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桃園神社選擇建立於桃源街大檜溪王公坑附近的山麓中(現在的虎頭山),著眼於臺地山林有樹齡30年左右的20數萬株內地松及遠眺市區的絕佳視野。 根據1936年(昭和11年)7月22日《臺灣日日新報》報導,神社之選址與土地取得,延續日本神道對神苑林木之重視,居高臨下,展現神明與天皇崇高地位。 ▲ 參道兩側的石燈籠是來到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不可錯過的拍攝重點,加上有光影加持讓畫面更加好看。 1998年,忠烈祠不再只是供俸殉職的軍人或是古老的先烈,也開始納進了殉職警消、公務人員等,與人民的關係更加貼近。 桃園忠烈祠2025 或許過去神社信奉的日本神靈早已不在,但這裡都一直有著一羣愛國愛民的忠烈們,繼續守護我們的家園。 如今的桃園神社,在各建築旁都有相關解說牌,讓人能多停留一點時間,好好認識這個神聖園區的每個角落,而不再只是走馬看花。
前總統蔣中正特別批示「臺灣光復以前自甲午年起,被日佔領時期力抗日復國的革命而殉國的先烈,亦應列在抗日戰爭陣亡將士之列奉祀」,這項指示讓新竹縣忠烈祠首批入祀的70位臺灣抗日誌士獲得中央認可。 之後,桃園忠烈祠又再追祀甲午戰後桃園龍潭之役抗日殉難者73人。 整個展區有超過一半的空間是在講述神社的修復與構造,而桃園神社之所以在臺灣如此特別,除了他是保存最完整的之外,也因為他至今仍受到日本相關人士的關注,而協助修建,保持著原本的日式風雅。 在手水舍對側,可說是如今神社最重要的建築之一 ─社務所,值得停下腳步,慢慢欣賞。 在過去,社務所的存在是神職人員處理日常事務與休息的空間,如今大多在臺灣的神社社務所遺蹟功能早已轉型,有的成為展覽空間兼餐廳(嘉義的昭和18J),有的則像桃園神社,成為辦公室兼遊客服務中心。 2017年左右,這座神社被市政府規劃為「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當時走上參道,看到的風景是正在施工維護中的;直到數年後再度造訪,這裡已經整修完畢,讓人更能認識神社歷史外,也更貼近了最原本的面貌。
桃園忠烈祠: 臺灣環島
『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佔地很大,整個建築羣與設施相當多且完整,有鳥居、石燈籠、手水舍與拜殿等設施,不管是整個日式建築或庭園造景,都設計嚴謹別具巧思,瞬間感受到其樸實莊嚴氣氛美感。 位於虎頭山上的忠烈祠,落成於民國二十七年,前身為日本人所建造「桃園神社」是臺灣保存最完整的日治時代神社。 日人所稱之「鳥居」〈 Torii〉如同臺灣地區傳統的牌坊,具有標示入口意象及區分內外的作用,有多種造型樣式,傳統的鳥居為上等木料(如檜木等)或石材製成,近代以來因上等木料及石材供應不足,漸有鋼筋混凝土及磚製。 神社建築物自民國 35年〈西元 1946年〉 6月 17日起,即被充為「新竹縣忠烈祠」使用,當時並舉行奉安典禮。 民國 39年〈西元 1950年〉 10月 25日桃園設縣後,更名為「桃園縣忠烈祠」。
- 皇民化運動時期,日本人在臺灣蓋了約兩百座神社,日本戰敗後大多數神社被摧毀、拆除,桃園神社也被更名為桃園忠烈祠。
- 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這八十餘年的的時代歷史見證,如何持續展文化包容力的價值且深植人心?
- 從參道進入鳥居後,桃園神社手水舍位於參道左邊,參拜神明之前要進行簡單的「除穢儀式」,請務必使用手水舍的水洗漱。
- 神社可說是屬於政治性、民族性、宗教性等指標意義很高的建築物,因此,日本人治臺時期所興建的桃園神社,是否適宜列入臺灣現在的政府所指定的古蹟之一,並予以整修維護?
