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仔腳街為今湯德章圓環青年路至府城隍廟左廂房止,參考1875年的「臺灣府城街道圖」可看到亭仔腳街的名稱,但在1896年的「臺南城圖」及1900年的「臺南府城內外略圖」,亭仔腳街不見了,改成了仁壽境街,而在1911年的「臺南市區改正計畫圖」及1915年的「臺南市全圖」亭仔腳街又回來了,並在前者還能看到府口街(今青年路上府城隍廟左側廟邊至青年路與興華街交叉口這一段)。 登錄種類:寺廟評定時間2017年7月5日詳細登錄資料福德爺長慶廟,簡稱長慶廟,是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板溪裏的土地祠,歷史可追溯至清治時期泉州人開墾的古亭莊,戰後時期成為南昌路一帶客家人的信仰中心。 位於臺灣第一街上的周龍殿,創建於明‧永曆22年,主祀佟府千歲(俗稱通(佟)天王)、何府千歲、中壇元帥等神尊。 口店福德爺廟2025 周龍殿因為於延平街上,故於民國84年受延平街擴寬影響現廟貌只剩拜殿。 每年參與《安平做十六歲活動》之青少年朋友,都會至該廟拜謝中壇元帥三太子的庇祐。
部分地區官方就以破除迷信為藉口而進行強行拆除,這股土地廟信仰復興的熱潮最終還是被大陸官方鎮壓了。 然而實際上至2000年以後,幾乎每鄉至少有一處或多處,其數量分佈因地而異。 臺灣因為擁有宗教信仰自由所以有相當多的土地廟;據官方的調查,其數量超過1300所以上。 土地廟,又稱土地公廟、福德廟或伯公廟,為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廟宇),多於民間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屬於分佈最廣的祭祀的建築,鄉村各地均有分佈。 在1949年以前,凡有漢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廟。 虎爺,是臺灣民間信仰中-以虎為形象的神祇,俗稱虎爺公,一般皆供奉於寺廟神案下,民國79年間,店仔街福德宮信士林宗來先生夜夢虎爺公敘述,店仔街福德宮後方系(聚財寶穴),記載中虎爺公不但會咬鬼鎮邪,亦會咬錢納財,故將虎爺公之神案移至現址,首次遷移之費用亦由信士林宗來先生捐獻。
口店福德爺廟: 臺北土地公廟 福德正神祝壽推薦
彰化縣花壇鄉白沙坑文德宮清乾隆元年(1736年)頭戴烏紗帽的福德老爺,全國僅見,因年代久遠,故留有一些歷史文物,其中曾翰林的遺物,即有多件:如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己卯科考試捷報」,清道光六年(1826年)「丙戍科大會試捷報」,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曾翰林並留有寶劍、玉印和曾翰林的親筆墨寶。 臺南市白河區崁頂福安宮不可考澎湖縣白沙鄉島嶼福德宮清乾隆七年(1742年)全澎湖縣最大的福德宮。 高雄市鼓山區開臺福德宮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迄今已有470年。 高雄市左營區埤子頭鎮福廟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屏東縣車城鄉車城福安宮明永曆十六年(1662年)、清康熙元年屏東縣恆春鎮關山福德宮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擁有300多年歷史。
道光年間白沙崙居民移居於此,奉請田府元帥為守護神,由民家輪流供奉,日據時代建廟於此,廟宇亦經多次整建。 本廟建於乾隆3年,因該社為於王城(今安平古堡)之西方故稱王城西社。 口店福德爺廟2025 該廟創建年代不詳,但康熙23年臺灣府誌便已記載該廟,原名『慈濟宮』,可見該廟創建遠在康熙23年之前。
口店福德爺廟: 野生「臺灣超大咖天后」紐約0偽裝看球賽!
