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壁菁寮老街美食2025詳細攻略!(小編貼心推薦)

也隨著冰糖醬鴨好喫的口碑傳開,店家規模也越開越大,更成為後壁著名的伴手禮。 再搬遷過數次後,目前已經拓展到工廠大規模製作冰糖醬鴨等各式單品。 後壁菁寮老街美食2025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都市的人們可能無法體驗生活在鄉村的農人們,依然是過著這樣規律的日常。 在耕作之前,後壁許多居民都會先到這間陳家古早味肉羹報到,只為了喫上一碗暖呼呼的麵、喝上一碗肉羹湯,暖暖胃、也充足體力,再出發工作。

許多戲劇都在無米樂社區拍攝過,花甲大人轉男孩、俗女養成記,就位於臺南後壁菁寮老街,已經算是臺南的尾端,靠近嘉義了~很適合規劃半天或者一日遊,緩慢的旅遊感受老房、老厝、老街的魅力。 「金德興中藥舖」又稱「阮家古厝」,是一間已超過兩百年歷史的中藥鋪,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閣樓形式的建築外觀蠻有特色的,也因為俗女養成記戲劇的關係,門口超多遊客在排隊等待拍照。 ▲位於無米樂遊客中心後門對面,紅磚牆面的菁寮123,隱藏在巷弄裡的美食店家,這裡的特色是他們家料理的蛋都是鈞安牧場新鮮直送,許多人來訪後都是一盒又一盒的雞蛋購買回家當伴手禮呢。

後壁菁寮老街美食: 後壁菁寮老街、無米樂社區、俗女養成記拍攝景點、荷蘭井

Udn走跳旅遊/尼力俗女養成連戲劇,帶動了臺南的觀光旅遊、臺南美食之旅。 這次帶著家人來去尋找俗女陳嘉玲的老家、金德興藥房,實際的感受一下懷舊老 … 南雅夜市/湳雅夜市 有二十年以上歷史的湳雅夜市,位在南雅南路與館前西路間的南雅東路上,交通非常便利 ,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排隊美食為麻油雞和蚵仔之家、好味道臭豆腐等,幾乎是來此必喫的美食,且鄰近附近知名的百年老店長興餅舖,來此喫喝之虞還能帶個伴手禮。

  • ,柑仔店裡好多復古懷舊的玩意兒,勾起了不少童年回憶…充滿著古色古香的古早味商品,很適合來這裡找尋兒時零嘴,說不定還可以挖到寶喔。
  • ▲『卡多利亞良食故事館』除了有美味的自助餐及DIY之外,如果有錯過菁寮老街的伴手禮,這邊還有提供給您在一次購物消費的機會,店內有不少臺南在地優質油品醬料商品、後壁米專區、臺南特選伴手禮等各式各樣商品,品項多到已經接近小市集,相信也能滿足您挑選伴手禮的好機會。
  • 而今的街道,長長的屋廊下停著脫鏈的腳踏車;亭仔腳磚柱上頭掛著一袋袋佈滿灰塵的茄芷袋;幽暗的屋內老時鐘凝結在一刻。
  • 位在臺南市後壁區的菁寮社區,四周全都是稻田,保有著濃厚的純樸農村景象;菁寮老街曾經是臺南最繁榮的聚落,2009年曾獲全國績效第一農村,甚至於2011年還榮獲國際移居城市『國際花園城市獎』銅牌獎的殊榮。

另外還有許多DIY課程,或是親子漫遊體驗活動等,是相當適合全家大小一起來的好去處。 拍攝無米樂電影菁寮老街,走過臺灣早期街道,仍留有早期建築與香蕉清冰和農村古早味割稻飯。 一整天可以沿著路線玩遍:普立茲獎聖十字教堂、無米樂稻米體驗園區—仿巴洛克黃家古厝、墨林文物館以及菁寮老街巡禮。 美食 篇~特低價~臺南後壁無米樂社區~菁寮老街大碗公割稻飯100元/碗~指名菁寮唯一合法荷蘭井湧泉民宿假日推出~平常可預約~人潮湧現~擠爆百年三合院~臺南市後壁區菁寮莊 …

