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傳統節日,大多數人都會下意識查閱農曆,不過你有發現每年的冬至日期通常都在國曆12月21日或22日嗎? 其實,不只冬至,所有二十四節氣都是以「陽曆」來訂,因為古人也是根據中午太陽的位置,觀察仰角高定不同來訂定節氣,而由於地軸傾斜關係,所以陽曆的節氣日期會有1至2天的變動。 拜拜時間 地基主(或地靈公、地靈婆)在上,今天是冬至,在家準備湯圓、飯菜、金紙等供品,請來地基主(或地靈公、地靈婆)享用,並保佑闔家平安(及其他想要祈求事項)。 待到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是春節最後一天了,所以大家對於元宵節也會特別珍惜。
- 因此,商家多數會選擇初二十六祭拜,不只是希望土地公保佑平安順利,也是希望能保佑當地的買賣,添補財運。
- 過年拜拜,通常在除夕當日,地基主、家神和祖先一道受祀,只是祭祀地基主時,會特別將供桌擺在廚房,準備雞腿、青菜與白飯等供品請其享用,等待一段時間後,擲筊詢問地基主是否已經喫飽(擲筊結果需為一正一反,可用硬幣代替),纔可將供品撤下。
- 現在你兒子雖過世了,但是站在佛法的角度,你要知道他並不是真的死,他死了馬上投胎到與他有緣的地方,變成另外一種形像、個體,如果你悲傷不能止住的時候,就積極幫他修功德、印經,讓他來世比今世更快樂、更長壽。
- 其中最大的不同是每一年的中元節,因為敬拜的是好兄弟,因此有比較繁複的步驟。
- 順帶一提,iPhone 也可顯示農曆,可參考我寫過的另一篇文章:開啟 iPhone、iPad 行事曆內建「農曆」顯示,免另外安裝 App 教學。
- 解封後許多民眾會安排假期出國旅遊,不少網友也打算趁著年假出國,不過該選「跟團或是自由行」也讓許多網友十分猶豫,有網友好奇「出國自由行容易吵架嗎?」掀起許多討論。
「喫果子,拜樹頭」,這句諺語最能代表幾千年以來保存下來的祭祖文化,有了祖先纔有我們這些後代,所以「祭祖」可不能馬馬虎虎隨便亂拜就好,今天小編就要來帶大家介紹「如何祭拜家中祖先」。 事實上,黎明、黃昏陰陽交替時,反而是阿飄出沒最多的時間,猶如上下班是人潮最多的時間一樣,而且這兩個時候也是人的正副交感神經轉換之時,精神最差,所以很多病人、精神官能症者,都是在這個時候發病,因此晚上拜拜並不會特別容易「卡到陰」。 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冬至對華人來說是個大日子,古代皇帝在冬至會舉辦盛大的宴席祭天拜祖,演變至今,雖然不會大張旗鼓舉國慶祝,但冬至習俗仍然在小家庭中有拜拜的習慣。 演變至今,喫湯圓就成了大家過冬至的習俗,象徵團圓。 由此可見,無論對皇宮貴族、達官顯要還是平民老百姓來說,冬至是非常特別的日子。 圖片來源:樂天購物這款很方便的是有告訴你燒金紙的流程喔!
