喫米不知道米價,也總能夠瞭解怎麼從稻穗變成能煮成熟飯的生米過程。 西元1942年建成的碾米廠為木造二樓建物,分成進米區、穀倉、碾米及出貨區,主要負責稻穀收割後的後續處理,廠房採用現代化的機電系統運轉,使米穀倉儲和碾米一次完成,是日治時期精米工業的代表性作品。 旗山廟2025 現在這座日式老舊碾米廠則由旗山農會負責管理,展示了製米的過程,也能在這裡買爆米。 創建於西元1909年的旗山糖廠舊稱「旗尾糖廠」,也稱高砂製糖旗尾製糖所。
- 跳鼓陣是以擊鼓、敲鑼及跳躍為表演內容,又稱為「鼓花陣」、「花鼓陣」、「大鼓花」、「大鼓陣」、「大鼓弄」,早期大都結集在臺南、高雄、屏東三縣市,晚近因國中、小學生團隊興起,全臺灣到處都有跳鼓陣。
- 民國八十三年春,曾老師遂隻身赴大陸旅遊考察,並藉以散心,暫拋生意虧蝕的憂愁。
- 當時的清德堂,在燕巢地區已有相當多靈驗故事,開基劉部靈公之金身,也是由信徒還願而雕刻起來;由此可見,劉部靈公在清德堂時期,就已經相當興盛。
- 旗山孔子廟的八佾舞共有8行8列共64人,與其他孔子廟的六佾舞,場面較為盛大,並且旗山孔子廟的釋奠大典採用改良式拔智慧毛、過聰門活動,以毛筆取代傳統牛毛。
同時北辰宮也是屏東平原北部地區許多上帝廟的祖廟,旗山、里港甚至遠至高樹都有祂的分靈。 旗山區公所於地震災後會同高雄市土木技師公會人員前往旗山孔子廟進行災害受損鑑定。 經建築技師評估後認定大部分損壞為非結構性損壞,因此高雄市政府民政局動用災害準備金,於2016年4月底發包修復旗山孔子廟,總修復經費約為新臺幣120萬元,修復工程於該年8月上旬,928教師節之前完工重新啟用。 旗山孔子廟的前身為臺灣日治時期興建的旗山神社,日本二戰投降,國民政府接管臺灣後,神社建築遭到破壞。
旗山廟: 旗山鳳山寺
車站內保留著旗山車站古典美的樣子,購票後入園則是糖鐵故事館的營運空間,有著一座巨大的比利時製蒸汽機車頭及客運車廂可以體驗過去搭乘五分車的回顧感,展覽區也用文字、圖片等方式讓人認識旗山的繁榮時代。 攬盡旗山小喫、人文歷史與當地民眾生活中心的旗山老街,最大特色在於建於1920到1930年的仿巴洛克風洋樓街屋,內部大都為閩南木構建築,繁複的山頭紋飾圖案如花草、鳥獸,表現出工匠的手藝,更獲選全國歷史百景第24名。 早上前往旗山→武德殿、鼓山公園、孔子廟踏青→中午用餐→下午旗山老街巡禮、旗山天后宮→聖若瑟教堂→石頭護岸、地景橋→賦歸。 有了美景,還不能不提到環繞旗山的特色小喫:外皮Q脆不油的煎肉圓、在地人氣的老街豆花和當歸鴨麵線、觀光客慕名的臭豆腐與香蕉蛋糕……,口渴了就來杯香蕉紅茶吧!
