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歷經明治維新,發展成和洋折衷的生活風格,這種風格當然被帶進臺灣,而新一代的建築師也將西方與日本的建築形式引入臺灣,表現在各種官方建築上。 美濃警察官吏派出所是鋼筋混凝土建築,仍保有古典風格的對稱形式,但裝飾元素已大幅簡化,展現水平簡潔的現代感,是古典建築過渡到現代建築中間的折衷建築樣式。 民宿所在地就是以前南隆農場的範圍,三五公司初創南隆農場時,是從日本內地招募日本農民來開墾,可能因為太辛苦了,這些日本移民都跑光了。 南隆宮 後來開出優厚條件,廣邀新竹州(桃竹苗)的客家人南下佃耕,贈一頭牛、耕具、傢俱等。 墾戶搭縱貫線鐵路南下到九曲堂,再換乘糖廠小火車經旗尾糖廠到美濃。
客家人在「家神牌」(即祖先牌)之外,另有「長生祿位」的獨特風俗,是1種先民紀念對地方有特殊貢獻者的永久奉祀牌位。 3.北客遷移大部份信奉義民廟,惟獨在南隆五穀宮雖然也蓋了義民廟,但並不是當地最重要信奉之主神,當時因瘴癘之氣,百姓為求平安,因而供奉神農大帝,並有聚落的形成,為拓墾「在地化」之顯例。 2.本廟創建年代為大正13年(1924年),目前仍留存不少日治時期與戰後初期的寺廟構造,見證了當時代的建築工藝風格。 1.因三五公司的拓墾,使得五穀宮在拓墾上成為北客南遷很重要的典範,也在臺灣拓墾的歷史佔據重要的地位。
南隆宮: 屏東縣萬丹鄉道教
而迎王平安祭典則是東港最 有名的民俗祭典,每三年一科舉行燒王船時全東港皆熱鬧無比。 南隆宮2025 東港鎮郊的大鵬灣,為一座內陸型海灣,屏東縣政府有意規畫成大型的海邊休間區,目前已成立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未來擬發展為以水域遊憩活動為主之國際級觀光渡假區。 輔天五穀宮結合客家傳統建築夥房與廟宇的特色,像是龍柱、供桌、山川棟架等皆以混凝土、洗石子所做。
北客離鄉應該會把義民廟的信仰帶來,但在1919年時,臺灣爆發大霍亂,各地盛行奉祀三恩主,南隆地區又以農業開墾為主,建廟者乃選定穀物和醫藥的守護神-五穀爺神農大帝為主神,再配祀三恩主,這是順應時勢的在地化信仰。 美濃鎮誌記載:「羅正保染病上門求醫,經日夜司香奉祀三恩主並服食仙丹而漸癒」。 南隆宮 清乾隆<重修鳳山縣志>:「東港在縣西南六十五里,面臨大海,港道甚闊,可通巨艦,有商條到此裝載米豆貨物」。 清光緒<鳳山縣採訪冊>:「東港,民渡,在港東裏,縣城東南三十里,源受東西溪兼匯後寮,五房洲等流入海,兩岸相距三里許,深丈餘,內地商船往來貿易,為舟艘輻輳之區」東港鎮共有人口四萬六千多人,土地面積二七. 東港漁港盛產鮪魚生魚片,為國內主要產地,不但有大型魚貨批發市場,海產店也到處林立且物美價廉。
南隆宮: 屏東縣林邊鄉道教
那種不忍無名屍骸曝屍荒野、悲天憫人旳情懷;恐懼孤魂野鬼無人祭拜,心懷怨恨危害鄉裏的敬畏;在這種複雜情緒下,產生了特殊的集體祭拜。 此種科儀法會在相沿成襲下成為傳統,成為有別於他地的「大拜拜」。 同時隨著時代之變遷產生變化,由拜「陰」的鬼轉為拜「陽」的神,這其中的轉變值得深思與探討。 南隆輔天五穀宮主祀神農大帝,又尊稱為「神農大帝藥師琉璃光佛」,分香自苗栗公館郷「五鶴山五穀宮」,開基神尊由茶樹刻成。 南國烈日炎炎,如果有機會到屏東,東港鎮南平裏的南隆宮,這裡的側殿門神,畫著難得一見的24 節氣神。
