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來大溪必喫的豆乾店,一定要加上他們家調製的醬料,也可以自行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如果喜歡喫重口味的話,可將附上的醬油淋上拌在一起,味道剛剛好,有豆乾、豆皮、百頁豆腐、素肚、素腸、素雞、黃金蛋,喜歡Q彈或軟嫩的口感一次滿足你,如果你喜歡喫清淡口味,單喫即可。 大溪以社區為主體,打造無圍牆的大溪木博館,目前已經打造9處館舍,並串連數個歷史街屋街角館」,這些大都是日式建築改建而來,充滿濃濃的日式氛圍等待大家來欣賞。 位於大溪和平老街底的「石板古道」,全長只有短短的幾十公尺,雖然簡短,但是目前依然維持著昔日的舊貌,古道都是以取之於大漢溪的石板鋪成,所以被稱為「石板古道」。 小編小提醒:這裡雖然是熱門拍照景點,但終歸是寺廟唷~因此進到寺廟請務必放低音量,禁止穿著暴露,短裙、短褲、拖鞋、無袖,或者吸菸。
,柱身及柱墩表面皆為洗石子,牌匾內的協興2字則以洗石子技法呈現出白色調。 廣大號大溪區福仁裏和平路26號2004年1月13日該建築為三落二過水之構造建築,其建築則為清水磚以一順一丁砌成,縫隙則為用灰泥向外塗抹1層半圓形之「凸縫」而成,目前所見的山牆,是原結構損壞後於1998年「大溪和平路美化工程」重新砌築而成,室內均為鋼筋混凝土造。 茂發號大溪區福仁裏和平路28號2004年1月13日該建築為三落二過水之構造建築,其建築則為清水磚以一順一丁砌成,縫隙則為用灰泥向外塗抹1層半圓形之「凸縫」而成,其山尖形山牆上具有植物文飾的家徽、以及柱頭卷草裝飾、匾額題字「茂發」等元素。 錦發號大溪區福仁裏和平路77號2004年1月13日該建築原為由江姓屋主經營之廟宇祭祀用品批發店,後在1947年轉賣給現任簡姓屋主的父親,轉為鐵器加工業使用。 大溪老街特色 建築為三落二過水之構造建築,圓頂兩側的短柱裝飾蝙蝠銜著古代銅錢之雕飾,引申「福在眼前」,此外另有象徵吉祥的的佛手瓜、騎樓間柱為圓柱底下接方形柱珠,其上有仿多立克柱式柱頭,柱身與牌樓面則以洗石子裝修。 金源號大溪區福仁裏和平路79號2004年1月13日該建築為三落二過水之構造建築,其建築立面則裝飾為花草紋樣等雕飾,二落大廳則為神明廳,目前建築被街坊人稱「裏長嬤」一家人的住所,經營碗粿生意。
大溪老街特色: 大溪老街桃園景點推薦|文青首選TOP10『非拍不可』大溪全攻略
目前室內已改建整修,第一進由所有權人作為咖啡店使用,後方為住宅空間。 蘭室大溪區興和裏中山路11、13號2015年11月19日蘭室於1918年由大溪仕紳呂鷹揚與其子呂鐵州所建,該建築為三開間兩進之格局,構造材料為土埆磚承重牆系統。 正身具有紅白橫條帶飾的辰野式風格特徵,並以洗石子花飾作為藝術風格裝飾,中間牌面設有「蘭室」門額二字,設有老鷹雕塑一座,寓意主人之名「鷹揚」,左右兩開間之牌樓則為「呂」字,合起來則為主人姓名。 2019年因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蘭室經修復後作為老屋情報館、茶坊以及藝文展演空間開放民眾參觀。 「大溪橋」橫跨大漢溪建於民國廿三年,全橋只用二座橋墩,路面則採鋼吊索式的造型,後續仿日治時代大溪古吊橋外觀重建,總長有330公尺,僅提供旅客及行人走動。 大溪老街特色 整體橋的設計是和大溪老街相仿的「巴洛克式」建築風格,兩側橋頭的拱門設計如城堡一樣壯觀,橋面紅磚、拱門、圓柱、浮雕、尖頂、石雕精美,而橋身二旁則是純白色的老街牌坊雕花,及古典雅緻的休憩景觀徒步區。
