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待遇9大好處2025!內含期望待遇絕密資料

一份簡歷可能要投給多個單位,而應聘的單位不同,薪資標準就不同。 同樣的薪酬,在外企低於平均水平,企業會認爲應聘者不夠自信,對自己沒有做出正確的評價;而在民營企業或小企業則可能較高,企業會懷疑求職者的能力和薪資是否成正比。 你得想下,自己簡歷上的期望薪資是怎麼寫的,薪水區間如何設置的。 你早就準備好了,比方說之前月薪8K,則說“我的期望薪資是10-13K”。 對的,此刻你就是將簡歷中你寫的“期望薪資”,再次口頭拋出去。

  • HR將從這個問題中瞭解到你對行業、崗位的瞭解程度、你的真實水平、求職意向是否強烈以及價值觀(本文將做展開介紹)。
  • 有職場專家日前統整出3種答題應對方式,教求職者如何以技巧性的回答,跟僱主談判薪水。
  • 每家公司對於應屆生的工資數額,都已經在年度計劃中確定好了,你的同學跟你一起來,也這工資,毫無商量的餘地。
  • 一般企業在面試前或者面試過程中不會直接問求職者的期望薪資,不會直接談死,但是會旁敲側聽的去聊求職者的期望,或者說明企業目前職位的薪資情況,然後看人選的反應,瞭解求職者的期望薪資,也想求職者做好心理建設。
  • 公司會在電話或應徵表格中不斷做詢問,都是為了防止你被選中後進行協商。

我們將他們稱爲正方,也就是支持“工資是談出來的”這個論點。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變快,在工作、實體生活圈認識新朋友變得困難又費時,交友軟體 APP 已經成為大家找尋聊天對象、發展戀情的首選。 農委會繼宣佈日本連鎖壽司明年將用臺灣石斑魚,1日再與日本貿易商簽署備忘錄,每年至少採購5100公噸臺灣鳳梨與香蕉。 期望待遇2025 相信每個人都曾有過「我會活到幾歲?」的疑問,你如果是女性就有機會活到87歲,如果是男性就是82歲。 隨著國際化的潮流,使用英文的機會越來越高,時常有與外國人通信的需要,快來看看小V精心彙整的英文書信格式,讓你用英文寫信也不害怕! 2022九合一選舉結束,既如預期又大出意外,國民黨堪稱大獲全勝,而選前驕氣滿滿聲稱「選不好,國際怎麼看我們」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請辭,…

期望待遇: 當面試被問「期望薪資」, 4 種聰明回答教你圓融應對

相反的,求職者必須避免直接回答,例如「我不願意回答這題,我必須先問你一個問題」等諸如此類。 最後,在人資詢問你期望薪資待遇時,提供你能夠接受的薪資區間範圍(底限務必高於你可接受的最低薪資),雖然公司可能給你開出期望薪水最低數字,但提供區間範圍多少能讓面試公司核薪時有些彈性,也不會讓錄取機會就此打住。 期望待遇2025 如果沒有這種途徑,事先弄清楚公司的性質、行業及它的地理位置,根據這些制定出自己的薪資範圍。 對於你的最低標準做到心裏有數,當然,不要把這個數字透露給面試人員。

此外,簡歷中寫了期望薪資,還增加了很多好處,讓新東家知道你對自己有明確的市場定位,同時你自己無形中淘汰了大量的騷擾電話、低質企業、低薪崗位,最後,在面試最後的薪資談判中增加了砝碼。 不過還要注意下,儘管這初級崗位對應的工資已經很低了,但HR在這一步中,還會儘可能多地砍你的工資。 他們會通過“你的學歷不高”“你還沒拿到學位證”“你好幾門功課不及格”“你外語水平一般”“你專業不對口”“你沒有工作經驗”“你之前不在這個行業”等等藉口,讓你實習期免費,還要在你已經很低的基本工資上再砍你一刀。

