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樹屋2025詳細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A5:安平古堡(步行約3分鐘)、安平老街(步行約5分鐘)、大魚的祝福(車程約5分鐘)、臺江遊客中心(開車約7分鐘)。 大眾運輸:於臺南火車站下搭乘2、5、7、11、14路公車至臺南站,轉乘24路公車至蠟像館站,即可到達安平樹屋暨德記洋行。 自行開車:走國道一號由永康交流道下→沿臺1線續行至臺南市區接公園路→至圓環後續行民生路→安平路→北安路轉古堡街即可到達。 不知道是不是太久沒來了,記得以前德記洋行不是長這樣的,現在裡面就好像博物館一樣,慢慢引導旅人們回到19世紀的安平。 免門票景點「朱玖瑩故居」位於「德記洋行」旁,原是臺鹽宿舍,由於時任財政部鹽務總局局長的朱玖瑩,因鹽定居於此也稱為”因鹽玖定”。 之後「德記洋行」改為大日本鹽業會社會營業所,光復後改為臺南鹽場辦公室,後來又成為鹽場宿舍,現場展示了當時的辦公桌與傢俱,目前是國家三級古蹟。

  • 閒逛在巷弄內,感受臺南的慢活和老臺南人的口味,省下的租機車或計程車費可以再喫十種特色小喫。
  • 有著臺灣第一街稱號的安平老街,周邊各式老店林立,有必買必喫的安平蝦餅、依蕾特布丁、林永泰興蜜餞、周氏蝦捲、同記安平豆花…等眾多好喫的美食。
  • 旅館巷弄內就有文青咖啡館、日雜選貨店,幾乎所有臺南小喫也都走路可及,放鬆、簡單度過一個下午。
  • 唻記洋行改成大阪輪船株式會社、東興洋行改成安平支廳、怡記洋行改為安平水產學校、和記改建臺鹽職工眷舍。
  • 在安平有兩個洋式建築必看,一是英商德記洋行,一是德商東興洋行。
  • 二次大戰後,該倉庫一度又被繼承的臺鹽所使用,但後來任其荒廢;以致於建築物被榕樹入侵,共生而成樹包屋、屋包樹、滿地落葉的面貌,成為年輕人探險去處。
  • 日本時代,洋商因鴉片為日人專賣,海運業務又為其所奪,洋行遂撤出安平,洋行建築陸續改建或做他用。

安平古堡導覽員的第一站,帶領我們大家來到了熱蘭遮城外城南城壁遺跡。 出示線上購票的QRcode一下子就進去了,剛好碰到11點的定時導覽活動,索性就跟著導覽員來場不一樣的安平古堡之旅。 安平樹屋原是德記洋行的倉庫,於日劇時代增設,戰後改為臺鹽倉庫,荒廢了半世紀任由榕樹自由發展,形成了樹屋樣貌。 ★全文分享★臺南仁德 糖廠喫冰》臺糖糖廠冰店│夏日消暑冰品,脆皮、盒裝、枝仔冰一次擁有! 沒有旅館的拘謹,讓妳感受如民宿的人情味;旅館的乾淨、安全,我們卻也沒有少。 廢棄到新生多年的 ” 安平樹屋 ” 安平樹屋2025 ,整體環境緊連著德記洋行、朱玖瑩故居、西門國小,鄰近的生態池和空橋步道,也屬於觀光客津津樂道的朝聖景點。

安平樹屋: 臺南安平景點》安平樹屋、德記洋行、朱玖瑩故居│文青照、IG美照來這拍一次網羅三處景點!

安平樹屋真的是來臺南安平旅遊一個很棒的景點,依武媽從學生時代到現在應該已經來過三次了,每一次來訪都有不同的感受。 安平樹屋原是德記洋行的倉庫,面積約有1,400多坪,因荒廢已久,多株榕樹盤根錯節,形成樹以牆為幹,屋以葉為瓦的特殊景觀。 清朝時與英國簽訂天津條約時,開放了安平港及淡水港,德記洋行從廈門到這邊設置據點,主要業務為出口茶葉。 日據時代日本控制了樟腦、鴉片、糖業等銷售權,加上安平港淤塞下,德記洋行裁撤了駐安平的領事館。

