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孔廟的建築羣中,文昌閣是很特殊的建築,這是因為歷代重視科舉考試,傳統古制的文昌閣主祀文昌帝君和魁星,相傳能庇佑考生獲取功名,因此纔在孔廟中建文昌閣,與孔子或儒學並無直接相關。 臺南孔廟是全臺首學,也是臺南著名的古蹟景點之一,經過孔廟一定會被那迷人的紅色外牆給吸引著,身為臺南人,臺南孔廟雖然是我常常會經過的地方,但卻是我第一次進去參觀,孔廟內採半收費制,只有大成殿需要門票進去,其它外圍的部份都是自由參觀。 另外,本網站也提供周邊景點自動偵測服務,我們建議您允許本網站取得您的位置資訊,以開啟及使用此智慧化服務。 文昌閣是臺灣孔廟中很特殊的建築,因傳統古制中,文昌閣主祀神文昌帝君和魁星,與孔子完全無關,只因歷代重視科舉考試,文昌帝君和魁星相傳能庇佑考生,因此纔在孔廟中建文昌閣。 現有文昌閣1樓為方形,2樓為圓形,3樓為八角形設計,2、3樓皆有小外廊。 2樓主祀文昌帝君,3樓供奉魁星爺,因此也有人亦將文昌閣稱為魁星樓。
臺南孔子廟為臺灣最早的文廟,列屬國定古蹟,每年孔子聖誕九月二十八日必舉行盛大祭典。 全臺唯一有泮宮石坊的文廟,也是臺灣歷史最悠久,建築羣最壯觀的孔廟。 民國九十六年(2007年)有一棵位於三川殿前的大榕樹被發現罹患褐根病,雖進行了醫治措施,但在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4月10日時卻被人惡意破壞,拆掉引導氣根到地面的竹片與氣根。 同年5月18日文化界舉行為老樹祈福的活動,而成大歷史系教授林瑞明(詩人林梵)當天和忠義國小的學生一起在臺南市政府舉辦的「老樹千百歲‧臺灣好蔭象」茶會祈福活動上朗誦他為老樹所寫的詩〈老樹之歌〉,不斷祈求「老樹、老樹,不要死」。 臺南孔廟2025 但在民國一百年(2011年)的3月7日被判定死亡,同年4月砍去枝條以防掉落砸傷遊客。
臺南孔廟: 【 臺南 孔廟 】特色街區散步,一次蒐集10間 臺南 文青 小店 !
不過拔智慧毛時請注意,最好自備透明塑膠袋或紅紙袋來裝牛毛,回家後得日曬乾燥過,纔不會因為過於潮濕而無法保存。 而每年祭孔過後,文廟管委會也會準備五百份智慧毛提供民眾於販賣部購買,不過數量有限,錯過了可得明年再來排隊了。 加入收藏 您的瀏覽器並未啟動JavaScript,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或是升級成可執行 JavaScript 的瀏覽器,以便正常使用網頁功能。
- 文昌閣二樓主祀的梓潼帝君為坐姿塑像,坐在神龕中,頭戴官帽,左手執拿如意。
- 由於唐朝天子的推崇,張亞子逐漸由地方神演變爲全國性的神,並且與文昌神合而為一。
- 本網站由全臺第一個合法市集,首創「行動支付一條街」的孔廟商圈產業促進會 管理,提供您孔廟商圈活動訊息及週邊相關旅遊資訊。
- 右廟的第一進為大成門,分別設立了名宦祠和鄉賢祠,第二進是大成殿,供奉孔子牌位。
- 孔廟在臺灣其實並不陌生,孔廟在過去象徵著文教中心,但在今日的臺灣幾乎每個縣市都可見到,然而坐落在臺南南門路上的文廟可非一般的孔廟,是臺灣最早且深具歷史意義。
臺南孔廟對面的府中街(又稱孔廟魅力商圈)平假日街上的店家都會開,週末假日還會有熱鬧的市集,可以買到各式各樣的手工藝創作、文創商品,還可以喫到保哥炒泡麵、二元黑輪、芋頭冰等臺南的特色小喫。 來 臺南 旅遊 時,最迷人的就是鑽進 巷弄 或是 特色 街區,在午後臺南的溫暖陽光下散步約會了呢! 臺南的在地旅遊情報員 – 妳好南搞 要推薦妳認識 7個臺南特色街區,包含了適合散步的質感街道以及特色小店,同時也有適合留念的街區角落…
臺南孔廟: 臺南 西市場 ~ 走入百年西市場,8間值得一訪的特色店家!