後壁菁寮老街美食: 臺灣美食懶人包

通常說到意麵都會想到鄰近的鹽水區,但後壁有人在製作意麵,這倒是非常稀奇。 細細追問之下,原來茗匠製麵的老闆先前在嘉義賣果汁,後來回到鹽水跟朋友學習製作意麵,進而跑道了菁寮老街開了茗匠製麵,現在已經開業將近十年時間,也在當地小有名氣。 開車前往菁寮老街,若是不仔細看,很容易與外觀非常低調的「茗匠製麵」擦肩而過。 茗匠製麵就位在遊客會前往的「墨林農村文物展示館」對面,也是菁寮老街中,許多內行人會前往買麵的店家。

  • ▲老房子內也有販售許多文青小物,可以入內參觀選購,陳列商品中也有在地許多農特產品,來這裡也可以買臺南伴手禮回去分享給親朋好友呢。
  • 菁寮老街曾經是臺南最繁榮的聚落,2009年曾獲全國績效第一農村,甚至於2011年還榮獲國際移居城市『國際花園城市獎』銅牌獎的殊榮。
  • 過去菁寮的生活機能就發展得非常完整,村內有棉被店、腳踏車修繕店、茶屋、冰店、理髮院、西服、糕餅店、布店等等,附近居民如要辦嫁妝都會前來菁寮採購辦理,也讓菁寮有了「嫁妝街」的美名。
  • 開車前往菁寮老街,若是不仔細看,很容易與外觀非常低調的「茗匠製麵」擦肩而過。
  • 反倒是我是自己去的桃園大溪老街、大園商圈、宜蘭冬山夜市、平溪菁桐老街 這種沒什麼人去 但是很有特色的商圈老街比較深得我意 不管美食 建築 佈置……等 都比較有味…
  • 兩美理髮院世代都是以理髮為工作,也製作純手工鵝絨耳扒,相當罕見的傳統工藝,目前已經傳承至第三代,老闆已經有著四十年的手藝,也是一般機器無法製造的「鄉土記憶」,職人手工製成的鵝絨耳扒,很像是一朵承載記憶與夢想的蒲公英,期待展翅飛翔的一天。

冬瓜茶是臺灣獨有的味道,深受許多人愛戴,在許多手搖飲料店中都可以發現它的蹤跡,更被調配成許多新口味,是臺灣人夏季獨特、不可或缺的飲品。 開車來到臺南後壁區,這間藏身在田野小路中的「清豐冬瓜糖」是專門製作冬瓜磚的傳統工廠,日日製作一塊塊充滿甘甜香味的冬瓜磚,待冬瓜磚完成後,直送各地飲料店及賣場上架,開業將近五十年,或許很多人都喝過他們家製作的冬瓜茶也說不定。 從清朝開始即是藍染重鎮,當地以栽種染料作物「小菁」與發展染織為主,小菁的閩南語稱之為「菁仔」,菁仔寮之名也就因此而來。 後壁菁寮老街美食 南82與南85縣道串連交叉的十字路口處是菁寮最熱鬧的地帶,匯集了傳統市場、店舖、小喫店、農會、便利商店等等,也是生活文化展現最多的地方。 圖片取自IG:77.julielin菁寮老街早在2005年就成為紀錄片的場景,當時就造成一股旅遊風潮。

後壁菁寮老街美食: 臺南後壁菁寮菁寮囝仔

特地再走到有三百多年歷史古老泉井「荷蘭井」,想想上次來,為了拍幾張照片,真的大排長龍。

後壁菁寮老街美食: 後壁住宿地圖

後來臺劇《俗女養成記》也在這裡拍攝取景,更讓菁寮老街在近幾年人氣飆升,許多人為了一睹劇中場景,紛紛來這裡走走逛逛,順便感受古色古香的老街型態。 主菜是爌肉配兩種青菜與豆輪,我喜歡它們家爌肉,入味不死鹹,而且連皮帶肉喫起來Q軟有彈性,不會太肥膩,蠻好喫的。 超過80年歷史的端榮鐘錶店,是老闆殷瑞祥年輕時創立的店家,早期鐘錶以發條式為主,當時多數為日本系列SEIKO精工錶、CITIZEN星辰錶等品牌居多,隨著消費形式的改變,傳統鐘錶漸漸式微,但老闆因為鍾愛鐘錶,長年收集許多古董樣式與維修工具,精品工藝難得一見。

後壁菁寮老街美食: 臺南後壁景點》菁寮老街一日遊.漫遊無米樂社區,俗女養成記拍攝現場!

