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沒有缺水之虞,美濃地方的稻作不僅可以1年兩作,甚至可以1年三穫,讓高雄縣擁有穀倉之美譽,而且正因獅山圳道的流穿,使原本荒蕪不毛的大南隆地區得以吸引桃竹苗一帶的客籍移民前來墾植定居,戮力開發。 他們幾乎都是以種植蓬萊米維持生計,而在當時甫於臺灣改良問世未久的蓬萊米,就是以美濃做為主要生產基地,在高屏內陸靠山一帶的鄉鎮普遍的被播種繁衍。 嗣後的漫長歲月,美濃一直穩居高屏地區首要農產豐饒重鎮的寶座,此與肇建竹仔門電廠暨獅山圳水利系統有重大而密切的關聯,因為該建設著實發揮了開荒闢野、供電及造福桑梓的功能。 1909年竣工發電的竹仔門電廠,在歷經一世紀之後,仍持續運轉供電,其發電規模雖小,但意義深遠,因此內政部在2003年發布公告,將竹仔門電廠升格為國定古蹟,這種兼具供電與國家古蹟的發電廠,在全世界極為罕見,彌足珍貴。
- 竹仔門電廠因其建築及內部發電機組極具歷史價值,中華民國內政部特別於1992年5月將該電廠列為臺灣第一座「產業古蹟」,為三級古蹟;後來在2003年10月28日公告為國定古蹟。
- 鼠尾草cafe鄉村廚坊距離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約7.89公里。
- 竹仔門發電廠目前正式名稱為「高屏發電廠竹仔門分廠」,也是一個在歷史的縱軸上,仿巴洛克式的三層磚造樓房去除了繁複的花飾,導水路,利用荖濃溪水力發電的川流式電廠。
- 之後又更名「竹門機組」,幾經更迭,最後定名為「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
- 後因官制改革,該作業所改稱「臺灣總督府工事部電氣課」,並於明治41年(西元1908年)4月開始興建該電廠。
- 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11月13日公告為三級古蹟,現為高雄市市定古蹟。
位於新北市新店區的龜山發電廠與該電廠為同期建物,列為歷史建築,但已停止運轉。 1992年5月,竹子門電廠經內政部公告為三級古蹟,為全臺灣首座產業古蹟。 高雄縣政府文化局於2002年10月30日函內政部,將竹門電廠之發電廠房含發電機組、壓力鋼管、前池、制水閘門、紀念碑等指定為古蹟本體,由第三級古蹟提報為國定古蹟,2003年10月28日公告正式成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竹仔門電廠是20世紀初期南臺灣最早建造使用的水力發電廠,當時稱為「竹仔門發電所」,電廠的確切地點係位於美濃東南側虎形山與竹仔門山前端,荖濃溪與濁口溪匯合點的下游之處,面對著平坦寬闊的大片綠地。 之後又更名「竹門機組」,幾經更迭,最後定名為「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 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2025 臺電竹仔門電廠是日治時期興建的南臺灣第一座水力電廠,牆面均用圓拱窗式組構,利用荖濃溪水力發電的川流式電廠。
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 觀光多媒體開放資料
美濃客家文物館距離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約5.5公里。 2001年成立的美濃客家文物館,肩負著客家文化歷史的保存與傳承的重要使命,以社區博物館的理念來規劃經營,落實文化主體性、地域文化開展性之目標,展現美濃的歷史與文化上的多面性,和社區結合,增進地方族羣間的瞭解與互動。 美濃舊稱「瀰濃」,清朝年間,原居屏東里港的客家人渡過荖濃溪,來到美濃月光山建立了「瀰濃莊」。 開莊時十六姓先民在此建造了24座夥房,並以永安街命名祈求永久安居之意,至今已有二百年的歷史,是當年開發最早最繁華的街道。 清朝時期,以永安街為主的美濃莊,在四周設有柵門,僅東柵門建唯一的城門樓。
廠房的前、後壁面,均開設有多面呈長方形體、可上下拉動的窗戶,這些窗戶既可增加房舍之美感,並可使廠房內外的空氣易於對流,為求減輕開閉窗戶時的施力,每扇長窗均裝設有拉動鏈,員工只要輕拉鏈條即可控制窗戶的開啟閉合,極為巧妙便利,去除上下攀爬的麻煩。 至於廠內的裝置,各為700馬力的4部德製法蘭西斯式(Francis)水輪機,單機裝置容量為500瓩,故4部水輪機共可發出2,000瓩的電力,這在當年已是非常大的發電量,只要有輸配線路得以通抵,便足可讓美濃和旗山、高樹等鄰近城鄉的用戶使用。 他表示,舊電廠及新電廠產生的電力雖在臺電發電系統微不足道,但引用荖濃溪水完全免費,且沒有污染環境,是最夯的綠色能源。