《市仔街福德爺廟》就是於荷據年間由街上商家所聯合建置,可說是全臺最古老的”土地公廟”之一。 安平開臺天后宮有個別於其他媽祖廟進香遶境傳統,安平開臺天后宮有個別於其他媽祖廟進香遶境傳統,因該宮媽祖直接分靈於湄洲祖廟,故都前往湄洲祖廟進香謁祖,由於往來海峽兩岸交通不便風險又大,所以便改成於海邊遙祭湄洲祖廟,稱為《上香山》,再進行遶境活動(與學甲慈濟宮上白礁祭祖儀式同)。 除此之外安平開臺天后宮的進香旗自古便寫著【開臺天上聖母湄洲進香回鑾遶境全臺平安】可見該廟轄區遍及全臺。 這對年輕夫妻向土地公伯還願之時,許下宏願若能在年底積蓄超過壹仟元,願將原來由四塊石板砌成的土地公廟,重建為高三尺的寺廟。 土地公伯果然靈驗,多次完成這位青年的願望,這位青年也就是現年八十九歲的主事胡木己先生。
- 制式的旅館太高價,民宿的設備、服務和清潔品質不一,青年旅館最平價但卻常常無法真正放鬆休息--難得假期的小旅行,想要民宿的親切舒服,但又想要旅館的乾淨及便利配備,同時不要忘了精打細算--小南天生活輕旅為妳的需要而生。
- 基隆市仁愛區獅球嶺平安宮清嘉慶元年(1796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宜蘭縣五結鄉四結福德廟清光緒元年(1875年)宜蘭縣五結鄉五結奠安宮清道光初年相傳具有一百七十多年歷史,擁有一尊站著的金身土地公。
- 店仔街福德宮不只是永和第一間百年廟宇,小小一間廟還是地方民眾的信仰中心,除了土地公外還因應地方民眾的需求增設文昌帝君、天上聖母等各路神明,還有許多和一般土地公廟不同的特色哦。
- La gatita 舞皁、原臺南地方法院院長宿舍、鄭成功文物館、延平郡王祠、臺南愛國婦人會館、臺南孔廟文化園區、原臺南武德殿、葉石濤文學紀念館、山林事務所、南門假日花市、南門假日花市、南門電影書院
- 〔記者廖淑玲/雲林報導〕超過200年歷史的西螺口店福德爺廟,因年代久遠加上受921大地震毀損,廟方從6年前整修重建,今年修建完成並舉辦入火安座大典,今日還供奉500臺斤白米排成的「米龍」安龍謝土祈福,讓信徒大開眼界。
- 大遠百娛樂城、臺南公園、吳園、公會堂、原臺南測候所、鶯料理、B.B.ART (原美利安洋品店.臺南第二間百貨)、原明治町日式宿舍(歷史建築)、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孔廟一帶、赤崁樓一帶…等。
- 店仔街福德宮主祀之福德正神,係周武王二年二日誕生,姓張名福德,事親至孝,從事慈善,任朝廷總稅官,體恤民間疾苦,善舉無數。
相傳松山(錫口)為一鯉頄穴,而頄頭即在草店尾,而這座慈福宮尌在鯉頄頭上,廟前碑文上記載「草店尾是在鯉頄穴之頂,奪龍蹯虎踞之地,享鯉頄穴之氣,佑眾人之福也…。」。 昔大加吶堡、錫口街,先民有感地方孚護神之孜奉,於清康熙年庚午年初鎮於錫口街、草店尾。 鯉頄真穴之頂上找到龍蟠虎踞之地,享鯉頄穴之氣》祐眾人之福也,初廟名為「上福德爺廟」,自此經歷100多年,街莊家安孛福,人旺財盛。 安平長老教會發展起初,是以家庭為聚會場所,直到1932年在信徒張鴻圖先生的捐地之下,始於海山館對面正式建立本教堂。 基督教安平長老教會 安平長老教會源起日治時期,當時因一安平婦人難產,在危急之時幸得臺南長老教會新樓醫院婦產士朱姑娘接生,母子得以平安,此後朱姑娘常邀宣教師們來安平探望,並將基督教傳入安平。 三鯤鯓原為一片沙丘海島,並無居戶只有漁民捕魚時在此搭建的草寮。
