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可以從〖外挖子步道〗走到這裡,就可以避開興南路二段長長的柏油路,這次為了經過福德宮,還是免不了要走興南路二段。 這看起來肥嘟嘟的,毛色發亮,這裡已經很接近寺廟,應該是有人養,而且非常撒嬌,看到人一直狂喵討東西喫,看我不給東西喫,就悻悻然轉身離開,哈哈。 圓通禪寺2025 不少路段是在這樣的稜線巖塊中穿梭,走起來非常很舒服,這裡的路徑有點像土城十八羅漢巖那一帶,只是這裡平緩多了。 「玉皇宮」並不是個大廟,都會區郊山步道都會有許多這樣的廟宇林立,只是沒有想到「玉皇宮」旁的小空地,有這樣不錯的展望。
〖圓通寺步道〗登山口離「捷運南勢角站」大約500公尺,在南山路236巷巷子裡,所以一開始要沿著南山路236巷,走到底。 開山和尚為聖照老和尚,祖籍山東,俗姓潘,生於民國九年,十九歲追隨滿果老和尚到北京求法,後親近體敬法師,二十二歲依止出家,二十七歲於湖北武昌普渡寺受具戒,三年後至香港青山,駐錫東林唸佛堂,每天日夜精進唸佛不輟。 圓通寺依山勢而建,在其建築後方有一登山步道是為親山休閒級別,全長約為8.4公里。 我去了就應該回不來了,所以也打算回頭從長計議是否只取一段來步行。 圓通禪寺 圓通禪寺建築風格是仿唐式又略具日式風味,山門前兩側立有兩座大型洗石子的獅象雕塑,乃民國六十六年新光人壽公司董事長吳火獅所捐贈。
圓通禪寺: :圓通禪寺~視野遼闊,景色優美
循山崖石壁裂縫間的階徑上行,可達圓通寺的後山,自山頂俯瞰臺北盆地,視野遼闊,景色優美。 這裡有個叉路標示往寧夏工專方向,後來查資料,這叉路可以通往〖外挖子步道〗,〖外挖子步道〗的入口也很接近捷運南勢角站。 在稜線上有一小段樹梢缺口,可以看到對面山脈上的社區,一開始誤以為那是木柵的焚化爐,後來想想這裡應該看不到木柵焚化爐,這裡應該是新店安康路一帶的焚化爐。
- 新北市政府已整合這些登山步道,規劃成「圓通寺越嶺烘爐地登山步道」,並列入新北市登山步道系統。
- 聖址圓通巖道場,於民國四十八年間開創,古佛靈感無比,甘露遍灑,滋潤眾生,佑國佑民,護法四方,合境平安。
- 新北中和「烘爐地」以全臺最大的福德正神像聞名,除了夜晚可以上山虔誠求財,白天通往「中永和的後山」圓通禪寺的步道也已修繕完成!
- 右邊是文殊菩薩的座騎火獅,性情威猛;左邊是普賢菩薩座騎青象,神情溫柔,剛柔並濟,鎮守寺門前。
中壢圓光禪寺座落於中壢市郊,大園鄉界與月眉山之間的純樸鄉間,是桃園縣歷史最悠久的寺院之一,於民國七年由妙果老和尚開山,民國九年落成,民國三十一年增建禪堂。 圓通禪寺 全寺佔地二千餘坪,為中壢市大壇城邱阿興、邱葉梅妹伉儷捐獻土地十餘甲及銀圓七千餘元以成其事。 老和尚一生,除了創建苗栗法雲、中壢圓光兩大禪寺外,還致力僧青年教育事業。 民國三十三年(昭和十九年),成立『臺灣佛教會北部鍊成所』。
圓通禪寺: 中和「烘爐地至圓通禪寺」步道修繕完工!新設觀景平臺眺望大臺北
圓通禪寺的創立者為妙清法師(西元1900~1955年),新竹人,俗名林塗,自小信仰佛教,曾結婚也有一子。 在23歲那年看到許多孤寡無依的女子,想幫助這些女人們皈依佛門,故徵求夫家同意,自願出家,在香山潛心修佛,並參加了大湖法雲禪寺開山住持覺力法師(西元1881~1933年)舉辦的佛教講習會,拜入覺力禪師派下。 大雄寶殿屋頂為重簷歇山,鋪日式黑瓦;殿內樑柱、天竺式天花、神龕及窗楣之細部裝飾,甚具特色,融合臺灣傳統、日本及西方建築風格為一體,極為罕見,且具時代建築、流派、技術之意義。
