- 此外,歷年來本系師生積極投入各類型的社會實踐與志願服務,形成優良的傳統,有助於催化情境學習並培養實踐能力。
- 許多教和學的活動是透過我和學生一起實作、共學、與共構完成的,常常我自己也 沒有清楚的答案,我和學生都必需在模糊不確定中摸索一同建構我們的學習。
- 當然多數學生都懷抱夢想,不過一旦被問及「那你/妳願不願意試試看」之類的,多數學生的回答是「我可能做不到」、「那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 「太難了」,最後種種夢想也就無疾而終了。
- 現象學心理學首先由德國現象學哲學家胡塞爾提出,做為現象學哲學的一個環節,同時也具有澄清心理學概念的功能,可以為心理學研究的基礎。
- 而心理學身為一門社會科學,上述的學習方法對於學習心理學是非常重要且需要的。
- 這些經驗似乎就驗證了人們對太陽運行的感官認識等同於實在,即太陽的確是繞著人類大地轉動的。
我們一般都把「空間」設想為客觀的、可以由X、Y、Z軸界定的外在現象。 然而,從溫尼考特(Ronald Woods Winnicott)等英國精神分析中間學派的觀點來看,「空間性」並不是一個客觀的外在現象,而是在生命的早期,與照顧者的親密互動中逐漸成形的。 在這一集的《慢讀漫談》裡,我們將從翁士恆老師的解說與其他兩位老師的對談中,進一步討論「空間性」的議題,以及現象學與精神分析在此經驗上的對話。 一方面,精神病院是現代社會應對「瘋癲」的隔離機構,保障了社會機能得以繼續運作而不至於遭到破壞;另一方面,它又是不幸與苦痛的匯集地,肯認了患者的患病經驗、目睹精神疾患帶給他的困擾,以及因為這個困擾所導致無法控制的殘酷意念和行為。 一方面,精神病院是現代社會應對「瘋癲」的隔離機構,保障了社會機能得以繼續運作而不至於遭到破壞;另一方面,它又是不幸與苦痛的匯集地,肯認了患者的患病經驗、目睹精神疾患帶給他的…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牀心理學系: 現象學心理學的知識之道
當「未知」被納入人類生命中,對人類知識活動的理解就可以從實在論進入了存在論。 也就是說:當人們將「未知」視為對被取消的對象,人類的知識奮鬥在於拓展「已知」的邊界,那麼「未知」是「尚未獲知」,是人們的知識目標。 但若人們將「未知」視為人類生命中必然存在的領域地帶,人類智能終究無法主宰「未知」,那麼人們就發現「未知」是自己認識活動能夠生生不息的本體論條件。 這裡以「關於…的學問」的表達法來說明何謂心理學,似乎就把「…」,即「心理」,視為實在的對象。 因此去掌握這如實在之物的「心理」,就成為心理學回答「人的心理是什麼?」的起點,並以所得到的答案來充實心理學這門學問。 不過這個「起點」並不簡單也不是毫無疑問;一旦這個知識起點有所變動,也將影響心理學的知識基礎。
與他校心理系相比,在助人專業方面,學生可以更多元地學習不同類型的心理治療理論與技巧,廣泛地應用在學校、社區、醫療體系等助人相關機構;在心理研究方面,學生可學習實驗設計、統計測驗等量化研究的專業知能,也可學習訪談、觀察等質性研究的專業知能。 2017年,與日本廣島大學(Hiroshima University)社會科學研究院簽署雙聯碩士學位計畫。 1987年7月,臺灣省立花蓮師範專科學校改制為臺灣省立花蓮師範學院,當時設有語文教育學系、社會科教育學系。 很慶幸的是這三年來,這社會漸有一種學以致用的氛圍,鼓勵大學老師走出校門與社會連結。 也許剛好有這些有利的條件搭配作為養分,讓我這趟意外的研究之旅,開展出甚有價值的生涯偶發力 (serendipity)。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牀心理學系: 國立東華大學112學年度碩士班甄試招生考試完成報名手續通知書