拜拜時間: 土地公 一定要這樣拜才正確!拜對,事業順利、錢財滾滾來
祭拜供品:五味菜碗(家常菜餚,有雞腿與雞蛋更佳;供品需全熟)、2 碗飯、2 雙筷子、3 杯酒(亦可使用清茶替代)、水果。 ▲在祭祀完之後,也有習俗會將象徵著「大吉大利」的橘子擺放於神龕上,祈求持續的平安與吉利。 另外,在三牲上,也可以用肉乾、火腿、魷魚等代替。
祭神後,會於神明像上貼上春花;祭祖之後,則會擺上發糕及米飯各一,插上紙作的紅花,稱為「飯春仔」。 拜拜時間2025 拜拜時間2025 農曆十二月廿四日是竈王爺(竈神)、地基主與眾神明迴天庭回報述職的日子,送神一般都是在早上,有一說是愈早愈好,讓眾神早一點放假。 送神之後,才能打掃神明廳,清理神案、神像、祖宗牌位、香爐、除去舊門神,準備換新。 香爐中的香灰須於當日重新篩濾過,門神畫像則隨送神焚燒金紙時焚去。
佛所講的一切經,只要把它念出來都有加持力,遇到這種時候,唸經、唸佛、持咒,讓心平靜下來,或許你就可以看到一點跡像。 像我有時候要出門之前腳踢到,就會等一下再出門,等一下電話來了:「師父!慢半個鐘頭。」原來如此,太早去沒有用。 你每次要做什麼,護法神會想辦法讓你有一個感覺,這是宗教經驗,所以隨時保持清淨心,多唸經就可以了。 動盪不安的心情是否安定些許,新的月份,新的開始,邁入大暑節氣,八月豔陽依舊燒燙燙,要怎麼樣讓自己像天氣一樣火紅,抽張牌讓塔羅來告訴你, 八月份的運勢如何? 這是以擲茭的方式來確認,有的時候主神未必在廟中,但不用擔心,因為一間廟內的神明有很多位,除非你有龜毛到一定要主神賜籤,不然只要有聖筊,就代表可以求籤了。
拜拜時間: 冬至拜拜流程、順序
不過人如果剛往生,儘量不要摸他的身體,因為祖師有說過:人剛往生,這個中陰身要脫離肉體,八到二十四小時之間,就像烏龜脫殼那麼痛苦,摸她怕她會起心動念,無法保持正念,所以儘量不要碰她、不要哭、不要叫她,一直唸佛。 那個梅豔芳往生時,交代她的朋友:「不要念我的名字,念我的名字就會回來,要唸佛。」因為她要往生,所以不要叫他的名字。 動機決定一切,以前我們拜土地公,是求他讓我們發財,這個動機不對;現在換成,土地公你在,我幫你點燈,令你離苦得樂,這個動機就可以。 動機決定一切,不能因為自己拜佛了,就我管你去土地公,那就不對了,我拜佛了土地公還是存在的,萬物皆有附著一個神,阿含經寫的很清楚,佛陀說:任何一個巷、街、道,包括一根小小的樹苗,都附著一個鬼神,為什麼?
- 接著等到男方到女方家後,女方親友會將新郎送來的祭祖供品,放在神明廳前,等其他儀式完成後,會由新娘的母舅點燭禮及點排香,新人(男右女左)面向神明廳開始祭祖。
- 拜完地基主後將三炷香在米杯,香燒至 1/3 左右時,就可以開始燒金紙,燒完金紙後將酒水灑在金爐外圍一圈。
- 而因為「做牙」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祭拜時間,因此祭拜的對象也沒有一定的說法。
- 而且這個香還有兩種,叫上供下施,有些香是供養佛菩薩的,有些香加了香料、食物,可以佈施給外面的眾生。
- 各大甜食攤販都會湧入人潮,就是為了能帶熱呼呼的湯圓回家跟家人共享。
拜拜完後別忘了開一下瓦斯爐火,代表竈神已歸位續職。 接著點燭火、獻茶酒,點三炷香望向天空行三拜九叩之禮,並要敬酒三次,第一次詢問天公是否有到場,第二次祈求婚事順利,接著等香燒到一半時,開始燒金紙、放鞭炮,然後再第三次敬酒詢問天公是否用餐完畢,完成後就把酒灑在紙灰上,完成拜天公。 從女方回到男方家的新人們,在新人進入男方家大廳後,會由男方的主婚人主導一同祭祖,一樣是面對神明廳(男左女右),男方主婚人要稟告神明祖先,說家中誰與誰今日要結為連理,請神明祖先保佑這段婚姻美滿幸福。 母舅會點燭火、獻茶酒、點三炷香稟告祖先,今日誰要出嫁,感謝祖先多年來的保佑,並等到香燒到快一半時,準備燒金紙,並將酒灑在紙灰上,即完成祭祖。 接著等到男方到女方家後,女方親友會將新郎送來的祭祖供品,放在神明廳前,等其他儀式完成後,會由新娘的母舅點燭禮及點排香,新人(男右女左)面向神明廳開始祭祖。
拜拜時間: 冬至日期幾月幾號?習俗、禁忌,在冬至謝太歲、拜月老怎麼拜與供品?