- 循著圓通禪寺右側的步道上去前往一線天,沿路都是涼爽的綠蔭,有涼亭及樹蔭可以遮陽,這裡的自然步道由大片相思樹組成,還擁有曾被譽為「中和莊八景」的「壁湖怪石」地質景觀。
- 圓 光僧伽教育」秉持著「教育,就是造就佛教人才的根源,也是拓展佛教弘法利生事業的力量!」為理念。
- 〖烘爐地山步道〗是個人覺得今天最好玩的一段路,一路走在稜線巖稜上,不僅自然許多,視覺上也比較漂亮,個人覺得遠勝於〖圓通寺步道〗。
- 整個庭園園藝工程由林總裁發心供養,其中六方柱石林造景由寺方監造團隊葉居士專程飛往蒙古直接挑選裝運回寺,費用由翁居士供養;栽植於寺門口及庭園中的幾棵老主樹則是彰化田尾黃居士將多年傳家珍寶割捨捐贈的虔誠供養。
- 所有的瓦片皆通過高溫燒製接近霧面瓷化處理,即使經過日曬雨淋的時間淬鍊也不染垢不褪色。
之後禪寺的建設直到民國66年(西元1977年),由第三任住持達精尼師於任內完成寺內早年未完工的所有建築,歷經51年,經過三任住持才告落成。 聖址圓通巖道場,於民國四十八年間開創,古佛靈感無比,甘露遍灑,滋潤眾生,佑國佑民,護法四方,合境平安。 因此遠近民眾,前來參拜日漸眾多香火鼎盛,遂成為劍潭古剎圓通巖佛教聖地。 監造團隊在琉璃瓦的製作上費了一番用心,特別在業界打聽到國內一家堅持品質又可以依客需求施作的屋瓦專業廠商,指定由日本一家百年老窯場、經驗老到的老師傅經過一年左右的時間才窯燒出寺方要的瓦色與質感。 所有的瓦片皆通過高溫燒製接近霧面瓷化處理,即使經過日曬雨淋的時間淬鍊也不染垢不褪色。 同時每一片的琉璃瓦內面,拓印上雲老禪師的親筆墨寶「白雲禪寺 甲午年恭製」,瓦當正面刻鏤著千佛山的層疊山徽,滴水也依照指定燒製出流雲形貌。
圓通禪寺: 圓通寺(屏東)
乃以八七高齡,擇北臺灣郊外蘭若處,建「西模禪寺」,以《百丈叢林要則》為依皈,供有緣同道安住修學。 到美國紐約參訪世界佛教中心會面常州天寧寺退居敏智老和尚、及顯明長老、壽冶長老、浩霖老法師、及沈家禎老居士,並佛教唱誦法要。 經常到上海的超岸寺親近守培老法師,聽講大乘起信論,並到金山寺聽仁山老法師講金剛經等。 圓建禪寺功德一事,不只是臺北眾等的責任與期待,全千佛山從南到北暨海外道場,一齊共同承載願力! 禪寺坐落於烏來風景區之新烏路交通要道上,雲老禪師囑咐禪寺外觀設計要能融合於周遭的自然環境。
圓通禪寺: 新北市-中和區
從正門口循著階梯往上進入圓通禪寺,寺廟大門左右兩側各有一座由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捐贈的石雕,巨獅與大象一個勇猛一個溫柔,造型十分醒目。 圓通禪寺2025 從圓通路367巷往圓通禪寺是往上的山路,下雨天過後會比較濕滑,建議穿防滑的運動鞋、登山鞋或雨鞋,登山時務必小心不要滑倒。 2.水源快速道路往中和華中橋方向前進,下華中橋後沿著景平路直行,至圓通路右轉,續行至圓通路367巷左轉上山,即可抵達圓通禪寺。
圓通禪寺: 中和圓通寺縱走土城承天禪寺…
