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法雲寺2025詳細懶人包!(持續更新)

山後礦坑密佈,號稱本省石油產量最豐之礦區,油井天梯林立,可與阿里山比美,遠較獅頭山尤為優美,為尋幽探勝者所不可忽視之聖地。 法雲禪寺約在上山兩公里處,由於停車位不大,每逢假日更是人潮絡繹不絕,一位難求,建議民眾不妨將車停至山下,步行上山,沿途皆有涼亭美景,也有步道可直達法雲禪寺,也是別有風味的賞景樂趣。 雖經重建,但寺中心仍有一片廢園遺跡,地震折斷的柱石星散其間,和寺內其他景觀亦不甚調和。 大湖法雲寺2025 後來,黃碧忠在鄉長任內計畫整理,由任職於桃園農改場的劉政宗提供栽植三千五百株於法雲寺花圃內。 天嶽山法雲禪寺位於新北市五股區,為追隨白雲老禪師瀛島復興天嶽山臨濟宗法脈而建設,以弘傳佛陀教法,清淨、莊嚴、淡泊、刻苦的精神,樹立禪行者典範,並致力於修正身口意的行為,成為禪宗選佛場。

  • 據說寺成之後,每當寺裡晨鐘梵唱聲起,喜愛搗亂的原住民即會開始頭痛,因此不敢再外出擾民。
  • 次年春,由妙果和尚、達華法師二位和尚主持下,邀集派下信徒與地方士紳研商重建大雄寶殿,中興祖庭,以繼覺力老和尚偉業,幸獲與會四眾之發心,遂擇日著手重建。
  • 地近省道臺三線一百三十六公里路旁,一路上花木扶疏,順著產業道路爬坡而上,左邊井然有序、綠草成茵的觀光果園隨之映入眼簾,右邊低矮的農舍牆上,貼心的水保設施配置圖,彷彿在對遊客們訴說,水土保持戶外教室就在眼前。
  • 2009年11月,法師購置了位於512 8th St., Oakland, CA 94607的樓房。

本圓法師 本圓法師道譽日隆,在佛教界也具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教界內的各種活動,他和基隆靈泉寺的善慧和尚,大湖法雲寺的覺力和尚,都是必不可缺的人物。 覺力法師 一九一三年,覺力法師初抵臺灣的時候,法雲寺大雄寶殿的工程尚在進行之中。 一九一四年冬彌陀聖誕日,大雄寶殿落成,地方人士熱烈慶祝,大湖民間乃有“法雲建而大湖…

大湖法雲寺: 苗栗大湖~法雲寺古道

2009年11月,法師購置了位於512 8th St., Oakland, CA 94607的樓房。 這座約六千兩百英尺的兩層臨街建築,從此成為法雲禪寺的固定弘法道場。 經過精心設計與徹底裝修,原本簡陋雜亂的倉庫,蛻變成莊嚴肅穆的聖堂。 一樓大門外兩側牆壁的花剛石雕刻,鑲著兩個精緻佛像法輪和經本;大殿內供奉花梨木雕刻的娑婆三聖,彰顯出佛菩薩的慈容祥和、莊嚴肅穆;四壁上,一千尊由香榧木雕刻而成的觀音像,栩栩如生,溫和端嚴。 整座殿堂時時散發出清淨法香,令見聞者心生歡喜,成為當地善信虔誠修福修慧的如法道場。

覺力法師於 昭和8年(1922年)圓寂,時年 法雲寺派寺院已遍及全臺,同時法脈傳承至 南洋。 大湖法雲寺2025 法雲寺建寺起因是 大湖地區開墾之初傷亡嚴重,為了撫慰先靈,由 霧峯林家的 林朝棟、大湖墾戶 吳姓及劉姓家族發起,由 妙果法師請 鼓山 湧泉寺 曹洞宗第四十八代法子 覺力法師來臺籌建,時間是 大正2年(1913年)。 選定此地可鎮壓惡山 鷂婆山之 觀音山麓建寺院,大雄寶殿於 3年(1914年)11月17日落成,定名「法雲禪寺」,之後陸續完成 禪堂、講堂、功德堂、研究院、維摩院、華嚴院、長壽院、仁濟院等成為巍峨的佛教禪林。 法雲禪寺位於『東西向快速道路72號公路終點處』省道6號與省道3號交會處的大湖鄉汶水村的半山腰上,山明水秀風光明媚,是早期臺灣四大佛教聖地之一。 法雲禪寺,通稱「法雲寺」,位於大湖鄉西北角觀音山、大湖鄉與獅潭鄉交界處的汶水村,為臺灣的四大佛教聖地之一。

