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以上整理司法實務判決的見解,所謂的「日曆天」應指按日曆經過之日期計算天數,已經將天候、假日等不能施工的因素預估在其中,故除契約另有約定或不可抗力等因素外,雨天、星期例假日及國定假日,皆仍計入工期之中。 反之,「工作天」則以實際得以施工之天數才計入工期;除應將星期日、例假日、節日等應扣除外,也應扣除因天候如下雨、颱風致影響正常工作之進行的天數。 從而,「日曆天」與「工作天」的定義相差甚遠,營造業者於訂約時切勿忽略這些用語,否則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徒增不要之訟爭。 按照此判決之意思,似認為「日曆天」除非另有規定,否則原則上並不扣除假日、法定休息日。 第一項所定退休金,僱主應於勞工退休之日起三十日內給付,如無法一次發給時,得報經主管機關覈定後,分期給付。
- 2.特定性定期契約期限逾三年者,於屆滿三年後,勞工得終止契約。
- 檢查員對事業單位實施檢查時,得通知事業單位之僱主、僱主代理人、勞工或有關人員提供必要文件或作必要之說明。
- 二、勞工在醫療中不能工作時,僱主應按其原領工資數額予以補償。
- 本法第三十七條所定休假遇本法第三十六條所定例假及休息日者,應予補假。
- 有前三項規定行為之一者,主管機關得依事業規模、違反人數或違反情節,加重其罰鍰至法定罰鍰最高額二分之一。
- 但其工作六個月以上一年未滿者,為取得特別休假權利後六個月之期間。
3.季節性工作:會受到「季節性原料、材料來源或市場銷售」影響的非繼續性工作,其工作期間在9個月以內者。 3.2週變形及8週變形行業,例假日為7休1,經指定適用勞動基準法第30條之一4週變形之行業,例假日可依該規定調整為14休2。 檢查機構應依前項檢查方針分別擬定各該機構之勞工檢查計畫,並於檢查方針發布之日起五十日內報請中央主管機關覈定後,依該檢查計畫實施檢查。 本法第三十條第五項所定出勤紀錄,包括以簽到簿、出勤卡、刷卡機、門禁卡、生物特徵辨識系統、電腦出勤紀錄系統或其他可資覈實記載出勤時間工具所為之紀錄。 內政部七十三年十月十八日臺內勞字第二五六四五三號函:按月計酬者,除明確議定該月工資未含假日工資外,其平日每小時工資額應以該月工資除以三十再除以八計之。
勞基法工作天: 勞動基準法第30~43條【工作時間、休息與休假】
一、勞工受傷或罹患職業病時,僱主應補償其必需之醫療費用。 職業病之種類及其醫療範圍,依勞工保險條例有關之規定。 勞基法工作天2025 僱主按月提撥之勞工退休準備金比率之擬訂或調整,應經事業單位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審議通過,並報請當地主管機關覈定。 二、依第五十四條第一項第二款規定,強制退休之勞工,其身心障礙係因執行職務所致者,依前款規定加給百分之二十。
(三)勞僱雙方依本法第三十八條第四項但書規定協商遞延至次一年度實施者,按原特別休假年度終結時應發給工資之基準計發。 勞工於同一事業單位或同一僱主所屬不同事業場所工作時,應將在各該場所之工作時間合併計算,並加計往來於事業場所間所必要之交通時間。 勞基法工作天 營建工程契約之簽訂,除就工程範圍、契約價金等應明確規範外,「工期」的約定也是重要事項之一。 關於工期的計算,便涉及「日曆天」及「工作天」概念的差異,營造業者對此應有基本的認識,方不至於因誤解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害;由於司法實務上,發生營建工程契約爭議,為「日曆天」、「工作天」而差異頗多,本文謹從司法實務見解,釐清「日曆天」及「工作天」的差異。 僱主延長勞工之工作時間連同正常工作時間,一日不得超過12小時;延長之工作時間,一個月不得超過46小時。 遂於105年底制訂了一例一休的制度,勞工每七日中應有二日之休息,一日為例假,一日為休息日。
勞基法工作天: 法令專區
本法第三十二條第二項但書所定每三個月,以每連續三個月為一週期,依曆計算,以勞僱雙方約定之起迄日期認定之。 3、最高法院102年度臺上字第6號判決針對「日曆天」也採取相同之看法,該判決敘明:「查系爭契約之工期係約定以日曆天計算,被上訴人係專業建設公司,既約定工期按日曆天計算,顯已將天候、假日等不能施工之因素預估其中,非有特殊情形,不得據以主張增加工期」。 105年1月1日開始全面實施週休二日製度,從原本的2週84小時修改為每週40小時,因應工時的減少,亦刪減了7天國定假日。 但因為勞基法第36條:勞工每7日中至少應有1日之休息,作為例假。 勞基法工作天2025 問題就在這,因為修法刪除了勞工7天國定假日,卻仍維持了(7休1)7天1例假,並未強制規定休2天,所以僱主仍可能使勞工每日工作6小時40分鐘,每週仍工作6日,一樣是每週40工時,所以導致勞工還是沒有實質週休二日。
至為關鍵者,一旦週期起迄確認,行政機關亦不得越俎代庖擅自另為其他週期之認定。 (二)以本案為例,週期「固定」為每週日至每週六,任何人(包括勞工、僱主或行政機關)不得再任意變更週期起迄時點(例如改成每週一至每週日或其他排列組合)。 又週期既已約定在前,於該週期內(即每週日至每週六)至少安排一天例假以及一天休息日,只要不使勞工連續工作逾六日之前提下,即屬適法(可參圖一)。 三、依第30條之一規定變更正常工作時間者,勞工每2週內至少應有2日之例假,每4週內之例假及休息日至少應有8日。 二、依第30條第3項規定變更正常工作時間者,勞工每7日中至少應有1日之例假,每8週內之例假及休息日至少應有16日。
