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0年來,古琴藝術在日本廣泛流傳開來,演奏古琴已成為日本人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心越被譽為日本“近世琴學之祖”,《東皋琴譜》如今在日本多次再版,茨城縣歷史館內還專門闢有東皋心越生平事蹟的展廳。 心越在天德寺晉山開堂時,雲集了全日本1700多位僧眾,成為曹洞宗同門的中心,被稱為日本佛教界300年來從未有過的盛事。 心越被尊稱為日本佛教曹洞宗壽昌派“開山鼻祖”。
杭州永福寺位於靈隱之西約一華里處的石筍峯下,自東晉慧理禪師開山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 據清康熙年間《杭州府志》卷三十二《寺觀》載,永福寺座落於飛來峯呼猿洞對面的形勝山下,舊分上下兩寺,與下天竺(舊稱翻經院)等寺一樣,同爲慧理禪師開山創建。 據載,東晉咸和元年(362年),西印度高僧慧理來杭卓錫築庵,接連興建了靈鷲,靈隱等十座道場,永福寺是其中之一,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 永福寺 永福寺在吳越國時期又名普圓寺,現因該院落主殿為觀音寶殿,表淨土法門,故名普圓淨院。 該院內左首建築為客堂,主要負責僧眾和信眾接待工作,也是寺院日常工作及佛事活動的主要場所。 杭州永福寺位於靈隱寺西約一華裏處的石筍峯下,自東晉慧理禪師開山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
永福寺: 永福寺跡周辺のホテル
一名歐巴桑信徒說,沒本事所以不敢求升官發財,安太歲求安個心啦;不過菩薩應該是每個人都會保佑的。 心越是一位多才多藝的高僧,能書善畫,工於篆刻,長於撫琴,吟詩作賦,下筆成文。 他在日 19 年,對日本的文化,藝術,佛教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據中日合編的《中日文化交流史大 永福寺2025 – 藝術卷》介紹, 心越將所攜《韻府古韻匯選》在日本翻刻推廣,使中國篆刻藝術在日本廣爲流播,他被奉爲日本“篆刻之父”。
2008年3月間,我到鄱陽縣遊玩,參觀了永福寺,並登上了永福寺塔。 永福寺塔每層都設有石制樓梯和外廊,入第一級塔門,每層繞外廊進石梯孔,共登160級階梯,走了9層,終於到達塔頂,置身其中,有一種眩暈的感覺。 站在頂層的外廊上,倚鐵欄杆,伸手可觸八角風鈴。 舉目遙望,鄱陽縣城全景、饒河風光、鄱湖浩淼,盡收眼底。
永福寺: 永福寺安太歲 名冊全手寫
其寺始建於梁武帝天監元年壬午(公元502年)。 帝弟鄱陽王蕭恢母親費氏瞽雙目,王祈於佛有感,復明。 遂施王宮爲僧寺,名之曰“顯明”,賜甘露立爲戒壇道場。
- 其寺始建於梁武帝天監元年壬午(公元502年)。
- 舉目遙望,鄱陽縣城全景、饒河風光、鄱湖浩淼,盡收眼底。
- 清康熙十年(1671),東皋心越禪師移住永福,五年後,應邀東渡日本,弘傳曹洞宗並創壽昌派禪法,同時傳授琴學與書畫篆刻藝術,在日本佛教及藝術界均享有盛譽。
- 得到社會各界人士關注,後來繼承者發揚光大、千古流芳。
- 他在日 19 年,對日本的文化,藝術,佛教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 日本畫界、音樂界、宗教界人士紛紛來永福寺尋根訪祖。
覺浪、闊堂的金石書畫,都有較高的藝術造詣,至今在日本尚有真跡留存,心越的文化藝術素養及技能,深得兩人的真傳。 清康熙十年(1671年),受杭州永福寺主持的邀請,駐錫永福寺。 心越駐錫永福寺六年,廣會文人墨客,交流詩、書、畫、印、琴技藝,藝僧之名廣傳天下。
永福寺: 永福寺跡の口コミ
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今(11)日也發出4點聲明進行說明。 由前內政部長徐國勇主持的民視政論節目《全國第一勇》中,徐國勇針對總統府的聲明進行解析,他認為其中第4點提到,「內閣調整,若有定案將向各界報告」,以自己的經驗來說,就是「已經定案了」。
永福寺: 斗六永福寺大火 上課上班民眾虛驚
據清康熙年間《杭州府志》卷三十二《寺觀》載,永福寺坐落於飛來峯呼猿洞對面的形勝山下,舊分上下兩寺,與下天竺(舊稱翻經院)等寺一樣,同為慧理禪師開山創建。 據載,東晉咸和元年(326年),西印度高僧慧理來杭卓錫築庵,接連興建了靈鷲,靈隱等十座道場,永福寺是其中之一,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 幾經波折磨難後,禮請到東北僧人釋中律法師來寺住持。 在釋中律法師的率領下,講經說法、勸導羣衆信教行善。 但本着弘佛利生、莊嚴佛土、續佛慧命、淨化人心爲宗旨,傳承佛教優良傳統。 此舉得到了廣大佛門弟子的踊躍發心贊助,共同爲寺院的建設嘔心瀝血、竭盡心力,終於將這座千年古剎恢復重建,成爲宗教活動、旅遊開放場所。