期望待遇: 面試時被問到「期望待遇」該怎麼回答?人資揭最聰明應對方法,回答一句話就能談到高底薪

面試人員可能早已在心裏確定好了你的薪金範圍! 儘量瞭解此行業現行的工資水平,有可能的話,最好是該公司的工資水平。 有些單位會給求職者一張表,要求填寫期望薪值。

但必須記住兩點:一是不可漫天開價,要基於行業水平和應聘企業可能的承受能力;二是要給出所提出薪酬標準的理由,以支持你的薪酬標準。 事先了解行業平均薪資水平:多逛逛各大招聘APP,看看同類崗位的薪資區間(這裏說明一點,如果招聘APP上寫的薪資是5~8K,那絕大多數就是5K了)。 期望待遇2025 期望薪資是薪資談判的開場戲,把開場戲做好,增加後期談薪籌碼,但是一切的前提是求職者具有做戲的資格,這個資格就是個人的硬實力,且符合企業的用人標準。 期望薪資跟獵頭說的不一樣,後面跟企業HR說的不一樣,跟用人單位說的也不一樣,跟老闆說的又不一樣,忽高忽低,或者越談越高,求職者的行爲只會喪失機會,企業會認爲求職者坐地起價,甚至獵頭也不會選擇站在求職者這邊。 建議在還沒有面試之前,都寫面議,因爲後期面試會有很多變數,填面議是爲了後面談薪環節,企業與求職者都有進一步溝通的空間,但是填寫面議後,附上個人目前的薪資情況,讓企業有個薪資的心理預期。

期望待遇: 文章被以下專欄收錄

職位匹配度,實際上就是你所擁有的技能,跟該崗位的職位需求(JD),這兩者吻合的程度。 你英國歸來的金融碩士,在國外已經有了一年的投行經驗,現在跑國內大城市的小財富公司做顧問去了,告訴你月薪2萬,結果第二個月發第一個月的工資,到手才4000,第四個月公司關門了,據說這叫“跑路”? 這次輪到你心灰意冷了,父母上百萬給你國外讀書,在你失業大半年後還得他們來託關係,最終你進了老家的小商業銀行,做了桂圓。 工作任務繁重,成了“作業員”,不過好歹還算穩定,月薪3千8,雖然不及當初想象的三四萬。 所以,在初選簡歷的5秒鐘之內,你的簡歷如果不能讓招募專員捕捉到這4個信息點,你的簡歷就已經首輪淘汰了。 當然,你的期望薪資寫得過高、過低、不寫、“面議”等,也基本會被淘汰。

期望待遇: 面試攻略》自我介紹如何讓人印象深刻?過來人曝3大常見問題就該這樣答,錄取機率秒提升

一般HR看到這樣的要求都會在面試中問一下你的薪資要求,這時候最好在心裏有個價位,而不是HR說多少就多少,如果達不到自己想要的薪水,可以從公司提供的各種福利和未來發展前景來考慮。 不要一味奔着錢去找工作,遇到好的平臺也適當放低要求。 沒做過人資的,都不知道應徵表上要你先寫的期望待遇,或在面試時先問你期望待遇,都是讓你不利於最後再去談薪資,有利於資方先篩選掉不用浪費時間的人,如果你在應徵表上開得太低,用人主管大多不會在面試時,再多問你預期待遇了。

期望待遇: 拿到錄取通知前,別輕易在面試時透露你的「期望薪資」

擁有歐亞非三十國薪資及稅務經驗,豐富的職涯輔導經驗、看過上萬份履歷,輔導個案成功錄取Google、IBM、桂格、德勤、趨勢科技等知名公司。 談判時,如果資方先亮底牌,算很有誠意,讓你可以知道別人請不請得起你。 所以,在談薪酬的時候,不要去挑戰人家公司的獎金制度和福利體系,就是最愚蠢的做法。 1.獵頭是第三方,跟求職者是利益共同體,獵頭巴不得求職者談到年薪百萬,甚至更高,可以向企業收取更高的獵頭費。

