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頭聚落5大好處2025!專家建議咁做…

此乃金門地區最早的計畫性集體建築羣,規模雖比不上『山後十八間』,但落成時間卻早上一百二十年。 金門7大古厝聚落裡,歐厝聚落觀光景點較少,但反過來說,最能享受幽靜的生活節奏。 聚落以庫池為中心,依方位分成上社及下社古厝,遊客通常會來到下社欣賞古厝「梳式佈局」的設計巧思,因為屋子按照相同方向,前後左右整齊排列,既有通風調節氣候的功能,也可通過隘門來防禦盜賊。 提到遊客最熟悉的金門古厝,應該就是山後聚落的「山後民俗文化村」,因為山後是金門最早開放觀光的景點之一,也保留的最為完整。 988AncientHouseB&B是商務和觀光旅客前往金門縣的理想下榻之處。 水頭聚落2025 臺灣前往金門主要是搭飛機,來回票價約3,600~4,000元左右,從臺北/臺中/嘉義/臺南/高雄都有航班,由華信航空、立榮航空執飛,航行時間約60~80分鐘,聽說星宇航空也有意開闢金門航線,可以拭目以待。

  • 有些還有人居住,有些則是民宿,而滿有名的金道地蚵仔煎也在這裡,是附近唯二可以覓食的小喫店。
  • 樓層縱深宏大,分前後兩座樓梯上下;樓後配置廚衛空間,並有水井及洗衣檯。
  • 民國20年左右的金門,引入外來文化,飲食、服飾、建築、日常用語、信仰、公共衛生等普遍受到南洋殖民地的影響,呈現混血融合的嶄新風貌。
  • 和其他聚落一樣,碧山也有閩南式建築一落四櫸頭、陳氏家廟;代表僑鄉文化的陳清吉洋樓、陳德幸洋樓、睿友學校等,雖然建築較為頹傾殘破,但觀察精緻細節,仍能想像昔日繁華風光。
  • 這些美輪美奐的傳統閩式建築,不論外牆、窗櫺或屋簷,有各自的造型及特色,散發著不同的韻味,見證金門開發的歷程。

水頭聚落是金門的古老聚落,居民以農、漁業及走船經商為生,以擁有全金門最多閩南式古厝和古洋樓羣著稱。 這些美輪美奐的傳統閩式建築,不論外牆、窗櫺或屋簷,有各自的造型及特色,散發著不同的韻味,見證金門開發的歷程。 水頭聚落2025 水頭又名金水,位於金城鎮的西南隅,是個以黃姓為主的多姓聚落,早期即為金門與廈門之間的交通要點。 在過去是相當富有的聚落,保存的閩式建築與洋樓,是全島最多、最精美。 黃輝煌洋樓與得月樓黃輝煌洋樓與得月樓,可說是水頭聚落最具代表性的洋樓建築羣,也是金門觀光首推的著名景點之一,在許多文宣雜誌上都會看到它的身影。

水頭聚落: 金門景點|陽翟老街。軍中樂園!金門街拍美拍特色街區

彩繪並不刻意張揚,而是要轉進巷弄才會現身,符合碧山低調寂靜的獨特氣質。 興建於1924年的模範街長約75公尺,街道兩旁是40間住商混合的店屋,充滿南洋風情的紅磚拱廊加上整齊美觀的街道足以作為街道的模範,所以取名為《模範街》。 模範街的興建年代正是金門海外華僑經濟實力最巔峯的時候,以當時最新進及最現代的南洋殖民城市做參考範本,採所謂「五腳基」的建築形式,用連續的廊柱呈現。 金門高粱酒使用金門特產的『旱地高粱』,加上水質甘甜的寶月神泉,利用傳統古法釀造出香、醇、甘、冽的高粱酒,風味獨特享譽國際。