- 假日遊客很多,來這裡可以喝咖啡、品嘗抹茶和果子還有超高人氣的古井豆花。
電信欠費要核實,大額匯款要當心,法務部調查局桃園市調查處關心您。 一旦難分假和真,警方諮詢最放心,法務部調查局桃園市調查處關心您。 桃園神社的洗手間非常的乾淨,一開始還以為是工作室,走近看後才發現,而這座洗手間是1986年維修神社時興建的「東司」,就是洗手間的意思。 高麗犬是守護神社的神獸,幾乎每座神社都會有一對高麗犬守護神社,不過這對高麗犬是民國75年進行修繕時重新柱造的。 1950年代時缺少管理,如1956年銅鐘被竊、次年失竊銅瓦四坪。 銅馬約在1950年代末失蹤,縣議員蔡富田曾提案責由警方追查下落,但直到1982年才由《民生報》記者在桃園縣一處雜院找回。
桃園忠烈祠: 桃園美食懶人包
日本總會選擇在地勢較高處座神社,要去參拜必定要爬過高聳的「參道」,以表對神靈的崇敬,桃園神社亦是如此。 在爬上去前,你看不見神社的真面目,一旦仰著頭爬上數階、再爬數階,漸漸的,宏偉但不壓迫的神社建築,逐漸顯現於眼前,那時的感受,不只是眼睛,而是連心也為之動容的。 我第一次造訪桃園神社是在高中歷史課的時候,因為我們學校就在附近,所以老師帶著我們順道來此介紹神社,並結合課堂上關於臺灣日治時期的歷史內容,讓大家有最身歷其境的感受。 日本時代,臺灣各地因應「一街莊一神社」,而建立起大大小小的神道教聖地。 時過境遷,那些聖地有許多都被破壞,有的僅剩幾盞石燈籠、有的僅剩鳥居、有的建築被改得不知所以然,有的,則以忠烈祠的形式,繼續存在。 位於虎頭山旁的環保公園經過景觀整建工程後,園區變得煥然一新,來自中壢青塘園的藝術品「桃機一號」已正式進駐,成為虎頭山新打卡亮點。
桃園神社的位階原為「無格社」,隸屬於位階為「國幣小社」的新竹神社之下,並受到日本政府宮內廳的登記與管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即昭和 20年〈西元 1945年〉由「無格社」升格為「縣社」。 依據日治時期所頒法令,神社周圍禁止污穢物,車馬不可駛入,也禁止人民在四周伐木及捕捉魚鳥,因此神社環境得以維持清淨且莊嚴之氣氛,直至民國 34年〈西元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1980年代,桃園縣政府準備將桃園神社拆除,新建一座以臺中市忠烈祠作參考的中國宮殿式建築。
桃園忠烈祠: 桃園蜜月世紀大飯店
桃園忠烈祠暨神社,地址是桃園區成功路三段200號,距離虎頭山公園車程不用3分鐘,桃園車站商圈也只要10分鐘。 建築物保括本殿、拜殿、中門、枅垣、高麗犬、銅馬、社務所、手水舍、管理堂、東司、石燈籠、鳥居、石階段以參道等等,而這裡的日式建築風格保留完整,目前是一個攝影愛好者喜歡來這裡取景拍攝的地方,也是一個適合拍攝婚紗或者cosplay取景的地方。 桃園神社保留完整,包括本殿(神位安置處)、拜殿、中門、社務所、高麗犬、石燈籠、手水舍、鳥居、東司、參道等,建築配置順應虎頭山地形拾級而上,建築材料採用臺灣檜木、日本柳杉,完整保留木建築結構系統。 由桃園火車站搭乘桃園免費公車環狀紅線L101在『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站下車,往神社文化園區方向步行約6分鐘可達。 桃園忠烈祠2025 臺灣老建築的轉型-文創園區類 文化園區基本的前提是文化生產與消費活動的呈現,文化產業的核心內容是創意,而創意靈感的獲得往往來自於與其他同行相互接觸的刺激,在眾多的活動中特別是多樣化文化聚會地點的出現,通常能充分提供人們之間的相互交流以獲取靈感。 因此,文化產業園區的發展策略通常會考慮到是否能發揮出羣聚效應。
桃園忠烈祠: 桃園神社昭和拾參|園區導覽地圖
