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工人工加幅2025全攻略!(震驚真相)

事實上,在過去12個月有三成的受訪者轉過工,當中有49%便是因為「不滿意薪酬及福利」而跳槽,而新工能增加收入也成為他們轉工的重大誘因(37%),即使停留在同一職級也在所不計。 該調查於本年三月中至四月中期間訪問了3,192位求職者,結果發現,若按工種分類今年「公關/企業事務」從業員的薪酬升幅最勁,達9.0%,而「數碼市場推廣/電子商務/社交媒體行銷」以及「保險」從業員就緊隨其後,分別有8.6%和8.3%。 Samantha 轉工人工加幅5大優點2025!(小編貼心推薦) 指,其實好視乎新公司有沒有時間和資源培訓人才;如果公司人手緊拙,需要找有實戰經驗的員工,可能就會比較蝕底。 假如真的想表現出有管理能力,可以在CV 列出與對外聯絡合作的經驗,例如freelancer、production house 等,以示你有管理能力。 雖然大家認為一星期上班5日是正常不過的事,但總有些工作是每星期5天半或6天工作天,故若然大家轉到這些公司,亦可考慮將失去的假期化作薪金,計算入每月薪金之中。

受訪者對2022年轉工的人工加幅亦較樂觀,有51%的受訪者預期轉工將獲加薪兩成或以上,而19%則估計轉工可獲加薪三成或以上。 轉工人工加幅6大優勢2025!專家建議咁做… 如果自行提交CV,大公司可能會收到百幾二百份CV,HR未必有時間逐份仔細考慮。 轉工人工加幅8大好處2025!(小編推薦) 轉工人工加幅2025詳解!(震驚真相) 而獵頭公司的角色是為客人(公司)搜羅和審視面試者的CV,然然篩選出最好的4至5份CV,而且headhunter能向HR 解釋所精選的CV 和麪試者的優勢,所以面試成功率可能較高。

轉工人工加幅: 工資及勞工收入

而轉工後加薪幅度最高三大工種為「品牌及市場推廣」(17.3%)、「資訊科技」(15.1%)及「建築及施工」(15%)。 另外,職齡較短的打工仔轉工情況更為頻繁,當中工作年資只有0-2年及3-5年(各佔41%)的僱員,於所有職齡組別之中轉工比例最高。 以一位剛畢業的年青人來說,第一份工可能年薪不過基本免稅額$132,000,所以不用交薪俸稅,但倘若他轉了工,年薪在扣減強積金及各類免稅額後,超過$132,000的免稅額,哪年青人就需交薪俸稅。 再然後多過幾年,如果年青人再次轉工,且亦爭取到大幅度加薪,所涉及的稅階由只有a,變成涉及a與b,那交稅金額自然高了。

  • 這個發現提醒了公司管理層員工留職並不表示他們對現職滿意,所以他們應以適當渠道瞭解員工對公司及工作的實際感受,以增加員工的工作動力。
  • 未必得,因為轉工時已加人工,該新薪酬已是你的market price。
  • 再然後多過幾年,如果年青人再次轉工,且亦爭取到大幅度加薪,所涉及的稅階由只有a,變成涉及a與b,那交稅金額自然高了。
  • 在未有一定新經驗下又再轉工,新公司考慮到你最近已有薪酬調整,未必會再次加人工。
  • 調查結果還顯示,這些轉工的人當中竟有近四成人 (36%) 在找到新工之前先辭職,也就是所謂的「裸辭」。
  • 此外,亦有近三成人 (29%) 決定裸辭時正計劃在兩份工之間休假,另外有23%則表示自己沒有經濟負擔,所以不急於找新工作。

有些公司亦可能會要求員工每星期工作5天半或6天,所以打工仔都要從中衡量人工的加幅,是否與增加了的上班時間成正比。 不然的話,表面上每月人工加了,但換算成日薪或時薪的話卻可能變相減薪。 轉工不是一件易事,的確需要好好考慮清楚,因此建議大家除了要留意外圍環境,也要審視自己的工作經驗、能力等。 先將自己的理想薪水與市場進行比較後,在跳槽談薪時可以有概念、條理的向公司提出,較容易為自己爭取到「到位身價」。 至於留在原職的受訪者,有50%表示於2021年獲加薪,有19%受訪者獲加薪3%至5%,而獲加薪6%或以上的受訪者則達20%。 2021年加薪幅度最高的行業為金融服務業及專業服務業,分別有25%及30%人獲加薪一成或以上。