  • 現在史蹟紀念館裏頭,規劃成販賣部及安平行色特展區。
  • 德記洋行為安平開港後英商於臺南安平所設立的據點,與先後建立的怡記、和記、東興、唻記,合稱安平五大洋行。
  • 2001年更規劃「時空走廊」的設計,將德記洋行的歷史、成長軌跡,以圖片資料的展示讓旅客知道。
  • 小南天也是臺南百年巷弄內的老屋,由設計團隊改造,新設計與舊元素交會,全棟旅館以白色與木質為主色調,小巧俱全的日系和洋風格,恍如帶妳走入臺南的歷史。

同樣的殘破的老屋,茂密的樹林包圍著,這些過去的倉庫因為後來棄用不管後,老榕樹展現出的生命力果然令人驚訝。 火車:搭乘火車至臺南火車站,轉乘2、5、7、11、14路公車至臺南站,轉乘 24路公車至蠟像館站即可到達。 ,清鹹豐八年(1858年)時,清朝與英國簽訂天津條約,開安平及淡水為通商口岸。 而這裏就是英商德記洋行在安平開港後所設立的據點,其主要業務是出口茶葉、糖及樟腦等商品,是當時的五大洋行之一。 不同於德記洋行為白色的建築樣式,東興洋行則採用本土建築材料,搭建西式的建築架構,搭建出紅磚迴廊的西式洋樓,除了散發著浪漫感,更多了古樸味。

安平樹屋: 安平開臺天后宮

「安平樹屋」樹以牆為幹、屋以葉為瓦,形成屋樹共生的特殊景觀,加上隔壁還有「德記洋行」、「朱玖瑩故居」,是同時具有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的安平人氣旅遊地。 這邊過去是德記洋行的倉庫,後來荒廢之後樹木與建築共生,慢慢的就變成現在這模樣。 重新規劃後的安平樹屋,如今成了臺南安平最熱門的景點,每到假日遊客如織,這天還遇到不少日本旅客一直發出「嘶勾依」的讚嘆聲呢! 安平樹屋的前身是德記洋行的倉庫,後來在日治時期與德記洋行建築一同交由大日本鹽業使用。 二次大戰後,該倉庫一度又被繼承的臺鹽所使用,但後來任其荒廢;以致於建築物被榕樹入侵,共生而成樹包屋、屋包樹、滿地落葉的面貌,成為年輕人探險去處。 今日德記洋行早已失去商業的功能,但它白色的外觀優雅有氣質。

現在史蹟紀念館裏頭,規劃成販賣部及安平行色特展區。 以「安平行色」為題,將安平風景分成五個色系:城紅、洋藍、榕綠、夕緋、蚵灰等顏色,並透過展覽以不同視角,感受到有別於記憶之中安平獨特之美。 安平古堡最早建於1624年,稱為奧倫尼亞城,並於1627年將城垣材料改為磚石建造,並更名為「熱蘭遮城」,是荷蘭人在臺灣建造的第一座城堡。 展覽空間配合臺南安平樹屋充滿奇幻氛圍與自然的空間,並以”互動遊樂的日常公園”為元素,把攝影作品以有趣且具多角度觀覽的方式安置穿插在樹屋百年歷史盤根錯節場域氛圍。 讓攝影展與樹屋場域同時呈現,使兩者在相互露出中達到和諧的平衡點。

安平樹屋: 臺南安平景點

也因後來鄭成功驅走荷蘭人居住於此,因此有了王城的稱號。 臺南安平景點相當多,有億載金城、安平古堡、安平老街、夕遊出張所等等。 美食也很多,有文章牛肉湯、阿財牛肉湯、周氏蝦捲、王氏魚皮、正合興蜜餞行等等。 小南天生活輕旅是為小資女孩打造的臺南旅館,位在市中心 安平樹屋2025 ,走路或騎旅店的免費單車,步行可到臺南火車站、國華街小喫、臺南美術館、林百貨等熱門景點。 閒逛在巷弄內,感受臺南的慢活和老臺南人的口味,省下的租機車或計程車費可以再喫十種特色小喫。 有著臺灣第一街稱號的安平老街,周邊各式老店林立,有必買必喫的安平蝦餅、依蕾特布丁、林永泰興蜜餞、周氏蝦捲、同記安平豆花…等眾多好喫的美食。