身長約 270公分,高度約 205公分,下部基座為民國 桃園忠烈祠 75年所重 建,長 270公分,寬 105公分,高 110公分,材料為混凝土內植鵝卵石,表面仿石材處理,外側為洗石子混凝土。 係指自拜殿前至入口名稱座之間的道路(含石階段),作為參拜神社進出之路。 因為豆花店休息中,讓我可以在這美麗的角落拍照,秋日午前陽光斜照,在這樹蔭林立與木造老屋間取景,這幅畫面很有詩意。 除了大型的燈球之外,另外有一顆月球造型的燈球一樣放在園區內,大家可以把握這段時間前去捕捉美麗的瞬間。 登上石階後,可以看到大片草原,週末會有神社市集的活動,許多攤販在此擺攤。
桃園忠烈祠: 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桃園神社(桃園景點)/高麗犬-守護神社的聖獸,現存為民國75年時依照片重造
戶外屋角尺模型這天的天氣很好,午後踏著陽光置身日本神社,沒有嘈雜紛擾的氣息,悠閒而美麗,隨便一個角落都是景。 狛犬銅馬的對面是這隻狛犬,是守護神社的聖獸,作用與臺灣寺廟的獅子雷同——其實不只作用,連長相明明也都很像XD。 拜殿是這園區裡面面積最大的,左右兩側原本為神饌所與兵器庫,現放置先烈與因共殉職的個人牌位,不過裡面因為禁止拍照與攝影,室內樣貌就等大家親自去參觀。 上次到訪時就是正在修復建築物,只能在外面拍照而已,無法參觀建築物到裡面,趁這次整修好可以盡情拍照打卡。 小時候常被長輩帶到虎頭山遊玩,當然忠烈祠也是必定到訪地方,最讓我有印象就是這磨石子階梯,雖然不多階不過一口氣爬到完,絕對會讓人爬到氣喘吁吁。 為日治時代遺物,全體皆以青銅製造,腹部兩側鑄有代表日本皇室之菊花徽章,飾紋細緻,惟已遭磨損破壞。
桃園忠烈祠: 桃園神社(桃園忠烈祠).桃園歷史景點(全臺僅存最完整的日式神社,參道、鳥居、水手舍)
左、右朵殿裡面則供奉抗日、國民革命、反共勦匪、敵後工作等戰役殉難之軍、民,及因公殉職之軍、警、消、民等個人之靈位。 於每年春、秋二季舉行祭祀典禮, 桃園忠烈祠2025 3月 29日春祭國殤暨遙祭黃陵, 桃園忠烈祠2025 9月 3日秋祭國民革命先烈暨陣亡官兵。 桃園神社旁邊也有一條步道可以走往桃園虎頭山公園,假日來這邊一日遊的遊客不少,有時間的朋友也可以順走虎頭山公園步道。 鳥居而後的參道,搭配藍天是如此莊嚴,可惜假日來這遊客很多,想好好拍張空景照是不可能的,只好藉由攝影的角度,儘量取景。 園區不大但建築完整,有本殿、拜殿、社務所、手水舍和鳥居,更是被指定爲國家三級古蹟,也算是桃園人的驕傲。
桃園忠烈祠: 桃園神社─遊走聖地的前世今生
原先管理所隸屬民政局,古蹟又歸文化局管,導致維護困難,如神龕遭破壞、盜取,神龕下方欄杆柱上柱頭被竊。 2005年8月19日,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民政局召開桃園縣神社文化館委外經營先期規劃會議,有意朝日本廟宇的行銷模式委外經營,打造櫻花道、日本料理店街,館內還要販售特製祈願御守、舉辦日本廟會,營造傳統日本味。 9月8日,桃園縣退伍軍人協會劉華倫、李東成等十多人來此抗議,直言若有東洋味就主張拆除。 當地的忠義裏裏長陳永杉認為可使用此文化資源,以帶動地方的觀光發展。 當天,陳永杉因被退伍軍人團體認為支持日本,險些發生肢體衝突。 12月6日,召開委外說明會時說明一標四年,縣府第一年補助300萬元,其餘3年各補助200萬,並提醒業者場所本身有「高度政治敏感性」故經營列為「必要風險」。
桃園忠烈祠: 桃園忠烈祠——臺灣唯一保存完整的神社
李政隆寄交陳請書至總統府及各部會主張保留,雖未獲回應,但持續結合公眾輿論如張曉風、金恆煒、吳密察、徐國士及邱傑等人媒體投書,最後在桃園議會爭論後,獲決議保留舊建築,引起社會輿論關注,呈現保存運動的公民意識力量,帶動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維護典範。 基隆住宿 臺北住宿 新北住宿 桃園住宿 新竹住宿 苗栗住宿 臺中住宿 彰化住宿 南投住宿 雲林住宿 嘉義住宿 &hell… 為和洋風的小型建築,於民國75年維修神社時所新建作為廁所使用,日本人稱之為“東司”其基座為混凝土製,外表為洗石子,地板磨石子,外牆及窗戶是為木造,鑲以透明及毛面之玻璃,內牆下部以混凝土粉光、上部以白灰粉刷,屋頂覆以文化瓦,內部隔為兩室分別為男用廁及女用廁。 桃園神社座落於桃園市區東北方虎頭山西麓,其方位係座東北朝西南,總面積 17,705.76平方公尺,建地面積613平方公尺。 日治昭和 10年(西元 1935年)因應日本殖民政府之皇民化運動而開始籌建。 依著桃園神社的地圖,可以清楚知道哪裡是鳥居、拜殿、本殿、社務所、手水舍等日式神社的相對建築。