「中山—東華」中文研究生聯合論文發表會,為中山中文與東華中文共同合辦,每年東華中山兩校互訪與學術交流的重大盛事,期望強化兩校學術研究風氣與校際交流,首屆在2011年舉辦於國立中山大學。 2020年,「亞太區域研究博士學位學程(APRS)」成立,為全英語授課的博士學位學程。 志學車站距離東華大學僅需步行約 10 分鐘,每天均有普悠瑪、自強號停靠,學生直接搭乘火車返鄉更方便。 太魯閣客運、花蓮客運每天均有班次開進東華大學校內,平均一個小時一班,學生可直接從教學區搭乘客運前往市區、花蓮火車站,提供學生一個更安全、舒適的交通方式。 「在舒適中,突破纔是關鍵。」接下東華大學 Toastmasters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牀心理學系2025 社長一職的 Sean,過程中為了獲得美國國際總會的登記,他奮力招募新血社員,更因此找到一羣願意和他同甘共苦的夥伴。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牀心理學系2025 他認為Toastmasters 不僅訓練自己演說發表的技巧,更是養成人際溝通協調的能力。
三年不算長,但是三年可以翻轉一位學術人的想法,對我來說是不可思議的。 回顧這三年以來,我從生命的困境中走出來進入到人文想像與社會創新的整合型計畫,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牀心理學系2025 我所收穫的不僅是那研究結案報告而已,我可以看到那些故事在我身上產生的力量,而我也在教學和研究中試著轉化那份力量,嘗試創新。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牀心理學系 雖然還不知是否就會產生 很大的影響和改變力,也不確定學生能否在集體直線轉換的單軌中有更多的生涯發展可能性,這些值得後續細細品味與觀察。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牀心理學系: 臨牀與諮商心理學系(原國立東華大學)
這樣的鋪陳雖然簡單,但大致上符合了實在論與存在論之間的核心差異。 到這裡,我們就有了足夠的脈絡來介紹現象學心理學,還有它奠基於存在論的知識之道。 這裡顯現出一個科學家,以籠罩於奧祕之中的心情面對著生命及宇宙的廣大無邊,在尋思與理解的工作之中也同時感受到自己所做所為的渺小謙卑。 做為上個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愛因斯坦如此描述自己的科學知識工作,顯露出一種以「未知」做為基底的存在樣貌與科學態度。 雖然上述引文片段示範了一個以存在論與實在論兼俱的自然科學研究知識工作,但更多研究者在從事科學知識工作時是僅以實在論為基礎的。 實在論的科學工作是雄心壯志的,以不斷開創人類的智性成就為目標;這種將宇宙萬物納入人的知識系統的努力顯現了一種人與世界的關係。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牀心理學系: 國立東華大學 | 諮商與臨牀心理學系 收藏
可能需要協助個案處理癮疾與物質濫用;家庭、親子和婚姻問題;自殺;壓力管理;自尊問題;以及與老化、心理與情緒健康有關的議題。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牀心理學系: 學院研究中心
此外,上面的看法也含藏了這樣一個觀點傾向:繁雜的現象對於實在的表徵不如既有的理論來得精確,因此主流心理學研究者大多不再以觀察現象來提出假設,而是從文獻資料庫中搜尋先行研究者所提出的理論或研究結果,再提出假設來加以修正或推翻。 「理論間的對話」成了心理學的學術活動核心,而對於現象的自然觀察就不再必要。 自然而然地,研究程序與標準化的實驗室成了從事「理論間的對話」的研究者所擁有的共同「現象-實在」。 依循後實證主義的心理學也就一步一步脫離一般大眾的生活現實,建立了自己的學術研究生態圈。 在心理學的領域與歷史中,曾於二十世紀風行一時的行為主義即是實證主義心理學的代表。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牀心理學系: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九十八學年度起臨牀與諮商心理學系及原花蓮教育大學諮商心理學系合系,以「心理科學研究與應用組」、「臨牀心理學組」和「諮商心理學組」為主軸從事課程設計,以培育專業諮商、臨牀心理暨心理相關工作人才為宗旨。 東華諮臨,成立於2002年,由華人心理學大師餘德慧創立,前身為諮商與輔導學系,後改名為臨牀與諮商心理學系。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牀心理學系 2008年,與花教大諮商心理學系合併,更為現名,為全臺灣唯一學術領域涵蓋心理科學、諮商心理學、臨牀心理學之心理系所,頒授學士、碩士學位。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牀心理學系: 公共行政學系暨研究所(PA)
