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淨評價8大好處2025!(小編貼心推薦)

「本願稱名,凡夫入報」,一般傳統的淨土宗幾乎不這樣講,我們這樣講是因為將這個法門的教理系統的歸納,提出精華,而舉出這八個字。 以十八願的願文來說,「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可以說是「信、願、行」的內容。 慧淨評價2025 慧淨評價2025 至心信樂──信,欲生我國──願,乃至十念──行。

《阿彌陀經》也說「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龍樹菩薩用幾句話就含蓋淨土三經,然後作一個結論就是「是故常應憶念」。 慧淨評價2025 「常應憶念」就是乃至十唸的「乃至」,也就是善導大師所講的「上盡一形」,心中憶念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救度,口中稱念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名號。 慧淨評價2025 在這一句彌陀名號,離開這一句彌陀名號,凡夫找不到彌陀的救度。 善凡夫、惡凡夫要往生,統統是靠阿彌陀佛的大願、大業、大力為增上緣。

慧淨評價: 法師簡介

淨律寺方丈照因法師又介紹法師到德山寺講《四分律比丘尼戒相表記》、《四分律隨機羯磨淺釋》、《梵網經菩薩戒本彙解》。 同時,當時擔任南普陀佛學院副院長兼教務主任的上日下常法師也請法師到南普陀寺講戒律。 自從出家後,法師每年都遵佛制結夏安居,74年時聽海公講解《四分律隨機羯磨淺釋》。

  • 九品有時間性,胎宮也有時間性,兩者都是在花苞裡經過一段時間才花開見佛,所以有品位階級就表示還在胎宮中。
  • 法師出家二十餘年來,常應各大學佛學社之請,赴各校講經弘法,並在全省各地舉辦佛學講座,講經度眾不計其 數。
  • 即便在最繁華的臺北信義區,你依然能見到臺灣獨特的宗教人文風景。
  • 本文所介紹的章嘉大師,其實是章嘉呼圖克圖第十九世。
  • 所以學習這個法門,如果不回歸到善導大師的解釋都會半途而廢,善導大師說「縱發清心,猶如畫水」,即使我們有某一種體會感受,都是不可靠的,往往是遇緣即現,境過則遷,因為心境會改變,不是永恆的。

若再上溯,曇鸞祖述印度龍樹、天親二菩薩之論說,龍樹、天親敬依佛說無量壽三經而造論。 為開顯淨土宗義,普利羣萌,師編撰出版一系列淨土叢書,孜孜不倦,凡百餘冊。 其所著書,內容雖廣涉古今中外,然皆秉持核心宗旨,貫穿其中──即回歸善導大師淨土法脈,上契彌陀度生本願,下合眾生一切根機。

慧淨評價: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一)

性梵法師於慈航法師處皈依三寶,法號為「慈萬」。 曾親近慈航、道安、印順、白聖、道源、懺雲及會性法師等高僧大德。 1955 年(35歲)於獅頭山元光寺受在家菩薩戒。 1958 年(38歲)於基隆海會寺聆聽道源法師講地藏經。

在臺八年期間,大師對於戰後初期佛教在臺灣的弘傳、流佈,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成就,便是與日本政府交涉,將玄奘大師靈骨(頂骨)迎回臺灣供養(於今南投日月潭玄奘寺)。 慧淨評價2025 在那個佛教慘澹經營的年代,一位密宗高僧能受到國內緇素共同的景仰,其行誼必然有過人之處。 章嘉大師(1890~1957),生於青海省大通縣,是藏族人。 在蒙藏地區,當地人不稱他為「大師」,而尊他為「呼圖克圖」(蒙古語Hotogtu),譯成中文有「明心見性」、「生死自在」之意。

慧淨評價: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一)

以我們凡夫來說,五戒都無法清淨,十善都無法圓滿了,更何況是脫離輪迴的出世間法? 這樣想來,我們根本不可能出離生死,這是令人非常悲痛的一件事,若能理解到這件事,他就會全心靈歸入彌陀的救度。 上師有一句法語說「人生就像賭博,我把一切下注在佛的身上,就算輸了也無所謂。」我想上師的心就是這樣,因為,已經沒有可以賭的了。

慧淨評價: 法師簡介

並曾於南普陀佛學院、淨律寺學佛院、水裏蓮因寺…等處執教,每年亦受邀到東南亞講經說法。 慧天長老畢業於三軍大學,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隨軍來臺,民國六十六年(1977年)從軍旅退役後出家,修學淨土。 慧天長老曾任佛光山普門中學副校長,中國佛教研究院淨律佛學院、福嚴佛學院教務主任及埔里正覺精舍住持,編有「實用淨土叢書」、「因果四書」。 長老對佛學則專修淨土,曾受邀赴大陸、香港、澳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主持佛七,深受信眾歡迎,現住正覺精舍專心持戒、唸佛。

慧淨評價: 法師簡介

如果詳細瞭解,當下就可以肯定淨土法門就如這八個字所講的。 這裡所解釋的是「善惡凡夫,得生報土,唯依本願,稱名唸佛」,意思是善惡凡夫只要依本願稱名唸佛,當他斷氣後,就立即往生進入彌陀的極樂報土。 本願這二個字不只我們這個法門在運用,在臺灣有親鸞會的人運用,也有淨土真宗在運用,這兩個團體的思想也都有傳播到香港、大陸,因為他們所傳播的思想有偏差,以致於受到一些人的駁斥,甚至攻擊。 《阿彌陀經》說「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阿鞞跋致」就是「必定」、「正定聚」,一生補處就是「等覺菩薩」,是已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正等正覺,只是還沒有佛位讓他繼承,如果哪裡有需要佛的話,他就去那裡成佛。 因為還沒有佛位讓他繼承,所以「從果降因」成為菩薩的身份,但內證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外相是菩薩,內證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佛。

