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多年以後才突然有一點體會,傳統文化是師道,它的大根大本。 假如人對根沒有深刻的體會,你把很多花果告訴他,他不一定有受用,甚至於會著在這些花果上面。 就是你覺得,唉,真是冤家路窄,那個人就是我們的大善知識,有沒有道理? 所以我們不知好歹啊,為什麼? 他提醒我們最嚴重、最放不下的。 我們現在身體還很好,他出現,我們念頭都轉不過來。
- 我們剛剛講了不要再造新殃,新殃當中最難的是念頭,一個念頭都是一個種子,甚至於我們說一個念頭不只是一個種子。
- 在馬來西亞那個好像有七八千人,場地比較大,一開始你要:尊敬的什麼法師,尊敬的丹斯里先生,就是要稱呼。
- 自己的命運,甚至於跟自己的祖先、子孫的命運是什麼?
- 所以確實是佛佛道同,英雄所見略同。
- 所以知道祖先用心了,我們跟祖先這個時空就打破了。
- 就在他那個鞋子中間坐化。
我們剛剛講到了孔子這個嘆息,人很難看到自己的過失,進而去反省。 大家看俞淨意公,他的資質是很好的,是吧? 「十八歲為諸生」,是秀才了,「每試必高等」,你看他聰明智慧高不高? 可是他雖然有這麼聰穎的資質,但是假如沒有真正走入知過改過的修學方向的話,那不進則退,那就開始慢慢慢慢的,他走的是什麼? 學術的學習,知識的學習。 而這個警覺性高,纔是我們剛剛說到的「護佛種性」,首先要護誰?
成德法師: 成德法師(蔡禮旭老師)
「元亨利貞」,這個貞字,貞就是正,我們一般講貞烈,烈女。 最後要娶她為妻她不答應,就是她不願意居主母的位置,她答應了之後她不就把她的主母取而代之。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一日為主……所以我們中華文化感人的地方就在這,不變心,他錯是他的事,我怎麼存心是我的事。 玄奘大師這個故事,也是成德要跟大家談的第十個,「慕賢當慕其心」。
- 要求的念頭很細微,「他怎麼可以這樣?我不能接受,他都學多久了?」學得再久,也會有關卡。
- 其實我們前面做到了,生活是功德,工作是功德,應酬是功德,哪怕你一個微笑、一個眼神,統統是功德。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 佛是生生世世不妄語,所以他舌頭伸出來可以蓋住頭,所以人的相貌也是修出來的,相貌也是因果。
- 所以因果的道理一定要把它瞭解透徹。
- 還有一句俗話,浪子回頭金不換。
其實我們是不是一個變心的人? 我們自己都是變心的人,我們還去批評別人變心,那人家服不服氣? 所以除非我們做到了,不然我們不能去挑他這個缺點,而我們也有,我們沒有資格挑他。 這不是我講的,《大學》講的,「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這個話通達人情。 「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我們要提醒他的缺點,結果我們身上有的時候,他服不服氣?
成德法師: 成德法師 – 工於論人者 察己必疏
好,這個是夏老這一段話跟大家做一個交流。 那像楊時,名聞利養他放下,然後去跟程顥學習。 結果有一次程顥送楊時的時候還講了一句話,說「吾道南矣」,就是我的道已經往南方傳了。
我感覺那一幕特別震撼我的心,所以我們走這條路不能後悔。 玄奘大師,你看他為佛門盡了一生,他沒有一個念頭求果報。 成德法師2025 所以剛剛跟大家講,哪怕以前有造惡,你只要覺悟了,統統是度眾生的緣,那還有什麼好罣礙的? Don’t worry be happy。 還有一句俗話,浪子回頭金不換。
成德法師: 學習主題
這個是胡老師的課程,我們要有這個反思。 包含《俞淨意公遇竈神記》,成德感受到,它是每一個要走上實修的人必經的過程,不只是俞公,每一個人都要走過這樣的過程。 這個也不是成德自己想的。 有一位新加坡的同修,當時候老人家讓他學傳統文化,他也是就覺得那個是世間法,我學的是大乘佛法。 《無量壽經》上說:「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這句話大家有沒有印象?
成德法師: 教育主題
看門道,聽出問題根源。 就像我們說下錯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 那假如我們聽完說那不能講課了,不講課了要幹嘛?
成德法師: 成德法師 – 師父領進門 修行靠個人
你們的命都挺好的,沒有這個感觸。 成德法師2025 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主,半點不由人,這個是業力。 人生都是酬業而來的,那你有了願力才能轉這個業力。 那天還跟大家提到黃念祖老居士有說,以前的人三天沒遇到倒黴事就哭,「佛菩薩不加持我了」,為什麼?