- 在地居民稱「媽祖廟」的旗山天后宮,相傳建於1816年,迄今已有200年歷史,是旗山當地信仰中心,也是目前僅存的清代廟宇。
- 於是便有人說這塊石頭有靈性,要建廟祭祀,居民便搭起此草寮開始祭祀石頭,後來的好幾年,當地農作物都大豐收,這草寮也日漸興旺,居民相信是這石頭的庇佑,於是便請示詢問這塊石頭是何神明,欲將其雕塑成神像,後來經過指示表示說是觀音菩薩,居民便依照指示雕塑成觀音像來祭拜。
- 民國五十一年(公元一九六二年)九月二十五日眾善信動土興建濟公大佛金尊,但從頭到尾沒有設計圖,全憑主持以及工作人員在夢境中由濟公活佛聖示為據建造。
- 【讓更多人出走】贊助方案,想邀請認同我們理念並信任我們發展方向的朋友們自由贊助一步就出走,我們每半年會統計這半年的贊助,提撥其中2成捐給公益單位,其餘則會用在平臺維護費以及寫手的稿費。
- 廟方全年開放民眾擲筊,向掌管財運的福德正神祈求發財金,有助財運滾滾來。
- 攬盡旗山小喫、人文歷史與當地民眾生活中心的旗山老街,最大特色在於建於1920到1930年的仿巴洛克風洋樓街屋,內部大都為閩南木構建築,繁複的山頭紋飾圖案如花草、鳥獸,表現出工匠的手藝,更獲選全國歷史百景第24名。
- 以餐車起家的碧蓮餐館,最早在老街上賣鐵板沙威瑪,而後增賣酥皮濃湯,開設店面至今走過八年多,不僅內用空間舒適,有冷氣吹,還提供WIFI網路,而這裡賣著精緻鍋物、咖哩飯、焗烤類、義大利麵等美食,可搭配成套餐組合更超值,味美實惠,飲料選擇也多。
- 如今香蕉產業已成為夕陽產業,但整個旗山仍處處可見各式的香蕉產品,其中,枝仔冰城的香蕉雪糕、香蕉船更是必點產品,有著月兒彎彎形狀的香蕉雪糕,看起來相當誘惑,脆脆的黃色外皮,裡頭則是香草口味的冰淇淋,真的非常好喫,是旗山不可錯過的必喫美食之一。
清嘉慶年間笨港溪泛濫,天后宮被沖毀,廟內神明及文物移到蔴園寮(現在的新港)的肇慶堂土地公廟寄奉,等嘉慶16年建好奉天宮後,媽祖為答謝土地公及虎爺的借宿之情,就將祂們請回奉天宮同受奉祀。 新港奉天宮的虎爺並不是武財神趙公明的座騎,因此也不是供奉在神桌之下,而是坐在神桌之上,且擁有獨立包廂的「虎爺殿」,因造型特殊,連小朋友都很喜歡祂,威名甚至已遠傳到國外去了。 高雄旗山八路財神廟主神雖一樣是武財神趙公明,但卻硬是比「東、南、西、北、中」的五路多出了「天、地、人」三路,威力不可說不大。
旗山廟: 天后宮
懸掛於寺內或可將祈福金卡帶回、懸掛於車上,將得到觀音佛祖護持和庇佑。 旗山有許多家伴隨著旗山人長大的當歸鴨店,這家『郭家當歸鴨』則已有六十年歷史,早期來旗山車站搭車的當地人必喫的當歸鴨。 這個櫻花蝦米米高算是隱藏版美食,一個小小的攤販,就位於很多人排隊的春捲旁,不仔細找都不會發現。
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日媽祖誕辰,都舉行廟會祭典,每四年擴大舉辦平安遶境活動。 民國八十五年六月十三日,老師特奉在臺生產的三張『八路發財金』,並精齋戒三天後專程赴指南宮,向玉皇上帝上香祈求,並苦苦哀求玉帝開恩御準,經連續擲筶十二次,每次皆為聖筶後,始知玉帝已御準其『八路發財金』行銷於世,並認為連續擲筶十二次聖筶,實為罕見的奇蹟。 從此,『八路發財金』之銷路果然一帆風順,已獲八成信眾的肯定,紛紛採用,且亦俱見靈驗,神蹟遂遍傳全國。 八路武財神廟創建人曾春榮先生,生長在南部鄉下,自稱莊腳囝仔後被眾善信尊稱為老師;先祖篤信佛道,以製造販售金銀紙為業,其父亦傳承之,並在南部旗山開設頗具規模之金銀錫箔紙店鋪,生意鼎盛,老師自幼耳濡目染,深諳此業。 慈父見背後,肩負掌理業務,惟因時代環境變遷,金銀紙之營運日漸衰退,生意一落千丈,虧累頗巨,幾達破產邊緣,數度欲放棄此祖業,復苦無其他行業經營之經驗,心情苦悶不已,於是,興起往大陸遊玩,順便考察有無可資挽回家道之念。
