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寺建於東晉,位於廬山西北山麓,是廬山重要的佛教寺院,中國古代高僧謝靈運、慧遠都曾於此寺研修佛法。 歷史上寺院曾屢遭毀壞,如明朝末年被左良玉軍隊破壞,太平天國期間又遭太平軍踐踏,中華人民共和國文革期間再度遭殃。 1978年,東林寺獲得重修,並被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 全區鄉鎮街道累計完成財政收入20.0889億元,佔目標任務的104.6%,同比增長11.6%,其中超億元的鄉鎮街道5個。
- 東北有塔尖山,其下有龍泉寺,北傍洞林山,西為虎山,虎山西北為天花井山,西南為鷹嘴崖,東南望馬祖山,面積6000畝,距九江市區20千米。
- 由於山中生態環境多樣,動物種類也呈現多樣性,被稱為昆蟲的天堂,有原尾目、鱗翅目、鞘翅目等28目163科2,000餘種,如紅天蛾、直帶黃脈天蛾、廬山鈴釣蛾等。
- 公元1071年,周敦頤知南康軍,後隱居廬山蓮花峯下,得陳摶《無極圖》,推演而成《太極圖說》。
- 堤線總長91.1公里,圩區保護面積182.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3萬公頃,人口6.5萬。
- 全年畜禽存欄中,豬34071頭,牛1308頭,家禽3410百隻;畜禽出欄中,豬78186頭,家禽7081百隻。
晉鹹康六年(340年),王羲之守尋陽,後卜居於金輪峯下。 西域高僧佛陀跋陀羅(一說為佛陀耶舍)來見,羲之雅重其德,因舍宅為歸宗寺以居之。 開先寺、歸宗寺、棲賢寺、萬杉寺及海會寺成為廬山五大佛教叢林。 又有廣佛禪院、慈航寺、紫雲寺、龍駒寺等。 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年),設置南康軍,治所在今廬山市;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為南康路;明朝洪武年間改為西寧府、南康府。 楊熊祥於1905年升任南康府知府,直至1912年辛亥革命該府建制被廢。
廬山區: 第一產業
屬亞熱帶潮濕天氣,年均溫17.1℃,年均降水量1412.4毫米。 廬山區 北有九江長江碼頭,西有九江廬山機場,京九、武九、九合等鐵路;昌九高速、景九高速、105國道等高速公路穿境而過。 春看山花,夏賞疊瀑,秋觀雲海,冬看飛雪,任何時候來廬山,都有看不完的美景,享不盡的詩情畫意,是每一個到江西的遊人都不可錯過,值得一覽的名勝景區。
吉山和松門山均爲沙山,由湖水衝擊和風力堆積而成。 松門山南距廿四聯圩16公里,該湖域枯水期泥灘草洲大面積顯露,湖區羣衆常在此放牧和採集綠肥。 贛江南支入湖口左岸爲五豐圩頭河子村,沿臨湖堤線往北3.5公里,經五豐大成排水閘至東吳頭排水閘,該閘口原爲贛江南支分支入湖口,於1976年建閘聯圩堵口。 再沿黃湖聯圩南部中段堤線往北偏東11公里,經彭澤湖、玉豐電力排灌站至黃湖排水閘,堤線東部爲鄱陽湖。
廬山區: 廬山社會事業
全年完成農業總產值8.4009億元,增長1.5%。 廬山區 擁有104個品種,其中中華鱘是世界上最珍稀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土特產品有“廬山三石”(石魚、石雞、石耳)、九江早椒、羅漢豆、萵筍、筍用竹等。 1983年7月,撤地並市,實行市管縣體制。
- 唐宋尤盛,與東林、大林並稱“廬山三大名寺”,宋太宗賜“太平興國乾明禪寺”額。
- 根據《中共九江市廬山區委辦公室關於印發的通知》(廬辦字69號)檔案規定廬山區法院內設12個職能機構。
- 法庭主要受理婚姻家庭糾紛、侵權糾紛、房地產契約糾紛等民商事糾紛,並負責指導轄區內人民調解工作。
- 東林寺,位於廬山北麓,西林之東500米,南面香爐、經右、天池諸峯,北倚分水嶺、東林山、“寺前臨溪、入門為虎溪橋”。
- 入江水道自廬山市(原星子縣)區沿主航道東北流15公里,經火焰山、馬鞍山至鄱陽湖最窄湖域——屏峯至長嶺卡口,此處湖面寬僅3公里。
- 鄱陽湖徑流來量,以贛江所佔比重最大,佔40.4%;其次爲信江,佔12.0%;再其次撫河,佔9.08%;饒河和修河所佔比例較小;湖區及未控區間所佔面積較大,其年徑流佔到水系總徑流量的36.6%。