  • 如今戰爭的恐怖不再,獅山砲陣地著名的砲操表演,在遊客眼前演譯發射砲彈的流程,雖然已不像過去那般驚懾,但鏗鏘有力的答數與步伐,仍為參觀的遊客留下深刻印象。
  • 像這間建於民國20年的得月樓,便是水頭聚落中的其中一個標的物,名稱取自「近水樓臺先得月」,在完工後,是當時金門最高的樓臺,這裡可以看到地下坑道、樓臺、古厝等等各式建築,可以瞭解當時戰爭時期人民的生活。
  • 水頭聚落擁有七百多年的歷史,是金門古老建築羣中保存最完整、也是詮釋最完美的聚落。
  • 而代表之作之一的「得月樓」,是這座村落裡最高的洋式建築,一抬頭就會看見。

金門IG熱門打卡景點首推薦便是位於金門瓊林村的瓊林木棉花紅磚牆! 木棉花紅磚牆是由金門在地藝術家吳鼎信先生花了2個月的時間籌備、堆砌而成。 運用了金門紅磚瓦屋的經典楓葉紅色,在牆上拼湊出一片片立體的木棉花樹,其紅磚更是採用古法窯燒方式鑄成,可以看出藝術家的用心,也因此讓這裡變成來到金門必來的IG打卡熱門景點。 平常在都市都是去一些文青店、網美店喝咖啡聊是非,而來到古色古香,並擁有許多洋樓、閩式建築的金門,當然希望能夠在傳統建築裡品嘗一口咖啡香氣。 位於金門歐厝聚落的這棟洋樓咖啡,內部保有古色古香的裝潢,搭配著有現代感的傢俱,在這樣的環境中喝咖啡,似乎在老屋裡面住了一個年輕的靈魂般,別有一番風味。 像這間建於民國20年的得月樓,便是水頭聚落中的其中一個標的物,名稱取自「近水樓臺先得月」,在完工後,是當時金門最高的樓臺,這裡可以看到地下坑道、樓臺、古厝等等各式建築,可以瞭解當時戰爭時期人民的生活。

水頭聚落: 金門特色餐廳【樸食 À table】推出金門特有「孔雀料理」菜單!在地食材與進口食材變身「新義法料理」,一期一會菜單,每次來都有驚喜!

舊時漢人稱居住在中原以外的民族或國家為「番邦」,因此金門人便將至南洋發展的情形稱之為「落番」。 『頂界十八支樑』又名『頂界十八間』,經過兩百多年的歲月洗禮,建築依然充分呈現北地氣勢,石材粗、平、直的豪邁氣勢,屋脊下的泥塑圖騰精美細緻,二者剛柔並濟,彰顯出老宅昔日的風華絕代。 『成功海防坑道』以「中興亭」為分界點,其中通往出海口段,開鑿在花崗巖盤上,由軍方戍守,監控金門南海域;另一段連結至正義裏辦公室的坑道,則是戰地政務時期的民防自衛設施,內部還保留民防指揮所。 總長620公尺、高2公尺、寬1.2公尺的『成功海防坑道』,建於民國70年間,是一座村落民防連結軍營的代表工事。 內部主坑道配合海岸線興建數條支坑道通往對外射口,共規劃一處指揮所、八處機砲堡以及一處戰車掩體。 沿著『陳景蘭洋樓』正面階梯往下走,可抵達面臨料羅灣的「金湯公園」以及「成功海灘」,後者除了海岸線風景優美外,也是金門花蛤(沙碎)的主要產地,近幾年更因為「藍眼淚(夜光藻、渦鞭毛藻)」的發現而聲名大噪。

美國男星亞當裏奇(Adam Rich)在9歲時出道,因演出70年代情境喜劇《8個就夠了》主角的兒子「尼古拉斯」爆紅,曾被音樂頻道VH1評選為「史上最偉大百名童星」之一。 不過成年後的裏奇深受憂鬱症、毒癮所苦,當地時間7日傳出他在洛杉磯住處過世,享年54歲。 一樓設有簡報室,放映金門多媒體簡介,可以讓來訪者對金門有個概括的認識。 坑道音樂節不但成為全世界獨一無二聆賞音樂體驗,原本為戰爭而建的坑道,從此有了新的生命,在充滿省思的樂音中,年年頌揚著和平的可貴。 水頭聚落的民宿,連之前電影”夏天協奏曲”,也都是有在這邊取景,雖然有點忘記是水頭幾號的聚落,不過真的是漂亮。