一、祭拜祖先的時辰通常在中午喫飯之前(若是除夕則改至喫團圓飯之前),等祖先喫完了才能輪到後代子孫享用。 一般人不喜歡晚上去拜拜,是因為認為這樣容易被附近徘迴撿食香火的「阿飄」給「卡到」。 :張旭初指出,冬至當天大約下午5、6點天色漸黑,陰氣會隨之變重,人的陽氣變弱,所以盡量不要在外逗留,早點回家;除此之外,當天在外避免身著全黑或全白的衣服。 「冬至圓仔呷落加一歲」這句俗諺大家應該很熟悉吧? 拜拜時間 拜拜時間2025 古代人視冬至為過年,那天喫下湯圓代表添一歲,流傳至今變化並不大,每逢冬至來臨,各大甜食攤販都會湧入人潮,就是為了能帶熱呼呼的湯圓回家跟家人共享。
拜拜時間: 使用電子郵件訂閱網站
時段建議:中午 12 點過後至晚間 5 點前。 早上午時前不可拜,因地基主屬陰神,午時前陽氣較重,所以拜地基主最好是選擇中午過後。 本網站隱私權政策已於2018年7月10日更新,請至隱私權頁面閱覽並同意新版隱私權政策,若您未點選同意而繼續使用本網站,則視為您已同意新版隱私權政策。 相反的,如果是來挑釁的,便會踹踏門檻,表示來「侵門踏戶」。
拜拜時間: 過年拜拜懶人包,時間、流程、供品、禁忌一篇讓你懂!
在傳統上,每月2次的祭拜活動稱之為「做牙」,起因可能是古代戰爭時祭拜軍旗,求取「旗開得勝」,是為「牙祭」,後流傳至民間為商人所效仿,且因為初一休市,故商人會在初二、十六開市當天舉辦祭拜大典。 過年拜拜,通常在除夕當日,地基主、家神和祖先一道受祀,只是祭祀地基主時,會特別將供桌擺在廚房,準備雞腿、青菜與白飯等供品請其享用,等待一段時間後,擲筊詢問地基主是否已經喫飽(擲筊結果需為一正一反,可用硬幣代替),纔可將供品撤下。 拜拜時間 臺灣的民間信仰非常興盛,每個家裡也應該都有信奉的宗教,臺灣較常看到的寺廟多為拿香拜拜,我也從小就被教會敬鬼神,長大後養成初一十五拜拜的習慣。
拜拜時間: 中元節普渡拜拜素食零食推薦
三牲是指家禽、家畜和海鮮,一定要選用全雞、豬、魚,要保留完整性,四果則是指四季時令水果3或5樣,數量必須使用3或5奇數的數目。 平日拜地基主時不用特別「許願」,但如果在賣房子時可先向地基主說明,若遇到有緣的人家,可加快成交速度。 因此,如果是希望七娘媽守護孩童長大,信眾可以祭拜糖粿(又稱軟粿、七夕粿)、油飯、雞酒、圓仔花、雞冠花,另外擺上水盆、胭脂、圓鏡、梳子等等,讓七娘媽也能夠梳妝打扮。
拜拜時間: 初一/除夕拜拜可以提早嗎?過年拜拜供品、時間、流程懶人包!
所以就善巧的觀你家裡供的神,是地藏王菩薩的手下,你看過《地藏經》,地藏王菩薩手下那麼多,都是菩薩化身,在幫助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化現地獄道、餓鬼道的神,就觀想他們是佛弟子,發菩提心示視神像,幫地藏菩薩救度眾生,你這樣想就不違犯。 那家裡面既然神都供了,供上佛菩薩也是可以的嘛,就把佛的位置放高一點,其它護法神明的位置放低一點就可以了。 關於離別這回事,這一生每一個人都會遇上的,在面臨生命中的各種別離,我們難免會感到不知所措,如果你正面臨著難受的離別,抽張牌讓塔羅來告訴你,面對離別,我們可以選擇怎麼樣來面對呢?