- 林春雨生於1895年,45歲開始種植菸葉,看準菸葉的高獲利,承租河川地耕種,全盛時期種植面積達十六甲,擁有十棟菸樓。
- 臺灣神社在進入臺灣日治時期末期的時候,開始有了新的規劃。
- 另一特色是側殿的門神為二十四節氣神,與一般廟宇的門神大異其趣。
- 當時,輔天五穀宮得到旗山太平寺的日本淨土真宗佈教師杜多碩照(生卒年不詳)的愛護而得以保全,同時附近居民也將神像寄存於輔天五穀宮中。
日治時期的三五公司社長愛久澤直哉、及南隆農場主事白石喜代治,兩人的長生祿位也供奉在長生廳中。 所以,這裡也保存了南隆地區開發的歷史記憶。 騎到這裡,我們不禁停了下來,看著這家水圳邊的柑仔店,位於村落外,旁邊都是稻田,坐在門口的老闆,戴著斗笠專心地看書,好有哲學意境,很自然就聯想到那部日本電影 – 忘憂雜貨店。 除了土伯公,美濃還有水伯公,是水神與伯公信仰的融合,現存的三座水伯公分別位於龍肚、美濃莊、與九芎林,這三座水伯公被稱為里社真官,這是土地公的古稱,里社真官都在聚落外圍、河水的出口處,把持水口守護鄉裏。 龍肚莊水伯公位於臺28線的美濃文昌宮旁,水伯公碑文為「里社真官香座」,兩旁依稀可見「龍莊」、「水口」字樣,基地頗大,正身後的半圓形小丘稱為化胎,猶如座椅的靠背,可聚氣納福,有化育、福蔭之寓。 夥房是臺灣客家建築最常見的宅第形式,通常是堂屋帶左右橫屋的三合院或四合院樣式。
南隆宮: 歷史
美濃南隆輔天五穀宮,建立於日治大正十四年(1925年),位於臺灣高雄市美濃區的五穀宮廟,為美濃南隆地區民眾的信仰中心之一 南隆宮2025 ,亦被登錄為高雄市文化資產之歷史建築。 臺灣西部的開發,大致完成於清代,美濃地區亦在乾隆初年拓墾,南隆地區的發展相對地遲緩,直到日治中期。 本研究擬針對日治時期美濃南隆地區的拓墾加以探討,研究動機不單是注意到土地的開發與拓殖,更直接的因素是此一時期,南隆的拓墾的主力是以合資會社公司名義招募墾民入墾,而移民中又以遠從北部新竹州的客家移民居多,是什麼誘因造成北部客家人的移入? 日人怎樣進行農業拓墾,相關公共工程如何配合? 還有目前南隆農場的信仰中心輔天五穀宮成立的緣由以及村廟扮演的腳色? 建於1924年的輔天五穀宮距離涵園民宿不遠,是南隆地區最大的廟宇,仍留存不少日治時期的寺廟構造。
南隆宮: 關於 資訊書籤
民國四十六年(1956年)羅阿東去世,改選古華榮氏為第二代堂主,民國五十一年(1961 年)十一月由鐘日旺發起增建左右護室,至民國五十二年(1962年)三月完工。 後由信眾吳金鳳等發起,力修繕前堂、後堂,民國五十四年(1965年)建鐘鼓亭。 民國五十五年(1966 年)興建拜庭,修建兩側橫屋為鋼筋水泥的建築物, 並設二十間客房供參拜信徒住宿。 南隆宮2025 黑鮪魚和櫻花蝦、油魚子號稱東港三寶,其中黑鮪魚位列首席! 而近年來,東港豐富的漁產資源所孕育出的產業文化與人文景觀,已成為發展觀光最重要的資產之一。 櫻花蝦原名櫻蝦,因形狀小巧可愛,色澤有如櫻花,又多銷往日本而得名。
南隆宮: 南隆宮地圖
輔天五穀宮為南隆地區最大的廟宇,其祭祀圈幾乎涵蓋所有南隆當地聚落。 輔天五穀宮建廟時,因南隆地區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經濟活動,再加上大正8年(公元1919年) 爆發臺灣大霍亂,各地遂盛行奉祀三恩主。 因此,建廟委員會選定農業、穀物和醫藥的守護神—五穀爺神農大帝為主神,羅阿東家奉祀的三恩主配饗,其他儒釋道眾神也一併奉祀。 技師、本鄉高德、伊東忠太、宮內省掌典星野輝興做相關調查,並在1937年4月設立「臺灣神社造營事務局」。
