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又稱冬節,是二十四節氣中重要的一個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祭祖節日。 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過年」的講法。 在冬至的應節食品方面,有許多有趣的傳統,甚至是各族的特色。
-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
- 臺灣閩南俗語雲:「補冬補喙空 」,冬至為天地陰陽氣交與人體陰陽氣交的時機,作為燉煮「十全」、「八珍」或米粿等食品等食補是養生的好時機,而現代社會的燒酒雞、薑母鴨、羊肉爐亦受歡迎。
-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制訂出的節氣,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 中國北方地區在這天要喫餃子因爲餃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間還流傳着“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
昔日冬至的前日,到處就可用石磨磨糯米,準備作湯圓的佐料,現在則可方便地在市場買到現成的。 等到晚上,全家圍攏一起搓作湯圓,這就是「冬至(節)圓」。 冬至那一天夜最長,日最短,過此以後,又逐漸日長夜短了。 冬至意義 從入冬以來,漁民根據年年所得的經驗,冬至前,烏魚鰾較大,是好的烏魚子材料,捕捉烏魚、製作的烏魚子,是沿海漁民的重要收入,所以天氣雖冷,卻是大家期盼的冬之喜訊。 冬至喫餃子好處多,從膳食結構角度看,餃子的餡料都包在麪皮中,可以做到穀類與菜果、肉類的適宜組合,使主副食搭配合理,營養豐富並酸鹼平衡,膳食寶塔形結構。 從營養角度看,餃子以水(汽)爲傳熱介質經蒸煮而熟,可以使食品中澱粉類多糖充分裂解,利於人體吸收。
冬至意義: 冬至涵義
哈薩克斯坦被稱之為納爾圖甘日(Нартуған),在中國被稱之為冬至日。 卡拉瓊日被認為是最古老的歐亞文化習俗之一。 這天白晝時間最短,日影時間最長,卡拉瓊日過後白晝開始變長,日影縮短,這一段時期將一直持續至3月的納烏魯茲節。 冬至意義 因此在這天,古代的突厥人會聚集在一起,點燃巨大的篝火,慶祝漫漫寒夜的結束。 點燃篝火的另一個文化象徵含義,在於通過火焰的溫暖,戰勝寒冷的長夜。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中國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喫餃子的習俗。
- 湯果也被叫做圓子,取其“團圓”、“圓滿”之意。
- 在寧波的傳統習俗中,番薯湯果是冬至必喫的美食之一。
- 一年中分成陰陽兩面,「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代表冬至開始,陰氣盛極而衰,人體內的陽氣開始回升了;夏至到來時,陰氣則慢慢往上走,「天氣陰陽」也代表著物極必反的道理。
- 鄂倫春族視冬至為「開始落雪的季節」(即冬季,鄂倫春語:託)的其中一關鍵日。
人們開始過冬至節是爲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 古人認爲自冬至開始,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大吉之日。 所以,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往往選在冬至。 冬至意義 冬至又被稱做“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冬至意義: 冬至象徵團圓 有哪些禁忌?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 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古代人將冬至視為過年,喫湯圓象徵與親友團圓,也代表增加一歲。 每逢冬至,各大甜品店都會出現長長排隊人潮,有些家庭則會找親友一起搓湯圓,有圓滿、好兆頭之意,是中華文化流傳已久的老習俗。 冬至是24節氣的第22個,於每年公曆12月21日到23日冬至,這一天太陽光直射,南迴歸線對北半球最爲傾斜,所以這幾天也是每年當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相比之下,軟餐賣相好,有營養師設計,令長者能吸收足夠營養。 新思維社福界立法會議員狄志遠,今日(2日)到東華三院參加軟餐晚宴,大讚食物好食,希望推廣到不同院舍。 冬至意義2025 12月22日就是冬至,正所謂「冬大過年」,長者特別重視「做冬」,要食一餐豐盛的團年飯。 冬至意義 然而對於有吞嚥困難的長者,食一餐好的並不容易。
冬至意義: 冬至傳統習俗
冬至這天太陽光直射南迴歸線,太陽光對北半球最爲傾斜。 冬至是太陽南行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南迴歸線(23°26′S)向北移動,北半球(中國位於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增長。 由於冬至前後,地球位於近日點附近,運行的速度稍快,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陽直射南半球的時間,比直射北半球的時間約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冬至意義 冬至這天,太陽雖低、白晝雖短,但是在氣象上,冬至的溫度並不是最低。
冬至意義: 湯圓
冬至標示着太陽新生、太陽往返運動進入新的循環。 冬至意義2025 冬至是一個吉日,如《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太陽回升,是一個太陽直射點往返循環的開始,應該慶賀。
冬至意義: 冬至點解大過年?
所謂的畫九,實則是冬至後計算春暖日期的圖。 明代《帝京景物略》載:“冬至日,畫素梅一枝,為瓣八十有一。 日染一瓣,瓣盡而九九出,則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圖”。 “九九消寒圖”有三種圖式,分別為文字、圓圈、梅花三種。 2020年冬至日期是12月21日,2021年冬至日期也是12月21日。 連續兩年冬至日期都是12月21日,這種曆法現象是非常罕見的。
冬至意義: 冬至意義
不虛的人只需正常飲食就可以了,同時應當分清補品的性能和適用範圍是否適合自己。 專家認為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各不同的補法。 補藥也不是多多益善,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 「番」和「翻」同音,在寧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喫番薯,就是將過去一年的黴運全部「翻」過去。 而湯果也被叫做圓子,取其「團圓」、「圓滿」之意。 冬至意義2025 寧波人在做番薯湯果時,習慣加酒釀,酒釀也叫「漿板」,「漿」又跟寧波話「漲」同音,取其「財運高漲」、「福氣高漲」的好彩頭。
冬至意義: 冬至的由來與意義
冬至來了,放下餃子和湯圓,跟着古人讀一讀詩詞吧 冬至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既然如此,這一天大家也不要老是惦記着喫餃子、湯圓了,讀一讀古詩詞吧。 在寒意襲人、白雪紛飛的冬至,古代的詩人們寫下了許多美奐美倫的詩詞。 冬至意義 在中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喫餃子的習俗。
冬至意義: 冬至節氣養生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