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的海蝕柱與海蝕溝,令人有無限想像的空間,因此民間流傳了呂洞賓與何仙姑在此得道的浪漫故事,故又名「呂何崖」。 平臺右下方,有一平衡巖,傳說是玉帝的玉璽,為了鎮住呂何二仙所擺放,往平臺右方遠眺山稜線,又酷似一隻石獅看守玉璽,石獅下方海平面上有一尖銳之海蝕柱,漲潮時像一隻鯊魚,退潮時又像一隻犀牛與石獅緊緊相伴。 據說,昔日馬祖列島海盜橫行,這裡曾經是島上民眾躲避海盜的最佳藏身之處。
- 東引原名「東湧」,據民間傳說,很早以前,福州東北方海面,一夜之間湧現一座小島,無以為名,遂名之「東湧島」。
- 福正曾經是東莒最繁華的村落,現人去樓空的景象或許引人惆悵,但它所散發的幽靜之美,卻是馬祖傳統聚落所獨具的人文氣息。
- 無線電標桿:一座,1973年增設;1991年加以汰換,輸出電力100瓦特,射程100浬,與基隆燈塔無線電標桿合成一組,以便定位。
- 位於福澳村西南方福山公園的山頭,上書「枕戈待旦」四個三、四人高的大字,是遊客搭船訪馬的第一印象。
馬祖食材取之於海洋,用之於餐桌,種類豐富,是大自然恩賜、難得而珍貴的天然資產,用「我家冰箱在大海」形容馬祖人的廚房,著實貼切。 來到這裡,不少在臺灣本島極難品嚐到的獨特海味或閩東紅糟料理,總讓旅人的嗅覺與食感味覺魂牽夢縈,讓旅行的記憶不只存在於照片,也埋在最深層的味蕾之間。 新進為您精選這家無菜單私房料理,主人用經營一個家的理念,配合獨到的美學觀點與精湛廚藝,將馬祖春夏秋冬以當令食材巧妙地演繹,在此細嚼慢食,品嘗食物的細緻真味;也品嘗,原鄉人的溫情款待。 至光緒九年(1883年)始聘英國技師築西式燈塔於旗後山上。
東湧燈塔(東引島燈塔): 前往東引島燈塔交通方式
它在1902年由英國建築師設計,而當年島上沒有馬路,船隻僅能停靠在海上的懸崖旁,利用人工搬運建材,花了兩年時間才慢慢地將燈塔建造完成。 潔白的牆身傲立在海邊崖壁上,還擁有壯闊的「絕美海景」,是馬祖最美的驚嘆號。 東引燈塔(東湧燈塔)」由塔身、塔燈及塔頂等三部分組成。
花了10年以上的時間,於2009年10月完工的媽祖巨神像,本體高度為28.8公尺,曾為全世界最高的石造媽祖神像,全部由花崗巖雕琢而成,莊嚴宏偉,法相慈悲,令人讚嘆。 加上避雷針後,其高度亦為 29.6 公尺,正好是馬祖四鄉五島的總面積。 目前已申請金氏紀錄為世界第 1 高的石造託燈媽祖神像。
東湧燈塔(東引島燈塔): 民宿
修建後的燈塔塔身為八角形,至頂部轉為圓筒狀,有陽臺可供遠眺。 燈室外面裝玻璃,圓頂上有風向儀,風向儀上書寫有漢字,東、西、南、北,此種造形極為少見。 塔身塗白色,頂部為黑色,高達十一公尺,遠望極為明顯。
- 塔身是由1公尺厚的紅磚所組成加上鑄鐵構造的塔燈,如此優美的設計,而使東引燈塔(東湧燈塔)成為熱門的觀光景點。
-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國民政府來臺,海關奉準接收全臺各地燈塔與燈桿,花蓮港燈塔一併由海關接收,1960年改為白色連閃光。