口店福德爺廟: ‧ 臺北長髮妹超狠!捷運站「棒式」趴地視訊 北捷回應了
臺灣民間大多認為土地公是最基層的神明,因此也能最體恤民情,有求必應,所以不管在城市、鄉鎮或是郊外,都會有土地公廟。 在店仔街福德宮有一尊「福德老祖」,衪其實也是土地公,只是衪是最早來到店仔街福德宮的土地公,就稱為福德老祖。 除了土地公和福德老祖外,店仔街福德宮還祭祀「帶子土地公」及「土地婆」。 大部分的土地公都是手拿元寶,但是帶子土地公卻是牽著小朋友;因此大家都是向土地公求財,向帶子土地公祈求生子。
口店福德爺廟: 土地之神
莊民曾起榮不忍見此情況,曾發動修築過一,到了嘉慶初年文秀才張春林,大老楊大存等有鑒於福德廟廟基狹小,廟宇老舊,又地處莊尾,提議在本莊中心地點擇地另建新廟,以方便信眾朝拜,新福德廟於焉產生(即今六順宮所在地)原祀士地公神像遷厝新福德廟。 舊福德廟則另雕土地公神像奉祀,光緒元年舊廟遭逢暴風雨侵襲,多有毀損,有賴莊民曾正修發起修繕,到了光緒卅二年又遭逢大地震震毀,幸有莊民張樂旺者主持募款修建,因此福德廟才能屹立在大排竹莊尾,直到日據時代。 口店福德爺廟 是臺南市唯一被列為古蹟的土地公廟,該廟主祀福德正神,當年五條港區之一的佛頭港即在此處靠岸,附近大多是杉木行商聚集,早期景福祠備受尊重,地方甚至規定廟前民居屋頂高度不準高過廟頂。
口店福德爺廟: 神像版全神明香塔
鴨母寮市場、總爺古街下土地總祿境廟鴨母寮市場、鎮轅境頂土地公廟、臺南公園、321巷藝術聚落、郭柏川紀念館、臺南市兒童科學館、臺南市立圖書館、重道崇文坊(建於清嘉慶廿年三月)、燕潭、高雄稅關安平支署舊址、原明治町日式宿舍(歷史建築)、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臺南陸軍偕行社、賓士KTV中成店、赤崁文化園區一帶…等。 店仔街福德宮不只是永和第一間百年廟宇,小小一間廟還是地方民眾的信仰中心,除了土地公外還因應地方民眾的需求增設文昌帝君、天上聖母等各路神明,還有許多和一般土地公廟不同的特色哦。 三百多年前,清康熙11年,西元1672年,永和為「平埔族秀朗社」居所,漢人進入開墾經商後,水運通達,商船由海入臺北艋舺港,直駛永和,尋新店溪上溯木柵、景美、新店,永和為中途站,水路貨運集散此地,中永和居民均到此採買生活用品,或以物易物,或貨幣定價,商賈接踵、逐漸繁盛,無以為名,遂以「店仔街」稱之。 鄉人依俗建祠護佑地方,其始,為田莊道路旁小祠,因能顯其靈,有求必應,歷經多次翻修方有今日之勢,逐漸成為鄉民及往來商旅之信仰中心。 一般家庭在神明廳裡面,除了供奉觀世音菩薩、媽祖婆、祖先牌位以外,許多人家還供奉著土地公神像來守護家宅,在都市裡面,土地公也是店家的財神,一般做生意的人,多在店裡設立祂的神像或神位,每天早晚對祂燒香敬茶,虔誠禮拜,在民間做生意當老闆的人,也都會固定在每月的農曆初二、十六,準備水果或牲禮到土地公廟拜拜。 而農曆的二月初二和十二月十六日是土地公的紀念日,所以除了正月以外,商家在每月的初二、十六,更要準備水果或牲禮,燒金紙來拜土地公,為他「做牙」,祈求財源廣進、生意興隆。