大湖法雲寺: 苗栗美食網、苗栗餐廳、苗栗美食餐廳推薦

次年適有往福建鼓山參學的妙果法師返臺,接受劉緝光的邀請,觀音禪寺乃於民國二年四月開工,民國叄年冬落成。 在心信法師慈悲利生的宏願下,以及因應廣大信衆的學修需求,法雲禪寺每週六皆有共修法會和講課,讓大衆歡聚一堂,燻修佛法,探討法義。 每年固定舉辦結夏安居,於三個月中,天天帶動大家共修和聽經聞法。 再者,每逢佛菩薩聖誕日及傳統文化節、浴佛節、佛歡喜日、清明祭祖等,道場皆舉辦法會,使廣大信衆同霑法益,得佛護佑。 此外,為了使中華民族的孝道傳統,能於西方得到更好的繼承與發揚,道場也提供生命最後一程的關懷助念,以助子孫們履行孝道,傳承美德。

金童山三角點再過去有展望,其餘路線大多在樹林裡,夏日也不曝曬。 慧三 同學中有後來擔任鎮江金山寺方丈的太滄法師,到菲律賓弘化的瑞今法師,在臺灣創立華嚴蓮社的南亭法師,及由臺灣大湖法雲寺負笈安慶的真常法師等。 大湖法雲寺 慧三法師 同學中有後來擔任鎮江金山寺方丈的太滄法師,到菲律賓弘化的瑞今法師,在臺灣創立華嚴蓮社的南亭法師,及由臺灣大湖法雲寺負笈安慶的真常法師等。 齋姑 大湖法雲寺和因歸化日籍而得兼臺北萬華龍山寺住持之後,特別針對女性講習和培訓,促成許多女性學員改「齋堂」為「佛寺」,或者新創本派﹝法雲寺派﹞的專屬「尼寺」… 吳定連、劉緝光等人在民國前一年提出申請,但是因為沒有適當的主持人而沒有結果。

大湖法雲寺: 觀光導覽

會有一點起伏,到了下出磺坑的地方,路線接到道路,此處有步道可走,但入口容易錯過,要注意。 大雄寶殿的左側有一株高聳的 竹柏,或許當初是要栽植 羅漢松吧,兩者都是 羅漢松科樹木,外型相似,但果實大異其趣。 兩旁 大湖法雲寺 文殊殿及 普賢殿前各一株巨大的 梔子花,這些大樹樹齡應該與禪寺本身相差不多,皆可稱為百年老樹。 庭園往寺院內走,會看見一株巨大 菠蘿蜜樹,秋冬之際總是結滿果實,這株老樹有信眾膜拜,下方以鐵龍圍起,不知何意。 以上皆是 佛教經典中出現的樹木,通常佛寺會有栽植,樹齡近百的老樹就不常見了。 寺後山的林間古道有一片寺院用以維持生活的竹林,可通往出磺坑,是昔日原住民上下山的捷徑。

大湖法雲寺: 苗栗縣大湖鄉

這個邂逅觸成了 覺力法師來臺弘法契機,其結果開創了 四大法脈之首的 苗栗 法雲寺派。 民國三十六年達華法師由日返臺,被推舉繼真常法師遺職,任法雲禪寺之副住持。 次年春,由妙果和尚、達華法師二位和尚主持下,邀集派下信徒與地方士紳研商重建大雄寶殿,中興祖庭,以繼覺力老和尚偉業,幸獲與會四眾之發心,遂擇日著手重建。 工事進行年餘,達華法師受聘臺北萬華龍山寺住持而辭卻本寺副住持之職務。 之後,寺內一切重任,概由妙果和尚及寺內僧眾與護法信徒共同發心襄助。