安平樹屋: 臺南│德記洋行

臺南同時也是一個古老傳統文化與自由年輕文化能夠共存的一個都市。 安平樹屋 因為地域性的文化所產生的氛圍,讓小鳥非常喜愛臺南這塊土地,此次攝影展的內容則是以他的角度與鏡頭捕捉下來他所感受到臺南的氛圍與魅力。 很建議假日來的朋友,可以留點時間聽聽現場導覽(不必預約;整點開始)。 從特展中可以得知,榕樹是一種蠻具有侵略性的樹種,尤其喜歡攻城掠地、擴張版圖 ,像是戰士一樣威猛,任何植物都很難附生在它們的周圍,因此才會形成這種壯闊的景觀。 德記洋行的最後一區是未來安平,以漁船外型的搖搖車,拉近兒童與在地文化的距離。 兩臺電動搖搖車投幣後還會發出音樂,展示臺上的火車與燈塔還會啟動呢,非常具有創意。

安平樹屋: 安平樹屋心得

經百餘年歲月滄桑,荒廢半個世紀任由榕樹寄生,因而形成「安平樹屋」特有共生奇景。 直至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設立,才於2004年進行實質規劃與整修。 不過我們家小孩對書法應該沒興趣,所以我們決定直接往旁邊的德記洋行去。 這是當時英商德記洋行在安平港開港時所設立的據點,過去印象中裡面有滿多的蠟像展示,先前來的時候總覺得是恐怖蠟像館的概念,但這回裡面的展示,其實跟過去的印象真的有很大的不同。 這名字我還是第一次認識,是過去的政治家及書法家,過去他在 1968年退休後隱居在此,所以故居在 2008年時整理成為紀念館,裡面展示著他過去的書法。

安平樹屋: 安平樹屋の詳細・マップ

設立緣由 日明治28年臺灣總督府始政,日人領臺初期,多數官… 自營景點 市定古蹟原臺南運河安平海關 清鹹豐8年(西元1858年)清政府與英、法、美、俄國,簽訂「天津條約」… 2、國道一號:由仁德交流道下,沿182縣道續行至臺南市區,行駛東門路、府前路轉中華西路、安平路、北安路轉古堡街即可到達。 1、國道一號:由永康交流道下,沿臺1線續行至臺南市區接公園路,至圓環後續行民生路、安平路、北安路轉古堡街即可到達。 在安平有兩個洋式建築必看,一是英商德記洋行,一是德商東興洋行。 因為安平開港後,來自歐美的外商紛紛在安平地區興建洋宅,這些洋宅可是讓安平除純樸外,亦散發著浪漫的異國情調。

安平樹屋: 交通資訊

「德記洋行」隸屬英屬東印度公司,建於19世紀下半葉,以輸出臺灣的砂糖、樟腦、茶葉,並輸入鴉片為主,由於日據時代貿易被日商壟斷因此洋行紛紛倒閉。 安平樹屋2025 倉庫牆面滿佈榕樹盤據的氣根,因被樹根撕裂使得屋房結構形同崩解,卻也因樹根攀附而使樹幹反成了磚牆的支撐結構。 安平樹屋 感覺有好幾間的倉庫,所以在這邊可以一個穿過一個的發現不同的模樣,隨著樹鬚不斷往下生長,樹與牆壁的關聯越來越強烈,彼此間的盤根錯節越來越濃烈,真的太美了。

安平樹屋: 安平樹屋購票優惠

瞭望臺建於1945年,以前主要是用來監控整個城堡的四週。 目前真正荷蘭時期遺跡下來的古蹟,僅存古堡前方外城南城垣的磚牆。 清朝時代,因臺江陸浮失卻其重要性,加上清兵破壞熱蘭遮城建億載金城,故日漸荒廢。 自行開車:國道1號→永康交流道下→省道臺1線→中央路→中華北路一段→中華西路二段→安平路→古堡街→國勝路。