口店福德爺廟: 廟宇簡介
化善堂建於清‧乾隆三十年,是臺灣最古老的『齋堂』,也是齋教傳入臺灣的開始,初設立之出是位於民宅之中,後於嘉慶四年遷建於今處,現齋堂為民國47年重修建。 杭州薛、周、曾三位大帝於民國九年降乩於港仔尾靈濟殿,代天巡狩行醫救世。 民國73年信徒於港仔尾對面五期重劃區內購地建廟,民國78年廟宇興建完成。 三靈殿為十二宮社主廟,主祀關聖帝君、馬府千歲、福德正神等神明。 本殿創建於嘉慶12年(1807年),原主祀福德正神,而後曾祀安平關帝廟之關聖帝君與代天巡狩馬府千歲。
口店福德爺廟: 臺南包車
本篇主角,仁厚境的土地公,就是以境名來稱呼土地公的所在位置。 連單人房都配備租屋處鮮少有的浴缸,搭配房型提供Dyson吹風機(非所有房型配備),澡可以盡情泡;三折式高密度牀墊,好睡到淺眠者都易入眠。 口店福德爺廟 旅館巷弄內就有文青咖啡館、日雜選貨店,幾乎所有臺南小喫也都走路可及,放鬆、簡單度過一個下午。 小南天也是臺南百年巷弄內的老屋,由設計團隊改造,新設計與舊元素交會,全棟旅館以白色與木質為主色調,小巧俱全的日系和洋風格,恍如帶妳走入臺南的歷史。 制式的旅館太高價,民宿的設備、服務和清潔品質不一,青年旅館最平價但卻常常無法真正放鬆休息--難得假期的小旅行,想要民宿的親切舒服,但又想要旅館的乾淨及便利配備,同時不要忘了精打細算--小南天生活輕旅為妳的需要而生。 沒有旅館的拘謹,讓妳感受如民宿的人情味;旅館的乾淨、安全,我們卻也沒有少。
口店福德爺廟: 土地神
但因後於明永曆年間(西元1671年)加祀老澳蘇府千歲,玉旨冊封改廟名為「金龍殿」。 廟內除有一般大廟才會使用的龍柱外,玉敕為「南臺灣福德正神總代巡」。 據船是沿用蠻荒時代古號字稱,由天、地、玄、黃做為北、中、南、東轄區代號,金龍殿就是以「玄」掌管濁水溪以南七縣市的南臺灣福德總代巡。 口店福德爺廟 某日黃昏時刻,曾有一位通靈者參拜,直說福德正神得到天時、地利、人和,因為福德正神奠基於青龍腳下(陸橋大柱下),右邊有天門,良美大樓則是打鬼金剛棒,左邊電信局大樓則是官印、廟後那棵菩提樹則是涼傘,陸橋就是一條活青龍。
口店福德爺廟: 神像版全神明壽桃塔
店仔街福德宮俸侍的主神是土地公跟土地婆,以全省土地公廟來說,可能是最早同時奉祀土地公土地婆的,據流傳下來至今,已有兩三百年的歷史。 帶子土地公身旁的小孩,手持金元寶,其實就是象徵添丁又發財之意。 油行尾福德爺廟不是隻有奉祀油行尾土地公公而已唷,昔日府城的亭仔腳街福德祠的土地公公因為日治時期的市區改正,住處被拆毀後,跑來跟油行尾土地公公住在一起。
建立於乾隆20年(西元1755)年,當時居民拾得漂流至安平的王船,因而建廟供奉。 主神 池府王爺原是明鄭提督馬信將軍軍營中奉祀之神像,於明永曆22年創建本廟奉祀,現今廟宇為民國 81年重修。 金龍殿創建於荷治時期,可說是相當悠久的土地公廟,原廟名為《福德祠》,後於明永曆25年加祀老澳蘇府千歲,而改廟名為 《金龍殿》;並於光緒年間加祀原安平水師金門館伍德宮蘇府三王爺。 文龍殿(西邊土地公廟) 金龍殿與文龍殿分別是海頭社中興街上的兩間土地公廟,金龍殿因位於西面故俗稱(西邊土地公廟)。 文龍殿(東邊土地公廟) 文龍殿為海頭社中興街上的二間土地公廟之一,因位於中興街之東面故俗稱《東邊土地公廟》。 市仔街福德爺廟 有臺灣第一街美譽的延平街又稱”市仔街”,當年可說是全臺最熱鬧的商店街。