臺南後壁菁寮旅遊,隨著俗女養成記開播再創熱潮,許多人來菁寮必訪菁寮老街,逛逛俗女養成記拍攝現場,走訪老街古厝及農舍,假日還會不定期有小市集 … 無米樂菁寮老街這裡是先生以前過年都會回來的地方可以看到有賣蔬菜果的 … 這一天很可惜沒有品嘗到懷唸的美食,不一定最美味,但一定是最在地的好料. 臺南後壁景點,菁寮老街,臺南一日遊,沒有過多商業氣息的老街,許多店家還保有它舊有的風貌,加上這兒的人都很熱情, 讓人來過一次還會想再來,走吧,來去菁 … 反倒是我是自己去的桃園大溪老街、大園商圈、宜蘭冬山夜市、平溪菁桐老街 這種沒什麼人去 但是很有特色的商圈老街比較深得我意 不管美食 建築 佈置……等 都比較有味…

後壁菁寮老街美食: 文章重點

老街內懷舊味十足的冰果室:和興冰果部可以品嘗古早味香蕉冰,藍綠色的桌椅是以前的情人雅座,用粉紅色紗簾做的屏風,讓情侶可以隱密的甜蜜約會。 租了交通工具後跟著店家的指引,順著店面後方小路騎過鐵軌後左轉,就可以感受到濃濃的鄉村味,一路順著南82線往西走,兩旁都是青青水稻田,一路稻香相伴,騎著騎著,心情都神清氣爽了起來。 也可以順道騎過林初埤木棉花道(每年二月底開花)或是白河蓮花季(每年六月盛開)腳踏車道賞花。 菁寮天主堂建於西元1960年,這座天主堂為後壁菁寮老街注入不一樣的風格。 整棟教堂是由普立茲建築獎得主德國人哥特佛萊德波姆(Gottfried Boehm)所設計。 再來看看這街道,真的是要非假日來拍,非假日雖然比較清幽,但是也很多店家沒有營業,畢竟人潮纔是錢潮,所以端看讀者喜歡什麼氣氛。

後壁菁寮老街美食: 臺北|R東日本大飯店臺北:高質感日系飯店推薦,超強奢華早餐牛排喫到飽!

金德興中藥行就是偶像劇討論度極高『俗女養成記』女主角成長的老家,也是讓菁寮老街繼電影『無米樂』,可以說再次引爆觀光熱潮,『菁寮金德興藥舖』又稱『菁寮阮家古厝』為老街的一棟傳統木造閣樓式街屋,整體為木造結構並且是已超過百年歷史的中藥鋪,目前為臺南市市定古蹟。 金德興中藥行是電視劇《俗女養成記》主要拍攝場景,也為後壁老街帶來了許多的觀光人潮,雖然我們沒看過電視劇,但都來了當然一定要進去看一下。 後壁菁寮老街美食2025 古早味與人情味交織的菁寮老街,居民善良而純真,喜歡用親切的閩南語,招呼八方旅客來自家坐坐。 居民在衰退中堅守著過往生活的記憶,在時代的變遷中找到新的平衡點,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了新的舞臺,發展成為臺灣農村的典範。 轉角的鹽酥雞阿姨一家非常親切,通常順便買旁邊的古早冰店飲料做搭配(鹽酥雞攤也有送紅茶)。

