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護宮的簷廊下,三川門中門的左右樑枋,右邊的是「壽星拱照」,壽星即南極仙翁,是長壽的吉星,壽星的左右常伴有仙鶴和壽桃,都象徵了長壽。 而左邊的是蔴姑(也寫作麻姑),為得道的女壽仙,有著妙齡少女的外貌,但年齡已無法計算。 「蔴姑進釀」說的是蔴姑用靈芝草釀成酒,要給西王母娘娘祝壽,後來人便藉由長壽女神來引申爲人祝壽。 在廟宇講求對稱、成雙成對的空間秩序裡,壽星與蔴姑常常一起出現。
後來清治時期一次改建,為當地潘、李二姓發起募捐,其中一部分為船員所捐助。 2006年舊廟被列為三級古績,並展開十年建廟工程,於2016年11月新廟落成。 廣惠宮2025 每年元宵節那一晚,廣惠尊王神轎照例出巡烏石林家戶,在值年爐主的陪同下,特別走訪新婚家庭,一路上鞭炮聲隆隆。 廣惠尊王即東晉的謝安,據《漳浦縣志》記載:「謝東山廟,浦鄉裏在處皆有之,相傳陳將軍自光州攜香火來浦,五十八姓同崇奉焉,故今皆祀於民間」。 所以,當「烏石林」族人移民來臺,自然從唐山故鄉攜來所崇奉的王公,以保佑渡海安全及墾殖順利平安。 1960年代,由於利澤簡的沒落,烏石林氏家族紛紛外遷,利澤簡廣惠宮香火也日益蕭條,此儀式也因而中斷,改由新婚夫婦親自到廟裡膜拜。
廣惠宮: 信徒高歌祝壽太開心!三山國王笑杯笑不停 最後立筊黏桌裙
2003年南潯古鎮保護性開發工程加快了步伐,將重建廣惠宮列入規劃,並著手動工興建。 此次重建工作按歷史資料及道教格局,基本恢復廣惠宮原貌。 如今在廣惠宮內將看到初建廣惠宮時供奉的祠山大帝神像,曾作為鎮山門之神的王靈官神像,以及道教代表黃大仙神像等。 主辦單位還安排利澤國小師生在廟埕上,幫來求虎皮的民眾臉上彩繪上小福虎的造型,模樣非常可愛,求到虎皮的民眾,也可領取主辦單位準備的平安福袋材料,由利澤國小師生協助,自行組裝起來,把虎皮放入福袋中。 學童看,今年就由利澤國小學童接棒,負責主持這項傳統習俗活動,學童有模有樣地指導來求虎皮的人,如何跟王公請示擲筊,獲得聖筊者,就可帶回虎皮。 長壽和財富,許多人最大的祈願,而廟宇的裝飾藝術中,也反映了這一點,無論是畫上象徵財富的「五路財神」,或著長壽拍檔「壽星」和「蔴姑」,都能為廟宇和信眾討個吉利。
- 有一年元宵節農曆正月15日那一天,廣惠尊王照例出巡所有烏石林居住的地方,正當王公挨家挨戶遶巡時,突然停下衝進某一家戶,原來王公發現該戶新娶的新娘為狐狸之化身,原新娘早已被喫掉,所以進去捉妖。
- 今下午2時許,娶親隊伍從新北市回到利澤簡,廟方請來年輕男女扮起「新郎、新娘」,用古禮陣頭迎娶,順利幫三聖王公「脫單」。
- 宜蘭縣定古蹟廣惠宮創建於清同治十年(1871),民國40年重建為今貌,俗稱「王公廟」,主祀廣惠尊王謝安,為臺灣地方少見民間信仰廟宇,並有「向王公求虎皮保平安」、「爆尪弄新娘」等具特色之地方民俗活動,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 廟中的神龕(供奉神像或祖宗牌位的木閣)以凹壽做為設計,主神神龕兩側各有一扇門,整體以木雕與彩繪做為設計主題,上方懸掛「澤遍蘭疆」匾額。