桃園忠烈祠: 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超美神社讓人一秒到日本,神社豆花好喫
一般神社的燈籠有多種材質,包括石造、磚造、木造、銅造等,造型則多樣,本神社的燈籠為石造,有大、小兩種型式,原日本人自神社沿現今之成功路三、二、ㄧ段〈日治時期路名為神社路〉及大有路等路段之兩旁,以等距離之間隔,建造數量甚多之石燈籠,唯於臺灣光復後因民族意識及道路拓寬等因素,而予以拆除。 內部現存大型者兩座,小型者四座,皆是民國七十五年依日治時期的舊照片重建,分置於鳥居前參道兩旁草坪中。 桃園忠烈祠 大型石燈籠即小型者底部加置 85公分高之基壇,材質為鋼筋混凝土,表面仿石材處理,大型者上部之規格則略大於小型者,其內部皆配有電線、電燈等。 本殿內現供奉有臺灣革命、龍潭抗日之役、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開國、討袁、護法、東徵、北伐、勦匪、討逆、抗戰、戡亂、陸軍青河七號演習等時期殉難軍、民之集體及明朝延平郡王鄭成功、抗日誌士丘逢甲、劉永福、金門八二三砲戰陣亡之三位副司令官陸軍二級上將吉星文、趙家驤、空軍中將章傑等個人之靈位。
桃園忠烈祠: 神社建築の特徴は?
由桃園火車站搭乘桃園客運105、168、707在『桃園榮民醫院』站下車,往神社文化園區方向步行約5分鐘可達。 方文山讀桃園成功工商時,喜歡此地景緻,多年後周杰倫歌曲〈忍者〉的音樂錄影帶就在這取景。 此地是電影《KANO》教練與球員初次見面場景,戲劇內設定為嘉義神社,鳥居以特效改為原來的紅色。 在日本神社門口都可以看到有一對,甚至兩對的高麗犬,一般我們在寺廟門口的兩側都看的到有一對祥瑞獅守護著寺廟,而它們作用大致上雷同。 從桃園神社的中門、迴廊以及以內的拜殿、主殿,都能明顯的看到中國古典建築的特色:龐大的屋頂、迴廊和挑高的基座以及支撐龐大屋頂的斗拱。
「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的保存歷程及使用轉折,是臺灣文化資產保存史的重要事件與見證。 它不只是全臺保存最完整的木構神社,一個有深刻人文歷史厚度與折衝的古蹟,它的故事更關係到多代人熱情的維護及付出,以及忠烈生命情操及記憶連結。 桃園神社的拆除爭議到保存活化,見證文化資產的普世界價值是跨國界與全人類共有的。 桃園縣忠烈祠(神社)座落在桃園市北方虎頭山麓,其方位是座東北,朝西南,可遠眺桃園市區。
現今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讓出國旅行變成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所幸在臺灣還是有那麼幾處地方,或許是環境氛圍,也或許是歷史遺跡,讓人們在疫情舒緩之後可以享受偽出國的浪漫,而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便是其中之一。 ,建築的本身就存在著相當大的歷史意義,幾次險被拆除,在地方仕紳及有力人士堅持下得以保存下來,目前是日本境外同時也是全臺灣保存最完整的日式神社建築。 為日治時期的混凝土建築物,全高約 320公分,下設三階正方形基壇,表面洗石子,名稱座立於其上,形體為 36公分之正方形,上部為尖峯金字塔形,正面陰刻社號「桃園神社」,背面陰刻鎮座(落成)日期「昭和十三年六月十日」等字樣。 