水頭聚落: 水頭聚落位置

水頭又名金水,位於金城鎮的西南隅,是個以黃姓為主的多姓聚落,因鄰近水頭碼 …. 水頭又名金水,位於金城鎮的西南隅,是個以黃姓為主的多姓聚落,因鄰近水頭碼….得月樓、金水國小、僑鄉文化展示館等建築,都別具特色金門。 金門有許多洋樓建築,如果在IG上搜尋熱門金門景點,一定會出現的就是陳景蘭洋樓與尚卿碉樓。 陳景蘭洋樓因為距離金門機場相當近而成為熱門打卡點之一,這裡是由華僑陳景蘭興建,並以此命名,裡頭可以看到洋樓建築,還有當時官兵休閒的一些室內設施。 水頭聚落2025 而在洋樓前方,有當時利用剩餘的建材打造的尚卿碉樓,是一座瞭望槍塔,當時用來監視敵軍使用。 另一座位於金門、有許多洋樓的聚落:珠山聚落,一個從高處看上去有整片紅磚屋頂建築的美麗村落。

水頭聚落: 臺灣好行金門線

來到曾經作為重要的的軍事要地:金門,當然要來看一看當時的總兵署。 金門總兵署也是目前臺灣唯一僅存的清朝官署,也是縣定古蹟之一。 水頭聚落2025 這裡為四合院建築,一進入總兵署內,可以看到衙門口、大堂等設施,共分為中間展廳、東廂房以及西廂房等參觀設施。 中間展廳可以瞭解一些總兵署的歷史文化介紹,東廂房可以瞭解金門歷史、武科武將的介紹,西廂房則可以瞭解到水師提督的歷史以及一些體驗。 水頭村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是金門保留最完善之傳統大聚落,從清乾隆年間的傳統閩南式二落大厝,到民初興築的洋樓羣,不同時期、風格迥異的民居建築,形成水頭獨特的聚落風貌,因此贏得「有水頭富,無水頭厝」美譽。

水頭聚落: 金門景點:山後民俗文化村

此外,在屋頂的女兒牆上設有垛口,可供架設火槍之用,肩負防禦的任務。 當時得月樓是水頭聚落的最高建築,曾獲「臺灣歷史建築百景」之一。 離開黃輝煌洋樓的範圍,附近就是水頭聚落,是由很多幢閩式建築所組成,非常整齊。 有些還有人居住,有些則是民宿,而滿有名的金道地蚵仔煎也在這裡,是附近唯二可以覓食的小喫店。 從清乾隆年間的傳統閩南式二落大厝,到清末、民國初年興築的洋樓羣,不同時期的建築,形成水頭獨特的聚落風貌。

水頭聚落: 金門水頭聚落美食 金水食堂 無菜單料理(食尚玩家)~來老洋樓享金門家常料理

水頭聚落在前往水頭碼頭的路旁,先前要去小金門時已經路過一次,對於路旁邊那些老舊的矮房子,就一直覺得相當的有氛圍,機車停在路旁的社區前面,拿著相機就往裡面隨意的走去。 洋樓真正的主體是在右手邊,當時可是聘請了南安籍的名師以及本地匠師來設計興建,規模雖然不是金門最大,但其用料講究、裝飾繁複、施工細膩的程度,卻是金門數一數二的代表之作。 1930年代僑匯返鄉,興建了一棟棟的美麗洋樓,加上原有的閩式傳統民居羣,在當時贏得了「有水頭富,無水頭厝」的美譽,意思是即使能像水頭村人一樣富裕,但要擁有像水頭村那樣華麗的房舍卻不容易。 平時在論壇與 PTT 遊蕩,身兼網管與校長撞鐘職務,默默在這簡單紀錄過往8年生活,此外也在搜放打雜,喜歡用平易近人口吻分享最新資訊,以及透過相機記錄生活。 進入風獅爺文化坊,可以看到許多風獅爺樣式,其樣貌與沖繩看到略為不同,同樣是辟邪招福吉祥物,在這可供遊客買紀念品。