- 但石光見與週遭客家聚落的關係,並非如此緊張,通婚的現象極為常見,這些報導中,也將石光見視為粵人聚落。
- 相傳如果小孩受驚需要收驚,或即將去服役的役男,可以向廣惠尊王求取虎皮,護佑平安。
明鄭時期,有一商人謝德瑞(乃安公後裔),奉帶廣惠聖王香火到,因內急將香火掛在林投樹,事畢欲取回香火卻任拔不動,因而在此地築草屋居住,安奉廣惠聖王香火。 而後謝德明返大陸祖廟將先帝所賜之下馬牌搬運來臺安置在土厝廟內並配祀謝府元帥。 廣惠尊王,姓謝名安,字安石,晉代陽夏人,在民間信仰中被尊稱為護國尊王、王公、謝元帥、謝府元帥、廣應尊王、顯濟靈王等。 發起建廟的因緣,據當地耆老的說法是:林木溪曾於往返大南澳運木材蘇花公路途中,王公預先告知前部車輛會有故障,遂換坐後部車輛,果不其然,前部車輛故障且差點跌落下海,但隱約發覺有隻長毛的大手撐著,事後問王公,得知王公要他蓋廟。 事蹟之一:冬山河未建利澤大橋前,人民往來,都由白底仔船駁接上岸。 相傳,有一年,利澤村民發生疫病,傳染甚快,神醫顯赫的廣惠尊王曾親自降乩施藥。
廣惠宮: ‧ 分享愛犬一系列照被說「赤腳逃跑的喪屍」 飼主親解:臉太軟
家住新北市的陳姓夫妻,是廣惠宮的忠實信徒,2014年時準備購買新屋,夫妻曾至宜蘭請教三聖王公,經乩身指示,原來新家舊址曾是媽祖廟,於是夫妻倆聽從乩身建議,請來媽祖義女「阿女娘娘」鎮守自家。 「我們可以創造出代代相傳的傳統。」大筊杯的巧思出自廟方義工張孟偉,他說,宮廟是展現地方特色的媒介之一,如春節期間,全臺各大宮廟幾乎都有舉辦擲筊大賽,這不僅是求福氣更是聚人氣,但廣惠宮卻是斷斷續續舉辦,他希望從這一代開始,每個佳冬人從小到大的過年記憶都是家鄉很熱鬧。 佳冬鄉廣惠宮是石光、玉光2村的主要信仰中心,以往春節期間到廟參拜的信徒也以村民為主,但今年因設立「超大筊杯」打卡點,走春人潮破3000人,較往年同期多出2、3倍,此不僅再興廟內香火,更是帶動當地觀光潮,廟方為此有了更大的憧憬。 (廣惠宮「畫符虎,保平安」活動|利澤簡廣惠宮 提供)近年來的「求虎皮」已轉為「畫符虎,保平安」活動,在地方仕紳與廣惠宮管理委員會的推動之下,使全臺獨特的傳統習俗延續,在孩童的臉上、手上繪畫虎形,且可於當日求得虎樣福袋,固定於每年元宵間舉辦。 (廣惠宮「畫符虎,保平安」活動|利澤簡廣惠宮 提供)傳說清朝有位遠從大陸唐山來的商人,攜帶虎皮來利澤簡尋找訂貨人,孰知無論如何都找不到買家,便繞來利澤簡廣惠宮前,看到廟中供奉的廣惠尊王,赫然驚覺正是當初訂購虎皮的買家,便將虎皮無償獻給廣惠尊王。
- 五結奠安宮建於道光初年,約190年歷史,當時由進入溪南墾荒之先賢,張、黃、林、許、陳等五姓族人在五結開墾,也在這個地方集資資購地建福德祠,即五結土地公廟,奉祀土地公福德正神,同時供俸天上聖母、三官大帝、五穀先帝、協天大帝、古公三王等神尊。
- 點擊“全部接受”,即表示您同意使用所有 cookie。
- 耆老口述,烏石林氏來臺祖渡海來臺之前,與兄弟平分家中所祀的諸神明,結果分得廣惠尊王,最初神像供奉在林家公廳,後來村人有疑難雜症者,紛紛上門,因此同治十年(1871年),由乩童倡首建廟。