期望待遇: 面試被問「為何離開上份工作」,千萬別說實話!專家告訴你2種標準答案,保證安全過關

此時,HR一般也會繼續追問你具體的數值,你可以臨場發揮選一個期望薪資中的數值,稅前稅後也聽你安排,也可以說回去考慮一下,明後天告知對方。 反過來推測,如果跟你全程談工資中,HR都沒有一個“要跟領導商量一下”的插曲,她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做主,說明你沒能爭取到該職位預算區間中最高的工資。 這都到了複試結束談工資的時候了,你自己再給自己加戲,徒增變數,這是犯二。 無獨有偶,也是當年,我一個在安徽奇瑞汽車的大學同學,也跳槽進了上海的外企。 後來他跟我說,工資要低了,當初不瞭解上海的行情,談工資時也跟HR說了“自己努力工作,公司肯定會給與相應的報酬。

期望待遇: 面試被問「期望薪資」,數字該怎麼開纔不會喫虧?過來人曝1招心機技巧,成功拿到高底薪

如果你說自己目前月薪5千,那麼這個1萬的目標薪水則是在原來基礎上翻番了,從來不會有這麼二的HR,能給你翻番的月薪還去找領導特批的,這不挨批嘛! 所以,談工資的功夫,在面試之外,最好事先就瞭解到這些信息,甚至面試前聯繫上面試官請他喫個飯,這期望薪資的組合拳,才真的落到了實處。 總之,當HR問你“期望薪資多少”時,你可以重複下你簡歷上的期望薪資區間。

期望待遇: 問題一:福利待遇期望怎麼寫

大家應該能夠想象得到,人才市場中每天在刷簡歷,時刻等着面試機會的人,實際上不是在職想跳槽的人,而是非在職人員。 所有木已成舟已經生米煮成熟飯的事情,你想反悔,那都是非常困難的。 潑出去的牛奶想收回來,不但不可能,而且會牽涉到誠信問題,往大了說是道德和人品問題。 這仨,都好理解,確實它們決定了幾乎我們工資的全部。 啥面試技巧、工資談判、臨場發揮、文化匹配、公司未來上市計劃的,等等,這些都跟我們現在要談的工資無關,工資就真金白銀,不來虛的。

期望待遇: 面試時被問「期望待遇」怎麼回答最聰明?前外商人資親授1招心機話術,千萬別先亮底牌

這是一個很糾結的問題,不信你百度、搜狗試試看,“簡歷中寫不寫期望薪資”,就沒有標準答案。 你得明白,人事跟你談工資的目的,就是要在現有職位預算的基礎上,跟你成交。 期望待遇 比如,該崗位的預算是6-9千,HR會爭取在6-7千跟你談成。 所以,你問“我值多少錢”這樣一個具體數字,對方是不能回答你的,HR有的是一個工資預算區間。 期望待遇2025 “請問您的期望薪資是多少”這問題,之所以能進入三大坑之列,是因爲,它關係到我們接下來的金錢收入。 在這個高房價高物價的年代,工資本身就不能解決物質基礎之困,你還因爲這一斗米來被人調戲,這已經是個極其悲哀的事。

試想一下,求職者申請一個每月 $50,000 期望待遇 薪酬的職位,但求職信出現語法錯誤,然後履歷表上的格式又不整齊,東倒西歪的,那 HR 會怎麼想? 其實在很多細微位置也可以看出求職者到底是否做事認真,是否有覆核資料確保正確無誤。 當愈是申請高薪的職位,HR 會愈注意這些細微事情。 為不同的職位申請調整不同的期望薪酬,而不是使用同一個期望薪酬去申請不同的職位,因為公司不同,福利不同,連工作的方式也有可能不一樣。 要將職位福利、工作時間、工作地點等等不同因素整合加以考慮,然後適當地調整期望薪酬,令你的期望薪酬更加合理化。 人資的把戲就是能越早讓你攤出底牌,他當然越好做事,所以即使他沒有在電話問你預期待遇,到了面試現場人資還是會要你先填表的,這時候你還真的沒太多選擇不填。