轉工人工加幅: 求職叫價大忌:威脅HR

一般而言,至少在舊公司做夠一年,才會被視工作經驗,但最理想的是做夠3至4年,而當中有升職、加薪等被舊公司認可的成續,才最佔優。 最多HR 投訴的是應徵者遲到、衣著配搭出錯,Samantha 指第一印象非常重要,面試者不能忽略最基本的禮儀。 其次是CV寫得很多,實際會面時發現經驗不如CV所寫,出現錯配,提醒大家CV 上所列的成績和工作範圍不能誇大失實,以免浪費雙方時間,也留下較差印象。 以下將會提出三大功課讓你在轉職前先好好評估,趁着轉工好好把握加薪的機會。 去年約三分一(36%)曾轉工的受訪者人工加幅逾20%,並有19%人加薪30%或以上。

想你嘅Expected Salary變成Current Salary,最緊要係識得收集數據,瞭解行業相同職位嘅薪金再作比較! 大家可以參考CPjobs 2022年薪酬調查報告,知道市場而家咩價位,自己係咪Underpaid,同HR傾嘅時候都有信心啲啦! 跳槽加薪可以說是「例牌」的事,不過整體的薪酬還是跟產業與職務有很大的關係。 加薪幅度並非人人相同,有人加多,有人加小,部分工種如 IT 、Digital Marketing等人才需求較高,有機會可再叫高一些。 與此同時,「現時的同事關係很好,不願離職」同樣以29%並列最大理由。

轉工人工加幅: 求職叫價錦囊 因應行情訂目標價

值得一提的是,因「工作量/壓力過大」而決定轉工的人也多達整體轉工人數的31%。 隨著世界衛生組織剛把過勞界定為「職業現象」,這種情況更值得僱主以至大眾關注。 不過,最多人選擇轉工的原因還是「不滿意公司文化/管理風格」,比率高達五成。

不過,未必每個僱員都有決心另謀高就:有52%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的薪酬低於市場水平,但仍願意接受現況留職,百分比甚至較去年相同調查的46%更高。 這個發現提醒了公司管理層員工留職並不表示他們對現職滿意,所以他們應以適當渠道瞭解員工對公司及工作的實際感受,以增加員工的工作動力。 據jobsDB最新的《2019年薪酬調查報告》顯示,今年香港打工仔的加薪幅度比不上去年,平均增幅僅為5.1%,略低於2018年同樣調查所得的5.7%。 其中以「公關/企業事務」、「數碼市場推廣/電子商務/社交媒體行銷」以及「保險」這三個行頭加薪最勁。 另外,調查顯示適度轉工助保薪酬升幅,並發現達五成25歲或以下的轉工者選擇裸辭。

轉工人工加幅: 今年有幾多人收到花紅?花紅平均攞到幾多?

受訪者對就業前景亦明顯變得樂觀,六成對就業前景持中性至樂觀態度,比例較去年增加12%。 畢馬威行政人員招聘服務總監許秀芝表示,企業要挽留高層,必須增加他們工作滿足感,調查亦發現他們對社會福利及慈善較有興趣,或可讓高層開展相關業務,甚至可以讓高層在不同管理職位轉換,例如財務總監亦可以轉換到市場總監等,提高他們的工作挑戰性。 JobsDB最新公佈的《2021年薪酬調查報告》顯示,今年僅約三分一受訪僱員獲得加薪,平均人工加幅0.4%,是2008年以來同類型調查歷史新低。 以行業劃分,資訊科技業平均加幅最高,有3.8%,旅遊與觀光則最慘淡,平均減薪6.7%。

轉工人工加幅: 最新文章

見工或在瀏覽求職廣告時,必需留意工作是否有花紅雙糧,如沒有,即隨時從一年14個月月薪,變成一年12個月月薪。 轉工人工加幅2025懶人包!內含轉工人工加幅絕密資料 在此情況下,大家如對工作仍感興趣,即應將花紅雙糧金額,平均計入每個月的薪金中。 另外,辨清公司是放銀行假或勞工假都十分重要,銀行假的假期日數會比勞工假多。

轉工人工加幅: 最新留言

經過以上三項的比對,便能知道哪個產業的薪資,是最符合你期待的、哪間公司已經拿出誠意給出「靚價」的薪水。 僱主對人手需求增加,僱員對薪酬預期有所提升,加上大灣區職位吸引力上升,畢馬威中國估計2022年就業招聘競爭維持激烈且具流動性。 去年亦有近七成受訪者獲發花紅,而50%受訪者獲發多於一個月的花紅,整體貼近疫情前水平(2.23個月)。