後壁菁寮老街美食: 後壁一日遊#5:菁寮老街

「菁寮囝仔」的米香也和一般市面上的米香不同,以糙米不加一滴油來製作,與一般僅以白米製作有所不同,糙米製作營養價值高熱血在網路上研究了一下,發現有很多媽媽也會專程來買他們家的糙米米香給小孩喫。 後壁菁寮老街美食 「菁寮囝仔」的禮盒不像大部分的伴手禮店設計的比較豐富,而是以簡約的色調,搭配上具有復古感的牛皮紙箱,外箱上有著大大的笑臉,再加上菁寮囝仔手拿糙米煎餅的圖樣,大方又好看。 而這家「菁寮囝仔」店鋪就位於菁寮老街路口處,位置很明顯不難找尋~這天我們沿路逛過來,平日的店鋪前生意很好。 由於自己會做麵包,對於米麵包特別有興趣,外表和一般麵包沒什麼兩樣,摸起來的質地也差不多。 剛出爐沒有多久,還帶有一點溫溫的熱度,撕開米麵包,看到麵包的組織非常柔軟,喫起來不太甜,是葡萄乾把甜度提上來。

後壁菁寮老街美食: 推薦文章

聖十字架堂位於菁寮國小附近,至今已超過60年歷史,教堂由德國建築師哥特佛伊德. 『永興白曝蔭油』的蕙質白曝蔭油、蕙質濃色白曝蔭油,在2019年度全球純粹風味評鑑中獲得最高評價的三顆星,這評鑑驗證傳承五代百年的釀造經驗,不論是嚴選優質黑豆、加上用心製麴,搭配以陶缸古法純釀造,細心照料四至六個月後取出。 不需假調味劑、香料、焦糖色素等添加物修飾色澤口感,天然琥珀色,香氣自然渾厚,天然回甘,保留食材原始的美味。 ▲晶瑩剔透如”琥珀般”的手工醬油,香、醇、甘、甜的滋味可以說相當需要時間醞釀,更須堅持依循古法釀造才能完成,相信可以喚起不少人記憶中阿嬤家竈腳ㄟ香味,懷念ㄟ滋味。

後壁菁寮老街美食: 許傑, 旅行圖中。

電視劇《俗女養成記》陳嘉玲的老家就在臺南後壁的菁寮老街,劇中時常可以看到老街上的景象,這天來的時候好幾位居民都說我們很聰明,平日來沒有人潮不管是拍照或散步都會更悠閒,假日聽說人潮有點可怕,雖然不知道熱度可以維持多久。 開車從嘉義往臺南新營方向前進,臺一線省道後壁區旁,有一間屹立超過三十年的「後壁冰糖醬鴨」專賣店,販售經過特殊滷汁熬煮的豆乾、鴨翅、鴨脖子、雞腳、鴨血糕等等,不僅是後壁著名的地方伴手禮名店,也是許多在臺北上班族團購宅配喜愛的單品。 這間穿越時空、歷經百年時光洗禮的永興白曝蔭油,藏身在臺南後壁區的小村莊中,若不是特別找來,真的很難發現它的存在。 位在臺南市後壁區的菁寮社區,四周全都是稻田,保有著濃厚的純樸農村景象;菁寮老街曾經是臺南最繁榮的聚落,2009年曾獲全國績效第一農村,甚至於2011年還榮獲國際移居城市『國際花園城市獎』銅牌獎的殊榮。 圖片取自:ball.____.ball優雅農夫藝文農場結合藝術與農村生活,不僅有廣大的停車場可以使用,在這裡可以拍下不少美照,還能感受到藝術家的用心,留下許多美好回憶。 圖片取自IG:l60ynn楊媽媽菓子工坊販售的品項很多,除了桂圓麩茶、金桔茶包等懷古系列,還有蛋捲、牛軋糖、堅果脆片、杏仁瓦片跟各式蛋糕小點,還有許多年節禮盒、彌月禮盒、喜餅禮盒等,絕對是來臺南後壁旅遊的最佳伴手禮。

