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保留了寧靜休閒的窗口位置,店內格局也熟口熟面,對 Brew Bros 念念不忘的 fans 來說格外親切。 House blend 有兩款,可選堅果風味或水果風味,咖啡豆均在臺灣烘焙。 除了提供多款意式咖啡之外,也有焙茶牛奶、宇治抹茶牛奶、法式朱古力等特色飲品,而個性鮮明的外賣獅子山紙杯更值得打卡。 食品選擇多,沙律、三文治、意粉、全日早餐,份量大,水準不錯。
穿梭摩羅街之際,你會發現街道兩旁以至附近橫街都充斥著不同的懷舊鐵閘。 這些懷舊趟式鐵閘拍出來其實超級美,鐵鏽色的閘配上通花圖案,有些還掛有舊式信箱,在香港應該已經買少見少。 賞花地點:上環儒林臺交通:上環港鐵站A2出口起步,沿禧利街行到皇后大道中右轉入樂古道旁的樓梯街,沿荷李活道行至文武廟後直上旁邊樓梯;乘搭23、23A、 23B、40或40M號巴士,於西摩道或堅道站下車。 黃花風鈴木賞花地點在靠近醫學博物館附近的位置,大家可從兩個方向前往儒林臺,包括從堅道樓梯街向下行,或從烈啫士街向上行。
上環打卡: 香港好去處:偽旅行隱世打卡景點
最近 Adam 進駐上環開首間分店,取名Samsen 上環打卡2025 泰館,型格泰式街頭裝潢跟灣仔店如出一轍,不過地方更見寬敞,大約可容納70多人。 這裏沒有招牌泰式船麵,但有另一招牌菜泰北咖喱牛金麵,咖喱汁以十多種材料煮成,香甜不太辣,而且非常濃鬱;蛋麵是由泰北直送,煙韌掛汁。 飛餅新鮮出爐,香脆鬆軟,稍嫌油份偏重,一定要趁熱喫。 愉景灣的私人屋苑悅堤有一條擁有壯麗海景的電梯,透過電梯的玻璃,大家可以看到大白灣的海景以及附近以歐洲風設計的商場。
時至今日,這4條電梯至今還是香港唯一一批孤形扶手電梯。 1850年代開始,太平天國之亂中逃難華人帶來資金和營商經驗,上環發展成華人主要商貿區。 蘇杭街和文鹹西街由於接近當時海邊的三角碼頭,故成為香港早期轉口貿易集中地。 幹諾道西為當時的食米批發中心;德輔道西一帶則是海味和鹹魚的集散地。 此後上環一直隨着香港經濟而發展,其他行業亦在區內發展。
上環打卡: 「必喫食店大獎 2023」得獎名單出爐!滙豐信用卡4大最紅打卡必喫餐廳 玩味+浪漫+童趣+懷舊 打卡一流!
餐牌選擇多,有全日早餐、輕食、午餐及甜品,推介黑松露大啡菇蝴蝶粉、日本飛驒和牛漢堡配黑松露醬及紅蝦汁虎蝦意粉等,重質重量。 House Blend 咖啡由巴布亞新幾內亞及烏幹達兩地咖啡豆拼配,香醇濃厚帶有豐富堅果香氣,配奶啡一絕。 喜歡手沖咖啡的話,不妨問問咖啡師,他們很樂意為你介紹不同莊園的咖啡豆。 無論你是不是咖啡上癮,晨早呷一口高質咖啡,都能為繁忙的一天注入動力。 上環區的咖啡店多不勝數,不論是精品咖啡或是文青打卡店都各有風格,有選擇困難的話,請看我們私心推介八間上環必試咖啡店。 這家新入駐上環的小店,環境清淨舒適,透過玻璃可以望到維港海景,還有一面花花打卡牆裝,非常之少女風。
- 當選好自己喜歡的旗袍,就可以坐到梳妝臺前等店舖負責人阿Ding替你Set頭,她會按你的臉型再整一個合適的髮型,大致可以選擇較復古的卷髮又或是簡單一點的盤髮。
- 另外還有榮獲米其林三星的法國餐廳L’Atelier de Joel Robuchon也在這。
- 另外,車站2號月臺(往堅尼地城)亦是港鐵極少數沒有設置行車隧道牆壁廣告燈箱的地下中途站,自西港島線啟用後至今仍未有加裝。
- 甜品不可錯過 Julien 母親的食譜炮製的法國經典貝殼小蛋榚及家傳乳酪蛋糕伴乳酪雪榚和糖漬檸檬。
中環可以說是香港最繁忙的商業以及零售中心,摩天高樓、購物中心林立,也不乏具指標性的的維多利亞碼頭,一直給人一種步伐快速又充滿活力的氛圍。 但除了商業的一面,其實中環也富含許多歷史的痕跡,許多老店、建築,都保留得很完整;以及不可不提的蘭桂坊夜生活,許多喧鬧的酒吧和夜店,讓你狂歡整晚不是問題。 在中環,你可以看見這個城市許多面貌,趕快一起來感受香港地方的活力以及歷史韻味。
