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臺灣府志》記載,仁壽宮創建於鄭氏時期,宮內主祀之保生大帝神尊,據傳係300餘年前明定國公鄭鴻達之部將吳鳩山隨鄭成功來臺,為祈海途順遂,乃自福建同安縣白礁跪祈保生大帝金身1尊,隨身攜奉,安抵臺灣。 初僅奉於吳宅,後因大帝顯化,靈驗異常,地方人士多獲帝祐,乃有立廟之議,遂由爐主吳鳩山發起募捐盛舉,於信眾同心協力下創立廟堂。 清雍正2年(1724)增建兩廂,規模始具,而後歷有修建,同時依俗進行王醮大典,依據現有記載,仁壽宮首次建醮為日治時期明治42年(1909)己酉科,當時管理人林桂馨等人整修廟宇後,舉行了第一次5朝王醮,至1961年辛丑科、1977年丁巳科,亦各有建醮紀錄,1995年再次進行廟宇重修,經當時廟方主任委員兼任建醮總董事張主明主導重建,使得今日之廟貌規模,並進行乙亥科王醮。 本研究將臺灣目前常見的王爺分成五類,其包含:行瘟與解瘟之瘟神、歷史人物、近代有功成神、陰神升格、其他等。
豐蓮山牧馬侯祠又稱孚濟廟,位於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金城鎮庵前村後豐蓮山麓,為感念唐代陳淵牧馬開拓浯洲(金門舊稱)而建廟。 受到議員許玉昭與聖侯廟管裡委員會主委宋文章、代表黃文欣、村長楊龍傳等人歡迎。 張瑞心遵循古禮,虔誠向恩主公上香獻祭,並致獻爐敬金虔誠祈祝神威護佑鄉親闔家平安,地方風調雨順。 牧馬侯祠,元朝末葉蓋到七落,此地成為金門長久以來最大、最著名的廟宇之一。
恩主聖侯廟: 桃園蘆竹誠聖宮
勇全殿位於馬來西亞馬六甲州的怡力(Bandar Hilir)區域,鄰近馬六甲的古城區域,其主神池府千歲,因年代久遠已經難追憶,但從現存神龕內,留有「嘉慶二十三年戊寅荔月朔日吉置」字樣,說明至少西元1818年時勇全殿已創建,廟旁也留有1896(光緒二十二)年的《重修勇全殿碑記》,紀述當年重建的過程,以上資料都說明其至少在清代就創立的悠久歷史。 將軍區苓仔寮地區早年住屋為木材建造,且產棉花是棉被製造重鎮,因此特別懼怕火災的發生,百姓的日常生活依靠火焰,但又懼怕火焰的災害,因此苓仔寮地區發展出冬至前一日舉辦送火王的儀式,希望能夠請求火神將火鬼火煞帶離,希冀火災不要發生。 東港東隆宮三年一科平安祭典在臺灣頗具盛名,有『北西港,南東港』的美譽。 恩主聖侯廟2025 恩主聖侯廟2025 迎王祭典由13項程序完成,籌備時間可達三年,祭典過程歷時一週。
- 初僅奉於吳宅,後因大帝顯化,靈驗異常,地方人士多獲帝祐,乃有立廟之議,遂由爐主吳鳩山發起募捐盛舉,於信眾同心協力下創立廟堂。
- 龍潭南天宮座落於龍潭觀光大池島上,融合儒佛道三教的廟宇,奉祀關聖帝君、觀世音菩薩以及玉皇大帝等等,廟宇位於池中與世俗隔絕,故取名為南天宮,月圓時天上明月倒映在池面上,更獲得「南天映月」的美名。
- 「聖侯恩主公」,民間尊稱為「恩主公」,姓陳名淵,唐朝人,祖籍河南光州固始縣,是當時的一位牧馬專才,對於開墾金門有很大的貢獻。
- 臺灣寺廟建築的風格與格局 臺灣的廟宇建築,除了單座式、一條龍式等類型,因建築格局較為簡單談不上組羣之外,街屋式、合院式、殿堂式等規模以上廟宇,其建築組羣一般由數座建築單體所組合而成,即便是近代為數眾多的混合式、樓宇…
- 「西港刈香」,起源於乾隆49年(1784)八份姑媽宮所舉辦的香科繞境,至道光3年由慶安宮接辦,道光27年 因重建廟宇落成而舉行首科王醮,開始有王船祭典,並擴大遶巡香境,爾後逐次擴展,香境達96村鄉,被譽為「臺灣第一香」。
- 有著260年以上歷史的三級古蹟「武聖廟」,奉祀關聖帝君,古色古香莊嚴神聖,來到新莊廟街享用美食時記得進來拜拜,是個心靈寄託,參拜庇佑祈福的好地方。
參與宮廟與陣頭數量龐大,是高屏地區最盛大的迎王祭典。 「土城仔香」為臺南市市定民俗活動,是香醮合一的宗教活動,包含刈香遶境及王船醮典,自1961年首辦「辛丑香科」,迄今未曾間斷,長久以來其信仰儀式與文化均已臻成熟,極具歷史意義與地方特色,更是在地珍貴的文化瑰寶。 金鑾宮主祀媽祖,最初在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設壇於境內社尾處,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時遷建現址,後經道光六年(1826年)、1928年、1957年、1978年、1981年的幾次重新修建及增建,成為今日所見堂皇廟宇,祭祀範圍為舊下茄萣莊,即今茄萣區嘉定、保定、大定、光定、吉定五村。 相傳早年新莊常因大嵙崁溪氾濫成災,民間深受水患之苦,當時有池府王爺的王船因大水從新塭莊漂流到「茄苳腳」(以行政區域而論,今日隸屬於新北市新莊區文明裏),當地居民認為池府王爺可以鎮水患,遂於西元1776年建廟,後來增加奉祀渡船班的中壇元帥,亦即李哪吒三太子。 高雄前鎮聖天宮 信士張瑞堅先生嘉義縣東石鄉溪下村人,緣於民國54年(1965)間南下高雄謀生,每感念故鄉所尊仰的蚶子寮笨港口港口宮天上聖母神靈奇蹟,救世萬民,遂返鄉參拜聖母,並經擲筊港口宮…