搭火車到後壁轉搭計程車或,也可搭高鐵至嘉義站後,轉搭臺灣好行關子嶺故宮南院線(週五~一行駛)至後壁,或搭臺鐵至後壁站;當地景點租單車前往。 有在看俗女養成記的應該對「金德興藥舖」有印象,傳統木造結構的老房子讓人一眼難忘,匾額上的「金德興謙記」是在 1925 年由書法家景塘所撰寫。 兩美理髮店同樣是有80多年歷史的老店,據說店內仍使用以前經典傳統的理髮椅,而它們家最熱賣產品是手工製的”鵝毛棒”(挖耳棒),我好想買來用看看,可惜來的這天沒在賣。 圖片取自IG:yaching0316優雅農夫藝文農場在前面介紹的土溝村裡面,是由一羣六、七年級生所打造,秉持「以辛苦的農夫變成優雅的農夫」精神,與在地農夫合作,推出許多季節性的田園美食。 圖片取自IG:momolovemusic後壁冰糖醬鴨位在卡多利亞故事館旁邊,創立於民國81年,已經有30餘年的歷史,還曾榮獲中華民國優良食品評鑑金牌獎,以及臺南百家金讚好店,保證純手工製作絕不添加防腐劑,讓大家能夠喫得安心又開心。 這裡的割稻飯因為為稻米原產地,飯粒香氣十足飽滿,且割稻飯原本是為了補足體力的,所以各種營養都可以在一碗飯裡獲得,且味道真的很古早味,好似奶奶煮的味道,讓人回味無窮。

走到菁寮老街末端有一些新開設的文創店舖,在老房子映襯下復古有魅力,如果以後相關特色店舖愈開愈多的話,一定更熱鬧好逛。 「稻稻來」取音自臺語的慢慢來,給人一種慢活的純樸氣息,古早建築以前是「莊家古厝」,現在主賣「米麵包」、「米饅頭」等米製品。 外觀傳統的木造老房子,是以古法釀造醬油的「萬味香醬園」, 品項從各種醬油、蔭油、辣椒醬到釀造醋都有,現場提供試喫有喜歡再買。

後壁菁寮老街美食: 後壁一日遊#1:福阪亭 日式茶屋

這是傳統農村特有的「禮俗」,每當稻子收割人力欠缺之際,村裡的居民都會自發性地互相幫忙,展現出鄉村的互助與人情味。 而接受幫忙的那戶農家,就會烹煮一桌佳餚,宴請前來協助幫忙的其他村民,以此稱之為「割稻飯」。 兩美理髮店世代都是以理髮為工作,也製作純手工鵝絨耳扒,是相當罕見的傳統工藝。

Google map搜尋後壁老街,老街附近的德馨宮、富貴食堂前各有一處免費的停車場,另外藍色外圍道路也都可路邊停車,停好車後再慢慢地散步進去老街。 🔺最後附上一張【俗女養成記】追劇大捕帖,後壁區旅遊導覽地圖,在老街附近的菁寮國小、中正堂、或是聖十字教堂,都可以一起順遊走訪喔。 🔺最後一站來到了茄芷阿嬤的工作坊,利用老ㄧ輩傳承下來的傳統藺草編織技術,運用巧思,開拓屬於菁寮老街的地方特有商品。

後壁菁寮老街美食: 臺南景點後壁菁寮老街,電視劇「俗女養成記」的拍片景點,一起來慢遊古樸的農村風情!

▲就連當時的廚房場景也都完整保留下來了,來後壁菁寮老街追俗女養成記陳嘉玲的家,這裡真的很值得大家到此一遊哩。 ▲偶像劇俗女養成記中的陳嘉玲的家,原汁原味的呈現劇中場景,其實這也是金德興中藥鋪的阮家古厝,古厝整理過後現今保留的相當完整。 ▲中藥香腸烘蛋套餐,中藥香腸是店家自製的獨門配方,喫起來風味獨特不會有太重的中藥味口味還算可以接受,烘蛋套餐都可以再選一杯90元的飲品搭配喔。