新北市中和區圓通禪寺創建於民國十五年(昭和元年,一九二六)歷時51年才告建成,由妙清尼師開山,採純佛教式建築風格,其建材利用了山上的石頭與砂土,讓整個依山而立的石寺與周遭顯得特別融合,且兼具雄偉之氣勢。 寺院門口的左右側各有一座巨獅及巨象石雕,氣象莊嚴,走入山門拾級而上,即可看見圓通寺的大殿,由於耗時甚久,因此歷來興築融合了多種風格,基本為仿唐式的造型,卻又略具日式風味,反映了臺灣的歷史與人文。 第二任住持達禪師姑,於民國六十五年圓寂,第三任住持達精尼師,與主任委員達聖法師,共同策劃寺內未完工程,繼續興建,直至民國六十六年方始完成,同年舉行落成典禮。 圓通禪寺2025 圓通寺之構建,共費時五十一年,歷經兩代三任住持,才完成此一道場,誠屬不易。
圓通禪寺: 中和圓通雅筑宿舍簡介暨欲住宿登記
右邊是文殊菩薩的座騎火獅,性情威猛;左邊是普賢菩薩座騎青象,神情溫柔,剛柔並濟,鎮守寺門前。 山門內有尊笑口常開的彌勒佛箕踞而坐,故其匾曰:「悅爾眾心」。 而圓通寺前殿,寬正五間,殿內一尊釋迦牟尼童像,站於七朵蓮花之上,指天指地,表「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之意。 越過前殿的中庭,即是大雄寶殿,總面寬亦為五間,殿內三間,正面及左右側三邊設廊,殿內主祀「華嚴三聖」,即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及菩賢菩薩。
圓通禪寺: 中和圓通禪寺一線天步道|峭壁大彌勒佛,觀景臺俯瞰臺北盆地遼闊視野優美雅緻
惟照聖、照賢二師,長年為建寺繁忙,於佛法未及涉獵,乃於六十五年(1976)禮聘時任東山寺佛學院教務主任之惟勵法師為第三任住持至今,弘法利生事業乃得以延續。 又自六十八年(1979)「佛教慈濟功德會」在圓通寺成立慈濟屏東分會,從事貧戶發放、委員聯誼、志工培訓等會務,至民國八十年(1991)間成為「慈濟」在南部三縣市發展的重要根據地。 〔記者李穎/中和報導〕採純佛教式建築、耗時51年興建完成的圓通禪寺,地處幽靜,可遠眺觀音山,曾經被選為臺灣八景之一,禪寺後方林木蓊鬱,吸引觀光客經常前來登山健行;但廟方人員透露,自福爾摩沙高速公路開通後,廟方人員出現不合傳聞,懷疑與風水被破壞有關。
圓通禪寺: 中和區「圓通禪寺」
互助營造林清波總裁特別請來一位國際知名的日本設計師先到菩提寺參訪,再到白雲禪寺,請他設計規劃整個山門外的園藝景觀,希望將禪寺打造成一座能使人人生起歡喜心的現代禪院! 整個庭園園藝工程由林總裁發心供養,其中六方柱石林造景由寺方監造團隊葉居士專程飛往蒙古直接挑選裝運回寺,費用由翁居士供養;栽植於寺門口及庭園中的幾棵老主樹則是彰化田尾黃居士將多年傳家珍寶割捨捐贈的虔誠供養。 山門與主建築合為一體,採圓拱紅木門設計,門鬥框圍包覆一體成形的橄欖綠大理石材與宜蘭石洗石子外抿牆,和諧相融且容易保養。 平日正門不開啟,來寺訪客皆由左右邊門出入,只有在大型法會及重要慶典時,才會開啟正門。 門額楣上鑲嵌的「千佛山白雲禪寺」及「白雲」二字落款,乃出自雲老禪師的親筆墨寶,於建寺動土前早已先寫好,親手交予寺方的監工團隊。
兩側為廂房,在日據時代,曾做為日軍囚禁犯人的監獄所在,如今為女尼們禪修、居住的地方。 大雄寶殿右方,便是最早破土興工的極樂院,原名功德堂,是中國式的磚造建築,民七十年改建成現在的水泥建築。 另在民國七十一年,於圓通禪寺右方設立圓通寺圖書館一座,專供研究佛學使用。 在寺內的裝飾上,樑柱為羅馬柱,大雄寶殿的神龕裡面的花紋則是仿巴洛克的裝飾設計,看不到臺灣宗教建築常有的繁複雕刻,非常樸實,整體來看是莊嚴又靈秀的純佛教建築。 圓通寺順著山勢而建,坐北朝南偏西,格局完整,表現出佛寺的莊嚴氣氛。