永福寺: 永福寺なうです
東皋心越於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生於浦江縣,俗姓蔣。 8歲在蘇州報恩寺削髮出家,13歲開始求師,周遊江浙兩地,20歲時在江蘇天界寺參禪了中國佛教曹洞宗壽昌派中興之祖覺浪道盛。 在參禪覺浪一年左右時間裏,心越日夜奮勉。 30歲時心越返浙,按覺浪遺命,在杭州皋亭山顯孝寺參禪覺浪法嗣闊堂大文。 永福寺 兩年後,繼承闊堂的衣缽,成為中國佛教曹洞宗壽昌派的第35代傳人。
永福寺: 永福寺歷史沿革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總總管侯福生對永寧寺進行了擴建,增置田產,還迎請天宇沃田厚禪師擔任住持。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在維修佛塔時,掘基得到一個內貯“甘露”的玻璃瓶。 永福寺2025 住持雪性禪師將其獻於朝廷,獲賜“乾元萬壽永福禪師”之號,寺亦改額“永福寺”,並以“甘露”名其門。 永福寺,位於江西上饒鄱陽縣城西門路大龍橋口,梁武帝天監元年(502年)建,鄱陽王蕭恢的母親費氏因患眼疾,雙目失明,經高僧慧龍禪師精心醫治,逐漸顯現光明。
永福寺: 永福寺資嚴慧院
遊覽及觀賞空間相當豐富,而且能夠遠眺喜歡美景,必將成為靈隱景區中的又一佛教旅遊景點。 2017年和2019年中國佛教協會兩次在永福寺舉辦佛教書畫藝術高級研修班。 經中共中央辦公廳批覆,中國佛教協會在永福寺設立中國佛教書畫藝術交流基地。 2015年3月24日,浙江省杭州市永福寺舉行念順法師榮膺方丈升座慶典暨禪宗高僧墨跡展。 念順法師現為杭州永福寺方丈、杭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 改革開放後、佛教復興,而被毀了一百多年的永福寺因各方面條件不足未能得到恢復。
永福寺: 永福寺迦陵講院
2002年,鄱陽縣人民政府修復永福寺塔時,釋中律敬獻了一尊銅佛、兩顆佛舍利和《華嚴經》、《楞閻經》、《法華經》各一部,均被珍藏在塔頂的天宮之中。 永福寺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日本長崎興福寺第四代主持澄一道亮慕心越之名,邀請心越赴日擔任興福寺主持。 心越先在興福寺三年,後上大阪黃檗山萬福寺五個月,回長崎閉關開關一年零一個月,寓居江戶一年半,寓居水戶約8年半,入住水戶岱宗山天德寺四年四個月。 日本元祿八年(1695年)九月三十日 ,心越圓寂,享年57歲。 從心越踏上日本國土,直至客死日本,共19年。
永福寺: 永福寺所蔵の文化財
2002年,古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 永福寺創建於南朝梁天監元年,由鄱陽王蕭恢獻出自宅而成。 永福寺 又據鄱陽縣誌載,天台山僧寶倫於北宋天聖二年在寺之東側建立磚塔,歷經修葺,至今仍十分完整美觀。 2002年,古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爲人類口頭和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 永福寺在吳越國時期又名普圓寺,現因該院落主殿爲觀音寶殿,表淨土法門,故名普圓淨院。
該院正面建築為藏經樓,樓下一層為會客廳,側面建築為祖師紀念堂,名為“闊堂”,乃心越禪師師父大文禪師之號。 目擊者指出,今天上午7時35分許,他正準備上班,經過西平路時發現永福寺竄出火舌與濃煙,火勢看起來相當大,現場有相當多圍觀民眾。 永福寺2025 鐘樓、鼓樓:位於大雄寶殿前的小院,院內東為鐘樓,西為鼓樓。 殿內原來供奉彌勒佛、接引佛、四大天王等佛像。
一二九六年(元成宗元貞二年)饒州路治中常元明之母賈氏鑄造銅鐘,用料一萬五千斤有零並雜以金銀等料。 禪師得寺居之,甚能、聖像佛典,皆有所口耳;且繼者皆名譽碩人,往往卓爲諸禪之範也! 一三六二年(至正二十二年)師視塔基稍傾斜,修時掘基得玻璃瓶,中貯“甘露”(據謠傳飲之可長生不老),住持禪師雪性村獻於朝。 明朝初年,郡之大夫士,視永福大剎,豈可虛師位歟?
他在日19年,對日本的文化、藝術、佛教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據中日合編的《中日文化交流史大 – 藝術卷》介紹, 心越將所攜《韻府古韻匯選》在日本翻刻推廣,使中國篆刻藝術在日本廣為流播,他被奉為日本“篆刻之父”。 據《日本音樂史》記載,心越攜虞舜、素王、萬壑松三古琴赴日,大傳華夏琴道,“以後在日本僧學者之間就有了琴曲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