大湖法雲寺: 苗栗造橋~超療癒祕境鶴巢谷休閒園區【下午場】(2018/06/ 完結篇

一般來說登山應該是由下往上爬,不過考量到小豆子的狀況,所以我們反過來由上往下走,就是先到高點享受風景啦,然後再視路況往下走一小段。 據說寺成之後,每當寺裡晨鐘梵唱聲起,喜愛搗亂的原住民即會開始頭痛,因此不敢再外出擾民。 目前法雲寺庭園立有日據時代大正六年製的大湖開發紀念碑,記載開發事蹟及法雲寺創設緣由。 臺灣光復後,嫌惡日本年號的民眾把碑文的「大正」改為「民國」,年代雖一樣,但字跡歪斜,反而讓人懷疑立碑時間。 善慧法師 佛教中有名的法師,除了善慧法師外,他如觀音山凌雲寺的本圓和尚,臺北觀音禪堂的心源和尚,大湖法雲寺的開山覺力和尚,都參加了現場說法。 如學法師 後來覺明皈依了大湖法雲寺開山覺力禪師,乃改堂為寺,成為佛教道場。

大湖法雲寺: 05/17 第332次活動 : 苗栗~法雲寺古道、金童山、汶水山、玉女山~順遊臺灣油礦陳列館

星雲法師曾在1963年在此寺停留三個月,幫忙看守竹筍以防民眾上山偷採販售,期間於茅蓬裡開始寫下《無聲息的歌唱》一書。 其車道陡坡且狹隘,有之字形大轉彎,車輛需迂迴而上,山頂則有停車場。 往寺院的登山步道名為「阿鞞跋致路」,為覺力以自己供養金修建,修成時共一千八百廿階。 大湖開發紀念碑的四面碑記中,正面記述吳定新、左側記述吳定貴、定來,諸兄弟之事功,供後人緬懷與紀念。

大湖法雲寺: 臺中|谷關景點懶人包!中部著名泡湯勝地,山嵐美景盡收眼底

由法雲寺眺望鷂婆山,位於大湖鄉最北邊的汶水溪畔,海拔901公尺。 搭乘火車的消費者,至苗栗火車站下車,轉新竹客運5656路線至鄉城社區下車,往前步行約十分鐘左右即可抵達。 阿雪草莓園有三個園區,坐落於大湖地區,不管是從臺72線往大湖方向入口,還是在大湖酒莊草莓文化館,都能找到就近的阿雪草莓園,而且阿雪草莓園有平面跟高架園區,依客人喜好選擇不同園區,也能體驗不同的採草莓樂趣。 越嶺處有橫向山徑交叉,右往玉女峯(山),左往金童山,古道則越嶺直下法雲寺。 越嶺之後, 鋪設木棧道階梯,林間極幽雅,一路下坡行,後段漸變為土路,路旁有竹林。

大湖法雲寺: 臺灣的門神—千里眼、順風耳

雖然當時的條件十分簡易,甚至缺乏日常所需的食堂、廚房、住房等基本設備,但心信法師承繼恩師法雲老法師的修行理念,不畏艱難,精進行道。 其如法如律的個人行持與善巧的弘法模式,才二年的光景,就獲得當地廣大信衆的信任與護持。 來到著名的豆腐街,首先一定要親嘗這裡實在的手工豆腐,喜好煎、炸、炒、湯,不管您喜好何種風味,清安街絕對能一次滿足。 清安豆腐街上的雜貨店、小喫店、麵館、餐廳林立,這條小街巷現在還有許多數十年歷史的手工豆腐店,可以在這裡一嚐美食並選購當地特有農特產品。 山下彼岸橋,為登山之始點,乘車至此溯山澗溪谷而行,沿塗茂林修竹,清流湍激,可聞鳥啼猿鳴,饒有林泉之自然情趣。

大殿內供奉一尊高達七尺,重約一萬臺斤的白玉釋迦牟尼佛,最為知名。 其實地名應是「出『磺』坑」,指標卻寫成「出礦坑」,難怪現在很多人都稱出磺坑古道為「出礦坑古道」。 雖然兩者意思相似,但地名有其原始,不宜因承辦人員一時粗心筆誤而積非成是。 劉銘傳出任臺灣巡撫後,光緒13年(1887)在苗栗成立煤油局,並將硫磺窟改名為「出磺坑」。