轉工人工加幅: 做足市場調查 瞭解行情

喺483名於2009年或以後先返第一份全職工作嘅受訪者當中,冇轉過工、對僱主一心一意嘅受訪者每年平均獲6%薪酬加幅;而曾於2009年或以後轉過工嘅打工仔入面,佢哋嘅人工平均每年有11%或以上增長,不過如果轉5次工或以上嘅話,每年人工增長反而少過轉3 至4次嘅打工仔。 至於受訪者對轉工的薪酬期望方面,有71%受訪者期望轉職時可獲加薪兩成或以上,亦有四分一受訪者希望轉工加薪達3成,當中32%高層受訪者期望加薪能達3成或以上。 許秀芝表示,因為高層大多受僱在同一企業較長時間,而每年加薪幅度僅4%至5%,因此對轉職有較高的薪酬加幅亦是合理期望。

轉工人工加幅: 打工仔平均加咁多!即睇各行業加幅 你有無underpaid?

而野心大的另一原因,是因為她對IT行業的發展很有信心,若果可以加入金融科技公司就更好。 不過,這一個幅度都未必適用於所有情況,仍要考慮不同行業的情況、自身的條件及能力、該公司的情況等因素。 而這些資料需要打工仔多做資料蒐集,可以的話與行內人多分享交流資訊,從而掌握目前的市場價位,瞭解自己的開價是否合理。 儘管受第五波疫情沖擊,但畢馬威中國最新的《2022年香港高管人員薪酬展望》調查顯示,高管人員對本港就業市場展望向好,不同行業的受訪者均有意於2022年增聘人手,並對薪酬及花紅前景感到樂觀。 畢馬威今日發表第三份年度《香港就業趨勢調查及薪酬展望》調查報告,當中近四分三高級管理層或人力資源部門受訪者計劃增加或維持員工數目,逾7成受訪者期望轉工可以加人工兩成,四分一人甚至希望加人工3成。

轉工人工加幅: 人工加幅有幾多?唔同工種嘅薪酬加幅係點?

所以,各位打工仔必需留意,自己在填寫「要求薪金」時,這個新的工資究竟會否令自己需繳付的稅款,增加多少。 轉工人工加幅2025必看介紹!(小編貼心推薦) 最理想梗係有得「升」又有得「加」,但當公司資源有限,大部分會以「升職」取代「加薪」去留住人才,令唔少打工仔覺得「搵笨」決定轉工。 只不過,轉工雖然可以爭取更多人工,但同時有好多不確定性值得考慮,都要評估返新公司有冇足夠嘅晉升機會,職銜(Job title)對未來職業生涯有冇幫助,新工作環境適唔適合等等。 如果而家你仲未搵到工,有得升職又唔使簽賣身契唔畀走(有啲公司升職要夾硬留多一年先可以走…),有個靚Title轉工都唔錯。 調查亦預示今年人工將現升勢,有66%受訪者估計在下次薪酬調整時可獲加薪,同時有48%受訪者估計花紅亦將增加,比例顯著高於去年同期水平(分別為43%和29%)。

轉工人工加幅: JobsDB 最新2022年薪酬調查報告出爐!打工仔平均加薪+3.2% 疫下過半數求職者轉行後「薪價」不降反升

另外,職齡3-5年的打工仔(72%)轉行後獲加薪的比例最高,其次為職齡0-2年的僱員(67%),顯示年輕一族轉行更「喫香」。 轉工人工加幅10大優勢2025!(小編推薦) JobsDB於今年三月至四月委託獨立調查機構,向本港共3,632名打工仔進行網上問卷調查。 最新的《2022年薪酬調查報告》結果指出,有72%受訪僱員表示獲發雙糧或及花紅,按年上升6%,顯示今年整體就業市場趨向好轉。

轉工人工加幅: 香港高管人員2022年轉工與否均有望加薪

調查反映市場正在復甦,逾一半(53%)的全職僱員今年獲加薪,較去年增加19%,凍薪(41%)及減薪(6%)的比例亦比去年分別減少14%及5%;當中整體平均獲1.4個月花紅,比去年增加0.2個月。 畢馬威行政人員招聘服務主管李果行表示,上大灣區工作亦有不少挑戰。 他指出,雖然現時語言看似並不是太大問題,但如果希望晉身大灣區企業高層,對語言的要求會更大,其次是該區的工作生活文化,港人一時三刻或不能接受,因此心態上亦要有適當轉變。 除了市場定價,另一個關鍵就是行業的發展,瞭解所在行業的發展動向,有助你訂立理想的加薪進度。 例如近年資訊科技行業在市場需求激增,大大小小的企業都急着聘請IT專才,所以這行的薪酬水平就會偏高,求職者叫價時的確可以較為進取。