旗山廟: 旗山五龍山鳳山寺 濟公威名更甚觀世音菩薩
燕邑五帝廟位於高雄燕巢區公所附近的巷弄內,不仔細尋找的話,可能就會錯入口,然而初訪此地,映入眼簾的卻是大批等候問事的信徒,這才知道原來燕巢五帝廟的五福大帝,在當地早已是指標性的濟世神祇。 ▼下午三點營業的老街許家豆花,許老闆堅持每天親製豆花和配料,當天現做現賣,以近二十年的經驗用心於豆花製作,往往一開店,即湧入絡繹不絕的人潮,成為老街上必喫的沁涼小點。 ★向作者凱南Kenan買書享優惠價贈品牌小禮,版稅一成回饋地方,請直接上「跟著凱南瘋旅遊」FB粉絲團私訊我購書意願。 平時人煙罕至,確實可享有不受打擾的外拍空間,不過每到孔子誕辰釋奠典禮時,參與祭典的盛況可想而知,也因寬廣佔地,不同於一般六佾舞;這裡採用8行8列一共64人的八佾舞,場面隆重盛大受矚目。 『鼓山』其名源於它的山形像大鼓,而山頂是平坦的如鼓面一樣,因而命名『鼓山公園』。
旗山廟: 旗山終南山郡陽宮|主祀趙公明,是座落於南臺灣高雄市旗山區的一間武財神廟。
原本邱柏雄並沒理會,沒想到第2天晚上武財神又來了,還說「蓋廟不用花到你的錢」,並給了3個號碼。 醒後邱柏雄就去簽大家樂,沒想到就中了80幾萬元,這時他才認定「財神爺不是跟我開玩笑」。 旗山廟 之後,爬上財神爺身旁搭建的階梯「接財氣」,隨意添香油錢後,從財神爺手上元寶中換取貼有1元的金元寶紅包。 廟方提醒,求財利一定要選擇各行各業的「祖師爺金箔」才能得到感應。 不同職業有不同的發財金,然後在發財金上寫上姓名、住址或公司行號,並蓋上指紋,將發財金置於供桌上,點香表明祈求發財的心願。
旗山廟: 景點
後來在2013年重建時,特意將橋墩間距拉大,不僅加強橋樑結構外,也藉此改建成為旗山地景橋,讓乘載著運送甘蔗與繁榮的鐵道路線,成為旅客散步、騎鐵馬使用的人行陸橋。 走上全長536公尺的旗山地景橋,橋面下是滔滔不絕的楠梓仙溪,河牀上的風景隨著四季也有不同的展現,但遠方的「旗尾山」,則是萬年不變的經典陪伴。 旗山廟 聖若瑟教堂是戴剛德神父過去在旗山、美濃、六龜等地傳教時,於1959年創建的天主教教堂。 最初於1957年先設立小教堂後,在1959年得到資金補助,並邀請到了義大利設計師所設計,時隔半世紀之久,高大的教堂周邊已經滿是住宅,它卻依然靜靜的隱身於巷弄之中。 旗山廟2025 旗山廟2025 旗山廟2025 仿哥德式建築壁面採用洗石子設計,搭配圓拱、仿玫瑰窗的浮雕及兩旁的衛塔,立面最上方則矗立了耶穌像,讓人在門前感受到主阿的神聖不可侵犯。
旗山廟: 旗山車站-糖鐵故事館
「五龍山鳳山寺 」主體建物三寶大樓,於民國六十年(公元一九七一年)動土興工,歷十二年廟貌煥然一新,諸神佛開光舉行安座法會大典。 樓高八丈二尺,分五大殿:玉皇大殿、大雄寶殿、觀音佛祖殿、濟公活佛殿與地藏王殿。 殿宇金碧輝煌,富麗莊嚴;殿外牆壁及欄杆均貼磁磚,並依活佛濟世度人故事拼成圖案,為臺灣現代寺廟之典型建築。 在地居民稱「媽祖廟」的旗山天后宮,相傳建於1816年,迄今已有200年歷史,是旗山當地信仰中心,也是目前僅存的清代廟宇。
旗山廟: 推薦閱讀