大湖法雲寺: 苗栗縣-公館鄉

歷經三載,至民國四十年十二月八日(釋尊成道紀念日),舉行大殿重建落成典禮,並將功德堂之教主聖像請至新殿供奉。 當大殿落成時,僑居新加坡之弘宗法師亦回本山參加盛典,見大殿寬廣而頓覺佛像較小,遂發願於回新加坡後,刻送大玉佛一尊以供安奉。 法雲禪寺位於苗栗縣之東南,”東西向快速道路72號的終點”省道6號與省道3號交會處的大湖鄉的半山腰上。

一百五十年前,漢人與泰雅族曾經在這塊土地浴血戰鬥,如今只見風光明媚,一眼望去盡是青翠的果園, 這裡的土地產出鮮紅味美的草莓。 紀念碑基座的四個牆面都刻有碑文,記載吳氏兄弟的事蹟及法雲禪寺興建的緣起。 大湖的開拓,吳氏兄首開其功,而法雲寺的興建,也是吳氏兄弟所倡議。 法雲寺著名的歷史遺跡,是座落於大殿旁的大湖開拓紀念碑,為大正六年(1917)大湖地方紳商所立, 以感念吳定新、吳定連、吳定來、吳定貴兄弟開拓大湖的功績。 大湖法雲寺 法雲寺是大湖著名的百年古寺,建於日治時代大正元年(1912)(或說建於大正二年),1935年曾毀於關刀山大地震。 今日的法雲寺建築宏偉,歇山重簷式的大殿,莊嚴雄麗,頗有大唐之風。

新加坡弘宗法師參觀此寺後,回國募集約新臺幣二十萬的鉅資,購買緬甸玉佛送給寺方。 1954年11月9日,大雄寶殿重建落成、海外僑胞捐贈的玉佛舉行開光典禮。 本名「觀音禪寺」,因寺廟奠基地有如蓮花座上的護法祥雲,所以命名為「法雲禪寺」,也有許多人稱「法雲寺」。 由覺力禪師擔任開山住持,妙果禪師為副住持,開山後續建禪堂、講堂、功德堂、研究院、維摩院、華嚴院、長壽院、仁濟院等。 大湖法雲寺 覺力禪師任內,協助派下的妙清法師創立了圓通禪寺、妙本法師姐妹創建毘盧禪寺,又與弟子真常法師、妙吉法師等組織弘揚淨土法門的阿彌陀佛會總會,發行《亞光新報》,形成了四大法脈之一的法雲寺派。 大湖法雲寺2025 34cef39de7b1ba5f7862fb48d7fa86e8.jpg抵達法雲寺古道入口,左側往玉女山,右側往金童山、汶水山、開礦村方向,本行取左側玉女山續行,回程再從右側出來。

大湖法雲寺: 觀光

達碧法師說,他於民國五十二年到寺院,也常帶著便當看守竹筍,同時閱讀很多書籍。 苗栗縣大湖鄉法雲禪寺位於觀音山,沿著後山古道走,會看到一片竹林,竹林的竹筍維繫著寺院生活,但常引來民眾上山偷採販售;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曾在法雲禪寺停留三個月,發心看守竹林,在茅蓬伏地寫下《無聲息的歌唱》一書。 現任法雲禪寺住持達碧法師表示,覺力禪師為閩南人,弘法遍及臺北、新竹與臺中,臺北市艋舺龍山寺就有千餘人聞法;前往新竹弘法後,許多先天派信徒逐漸成為法雲禪寺信徒,尤其寺院附近的閩南、客家、原住民等不同族羣信眾,在佛菩薩庇佑下,彼此更包容。 法雲寺是臺灣早期四大佛教聖地之一,後因民國24年年關刀山大地震所震毀而重建,直到臺灣光復又重建大雄寶殿,建築為少見的日式寺院結構,頗有大唐古風,綠色琉璃瓦配上雪白牆身,華麗而莊嚴,庭園中櫻花遍植,古木參天,恬靜清雅。 綜觀 法雲禪寺歷代建築羣,最早的 閩南建築羣,如今僅存「大湖開闢紀念」碑以及原建築拆除後的柱珠,木造部分已完全消失。