拜拜時間: 地點:自宅神龕前。
而傳統上參拜的時間以「子時」最佳,也就是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據說是因為這個時間土地公剛起牀比較清醒。 祭品主要以土地公最喜歡的拜「土豆」喫到老、「麻糬」黏錢、「酒」活的長長久久。 在臺灣,入住新家、新居落成、工商行號入駐,都會祭拜地基主,告知先靈,未來將是誰使用這個空間,要做些什麼事,向地基主拜碼頭,請地基主保平安。 至於初二十六祭拜土地公,也就是「做牙」,時間建議在上午8點後、最晚於晚上19點前祭拜完成。
孤魂野鬼如微塵這麼多,沒地方住,所以他們附著在每一個地方,所以我們瞭解了這個,慈悲為他們點燈可以,但不是求他們,如果你求他們,那將來就像養小鬼,他將來有所求於你,你不能回報的時候,他就可能會用種種的方法令你痛苦。 所以各位千萬不要去求鬼做什麼事情,我們有德行鬼神自然尊敬你,甚至你幫助他他感恩你,這是自然的現像。 若是有特定的祈求目標,例如考試順利、手術平安等願望,那請務必將時間、地點和目標講得越詳細越好,像是祈求考試順利就講清楚想考取的學校、科系,祈求手術平安可說明幾月幾日在哪家醫院做的什麼手術,講清楚神明也能給予更準確的保佑。 地基主是住宅、房舍的守護神,逢年過節也要感謝祂的保佑。
首先,無論是祭拜神明、祖先、地基主還是好兄弟,基本配備為「三牲四果」,還需注意的是,三牲四果必須保持完整性,不可斷首去尾。 普渡分成祭拜神明與好兄弟,神明是「天地水」三官中的地官,俗稱「普渡公」,是專司赦罪的神明,大型普渡會另設供桌。 民眾自宅門前普渡,供桌前、香爐後的水果或三牲供品是祭拜普渡公,傳統上不插香,祭拜好兄弟的供品纔要插香。 尤其在每年農曆 2 月 2 日這一天是土地公的生日,也是過年後第一個祭拜節日,又稱為「頭牙」,這天也是土地公任職日,可以準備三牲 (豬肉、全雞、全魚或全鴨) 及豐盛的供品為土地公慶生。 地基主一旦拜了,就要好好拜,繼續拜,直到沒有再在這間房子居住為止。 若房子是向房東承租,不是自己的,一樣可以拜地基主。
不過現代人因為工作繁忙,在祭拜日期選擇上已經沒有那麼嚴格了,多半會選在中元節前後的週末假日,也有一說認為整個農曆七月只要任選一天進行普渡即可。 拜拜項目拜拜須知普渡時間中午12點至下午3點普渡地點廚房或後門門口處/公司後門門口處普渡流程因為地基主個頭較小,需準備較低的小桌擺放金紙、供品和茶酒3杯;接著點3炷香向地基主祈求平安,待香燒過3分之2後,拿金紙燒化。 習俗上除了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重陽節、除夕等重要節日要祭拜地基主外,凡是搬新家、移居、安神後的當天下午也一定要拜地基主,營業店面則於拜土地公時順便拜地基主。 地基主一向被視為陰神,所以祭拜應求簡單快速,以免時間久了引來一些不好的東西。
拜拜時間: 冬至拜拜的時間是什麼時候?有什麼注意事項?
基本上香叫佛使,點香就是通知佛,或是供養佛,就像佛的使者一樣,你願意點香可以,沒有規定說十二點以後不能點香。 而且這個香還有兩種,叫上供下施,有些香是供養佛菩薩的,有些香加了香料、食物,可以佈施給外面的眾生。 因為很多鬼道眾生都是吸味道的,如果你點了有食物的下供香施食,他們會很高興。 通常廟內都會有專業的解籤人員,如果沒有,至少也會有幾本白話籤詩解。 請廟公解惑時也要將問題說清楚,廟公纔有辦法瞭解神明給的籤詩是什麼意思,某些特殊情況下也許還需要祭改,所以詢問廟公是最快的。 祭拜儀式:祭拜地基主須由廚房往客廳的方向拜,或由外往內拜。
拜拜時間: 初一十五怎麼拜?拜拜準備什麼?
初二十六準備的供品可以有三果或五果、酒或清茶3杯、零食,至於雞豬魚三牲則視習慣決定為素三牲或葷三牲。 喫湯圓已經是大家過冬至的必備食物之一,象徵團圓,特別的是客家人過冬至會製作「鹹湯圓」與「甜湯圓」,《臺灣人的歲時與節俗》解釋,這是因為祭祀神明主要奉上煮熟的甜湯圓,有「食甜嘴甜」之意。 拜拜時間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長輩說「晚上不要到廟裡拜拜」,理由是晚上會有許多孤魂野鬼聚集在廟外想要搶香火,若這時候去廟裡拜拜容易被這些孤魂野鬼纏上或是被沖到。 祭拜好兄弟時,一定要拜對時辰,拜拜時間應避免下午2點前,以及晚上7點後,拜完盡量馬上收拾祭祀用品,以避免好兄弟逗留;拜好兄弟時,只能在室外祭拜,或者大門外祭拜,切忌打開家中大門。 :雞、豬、魚必須保持完整,也就是「有頭有尾」,其中,魚要買有鱗片、完整的全魚,不能買沒有尾巴的鱔魚與鰻魚,因為中元節習俗認為,這是保佑祭祀者「有頭有臉,並且有後代」;素食者可以用素雞、素豬和素魚替代,或者買市面上販賣的三牲糕點。