轉工人工加幅: 最新專欄文章

E君雖然讀酒店管理出身,但她並沒有投身酒店業,反而到了連鎖補習社從事後勤文職,人工大約$16,000。 雖然事主覺得舊公司為自己增取了加人工,理應留下來還人情債,不過有網民提醒他,舊公司加你人工,之後工作量肯定大增,不要被情緒勒索。 其實每個人轉工都總有個人的理由,打工轉工時,除了考慮金錢因素外,亦可以考慮年尾花紅、公司福利、同事關係、工作前景等。 當加幅可以讓你認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時候才作出決定,千萬不要意氣用事,只考慮單一原因。 轉工人工加幅15大優點2025!(震驚真相) 當然每一位打工仔在人生不同的階段亦會有不同的考量,所以好好思考是十分重要的。 調查同時發現,更多打工仔轉行後「錢途」更佳,超過一半(53%)受訪者表示轉行後獲得加薪,較去年升近8%;同時,轉行的平均薪酬調整更由去年的-8.3%升至+1.4%,升幅接近一成(9.7%),反映現時轉行未必需要自降「薪價」。

調查指,薪酬待遇(71%)、事業發展和晉升機會(48%)及企業文化(44%)仍是受訪者尋找新工作機會的主要誘因。 轉工人工加幅2025詳細攻略!內含轉工人工加幅絕密資料 若按不同年齡層和工作經驗再作獨立分析,又以少於25歲或兩年工作經驗以下的受訪者特別偏愛裸辭。 在這兩個組別當中有分別高達五成和44%的人選擇了裸辭,可見初出茅廬的年青人在選擇轉工方面較為決斷。 有超過五成 (54%) 裸辭的人對舊工作忍無可忍,而高達34%的人就有信心很快找到一份新工作。 此外,亦有近三成人 (29%) 決定裸辭時正計劃在兩份工之間休假,另外有23%則表示自己沒有經濟負擔,所以不急於找新工作。 大公司大多不喜歡員工每份工作經驗太短,尤其幾個月至一年就轉工的人,未能在舊公司有所學習,為新公司帶來好處。

轉工人工加幅: ABCDE君的求職議價故事  有人成功有人依然在家待業

另一個有效的方法,是把最新的CV傳給headhunter,當市場上出現合適的工種,就會主動聯絡你,由專人為你時刻留意新工機會和市場動態。 一般行業而言,香港轉工叫價為10-20%,部分工種如 IT 轉工人工加幅2025詳盡懶人包!(持續更新) 轉工人工加幅2025詳盡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Digital Marketing等人才需求較高,有機會可再叫高一些。 如果不確定自己的議價能力,可向相應行業的headhunter請教。 但對於近10年的新興行業,市場人才流動率整體較高,老闆們明白和體諒短時間轉工的人才,對他們也較易接受。

除了薪酬是重要考慮之外,花紅雙糧、返工日數及工作福利等都是決定應否轉工的重要因素。 在見工的時候,打工仔必須要詢問公司會否派發年終花紅及雙糧,這筆金額都是計算在各位的年薪當中,不容小覷。 通常搵工,HR都會要求我哋喺CV寫埋期望薪金(Expected Salary),方便衡量公司嘅預算。 根據調查發現,一般轉工加薪幅度大概係15%-20%左右,如果申請較現時更高職位嘅話,加薪幅度更可以去到30%或以上。 連續兩年(2021及2022年)的薪酬調查顯示,有近半受訪者(49%及47%)不介意到海外工作。 在離職僱員當中,其中72%為主動辭職,比去年上升逾一成(15%),同時近六成(58%)打工仔表示在轉工後得到更好的工作體驗。

轉工人工加幅: 加薪之後   會否交多稅?

其實《jobsDB引才法則》亦發現香港的打工仔十分渴望能獲得同事的衷誠合作和支持,兼能獲得公司仝人的尊重。 至於花紅方面,2019年僱員平均獲發相當於1.5個月的薪金,數字亦較去年的1.6個月略低。 今年平均有2.1個月薪金作為花紅的「銀行及金融」從業員不敵額外有2.2個月人工的「款客服務/旅遊」從業員,僅列亞軍位置。 轉工人工加幅2025詳盡懶人包!(持續更新) 各有1.9個月花紅的「飲食/餐飲」與「綜合管理」人員就同樣排在第三位。 未必得,因為轉工時已加人工,該新薪酬已是你的market price。 在未有一定新經驗下又再轉工,新公司考慮到你最近已有薪酬調整,未必會再次加人工。