勞基法工作天: 離職預告註解
離職後競業禁止之約定,應以書面為之,且應詳細記載本法第九條之一第一項第三款及第四款規定之內容,並由僱主與勞工簽章,各執一份。 勞基法工作天2025 1、臺灣高等法院108年度重上字第105號判決:「一般所謂工作天,係指扣除下雨、颱風等不能工作之日,以及星期例假日、節日等休息日後,在通常情形能實際工作之天數而言」,明確指出所謂的「工作天」為在通常情形能實際工作日子才計入工期。 (三)限期完工:此種計算工期方式對承包商較為不利,承包商必須於契約「約定的日期前」完成工程施作,否則除了有不可歸責於承包商之事由外,承包商即須負遲延之責。 為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提高工作效率,事業單位應舉辦勞資會議。
勞基法工作天: 離職預告期怎麼算?勞基法離職4要點,算法超簡單! – 法律010
僱主除依同條第四項及第五項規定調整者外,不得使勞工連續工作逾六日。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九十六年八月七日勞動二字第○九六○一三○六七七號函:按月計酬之勞工於逾法定正常工時之時段延長工時,應依勞動基準法第24條規定計給延時工資;其據以核計延時工資之「平日每小時工資額」究應如何計算,應視勞動契約之內容而定。 原約定月薪給付總額相當於240小時者〈即「平日每小時工資額」係以月薪總額除以30再除以8核計者〉,除勞資雙方重行約定者外,其「平日每小時工資額」仍可依據原公式推算〈如月薪為17280元者即為72元〉,不因按時發布之基本工資調升至95元而當然變動。 舉例而言,如僱主因具備勞動基準法第11條規定情事,而需資遣勞工,並通知該勞工工作至當日為止,經計算該勞工之工作年資為2年6個月,則僱主依法須提前20日預告勞工,惟僱主未經依法預告,需補發20日預告期間工資。
勞基法工作天: 事假註解
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規定意旨在使部分工作性質特殊者,與僱主間有合理協商工作時間之彈性,非可使勞工之工作時間完全不受限制或無例假與休假及不另給予延時工資。 為因應各行各業不同之營運型態,另訂有2週、8週及4週彈性工時規定。 經本部指定為勞動基準法第30條第2項(2週)、第30條第3項(8週)、第30條之1(4週)規定之行業,僱主經工會同意,如事業單位無工會者,經勞資會議同意後,得依各該規定實施彈性工時。 勞基法工作天2025 勞工正常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8小時,每週不得超過40小時。 每7日中應有2日之休息,其中1日為例假,1日為休息日。
勞基法工作天: (一) 事假扣薪計算方式
但僱主因天災、事變或其他不可抗力致事業不能繼續,經報主管機關覈定者,不在此限。 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僱主有使勞工在正常工作時間以外工作之必要者,得將工作時間延長之。 但應於延長開始後二十四小時內通知工會;無工會組織者,應報當地主管機關備查。
勞基法工作天: 勞資Q&A
關於全勤獎金的扣發規定,在勞工請假規則第9條有規範:「僱主不得因勞工請婚假、喪假、公傷病假及公假,扣發全勤獎金」。 但跟特休天數比較不同的是:不論公司是採曆年制或週年制,也不管勞工是年初、年中或年末到職,只要有合理事由,依法當年度就有14天的事假可請,並不會因為因為到職日按比例壓縮事假天數。 全國法規資料庫之內容每週五定期更新,當週發布之法律、命令資料,將於完成法規整編作業後,於下週五更新上線。 勞基法工作天2025 主管機關裁處罰鍰,得審酌與違反行為有關之勞工人數、累計違法次數或未依法給付之金額,為量罰輕重之標準。 違反本法經主管機關處以罰鍰者,主管機關應公佈其事業單位或事業主之名稱、負責人姓名、處分期日、違反條文及罰鍰金額,並限期令其改善;屆期未改善者,應按次處罰。 有前三項規定行為之一者,主管機關得依事業規模、違反人數或違反情節,加重其罰鍰至法定罰鍰最高額二分之一。
勞基法工作天: 事假扣薪、天數、規則總覽!律師教你請假不再心驚驚! – 法律010
依本法第五十九條第二款但書規定給付之補償,僱主應於決定後十五日內給與。 勞基法工作天2025 一、勞工人數:為估算當年度終了時適用本法或勞工退休金條例第十一條第一項保留本法工作年資之在職勞工,且預估於次一年度內成就本法第五十三條或第五十四條第一項第一款退休條件者。 勞工因出差或其他原因於事業場所外從事工作致不易計算工作時間者,以平時之工作時間為其工作時間。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九十年六月二十六日臺九十勞動二字第○○二六二○二號函:新制工時實施後,以「月薪制」計酬之勞工延長工作時間時,其延時工資應依勞動基準法第二十四條規定辦理。 至所稱「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如何計算,應視勞動契約之內容而定。 即原月薪給付總額為二四○小時者,除勞資雙方重行約定者外,仍得視為給付二四○小時之工資,其「平日每小時工資額」據原公式推算,並無不可;惟勞資雙方已就工資總額及計算內涵重行約定者,應依新約定之內容推算之。 勞基法第36條,勞工每七日中應有二日之休息,一日為例假,一日為休息日。 所稱之例假,係以每7日為一週期,週期之起迄由勞資雙方約定,並依曆連續計算,不得任意變更,亦不因跨月而重行起算。