設計師特別打造了一處Sky Garden空中花園美學館,讓每個人都能自在地於空中花園中遠望古城的天際線與品味建築設計。 天步藝術、天步光影、天步樹上等房型,以磨石子和木紋地板搭配,並使用大量的檜木製成的傢俱、書桌、隔間等,使旅客在房間內就能吸收到大自然的芬多精。 臺南孔廟2025 ⼤家也不⽤擔⼼只有⾁圓會喫膩,店家也提供了免費的⼤⾻清湯,⼀旁放著芹菜、⾹菜、蔥、⽩胡椒等供⼤家⾃⾏調味,⾁圓的味道配上清湯淡淡的⼤⾻相,可算是臺南傳統臺式點⼼了。 整個孔廟魅力商圈,是包含了府中街和裡面的小巷弄,大家可以往巷子裡走走,會發現有很多很棒的小店,古老的、文創的、好喫的、好玩的⋯都有。
- 加入收藏 您的瀏覽器並未啟動JavaScript,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或是升級成可執行 JavaScript 的瀏覽器,以便正常使用網頁功能。
- 旁邊的草祭二手書店也是臺南在地非常有特色的店家,裡面收藏很多老件傢俱和裝飾,整體佈置非常有古都味道。
- 黑黑又壯壯的男生是熱血,白白又美美的女孩是心愛a!
,是目前臺灣歷史最悠久,建築羣最壯觀的孔廟,莊嚴宏偉,格局完整,列屬國家一級古蹟,更是是臺灣第一次舉行祭孔典禮的地方。 雖然各地的孔廟每年亦有舉行祭孔典禮,但卻比不上臺南孔廟祭典的歷史意義。 臺南孔廟目前還大致保持「左學右廟」的傳統規模,左學是以明倫堂為主的建築羣,右廟則以大成殿為中心。 不過,現在許多圍牆都以傾頹,空間結構和原本稍有不同。 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左右,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建會(今文化部)委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規畫一個以孔廟為中心的文化園區,當時規畫範圍除孔廟以外還有周圍即將遷走的附近市府機關建築等古蹟、歷史建築。
臺南孔廟: 臺南相關內容
本次展出的,是全球華人足跡所遍各國中最完整、保存最良好的清朝歷代御匾。 其中最有看頭的為康熙御匾「萬世師表」,不僅年代最早、體積也最大,長約4.78公尺,立起則有1.73公尺高。 臺南孔廟 臺南孔廟 歷朝清帝御賜予孔廟匾額之規制由來,始於清康熙23年(西元1684年),康熙帝親臨曲阜孔廟祭祀,御書「萬世師表」匾額,御匾並送各地孔子廟,開啟皇帝頒予孔廟御匾傳統,康熙原稿則存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
臺南孔廟: 網站人氣統計
門外有左右禮門、義路、大成坊、泮宮坊、泮池和宮牆等,櫺星門東邊還有名宦祠、鄉賢祠,西邊有孝子祠、節孝祠,東廡外邊,又有明倫堂、文昌閣、朱子祠。 在這些建築物羣中,泮池、宮牆、朱子祀三座,毀於日據時期,臺南孔廟至今已整修過十七次,其他建築大體上還保持原來的面目,廟埕古樹參天,風景優美。 (2018年8月17日從YAM搬到痞客邦, 臺南孔廟 人氣從0開始重新累積)。 臺南孔廟2025 孔廟建築莊嚴宏偉,氣氛肅穆,格局完整,廟旁蒼鬱的古樹,越發引人思古之幽情。
臺南孔廟: 臺南商務飯店首選 – 舒適方便NO.1
臺南孔廟櫺星門遺構於2013年時,因大成門前一棵百歲榕樹病枯倒塌而意外重見天日。 民國七十二年(1983年)12月28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公告第一批15座一級古蹟名單,臺南孔子廟名列其中。 作為「全臺首學」的臺南孔子廟,也有著全臺灣僅有的一座「泮宮石坊」。 這要追溯回中國周朝的制度,當時稱天子的學校為「辟雍」,地方上諸侯的學校稱「泮宮」,而臺南孔廟為鄭氏王朝所興建的地方學校,自然也屬「泮宮」。
臺南孔廟: 臺南孔廟節慶活動
全臺唯一,清領時期自康熙至光緒八位皇帝御匾,首次近距離完整呈現,並透過專業科學儀器鑑定,解開「聖協時中」御匾,匾中有匾的世紀大祕密,見證全臺首學發展之重要歷史證物以及文化藝術、儒學教育的傳承與新變。 臺南孔廟2025 臺南孔廟2025 近期委託正修科技大學文物修復中心在現場直接進行修復工作,認識文物修復工作的專業與祕密。 孔子廟又稱文廟,是全臺最早的文廟,清末前是的官辦學府,故有「全臺首學」之稱,地點位於承天府鬼仔埔(今臺南市南門路2號),廟門以「全臺首學」金字橫匾作為登堂之階。 我們每個人都很認真的參觀,想要仔細的紀錄這一次的報告內容,也拍了很多照片留念。
臺南孔廟: 臺灣清明時節寒食喫春捲,來臺南必喫2家人氣春捲店!
