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常態展出原住民各族羣文物及服飾外,亦不定期舉辦特展。 館內設有多功能研習教室,提供學習園地,辦理各項藝文研習、訓練及原住民工藝創作體驗活動,以實物觀摩體驗,對學校戶外教學效益很大。 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 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 不老溫泉渡假村距離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約13.36公里。 區位:位在高雄六龜區新發裏境內,南離六龜14公里,北距寶來6公里處。 不老因溫泉而得名,最早緣因此處溪水終年高溫不退,早年在此開墾的農民,引溫泉水作洗滌用途,並將此溪稱作「熱水溪」。
- 位於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西岸的臺地上,本為荖濃溪舊河牀的一部份,後來因土質優良而建為苗圃,以種植樹苗為主,培植的樣種多達 200 種,為全省最大的苗圃之一,其中以桃花心木、竹子、杉木最多。
- 桃源區的寶山部落,四面羣山環繞約在海拔1,000-1,500公尺,擁有種植原生茶的絕佳環境,是臺灣原生山茶的故鄉。
- 布農族射耳祭與拉阿魯哇族貝神祭為當地的特色族羣祭儀。
- 於民國97年1月1日成立,位於中央山脈南段、南橫公路94公里處,四周羣山環繞、風景秀麗。
- 區位:位在高雄六龜區新發裏境內,南離六龜14公里,北距寶來6公里處。
- 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為高雄市寶來人文協會經營的社區 …
發展原住民文化觀光,推動地方產業,並提升生活美學價值,包含: 旅遊資訊服務:提供交通路線、旅遊景點、溫泉及民宿等服務。 農特產品諮詢:辦理當地農特產品,如高山烏龍茶、野生高山茶、愛玉、咖啡、脆梅、梅子醋、精梅等諮詢服務,以行銷高山優良的水果,茶葉等。 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 手工藝品展示:展覽本區藝術家創作之雕刻藝品、手工編織品等,以提升其創造力,並讓遊客認識本區藝術發展。 貼心小叮嚀途中部份路段需通行河牀便道,請注意行車安全及氣候。
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 景點類型
玉山公園管理處在這裡設有南區梅山遊客中心,是南橫公路上唯一的服務站,提供遊客餐飲、休憩與解說服務,遊客中心以布農族的 … 布農文化展示中心距離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約13.09公里。 布農文化展示中心位於桃源區梅山遊客中心旁,目前由玉山國家公園設置管理,館內蒐羅大量的布農族文物及展示布農族傳統生命禮俗、編織服務、建築交通、工技文化等單元,就是要讓遊客能更深入瞭解布農族文化特色與習俗。
- 本館更打造16族主題生活場景,讓參觀民眾能夠藉由互動融入置原鄉,加深民眾對於原住民各族生活、文化(物)藝術的印象。
- 文物館內蒐藏、展覽的物品以布農族及拉阿魯哇族文物為主,希望能讓族人瞭解自己本族的歷史及文化變遷,也能讓到訪的遊客認識及欣賞該地區原住民族傳統生活方式及習俗。
- 將愛玉子倒入棉布袋後綁緊,使用含有礦物質的水,於水中搓揉棉布袋5-10分鐘,直到無凝膠物質釋出後,即成為天然果膠凝凍之愛玉凍。
- 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位於六龜區寶來裏、南橫公路旁,「檨仔腳」意為臺語的「芒果樹下」,這座文化共享空間是由寶來居民胼手胝足改造舊倉庫,取材溪石、漂流木、稻殼、稻草等自然原料,運用傳統工法砌造而成。
- 冠佶農產是桃源區南橫公路上第一家合法農產行,嚴選當季優質水果食材,並扶植復興部落小農,研發多種優質的農產加工品,秉持著一貫健康、無毒、手做精神,為您提供更美好的健康生活品味。
- 2010年12月25日起改制為桃源區,區長由市長任命。
- 玉山公園管理處在這裡設有南區梅山遊客中心,是南橫公路上唯一的服務站,提供遊客餐飲、休憩與解說服務,遊客中心以布農族的 …