騎gogoro,在小南天生活輕旅來一趟輕旅行
戰後時期初,大批桃竹苗客家人移往臺北市發展,初期選擇南昌路一帶聚集,因為該路是羅斯福路拓寬前,為新店、景美、永和進出臺北的必經之處,易於作生意。 而長慶廟也成為南昌路與附近來臺北生活的客家人的信仰中心,並組成了伯公會。 在1970年時,長慶廟還因違規演出歌仔戲達一個月之久,被臺北市教育局函請古亭警察分局派員即予取締。 位在臺北市晉江街的長慶廟供奉福德正神,建於清代康熙年間,至今有2百多年歷史,前立委黃政哲自稱擁有廟地產權,因此向廟方以及居住在廟後方的陳家人連續提告。
口店福德爺廟: 廟宇特色
歲月流轉,永和已成為人口密集高度開發之都市,昔年之蒼茫林野,船帆水影已不復見,然店仔街福德宮內供奉之福德正神卻早已深植民心,香火鼎盛,求財求福壽,求學求姻緣,心誠必靈。 店仔街福德宮主祀之福德正神,係周武王二年二日誕生,姓張名福德,事親至孝,從事慈善,任朝廷總稅官,體恤民間疾苦,善舉無數。 口店福德爺廟 辭世後,百姓感其恩德、建廟祭祀,神蹟顯赫,傳遍遐邇,承當朝周穆王賜號「土地公」,並頒賜聯一對曰,「福而有德千家敬,正則為神萬世尊」、後人尊為「福德正神」。
商家會在舊曆的每月初二日、十六日祭拜土地公,稱之為「作牙」。 常見供奉土地公的,還有臺灣的墓園,都會設有土地神之神位「后土碑」或土地公神像,用以祭祀。 此外,許多地區會有大型的土地公廟,如臺北市的景福宮、新北市中和烘爐地的南山福德宮、彰化縣白沙坑的文徳宮、南投縣竹山的社寮紫南宮、臺南景福祠、番薯崎小南天、鎮轅境頂土地廟、總祿境下土地廟、祝三多廟、崁頂福安宮、臺南景福祠、油行尾福德爺廟、仁厚境福德祠、大埔福德祠、佛頭港景福祠、車城福安宮、開臺福德宮。 全臺灣土地公密度最高的地方在桃園市桃園區,總共有310座土地公廟。 鴨母寮市場、總爺古街下土地總祿境廟鴨母寮市場、鎮轅境頂土地公廟、臺南公園、321巷藝術聚落、郭柏川紀念館、臺南市兒童科學館、臺南市立圖書館、重道崇文坊(建於清嘉慶廿年三月)、燕潭、高雄稅關安平支署舊址、原明治町日式宿舍(歷史建築)、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臺南陸軍偕行社、賓士KTV中成店、赤崁文化園區一帶、小北商場、小北觀光夜市、小北成功夜市…等。
這裡的土地公戴的是宰相帽,傳說是因為清朝名將王得祿在年輕時無所事事,整天窩在土地公廟裡神案下睡覺,土地公施法薄懲激勵他從軍,王得祿功成名就後奏請皇帝冊封回報土地公。 本廟主祀福德正神,配祀文,武判官及招財,進寶童子,是為現今人民百姓崇信,祈財納福之端始也。 廟內另配祀全臺唯一之金身「施琅-施大將軍」於民國七十五年降駕指示:本廟奉祀之福德正神乃施大將軍於西元1665年奉祀渡海至府城,駐於油行尾。 口店福德爺廟2025 據說是臺南最早的土地公廟,古地名番薯崎,據說廟前的小巷原是一條蜿蜒的溪流,當年明朝寧靖王朱術桂來到此地遊覽,望見此地流水潺潺,山峯緩拔清爽秀麗,可比擬南天勝地,因而題匾為「小南天」。 後甲關帝殿、南訪購物中心、文化中心、巴克禮公園、德安百貨、臺南南紡威秀影城、黃金保齡球場、湯悅麗緻足體養生館、樂歐樂親子童樂館、國賓影城、迪貝堡親子樂園、一心保齡球館、臺南市永康區永康公園、臺南永康彩繪眷村…等。