- 前往東湧燈塔的途中,還有一個太白天聲紅的景觀臺,聳立於巍峨巨石上視野極佳。
- 1962年時改建為八角形混凝土塔,塔身漆上原初的條紋外觀。
- 長堤咖啡屋距離東湧燈塔(東引島燈塔)約2.19公里。
曾經它是東引島附近來往船隻的「重要導航指標」,不過現在的船舶技術日新月異,船隻幾乎都有衛星導航系統,東引燈塔(東湧燈塔)的使命也漸漸退去,轉型為觀光旅遊型態供旅客參觀。 然而它的建築之美、迷幻的歷史特色、絕美壯闊海景,吸引不少國內外旅客前來,韓國人也喜歡到此拍照,所以觀光處還特別製作中、英、韓文解說牌。 建於清光緒5年,原名為「東湧燈塔」,塔高14.3公尺,燈心距離高潮面97.8公尺,是由英國工程師所設計的白色建築,目前已列為國家三級古蹟,充滿18世紀歐式建築風格,有「東引別墅」之稱。 2021年2月20日,基隆燈塔在經過基隆市政府文化部決議下,指定為基隆市市定古蹟,並將配合推廣西岸觀光行程成為觀望海景之景點。 基隆燈塔,是位於臺灣基隆市中山區的燈塔,目前仍為公共機關,故該建物無對外開放參觀,於2021年2月20日指定為基隆市市定古蹟。
東湧燈塔(東引島燈塔): 東引~搭船至福澳港(南竿)(船程約2小時)~繼續轉乘交通船至青帆港(西莒)(船程約1小時)→青帆村→菜埔澳→坤坵沙灘
另外,本網站也提供周邊景點自動偵測服務,我們建議您允許本網站取得您的位置資訊,以開啟及使用此智慧化服務。 1909年5月上旬,燈器等零件才送到彭佳嶼,並在該年7月完成後續興建工程,最後燈塔在9月20日正式啟用。 在此同時,為了指引搬運材料的船隻而於1907年所設的臨時燈桿也予以拆除。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後國民政府來臺,海關奉準接收全臺各地燈塔與燈桿,花蓮港燈塔一併由海關接收,1960年改為白色連閃光。 東湧燈塔(東引島燈塔)2025 ,1964年海關移撥已拆除的富貴角燈塔臨時燈塔之鐵材,移設花蓮港燈塔新建新塔身一座,塔高增加至28.4公尺,也讓花蓮港燈塔素有「拼裝燈塔」的稱呼。
東湧燈塔(東引島燈塔): 臺灣熱門目的地
在高度與方向都經過嚴格精密計算下,風格選擇當時東方相當少見的歐式外觀打造,耐看的外觀設計兼具實用與無可挑剔的美感。 無線電標桿:一座,1973年增設;1991年加以汰換,輸出電力100瓦特,射程100浬,與基隆燈塔無線電標桿合成一組,以便定位。 依據財政部關稅總局海務處第95008號佈告,富貴角無線電標杆停止播發信號自2006年8月18日起停止播發信號。 昔日橋仔聚落富漁鹽之利,曾作為對大陸商業的轉運港,可說是北竿第一大村。
東湧燈塔(東引島燈塔): 東引島燈塔(東湧燈塔)