- 老味鋪卡哩卡哩的位置就比較靠近市場內,但店家也都很大方地提供很多樣的口味給客人試喫。
- 清領中期以後,臺灣一般在家族地位上昇後,為了光耀門楣,都會擴建住宅。
- 園區內展示模擬八二三炮戰情境的文物,例如藏於砲彈中從天而降的解放軍宣傳單、鄧麗君錄製的「心理戰」廣播音訊,還有太武新村居民留下的軍徽等文物,在各個產品簡短的介紹文字中,凝聚許多人的家庭故事與回憶。
- 大溪中正公園位於大溪和平老街旁,內有陀螺廣場、大溪神社、相撲遺址等等,都是珍貴的歷史遺跡,近日新聞報導大溪神社遭開挖,甚至當年蔣介石搭乘直升機在此降落的對空標誌已不見蹤影,老街居民急向文化局請命保存這些文化遺產,目前工程暫停施工送審。
- 大溪因為開發得早,而且拜河運之賜曾經繁華極盛一時,因此除了土地廟、富麗堂皇的宗祠家廟外,知名的百年佛寺、老廟就有普濟堂、齋明寺、蓮座山觀音寺、福仁宮、仁和宮等五座;天主教、基督教雖然較晚傳入,但與其他區相比,大溪還算是很早就接觸西方宗教的老鎮。
- 2018年至2020年則推動「大溪好生活」再造歷史現場計畫,配合歷史街區塑造,建置願景基地進行修復、整治及活化計畫。
- 位在中央路靠近桃園客運總站的無名臭豆腐,炸臭豆腐跟炸蘿蔔糕真的超級好喫,臭豆腐跟蘿蔔糕炸的外酥內嫩且上頭都灑滿了滿滿的泡菜,一份都只要40元,真的便宜又划算,重點是真的好喫到讓我們超驚豔;另外他們的豬血湯好像也很不錯,但我們真的喫太飽就沒點來品嚐。
創建於光緒12年(1886年),主祀關聖帝君,廟內仍保留了建廟以來的大小額匾,其中唐山大師林起鳳雕刻的佛像最爲珍貴。 每年農曆6月24日關帝君聖誕,各村裏大辦慶典活動及流水席,熱鬧非常,即俗稱的“大溪大拜拜”。 大溪位於臺灣桃園縣東南方,居復興山地與桃園臺地之交,大漢溪自山中流出後在此轉向北行,並在兩岸丘陵間切割出層層的臺地。
大溪老街特色: 大溪老街怎麼去
花生糖如何發跡於大溪已不可考,但可以確定的是,隨著日星月移,花生糖也在大溪寫下百年歷史,以甜蜜滋味與大溪相黏。 大溪老街特色 位於康莊路上的江記古早味麥芽花生糖,是傳承百年的難得滋味,也是許多人每訪大溪必喫的小食,軟Q不黏牙的花生糖咬下一口,立刻迸發出麥芽糖的甘甜與花生粉的香氣,喫完仍脣齒留香。 再春食堂的餐食特色有呼應大溪名產的豆製品入菜,再加上日式風格呈現,像是漢堡排有媽媽手作感,肉質嚐得出新鮮、嫩口,醬汁調味帶點微甜感,佐上蔬菜的香甜、煎豆腐的溫潤,再配上一碗煮的口感佳的白飯,好喫又討喜,喜歡。 大溪老街特色2025 「再春食堂」創立於2019年底,餐廳隱身在大溪中央路上,近金字塔三角湯圓、大溪傳統市場,在週末假日人潮洶湧時,有可能會走過、錯過。 大溪老街特色2025 和平路22號的松茂茶棧,三角型牌樓頂端為一向兩邊垂帶的綵球。 由兩尊獅子雕像啣著;內呈現幅「鯉躍龍門」的景象,象徵「出人頭地」。
- 於1921年5月30日落成,其屋頂採穹窿式凸出設計,有翼塔、雙柱式三開間,店號有外文,穹頂中央的『簡』字則為家族姓氏。