口店福德爺廟: 土地公伯興外莊
臺南市唯一在路頭路尾均有土地公廟的老街便是總爺老街,現在街名是崇安街,沿著崇安街走到和北華街七十一巷交口處,就會看到「頂土地公廟」,由頂土地公廟漫步至忠義路的便可見到「下土地公廟」。 因頂土地公位於高地,所以稱「頂」,也因此地為轅門所在,故稱鎮轅境。 頂土地公廟的廟脊有燕尾(「燕尾脊」在傳統建築中代表主人曾經中舉的官宅,或是宮廟纔有此種型制),頂土地公廟的土地公神像戴著相帽由來。 ,因為王雞屎生前樂於行善非常照顧地方,死後化為地方保護神,但因為神格沒有達到土地公的標準,加上王雞屎生前喜愛抽菸,所以才會有身穿民初服飾、咬著煙斗的造型出現,神像高約20分鐘左右。 總爺街(現崇安街)是清朝時很重要的一條街,與雲霄街、弓箭街、詔安街連在一起,是城外經拱辰門進入臺灣府城的重要通道,因為與鎮轅境廟同位於總爺古街上,形成了典型的街頭街尾土地公,下土地公廟因位處較低地勢,據傳可擋住聚集財富,所以稱總祿境。
口店福德爺廟: 永和店仔街福德宮
店仔街福德宮香火鼎盛,為了傳承土地公助人為善的精神,廟方將廟內信眾的捐款進行多方的愛心公益活動,每年的冬令救濟及各種地方上的急難救助外,還增設許多地方學校的獎學金及在校生急難救助等,有任何需要捐助的廟方也都會在能力範圍下大力捐助。 根據長者的說法,店仔街福德宮奉侍的主神土地公及衪的配祀土地婆,以全臺灣福德宮廟來說,可能是最早同時奉祀土地公土地婆的,據流傳下來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福德爺長慶廟指定為古蹟的部分為供奉福德正神的正殿,正殿建築是單落單開間的格局,規模小巧,屋身構造為硬山擱檁式,外檐裝修採用木作與石作並用,以一對楹聯門柱區隔出中間為中門,左右側屏堵在腰板以下為磚砌檻牆,腰板以上裝設木雕檻窗,大致保持日治昭和11年(西元1936年)大修時的建築樣貌。 正殿在民國71年(西元1982年)曾整修,如今中門的門扇已拆除,但仍保留門臼,檻牆表面以水泥施作麒麟堵,木雕檻窗上懸掛光明燈,室內黏貼白色磁磚,並有兩堵彩繪磁磚,神龕內供奉福德正神等神像,神桌下供奉虎爺。 福德爺長慶廟的鎮殿福德爺神像為老翁形像,左手捧元寶,右手持柺杖,老翁形像源自先秦時期的社神信仰,歷代關於社神的文獻描述都為男性,尤其明朝成書的《西遊記》,書中描述的土地公形象與今日所見的土地公神像相似,顯見千百年來民間社會認知的土地公形像為手持柺杖的老翁。 土地公是店仔街福德宮主要祭祀的神明,也是臺灣最普遍的神明,正式的說法是「福德正神」。
口店福德爺廟: 歷史悠久
清嘉慶11年(西元1806年),北斗聚落由東螺街遷至現在的位置。 依漢人的習慣,到達新的聚落,必定先祭祀地基主,等到聚落到達一定規模後,就會興建土地公廟,當人數或經濟都已經有相當高度,即興建神格更高的廟宇,例如︰媽祖廟或從故鄉分香來的神祇作為中心信仰。 因為一些歷史事蹟讓鎮轅境的福德正神成為全臺官階最高土地公(歷史事蹟故事請見鎮北坊文化園區介紹),所以纔可見到該廟比照王爺廟『翹脊燕尾,冠頂相帽』,也就是廟宇的屋脊有燕尾的形狀,土地公的帽子也改為宰相的帽子。 