恩主聖侯廟: 桃園明倫三聖宮
豐蓮山牧馬侯祠,位於金城鎮庵前村,元朝時稱做「孚濟廟」,又稱「庵前恩主公」或「牧馬王廟」、「牧馬王祠」,民國八十六年改稱「牧馬侯祠」。 恩主聖侯廟2025 牧馬侯祠主奉聖侯恩主公,旁祀聖侯恩主林氏夫人,配祀拱靈將軍李俊、輔衛將軍衛傑、都統錢舍人、忠翊王舍人等;現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廟宇。 位於桃園大溪老街上的百年廟宇,為大溪在地人的主要信仰之一,而當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關聖帝君聖誕,普濟堂都會主辦關聖帝君聖誕繞境活動,大溪每年最盛大的廟宇慶典活動,也是北臺灣最重要最盛大的廟會活動。 爰此,2017年10月,王爺信仰主題網站正式上線,除了王爺信仰的簡介、羅列國內/外各地王爺信仰的宮廟資訊之外,亦提供王爺信仰相關研究成果、案例、保存現況等各類資訊。
- 將軍區苓仔寮地區早年住屋為木材建造,且產棉花是棉被製造重鎮,因此特別懼怕火災的發生,百姓的日常生活依靠火焰,但又懼怕火焰的災害,因此苓仔寮地區發展出冬至前一日舉辦送火王的儀式,希望能夠請求火神將火鬼火煞帶離,希冀火災不要發生。
- 小琉球迎王初期與東港合併舉行,至大正14年(1925)才獨立舉行,民國74年(1984)建造木製王船,規模更為盛大。
- 南鯤鯓代天府,主祀李、池、吳、朱、範,合稱五府千歲,自清代建廟以來,靈驗事蹟眾多,香火遍佈全臺,被譽為臺灣王爺總廟,分靈宮廟宇神尊上萬計,迄今全臺已有17000餘座的分靈廟。
- 臺灣所謂的恩主神只共有關羽、呂洞賓、張單、王善、嶽飛。
- 據記載,拜先民遷澎湖、遷臺灣之賜,自宋元明清,以至民國以來,臺灣各地也陸續建立宮廟,奉祀恩主公;就連遠在新加坡的僑鄉也建有孚濟廟,供奉著家鄉的守護神「開浯恩主」,足見牧馬侯恩澤是無遠弗屆、源遠流長的。
臺灣好神網是臺灣最大的廟宇關鍵字SEO經營平臺,協助各大廟宇經營服務關鍵字,同時將各大宗教經典、神蹟故事、經營理念與神佛介紹紀錄於雲端資料庫,以利後人查詢探究宗教知識。 美國去年底同意對臺軍售14組M136火山陸上機動佈雷系統,不過最近引來質疑,將會讓臺灣變成地雷島,違反渥太華公約,國民黨立委陳玉珍更說金門有父執輩曾經誤觸地雷而傷殘。 農曆新年將至,春節連假除了景點探訪,參拜廟宇更是必不可少的走春行程之一;八里區公所為民眾方便安排行程,特別整理出八里新春必拜的廟宇供民眾參考,區公所也祝福民眾兔年運勢旺旺旺。 民進黨前桃園市議員王浩宇,在臉書影射臺北市議員王世堅的父親,是電影《返校》的原型,在戒嚴時期出賣同學,自己卻飛黃騰達。 對此,王世堅怒嗆王浩宇根本就是「潑糞者」,強調要吵架改天再吵,自己的父親不是這種潑糞者可以去侮辱的。
恩主聖侯廟: 金門航空資訊
「西港刈香」,起源於乾隆49年(1784)八份姑媽宮所舉辦的香科繞境,至道光3年由慶安宮接辦,道光27年 因重建廟宇落成而舉行首科王醮,開始有王船祭典,並擴大遶巡香境,爾後逐次擴展,香境達96村鄉,被譽為「臺灣第一香」。 金寧鄉榜林聖侯廟慶祝恩主公牧馬侯陳淵聖誕醮慶活動一連舉行二天,重頭戲於今(十)日下午三時舉行繞境巡安活動,境內神明、陣頭行經各家戶,為地區信眾祈求保境平安。 農曆二月初二日是「開浯恩主」唐牧馬侯陳淵聖誕,位於金寧鄉榜林聖侯廟提早舉行做醮慶典來為「恩主公」祝壽,昨日上午縣長陳福海、議長洪麗萍與鄉長陳成勇均前往拈香祝禱,敬獻爐敬金錶達敬意,境內信眾也前往上香祈福,祈求護佑闔家平安,顯露出村民對於守護神的敬畏。 山外護國寺建於民國五十九年,在佛教並不興盛的金門來說算是較有規模的一家寺院,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是地方重要的信仰中心.