- 【月光餅】是從日治時期就已經存在的大溪特有點心,圓形薄狀的外表帶著暈黃的色澤酷似月亮因而得名,同時也是昔日大溪人中秋團圓時取代昂貴月餅所必喫的糕餅。
- 李騰芳古宅 ,又稱為 李金興古宅 或 李舉人古厝 ,位於 臺灣桃園市大溪區 ,為桃園市境內唯一的 國定古蹟 ,目前財產權所有人為 李金興 五大公業。
- 結合了雕刻與繪畫,並以強烈、活潑的躍動感來表現藝術的張力, 表現的方式則以雕刻及浮雕與建築本體相互融合,讓人一眼即可看出它的特殊動感、宏偉的建築表現。
- 矗立其中的白色透天厝屋齡雖3、40年,經整修後外觀乾淨利落,內部以簡約木質作為空間基調,溫馨舒適,每間房皆有大片落地窗,可俯瞰月眉地區廣闊的平原景觀;民宿主人希望能讓旅人停留在大溪的時間久些,體驗晚間清晨無人的老街、中央路早市的活力,重新感受不一樣的大溪魅力。
走訪大溪老街時除了對一整排的豆乾店留下印象之外,另一項最令人難忘的風景應該就是這兼表演又賣東西的伴手禮【麥芽花生糖】了吧! 將一大瓢的黏稠的麥芽糖緩緩倒入堆積如山的花生粉中,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手工攪拌、延伸、堆疊後切成適當厚度一片片的花生麥芽糖就完成了。 成分只有花生粉及麥芽糖,製作過程全都呈現在眼前除了喫得安心外,手工製作的口感Q軟甜而不膩非常受歡迎,而且是假日限定可不要撲空囉。
大溪老街特色: 特色頻道
大溪中正公園陀螺廣場在兒童遊戲場旁,周圍設有椅子可供旅人們休息。 假日在陀螺廣場附近的空地,可以看到陀螺表演,陀螺師傅真的可以同時讓很多顆陀螺旋轉,甚至還有超大陀螺的表演,非常精彩。 大溪老街必買必喫美食:老阿伯現滷豆乾、賴媽媽豆花、遊記百年油飯、大溪江家古早味花生糖、陳師兄素肉圓、金字塔三角湯圓、老味鋪卡哩卡哩、黃日香本店、和風創意豆腐酪、阿嬤小喫店-糯米腸專賣店、木菓子鬆餅、大溪拿破崙派、110布丁蛋糕。 特色:位於桃園大溪老街上的百年廟宇,創立於民前十年壬寅之歲。 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關聖帝君聖誕,普濟堂都會主辦關聖帝君聖誕繞境活動,是大溪鎮每年最盛大的廟宇慶典活動,也是北臺灣最重要最盛大的廟會活動。
大溪老街特色: 大溪老街(和平老街.新南老街)
大溪以豆乾與木器產業最為出名,和平路上便能見到不少店鋪;其中木器產業的興盛也與河運有關,昔日因肖楠木、檜木、烏心石…等上等木材在上游角板山被砍伐,順流而下在大溪成為集散地,再因當地仕紳興建大宅需求,聘請來自原鄉的師傅來臺施作,也順勢帶動產業發展。 時至今日,大溪已不再砍伐本土的林木,但使用進口木材製作的神桌與傳統傢俱仍屬品質保證。 近年來市府陸續在老街周邊規劃博物館,便是以木藝生態為主軸,展場生動有趣,是認識大溪歷史文化與木藝產業的好去處。 A2:大溪慈康陸橋、大溪和平路老街、大溪橋、大溪中正公園景觀電梯、大溪中正公園兒童遊戲場、大溪中正公園陀螺廣場、大溪中正公園相撲場、大溪木生活館 (大溪公會堂暨蔣公行館)、大溪武德殿、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
大溪老街特色: 大溪中正公園