一般公司行號或商家,會在每個月的初二、十六祭祀土地公,這兩天又稱為「做牙」日,而農曆12月16日是最後一天做牙的日子,因此又稱為「尾牙」,這一天除了要祭祀土地公,公司行號也會藉此聚餐,感謝員工辛勞。 有人說摸過往生者的身體,回到家就不可以燒香、不可以拜佛,不知道有沒有這個禁忌? 絕對沒有,聽人家說的都不算數,聽佛陀說的纔算數,聽有正知正見的佛弟子說的才正確。
拜拜時間: 拜拜時間你挑對了嗎?靈驗與否時段也相當重要!|瘋神說Crazy
親愛的列祖列宗,今日是農曆○年○月○日○○○節,子孫○○○準備了新鮮水果,以及一些素飯菜要孝敬您,請歷代祖先神們,敬請您享用,希望您保佑我們家庭平安幸福、子孫優秀、身體健康、事業順利。 每到農曆過年,家家戶戶都會準備過年拜拜,包括送神、迎神等,告別舊的一年,也祈求來年的好運。 2022 年鬼門開時間為國曆 7 月 29 日,在祭拜的形式上通常為協助好兄弟們接風洗塵。
當你先跟神明說好聖筊次數,也擲到神明願意賜籤的聖筊,就可以去籤筒抽籤了。 若一直擲不到神明同意的聖筊,代表你一開始的身家資料沒有說清楚,或是自己問的問題不夠清楚。 在這裡給的建議是,反正身家資料默唸給神明聽不用擔心外洩,就好好說個清楚;而問的問題盡量以是非題為主,當然這裡說的是「盡量」,因為有時候問題並非能以是非題表達清楚。 其實這只要在擲筊前先跟神明說好即可,一聖筊、三聖筊都可以,若你覺得要慎重其事,自行跟神明說好到九聖筊都可以。
拜拜時間: 中元節普渡供品怎麼準備?中元普渡拜拜時間、禁忌習俗整理包2022讓你拜得心安
如果按照這個說法,點燈是從晚上點到天亮,白天不點。 另外《藥師經》的說法是:續命燈要點四十九盞,連續二十四小時。 當你抽到籤後先記得籤上的數字,然後不要急著去籤詩櫃拿籤詩,先回到大殿前跟神明確認,「請問是XX號籤嗎?」如果得到聖筊,就去籤詩櫃拿籤詩;反之沒有聖筊,就重複抽籤→擲筊的步驟,到擲到聖筊為止。
拜拜時間: 供品:三牲或五牲(全雞、全鴨或全鵝、全魚、豬肉、蛋、螃蟹蝦子魷魚等海鮮)、酒、餅乾、飲料、糕餅、罐頭、泡麵、整套盥洗用品(臉盆備水、毛巾)。
解封後許多民眾會安排假期出國旅遊,不少網友也打算趁著年假出國,不過該選「跟團或是自由行」也讓許多網友十分猶豫,有網友好奇「出國自由行容易吵架嗎?」掀起許多討論。 其實只要點清香一柱,祭拜時要朝內祭拜,口中默唸下面拜地基主念法(講法),其餘話都不要說,唸完後就可以直接插香。 剛剛上面提到的食物,在擺設上也有幾點需要注意,依般建議由內往外的順序是:乾料、蔬果類、三牲或五牲、插香的米桶、酒杯和燭臺,最外頭或桌底下則是盛好水的洗臉盆跟毛巾。 中元節其實是充滿意義的節日,體現人們懷念祖先的孝道之外,也展現心中的善良與無私之意,是具有正面意涵的節日。 以前臺灣本地傳說,送神之後,廿五日玉帝會遣神下凡,代替已經上天述職的神祇巡視人間,所以當日不可當天曝曬褻衣、內褲。 只要他還沒有超出輪迴,即使現在投胎做人,你以佛法來幫他唸經、花香供佛,他還是能得到加持利益。
打個比方,就好比我們到臺北市政府辦理公務,但不可能每次都是柯文哲市長幫你處理或批公文,可能是市長底下的副市長或各級官員處理。 市政府的「主神」是市長,各級官員則是廟內的列位神明。 普渡時間:未時(下午 1~3 點)後,太陽下山前(約下午 5~6 點)。 拜拜時間2025 地基主,又稱為地主神、地靈公等,是住宅、房舍的守護靈,是原先住在這個家的先靈,負責統管家宅。
在臺灣的民間信仰中,到廟裡拜拜的順序大多是天公爐→主神→配祀神→虎爺→功德堂。 如果該廟宇有特別的敬拜順序通常在點香處會有公告,若真的不清楚就請問廟公。 祭拜地基主應準備:金紙(刈金、小銀)、簡易家常飯菜(可一份肉、三份菜的便當),四果(四季的水果,種類或數量為奇數)、茶或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