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謙法師八識規矩頌2025詳細資料!(小編貼心推薦)

舉例來說,將禪宗六祖惠能禪師,和神秀禪師的偈子做比較,六祖惠能大師做的偈比較高明,那是因為他用的是般若,用的是性空,用的是否定句。 「佛陀等視眾生如羅睺羅」,佛陀所看到的有情眾生,都如同看待他的兒子羅睺羅,一模一樣,沒有任何差別。 佛陀能夠這樣慈眼視眾生,因為佛陀站的高度,足以用非常明淨的心來看眾生,自然就覺得眾生是完全的平等。 由此可知,《藥師經》照顧的層次,其實不只在於世俗,而在世俗的基礎上行菩薩道。 利用官位權力,革新社會、改善民生、利益社會人羣;乃至利用政治力量,護持三寶,發揚佛教精神,促進政治的健全,學習轉輪聖王的德行。

  • 所謂的如法如律、與法相應的願,是指不過度貪求物質生活條件,是為了有能力依法上修行,必須飲食無缺,沒有後顧之憂,所以才向藥師佛祈求讓我們能夠心想事成。
  • 而八識裡,最容易變化的是第六識,一個人在宇宙間,是多麼地渺小,雖然這麼渺小,我們卻還是可能「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 一九九九年起海外弘法,遍及美、加、紐、澳、德、瑞、日、中、新加坡等地。
  • 第三篇〈藥師法門的修持〉,透過聞名憶念、持咒治病、供養受持的方式,皆能蒙受藥師佛不可思議功德的福蔭。

業,就是因、緣的紀錄,「因」記錄在第八識,而「緣」就記錄在第七識。 根身壞死,因為第七、八兩識脫離,經過一段中陰期的結算,善惡因緣所呈現的成績單,第七識帶著第八識,找到與我們因緣最深的父母,投胎轉世。 人生的萬象,就是每個人起心動唸的善因、惡因,與人結善緣或惡緣,造成的善惡業力,善業力將呈現出福報,惡業力將呈現出業障。 不要抱怨業障深重,福報不足,所有的福報、業障,其實都是過去所造就出來的結果,也就是「自作自受」,因緣果報,絲毫不爽。

寬謙法師八識規矩頌: 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 第43集

今生的開始,是由「識」去投胎,結合父精母血(色)成為「名色」。 第八識的種子,成長出今生的果報體: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及意根,也就是「六入」。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會員均享有10天(含假日)的商品鑑賞期。 如果您的商品欲辦理退換貨,請在取得該商品10日內,進行退換貨作業(以郵戳或收執聯為憑)。 運送及其他說明 商品退貨需知 關於退貨: PChome Online線上購物的消費者,都可以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享有商品貨到日起七天猶豫期的權益。

  • 今生的開始,是由「識」去投胎,結合父精母血(色)成為「名色」。
  • 我學佛是從唯識學《八識規矩頌》入門,因為大學就讀建築系的背景,讓我習慣使用圖表來理解分析問題,研究佛法也是如此。
  • 歷年舉辦亞洲佛教藝術研習營、學術研討會、展覽會、佛法與文化課程、佛教藝術課程,並配合朝聖旅行,對社會大眾的推廣,不遺餘力。
  • 我們學習唯識,經常苦於名相多如繁星,如果只死背名相,卻不懂得整體架構系統,就會愈學愈痛苦,反而徒勞無功。
  • 在圖表中,很容易看清八識各個的心所分佈狀態,而能清楚認識心所,如有一面鏡子,即時照見情緒的起伏,度一切苦厄。

佛教特別注重心理作用,因為心理作用的關係,從過去世、現在世到未來世,不停地造作業力,而透過這些業力紀錄,可以清楚整個生命的生死輪迴。 因此,想要破解生命密碼,不再生死輪迴,就必須學習唯識學,而《八識規矩頌》是一方便入徑。 一九九九年起海外弘法,遍及美、加、紐、澳、德、瑞、日、中、新加坡等地。

寬謙法師八識規矩頌: 菩薩行證 第1集 – 菩薩道的起點(

我們對於長壽、富饒、官位、男女這四件事,應該還要有更深一層的看法。 所謂的長壽,終究還是有生命長度的限制,能夠活到九十、一百歲,壽終正寢,也該感到滿足了。 活得再久,畢竟免不了一死,應該要更進一步學習體證法身慧命的無量壽佛,纔是真正可貴的。 如果您所購買的商品是電腦軟體、遊戲光碟、CD、VCD、DVD、食品、耗材、個人衛生用品等一經拆封即無法回復原狀的商品,在您還不確定是否要辦理退貨以前,請勿拆封。