結合了雕刻與繪畫,並以強烈、活潑的躍動感來表現藝術的張力, 表現的方式則以雕刻及浮雕與建築本體相互融合,讓人一眼即可看出它的特殊動感、宏偉的建築表現。 不同一般鹹香的牛肉麵,建議加顆店家的水波蛋,喫到一半時把蛋黃和進湯裡會有另一種風味喔。 三角湯圓外型是圓形湯圓,外皮厚實、內餡是傳統客家味,裡麪包的是碎豬肉豬肉味很重,餛飩麵的餛飩手工製作,糯米大腸風味不錯偏軟,不愧是招牌必點。
大溪老街特色: 大溪印象
基座改建為「超然亭」,園內的石椅、石桌上刻著「昭和」、「奉納」等字跡,早已模糊不清。1975年增建一層為「漢光樓」,為中正公園的制高點,可眺望崁津美景。 大溪河濱公園佔地約6.9公頃,共融式的場域內有多項遊具,單槓、鞦韆、溜滑梯,讓小朋友盡情玩耍。 好山好水的環境,搭配著超好拍的愛心裝置藝術,也是大溪熱門的打卡景點之一,有不少人還會特地到此野餐。
大溪老街特色: TOP10 推薦- 李騰芳古宅
大溪老街保存的牌樓樣式不只這些,我們可以跟著當地的地牌指標去找找看浮雕上的福祿壽。 另一側中山老街上也有牌樓與建成商行古蹟,保存也相當不錯,只是房屋多已廢棄。 這些充滿藝術感的牌樓是日治時期日本為了整齊規劃大溪而特地製作的,統一的「大正式」牌樓融合了華美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洗石子上的立體浮雕代表各種意涵,花卉象徵著平安,蟾蜍招財,麒麟代表吉祥。 大溪老街特色 除了招好運還要去黴氣,避邪的龍馬背太極、駱駝載書、龜魚游水也都是特色。
大溪老街特色: ✐ 桃園大溪老街必喫美食 NO.4 ► 再春食堂
大溪豆乾跟一般的豆腐豆乾不同,是有特別加工過的黑色豆乾,我在德國亞洲超市也有買過上面就會寫「大溪豆乾」哈哈超酷。 這個豆乾的起源據說是在一戰時期經濟蕭條,黃大目黃家老闆娘想要賺錢又想要可以將豆乾放久一點所以發明瞭這個豆乾,不過當然其他在地店家也都說是他們自己發明的,除非有時光機不然不會知道到底是怎樣。 我是撰風,雖然我們依然脫離不了生活中的糖水片,但仍不斷在尋找相似羣體裏一份渺小卻耀眼的獨到,不僅在於攝影,這也是撰寫文章的魅力所在。 Ref:鄭懿、龔學豪、遊淨茱、李俊賢、林雅茹及王佑創〈細說老街〉,大溪老街玩透透,網界博覽會,2006。
大溪老街特色: 大溪伴手禮|#2 大溪豆幹-【老阿伯現滷豆乾】
立面使用大量幾何造型做裝飾,可見串珠、算盤珠等象徵做生意的圖樣,店號刻有由右至左的「建成商行」,和由左自右的日語羅馬拼音,是座中西合璧且雄偉氣派的大宅。 牌樓圖案設計隱含著家族精神與對子孫的期許,處處可見巧思;如鯉躍龍門象徵出人頭地,葫蘆代表福祿,瓜類象徵多子多孫,牡丹、菊花、珊瑚有富貴之意。 每一戶牌樓都有其特色,甚至還出現剪黏技法,可細細比較其中差異。
大溪老街特色: 桃園復興美食-丸山咖啡-欣賞四季景緻的唯美浪漫風格景觀咖啡廳/義大利麵 鬆餅 下午茶/寵物友善、親子友善餐廳
炎熱的天氣來杯霜淇淋好消暑,比利時烈日鬆餅搭配濃鬱的霜淇淋好好喫。 若想悠哉的品嚐美味的大溪現滷豆乾,可以像依武家一樣一大早就衝大溪老街,既不用排隊,也可以很悠閒的品嚐美食。 因此依武家特地起了個大早,把老阿伯現滷豆乾當作大溪老街美食的第一站。 (依武媽還跟小朋友說,你們今天的早餐就是大溪知名的現滷豆乾~哈哈)。 逛完後小依說要跟木造生態博物館前,這兩隻富有造型感的梅花鹿拍照,為今天這麼有意義的大溪老街之旅畫下完美的句點。 我是七味粉小編,喜歡上網逛論壇當個鄉民,在網站負責編寫資訊類、3C類的文章,偶爾也會玩玩手遊和耍廢,熱愛貓狗和攝影,希望可以嘗試各式各樣的領域並且透過文字的魔力和大家分享我的親身經歷。