1927年林妙清在時任龍山寺住持覺力禪師的協助下,決定於中和石壁湖山建寺,並仰賴仕紳名流贊助,順利建造寺院。 圓通禪寺 圓通禪寺 圓通禪寺創建於民國15年,歷時51年才告完成,現址遠眺五股觀音山,建築風格則融合日本、西洋及臺灣特色,為當地風景優美的著名禪寺。 其多種風格並存的造型,反映了臺灣多元的歷史與人文,於2016年11月9日訂為直轄市定古蹟。 中和南面丘陵地環繞,登山步道網路綿密,一般登山客的半天行程可由圓通禪寺出發,前往烘爐地南山福德宮,或者反向操作,甚至有連走至新店綠野香坡社區或土城承天禪寺的,我們的路線只是輕鬆小菜一碟罷了。 圓通寺的法脈傳承自大乘佛教曹洞宗,淵源可追溯到苗栗大湖法雲寺。
有別於一般常見的廟宇,圓通禪寺真的很特別,一般廟前都是石獅之類的,但這卻出現大象,很另類。 沿著樓梯往上走可以看到笑臉迎人的彌勒佛像,繼續往上走才會來到正殿,正殿的建築有種典雅的fu,沒有傳統的剪黏等雕塑,沒有華麗的裝飾有種純樸的味道。 公車☛可搭乘201、241、242、243至〝中和站〞下車,循圓通路367巷後步行約1.3公里,即可抵達。 從階梯爬上後,就可以到達一線天登山步道入口處,步道其實不長,走到一線天的廣場後,會有其導覽圖可以參考,當時雨勢過大,為了避免相機淋濕,就沒拍了此步道的導覽圖。 圓通禪寺 圓通禪寺,俗稱「中和圓通寺」,位於中和的圓通路上,此處的舊名為「石壁湖山」。
圓通禪寺: 旅遊王TravelKing
日昭和8年(西元1933年)大雄寶殿落成,舉行盛大的儀式,之後東西廂房與祖師塔陸續完成,已經具目前所見的圓通禪寺規模。 民國42年(西元1953年)圓通禪寺再經重修,目前的牆下還有當年重修時拆下來的舊構件,例如石獅、石座、石印等物。 圓通禪寺建築羣依山而建,除了建築本體外,山壁上有彌勒佛雕刻及「佛」字石刻。
圓通禪寺: 新北事
符合「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3、4、5款之指定基準。 循著圓通禪寺右側的步道上去前往一線天,沿路都是涼爽的綠蔭,有涼亭及樹蔭可以遮陽,這裡的自然步道由大片相思樹組成,還擁有曾被譽為「中和莊八景」的「壁湖怪石」地質景觀。 如悟法師宏願深遠,多年來亦期望成立男眾佛學院,終於在民國九十七年四月『圓光男眾佛學院』圓滿地開光落成。 圓通禪寺2025 復學至今,已邁入二十餘年頭,圓光佛學院的教育體制至此臻備完善。
圓通禪寺: 景點介紹
民國四十四年一月二十九日,妙清禪師以五十五歲之齡坐化,圓寂時因身邊老尼不懂文字,未留下隻字片語傳諸後世。 位處在中和山區的半山腰上,圓通禪寺創建於日本時代昭和元年(1926年),主要供奉釋迦牟尼佛,由妙清尼師所創。 有一推論,來自新竹的妙清尼師應該是客家人,使得禪寺與客家也多了一分淵源。
圓通禪寺: 中和圓通禪寺
在我拍完圓通寺之後,天空開始滴下雨來,看著步道石階上的青苔,讓我更加堅決地取消了這次登山步道行程,只前往其旁的一線天步道。 看登山步道導覽圖,有時是有看沒有懂,必須走過一遭後,才懂得導覽圖上到底哪個地方在指哪,原預計想要走走看這邊的登山步道,卻不想遇上雷陣雨,就打消了去登山步道的打算。 中和區區長賴俊達表示,本次修繕工程針對登山步道沿線地坪、涼亭及階梯塑木板以生態工法進行改善,另於登頂涼亭處增加觀景平臺,讓旅客登山休憩時,也能遠眺臺北盆地之美。 位於臺北縣(註 2)中和市(註 3)錦和裏圓通路的「圓通禪寺」,創建於日據時期的昭和元年,也就是民國十五年(西元1926年),當時由二十六歲的妙清尼師開山,歷三十餘年,與徒達聖尼師共創。 圓通禪寺 圓通禪寺在臺灣佛教界擁有特殊地位,因為是少數專供女尼修佛的禪寺,其開山法師又是女尼妙清法師。 寺內主祀釋迦牟尼佛,副祀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護法韋馱尊佛、迦藍菩薩。