慧淨評價: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一)

本文所介紹的章嘉大師,其實是章嘉呼圖克圖第十九世。 慧淨評價 據說,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弟子名曰「尊達」,是證得阿羅漢果的聖人。 由於尊達長者發願度眾,因此壽命盡後,便隨緣示現,弘化十方。 第一世到第三世都降生在印度,第四世到第十二世則轉生到西藏,而從第十三世到第十九世則示跡於青海。 章嘉大師即是蒙藏諸多佛教信眾心目中的「再來人」,也是他們信仰的導師。

慧淨評價: 法師簡介

此一由「禪」轉「淨」的巨大轉變,在李元松在世時並未引起弟子羣太大的騷動,但李元松過世後,這些歧異卻不免逐漸發酵。 弟子們有的在新來的慧淨法師指導下一心念佛;有的則在唸佛之外,努力整理李元松的著作與記錄,希望將他一生「快樂、聰明、有品」的智慧典範發揚光大;有的則轉學其他法門,或與新舊兩方皆拉開距離。 社區成員依然保持友好,但修行生活改以各團體自己的方式繼續運作;社區組織仍在,但因為失去了日常生活的全面指導者與推動者,社區成員的互動也就不再那麼熱絡。 慧淨評價2025 淨界法師之修學以天臺為宗,旁及唯識、中觀,並匯歸淨土法門。 教義之研究以中國傳統佛法為主,其中最服膺《楞嚴經》、《法華經》、《阿彌陀經》等經論,及蕅益大師之思想。 並曾於本院、蓮因寺、北部齋戒學會、南普陀佛學院及福嚴佛學院等多處講學,授過之課程有《佛法修學概要》、《靈峯宗論》、《百法明門論》、《唯識三十頌》、《教觀綱宗》、《小止觀》及《彌陀要解》等課程,並已製成錄音帶流通。

慧淨評價: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一)

1949 年政府播遷來臺,法師亦同時卸下戎裝,並於基隆愛三路開設自由書局。 所往來者皆品性高尚之學佛人士,同時也因此而種下日後出家的因緣。 最近我再度提到「機法兩種深信」,有了機法兩種深信就是信心決定,就是金剛信,不會再改變。

慧淨評價: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一)

依照6月BIMCO所出具的報告指出,2022~2023年散裝運力供給將持續創低,預估運力供給分別年增2%、1%。 由於李元松鼓勵孩子發揮自己的見解與個性,再加上從小對於教義耳濡目染,孩子跟父母吵架時不僅會互相以教義來「壓」對方,甚至還會去向上師告狀,如此,傳統家長權威式的管教自然無法維持。 同時,慧景科技相信若要讓夥伴發揮出最大影響力,就應該提供相對應足夠的資訊,培養其自主判斷的能力。

以整個佛教經典來說,譬喻是非常多的,像《觀經四帖疏》也有譬喻,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二河白道喻」。 總之,阿彌陀佛有不可思議的力量,既是不可思議的力量,就不是我們能想像、能說明、能形容完整的,如果凡夫有辦法理解,就不能說是不可思議了。 法然上人有一個黃金的譬喻:「如以錦鏽包黃金,與以蒿苞包黃金,同是黃金也。」意思是說用一個高貴漂亮的盒子裝黃金,和用破布包黃金,對於黃金的本質來說,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 善惡凡夫同稱這一句彌陀名號,不是靠我們的善惡來往生,對往生來說,善不增,惡不減,都是依靠彌陀名號到淨土。

慧淨評價: 法師簡介

大學畢業後,法師於高雄「鳳山佛教蓮社淨土專宗研究所」專研淨土宗,體認到只有學習佛的行為,學習佛的智 慧,學習佛的道理,纔是永恆不滅的真理,於是決定出家,一九七九年於鳳山佛教蓮社依煮雲法師(一九一九~ 一九八六)座下披剃出家,法號慧律。 淨界法師鑒於末法時期,正法衰微,眾生迷惑、彷徨,亟須佛法光明之引導,使內心有真正之皈依處,因此弘揚正法、續佛慧命,使令佛法的光明得以燈燈無盡、永久住世,至為重要。 而佛滅度後,法賴僧傳,是故法師以僧伽教育為己任,課餘之時隨緣講學、參訪,使更多人對佛法生起歡喜,乃至破惡、生善、入理之益,進一步生起廣大的菩提心,同登極樂、同成佛道,是為法師自利、利人之志。 這一年年底,法師自己搭公路局的車子到圓通寺去了。

慧淨評價: 善導大師-本願稱名 凡夫入報(一)

「本願」這二個字不論在經典上或是祖師的論釋上都有,而善導大師的《觀經四帖疏》還特別設立問答解釋「凡夫入報」的原理。 所以「本願稱名,凡夫入報」這些字都有佛金口所說,以及菩薩所傳承,是有很實在、很堅實的根據。 唸佛的本身就已經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了,就像坐船,只要上了船就必定到彼岸,因為這一條船的目標就是直通涅槃城,而且是不受障礙、萬無一失、必然會到達的。 所以唸佛之所以能夠往生是依靠彌陀的願力,而四十八願中是依靠哪一願呢? 因為唸佛必生是在第十八願所講的,阿彌陀佛已成佛,願願已成就,我們依照第十八願的方法去做,就是依靠第十八願的願力。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是信心,「乃至十念」是念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往生。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