由此也能驗證今昔招牌設計的成效,在大面積對比色彩的壓制下,那古早味的含蓄美感,還真難擷取眾人目光。 清末首富板橋林本源家族最初發跡於新莊市街,19世紀初為避漳泉械鬥舉家遷居大溪,並在大溪經營米、鹽、木材、墾拓事業成為大地主,也帶動地方繁榮。 大溪老街特色2025 林家從大溪遷居板橋興建枋橋城(枋橋為板橋舊名)與林本源園邸之前,就已在大溪築了座石城大宅「通議第」,用以防範泉州人和泰雅族原住民侵擾,位置大約在大溪國小運動場和大溪網球場一帶,可惜現已拆除。 網球場旁的仿城樓建物上有座「林本源發祥之地」紀念碑,見證板橋林家在大溪的發展足跡。
大溪老街特色: 和平路
大溪必逛的就是大溪老街,有巴洛克風格建築可以欣賞之外,還有美味的大溪豆幹、花生糖、咔哩咔哩、豆花等等當地知名美食可以享用。 大溪老街每到假日總是擠滿人潮,不論是喫喫喝喝還是一探大溪的人文歷史名勝古蹟其實都是不錯的選擇。 以大溪老街為中心,附近景點從李騰芳古宅、齋明寺,相鄰的三峽、鶯歌、三坑、關西老街,再進入北部橫貫公路前段的石門水庫、慈湖、大溪老茶廠、角板山…等,十足的熱門景點集中帶。 沿路無可避免的塞車和找尋車位,是每逢假日進大溪老街都得執行的惱人儀式,但只要一下車進入老街區便一切豁然開朗,恨不得今天時間過慢一些,讓我們能多走看些地方。
大溪老街是位於臺灣桃園市大溪區上的歷史景點,主要是指大溪鎮上的和平路與中山路,而在和平路老街上以永發號、松茂茶棧、Kenko等歷史屋宇較具代表性。 在國內享有高知名度的大溪老街,主要範圍涵蓋和平路、中山路、中央路三條歷史街屋,不僅規模大,建築外觀與牌樓立面也保留得相當完整,是由店面形成的商街,建築型式和臺灣早期的傳統商家店街並無二致,都是面寬窄、縱深長的深長形連棟店面住宅的「街屋」型式。 「四連棟」係昭和時期所建之官舍,是大溪的百年警政宿舍羣之一,靜謐的日式建築中展示著大溪早期商貿往來的盛況資料,並以迷你模型重現大溪繁榮景象。 後棟中則展示著大溪木藝技術的特色,以及航運中止後,大溪前鎮長林熺達與地方人士串連起大溪人,攜手共同守護大溪傳統歷史文化的種種經過,讓我們最終得以在此重新與大溪的故事相遇。
大溪老街特色: 桃園青埔一日遊
其實多年前有來過大溪老街,我不記得大溪有相撲亭,直到今年2018年桃園燈會在桃園風情燈區大溪以相撲作為當地代表特色之一,才特別讓我記住要來找尋這個地方。 日據時期,這裏是富商及文人雅士居住高級住宅區,其最大特色是單號爲富豪住屋,雙號則是倉庫及受僱工人住所。 經時代變遷,街屋多已傾頹,但立面仍保存完整,其中畫家李鐵州的蘭室、烏衣巷名人後裔的烏衣舊族、煤礦鉅子簡阿牛採圓隆式屋頂及羅馬柱廊的建成商行,最引人矚目。 和平路老街緊臨大溪舊碼頭,自清朝以來即爲大溪繁華市街所在,洋行、茶館林立。 和平路老街長400餘公尺,短短的街道上,除了傳統木器行外,還有名聞遐邇的黃日香豆乾及打鐵、打石等傳統行業,歷史老店與巴洛克式華麗建築相互輝映,成爲大溪最珍貴的文化資產。
大溪老街特色: 大溪老街怎麼去?