不料,此時黑狗竟變成一隻黑虎,並且咬死了歹徒;而母雞則變成了一隻鳳凰,載著趙公明和八路金匠銀匠工與黑虎一道昇天受封。 因此趙公明受封為武財神,而這八位金匠銀工則被封賜為天、地、人、東、西、南、北、中八路財神。 凡是欲求財富者,都得燒發財金誠心恭請武財神,勒令奉請各路財神前來相助,導引發財之道。 心誠必靈,燒越多越能發大財,此傳說已成為野史上的事實,其靈驗之多,無法一一舉證。
旗山廟: 旗山神農宮
鳳山還有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對面的衛武營迷迷村,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工作者透過畫筆在社區房屋、圍牆、電線桿等處繽紛彩繪,打造充滿藝術氛圍的彩繪天地,很適合打卡拍照。 鳳山天公廟供奉趙公明元帥,民間尊稱為武財神,部下四大神祇皆有招財進寶的法力,故被稱為五路財神,趙是五路財神之首,誠心祈拜,可求金牛年財運旺來。 坐落於燕巢半山腰上的龍香山天官財神廟,供奉天官文財神與五路財神,很多信徒不辭辛勞上山祭拜。 每年農曆11月11日文財神誕辰的日子,香火更是鼎盛,廟前還有一個大元寶,是該廟的地標。
每年均規劃在此舉辦春季祭孔祈福活動,為學子求得昌明隆盛詩禮簪纓,迎來考試佳績。 由於孔廟位於鼓山公園最高處,樹木山時蔥蔚洇潤,茂林修竹視野高遠,遍覽公園的美麗山水與風光明媚秀麗的旗山平原盡收眼底,平日也是民眾踏青及欣賞夜景的絕佳景點。 旗山廟2025 『旗山天后宮』是本地的主廟,旗山人稱為『媽祖廟』,是本地開莊的市集、信仰、精神等活動中心,亦是凝聚社區意識與聚落發展的樞紐。 研究臺灣各聚落之文史工作,常以各地之主廟探考,以瞭解其形成與發展,目前列為高雄市定古蹟。
常美冰店第三代接手後,傳承了店家最高人氣的古早味香蕉冰,第一次來品嚐點上一份「招牌冰」是最棒的選擇,有香蕉冰、清冰搭配紅豆、芋頭、仙草及一球綜合口味的冰淇淋,料多味美,成為特色招牌。 而店內的裝潢則保留著古早味的純樸感,從裡到外都是相當迷人的一間冰店。 日治時期日本人在臺灣建設多條軌道路線,有糖鐵、鹽鐵、礦鐵等等,用五分車來運送物資,有的路線也因此兼辦客運,旗山車站正是過去不少老旗山人搭乘五分車前往高雄市區的回憶樞紐,但在糖業鐵道拆除,曾經載客量名列高雄第三名的旗山車站也在1978年吹起熄燈號,隨即停用閒置。 高雄旗山區原為高雄縣旗山鎮,是杉林、六龜、那瑪夏、內門、美濃等山城區域的門戶,也是北高雄第一大城,與鳳山、岡山並列高雄三大地區,是原高雄縣相當重要的城市之一。 更早之前舊名為「蕃薯寮」,據傳有一老嫗在路旁茅寮販售蕃薯糊,提供往來旅客歇憩飲食之處,久而久之形成聚落,得以為名。
想求學業的人,廟中亦有文昌帝君可供請示;月下老人、註生娘娘前的香火也算暢旺。 讓八路財神廟聲名大噪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所供奉韓信爺,神像前方有一盆水,廟方準備好無字天書,丟進水中會顯示號碼,隨後消失,信徒記起號碼後向韓信爺「擲筊」請示,曾有人因此中樂透彩,傳開後,來求股票代號、威力彩、樂透彩的人不在少數。 走進廟裡可看到高6層樓的騎乘在黑虎之上的八路財神像,神像前面有個功德箱,信眾行階梯至該處,可向財神爺大錢換小錢,據說曾有信徒負債5000萬元,到 廟中祈求後賺了7000萬元。 而廟中最有名的就是以金箔作的「八路發財金」紙,非賣品,得到財神爺的「聖筊」纔可取得,也是最多信眾欲求取的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