上環打卡: 上環必試咖啡店
小編最喜歡這裡的招牌——老ME招牌蟹肉檬粉/河粉,店家用自家製嘅蟹肉膏,有大大塊蟹肉蛋餅,令整碗湯河好有鹹香味,同時湯底自然,0%味精或者添加劑。 上環壁畫街巷沿途還有很多咖啡店、食肆、雜貨店及畫廊等,可以過上一個悠閒的下午或週末;亦是一個適合帶上外國朋友遊覽本土文化的香港好去處,一盡地道之誼。 餐廳取名 Louise 是 Julien Royer 向他祖父母致敬,菜式方面主打其擅長的法式料理,並融入了他旳家族食譜及陪伴他成長的懷舊味道。 你可在舒適放鬆的客廳 parlour 享用全日供應的美味簡餐,或在飯廳 dining room 享用精緻的單點菜式。 推介包括自家製法式冷肉批、祖傳番茄批伴布袋芝士、夏洛萊牛柳伴青胡椒醬及小薯仔、香烤法國小牛胸腺伴小薯團等。
打卡點2:西港城是香港的法定古蹟,早在一百多年前落成,原本為船政署舊址,後來改為上環街市,而現在是傳統行業及手工藝的中心。 西港城採愛德華式古典建築風格,外牆以紅磚建成,除了特色工藝品及懷舊收藏品的商店,還有中環老街巷弄的布匹店,充滿昔日的香港情懷。 以網店起家的 404 Plant 是一家主打純素貝果的小店,2020年進駐上環。 404 Plant 的裝潢設計由香港藝術家 2timesperday 打造,藍白色調和搞鬼圖案,十分玩味。 404 Plant 炮製多款創新口味的純素貝果,不含奶類或雞蛋,同時供應植物奶咖啡等飲品。 小店設有地下戶外茶座,食客可以帶毛孩去享受美食兼打卡,可惜4月29日將會結業。
上環打卡: 旗袍
DK Cuppa Tea致力打造繁華都市中的綠州,DK Cuppa Tea提供一系列主題下午茶、有機茶、咖啡、輕食和甜點,讓客人盡情放鬆。 餐廳定期推出不同主題的下午茶,,加上環境舒適,很適合和閨蜜談心放鬆。 提到上環美食,小編立即想起科記咖啡餐室的「金牌豬扒飯」。 店家的豬扒是即叫即煎,鑊氣十足、熱辣辣,味道香口,厚薄適中,口感仍然有肉汁,非常惹味好喫。
上環打卡: 中環至半山扶手電梯
一份餐的份量非常足,非常適合在上環工作的人中午去喫一頓令人滿足感爆滿的豬扒飯。 咖啡店 上環打卡 crossover 洗衣舖並不是外國獨有,香港上環都有一間相似 cafe! 店內座位不多,不過門面以至裡頭的洗衣機都打卡一流,咖啡店有外帶 Cold Brew,亦有少量輕食售賣,座位少,比較難在店內用餐。 位於鴨巴甸街和歌賦街交界,Dio 白天是咖啡店,晚上則變身成酒吧,除了供應價格相宜的雞尾酒和日本清酒,也有不少來自 60 至 90 年代的陳年葡萄酒,即場或帶回家享用都是絕妙享受。 除咖啡外,店內供應小蛋糕和各式麵包、鬆餅,為來去匆匆的上班族加油。 店主將家中的古玩收藏共諸同好,有童年時坐過圈藤椅、懷舊海報、傳單紙品、原子粒收音機等,也有出售多款經典港式零食,及不少本土設計師及香港品牌的產品寄賣,希望每位客人走進店子,能重溫昔日美好的光影。
上環打卡: 上環好去處推介
上環站的港島線月臺為兩個分離式月臺,兩個月臺均已裝設全高式月臺門。 有別於港島線其他車站,兩個月臺在乘客眼中看似兩個位於不同層數的月臺,但事實上它們是採用對向式月臺排列,只是兩個月臺之間被牆壁完全阻隔[2],故容易讓乘客難以得知兩個月臺位於同一層。 上環站(英語:Sheung Wan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香港島中西區上環德輔道中地底,屬於港鐵港島線的鐵路車站。 該站於1983年3月動工,並於1986年5月23日由時任財政司彭勵治爵士揭幕啟用。 西環鐘聲泳棚是以前西環市民游水的地方,設施非常簡單,一條木橋、竹棚、加上一個更衣室,便可以游水了!