十里街道 十里街道,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區,緊靠廬山北麓,長江南岸,京九鐵路、105國道、昌九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是濂溪區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 峽谷成階梯狀上升,是廬山斷崖陡壁、深峽幽谷的典型區域之一,泉瀑交替,萬石橫肱,以“斷崖、怪石、飛瀑”名冠廬山山北。 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東偎婺源、鄱陽湖,南靠滕王閣,西鄰京九鐵路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 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整個山體南北長29千米,東西寬約16千米,山體面積302平方千米,介於東經115°52′—116°8′,北緯29°26′—29°41′之間。
廬山區: 廬山電影作品
境內西北多山峯、丘陵, 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峯有18座。 其中境內廬山主峯漢陽峯最高,海拔1473.4米。 南康鎮、白鹿鎮、溫泉鎮、星子鎮、華林鎮、蛟塘鎮、橫塘鎮、牯嶺鎮、海會鎮、蓼南鄉、東牯山林場和沙湖山管理處。
廬山區: 鄱陽湖山峯島嶼
”(《戲徐凝瀑布詩》)話雖不無過激之處,然其基本傾向還是正確的,表現了蘇軾不僅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也是一位頗有見地的鑑賞家。 2021年11月4日,入選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省級實踐創新基地擬命名公示名單。 號稱中國十大名硯之一,傳統金星硯迄今已有1600餘年的歷史,相傳第一方金星硯出自陶淵明之手,北宋米芾《硯史》,有廬山市青石硯的記載。 金星硯因石含金星得名,石質堅韌細膩、溫潤、瑩潔、紋理縝密,儲水不涸額,呵氣成雲,發墨有光。
廬山區: 廬山區人民法院
東牯山、玉京山、海會、石牛山等地的花崗巖體侵入於古元古代星子羣中,同位素年齡為1.37億—1.04億年,屬中生代。 廬山南部謝家山、隘口、塘家灣等地的古、中元古代變質巖中,見有基性巖牆羣的出現,同位素年齡為1.36億年,屬中生代。 基性巖牆羣是地殼伸展背景下,來自下地殼或上地幔的基性巖漿侵入體。 廬山基性巖牆羣的出現,是地殼處於拉張伸展應力狀態下的標誌。 觀景時間:最佳為夏季,每年7—9月的平均溫度為16.9℃,夏季極端最高溫度32℃,涼爽宜人,是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 錦繡谷是因第四紀冰川作用,經過冰川的反覆刻切,形成了一個平底陡壁的山谷。
廬山區: 廬山旅遊信息
「文化大革命」期間又遭破壞,客堂、齋堂被拆,廟基被闢為菜圃。 廬山區2025 碧龍潭景區位於廬山小天池東南,南鄰五老峯、三疊泉,北傍吳障山,東望姑塘、鞋山,面積3750畝。 景區奇幽絕勝,舉目成趣,集自然風光、冰川遺蹟、文化遺存於一體。 碧龍潭絢麗多姿,享廬山「第一潭」、「北山絕勝」殊榮。 晚清學者陳三立尋徑踏蹬,慕名遊覽,怡情于山水之中,寫下《王家坡觀瀑》、《聽瀑亭記》。
廬山區: 廬山雲霧
主航道右側、老爺廟東南部爲新妙湖,南距都昌鎮8.5公里,爲鄱陽湖區支汊湖,東納徐埠港來水。 廬山區 太乙村景區在含鄱口西太乙峯下,坐落於山南登山古道旁,相傳遠古道教宗師太乙真人在此修煉成仙。 此處海拔在800米以上,有國民黨蔡庭楷、白崇禧、陳誠等十八位著名高級將領在此修建了大小不一、風格各異的十八幢別墅。 境內主要由十八幢別墅遺址、九奇峯、第四紀冰川遺蹟、觀喜亭、息肩亭、泉槽瀑布、太乙索道等景點構成。 2021年,廬山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410.8億元,同比增長17.3%;實現利潤總額59.7億元,同比增長38.2%。 2021年,工業園區投產工業企業54個,實現營業收入247.6億元,同比增長19.8%;實現利潤總額35.98億元,同比增長52.33%。