全國最大口徑,直徑有24公分,一次要十二名弟兄來操作,有馬祖鎮島之寶稱號的超級榴彈砲, 1995年最後一次試射之後就沒再發射過,不過,巨砲依然堅守崗位保衛臺海的安全。 東湧燈塔(東引島燈塔)2025 東引民風淳樸,軍紀森嚴,有的民家根本「夜不閉戶」,此地旅遊業起步幾年之後,急起直追,飯店民宿裡的現代化設備,如衛浴、冷氣、熱水器等基本設施一應俱全,衛生局舉辦衛生檢查,東引的民宿更常常勇奪第一。 老爺大飯店是東引唯一合法的旅館,也是全馬祖2家領有登記證的飯店之一,五層的電梯大樓面向海港,視野絕佳,不時可望見中柱港穿梭來去的船隻。 從臺灣或南竿前往東引最普遍的交通工具就是臺馬輪,從老爺大飯店的客房就看得到臺馬輪美麗的身影。 做為東引的旅宿龍頭,老爺大門上方一面大大的匾額刻著「東引第一棧」,氣勢非凡,年輕的主人毅然辭掉鐵飯碗,回鄉經營老爺,熱情的心、開朗的笑容和親切的接待都讓人感到老爺果然很「讚」。 東湧燈塔(東引島燈塔) 順帶一提,臺馬輪售票處就在老爺大飯店的櫃檯,可以說,來往東引的旅客沒有一個不踏進老爺大飯店。
東湧燈塔(東引島燈塔): 花蓮港燈塔
為先總統蔣公於民國四十七年七月蒞臨馬祖巡視防務時,嘉勉地區軍民不忘復國之志而親筆所題,並銘刻於碑石上,這面精神標語雖然稱之為照壁,但實際上是一座地上五樓、地下一樓的長方形建築物,之前作為「連江縣文建館」。 東湧燈塔(東引島燈塔)2025 展示馬祖風土民情、漁業資源、文經建設的發展歷史與沿革。 珍膳美餐廳距離東湧燈塔(東引島燈塔)約1.56公里。 若想在東引喫頓豪華大餐,最常被當地人推薦的就是珍膳美餐廳。 外觀是復古的閩東式建築,內部用餐環境舒適,料理口味更是一絕,老闆阿光師廚藝了得,店內沒有菜單,但菜色保證驚喜! 東引鄉的主要出入門戶 東引是馬祖列島中位置最北、最接近臺灣的島嶼,孤懸東海,地景地貌魅力萬分,若誇讚其為國寶級海岸一點也不溢美。
東湧燈塔(東引島燈塔): 東湧燈塔(東引島燈塔)
民國88年(1999年)3月行政院覈定馬祖列島為第六座國家風景區,同年底成立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東湧燈塔(又稱為東引島燈塔)位於世尾山山腰上-全馬祖列島的極東之地,亦有著北疆燈塔之稱,純白色的磚造塔身,高13公尺,洋溢著18世紀歐洲式建築風格,聳立於懸崖峭壁上。 西元1904年完工的東引島燈塔,位於馬祖東引島東坡,又稱為「東湧島燈塔」,東引島燈塔是距離臺灣最遠的燈塔。 為十八世紀英國式建築,塔身為圓形磚造,扇形地基由花崗石板鋪成,粗壯圓柱式塔身由紅磚砌成,漆成白色。 由於東引島鄰近海域佈滿險巖暗礁,西元1958年因軍事理由暫停使用,西元1989年又恢復發光。 由於東引島鄰近海域佈滿險巖暗礁,民國47年(西元1958年)因軍事理由暫停使用,民國78年(西元1989年)又恢復發光。
東湧燈塔(東引島燈塔): 歷史
清末漸漸開放與諸國通商後,商務貿易往來日漸興盛,距離東引島不遠的福建三都澳就是個商賈貿易往來繁忙的天然良港。 在航海技術仍未成熟的年代,每次出海捕魚、出港貿易都像是對生命與財產上的一次大冒險,在經歷無數次船隻擱淺、觸礁沉沒與生命與財物損失下,這才漸漸催生出東引島燈塔的誕生。 所需的生活物資仰賴每月來自基隆的補給船供應,可輪流返回臺灣休假。
東湧燈塔(東引島燈塔): 行程內容