土地龍神的形制有許多種,有直接以紅紙直書土地龍神、福德龍神,或以福德神位,或僅以紅紙代替,甚有直接設香位無其他表示者,最大的特徵均位於祠位的正下方,以表示接引龍脈。 我家在屏東新園烏龍舊地名叫後廍的聚落,父系先祖經族人調查並組尋根探親團回大陸探查,拜訪祖祠堂、比對族譜,基本確定先祖來自大陸漳洲平和地區,來臺後至新園地區墾植,而後落戶於此。 慶興廟,是位於臺灣宜蘭縣五結鄉季新村新店地區的鄭成功廟。 季新村新店地區,原先為噶瑪蘭族流流社所在地,後來漢人移墾進駐。 1900年代初,有農家小孩以田土泥塑一尊頭大身小、約廿公分高的鄭成功神像,朝拜玩耍,居民遂建廟供奉膜拜。 當地相傳,漳浦縣的烏石林中住有一隻會化身成女子的妖狐,會和村裡男子結婚同房。
廣惠宮: 利 澤 老街 歷史
在地方耆老的口中,虎皮是放在「鎮殿王公」的神尊正後方。 延續到民國二十六年歲次丁丑西元一九三七年,日據時代二次世界大戰時,因歷經滄桑,廟頂受東北季風侵蝕,在神前聖笅為憑,劃定廟地二三五坪,改換轉坐方向,庚字坐西北,朝東南。 隨後臺灣光復,國民政府來臺治理,封廟隨之更名艮安宮,並因社會變化,各部落分靈分火,各自建廟祠奉不同神尊,但仍以艮安宮玄天上帝為八大莊信徒虔誠共同敬奉之原始主神,民國六十二年封廟總登記亦以艮安宮,主祀神像玄天上帝為表,撫逑沿革,泐文牌誌,俾明來歷,有所考焉為記。 此廟為季新村新店地區的信仰中心,亦是屬於利澤簡八大莊廟宇之一。
廣惠宮: ‧ 媽祖牽成?《欺妻49天》 與鹿耳門聖母廟結緣
「我們有時候都會開玩笑說,廣惠尊王這樣會不會在搶月下老人的工作啊?」位於利澤簡廣惠宮的委員與幹事們一來一往,輕鬆地談及這幾年於廣惠宮辦理的活動,傳統儀式如「爆尪靖新娘」有之,2019年底甫落幕的聯誼活動也來,但最大條的新聞莫過去年秋天於三聖王公取阿女娘娘一事。 臺灣目前主祀廣惠尊王的廟宇並不多,但也不乏歷史悠久的廟宇,例如位於宜蘭五結的利澤簡廣惠宮,在清朝同治十年就由當地的林姓家族建廟,至今已是當地族人的信仰中心之一。 四結福德廟,是位於臺灣宜蘭縣五結鄉上四村的土地祠,有一尊巨型的土地公像,並舉辦過多起與其他廟宇土地公聯婚的活動。
廣惠宮: 佳冬廣惠宮 重建竣工開廟門
縣定古蹟五結鄉利澤簡廣惠宮,保留罕見「畫虎臉、求虎皮」習俗,廟方26日舉辦「廣惠尊王福虎文化祭暨150週年廟慶」活動,吸引許多民眾前來體驗畫虎臉、求虎皮保佑虎年平安,現場還有限量「金鏟子」及「姻緣之鎖」,想求子或求姻緣的人,只要能夠連擲三個聖茭,就可以將「金鏟子」及「姻緣之鎖」帶回家。 五指山:位於竹東、五峯、北埔三鄉鎮的交界,山峯連綿起伏,宛如五指,因而得名五指山由五座山頭相連並列,宛如五指而得名,在清朝即享有盛名,「淡水廳志」中以「指峯凌霄」來形容山勢險要壯觀,並列為八景之一。 廣惠宮2025 中指峯是五指山的主峯,海拔1061公尺,有一座二等三角點編號1116,小百嶽編號30。 石光見聚落這一種文化混合現象,或可視為屏東南部沿海地區族羣發展的一種縮影。
廣惠宮: 歷史沿革