廬山區: 地質
1938年7月,九江被日軍佔領後,防衛九江的部分中國軍隊被迫撤上廬山,而日軍則將廬山團團包圍,使之成了一座名副其實的「孤山」。 當時廬山山上共有國民黨守軍兩個團,武器裝備不及日軍。 1938年7月30日,日軍向廬山發起第一次軍事進攻,遭到國軍保安3團的猛烈反擊,攻山日軍出現較大傷亡,廬山得以保住。
自此出都昌、廬山境,進入九江市濂溪區(原廬山區)、湖口縣轄區稱爲湖口水道,爲鄱陽湖注入長江總出口。 北流15公里,經蛤蟆石至鞋山,東岸爲湖口縣,西岸屬濂溪區(原廬山區)。 環廬山山南公路在鄱陽湖西北岸廬山市(原星子縣)和濂溪區(原廬山區)境內經過。
中國軍隊在廬山東牯嶺血戰日軍,牽制住來援之敵,為德安萬家嶺大捷做出了重要貢獻。 1860年間,德國地質學家李希霍芬來華考察時對廬山進行專門地質研究,在其鉅著《中國——親身旅行和據此所作研究的成果》中,介紹了他命名的分佈在廬山市境內的廬山片麻岩。 西河戲形成於清鹹豐年間,源自農民慶祝春節時自演自樂的娛樂形式,近年來重新流行。 2010年,廬山市西河戲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明正統元年(1436年),翟溥福主政南康府,倡議興復白鹿書院,重視教化。 廬山區2025 他聘請教師,會逢月初則探望學子、親自授課。
景區還將原有的名人別墅改造成酒店對外接待遊客,但住宿價格很高,如「小平1號別墅」和「蔣經國別墅」的掛牌門市價分別為10800元和28880元。 廬山堪稱詩人薈萃之山,歷代文人留下了許多詠山詩篇,數量達四千首之巨。 晉代陶淵明(陶潛)一生以此山為背景創作,他所開創的田園詩風影響了身後的整個中國詩壇。
”場景雖也不小,但還是給人侷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轉來轉去都是瀑布、瀑布……,顯得很實,很板,雖是小詩,卻頗有點大賦的氣味。 比起李白那種入乎其內,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靈,相去實在甚遠。 無怪蘇軾說:“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唯有謫仙詞。
九江(江西省下轄設區的市) 2016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星子縣,設立縣級廬山市,由九江市代管。 以原星子縣和廬山區牯嶺鎮的行政區域為廬山市的行政… 五里鄉(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下轄鄉) 五里鄉是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下轄的一個鄉。
由於山道攀登非常費力,體力不支者難以攀登,故這條山道又名「好漢坡」。 1930年代,國民政府將廬山定為夏都,物資需求大增,這些物資大都經此道運達。 中國抗戰勝利後,上山人數急劇攀升,山道進入鼎盛時期,有資料顯示,大量的人流造就了火爆的山道經濟,光為遊人登山服務的轎夫最多時達2000多人。
自秦漢至清末,與廬山相關的知名人物非常多,司馬遷是第一個將「廬山」二字寫入史冊的歷史學家。 及至中國近、現代,又有大批政治人物和西方人來到山上,引發了對廬山乃至中國有深遠影響的一系列事件,如李德立、蔣介石、毛澤東。 蔣介石在廬山有兩處住所,一處為其夫人宋美齡從外國人手裡購入的私人別墅——美廬,另一處就是國民政府為之建造、被稱為「中正行宮」的觀音橋別墅。 「中正行宮」位於地勢險峻、環境優雅的牯嶺觀音橋三峽澗,樓高兩層,1934年由國民黨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輝下令興建。