「梅山遊憩區」所屬玉山國家公園管理,也為南橫公路進入玉山國家公園之門戶,「梅山遊憩區」提供遊客解說、餐飲服務,並且設有布農文化展示中心、梅山餐飲服務中心、梅山原生種植物園、救國團梅山青年活動中心等據點。 氣勢雄渾的六龜大佛也稱六龜彩虹山大佛,位於六龜區新開部落,鄰近知名的不老溫泉區,佛身24公尺、重達167公噸,前有秀麗的荖濃溪蜿蜒迤邐、背倚連綿雄偉的中央山脈,天然美景更襯託大佛的法相慈悲莊嚴,近看氣勢非凡。 寶山二集團櫻花公園距離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約11.68公里。 寶山二集團櫻花公園位於桃源區寶山裏藤枝林道16.5K處,海拔接近1500公尺高度的櫻花公園,佔地約為38甲,故稱為「38甲櫻花公園」;因位處高地,擁有極佳的視野,由此可眺望小關山、南橫公路入口的建山及寶來溫泉區。
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 茂林兒童網
的人文發展史,以呈現其優質文化,期望藉此讓族人瞭解本族歷史脈絡,及文化變遷的軌跡。 阿諾原生山茶位於高雄桃源區寶山部落,原生山茶因栽種於海拔高約1,000-1,500公尺的位置,一年四季雲霧繚繞,適合茶葉生長。 原生山茶量少價高,多以自然農法栽種,茶葉天然無毒,吸引小綠葉蟬、蜜蜂吸食葉面,產生獨特且濃鬱的蜜香,原生山茶味道清香,入喉後自然回甘,是茶中極品。
梅山遊客中心距離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約13.09公里。 梅山裏位於桃源區的最北端山區,也是南橫公路進入玉山國家公園管理區的門戶。 梅山裏佔地廣大居民稀少,以布農族為主,多以務農為生。
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 桃源文物館
本館蒐藏、展覽的典藏品主要以布農族及拉阿魯哇族文物為主,期望藉此讓族人瞭解本族歷史脈絡,及文化變遷的軌跡;同時也希望扮演教育者的角色,辦理各項文化研習活動,如母語教學、文物解說人員培訓、族人傳說故事等,以期達到永續傳承傳統文化的指標。 是故本館擬定經營理念:保存在地原民文化,充實館藏文物,包含: 靜態展示:以影像、器物等典藏品,展示本區布農族、拉阿魯哇族的人文發展史,以呈現其優質文化。 動態展演:舉辦各種祭典儀式,如布農族的「射耳祭」、「播粟祭」、「進倉祭」,拉阿魯哇族的「貝神祭」等。 研習活動:如族語研習、音樂文化研習課程、藝文創作研習等。
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 文化資產
挖掘桃源在地部落特色、特產、旅遊以及桃源業者故事,離別離城市塵囂,歡迎大家走入這片桃源祕境,享受大自然的懷抱,盡情「森」呼吸。 藤枝森林園區位在高雄市桃源區寶山裏,屬本處荖濃溪事業區第70、71、72林班,面積770公頃,海拔高度介於1,550-1,804公尺之間。 園區內栽植之針葉樹與闊葉樹林相互輝映,林木蒼翠,風光明媚景緻怡人。 登高至海拔1,804公尺之瞭望臺, 遠眺玉山、大武山、卑南山及大小關山等,四周景色盡收眼底,是登山、健行、賞花、觀蟲、賞鳥的最佳去處。 除了豐富的地理環境,臺灣土生土長的「愛玉」也是桃源區的一大特色;高雄是全臺第二大愛玉產區,更是全臺原鄉愛玉產量之冠,而其中高達77%的產量來自於桃源區,位於高海拔的桃源區生產出的愛玉富含果膠及酯酶,是低海拔地區無法匹敵的。 清逸軒庭園風味餐廳距離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約13.15公里。
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 附近走走
原鄉文化的涵養孕育SABU布農情工坊古淑花創作靈感,以布農族板曆文化及傳統服飾圖紋為元素,這些圖騰是部落給她的禮物,她將用他的雙手,創作出時下流行的飾品配件及大型的十字繡掛畫,將布農族文化的故事繼續訴說與傳承。 亞力皮雕工藝坊的名稱的由來,是源自於杜劍輝老師爸爸祖先的族名,以布農族的文化來說,是第一個長子傳承下來的名字。 杜劍輝老師本身以精緻的皮雕手工藝為主要創作,希望藉由手的溫度製作出溫暖且具有質感的作品,作品多以生活小物或飾品為主,有皮帶、皮夾、鑰匙包等。 臺南縣、市合併,將原臺南縣文化會館正式更名為「臺南市原住民文物館」,本館位於永康區社教中心三樓,館內介紹原住民各族羣生活概況,及典藏原住民14族文物和西拉雅族羣文物,更特別設置一間傳統式魯凱族石板屋及一艘達悟族拼板舟。