調查結果發現,約有七成(69%)僱主已因疫情或其他原因而改以混合辦公或遙距工作模式運作。 此外,無論是中國政府還是香港政府,都為大灣區發展不遺餘力,該調查顯示,逾半受訪者不抗拒會到大灣區城市工作,當中以深圳、澳門及廣州最受歡迎,亦認為該3地無論是發展潛力還是薪酬都較高。 報告亦同時調查受訪者留在原職的非金錢因素,當中有6成受訪者表示,最看重工作滿足感,其次為事業發展和晉升前景(59%),彈性的工時與生活平衡(56%)亦是受訪者的追求。 調查訪問本地共476名來自不同行業受訪者,如金融服務、零售、創新科技、製造業等。 畢馬威行政人員招聘服務主管李果行表示,當中分別有37%來自金融服務,以及45%來自創新科技的受訪者表示會增聘人手,反映該行業前景較佳。 受訪者繼續視創新科技、金融服務及專業服務為最具潛力於粵港澳大灣區創造新職位的行業,而「較佳的事業及行業發展前景」、「交通便利」及「較高薪酬」是吸引人才由香港移居至大灣區的三大主因。

轉工人工加幅: 最新專欄文章

綜合市場的消息,在正常市況下,打工仔轉工一般可以加薪20%,少則15%,10至25%都屬於正常範圍。 因為一般公司每年都會加5%至10%人工,因此若是為加薪而轉工,但加幅與現職公司的加幅差不多的話,理論上就不值得轉工。 打工仔可以先審視自己嘅工作能力,睇下自己嘅skill set符唔符合職位需要,match到嘅話,就算心目中嘅Expected Salary價位高於市場水平都不妨試下,睇睇自己到底值唔值呢個價。 如果一路有Interview,見工表現又唔錯,但偏偏無Offer,咁可能真係Expected Salary問題,之後再慢慢調整都無問題。 所謂「貨比三家不喫虧」,跳槽也是相同的道理,要做好資料蒐集,瞭解行業及職位的市場價位,避免開出的價格與市價相差太遠。

調查又發現,本港轉工情況於2021年轉趨活躍,27%的受訪者曾轉工,助理經理或以下級別人員轉工情況更為普遍,比例達44%,較2020年及2019年明顯上升。 雖然jobsDB已盡力確保本報告內的資料準確無誤,但jobsDB不對該等資料的準確性作出任何明示或隱含的保證。 本公司亦不會為與本報告有關連的任何因由導致任何損失或損害(包括業務或利潤損失)而負上任何責任。 Assistant Manager是最搶手的職位,不少人想靠轉工從而由基層升上經理級。 隨著疫情漸成常態,不再成爲阻礙打工仔轉工的顧慮,他們會更着重尋找合適的工作,重新開始思考職涯方向以作出更詳盡的人生規劃。 在過去12個月內,超過3成(31%)受訪僱員曾轉工,較去年升近一成(7%)。

轉工人工加幅: 香港高管人員2022年轉工與否均有望加薪

工種方面則以「數位行銷、電子商務及社交媒體」最喫香,平均加薪3.8%,數據分析最喫香,疫情下備受重視的資訊科技(IT)只排第4。 JobsDB 公佈最新《2022年薪酬調查報告》,結果顯示今年香港打工仔薪酬調整狀況較去年有明顯升幅,平均人工加幅達3.2%,為近三年以來錄得的最高增幅,逐漸回復至疫情前水平。 新工作少了醫療福利及各種津貼,亦是轉工時,考慮加多少人工的一個重要因素。 現時不少僱主均會實行友善家庭政策,為員工提供家庭假、父母生日假或員工入職紀念日假期。 即使沒有上述假期,不少企業仍會為員工提供加班津貼或加班交通津貼。 如果新的工作沒這些福利,而大家又真的真的很喜歡新工作,則應考慮提升薪金加幅以填補損失。

轉工人工加幅: 最新留言

而NGO、半公營機構、等較穩定的行業,比較注重員工向心力,也未必考慮jumpy 的面試者。 另外,英國(47%)、澳洲(42%)及新加坡(30%)繼續成為打工仔們於海外工作的熱門地點。 去年英國受不少年輕打工仔追捧,而今年澳洲則成為35歲或以下受訪者的首選,36-45歲首選英國,46歲或以上則繼續較傾向到內地工作。 需知道工作地點如不是自己所住區域,非但交通費開支大,同時用在車上的時間亦多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