期望待遇: 問題九:簡歷中期望薪資怎麼寫

如果你那麼早談起期望待遇,便是讓人資主管占上了風。 一般來說,企業對給新員工薪資都會有一個預算,而這個預算多少取決於同行業對標企業同崗位薪水,公司內部同部門老員工的薪水多少,以及這個崗位在企業的重要程度(是否是企業核心崗位、是否急需)。 我來貴公司應聘看重的方面有:一是獲得了絕好的學習機會,這對於我這樣一名應屆生來說是非常難得的;二是我應聘的職位符合我的職業生涯的發展規劃,在這個職位上,我可以獲得將來發展的工作經驗,問題處理能力等。 至於薪資,我相信貴公司一定有一個公平、合理的薪資體系標準,我按照這一標準執行就可以了。

期望待遇: 面試前蒐集資訊、調查市場行情

但我是雙一流高校畢業,又有5年的工作經驗,在上一個公司,還獲得了一些比較有含金量的獎項,所以我希望薪資待遇能有一定程度的酌情上調。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用工作成果向公司證明,我值得更高的薪資。 所以,簡歷上的期望薪資那一欄,當然不要寫一個孤零零的數字,而是寫一個工資區間。 比方說,你目前月薪5000元,期望薪資則寫成6000—8000元更好,遠比你直接寫個目標薪水6500元要來得好。

如果年薪能到60,000-90,000元將是比較理想的。 我當然希望我的收入符合我的學歷水平及工作經驗。 我想你肯定會理解: 我不希望自己的薪水太高於或太低於一起工作的同事。 當你認為當下討論薪資實在言之過早,那你也可以使用「延後戰術」,向面試官表示,這個問題你會在後續階段再進行討論。 如果寫上自己認為的期望薪酬,HR 期望待遇2025 評估你和其他求職者的能力時,差不多的能力當然會是期望薪酬較低一方勝算較高。

實際上,除了13薪和年終獎,公司一般也會有點崗位補貼、過節費、春節紅包、加油費、話費、購物卡,等等,有的還不低,平均下來,再去談判,會談到比較高的工資,而不是傻傻地把工資條上的底薪報上去。 原來的工資,這就到了我們的重點了,現在你跳槽中談工資,你要一萬還是八萬? 新公司問你要上家的工資單和工資證明,這是應該的。 自己看下,你簡歷中的“目前薪資”寫得多少,你今天來“談工資”就主要看你上家的工資。 ”這是一句很含糊的問法,貌似很直接,“工資”你要“多少”,但這工資,是一個包含各種薪酬、獎金、福利在內的綜合報酬,卻不是一個你可以報出來的具體數字。 剛剛那種“努力就給我合理回報”的回答方法,就不能用了。

期望待遇: 問題三:面試登記表上的“期望薪資”應該怎麼填?

最好的回答應該是,除了說每個月稅前薪資之外,還包括其他福利,如餐補、車補、季度獎、年終獎等福利都說出來,然後綜合說:加起來年薪大概在多少。 所以只要你有一定的面試經驗,你就會發現,很多公司在招聘網站掛着的薪資範圍,最終能給到的只有最低的,比如,6k-8k,大概率談薪時,HR開價可能就只有6K 。 當回到獵頭問求職者的期望薪資時,有些求職者會說,肯定越高越好啊,獵頭可能會當玩笑話,但是最後還是會問清楚求職者的期望薪資,避免不了的,是敷衍不過去的。 簡歷一般是指自己製作的簡歷、企業要求填寫的應聘表、獵頭製作的推薦表,簡歷最主要的目的是讓企業判斷人選硬性要求,和軟性要求的初步瞭解。 那小獵建議您,以自己目前的基礎薪資爲標準,市場上跳槽的薪資漲幅一般是在10%-30%之間,當然前提這個範圍是您能接受的。 然後,當面試官拋出關於期望薪酬的問題,我們可以將皮球踢回去,反問對方的薪酬區間。