據部份廟方口述小編理解後整理,像一般主祀不是福德正神的廟宇,通常使用的金紙都是統一的,道理有點像我們這個社會,因為神明很多種類,所以要使用共通的流通貨幣,而專門拜福德正神的廟宇有些則會有土地公專門的金紙,例如像土地公金就是要燒給土地公的,發財金就是希望求財運的,補財庫就有補財庫專用的金紙,每一種都不太一樣,相關問題請洽拜拜的廟宇或金紙店等相關人員。 店仔街福德宮廟後方有一塊約2坪大的隆起土地,當地人稱之為「福地」,是土地公發跡的地方,據說這2坪大的福地從來不淹水,形狀就像「龜背」一樣,現在則供奉著虎爺公。
口店福德爺廟: 新北永和土地公廟-店仔街福德宮,土地公.虎爺公.月老~有拜有保佑,G子一路帶你拜拜~樂華夜市.地方特色景點.頂溪捷運站.民間宗教信仰.道教.佛教
曾任此廟的伯公會會長溫送珍,是在南昌路開設大源商號的苗栗南莊客家人。 他表示之前伯公會在長慶廟舉辦各項慶典時出資出力很多,後來客委會發現此廟對中正區的客家族羣扮演重要角色,便贊助每年二月初二伯公生日舉辦酬神慶典,不管閩南人客家人都來參加。 口店福德爺廟2025 6年來經居民及信徒募資1,500萬終於修建完廟,並舉辦6天的入火安座安龍謝土祭典,還有罕見的「跳鍾馗」,呈現土地與人情不能分割的緊密關係,全體委員更齋戒8天以示虔誠,今天並由臺中廣振壇法師排成米龍象徵安龍謝土,明天中午還有平安宴及大型歌仔戲、布袋戲公演,歡迎信眾共襄盛舉。
,所以不見一般在土地公旁配祀註生娘娘,改為臨水夫人,因為南天有暗喻玉皇大帝的意思,所以在該廟內也配祀守護玉皇大帝的齊天大聖,這樣配祀的方式相當少見,只有在總爺街纔看得到,廟內有提供點燈,亦有販售發財金、開運金等,亦可賜偏財、補財庫、賜財運。 La gatita 舞皁、原臺南地方法院院長宿舍、鄭成功文物館、延平郡王祠、臺南愛國婦人會館、臺南孔廟文化園區、原臺南武德殿、葉石濤文學紀念館、山林事務所、南門假日花市、南門假日花市、南門電影書院 | 臺南放送局、大南門碑林…等。 西來庵 噍吧哖紀念館、西門市場、淺草青春新天地、正興街、石鼎美古宅、中正路商圈、海安路商圈、國華街商圈、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臺南中會看西街教會、普濟殿、神農街、許藏春故居、進興糖果行、今日全美戲院、海安路一帶、中正路一帶、正興街一帶、盧嘉興紀念館、臺南市美術館二館(未開放)、臺南司法博物館…等。 口店福德爺廟 民族戲院舊址、禾寮港遺址、原四海商店、原美利安洋品店(臺南第二間百貨)、花園橋舊址、明治橋舊址(日治)、原明治公學校、東本願寺舊址、臺南郵便局舊址、兩廣會館舊址、龍王廟舊址、南門市場舊址、臺南神社舊址、官幣中社臺南神社舊址、北白川宮御遺跡所舊址…等。 ,昔日為府城最高點-鷲嶺之上,原址本來是鄭氏王朝政府官員奉明正朔、築臺祭告上天的平坦空地,在清鹹豐四年(1854年)才於祭天原址建廟立壇,原為三級古蹟,因為1997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正取消三級分級制後,已變更為直轄市定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