這就如同落入錯誤的學習英文模式,從死記、死背的點滴拼湊方式學習,必然無法學以致用。 於是第七識帶著第八識去投胎轉世,經過中陰時期,記錄在第七、八兩識中的因緣,會大量成熟,決定下輩子的引業,引到六道其中一道,而由滿業決定富貴貧賤的程度。 因此第七、第八識是生命深層的部分,於人往生時最後離開,卻是下輩子最早來投胎的意識。 所謂的中陰時期,也就是此生死亡到下輩子投胎之前,只有第七、八識,生死相伴。 我有一次搭飛機時,當飛機剛離開地面時,還可以看得到地面,但是漸漸愈飛愈高,飛到雲端後,所看到的都是雲。

寬謙法師八識規矩頌: 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 第6集

我從中發現了十法界眾生,盡虛空界的空間觀,時間與空間的複雜交錯,不就是我們所處的世間嗎? 當我重新建構生命的時空觀,找到修行方向後,非常希望能將這些學習心得與圖解佛學的方法,與大眾分享。 我是從《八識規矩頌》入唯識之門,而得以開啟對生命現象較為深刻的理解,當我豁然開朗後,就很希望能將自己從中受益的修行啟發,與大眾分享。 因此繼發行《唯識學入門──八識規矩頌暨唯識三十頌》DVD後,十多年來一直醞釀著出版解讀《八識規矩頌》的文字書。

寬謙法師八識規矩頌: 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 第2集

我一邊研讀文字,一邊繪成圖像,文字與圖像兩相運用,讀完《八識規矩頌》文章時,也畫好圖表,連起了「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的生命時間觀。 寬謙法師八識規矩頌 《藥師經》全稱《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又稱《拔除一切業障經》,藥師琉璃光如來的本願功德,能拔除纏縛生命的業障,讓我們以安樂的心來生活,進而好好修行。 我們所居住的環境,原本就是充滿生死輪迴、災厄痛苦、業障現前的無常世界,所以會有種種怖畏恐懼,而藥師佛的發願成佛,讓我們明白願心可以轉業力為願力。 只要修持藥師法門調身、調心,並學習藥師佛發願,現前的業障就會是我們培福的福田,能夠轉娑婆穢土為人間淨土,讓心光遍照世界。

寬謙法師八識規矩頌: 菩薩行證 第1集

第二篇〈藥師佛的十二大願〉,透過曼殊室利菩薩的請法,佛陀開示藥師佛行菩薩道時,所發的十二大願,願願都為眾生滿足希求,求得現生安樂。 寬謙法師八識規矩頌2025 第三篇〈藥師法門的修持〉,透過聞名憶念、持咒治病、供養受持的方式,皆能蒙受藥師佛不可思議功德的福蔭。 第四篇〈消災延壽大醫王〉,遇病難、國難、眾難時,如果能修延命法,可免九橫及獲得藥叉大將們的守護。 第五篇〈琉璃世界眾病悉除〉,我們當學習藥師佛的濟世願力,以十二大願的現代精神來行願,佛法必能光明普照於世間。 有鑑於此,我建議大家反過來學習,就像孩童學英文一樣,只要試著表達意思,就能達到溝通解決問題的目的。 本書將會以這樣的方式,先透過《八識規矩頌》的架構,以按圖索驥的方式來介紹唯識學,讓我們直接面對生死輪迴,回到現實生活,活用唯識找到成佛的修行道路。

寬謙法師八識規矩頌: 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 第8集

接著第三講揭櫫了「成佛的修行地圖」,從凡情的執著,走向聖者的解脫;從起初的增上求福,而到菩薩道的發勝義菩提心,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完成自利利他,指出了明確的、正確的方向與目標。 寬謙法師八識規矩頌2025 寬謙法師八識規矩頌 我們學習唯識,經常苦於名相多如繁星,如果只死背名相,卻不懂得整體架構系統,就會愈學愈痛苦,反而徒勞無功。 不但無法活用於對治煩惱,更會望而卻步,縱然學佛修行的寶典,就擺在眼前,也視同畏途,放棄學習的人,比比皆是,那就太可惜了。

寬謙法師八識規矩頌: 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 第4集

歷年舉辦亞洲佛教藝術研習營、學術研討會、展覽會、佛法與文化課程、佛教藝術課程,並配合朝聖旅行,對社會大眾的推廣,不遺餘力。 寬謙法師八識規矩頌 寬謙法師八識規矩頌2025 也就是說,所謂緣起法,都是在啟發我們的智慧,我們愈能放下,才愈有智慧。 凡夫眾生,處在同樣的水平,看待世間,沒有超越的視野,所以容易斤斤計較於芝麻綠豆小事。 本書共分為五篇,第一篇〈琉璃光遍照世間〉,闡明《藥師經》的重要性,揭櫫藥師法門重視現實人生的特色,能為眾生消災解厄,增福延壽,從而建立藥師佛的淨琉璃世界。

寬謙法師八識規矩頌: 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 第10集

但猶豫期並非試用期,所以,您所退回的商品必須是全新的狀態、而且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 ※ ※ 本商品為預購型商品,消費者同意,此預購型商品發生缺貨或貨源不足…等情形,致網路家庭無法出貨時,本公司得取消訂單退還款項。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出胎後依於六根,緣於六境,而生起八識,名為根、境、識和合相「觸」,這是我們認識世界的開始。 「觸」後即有「受」,有可意受、不可意受,對「受」的敏銳與遲鈍,是與生俱來的習性。