美崙校區現規劃為東華創新研究園區,協助東部「創新產業聚落」發展。 屏東校區位於屏東海生館內,直接利用館內硬體設施與專業研究師資,培育海洋生技產業高科技人才。 人活著,但通常對活著這件事毫無瞭解,活著(existing; living; being)成了人們最切近的奧祕,最切近的未知。 心理學本來就是關於人類自己的學問,而現象學心理學謹慎地不將「心理」視為一個如外物一樣的東西,而是把握這個反身性來面對人類自己的存在。 現象學心理學也就走上了存在論的知識工作之路,是關於人如何活著的知識工作。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牀心理學系: 專業選修課程
如看到太陽每天東昇西落,認為人類居處的大地是宇宙的中心,太陽與其他星辰是圍繞著人類大地而轉動。 伴隨著這樣的認識,人類也經驗到太陽運行的軌跡有個循環的差異,隨之所律定的曆法可以成為人們活動的依靠。 這些經驗似乎就驗證了人們對太陽運行的感官認識等同於實在,即太陽的確是繞著人類大地轉動的。 這是一種很直接很簡單的實在論,而以此為基礎的知識觀點被稱作為實證主義。
回顧2011至2012年間,我陸續聽到校內不同領域的老師談起他們的社會參與以及社會實踐的熱血故事,當時令我心好嚮往之。 那段時間也剛好是我生命經驗 陷入低潮的時候,對於人生和專業發展有諸多的困惑與質疑。 在2012年當時還是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現為科技部)公告徵求跨學門整合型計畫「全球架構下的臺灣發展:典範與挑戰」,幾位校內不同領域的老師開始聚集一起腦力激盪撰寫研究計畫。 事後來看,加 入人文想像與社會創新整合型研究團隊的三年期間,就像是那另一扇門,把我從專業耗竭和抑鬱中帶出來,也意外的成就了這一趟很特別的學術研究之旅。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牀心理學系: 臺灣諮商心理學會
人的世間關係變化其實就是人與人、人與物、以及人與週遭的倫理秩序變化,這個理解本身即是一種實踐:以不同的方式觀視受苦之人。 而隨之展開的心理助人行動也就會帶著人與人之間相互對待的倫理秩序照見,也就呈現為一種倫理行動(註三)。 我們因此可以看到,當人們對「我不舒服」發出「發生了什麼事?」的問號時,文化就滲入了身體經驗過程之中;或者說,身體不適經驗也正是一種文化歷程。 這裡,「生物醫學論述」跟「祖靈論述」功能上是並列的、一致的,都是人們啟動「消病」、「護生」、與「解厄」等的理解與行動中的一環,都是文化下的運作,沒有一個比另一個更加真實。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牀心理學系: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也就是說,我們認為在意識範圍之外的身體內部(病理)過程是我們直接經驗到的「我不舒服」的先在原因。 如此一來我必須依賴外部來源來告訴我自己身體的消息,如醫學儀器產生的數據與醫生的說明,這雖然讓我們獲得了一種對經驗的明白,但卻遺失了對自己身體的親近感與言說權力。 由於心理專業助人工作的蓬勃發展,包括心理師法與專業證照的建立,相關系所的詢問度和報考人數日增。 不少學生或家長可能會以為就讀本系的生涯選擇自然朝向諮商心理師與臨牀心理師專業。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牀心理學系 事實上,學生需要在大學期間做充分的自我和生涯探索,發展生涯認同和定向,再從多元性或跨領域的生涯目標中,做出適才適性的選擇。
