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年輕世代和屏東縣政府籌劃的「半島歌謠祭」,用全新的方式重現恆春民謠的魅力,讓阿公、阿嬤們的聲音被更多人聽見,也讓島嶼南方的臺灣歌謠可以不斷唱下去。 獨立書店的經營不易,不翻開帳冊也能感受,但凝聚了種種能遙想1930年代—鹿港最後閃光—憑依的這個角落,他自然是會堅持守護下去,然後,等待少雨的這塊土地上,開出其他花蕊。 黃大哥的作為給了不少人刺激,修繕團隊的形成、進駐,「十宜樓」與「意樓」的整修,甚至我們家的80年祖厝,也總算決定要徹底整理。 市區最主要幹道的中山路兩側,在1934年經過日本市區改正後,建起的一棟棟充滿洗鍊建築語彙的洋樓,原可以與騎樓內的人類活動,包括書畫、燈籠、錫藝、粧佛,還有一些蒸肉包的氤氳水氣,譜出一曲情感豐沛、技巧細膩的協奏,如今,手繪明信片的最佳題材,卻被一張張新款手機或房仲經紀人比讚的大型彩圖輸出給覆蓋,甚至,遭到拆除。 大樓後來沒蓋成,鐵圍籬圈住的荒地雜草叢生,而我們一邊用噴墨印表機列印以鹿港為主題、洋洋灑灑的歷史、地理科報告,一邊踏上客運巴士,如在地歌手陳隨意《鹿港的花蕊》歌詞所寫:「鹿港的花蕊,請妳等待我,我若有成功,會返來甲妳作伴」,試圖逃往通學月票範圍外的世界,相信在那裡,才會找到成功。
- 由瑤林街與埔頭街連結而成而的「鹿港老街」,與一般印象中的商圈式老街不同的是,鹿港老街保留了過去的小鎮歷史風貌,將古蹟建築、傳統美食、歷史文物等原封不動的留存到現今,是一條真正具歷史的「老街」。
- 鹿港民俗文物館是早期臺灣五大家族之一「辜家」的舊居,西式洋樓落成於日治時期,建築形態是當時最流行的巴洛克風格,從屋頂、山牆、柱子都有著華麗的雕刻,隨便取景一個小角落,都能拍出超吸睛的復古照片。
- 臉書社團《~~我愛鹿港小鎮~~》成立至今已有11年,內部成員約有15萬餘人,是彰化前三大社團之一,管理員用心經營社團,守護鹿港小鎮,舉凡小喫、工藝及人文古蹟等等,審核嚴格,也會避免貼文涉及政治、保護個資,一步一步將社團壯大,廣告也只限週日,如今遭到滅團,讓社友們感到相當的不捨。
- 我,想成為那樣的人,而從長輩開始的、在外地找尋成功討生活的苦旅,也是時候,在我們這代劃下句點了吧。
- 鹿港龍山寺被認為是臺灣現存最良好的清代建築,山門、石獅、八卦窗、抱鼓石、透光雙面雕窗等,其中又以中庭戲臺屋頂的八卦藻井最有人氣,木頭斗拱層層堆疊,再漆上繽紛的彩繪,既美麗又莊嚴。
最後別忘了到主棟後方的「古風樓」走走,這裡將傳統的鹿港人們的日常生活,原封不動的呈現出來,圓形窗孔、天井、造型漏窗、馬背等元素,充滿閩式傳統建築特色,與前方洋樓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氛圍。 由瑤林街與埔頭街連結而成而的「鹿港老街」,與一般印象中的商圈式老街不同的是,鹿港老街保留了過去的小鎮歷史風貌,將古蹟建築、傳統美食、歷史文物等原封不動的留存到現今,是一條真正具歷史的「老街」。 2022年,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臺灣創意經濟促進會執行三鶯文創整合計畫「鶯歌藝術城鎮推動計畫」,深入當地,發掘一羣正在推動鶯歌美好改變的「生活實作家」。 施博文說,《~~我愛鹿港小鎮~~》成立時間約有11、12年,應該是全彰化縣很早期創設的臉書社團,他原本是加入一個由加拿大女孩為鹿港外婆而成立的鹿港臉書社團,但加拿大女孩人在國外,又沒有時間管理,建議他可以自創臉書社團。 我鹿港小鎮2025 和興青創基地的前身為派出所的舊宿舍,保留著日治時期的建築樣貌,古色古香的房子和街景相輔相成,加上特別的打光和裝置藝術,走在街道中,彷彿回到過去鹿港的繁華時光。 青創基地的入口是「鹿港鹽業文化館」,透過文字和製鹽器具的展示,可以瞭解到清朝時的鹿港鹽業發展。