水頭聚落: 珠山聚落 景點資訊

二樓則是展示一些在地風情的照片,三樓展示胡璉將軍,並且可以在這裡俯瞰景色。 文臺寶塔位於金門金城南盤山巔,是作為古時候航海指標使用,讓海上的船隻看到這座寶塔,即可知道金門城的位置。 文臺寶塔屬於金門三大古塔之一,與其齊名的還有倒影塔以及茅山塔,皆是做為航海指標用。 文臺寶塔共有五層,是用花崗巖所建成,建築上刻有許多文字,因此也成為熱門景點之一,逛完這裡後可去附近的明遺老街走走。

水頭聚落: 臺灣相關內容

校舍呈「回」字型,中間是禮堂,兩旁為教室,現在裡面還保留當時小學上課的桌椅,讓人一窺當時的面貌。 牆上的這首「長相思」,可以瞭解當時留在家鄉妻子的心情,以移民史來看,西方人都是舉家一起移民,而東方人大多是男子移民到他鄉打拼,妻小留在家鄉。 除了洋樓,這裡也保留了許多閩南的古厝,每一家的砌磚、彫磚、泥塑、貼瓷及彩繪等裝飾手法都不太一樣。 不過這間銃(ㄔㄨㄥˋ)樓民宿有讓我們進去參觀一下,來金門自助旅行的朋友可以考慮住住看這種古厝民宿,好有復古的fu。 水頭黃氏酉堂別業建於清乾隆31年(西元1766年),為黃氏先祖黃百萬出資興建,作為學堂之用,堂前的水池有一座弧形的石橋將池子分隔成兩部份,分別像「日」、「月」的形狀,是金門地區唯一的園池建築。

水頭聚落: 金門酒廠

這天下午來到充滿僑鄉文化氣息的【水頭僑居文化村】, 內有介紹金門百姓到南洋生活的辛酸史,還有金門最為漂亮之西洋式建築, 西元一七六八年所建的「黃百萬酉 … 金城鎮可說是金門最熱鬧的城鎮之一,不僅有許多歷史古蹟,也有許多店家,無論是小喫還是伴手禮都可以在這買到! 白天下午時段可以安排來金城老街,老街一樣有著歷史人文建築,還有著名的蚵嗲、燒餅可以買,逛著逛著還可以到藝文特區走走。 晚上沒有地方可以去的話,也可以到後浦老街走走,晚上燈火通明,可以看到很多商店家都開著。 這裡又名震東坑道,取自「威震金東」,意旨可以威震敵方的感覺。 到坑道入口前可以看到一些戰時武器的展示品,坑道內部有整修過,對於觀光客來說相當好走,坑道內有不少關於戰時的展示,例如武器庫、彈藥庫、中山室等等,也都會一一的介紹這些地方。

水頭聚落: 金門當地租機車/汽車

來到珠山聚落不妨體驗入住近百年歷史的「薛永南兄弟洋樓」,這座二層樓的五腳基(指有騎樓走廊)建築不只在落成當年在聚落間造成轟動,甚至一直到現在都是代表性地標。 水頭聚落2025 改造成「來喜樓」民宿後,讓遊客也能親身體驗金門人的起居生活。 也可以利用金門觀光計程車、金門旅遊包車,司機會提供解說、分享特色景點還可以介紹隱藏版美食給大家,既可以解決沒有車的需求,又可滿足短暫過境等待時間中的旅遊服務。 另一個也是位於金門金沙鎮的熱門老街:陽翟老街,在過去是金東師駐紮的軍事重地,因此這裡在當時有許多娛樂場所,讓軍人們在戰爭時期仍有一個地方可以休閒娛樂。 如果上網搜尋金門推薦景點,那大概都會得到這個答案:莒光樓。 金門莒光樓可以說是金門的地標,同樣擁有著古色古香的建築外觀,裡面共有三層樓,一樓為放映廳,會放影片讓觀光客瞭解一下,還有當地的一些物品介紹。