後壁菁寮老街美食: 臺南旅遊攻略

後壁無米樂社區最夯的伴手禮莫過於這個『茄芷袋』,可以說真的是臺灣價值或是臺灣之光,從古早簡單的茄芷袋目前發展多元的文創實用時尚,可以看到不少工作坊透過靈活巧手與創意,將三色的茄芷圖騰化身為各式家用小物。 菁寮天主堂建於1960 年,替這座純樸的小鄉村增添了一點國際感。 由得過普立茲建築獎得主德國人哥特佛萊德波姆(Gottfried Boehm)所設計,最大特色是四角尖錐的建築外觀,在一片綠油油的田野中相當醒目,像是堆積在田野中的稻草堆,與當地的風景巧妙融為一體,是許多熱愛攝影、看建築的旅客,到菁寮必然會踩的一個景點。 菁寮老街入口處的這家和興冰果部傳承七十多年來的老味道,尤其「芭蕉冰」是都市相當少見、也是農村相當經典的消暑聖品。 店內環境以蒂芬尼藍木製桌椅陳設,特別的是製冰區用了一個圓形拱門區隔開,門外則是用相當傳統可愛的屏風遮著內部用餐的客人,讓人彷彿置身在老電影中喫冰的場景。

從購物袋、面紙盒、零錢袋、書包、鑰匙圈…到飲料袋都有,而且加入傳統花樣、變化時尚,好看又不貴,喜歡的可以買回家。 圖片取自IG:xian_0705烏樹林糖廠位於烏樹林休閒園區內,是知名的白糖產地,創建於民國34年,至今已接近80年的歷史。 後壁菁寮老街美食 並且無須門票就能進場,吸引了不少人的喜愛,也很適合親子一同前往。 圖片取自IG:chinyx0807土溝農村美術館就在土溝社區,在2002年時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成立,經由大學與社區居民的共同協助,將原有的廢棄住宅改造為藝術空間。

時間它從我們在媽媽懷中成形開始,就用無形的鐘聲,堆積我們的終生。 早期沒有棉花棒,都是用鵝絨製成的耳扒來清理耳朵,一隻鵝的能取的鵝絨非常稀少,但就是這一點點柔軟輕柔的鵝絨用來製作耳扒纔不會傷到耳道,日本人叫它「凡天」。 年邁的老闆說,這一隻耳扒每次使用後用清水清洗,輕輕撥一下、晾乾即可,保養得宜用上五年都不成問題。 抵達後壁火車站後,如果要前往菁寮老街或其他景點,勢必要轉乘巴士,但由於後壁比較鄉下,巴士班次較少,個人推薦可以在車站旁邊這間「慢慢租車-後壁驛頭 cozybike rental」租借腳踏車移動最為方便,而且可以甲租乙還,非常方便。 如果是搭乘計程車前往後壁菁寮老街,單程車資跳錶大約 左右(僅供參考,請依當時計價為主)。

也因為和興冰果部以前是很多人相親的地方,所以也有許多媒體都來採訪報導過。 我們這次喫的都是有加糖的糙米煎餅,但認真說~甜度屬於微甜,主要是為了帶出糙米的香氣,喫起來微微甜剛剛好。 幾年前曾經來過這裡一遊,和過去相比,老街似乎冷清了一些,遊客比往常少了許多,老街的攤販也稀稀落落,就在準備離開老街時,被一陣香味給吸引而來,順著香味找到了稻稻來。 最後,站長在心中告訴自己,以後一定要常來這裡,喫喫冰、晃晃老街、多多紀錄一切,讓這些美好的回憶永遠會在大家的心中,不會因時間而離開。 臺南後壁|菁寮老街臺南後壁|菁寮老街其中我最有興趣的就是這罐柳丁果乾啦! 也別忘記來去陳嘉玲的新家逛逛(手機導航幸福花園),兒時鬼屋,長大後親手將它改造成夢想中的家,這樣的轉折也是俗女養成記裡很吸引我的一部分,雖然劇組在拍攝結束後就把建築給拆除,但還是可以在圍牆大門外拍拍照。

話說雞排只要NT45、甜不辣NT10、豆乾NT10、臺北一份50的魷魚在這裡只要NT30…好想搬來臺南住(結果喫更多@@)。 因為老闆娘有使用脫油機,鹽酥雞喫起來乾爽、裡面還加一些蒜頭,物超所值(沒有我在臺南車站附近喫到的超甜鹽酥雞那樣驚恐)。 冰糖醬鴨創立於臺南後壁,最初只有賣鴨肉與鴨翅,是地方媽媽為了維持家計而誕生的特色料理,開業至今已經超過30年。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