我鹿港小鎮: 臉書《~~我愛鹿港小鎮~~》無預警滅團 15萬社友瞬間消失
從書集出發,踏過舊米市,通往菜市場的金盛巷,以往油飯、蒸粿和手煎潤餅皮的鐵板輕炙香氣,是這裡最強烈的感官記憶。 從前陣子開始,多了不少工程施作聲,以及男女老幼的歡笑聲,其中一個來源,是貓咪經常盤踞於其門楣的「力野茶陶所」,賣茶,賣陶,也賣店主阿思(陳思穎)與米特(黃芷儀)蒐集來的生活記憶跟體驗。
南風吹起,音浪激盪,那些記憶裡的高雄,除了駁二的大港開唱,百樂門、LIVE WAREHOUSE等音樂酒吧⋯⋯座落在愛河畔的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勢必會成為人們下次回訪高雄的理由之一。 坐在載送團員的發財車後鬥,看著外地來的友人騎車在後欣喜追趕的模樣,突然有種熱淚盈眶的衝動,現在鹿港需要的,不是為寫企畫案而硬擠的創意,不是強用什麼主題框住的一條街,而是能夠身段自由如風,將散落在鹿港四處的一段段生活故事穿針引線起來的人。 我,想成為那樣的人,而從長輩開始的、在外地找尋成功討生活的苦旅,也是時候,在我們這代劃下句點了吧。 雖然可能不是最早動工,但卻是最早在社羣媒體上受關注的老屋新生案例,來自於作家李昂女士舊家所在的杉行街。 專攻歷史的黃志宏大哥,在臺中居住20多年後想要返鄉,與研究人類學的太太,共同打造一個文化據點。
我鹿港小鎮: 鹿港景點|鹿港住宿推薦
據羅大佑本人描述,歌曲的靈感源於一個洗車的小夥,在兩人的交談中羅大佑瞭解到小夥子來自鹿港小鎮,當時的臺灣經濟正處於崛起和發展中,百廢待興,但與此同時城鄉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也迫使一部分勞動力從貧窮落後的小地方集中到發展迅速的城市中,祈求能找到好的機會,但現實卻總讓人傷。 歌詞樸實真實幹淨,娓娓道來像洗車小夥一樣的年輕人尋夢和夢碎的心境,搖滾的曲風又生生批判和揭露着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生長之痛,淳樸的民風和鋼筋混凝土的撞擊,其中我最喜歡的歌詞是“聽說他們挖走了家鄉的紅磚,砌上了水泥牆;家鄉的人們得到他們想要的,卻又失去他們擁有的”。 一首老歌,讓錯過了羅大佑的我感受到大師的魅力,也多少告訴我什麼是羅大佑,歌曲的走向應該是什麼。 我鹿港小鎮 1960、70年代鄉土意識興起,臺灣人開始探問起「我是誰?」而在最南的恆春半島,陳達彈奏月琴唱著島嶼故事的滄桑歌聲,成為那個時代的原聲帶。
〔記者劉曉欣/彰化報導〕擁有15萬會員的臉書社團《~~我愛鹿港小鎮~~》慘遭滅團,鹿港小鎮哀鴻遍野,版主施博文馬上成立《~~我愛鹿港小鎮~~2》,不到1天時間就有1萬人看到「可愛小鹿鹿」標誌來加入。 施博文說,正依照程序申復救回中,也考慮以其他網路社羣方式讓小鎮仍有網路討論共同空間。 到鹿港若只知道鹿港天后宮就太可惜了,龍山寺雖然規模不比天后宮,但其可看性及文化藝術價值,可不容小覷。
我鹿港小鎮: 鹿港宮後文旅
秀玉,是我的母親,然而,龍山寺卻不是我自小最愛在其廟埕奔跑的彰化鹿港龍山寺,而是萬華的那座。 為了配合即將到來的兔年,鹿港小鎮打造「玉兔攬月光」花燈,色彩繽紛的月光燈座落在閃亮的綠色草坪,讓藝術村的夜色充滿可愛氣息。 1960年成立的恆隆行,代理諸多知名家電品牌如Dyson、Sodastream、Honeywell等二十多個知名家電精品。 2020年,董事長陳政鴻進一步啟動轉型,引領這個在市場馳騁已逾一甲子的老品牌,從產品銷售思維轉而以消費者導向為核心主軸,讓恆隆行成為精緻生活品味的策展者。 接連的工程,似乎窺見先民想維繫地方經濟命脈的奮力一搏,雖然最終無果,掉出通商口岸名單之外;而後縱貫鐵路沒有將鹿港納入規劃,則是另一個更沉重的打擊,讓轉型做木材加工業的鎮民只能與紅瓦片道,一同迎接夕陽餘暉的命運隱喻。 傳統三合院式的建築不適合此地,因為沒有曬榖的需求,而既能儲放、又便於上下貨及店頭販賣的縱長街屋,成了市街的主要構成元素,垂直港岸,像烏魚魚刺般密紮紮地排列,並成了今日街區的骨架。