芹壁,號稱「馬祖地中海」,名稱源自於村落澳口前有一突起的岩礁,因狀似一隻大海龜,居民稱它為「芹囝」,岩礁的四周海水清澈見底如鏡,因而稱為「鏡港」。 東湧燈塔(東引島燈塔) 由海面往陸地望去,村落好似鑲嵌於「芹囝」後方山壁上,故有「芹壁」之稱。 芹壁是馬祖閩東建築最具代表性的聚落,保存極為完整,屋舍為花崗石建築,依山勢呈階梯狀排列。 其間工法最細緻的一棟民宅,為抗戰時期「和平救國軍」北竿部隊主任所築建的「海盜屋」。 芹壁不僅有「鐵甲將軍」的傳說,還有海盜屋的故事,都值得旅人去細細尋找。
2001年歷史建築百景徵選活動中,彭佳嶼燈塔被票選為第12名,2021年12月3日,文資審議委員審議通過,將彭佳嶼燈塔從基隆市市定古蹟升格為國定古蹟,後則正式公告。 2022年5月28日航港局配合交通部舉辦的「2022世界自行車日─騎遊環臺」活動,首度開放花蓮港燈塔及奇萊鼻燈塔供民眾入內參觀。 10月26日完工開始點燈,燈塔移交給通信局營運管理,花蓮港燈塔坐落在今日花蓮市花崗山上,因使用二手材料興建,高度僅有10公尺,因此設置後燈塔高度及光度均不足,外海船隻不易發現花蓮港燈塔的照明。 1913年(大正2年)12月24日石油燈更新為閃白光乙炔瓦斯燈,每2秒1閃光,照度提升至約350燭光,照度所及提升至約15浬。 1921年(大正10年)10月22日調整明弧,1931年(昭和6年)換裝綠色定光電燈。
東湧燈塔(東引島燈塔): 北竿‧橋仔碼頭~搭船至大坵(船程約5分鐘)→芹壁聚落→【季節限定Part II.】啟動馬祖海上追淚計畫
想在東引喫到最多樣,最齊全的海鮮,份量多,味道好,來魚多多就對了! 本店自戰地政務起已開業30多年,福州風味菜,最具特色是老媽子的魚丸、魚麵純手工製作.有種外島獨特香甜滋味。 東湧燈塔(東引島燈塔) 今友緣餐廳距離東湧燈塔(東引島燈塔)約2.08公里。 今友緣客棧老闆的好手藝、高CP值,連在地人都十分捧場,這裡的菜色多變、口味道地、價格又平實,來東引,想一次品嘗在地好料,來今友緣就對了!
大砲連可回溯至1959年的梅石駐砲部隊,時值八二三砲戰翌年,戰雲密佈,情勢艱難,砲兵重砲射擊帶有「雷聲一震撼山嶽,霆霽風雲威四海」之勢。 近年來在馬祖褪下戰地色彩,逐漸成為熱門觀光地區,也是國軍現役最大的240巨砲陣地,巨砲重量2萬多公斤,口徑24公分,砲臺輪胎就將近一個人高,需12名士兵共同操作,射程數十公里,有馬祖「鎮島之寶」之美稱,實屬於臺灣人限定景點。 東湧燈塔(東引島燈塔) 雲台山是臺灣小百嶽之一,視野寬廣,能遠眺馬祖列島,天氣好時甚至中國大陸的北茭半島也能清楚看見。
「和尚看經」自二六據點居高臨下,掌控各型船舶進出中柱港,落日時分,霞光滿天,從 … 入定老僧崖邊看經 每當船舶準備停靠中柱港時,會發現在西引島的「二六據點」山坡有一座巨石矗立,立身於中柱港向西望,宛如一位定力高深的修行者,在滾滾紅塵中,入神觀看經書,因而得名。 「和尚看經」位於重要戰略位置,從二六據點居高臨下,守護東引的門 … 拾階而上思昔幽情 東湧燈塔(東引島燈塔) 在中柱港完成前,忠誠門一直是東引島的門戶,為昔日東引軍民進出及魚獲上下必經之處,如今已失去原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