安平樹屋: 臺南運河

二戰後,為臺灣製鹽總廠接收為辦公廳舍,後臺鹽遷址。 民國一百零四年展出「與世界連線—打開安平時光寶盒」,展出十七世紀大航海時代荷蘭文物,用系統性分區解說方式介紹洋行緣起、貿易航運路線、交易模式,重現安平貿易史。 現與東興洋行為僅存兩棟洋行建築,見證清領末期臺灣外商貿易的歷史。 許添財任臺南市長之際,經過重新規畫,在2004年時建立黑色的上空鐵棧橋與木棧道,移除地面落葉,以便遊人參觀。 目前與英商德記洋行、書法家朱玖瑩故居連成一氣,為同一園區。 再來我們來到了鄭成功銅像這兒,導覽員說這裡是安平古堡最佳的拍攝地點,可同時拍到鄭成功銅像、史蹟紀念館及瞭望臺。

安平樹屋是臺灣臺南市安平區的知名景點,位於德記洋行的隔壁。 該建築原本是德記洋行的倉庫,依據門楣花崗石、窗框基石與木屋架構等判定約建於19世紀末,此外所使用的磚頭來自熱蘭遮城。 若是親子客來臺南安平遊玩,住宿推薦房內有親子設施的水映親子民宿或是有大型旋轉溜滑梯的臺南Fun電親子旅店都很不錯。 情侶來臺南安平老街住宿可以選擇便宜又溫馨的特色民宿、高質感商旅飯店或是有水療浴缸的汽車旅館都很適合。 ,如果有同時有好幾個景點想要走訪,還可以買臺南古蹟漫遊券,票價 NTD$150元就可以參觀(赤崁樓、安平古堡、安平樹屋、億載金城、1661臺灣船園區,5選4)。

老旅店的新生命,小南天生活輕旅

50元可以暢遊獨特樹屋景觀與瞭解臺灣早期通商樣貌,還能讓小孩盡情在草地放風奔跑,逛累了還能來杯咖啡或喫冰淇淋,「安平樹屋」是親子或約會都適合的臺南景點。 安平是臺灣史上最早的港口,歷經荷蘭、鄭氏、清領、日本等時代,皆為臺灣主要的貿易港,清鹹豐八年(1858年)天津條約增開臺灣口岸,最初為淡水、雞籠,後開打狗及臺灣府。 同治三年(1864年)安平設海關,正式開港,洋商隨即紛紛在此設立洋行,其中以英商德記、怡記、和記,美商唻記,德商東興等合稱「安平五洋行」,最負盛名。 安平樹屋2025 日本時代,洋商因鴉片為日人專賣,海運業務又為其所奪,洋行遂撤出安平,洋行建築陸續改建或做他用。 唻記洋行改成大阪輪船株式會社、東興洋行改成安平支廳、怡記洋行改為安平水產學校、和記改建臺鹽職工眷舍。

安平樹屋: 安平古堡地圖

小南天也是臺南百年巷弄內的老屋,由設計團隊改造,新設計與舊元素交會,全棟旅館以白色與木質為主色調,小巧俱全的日系和洋風格,恍如帶妳走入臺南的歷史。 四草綠色隧道散客無法預約,只能耐心排隊等候,若不想等太久的話,可以挑平日上午10點及下午2點半搭乘綠色隧道固定船班。 展示館內還設有可讓人實際拿毛筆動手寫書法的體驗區。 依武媽最後一次拿毛筆應該是國小吧,重溫一下拿起毛筆寫書法的感覺還挺不錯的。

★全文分享★臺南景點》林百貨89年歷史│臺南第一家百貨高樓、空中鳥居,歷經戰爭後仍佇立的珍貴古蹟,現今成為伴手禮、文創、休憩場所。 朱玖瑩故居位置就在德記洋行旁邊,原本是臺鹽宿舍,「因鹽玖定」的意思,是因曾任財政部鹽務總局局長朱玖瑩先生,因鹽定居於此而有此名稱,同時也是書法家,屋內展出許多當代顏體書法展覽。 建築師劉國滄的團隊在園區的「打開倉庫」同時亦有工作坊、手作課程,呼應了團隊本身的設計理念,也創造性地連結過去與當下的歷史遺跡。 嗨~我是依武媽,在竹科上班近十年,為二寶媽,平常生活趕趕趕+衝衝衝!! 假日喜歡帶著孩子們到處旅遊,分享臺灣風景文化美好。