我鹿港小鎮: 世界街舞總決賽 臺灣隊舉國旗中國退賽
1719年,泉州人施世榜開鑿八堡圳,從二水引濁水溪至鹿港出海,臺灣中部的開墾隨之起飛,豐作的稻浪在季節更迭間染黃了彰化平原。 然而,當時能與中國對渡的官方口岸,只有連結廈門的臺南鹿耳門,防守軍力薄弱且僅需九更航程的鹿港—蚶江航線(前者需十二更),成了偷渡客與走私商的首選。 15歲的秀玉,從淺眠的夜裡醒來,跟幾位朋友,擠在鐵支路邊一座成衣廠房的二樓,透過通氣窗隱約看見了月光。 即使晚上加班時,已經喫過龍山寺口的肉羹,但正處生長期的他,還是餓醒,然後想著戲院旁巷裡那炭香濃鬱的胡椒餅。
我鹿港小鎮: 鹿港龍燈變身不見五爪? 文史專家:四爪龍是蟒龍
去年9月間《彰化人大小事》被滅團後,當時有網友說明指稱,會有三種可能遭到封鎖,一是大量帳號瞬間檢舉,二是大量假帳號瞬間以違規貼文洗版,三是討論到敏感話題,也有人分享,曾經碰到類似狀況,按照臉書程序進行申復,需要管理員的帳號申請身份證、健保卡雙重認證,就比較不會發生這種狀況。 3、依臺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本建物不可作住宅使用,請您於購屋或承租前瞭解清晰本建物合法用途,以保障自身消費權益。 我鹿港小鎮2025 OOO,取自「Outstanding Ordinary Objects」的縮寫,一個瘋狂又迷人的團隊,一個比起物件、更在乎物件背後生活文化的動態企劃。 VERSE 深度探討當代文化趨勢,並提供關於音樂、閱讀、電影、飲食的文化觀點,對於當下發生事物提出系統性的詮釋與回應。
我鹿港小鎮: 鹿港小鎮
澄悅商旅有著相當不錯的景觀,八樓的餐廳擁有大片戶外座位區,在此享用晚餐,同時欣賞鹿港的美麗的夜景,再浪漫不過了。 有別於一般商務飯店的早餐較為簡易,這裡的早餐你可千萬不能錯過,中西式餐點選擇多樣,更準備了鹿港的特色早餐麵茶、麵線糊等,讓入住的旅客,一大早就能感受到彰化鹿港的特色風情。 繼去年臉書社團《彰化人大小事》無預警被2度滅羣後,今日《~~我愛鹿港小鎮~~》也莫名其妙遭到停權,15萬多名社員瞬間搜尋不到社團,更讓管理員傻眼,為何用心經營長達11年,卻遭到滅團的後果,真的一頭霧水,目前已再另開社團,延續小鎮精神。 鹿港鎮長許志宏表示,今年的燈籠海派出代表鹿港小鎮的吉祥物「小鹿鹿」上場,採用的去年可愛破錶的「小鹿鹿不倒翁」造型,直接以大圖輸出作成800個圓柱燈片,來做成燈籠,在「鹿港風」吹拂下,迎接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
我鹿港小鎮: 高雄騎士撞輕軌亡 通車以來首起死亡車禍
鹿港龍山寺被認為是臺灣現存最良好的清代建築,山門、石獅、八卦窗、抱鼓石、透光雙面雕窗等,其中又以中庭戲臺屋頂的八卦藻井最有人氣,木頭斗拱層層堆疊,再漆上繽紛的彩繪,既美麗又莊嚴。 這些平日只能在電視劇中看到的古代建築元素,來到龍山寺,便能親眼且近距離的欣賞。 鹿港民俗文物館是早期臺灣五大家族之一「辜家」的舊居,西式洋樓落成於日治時期,建築形態是當時最流行的巴洛克風格,從屋頂、山牆、柱子都有著華麗的雕刻,隨便取景一個小角落,都能拍出超吸睛的復古照片。 文物館裡頭展示著從清末到民初的各種器物,從食器、衣物到裁縫、農作器具,可藉此一窺那個年代的生活型態。