希望自己能一直帶著筆電邊旅遊邊工作,用照片和我的視角,搭配當地歷史故事及人文體驗介紹,讓你的旅行不再只是打卡走馬看花,與你一同探索世界上每一個迷人的角落。 後方教師宿舍空間如今校內空間被規劃為三大展區,主要讓來訪的旅客瞭解水頭聚落的歷史,以及早期金門居民到海外工作(出洋客)的發展過程、離鄉背景的辛勞,最後賺取薪水匯回家鄉做出許多貢獻。 水頭聚落 金水國小格局採用傳統書院的回字型,為一層樓高的洋樓,也被稱為「番仔厝」,在當時可是金門最新也最大的的洋樓小學校。 這兒販售的飲品也很有意思,像是蔣介石特調、毛澤東奶茶,杯身很有趣適合拍照打卡,毛澤東奶茶是在奶茶裡加入金門58度高粱,滋味就留給旅人親自體會啦! 另外我們也買了金門縣畜產試驗所自製的青草地冰棒,有許多口味可選擇,外觀樸實味道卻很香濃值得推薦。

而代表性建築「北山古洋樓」甚至曾經落入共軍手中成為指揮所,經過一番激烈的攻防後由國軍重新收復,但殘破牆垣、清晰彈孔也永遠遺留在洋樓。 水頭聚落 古寧頭是由南山、北山、林厝三個聚落合稱,這裡是知名的古寧頭戰役主戰場,從抵達古寧頭牌樓的那一刻開始,便能感受到濃濃戰地色彩。 得月樓其實規劃的非常完善,在這裡可以很清楚地知道黃氏家族的歷史過往,當然也可以慢慢欣賞洋樓內部的陳設。 水頭聚落2025 得月樓建造時,正是金門地方治安最壞的時期,強盜登陸劫掠的事件層出不窮,而水頭聚落位在海邊,也是強盜上岸覬覦的對象。 可老實說,不論是塔樓或是得月樓主體建築,簡直美的讓西莉亞頻頻讚嘆呢,我很喜歡得月樓,接著就讓我分享它的建築之美吧。

僑鄉文化展示館以水頭聚落居民到印尼經商致富後,返鄉興蓋中西合璧建築為展場空間,內容以村民僑居地印尼的生活、文化特質來呈現,藉由豐富的圖文及蒐集在地風味料理、服飾、手工藝品、器皿等展示,讓民眾瞭解印尼的生活樣貌。 同時,將得月樓的防禦特色,與水頭聚落的僑鄉文化結合,展現閩南與僑鄉文化的獨特性,讓來訪者對金門島嶼豐富的文化歷史,有深入的認識。 金門有許多充滿歷史痕跡的閩式聚落、洋樓,而位於金門西南隅金城鎮的水頭聚落是很值得探訪的傳統建築羣。 從清乾隆年間的傳統閩南式二落大厝,到清末、民國初年興築的洋樓羣,不同時期的建築,形成水頭獨特的聚落風貌,每座樓房都很有特色。 水頭聚落 水頭聚落可說是到金門旅遊的必去景點之一,除了有清代所建的閩式傳統建築羣,更有在海外打拼的僑民們功成名就後,回鄉所打造的精美洋樓,其中又以得月樓與黃輝煌洋樓最為知名,另外還有為了回饋鄉裏所興建的金水國小,也是相當值得一看。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