桃園大溪是熱門的旅遊地點,到大溪老街不只可以看到融合巴洛克式與傳統閩南風格的百年街屋,近期因臺劇「神之鄉」而聞名的在地伴手禮月光餅更是不容錯過。 其實大溪還有很多好玩、好拍的地方,新的一年不妨到大溪走走,到夢幻落羽松打卡、公園野餐散步、漫步濱湖步道,認識不一樣的大溪。 泛指由桃園市大溪區和平路、中山路、中央路為主線所構成的老街區,街道上不時可見日治時期保留至今的街屋,以中西合璧的仿巴洛克式牌樓妝點建築立面,讓街道有著舊時代氛圍,獲選為臺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 老街位於進出北部橫貫公路的門戶,加上鄰近區域的豐富觀光資源,是處假日人潮總是爆滿的熱門景點。
圖片來源:老阿伯現滷豆乾粉絲頁創立於⺠國55年至今已五十餘年了,現在是大溪老街最有名的伴手禮店家,週末排隊人潮多,外帶會比較方便。 老阿伯現滷豆乾致力販售由獨家醬汁現滷黑豆乾、素雞、素肚、素腸等豆乾系列小品給聞香而來的遊客,推薦你去試試他們的黃金蛋、百頁豆腐、以及招牌現滷黑豆乾喔。 三款小菜口味不馬虎,這天有清爽脆口的漬蘿蔔、清香的炒菇,還有是一亮點的雞湯豆腐! 對,那一小盅看起來像是豆花的配菜是餐廳自製的雞湯豆腐,滑嫩口感像是奶酪般,裡頭搭配一點薑末、高湯和淡醬油,香滑可口,難怪可以另外單點。 隱身中正公園中的「大溪神社遺址」是全桃園第一座設立的神社,參拜道有兩排石燈籠。 神社原有拜殿、本殿,光復後被拆除,僅剩基座和部分石燈、石獅。
大溪老街特色: 熱門標籤
李騰芳古宅 ,又稱為 李金興古宅 或 李舉人古厝 ,位於 臺灣桃園市大溪區 ,為桃園市境內唯一的 國定古蹟 ,目前財產權所有人為 李金興 五大公業。 清領中期以後,臺灣一般在家族地位上昇後,為了光耀門楣,都會擴建住宅。 金門麵館最特色性的美食就是辣妹乾麵,有著滿滿哦椒麻味、滿滿的香菜,辣妹乾麵喜歡喫辣的朋友一定會很喜歡,金門版蚵仔煎滑嫩,青菜是高麗菜,爌肉飯還附一顆黃金蛋滿不錯的。 在這裡可以自己選擇單點主食、小菜、點心、湯品、素食,百年油飯套餐會附上湯品、時令涼拌菜,油飯是筒仔米糕的造型,米飯喫起來軟硬適中,配著香菇跟肉絲一起喫還不錯! 可以加上甜辣醬更入味,百年招牌湯份量大碗,料多又實在,湯建議可以加上胡椒,除了有香氣及味道之外,還有胡椒特有的辣。 到了老街當然不能忘掉當地的特色美食,古早味的花生麥芽糖,不添加任何香料,天純手工現做,加上香氣濃鬱的花生粉,可是傳承自老一輩的幸福零嘴,入口即化麥芽糖讓你喫了不怕黏牙,配上外層的花生粉,外酥內軟的口感可是不喫不可的老街美食喔。
大溪老街特色: 桃園大溪老街景點 介紹:
落成於清領時期的李騰芳古宅,是桃園市唯一的國定古蹟,古宅整體建築細緻、優雅、規模大,可說集傳統之精華於一身,特殊的二落四護龍古厝設計,兼具農宅與官宅的建築格局特色,門廳與正廳的大木結構,是古宅的木作最精緻的部份,而李氏家族的發展,宛若大溪月眉產業發展的歷史縮影。 圖片來源:桃園觀光導覽網 – 桃園市政府雖然沒有豪華的店面,隱身在多目標體育館內,不過由於料好、味美、價格實在,「賴媽媽豆花」深獲美食行家的激賞。 不論是白白嫩嫩的豆花配上軟酥的花生,或是加入大豆,總能讓四五六年級生回憶起小時候的味道,是大溪老街的人氣豆花店。 過去的再春服飾中心變身端出好料理的「再春食堂」,由廚師漢克返鄉創業,在大溪老街裡頭用美食與人交流,及活化老舖! 餐廳以大溪名產豆製品入菜為特色,並結合東西洋料理手法,現在來到大溪老街不是隻有碗粿、豆花和豆乾,也能好好坐下喫頓飯,享受一餐讓味蕾舒爽的風格餐食。
大溪老街特色: 百年小鎮漫遊提案!用故事帶你走進前所未見的大溪老街,引領你重新感受具有溫度與人文的大溪老街散策之旅。
名稱圖片地址指定日期描述中央路148號桃園市大溪區中央路148號2008年12月4日該建築為中央路少見之兩層樓街屋。 其牌樓面為紅磚砌,目前建築一樓室內經營鞋店,二樓原屋頂拆除後作為露臺使用。 隆泰號桃園市大溪區中央路84-1號2004年1月13日該建築為大溪蕭家產業所經營之店舖,曾作為雜貨店、布行使用,其建築格局為四落二過水構造,頭進設有辦公室,二落大廳後的房間則為住家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