中國時報【周綾昀╱屏東報導】 屏東佳冬鄉石光見200多年歷史的廣惠宮三山國王廟,舊廟歷經多次地震而漏水,經王爺示意於2011年耗資8800萬重建,暌違5年,27日村莊內上千人聚集慶開廟門,慶祝當地大廟落成,讓平時寧靜的小聚落熱鬧非凡。 擁有200多年歷史的佳冬鄉石光見廣惠宮三山國王廟,當時只是石頭及石灰蓋起的小廟,因靈驗逐漸成為當地的信仰中心,廟宇也愈來愈雄偉,1984年因道路拓寬,廟後進數公尺,2011年王爺下降老乩童,指示要整修多次遭地震侵襲的廟宇。 歷經4年的修整,於去年順利竣工,當時因老乩童過世,未尋找到合適的乩童人選,且與去年年格相沖,因此今年2月新乩童與法師同時出關後,王爺隨即指定5月27日開廟門,只見一早廟門前就聚集表演及參拜民眾,至少千人共襄盛舉。 開廟門儀式由閭山派法師林慶全及林孟毅負責,前一晚先除內外煞,當日在廟前擺天羅地網炮陣,由法師手持直傘、腰掛草鞋,扮演神的角色啟動廟宇,請47尊神明安座,連上百公斤的玉皇大帝也由10名壯丁親自搬運,不假機器之手。
廣惠宮: 五指山登山步道
今天行政院長蘇貞昌證實,其中的1800億,扣掉以備不實之需的額度後,剩下的會用發現金方式,與全民共享,但強調需要編列預算,經過立法院同意。 廣惠宮努力地留下諸多過往傳承下來的習俗文化,一來不願讓歲月沖洗掉往昔珍貴的信仰儀式,二來如畫虎皮、或者替新人祈福等事,都是讓忙碌的現代人有機會窺探前人生活的面貌。 利澤簡廣惠宮自2月7日開始,展開為期三天的「畫符虎,保平安」儀式。 向王公求一塊虎皮,盼望愛哭鬧的孩子能夠乖乖長大,是早年住在利澤簡的媽媽們的育兒法寶;甚至是1960年代,也聽說有長輩求虎皮,送給分配至金門、馬祖的孩子,以保軍旅順遂平安。 長榮航勤集體請假事件還不知何時能落幕,不只是長榮航班大受影響,長榮去年底才開闢直飛米蘭及慕尼黑兩條新航線,做為拚疫後旅遊潮的主打行程之一,出團時間已經排到農曆春節,不少旅行社看到桃機亂象不免憂心忡忡,高度關注事件發展。 民視新聞/張家維 南投報導南投集集特生中心,2021年12月野放一隻名為「壽司」的石虎,,沒想到2022年的12月30日,卻傳出壽司的發報器被割了下來,放進塑膠袋丟棄,專家研判,石虎恐怕凶多吉少,趕緊發出協尋貼文。
廣惠宮: 廣惠宮 ⭐⭐⭐⭐
根據張智欽在〈宜蘭地區三山國王信仰與族羣互動〉的研究指出,全臺三山國王廟最多之處,並不在客家地區,反倒是在宜蘭,但客籍人士從宜蘭開拓之初至今,均只佔相當少數,這些三山國王廟,還有甚高的比例設有虎爺香位。 他在文中指出,客籍人士在以漳人為主的墾民中,利用硬頸的性格,充當保護其他墾民的隘丁的身份,隨之入墾,從而也帶入了三山國王信仰,三山國王「護國佑民」的形象,因需要抵抗閩、粵族羣的共同敵人──原住民,從而被閩南族羣所接受,且也融入了閩人的虎爺信仰,形成三山國王與虎爺信仰並存的現象。 除了福德信仰外,在六堆客家聚落中,在廟宇、祠堂等神位正下方,常設有土地龍神香位,這種土地龍神的信仰,客家族羣最為重視,甚也形成一種特徵,在閩南聚落中比較少見。
廣惠宮: 宜蘭新聞網