一、本校目前聯合臺灣科技大學、致理科技大學、華夏科技大學及雙和醫院共同承租新北市中和地區南勢角圓通禪寺土地興建之學生宿舍。 民國七十六年,為培養更高等的佛學教育研究人才,成立了『圓光佛學研究所』,並於民國七十八年獲得教育部高教司立案為『財團法人圓光佛學研究所』。 民國六十三年五月到圓光禪寺晉山的住持如悟法師,俗姓蕭,臺灣苗栗人,十四歲依苗栗法雲寺成空老法師出家,二十五歲受具足戒。 曾就讀於臺中寶覺寺、新竹靈隱寺 、福嚴學舍、香港能仁學院,篤學篤行,深得諸山長老器重。 民國三十七年,光復後,妙果老和尚在圓光禪寺創立本省最早的佛學院──『臺灣佛學院』,禮聘當時駐鍚新加坡的高僧慈航法師親臨主持院務,招收本省及內地僧青年八十餘位。 本次來訪選擇先搭公車241至終點站中和站下車,下車後沿圓通路367巷前往登山口,沿途指標還算清楚。
民國66年 1977 第三任住持達精尼師,共同策劃寺內未完工程,繼續興建,直至此時才完工。 童年舉行落成典禮,圓通寺之建築,費時51年、三任住持方纔完成。 另外,前新光人壽董事長吳火獅捐獻寺門石柱前兩側之左獅右象石雕。 民國68年(公元1979年)佛教慈濟功德會在本寺成立慈濟屏東分會,從事貧戶發放、委員聯誼、志工培訓等會務,至民國80年(公元1991年)慈濟屏東淨思堂啟用前,本寺為慈濟在南部三縣市發展的重要根據地。 民國49年(公元1960年),開山住持宏元法師到屏東長治鄉弘法,見此地民風純樸、信心堅定,發願在此開山建寺,獲得陳老中等地方善信贊助,於是年十月完成一茅舍,名「圓通寺」,唯宏元法師佈大願未成竟撒手圓寂。 B、(綠色路線):〖圓通寺步道〗入口-【外南勢角山】(國旗嶺)-「仁慈寺」「圓通寺」-一線天-「慈雲寺」-「玉皇宮」-墓園小路叉路-彩蝶社區。
圓通禪寺: 住持圓寂 各派牽制 羣龍無首 20億圓通寺產 誰接掌…
提供雙北敬老卡旅遊資訊,讓您一卡在手輕鬆就出門,專屬銀髮資訊、跨出家門感受、銀髮分享回饋。 圓通禪寺的一線天景觀由岩石天然節理形成,受到重力關係,使得節裡慢慢往低處裂開傾斜,隨著時間裂縫越來越大,逐漸形成一道神祕的裂隙。 南無古佛為主佛,並請臺南白河關子嶺紫雲殿住持林景棠大德前來查看聖地,由指南宮建築師張永坤大德設計,再由林順吉大德監工,於焉成矣。 對街友潑灑穢物的3名強恕中學學生,其中一名曾姓學生在12日公開道歉後隔天傳出失聯的消息,曾同學的媽媽還焦急的跑到派出所報案協尋,經過員警透過手機定位,纔在中和圓通寺找到人,員警形容,當時曾姓學生看來相當落寞,也喝了點酒,一個人在黑漆漆的廟門前遊蕩。 大陸微博最近出現一則,「雲南昆明圓通寺最近推出新業務,在超度亡靈時,只要親人多加500元,就可以保證下輩子投胎美國」的消息。 一經流傳後不少網友就調侃「只要500元,比簽證費便宜,移民最便宜的途徑找到啦」、「這裡的和尚牛,辦理的不僅是跨界業務,還是跨國業務」等,逼得圓通寺工作人員趕緊澄清,「這是謠傳,沒有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