上環打卡: 西環隱藏咖啡巷:【香港好去處】 西環隱藏CAFE斜巷 打卡新點+祕密花園
上環店加入 Happy 上環打卡2025 Hour 及晚餐時段(4月21日起),擁有唎酒師資格的 Ray 會根據時令以及個人口味,定期精選多款特色清酒,即使是初嚐清酒的新手,也能享受特色多變的清酒世界。 House Blend 採用巴西及洪都拉斯兩地咖啡豆,由坪洲一間炒豆小店定期新鮮烘焙。 Avocado Smash or Avocado toast:牛油果愛好者自然不能錯過。 牛油果在烤麵包上,加上有石榴粒和芝士的搭配,口感獨特味道極佳。 NOC Coffee是香港的本土咖啡品牌,以簡潔黑白風為裝修風格的,意即Not Only Coffee。
上環打卡: 上環 Cafe 精選
園區內也擺放了許多裝置藝術,階梯也使用中國風立體彩繪作裝飾,一踏入PMQ元創坊就可以感受到滿滿的創作活力。 PMQ元創坊是香港自2014年以來新發展的文創新地標,前身是香港中央書院及舊警察宿舍,經過改造以後,現今進駐許多設計師以及文創攤位及產業,世文卿們來到香港絕對不能錯過的好逛大樓。 在開始之前,編輯幫大家標出了中環好喫好玩又好逛的景點及區域,方便大家安排路線,在開始介紹以前也能有一個大概的概念。 藍綠色字卡的為中環的景點以及逛街區域;紫紅色字卡則是絕對不能錯過的美食、餐廳;最後黃色字卡則是餅店、甜點店。 位於禧利街巷子裏頭,前身正是 Brew Bros Coffee。
上環打卡: 壁畫隧道
嘉鹹街壁畫其實就位於PMQ元創坊的附近街道,位置在中環荷李活道44號和嘉鹹街口,附近有幾個必拍的壁畫彩繪,其他的穿梭在巷弄間都可以巧遇美麗壁畫,很適合隨興走走。 嘉鹹街壁畫以九龍寨城為背景,彩繪出老香港密集而擁擠的建築與生活形態,在老舊的建築上繪出彩色的畫面,是IG上臂打卡的景點。 中環石板街(又稱中環砵典乍街),是一條以大石板錯落鋪成的街道,據說是為了讓以前的樵夫在下雨天時比較不容易滑倒而建造的,現今已一百多年歷史,也成為了香港的一級古蹟區域。
上環打卡: 港島影相好去處第七個打卡點:大館
甜品不可錯過 Julien 母親的食譜炮製的法國經典貝殼小蛋榚及家傳乳酪蛋糕伴乳酪雪榚和糖漬檸檬。 位於上環的文武廟,由文武廟、列聖宮和公所三幢建築物組成,大約在19世紀中期落成,被列為法定古蹟。 昔日文武廟不僅是供奉文、武二帝的地方,也是華人議事及仲裁的場所。 文武廟組羣屬典型的傳統中式民間建築,飾有石灣陶塑、花崗石雕、木雕、灰塑和壁畫,盡顯昔日工匠的鬼斧神工。
時至今日,每天仍然有不少長輩到此游泳,極有歷史價值。 由於這個地方非常特別,既是市民日常的地方,面朝西方、加上長橋日落,也是攝影發燒友常去的好地方。 香酥濃鬱的塔香非常迷人,其中最厲害的招牌莫過於牛油曲奇蛋撻了,黃澄澄的模樣讓人垂涎三尺,咬下去酥脆的口感完全不會讓人失望。 因為實在太過火紅,除了香港各地都有分店以外,臺灣現在也有囉! 但是還是來到香港不能錯過的一項伴手禮阿,另外還有皮蛋酥、蛋黃蓮蓉酥、老婆餅等等都很有名喔。 想港中環的半山扶手電梯,是為了因應沿著山區發展的中環,方便居民移動所建造的世界最長的戶外有蓋電梯,全長約800公尺,其中穿插許多出口方便大家移動。
摩星嶺炮臺(顯示地圖) 前往方法: 方法1:想直接到炮臺的話,可於中環至堅尼地城一帶坐的士,大概$70,就可直接上到青年旅舍。 方法2:搭小巴,可在堅尼地城港鐵站旁搭54號小巴,在摩星嶺徑下車後,可沿車路或樓梯上山。 上環打卡 上環打卡 上環打卡 是最快最省時的交通工具,而且不用擔心天氣和路面交通的狀況,最快從機場到中環只要三十幾分鐘,回程還可以免費在香港市區預掛行李到機場。
黃花風鈴木花期通常為每年的2至3月,花期可長達3至4星期。 黃花風鈴木一到花期就會相繼開出金黃色的花朵,開出的花朵花緣呈現皺摺狀,似足風鈴形狀。 店子供應炒粿條、馬來西亞喇沙、檳城福建麵及泰國粉紅乾撈,不同煮法俱備。 上環打卡 煙三文魚芝士薄餅($178):JACOMAX用的芝士味濃,芝士愛好者一定會非常喜歡。 淡白色的湯是先淡味後濃鮮帶清甜,魚鮮味慢慢滲出,所以不會黏口和口渴。