但由於北投覺風佛教藝術教育園區的整頓建設、固定的海內外弘法行程,佔去多數時間,出書也為之一延再延。 我從中發現了十法界眾生,盡虛空界的空間觀,時間與空間的複雜交錯,不就是我們所處的世間嗎? 當我重新建構生命的時空觀,找到修行方向後,非常希望能將這些學習心得與圖解佛學的方法,與大眾分享。 例如上佛學課程,從上課到下課,心裡的種子也會有所不同,多上一堂課程,就會多增加一些佛法的種子。

快速功能

有鑑於此,我建議大家反過來學習,就像孩童學英文一樣,只要試著表達意思,就能達到溝通解決問題的目的。 本書將會以這樣的方式,先透過《八識規矩頌》的架構,以按圖索驥的方式來介紹唯識學,讓我們直接面對生死輪迴,回到現實生活,活用唯識找到成佛的修行道路。 寬謙法師八識規矩頌2025 佛教特別注重心理作用,因為心理作用的關係,從過去世、現在世到未來世,不停地造作業力,而透過這些業力紀錄,可以清楚整個生命的生死輪迴。 因此,想要破解生命密碼,不再生死輪迴,就必須學習唯識學,而《八識規矩頌》是一方便入徑。

所謂的如法如律、與法相應的願,是指不過度貪求物質生活條件,是為了有能力依法上修行,必須飲食無缺,沒有後顧之憂,所以才向藥師佛祈求讓我們能夠心想事成。 我們學習唯識,經常苦於名相多如繁星,如果只死背名相,卻不懂得整體架構系統,就會愈學愈痛苦,反而徒勞無功。 不但無法活用於對治煩惱,更會望而卻步,縱然學佛修行的寶典,就擺在眼前,也視同畏途,放棄學習的人,比比皆是,那就太可惜了。 這就如同落入錯誤的學習英文模式,從死記、死背的點滴拼湊方式學習,必然無法學以致用。 第四講「凡夫的情執」,進入《八識規矩頌》凡情部分的偈文,從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及前五識,依照軌則,將各識的性、境、量、所屬界地、相應心所、依緣與體相業用,逐句解說。 第五講「超凡入聖的轉識成智」,是聖智頌文的說明,一樣依照軌則:觀行、斷惑轉智、果用,逐識釋義。

寬謙法師八識規矩頌: 會員評鑑

第二講「八識、五蘊與百法」,從完整的百法架構,對應五蘊,認識八識規矩,八識則重於其中的心王、心所與色法三者。 八個心王與五十一個心所的業用,尤其是根本煩惱、隨煩惱等二十六個心所的對治。 在圖表中,很容易看清八識各個的心所分佈狀態,而能清楚認識心所,如有一面鏡子,即時照見情緒的起伏,度一切苦厄。 今年,因著法鼓文化發心促成,期待已久的書終於出版問世,此書積累我二十多年講授《八識規矩頌》課程,及相關唯識經論的學習經驗,期望有志研究唯識學者,因此更容易踏進唯識的修行。 一九五六生於臺北,一九八六出家於新竹法源講寺,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畢業。

他們所見到的,不是空空如也之相,而是從不平等而達於平等的相;但是我們同樣都站在平地上,因為執著外相,所以看起來的世界現象,都不平等。 所謂的「求官位得官位」,所指的不應該只是世間的功成名就,而是要登上真正最高的法王位,也就是「成佛」。 我們不要虛擲一生時光,去追求世間的名聞利養,追求不可靠的短暫名分地位。 我們雖然無法預知未來世,但此生只要能受持藥師法門,與藥師佛相應,必然能將藥師佛的功德福報,融入生命。

寬謙法師八識規矩頌: 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 第2集

我們置身於病難、國難與眾難的共業中,都非常需要讓身心平安的方法。 因此,誦持《藥師經》和受持藥師法門,可說是解救這苦難人間的最好妙藥。 一九五六年生於臺北,一九八六年出家於新竹法源講寺,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畢業。

我一邊研讀文字,一邊繪成圖像,文字與圖像兩相運用,讀完《八識規矩頌》文章時,也畫好圖表,連起了「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的生命時間觀。 每個八識熊掌圖,就是一輩子的生命時段,藉著第七、八兩識因緣的連結,而串起無始無終的「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 記得早期每每閱讀印順導師的著作,總向家父(楊英風)心得報告,家父條理出「十法界」的空間圖表,開啟我透過圖表來圖解佛法的概念。 我又架構「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過程」的時間圖表,希望有助於人們打開唯識學寬廣深奧的領域。 《八識規矩頌》正是轉迷起悟、轉染成淨、轉凡成聖、轉識成智的入口處。 我學佛是從唯識學《八識規矩頌》入門,因為大學就讀建築系的背景,讓我習慣使用圖表來理解分析問題,研究佛法也是如此。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