我鹿港小鎮: 鹿港景點|#7 鹿港生態公園
永樂酒店同時也是間親子飯店,飯店內的庭院設有戶外座位區和親子空間,塗鴉牆、小沙坑和老式汲水器,不難想像夏日到訪的孩子,會在這裡產生多壯烈的打水戰現場。 我鹿港小鎮 外出不想用走的,飯店更提供免費的親子腳踏車租借,讓你帶著孩子恣意穿梭在鹿港小鎮的小巷弄裡。 我鹿港小鎮2025 刊登內容的法定用途與現況使用不同時,恐涉違反建管法規,有遭勒令拆 我鹿港小鎮 除、改建、停止使用或恢復原狀之風險,請消費者於購屋或承租前多加了解相關規定,以保障自身權益。 《鹿港小鎮》是羅大佑1982年首張專輯《之乎者也》中的第一首歌,據業內人士評價,這首歌也是羅大佑第一支政治歌曲。
伴隨著所有人長大的白蘭氏雞精廣告,從電視裡跑出來,出現在鹿港的彰濱工業區啦! 比人還要高的雞精瓶,遠遠的就吸引著民眾的目光,同時也是旅客打卡的熱門目標,接下來就走進玻璃屋,跟著白蘭氏一起200年的歷史旅程吧。 雖是以健康為主題的博物館,卻一點也不無聊,網美打卡牆、綠色小皮卡、實境投影的立體燕子洞隧道,各種互動裝置、問答遊戲、古早味童玩,不但可以輕鬆遊戲,更能從中學習到各種健康常識,真是一舉兩得呢。 熱鬧程度也許不及現代化的老街,但許多來訪的網友都說來到這能買到真的古早味,這裡的店家也充滿著人情味。 臺南市議會自2月23日至25日舉辦2022年國內經建考察,行程排定造訪彰化縣及臺中市,此次考察由郭信良議長領隊,市府方面由王揚智副祕書長陪同,23日首站拜會彰化縣議會及縣府,交流分享地方建設的提案與推行。
我鹿港小鎮: 彰化8年級生「年薪180萬」爽買房!網曝職業:不意外
也許現在回首,會慶幸沒有過度的經濟開發,使鹿港得以保有迷人的巷弄寬度,可是身為居民的我們,卻曾引頸期盼連鎖速食店進駐,也曾不斷耳語聽說望族辜顯榮先生舊家(民俗文物館)前的空地要蓋大樓、蓋百貨,而冀望它能改變城鎮天際線。 站在市場邊上的潤澤宮前,遙想海的氣味,以及眾多勞工在此裝卸貨物的忙碌景象,如今雖然熱絡嘈雜依舊,但海岸線已經退到連鎮座天后宮的千里眼都快看不見的彼方。 隆起型地盤,加上鄰近水流和緩易堆積泥沙的先天硬傷,在18世紀尾聲開始困擾著在地船家,翻開《鹿港鎮志・沿革篇》,鹿仔港淤塞後,開了王功港,王功港淤塞,開了番仔港,番仔港淤塞⋯⋯。
天后宮的廟門口聚集了不少美食攤位,自然而然的成為瞭如今熱鬧的鹿港老街,手工芋丸、傳統大餅、麵茶、麵線糊、粉粿冰等,參拜完天后宮,別忘了到老街上填飽肚子再繼續鹿港之旅吧。 我鹿港小鎮2025 施姓管理員表示,小鎮成立11年,今天中午看到社團停權的通知,說違反「垃圾訊息」規定,官網也沒有告知哪則文章違規,直接停權,真的一頭霧水,不管社團有沒有歸還,喜愛鹿港的心,永遠都在,另外再開2團,延續小鎮的精神。 臉書社團《~~我愛鹿港小鎮~~》成立至今已有11年,內部成員約有15萬餘人,是彰化前三大社團之一,管理員用心經營社團,守護鹿港小鎮,舉凡小喫、工藝及人文古蹟等等,審核嚴格,也會避免貼文涉及政治、保護個資,一步一步將社團壯大,廣告也只限週日,如今遭到滅團,讓社友們感到相當的不捨。 而遊客與網美必拍的鹿港跨年燈籠海,即日起點燈到明年2月28日,亮燈時間為每晚的5點半到10點半,鹿港鎮公所也同步推出「打卡抽聖誕好禮活動」活動,只要把打卡照片上傳《鹿港鎮長許志宏》粉絲團與《鹿港鎮文化所》,按讚數最多者就可以獲得價值1500元的「鹿港鎮公所獨家文創福箱」。 我鹿港小鎮 我鹿港小鎮2025 澄悅商旅雖然是商務飯店,但同時也是個親子友善飯店,館內提供嬰兒牀、澡盆等用品,帶著小寶貝入住的家長們就不必自行攜帶一堆工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