南隆宮: 南隆宮的留言板
龍鳳宮位於竹南鎮龍鳳裏的後厝仔,其最大的特色是主宮廟的後方有一座天上聖母神像,據說是東南亞最高大的媽祖神像。 農曆八月廿二日為燃燈佛誕日,為祝其萬壽,在這天燃燈、供花禮佛,就能累積功德。 另外,燃燈佛其實就是佛教點燈的緣故,也就是寺廟中的「長明燈」,而點燈的意義,是指燈火不滅、佛光就能夠普照,破除一切的黑暗。 24 節氣這件事,早從漢武帝的「太初曆」分陰陽,到漢成帝的「三統曆」把24 節氣加入,已經過2000 年的考驗。 至今這個中國人獨有的智慧,不僅在南臺灣的南隆宮,甚至在北基隆的孝威五福宮都找得到。
南隆宮: 屏東縣長治鄉老潭頭太子宮中壇元帥
同年10月19日,臺灣神宮新境地社殿完工,並預計在10月25日舉行增祀祭,26日舉行遷座祭,慶祝臺灣神宮遷移至新境地,27日舉行例祭,28日舉行能久親王祭。 南隆宮 然而在10月23日,一架預計要降落至臺北飛行場的日本軍機失事墜毀在新境地附近,引發的大火燒燬了神社內眾多的建築,包含鳥居、石燈、臺灣總督府警察招魂碑等,使得後來僅在舊社殿舉行增祀祭,由宮內省的掌典次長飛鳥井雅信主持,而神社未遷到新社殿,而被燒毀的部分直到戰爭結束後都沒有復原。 1945年5月6日凌晨,臺灣神宮受到美軍空襲,導致拜殿失火。 天照大神例祭10月28日社格官幣大社建築詳情本殿構造神明造建立明治34年(1901年)臺灣神宮是原位於臺灣臺北市劍潭附近的劍潭山山麓的神社,1901年完工時名為「臺灣神社」,之後再歷經1943至1944年的遷座與擴建,並在二戰末期(1944年)更名為神宮。 南隆宮2025 主祀死於臺灣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1944年升格為神宮後增祀天照大神。 是臺灣日治時期所建的神社中最為重要的一座,稱作「臺灣總鎮守」。
南隆宮: 屏東縣東港鎮寺廟/主祀神像/寺廟地址/電話
根據《朝南宮簡介》的說法,當時徐阿添家中奉祀1座神鏡,每當香煙湧起虔誠備至時,鏡面就會映出文字顯示神意,現今羅阿東的祖堂及輔天五穀宮也分別備有1座神鏡。 東港的南隆宮在八月初六會進行遶境的刈火活動,咦? 不過以南鯤鯓代天府的說法來看,朱四王爺的聖誕不應該是農曆八月十五的時候嗎? 南隆宮的主委表示,其實這是朱府王爺來南隆宮興基的日子啦!
一說是嘉慶二年,由當時業戶張輝揚、張三、王獻等創建,為當地閩籍人士所共同信奉膜拜之唯一寺廟。 擁有獅型頂的輔天五穀宮,標高130公尺,為中國大陸南武廟宇建築型式。 因在山坡地上,依自然環境之地形,分層而建,地面上層分為門樓「輔天門」、廟程、與輔天五穀宮建築本體,輔天門為三門四柱式的牌樓,裝飾有剪黏、泥塑與彩繪,廟埕左側院門為獅子門柱,通往活動中心及道路,右側院門為洗石子門柱,通往兩側附屬空間。 大正9年(公元1920年),原居苗栗大湖後移墾至南隆農場六寮的羅阿東在家中奉祀紙繪的三恩主像,這幅神像是羅阿東從苗栗卓蘭徐阿添宅中供奉的三恩祖神壇(今卓蘭鎮景山裏朝南宮的前身)分香帶到南隆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