大湖法雲寺: 路線評論

觀音山及 金童、玉女峯海拔高度僅500多公尺,可能緊鄰 後龍溪,懸崖峭壁直上,又有 汶水溪呈直角匯入,午後常見雲霧裊繞,森林中木造建築保存不易。 禪寺於 昭和2年(1927年)和 民國40年(1951年)建造的 日式木造殿宇,都在短時間遭蟲蛀腐朽,拆除重建後未留下遺跡,頗可惜。 目前主體是由 民國75年(1986年)完成的RC建築,採用 中國北方式宮殿建築,到目前為止維護相當良好,或許再幾十年、百年,一直會是 法雲禪寺的印象吧。 這座古樸的紀念碑四周以石柱、石條圍起,入口處尚有一對石獅,應該是 法雲禪寺開創之初 閩南式建築羣中唯一完整留下的史蹟,內容詳述 大湖地區開闢經過,彌足珍貴。 紀念碑旁有顆大石刻著 石敢當,石敢當擺在此處,有些耐人尋味。

苗栗詩人賴江質所吟詠的苗栗八景,有雙峯插漢、虎嶼觀潮、焰山雲霧、磺山噴火、明德泛月、獅山覽勝、墨硯吞雲、法雲啣煙,其中就包括法雲寺景色。 被峯巒圍抱的寺院,昔日交通全賴吊橋維持,隨著水泥橋的改築,其特色之一略見消褪。 1957年秋,河北籍的釋常照今圓法師來此寺掛單,數年後自命住持,和明恆、妙緣等人聯合,與原先住持發生繼承爭執,林朝棟之子林增璋、劉羣芳等只好介入,妙果就計畫將該寺改為女眾道場。 大湖法雲寺 1935年4月21日關刀山地震,苗栗的獅頭山勸化堂、開善寺、輔天宮、南莊永昌宮、三灣五穀宮、小南埔崇聖宮、頭份義民廟、竹南中港媽祖廟等倒毀,因此地震使苗栗山區所遺留古屋甚少。 第二任住持妙果,將辦學重心轉移到圓光禪寺,原處重建轉作造林。 此寺建立由來,是當地大湖吳姓家族為撫慰在清治開墾當地時,與泰雅族衝突傷亡的先靈,遂由參學僧妙果法師在1913年邀請湧泉寺監院、曹洞宗第四十八代法子覺力法師來臺灣,同年向臺灣總督府申請在大湖觀音山建寺,破土興建。

大湖法雲寺: 大湖鄉法雲寺古道

光緒3年(1877),清廷將油井收歸官辦, 並自美國進口頓鑽鑽機一部,日產煤油(石油)一千五百斤,硫磺窟成為當時中國第一口頓鑽的現代油井。 出雲古道是指從出磺坑到大湖汶水村的法雲寺這一段山徑,所以又名出磺坑古道或法雲寺古道,不過從入口處的看板看來,目前正式的名稱應該是「法雲寺古道」。 這條路曾經是先民開發大湖地區的重要步道,功成身退後,逐漸被人們遺忘,經過管理單位整理成國家自然步道,是頗適合入門級練腳力的健行路線。 從苗栗出發,車行在臺72快速道路,很快就抵達公館鄉的出磺坑。

大湖法雲寺: 景點介紹

大陸福建省鼓山湧泉寺是大陸南方重要佛剎,講求華嚴、淨土、天台思想與戒律。 覺力禪師承襲湧泉寺曹洞宗第四十八代法子,致力推廣僧伽教育、傳授三壇大戒,與基隆眉山靈泉禪寺、新北市觀音山凌雲禪寺、高雄市大崗山超峯寺,開創臺灣佛教四大法脈。 不過到臺灣油礦陳列館爬山是個意外,因為之前並不清楚這裡有步道。 我們主要的目標是法雲寺步道,又稱陸軍步道(詳情請見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885))。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