管委會總幹事蔡朝枝曾表示,新店地區總共不到六十戶,興建新廟困難,後來有信徒捐贈1500多坪的土地權狀,得以解決廟地問題,因此2003年8月動工興建新廟,於隔年完工。 永安宮是蘭陽溪以南的古廟宇,廟宇最著名的活動「走尪」,其意為臺語的「跑尪」,抬著神轎跑步的意思。 每逢元宵節,利澤簡永安宮及八大莊各廟宇神祇,徒步平安繞境利澤簡各村落,鎮住各地陰煞,潔淨村莊聚落。 傳統習俗演變至現在由永安宮主辦神明遶境巡莊及抬轎過火競賽的儀式,俗稱「走尪」。 廟方記載相傳有一艘載著湄洲媽祖祖廟媽祖神像之一的平底仔船,由於水淺無法進利澤簡的港口,船員遂對媽祖禱告,不久海水暴漲,及時順利進入內陸河道,上岸後神像就供俸在民家,另據《五結鄉鄉土教材》記載,此廟奉祀的神像約為嘉慶年間,先民從湄洲攜奉來的。
1990年,地方信徒認為羅東鎮民較受保佑,是因方位朝東的原因,決定將廟身改方向並重建。 1992年,前殿新廟完成時,由縣長遊錫堃為鎮殿土地公戴上官帽]。 廣惠宮 清朝乾隆年間,有批先民經常乘坐帆船,從唐山跨黑水溝來到臺灣東北沿岸經商,由於黑水溝海象險惡,性命隨時不保,最後決定落腳於茅仔竂,並永久居住此地。 廣惠宮 其中有位先民林馬惜,自武當山奉請了帝爺公的金尊,來到此地做為居家守護神,後因鄰近居民前往祈求療佑平安、降福消災無不靈驗,遂為民眾所敬仰。
廣惠宮: 路線評論
近年來更舉辦單身聯誼活動,用輕鬆愉快的氛圍牽起更多的姻緣,亦莫怪廟方人員總是開玩笑地戲稱廣惠宮都快成月老廟了。 因歷代對「開漳聖王」有不同的封贈,故在民間又有威惠聖王、威烈侯、聖王公、陳聖王等稱法。 參加過火的信徒事前必須禁葷茹素、不近女色,顯示過火的神聖性。 如在一個月之內曾經進過坐月子的房間、見過未入殮屍體,或戴孝或在生理期間,都屬於「不淨者」,嚴禁參與過火,否則必遭燙傷。 進行過火時先由執黑令旗者「開火路」衝過火堆,試探是否安全;之後信徒才抬著神轎、抱著神像、令旗,分別跑過火堆。
相傳此虎皮能保佑小孩驚嚇療、及保佑服役者,因此信徒會來祈求分一塊小虎皮。 1960年代到金門島、馬祖列島前線當兵的當地人,多曾求小塊虎皮帶到軍中保平安,後來真虎皮被求取光,廟宇改新訂製有虎紋的假毛皮。 利澤簡廣惠宮雖然廟宇本身為近代重建,但廟中的建築與文化特色,同時與淨尪習俗成為當地重要的文化資產,讓許多人可以瞭解利澤簡文化豐富及精彩的一面。
廣惠宮: 【新竹】五峯天際線( 廣惠宮-上坪山-五指山-大隘山(未竟)-金龜巖-觀音禪寺
據說,頓時王公輦轎驅使扛轎者往前飛奔,直往冬山河奔去,敲鑼者咚咚咚咚的,怎樣跑也跟不上,等到了河邊,扛轎者仍腳不停蹄地直往河上跑去,只見水面激起四處飛濺的水花,不多時,扛轎者由河上返回,身上裝滿許多螃蟹。 廣惠宮 回到廟後,以這些螃蟹和著廟裡藥籤的漢藥方,治癒了不少疫病患者。 據耆老的口述,烏石林第一代祖先渡海來臺之前,與兄弟平分家中所祀的諸神明,結果分得廣惠尊王謝將軍。 最初,廣惠尊王是供奉在林家公廳,祂有抓乩童,替人問身體,村人有疑難雜症者,紛紛找上門,十分靈驗。 同治10(1871)年,由於王公威靈顯赫,由乩童倡首建廟。 根據來臺第四代林朝欽和林朝陽於民國61年手撰的「林信義先祖來臺紀敘」,他是於道光15 年,生父母過世後,攜妻帶子舉家七口從福建省漳浦縣錦江社南門外黑石林,渡船由清水港進入利澤簡薴仔園定居發展。