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 高雄熱門飯店
竹林休閒農業區位於六龜區南橫公路旁,海拔400公尺至1300公尺之間,氣候溫和,登峯可遠眺中央山脈層巒疊翠,俯瞰寶來溪潺潺清流。 尤其冬春時節,園區內梅李盛開,蔚為一片花海,置身其間,彷彿進入世外桃源。 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有三層樓,一樓設有辦公室、手工藝品展示區、簡報室、及小型展覽區;二樓則設會議室與手工藝… 相較於其它農產品,愛玉具有強烈的屬地特色,關於愛玉的全成分、市場研究…等資訊相對少,連帶影響相關應用產品的研發、多元化推動。
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 高雄市-桃源區
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透過其文化特色及區域景觀、農特產品的展現,達到資源與人才的結合綜效,以提供區域整合發展的最佳運行模式;因此研擬經營理念:保存在地原住民文化;發展原住民文化觀光,推動地方產業,提升生活美學價值。 館方正積極透過各種方式,將在地原民傳統呈現在世人的眼前。 於民國97年1月1日成立,位於中央山脈南段、南橫公路94公里處,四周羣山環繞、風景秀麗。
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 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
本館更打造16族主題生活場景,讓參觀民眾能夠藉由互動融入置原鄉,加深民眾對於原住民各族生活、文化(物)藝術的印象。 在樂器體驗區還會帶領大家一起敲擊原住民樂器配合唱歌及跳舞,以音樂來主導社區向心力,並倡導音樂無國界舉辦長期音樂饗宴活動。 本館是全國唯一將原住民服務窗口及生活館結合之縣市,縣政府民政處民族事務科進駐服務。 花蓮縣臺灣原住民族文化館位於古稱奇萊平原的花蓮市,背倚壯闊的中央山脈,面向浩瀚的太平洋,是一座屬於花蓮縣內阿美族、太魯閣族、布農族、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等六族的文化館,致力於研究、保存、展示與教育生生不息的族羣文化。 高雄原鄉已成為臺灣原鄉愛玉產量之冠,約98%的愛玉產自高雄三原鄉,細分其中更有77%來自桃源區。 桃源區為高雄市人口密度最低但面積最大的區域,地貌由荖濃溪流貫、山坡地為主,區內主要為布農族。
之後,布農族人陸續從南投及臺東遷居至此,而成為本區最大宗的族羣,代表祭典為打耳祭(族語:Malahodaigian)。 南部橫貫公路貫穿鄉境,特別是關山啞口一帶,是觀賞雲海的好地方。 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2025 文物館內蒐藏、展覽的物品以布農族及拉阿魯哇族文物為主,希望能讓族人瞭解自己本族的歷史及文化變遷,也能讓到訪的遊客認識及欣賞該地區原住民族傳統生活方式及習俗。 同時文物館內也會辦理各項文化研習活動,文物館外面有大型戶外展演場地,會不定期舉辦各種重要的祭典活動。 桃源原住民文物館為於高雄市桃源區南橫公路約94公里處,為一處避暑勝地。 桃源區主要以布農族、南鄒族為主,有少數的魯凱、排灣族等原住民。
透過在地族人及國家推動原住民族扶植產業聚落計畫的努力,逐步篩選出經適合桃源區栽種的優良愛玉品種,藉由推廣、農業健康管理、分級制度、品質管理的建構,逐步厚植愛玉產業的規模。 揉合地、產、消多方行銷的概念,橫向串聯農業體驗、南橫觀光、原民山籟音樂…等,開展出「部落有意思」,以有意思的部落為落地,鷹架「桃源漫遊趣」,嫁接區民賴以維生的愛玉,將產業核心人、事、物、場域等底蘊,進行能量築底。 彩虹山大佛位於六龜區新開路上,又被稱為「六龜大佛」由彩虹山宗教基金會設立,於民國89年開始興建,歷經15年,在民國104年落成並開放自由參觀。 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 大佛高20公尺近乎7層高,共使用167噸的銅來鑄造,主體壯觀,閉眼之法相慈愛祥和,近看莊嚴且氣勢磅 … 小林村紀念公園距離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約12.9公里。 2012年完工啟用的小林村紀念公園,位於臺灣高雄市甲仙區小林裏,鄰近小林村遺址,是為了紀念2009年8月9日凌晨莫拉克風災中遭土石掩埋的462位小林村村民。