東西兩大水道在渚溪河口匯合後,東北流經老爺廟轉西北流,再轉東北流至廬山市(原星子縣)南康鎮。 以主航道爲界,東部屬都昌縣,西部屬廬山市(原星子縣)。 主航道呈南北向正“S”形,流程17公里。 枯水期主航道水束如帶,蜿蜒而行,兩側沙灘大面積相連,高程10~11米。
廬山區: 廬山土地資源
京九鐵路、武九鐵路、合九鐵路、銅九鐵路之旅客列車在廬山山麓(沙河站)或九江市停靠,可直通北京、廣州、武漢等大城市。 廬山區2025 長江水路是廬山最古老的對外交通線,江輪往西可達武漢、重慶,向東可抵南京、上海。 山中自然條件複雜多變,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熱狀況垂直分佈,植物的垂直特徵非常明顯,物種呈現異常的多樣性,不乏古老樹種,如:鵝掌楸、擦木、大血藤等。 由山麓到山頂分別生長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及兩者混交林,共有210科、735屬、1720種,分為溫帶、熱帶、亞熱帶、東亞、北美和中國7個類型。
廬山區: 廬山人口
《匡廬圖》畫法精湛,將山中的崇山峻嶺和羣峯顯現出環抱之勢,很有動感。 畫中山巒入雲,瀑布飛瀉,山體的完美形象躍然紙上。 《匡廬圖》現已成為中國當代山水畫家極佳的研習範本。
廬山區: 九江市廬山區人民醫院
[九江新媒體JJXMT.CN]10月25日上午,江西省第六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暨第五屆金融系統登山比賽在宜春市明月山舉行,九江銀行行長助理黃朝陽帶隊參加。 另外賽陽鎮嘅廬山雲霧茶場(含剪刀峽景區入口)、廬山茶科所,蓮花鎮嘅蓮花林場,海會鎮嘅廬山茶場劃畀牯嶺鎮,歸曬廬山市。 蔡公時(1881-1928),別號癡公,江西九江人。 他自幼勤奮好學,1902年與同鄉張世膺、徐秀鈞在九江創辦反清革命組織「慎所染齋」,不久被追輯而東渡日本,入弘文書院求學。
廬山區: 中國經濟時報劉建鋒錢雲會案證人調查記錄
但低水位(12米)時僅500平方公里,據2008年水文資料,當湖水位22.59米時,湖泊面積爲4070平方公里。 [2-3]鄱陽湖承納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五大江河及博陽河、漳田河、潼津河等區間來水,經調蓄後在湖口注入長江。 2016年4月29號,根據上個月國務院嘅批覆,星子縣升做縣級市,並且改名做廬山市,將九江廬山區(廬山區同時改名做濂溪區)嘅牯嶺鎮、海會鎮劃入廬山市。
廬山區: 鄱陽湖生態環境
廬山在地質構造上為斷塊結構,山體呈地壘式,地貌特徵呈現多樣化,廣布湖泊、河流、峯巒、坡地,第四紀冰川的地貌特徵十分明顯,被稱為「世界地質公園」。 山體發育早於10億年,經過了一系列的地質事件,如震旦紀的地質變遷,呂梁造山運動、白堊紀的燕山造山運動和2,0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使得山體區域成為斷塊狀崛起。 及至300-10,000年前,山體在第四紀冰川期強烈上升,大量斷裂構造演變成山峯。 在周圍地勢下之時,山體則相對上升,低窪盆地區域逐步發育成鄱陽湖。 褶皺是北部山地的主要地質構造,褶皺運動促成谷、嶺地貌的形成。 整個山體廣布斷層崖、寬谷和峽谷,外圍則有階地和谷階發育。
廬山區: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旅遊首頁旅遊
“文化大革命”期間又遭破壞,客堂、齋堂被拆,廟基被闢為菜圃。 碧龍潭絢麗多姿,享廬山“第一潭”、“北山絕勝”殊榮。 地質學家李四光通過考察,確認冰谷第廬山第四紀冰川最具代表的“U”形谷,典型的冰川地貌。 據民國《廬山續志稿》載,山名皆系“乙常寓此山,故山與寺等俱以馬祖名”,東北望姑塘、大孤山、蛤蟆石,近香積寺,西接九江至星子公路,面積10020畝。 濂溪區,隸屬於江西省九江市,位於江西省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緊靠九江市中心,東臨鄱陽湖,北襟長江相望湖北、安徽,西接昌九工業走廊,南依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