安平樹屋: 安平樹屋の営業時間

不過在上面還可以看到附近的河道,甚至還有漁船在上面開過耶。 從國1下永康交流道,沿臺1線中正北路往市區方向,接中正南路後繼續直行,右轉中華路接中華北路二段、中華北路一段和民權路四段前往安平區的古堡街,即可抵達安平樹屋。 裡面目前是以安平發展史為主題的展出,從最早荷蘭時期一直到中華民國,內容包含當時使用的金幣銀幣、貿易路線、出口貨物⋯等,東西還蠻多的,想多認識安平在當時繁盛的故事,不妨花點時間走走。 接著可以逛逛樹屋中的紀念品商店,我是覺得也頗精彩,以目前逛過這麼多臺南景點來說算是相當豐富的,其中有看到例如聚落文創、合成帆布行、漫遊臺灣⋯等文創品牌,整體商品選擇性很多。 樹屋位於德記洋行後面,原是德記洋行的倉庫,大約建於十九世紀末及日治初期,此處曾做為「大日本鹽業株式會社」出張所倉庫,現況規模即為日本人增建。

這次依武家南下,由於要跑市區的景點,所以一直考慮要不要租機車,後來在網路上發現這家臺南租機車「古巷速客達」評價很不錯,又有提供網路訂購的租車辦法,最後的交通方式才決定透過機車來代步。 到臺南玩,有時候開車真的很不方便,市區路很小,時常塞車。 很多市區景點都在巷弄內,每次要停車的時候,都找不到停車位,額外花了好多時間跟金錢處理停車問題。 依武並沒有跟著依武媽登上瞭望臺,反而是坐在石階上玩耍。 依武爸幫他們兩個拍照留念,以後歷史課本讀到安平古堡,可別賴說沒有來過唷~哈哈。

依武媽實際去拿,還真的蠻重的,而且以前的挑夫一天都要來回走好幾趟,實在是非常辛苦。 德記洋行為安平開港後英商於臺南安平所設立的據點,與先後建立的怡記、和記、東興、唻記,合稱安平五大洋行。 朱玖瑩先生出生於清光緒24年,曾任財政部鹽務總局局長,熱愛書法,身為書法名家的他留下許多作品,曾於1990年4月獲得國家文藝獎書法教育特別貢獻獎,晚年長居安平,自號安平老人。

雖然安平樹屋一般民眾現場購票僅須50元,但使用klook線上購票還可再享優惠。 免費適用者:臺南市民、外縣市70歲以上或6歲以下幼童、身心障礙者與陪同者一名、持有軍公教退休證明、持有臺南市學校學生證。 樹屋大約建於十九世紀末及日治初期,原是「德記洋行」倉庫,也曾做為「大日本鹽業株式會社」出張所倉庫、戰後改為臺鹽倉庫,現況規模為日本人增建。 而園區內越來越有趣了,除了可以穿梭樹屋外,走上觀景臺回頭看樹屋,甚至走進一家家很有意思的文創小店,好好玩好有意思喔! 在這邊逛了半天的時間,園區的樹屋果然一樣的迷人,帶著小孩穿梭在樹林老牆中,讓他們也覺得新奇有趣,真的是很棒的地方。 想不到能用這樣的方式帶給大家不同視野的安平樹屋,爬著樓梯往上走,有點簍空的階梯感覺還挺刺激的。

現在本洋行在奇美公司捐贈下已規劃為「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以蠟像展出臺灣早期生活樣貌。 2001年更規劃「時空走廊」的設計,將德記洋行的歷史、成長軌跡,以圖片資料的展示讓旅客知道。 大魚的祝福位於臺南港濱歷史公園內,為臺南非常熱門的免門票景點。 藍白色巨大鯨魚象徵愛與包容的意義,默默守護臺灣每個人的心。 臺南安平古堡雖然依武媽已經三訪了,但每次來到這裡都會發現有些許不一樣的地方,可見臺南市政府對於安平古堡這個古蹟,算是蠻用心在維護的。 臺南安平古堡,一個充滿歷史與人文的地方,是臺灣最早的要塞建築。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