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 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2010年12月25日,高雄市、高雄縣合併改制為新直轄市,改為高雄市桃源區。 失去原本作為鄉所具有的地方自治權和地方自治團體地位。 區內居民以臺灣原住民族布農族為主,少數為拉阿魯哇族及排灣族。 布農族射耳祭與拉阿魯哇族貝神祭為當地的特色族羣祭儀。
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 高雄、桃源|在南橫公路上的浮雲風景
發展原住民文化觀光,推動地方產業,並提升生活美學價值。 實施項目為: (1)旅遊資訊服務:提供交通路線、旅遊景點、溫泉及民宿等服務。 (2)農特產品諮詢:辦理當地農特產品,如高山烏龍茶、野生高山茶、愛玉、咖啡、脆梅、梅子醋、精梅等諮詢服務,以行銷高山優良的水果,茶葉等。 (3)手工藝品展示:展覽本區藝術家創作之雕刻藝品、手工編織品等,以提升其創造力,並讓遊客認識本區藝術發展。 (4)架設虛擬文物館:提供社會大眾查詢本館最新展示訊息。 桃源區主要族羣為布農族及拉阿魯哇族,此外尚有少數排灣族、魯凱族及漢人等。
然而,產量卻不等於產值,愛玉的特色卻也成為產業發展阻力。 愛玉的布農語為「TABAKAI」、魯凱語「TWKUNUY」,突破地域的限制與跨族羣的融合後,原民發現愛玉可作為經濟物品販售。 是馴化野生愛玉的起源, 原鄉改以果園式栽種管理方式種植愛玉,亦成為部落重要的經濟來源。 天池為南橫公路梅山至埡口著名的高山湖泊地形景觀,約在南橫公路135公里處,是南橫東、西段客運班車交會處,海拔約2,300公尺,面積僅約1,800平方公尺。 池水終年不乾,深約2公尺,推估水源來自雨水及附近的檜木林羣,由於湖形狀如心臟,故又稱為心湖,亦有高山之心之稱。
愛玉種植期約3-5年,可開始結果、授粉、成熟、採收;若以生命週期來區分,3-5年為幼樹期,5年的愛玉子邁入初果期甚至盛果期,成長到此階段的果樹發展旺盛,但要成為愛玉子,還需仰賴愛玉小蜂,少了小蜂的穿鑿附會,愛玉終將僅是成為落果。 雌小蜂具有翅膀,可飛入母果寄生,幫助愛玉授粉;而雄小蜂羽化後,則是負責交配,寄生於雄果之中。 雌小蜂需要羣聚,才能幫助母果順利授粉,平均一顆母果需要十隻左右的雌小蜂飛入, 才能授粉完全佈滿充足的瘦果,小蜂在完成擔任愛神邱比特的任務後,便會葬身於果實內。 愛玉是隱花果植物,分為公果與母果,若要讓隱花果產生愛的結晶,便需要小媒人從中作媒,而蜜蜂就是扮演這最重要的角色。 授粉的小小媒人「愛玉小蜂」,對環境敏感、挑剔,需要涼爽氣候環境,且害怕化學農藥, 在農藥的使用上,需特別注意用藥時機及濃度。
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 桃源區原住民文化館
經營特色:用原木搭建,陳列人文古物,用心打造溫馨用餐環境。 以自然農耕無汙染栽培蔬果,給消費者喫的健康安心,獨創研發抗氧化春椿料理、蔬果餐、古早味、梅子餐等。 國蘭花園VILLA會館距離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約8.82公里。
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 展覽資訊
愛玉成熟時會吸引許多猴子、果子狸、松鼠、飛鼠、山羌來尋找食物,因此愛玉成熟時間亦是部落打獵的季節;野生愛玉透過馴化轉變為果園式管理,成為部落經濟與生活的一環。 愛玉凍是臺灣知名的美食小喫,但多數消費者並未看過愛玉本尊,本次桃源區「部落有意思 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 桃源漫遊趣」主題策展,除了介紹桃源區的原民業者外,將帶領民眾認識愛玉,並透過「愛玉小蜂」的故事走入桃源仙境、漫遊部落之中。 美崙山溫泉渡假山莊距離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約13.12公里。 桃源區內的觀光景點原以溫泉取勝,但莫拉克颱風將區內的所有溫泉淹沒了,目前僅剩一處玉穗溫泉,是由居民自己以怪手挖掘而成,但連接道路不好走,遊客也不多。