恩主聖侯廟: 廟宇簡介
馬鳴山鎮安宮位於雲林縣褒忠鄉,主祀五年千歲,是臺灣五年千歲信仰的重鎮,目前馬鳴山鎮安宮登錄有兩項民俗活動,分別為「馬鳴山五年千歲喫飯擔」、「馬鳴山五年千歲五年大科」。 除了至鎮安宮請王之外,各地更因為地理環境,或是村莊網絡的關係,發展了水邊迎王、送王船、過路香、接力迎王等多樣的祭祀型態。 而在短短的農曆十月之間,雲嘉各地同時舉辦祭典,顯示其豐富多元。
恩主聖侯廟: 信仰習俗
官方與三合會同樣地信仰、推崇、尊敬關羽,稱他為「關二爺」、「關二哥」、「關公」、「關帝」等,因兩方都相信,關公是會保衛盡忠盡義之人,所以雙方都不認為存在信仰上的衝突。 數位功德主是好神網制定的廟宇推廣協力機制,每間廟宇都擁有三位數位功德主的名額,個人、企業與團體皆可贊助,成為廟宇的數位功德主一同宣揚推廣信仰,擁有數位功德主的廟宇,好神網團隊將進行神蹟故事紀錄與網路SEO優化經營服務,此外該廟宇也將擁有管理帳號,可進行即時活動發布。
恩主聖侯廟: 信仰傳播
之後歷經修繕改建,今廟只剩三進,重建於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恩主聖侯廟 恩主聖侯廟2025 陳淵於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時率領部屬李俊、衛傑與十二姓氏族到浯洲豐蓮山牧馬。 相傳陳淵是「天駟降精」,他不但擅於養馬,且所絭養之馬能辨識旗幟,聽任其驅使,因此鄉人尊稱他為「馬祖」;同時他深諳草藥,常為鄉人及馬匹治病。 此外,陳淵及其部屬更開拓山林,種植五穀,奠定浯洲的開發基礎。
恩主聖侯廟: 臺灣寺廟建築的風格與格局
大約在關羽23歲的時候,即183年,因斬殺惡豪呂熊而逃離家鄉至幽州涿郡,並改姓為關。 同年關羽進攻荊州北部樊城,曹操派大將于禁援救,時大雨令漢水暴漲,于禁所率領的七軍都被大水淹沒,關羽乘座大船進行攻擊,于禁因為窮迫,於是向關羽投降,龐德則被關羽所獲,因不向關羽投降而被關羽殺害,關羽還進一步圍困曹軍大將曹仁於樊城,並另派遣軍隊包圍襄陽。 恩主聖侯廟2025 當時曹操治郡下許多義軍早已受關羽遙控,更有許多叛亂都想引關羽為援,關羽威震華夏。
恩主聖侯廟: 金門縣政府全球資訊網金門縣政府全球資訊網
建安五年(200年),劉備被曹操擊敗,關羽被擒,曹操為留關羽為己用,待以厚禮,任命為偏將軍。 後袁紹派大將顏良率淳于瓊、郭圖等攻白馬,曹操親自率軍救援,並命張遼與關羽為前鋒。 關羽望見顏良的麾蓋,策馬衝鋒,刺殺顏良於萬軍之中,並斬其首,袁軍將領無人能擋,白馬之危被解,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 而據小松田直的《圖解世界史》,也有為數眾多的關帝廟,奉關羽為學問與生意之神。 恩主聖侯廟2025 而香港也建有不少的祠廟供奉關羽,香港-(荷李活道)-的文武廟就十分有名。
新塭嘉應廟主祀九龍三公,尹府千歲、遊天王,相傳每年3月28日為尹王爺的聖誕日,因此前一天3月27日,13位巡海、7位巡山的王爺會搭乘一艘無形的王船,駛入八掌溪舊河道的王爺窟,新塭嘉應廟眾神則為表示地主的歡迎之情,前往王爺窟衝入河道歡迎王爺們上岸接受信徒的奉祀。 小琉球迎王初期與東港合併舉行,至大正14年(1925)才獨立舉行,民國74年(1984)建造木製王船,規模更為盛大。 小琉球迎王祭典前一日先舉行海上遶境,遶行琉球嶼一圈,稱為「巡港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