期望待遇: 分享此文:

所以,儘量避免提供薪資具體數額,除非他們要求。 瞭解該公司所在地區、所屬行業、公司規模等信息,你的薪水要求應該在該公司所在地區、行業、公司規模相應的薪水範圍之內。 儘可能提供一個你期望的薪水範圍,而不是具體的薪金數。 簡歷中“期望薪資”填多少,是與求職者對自身的能力的評價、對求職行業的瞭解,以及所在的工作地區密切相關的,所以求職者在面試前還是要進行多方面的瞭解,避免期望薪資的過高或者過低。 因爲薪資水平是很難拿捏的,比如你填寫3000,而招聘方的最高可能只出到2500,這樣你就被刷下了,而招聘方如果打算拿最低3500的月薪找人,你出3000,明顯你又喫虧了,所以這個面試時談最好。 薪資談判顧問 Kate Dixon 表示,公司在面試時詢問你的「期望薪資」,目的是想要了解你的薪水範圍是否符合他們的人事預算,因為在美國的紐約以及加州等地,其實有「禁止詢問過往薪資」的法規。

所以,當你發現工資比同學低了幾百塊,就得據理力爭,死守這家公司針對應屆畢業生的工資底線。 除了固定薪水以外,建議你在面試時進一步瞭解公司有關薪資津貼相關的福利,像是年終獎金、分紅、津貼、調薪制度等,因這些津貼也能換算為實際薪資來估算年薪為多少,做為多家公司比較的參考。 期望待遇 許多小公司並不會將薪資福利制度完整寫在公司官網或徵才廣告,因此面試時直接詢問面試官是最有效率的做法。 事先衡量自己能接受的最低薪資為多少,例如月薪35K,則找工作或面試時,薪資福利總加起來少於35K則一律排除,然而,如果公司月薪低於35K,然年薪加總起來平均超過35K,或是新公司調薪幅度高於原本的公司,則可以列入考慮。

薪資也還算滿意了,做出點績效再去談調薪好了。 我說你真的太天真,錄取時沒談好,入職後想再去談加薪,通常困難度大幅提升。 遠非如此,你得明白中國之道,中國任何事情都有她的招數,而不是你想象出來的常理、方法。 你心裏想着好好學習,你的成績不一定能上去,反而適得其反,壓力過大,成績下降。

期望待遇: 被問「期望待遇」時,先別急著談條件

這裏有個誤導的作用,所以,這纔是坑,屬於我們面試三大坑之一。 這坑影響深遠,一般都要入職幾個月甚至幾年之後,纔會陸續發現當初回答這個問題時被挖坑了。 大企業都會對薪資進行保密,薪資都會在面試的最後一個環節進行談判的。 在簡歷上寫了薪資要求反而給企業的HR不好的印象,與其這樣,還不如將薪資一欄寫成面議。 好的大企業更樂意與求職者面對面進行薪酬談判,一方面可以考驗求職者的自信心以及勇氣,另一方面,企業可以根據求職者的能力定薪資。 除了學歷和工作經驗外,有很多求職者也會忽略了求職信上的語法錯誤或履歷表上的格式問題。

期望待遇: Dcard 人資顧問Helen示範回答

無論是期望薪資還是能接受的最低薪資,說具體點:一定給自己設置一個明確的標準或者底線。 試想,如果HR問你期望薪資,你說:7~8K。 這裏的“具體”還需要遵循一個原則,在理想基礎上上浮10%。 這樣,能給雙方都留一個可以談的空間,即使HR在你報的數字上給你稍微打個折扣,或者用一些福利獎金等來充數,那基本上也還在你的期望範圍之內。 我在上一家公司做XX崗位的工資是7000(這個最好實話實說,避免給自己挖坑),現在我的期望薪資是9000,因爲在上一家公司我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 而且,我也會更加努力地工作,爲公司創造更大的價值。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