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 原住民文化體驗二日遊Part1
公園為於小林村原址南側高地,佔地約1.7公頃,八成規劃為綠地,建構如昔日小林村的意象 … 珈貝豆坊原名為「瑪卡札亞makazaya」,是斜坡上的意思,代表著栽種咖啡的環境。 老師為高雄都會區原住民族人,排灣族血統讓他對自己的文化認同和部落有著深厚的情感,在左營經營10多年的門市,現改名為「珈貝豆坊」,以全新面貌和品牌展現原民咖啡的文化。 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2025 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2025 咖啡豆以高山部落咖啡為主,早期除了種植咖啡樹,更到處學習精進品質,從採收、後製、烘焙到手沖一杯香醇的咖啡,每個環節都不可馬乎。 為了穩定貨源,珈貝豆坊也與原鄉部落(寶山、那瑪夏、臺東達仁等)契作,並教導小農栽植採收循自然生態農法法則,來增加產量也提升咖啡風味,開創部落生機。 位於高雄市旗山溪(楠梓仙溪)上游-老人南溪支流,旗山溪(楠梓仙溪)是臺灣第一條保育成功的河川。
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 開放時間
耳掛式咖啡包 NT$50/包 NT$500/一盒(10小包) | 咖啡豆產區於桃源區寶山部落,海拔一千以上。 咖啡豆 日曬豆 NT$700/半磅(115克) NT$350/1/4磅(115克) | 咖啡豆產區於桃源區寶山部落,海拔一千以上。 公小蜂一生生長在公果裡,提供繁殖的功能,母小蜂因為可以飛行,所以會飛到母果內進行授粉,任務完成後也結束一生重要的使命。 因為小蜂的敏感特性,需要優質的環境才能生存,代表山籟愛玉的珍貴。 將愛玉子倒入棉布袋後綁緊,使用含有礦物質的水,於水中搓揉棉布袋5-10分鐘,直到無凝膠物質釋出後,即成為天然果膠凝凍之愛玉凍。 來自桃源區的野生愛玉,經過改良使得洗出來的愛玉顏色較為暗紅、口感更Q,愛玉公母異株需攀附大樹成長以及愛玉小蜂授粉…等繁瑣工序,產生愛玉子。
位於高雄市六龜區荖濃溪西岸的臺地上,本為荖濃溪舊河牀的一部份,後來因土質優良而建為苗圃,以種植樹苗為主,培植的樣種多達 200 種,為全省最大的苗圃之一,其中以桃花心木、竹子、杉木最多。 位於美濃區中正路上的美濃故事館,原本是高雄市美濃鎮公所辦公大樓,後因為辦公室空間不敷使用,於13年前,鎮公所新建辦公大樓並搬遷後,該舊大樓便閒置不用,形成「蚊子館」。 「美濃」舊稱為「瀰濃」位於高雄市,而住在這裡的居民大約有90%都是客家籍,因此美濃區目前是全臺灣客家文化保存最完整的一個鄉鎮。 它那擁有著濃鬱純樸的客家風情,在在顯示了早期的客家人在遷徙的過程中為適應環境所… 當時原本要更加深入挺進高雄市的桃源區,但連接桃源的道路路況實在不佳,於是只走到了六龜區的寶來溫泉區就止步了。
桃源區原住民文物館: 高雄租車推薦
2014年起,區長同其他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恢復直選。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從原來一個住宅社區轉變成布農藝術村,整個村落街道上到處可以看見布農族圖騰,人行道上也可以看到許多木石雕作品,感受到濃濃的原民風情,到這裡一定要慢慢走、慢慢逛,和美麗的藝術街景照張像吧。 離開了桃源區,我們沿著南橫公路返程下山,途經桃源區的高中裏,這座教會在藍天白雲下相當顯眼,吸引了我們的目光。 面貌變得跟以前不一樣了,眼前的光景讓我們安心許多,也讓我們前進的路變得更加順暢,終於有機會繼續挺進到高雄桃源區。 DIY手工愛玉包 NT$150 | 產自桃源區的野生愛玉,可以自己體驗傳統搓愛玉的樂趣,愛玉殼還可以煮湯、煮茶,清涼又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