屏東縣佳冬鄉農會7日在石光見村廣惠宮前舉「端午520千人立瓜(西瓜)傳情意」活動,吸引來自全臺各地民眾超過千人參與,只見縣長潘孟安一聲令下,民眾很快就將西瓜立起來,將西瓜戰利品帶回家大快朵頣,達到「佳冬是西瓜原鄉」目的。 本行程總長約11公里爬升高度800公尺左右,約耗時9小時左右,廣惠宮→上坪山→小指峯→無名指峯→中指峯→食指峯→拇指峯→竹林禪寺。 在許多石光見聚落裡的福德祠及家族祠堂中,均可發現這種土地龍神香位,這顯然與一般閩人的習慣不同,適可說明這種文化混合的現象。
廣惠宮: 新竹尖石「高島縱走」連走4座山峯 一日縱走絶佳路線
2.廣惠宮廣惠尊王神像為利澤簡地方望族烏石林家自大陸原鄉攜來供奉,創建與管理廣惠宮建築迄今,與地方歷史發展及重要人物密切相關。 《我的婆婆》回鄉感恩之旅到附近麵店跟老闆打招呼敘舊一番。 同日中午也在當地牛排館用餐,鍾欣凌說:「這些店都是有借我們拍戲,也是我們拍戲期間很愛喫的店,今天真的是回來看看老朋友們。」有趣的是,鄧安寧導演提議快閃宣傳,一行人在餐後直接向民眾宣傳大喊要大家一定要繼續收看《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人來瘋的突襲式宣傳,得到現場民眾熱烈迴響。 屏東縣長潘孟安主持立瓜活動表示,希望動規模愈來愈大,參與人數更多,打響佳冬是西瓜原鄉的知名度。 來自臺北的孫建華說,在網路上看到這項活動,覺得很有趣就報名,帶著家人南下參與活動。 高雄市小港區的謝先生因哥哥去年參加,感到好玩,今天和哥哥、家人一起報名,共報了4組,只見縣長一聲令一下「立西瓜」開始,大家都很快把西瓜立起來。
儀式之後未能親自參加過火的信徒也會帶著親人的衣服在火堆上揮舞,祈求解消穢氣及厄運;還有許多民眾到現場取回炭燼,據說過火所使用的灰燼埋在房舍地基下可庇佑宅第平安,以灰燼餵牲畜則能使牲畜免遭瘟疫,因此民眾總是爭相舀取。 這是「淨尫」儀式及演變的第一手資料,據說,漳浦烏石村流傳著這樣一則傳說:相傳昔時烏石村中,住有一隻會化身成女子的狐狸,和村裡男子結婚同房。 建於清同治10年(西元1871年)的利澤簡廣惠宮,為利澤簡的信仰之一。 利澤簡位於宜蘭縣五結鄉,其「利澤簡」一詞是在地噶瑪蘭族利澤簡社(Hedekanan)的社名,意思為休息之地,早期有「裏德幹」、「奇利簡」、「奇力港」之稱呼,皆由「利澤簡」音譯而來。
除了廟中建築具特色外,廣惠尊王的神蹟亦為居民所津津樂道,如果小孩受驚需要收驚,或即將去服役的役男,可以向廣惠尊王求取虎皮,護佑平安,亦以此規劃「求一塊虎皮保平安」等相關活動,成為在地文化特色之一。 3.廣惠宮為單進三開間之單體建築,廟體雖小,但廟貌儼然,建築構造與木雕、彩繪等建築裝修、裝飾均具地方特色,表現出宜蘭地區戰後初期(1950年代)廟宇建築之營造技術特色。 她說,以往各地在端午節都舉辦「立午時蛋」的活動,但佳冬剛好是西瓜的原鄉,就以西瓜來舉辦「立瓜」傳情意活動,原本計畫「520」組,每組兩人,象徵千人傳情意,沒想到報名乎預期,達到578組,報名民眾來自全省各地。 廣惠宮2025 上坪山:新竹縣竹東鎮,海拔620公尺,森林三角點,沿廣惠宮旁的產業道路往上走,到了鞍部上坪山登山口,鞍部上可以眺望對面的油羅山,進入山徑後一路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