成德法師: 成德法師分享平臺
就在他那個鞋子中間坐化。 就提醒我們不能著相,再來,不能瞧不起任何一個眾生。 「菩薩觀於螻蟻,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 可是我們為什麼都會問說,那個罪業能不能消掉?
成德法師: 文言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 54 成德法師(蔡禮旭老師)
所以你以前做錯的,你完全改過來了,那給眾生的啟發最深刻。 剛剛也跟大家講到,你看師父他遇到了他的同學,叫白振寰,是不是? 師父毀謗他、欺負他,他都不計較,然後他還講師父的好,師父就被他感動了。 所以那他不就是一個惡緣把它轉成善緣,這個白先生的功德大不大?
成德法師: 法師簡介:
我稱你一下鴻超學長,可能我們底下的學長就想起來,「行超普賢登彼岸」。 我記得我剛回到大陸,還沒開始跟大眾交流《弟子規》,先去拜孔子。 成德法師2025 結果到了北京,後來要到山東,剛好遇到一個出家人,像彌勒佛一樣,影像還很深刻。
成德法師: 如何建立修學的正知正見 02 成德法師
接著文殊菩薩又說:「什麼是藥,採將來。」又重複一次。 這個時候你看人家善財童子,老師又講一句了,他可不能又回「全部是藥」,那就不對了。 他就採了,抓了其中一個草藥就遞過來。 成德法師2025 文殊菩薩接過來:「此是藥,能救人也能殺人。」是吧? 每一句法是藥,所以叫法藥。 草藥治我們的身體,法藥治我們的法身慧命。
成德法師: 如何建立修學的正知正見 01 成德法師
《無量壽經》裡面又有一句話講,「亦無希求不希求想,亦無彼我違怨之想」,「捨離一切執著,成就無量功德」。 其實我們前面做到了,生活是功德,工作是功德,應酬是功德,哪怕你一個微笑、一個眼神,統統是功德。 有沒有人可以用一個眼神讓人家充滿信心? 有沒有人可以用一個微笑把人家的初心給喚醒?
成德法師: 如何建立修學的正知正見 14 成德法師
我們一直在談這個學習的觀念還有心態,包含我們一開始是從學貴立志談起。 談到立志,就有想到一句夏蓮老的教誨,跟大家一起共勉。 他老人家有講,「有舉世不知而我獨知之識見」,就是有舉世不知我獨知的見識、見地,「始能有舉世不為而我獨為之志氣」。 大家想一想,現在全世界問題多不多? 小到個人身心,再到家庭、社會團體,甚至於是國家,還有天下,問題可謂是層出不窮。
成德法師: 如何建立修學的正知正見 14 成德法師
《中庸》裡面說:「伐柯,伐柯,其則不遠。」所以說「道不遠人」,對呀,道在哪? 道就在我們眼前這一念,一念正,就在道中;一念邪、一念妄,就不在道中。 所以為什麼蕅益大師說善觀己心,就是這個念頭。 成德法師2025 請問大家,我們每一個人要不要發這樣的誓願? 成德法師2025 成德法師 假如沒有下這樣的決心,自欺這關過不過得去?
財為五家共有,老人家強調財要放在哪? 要懂得種福田,三種福:父母是恩田,師長是敬田,眾生悲田。 成德法師2025 第二,因果通三世,過去、現在、未來。 這個講經的時候有談到了,一個是現報,這一世就報了,而且這一世報是花報,等於是說他這一世有善。 比方說了凡先生這一世他考上功名了,又有子嗣,然後壽命延長,這不是最重要的果報,只是什麼? 開花,最後結果的報更大。
成德法師: 成德法師 – 工於論人者 察己必疏
以前跟他發生關係的一個女孩子,還有一個當中幫他聯繫的,也是個女人,這兩個人都墮落了,一個是投了豬胎,一個投了狗胎。 就遇到從前牠這個師兄,牠師兄修得好,師兄修得不錯,也很有道行。 這一個豬、一個狗也有靈性,也知道後悔,在廟裡面跟著大眾在一塊修行。 這個善根我們知道不是一世,過去修行應該有很多世,牠纔有這麼深厚的善根,墮在畜生胎裡頭,被人一點醒牠就覺悟,牠立刻就回頭。
跟當初牧羊女是平等的。 所以我們最重要的這顆心要用對。 成德法師 這個老傭人供養佛,她添生天十五劫的福報,之後轉為人的時候,還有出家修行的機緣、成就的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