上環打卡: 📍第二站:西港城 – 香港情懷法定古蹟
自1843年,上環一直是華人聚居的地方,英國人及外國人則住在中環。 1874年桂文燦編纂的《廣東圖說》同治刊本,當中以羣帶路標誌為上環、中環、下環。 1866年的《新安縣全圖》,羣帶路所標示的位置亦在上環現址相近。
車站設有兩個互不相連大廳,分別位於德輔道中及林士街地底,每個大廳只有兩個位置分別連接兩個港島線月臺[2],加上電扶梯的位置不便,所以乘客由車站大廳來往月臺需時甚久,於繁忙時間更為擠擁,為不少人所詬病[原創研究? 中上環的小街與壁畫,一直吸引不少人朝聖,更能夠突出老香港味道。 今次恆基就將同樣「港味十足」的港島西區,變身成為藝術長廊,以紐約、倫敦、首爾等大都會的壁畫街作爲靈感,邀請 9 位本地及國際的知名藝術家,將SOHO 區的小區特質與藝術融合! 壁畫小區第一階段已完成13幅壁畫,範圍覆蓋西營盤忠正街、奇靈裏及石棧裏,壁畫類型分佈於牆壁、樓梯及地下,至於第二階段共三幅壓軸作品將會於十二月開始繪畫。 上環打卡2025 不少人特地跑到外國看人家的壁畫村,其實香港本身亦有很多自家的壁畫街,牆上滿滿各式各樣風格的壁畫,令人目不暇給。 其中一處打卡壁畫街位於上環的巷弄,涵蓋太平山街、四方街、東街、西街、水池巷、普慶坊、城皇街及荷李活道一帶,遍佈舖外牆身、後巷或鐵閘,同時更可連接中環的壁畫街!
咖啡迷或許都知道中環華賢坊東隱藏了一間精品咖啡店 Suit Coffee & Sake,店舖最近在蘇杭街開了分店,簡潔富品味的佈局,貫徹一派紳士風格。 電梯於密密麻麻的摩天大樓間穿插,連接中環街市至幹德道。 電梯沿途經過多條設有霓虹燈、舊式招牌的特色街道,密集得來帶有特色,吸引不少人留步拍照留念。 時代廣場的4條孤形扶手電梯,具流線形設計,充滿動感。 孤形的動綫不但具夢幻感,而且方便人欣賞不同方向的風景。 孤形電梯的建立,打破了當時社會大眾對電梯只能有垂直動綫的認知。
上環打卡: 建築物
飲咖啡飲到膩,不如飲啖茶、食件蛋糕,teakha 這家上環 cafe 絕對能夠滿足你的心願! 不單有蛋糕,亦有牛油果多士、班戟等等,當然少不得店內的茶! 玫瑰奶茶、抹茶豆奶等少見的茶品都可以在茶家飲到,像編輯一樣不太喝咖啡的話,teakha 或者是不錯的另類之選。 上環打卡 上環打卡2025 上環打卡 香港的巴士總共有三條路線,分別是A、E、N線,A、E路線行駛日間以及夜間路線,A線是直接從機場到市區;E線則是通過東湧才會到市區,但價格比起A會便宜一半。
上環站的前身是於1967年9月的《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及1970年《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所提及的港島線上環街市站。 而在1970年的方案中,同時建議在上環街市站興建東九龍線林士站,成為現時上環站雛型。 上環站共設有10個出入口,主要往返上環及中環的主要商業中心區及其他周邊設施。 各出入口均設有指示牌顯示出入口周邊的建築物及設施列表。
上環打卡: 香港
雖然很其他城市的酒吧街沒有太大的差異,但除了平日的唱歌跳舞之外,每逢重大節日,都會有一連串的慶祝活動,例如聖誕節、萬聖節、跨年等等,非常熱鬧。 1、2樓充滿許多文創設計的小店家,一間一間慢慢逛可以逛很久,每間小店也有屬於它的特色。 3樓有景觀臺,望出去高樓林立的中環市景,新舊景色相間,會讓你對於身在這樣的環境中感到神奇,若是有來到香港,編輯相當推薦大家來PMQ元創坊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