二、勞工在醫療中不能工作時,僱主應按其原領工資數額予以補償。 但醫療期間屆滿二年仍未能痊癒,經指定之醫院診斷,審定為喪失原有工作能力,且不合第三款之失能給付標準者,僱主得一次給付四十個月之平均工資後,免除此項工資補償責任。 僱主應於每年年度終了前,估算前項勞工退休準備金專戶餘額,該餘額不足給付次一年度內預估成就第五十三條或第五十四條第一項第一款退休條件之勞工,依前條計算之退休金數額者,僱主應於次年度三月底前一次提撥其差額,並送事業單位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審議。 前項第一款所稱必要之安全衛生設施,其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但僱主與勞工約定之安全衛生設施優於本法者,從其約定。 勞工因婚、喪、疾病或其他正當事由得請假;請假應給之假期及事假以外期間內工資給付之最低標準,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勞基法工作天: 離職預告註解
而如護理師等三班制的工作,一般工作情況是每日輪一班,每班8小時,每日有16小時的休息;縱使在特殊的例外狀況下,因為調班,如一天排日班以及大夜班,中間休息8小時,但因此卻可換有隔天一整天二十四小時的全日休息,這種狀況也不會成為其常態性的工作情況。 3.但如果勞工要用第2款或第4款離職,但僱主已將施暴的代理人解僱(終止契約),或患有法定傳染病者依衛生法規已接受治療時,勞工不能用這條款來終止契約。 一、監督、管理人員:係指受僱主僱用,負責事業之經營及管理工作,並對一般勞工之受僱、解僱或勞動條件具有決定權力之主管級人員。 事業單位之事業場所分散各地者,僱主得訂立適用於其事業單位全部勞工之工作規則或適用於該事業場所之工作規則。
第40條 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僱主認有繼續工作之必要時,得停止第三十六條至第三十八條所定勞工之假期。 第35條 勞工繼續工作四小時,至少應有三十分鐘之休息。 前項僱主延長勞工之工作時間連同正常工作時間,一日不得超過十二小時。 勞基法工作天2025 僱主使勞工於休息日工作之時間,計入第32條第2項所定延長工作時間總數。
勞基法工作天: 事假註解
但支付之費用如由勞工與僱主共同負擔者,其補償之抵充按僱主負擔之比例計算。 勞僱雙方依本法第三十八條第四項但書規定協商遞延至次一年度實施者,其遞延之日數,於次一年度請休特別休假時,優先扣除。 本法第三十二條第三項、第三十四條第三項及第三十六條第五項所定僱主僱用勞工人數,以同一僱主僱用適用本法之勞工人數計算,包括分支機構之僱用人數。 本法第三條第一項第八款所稱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事業及第三項所稱適用本法確有窒礙難行者,係指中央主管機關依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之規定指定者,並得僅指定各行業中之一部分。
事業單位以其事業招人承攬,如有再承攬時,承攬人或中間承攬人,就各該承攬部分所使用之勞工,均應與最後承攬人,連帶負本章所定僱主應負職業災害補償之責任。 三、勞工經治療終止後,經指定之醫院診斷,審定其遺存障害者,僱主應按其平均工資及其失能程度,一次給予失能補償。 前二項有關勞工退休準備金必要資料之內容、範圍、申請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定之。 第一項僱主按月提撥之勞工退休準備金匯集為勞工退休基金,由中央主管機關設勞工退休基金監理委員會管理之;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補休之期限逾依第二十四條第二項所約定年度之末日者,以該日為期限之末日。 本法第三十二條第三項、第三十四條第三項及第三十六條第五項所定應報備查,僱主至遲應於開始實施延長工作時間、變更休息時間或調整例假之前一日為之。 但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不及報備查者,應於原因消滅後二十四小時內敘明理由為之。 本法第二十一條所稱基本工資,指勞工在正常工作時間內所得之報酬。
勞基法工作天: 加班費計算每月工作日數應由30天改為21.5天,目前的行政命令已違反勞基法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