這幾款以臺南為主題的零食,目前在臺南七個古蹟內限定販售,地點包括了:1661臺灣船園區、赤崁樓、安平古堡、安平樹屋、億載金城、延平郡王祠、愛國婦人館、臺南孔廟等8處紀念品商店,都設有一個專櫃來擺設。 迓媽祖: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是媽祖誕辰,每三年臺南大天后宮媽祖出巡一次,附近寺廟也要派出神轎、陣頭以壯聲勢。 臺南大天后宮是臺灣最早的媽祖廟,臺南“迓媽祖”是臺灣最早的媽祖進香及巡遊活動,清鹹豐年間即有紀錄,巡遊的香路超過300公里,範圍涵蓋今天的雲嘉南高地區。 扒龍舟:端午節賽龍舟在當地俗稱為“扒龍舟”,臺南是臺灣最早進行端午節龍舟比賽的地區。
臺南孔廟: 臺南孔廟
孔廟廟門以一「全臺首學」的金字橫匾做為登堂之階,在大門左側立有一塊下馬碑,以滿漢文並刻「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12字,莊嚴肅穆。 制式的旅館太高價,民宿的設備、服務和清潔品質不一,青年旅館最平價但卻常常無法真正放鬆休息--難得假期的小旅行,想要民宿的親切舒服,但又想要旅館的乾淨及便利配備,同時不要忘了精打細算--小南天生活輕旅為妳的需要而生。 沒有旅館的拘謹,讓妳感受如民宿的人情味;旅館的乾淨、安全,我們卻也沒有少。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的這兩款餅乾分別是用卡迪那和模範生點心麵合作,成功啤酒則是臺灣啤酒的金牌,讓大家再購買拍攝留念之餘,也可以喫的開心也放心。 臺南孔廟2025 每年農曆九月二十八日是“至聖先師孔子誕辰”,也是臺灣的“教師節”,臺南市政府都要按照古制在這裏舉行盛大的祭孔典禮,人羣聚集,萬人朝拜,莊嚴隆重,十分熱鬧。
臺南孔廟: 提供活動:
大成殿兩側廂房之北段與東西廡相接之建築為「禮器庫」與「樂器庫」,是孔子廟儲藏釋奠禮中必須用為數眾多之禮器及樂器之處。 明倫堂為儒學講堂最常用的名稱,全臺首學臺南市孔子廟亦不例外。 明倫為瞭解宗法制度概念下的人際關係與儒學對社會的認知。
臺南市孔廟建築特色在主體建築部份依循左學右廟的規制,廟前東西分設有禮門與義路,大成門為入口,兩側分別為節孝、孝子祠與名宦、鄉賢祠。 臺南孔子廟創建於明永曆19年(1665年),當時稱為「先師聖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由島上第一個漢人政權鄭氏王朝所創立,為的是在臺開辦教育,培養為國效命的人才。 清領時期亦延續功能,為臺灣官辦的最高學府「臺灣府學」所在地。 直到今日,孔廟依然是讀書人的聖廟,有著崇高的地位。 清康熙年間,分巡臺廈兵備道陳璸於明倫堂的左後方,依福州府學「奎光閣」體式,興建了三層樓的文昌閣,奉祀文昌帝君及魁星,並做為臺灣府學的藏書處。 此閣後來歷經數次整建,西元1979年(民國六十八年),文昌閣曾因年久失修而傾頹,臺南市政府拆除後,以水泥結構重建,現況為民國六十八年(1979年)重建之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