但嚴格地來看,行為間的線性因果關係並非觀察所得而是加諸於外顯行為上的假設,而它纔可以讓行為主義提出說明行為發生機制的學習理論。 這裡也就顯現出實證主義的心理學沒有它自己所宣稱的那麼無辜,那麼地忠於外顯現象;它是以線性因果論所建立起來的實證機械觀來看世界與人的心理。 「2022英語、雙語與全英語教育之意義與實踐論壇」係由國立東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之外語領域中心與特色發展計畫,以及英語培力研究院籌備處共同辦理。 本次論壇於12月2日邀請各界專家學者共襄盛舉,採線上會議形式,以專題演講及圓桌論壇方式進行。 與會貴賓包括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校內外執行EMI、雙語課程教師,以及泛太平洋大學聯盟教師與國際學者。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牀心理學系: 大學問
而這些社會創新 先鋒者看到社會的問題,透過不同的創新方式去回應去解決。 最奇妙的是,我在他們身上學到,有時表面看到的問題可能不是真正的問題,真正的問題需從身體力行 中深度去理解,而解決問題為社會帶來改變的同時,竟然也可以變成一種商業模式,變成實踐者自己職涯的一部份。 以這樣的方式,現象學心理學的心理病理學解明瞭「人受苦於心理疾病」的經驗現象,重新描述了人於受苦之中所產生的世間關係變化。
如此觀之,「未知」的領域地帶不但在實在論的觀點下可以合法地為人們所接受,也成為人類生活重要且不可忽視的特徵。 本文將簡明地討論心理學做當代學門的知識論基礎,以及心理學如何可能從奠基於實在論的知識工作轉向奠基於存在論的知識工作。 演繹和歸納法則是運用邏輯推理,前者是透過案例得到結果,後者則是特過案例倒出規則,在科學中屬於很重要的概念與學習方法。 而心理學身為一門社會科學,上述的學習方法對於學習心理學是非常重要且需要的。
從「我不舒服」開始,文化裡的話語將身體感受客體化或物項化,使其成為得以進入語言的運作形式,繼之以知識系統編出某種「違『常』」,如「內分泌失調」或是「違反天理」,來回答「發生了什麼事?」的發問。 然而現象學觀點質疑這種實在的信仰,因為這是以我們沒有直接經驗到的理論性解釋來說明我們的直接經驗;我們因此並未忠實於自己的經驗,而是以對身體內在的想像(或理論)來籠罩直接的經驗。 這裡就顯現出來,實證主義的知識目標是去獲得對實在的描述(極致的形式是以數學模型來描述),所得到的知識被視為真理。 而後實證主義的知識目標則在於奮鬥不懈地逼近實在,在每一次研究活動中提出對於實在的假設,經過程序方法的驗證(verifying; testing),獲得了暫時成立的理論。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牀心理學系 實在論的發展,首先是於「外在世界獨立於人的意識之外」的理所當然上,認為人類感官經驗所得的即為實在。
2006年,中國語文教育學系改名中國語文學系、英語教學學系改名英語學系。 教學心理與輔導學系、諮商與輔導研究所整併為諮商心理學系暨碩士班。 本系包含諮商心理、臨牀心理,以及心理學科學研究與應用的範疇。 諮商與臨牀兩個領域則屬於應用心理學的範疇,前者是透過人際溝通與專業助人關係進行自我探索、問題解決、減少生命中的阻力以及增加成長動力;後者則主要學習心理病理知識、心理測驗工具以及心理治療知能。
不論是「昨晚喫壞了」、「可能受了風寒」、「血壓高了」、甚至是「祖靈不滿意」,都可能成為,且可以並列為,人們理解自身經驗的論述。 國立東華大學111學年度校慶盃慢速壘球競賽在徐輝明副校長、體育中心楊昌斌主任及林國華組長致詞下拉開活動序幕,並於11月19日圓滿結束。 經過刺激的3戰2勝制,最後由會計系奪得冠軍,電機工程學系獲得亞軍。
又因為一堂社區執行方案作業,讓 Sean 組織起「延長線」團隊,他們關心玉里教育問題,採社企的方式走入鄉村,期盼有朝一日能做出一番改革。 這一連串的經驗讓 東華大學諮商與臨牀心理學系2025 Sean 明白:當你找到自己想成為的模樣,你便會投注所有的熱忱,努力地往前邁進。 畢竟學習慣習非一日可打破,在我所教的學生當中大約有三分之一是有熱情和意願將他們的想法付諸實踐的。 之後我漸漸體會到,沒有實踐過的想法可能不是真正的 重新選擇。 是否聽完仍舊回到那個舊慣習,走不出舒適圈,也走不出直線敘事 發展的迷思? 當然多數學生都懷抱夢想,不過一旦被問及「那你/妳願不願意試試看」之類的,多數學生的回答是「我可能做不到」、「那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 「太難了」,最後種種夢想也就無疾而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