臺灣光復後,於民國 35年〈西元 1946年〉將前後表面打毛,正面重刻為「新竹縣忠烈祠」,背面日期也重刻為「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六月十七日建立」等字樣。 桃園忠烈祠 民國 39年〈西元 1950年〉 10月桃園設縣後,將「新竹」二字再度重刻為「桃園」,成為「桃園縣忠烈祠」。 由桃園郡守谷義廉呈報新竹州知事赤堀鐵吉覈准,擇址於桃園市區東北郊的虎頭山麓。
桃園忠烈祠: 桃園市忠烈祠-桃園神社
作為儀式性與衛生性的象徵,手水舍是每個神社的標準配備,也是參拜日式神社的「第一手」體驗。 爾後,從我大學期間開始,幾乎每一年都會來這裡走走,要說「朝聖」也可以,要說「散心」也可以,這座隱密於虎頭山腳的祕境神社,一如近百年前建立時一樣,在這裡,給人的感覺好像時間都靜止了,一切的煩惱也停止運作,只有最純粹的蟲鳴鳥叫,以及不論是作為神社,或是忠烈祠,都同樣瀰漫著的那種聖潔氣息。 此外,每逢假日下午會定期舉辦市集活動,邀請民眾來走走逛逛,還有品嘗人氣美食「井上豆花」,戶外用餐區欣賞木製老宅,享用冰涼的寒天豆花。 桃園忠烈祠2025 無論你是想祈求事業、學業、健康、戀愛,還是想消災解厄,都可以來桃園神社走一趟,而參拜儀式也完全比照日本正統神社。 園區神社建築以嚴謹的工法設計,質地細緻的檜木及杉木以嵌接方式固定樑柱,讓原本結構更加結實,莊嚴肅穆的氛圍搭配古色古香的綠意盎然,讓人感受日本神社獨特的靜謐感。 桃園忠烈祠 在著作權法保障之下,轉傳本站網址內容須註明出處;若是重製部分,全部或營利行為等,未經本站書面同意者、均不得為之,並依『桃園地方法院』為約定管轄。
神社可說是屬於政治性、民族性、宗教性等指標意義很高的建築物,因此,日本人治臺時期所興建的桃園神社,是否適宜列入臺灣現在的政府所指定的古蹟之一,並予以整修維護? 多年前曾引起多方爭議,惟文明國家之所以文明,即是能對歷史採取尊重的態度,歷史之產物是古蹟,古蹟是歷史的見證,桃園神社已經成為臺灣地區保存較為完整個案之孤例,有如臺灣近代史上的見證人,它的歷史見證作用是勿庸置疑的,我們應予以加強維護,並保持環境整潔,讓見證人誠實地呈現出原貌,以還歷史真相。 重新規劃後,過去的桃園神社現在是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 整個環境氛圍很有日式氛圍,鳥居、神社、日式木造老屋,彷彿秒飛到日本的錯覺。
桃園忠烈祠: 桃園神社(桃園忠烈祠)良緣祈願祭
我靜靜地和這些忠烈們打聲招呼,發現他們的牌位並非如傳統神主牌的造型,而是和風的木牌,呼應著整體神社建築。 他有著最典型的和式建築格局與構造,從某些角度看過去,要說在日本,一點都不會引人懷疑。 走進神界,不只是心靈上要保持虔誠,同時也要潔淨自己的身體。
桃園忠烈祠: 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景點介紹
1995年4月5日,桃園縣長劉邦友在此舉行遙祭黃陵大典時,指示忠烈祠暨孔廟聯合管理所在下年度編列300萬元經費,重新整理周邊。 桃園市清潔隊本想搬到一旁,但在呂秀蓮任縣長時以保護古蹟為由否決。 1972年中華民國與日本斷交後,內政部於1974年頒佈「清除臺灣日據表現日本帝國主義優越感之殖民統治紀念遺跡要點」,主要內容就是神社應徹底清除。 桃園神社是桃園郡郡守宮野為長在1936年為配合臺灣總督府普及神道教而建,設計與監造為桃園郡役所庶務系吏春田直信,臺灣神社櫻井重夫擇址為虎頭山,1938年6月10日落成。 1938年9月23日舉辦十天的鎮座祭,從臺灣神社迎來御靈代,在桃園街舉行網球、軟式棒球、兒童相撲、化裝遊行、戲劇及電影欣賞等娛樂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