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 建築特色
文化部長李永得(前)6日到臺博館南門園區,出席國美館111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暨「臺灣傑出藝術家影音紀錄片」新書. Yahoo財經特派記者 張家豪:職涯始於工商時報證券組,擔任撰述委員,負責證券主管機關與證券市場及科技產業。 用媒體眼界看事件,PM角度看產業,提供讀者更多新聞視角。 薛家在左營廍後地區除了務農、捕魚之外,也曾經營糧行與糖廍。 鳳儀書院建築羣現由照壁、頭門、講堂、廳事及兩廊廳舍構成,為三進式建築,整個書院佈局可分書院、試院為兩個部分,東畔尚有曹公祠及試院頭門的殘蹟。
過去建廠時因測知荖濃溪水量受季節變化影響頗大,遂採取築葺臨時攔水壩及穿鑿渠道之工法以截引溪水,蓄積成功能如同小水庫的水池。 縱剖面呈馬蹄型的引水渠道,長505公尺,高、寬均為3.2公尺,此在機具闕如、全靠人力揮動鋤鎬以挖掘搬運的年代,係屬艱鉅閎大之工程,施工方式採行與自然環境並存、對物種生長繁衍鮮少破壞的生態工法。 其流經隧道的溪水,再經由350公尺長的明渠、沉砂池及攔污柵的濾淨程序,將溪水引至前池,使原本混濁髒污的水質變得清澈潔淨。 之後,蓄積於前池的水流又經過直徑和長度各為1.5公尺和66.65公尺的4條壓力鋼管,以45度的角度往下流瀉,利用地形的高低落差,將溪水的位能轉化為疾速奔騰的動能以沖擊水輪機的扇葉,帶動水輪機運轉並發出電力。 ,四部發電機為德國通用電機(A.E.G)產品,每部機500KVA,裝置容量原為1600 KW,1930年更改為1950 KW,每組各發電487.5千瓦,總裝置容量1,950瓩。
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 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附近景點
由於保存完善且迄今仍可順利運轉並輸出電力供應就近地方使用,因而美濃鄉親莫不將此一「產業古蹟」視為當地重寶,在1992年5月首度被列為第三級古蹟後,內政部於2003年10月28日正式發布公告,將竹仔門電廠升格為國定古蹟。 竹門電廠,原稱「竹子門發電所」,是日本統治臺灣時期的「臺灣總督府電氣作業所」計畫興建的,明治40年(西元1907年)開始計畫。 後因官制改革,該作業所改稱「臺灣總督府工事部電氣課」,並於明治41年(西元1908年)4月開始興建該電廠。 次年(西元1909年)12月,在再次官制改革後成立的「臺灣總督府土木部工務課」手中完成,明治43年(西元1910年)1月舉行竣工典禮。 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 該座當時南臺灣最早的發電廠,其設置的目的,是為因應臺灣縱貫鐵路全線即將完工通車(明治41年(西元1908年)4月全線通車),以開發地方產業及新市街建設時的用電需求,且供應日明治39年(西元1906年)已計畫進行的「打狗開港計畫」所需之電力。
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 高雄市新興區
美濃紙傘業曾有過一段輝煌歲月,全盛時期當地共有二十幾家紙傘廠,與菸葉、稻米同為美濃地區重要經濟收入,如今紙傘雖然不再是日常遮陽避雨 … 茂林國家風景區距離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約4.02公里。 竹仔門電廠於1910年6月正式啟用,發電機組採用第一代川流式水力設備,水源引自於荖濃溪,以水力帶動發電機組。
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 僑委會華語教學國際高峯會導入科技力 臺灣華語文品牌升級
按廠方人員的說明,昔時日籍工程師在設計、建造這座巴洛克式廠房時,係以磚塊疊築砌造而未採用在當時尚屬罕見的鋼筋水泥結構,20世紀初臺灣境內不乏有多座公用建築均是以磚瓦材料來構築施工,但位處偏遠小鎮郊區的這座竹仔門電廠至今仍能保留完整,實屬異常珍貴。 竹仔門電廠是人類智慧巧妙運用自然力量的故事,高雄,飯店,成列的拱形窗戶,綠樹蓊鬱,以水力帶動發電機組。 趙壽山餛飩豬腳店(里港店)距離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約14.27公里。 里港趙壽山餛飩、豬腳在屏東、里港地區開店至今超過一甲子,第一代從祖父趙文富先生開始,在路邊攤創業至今的趙壽山餛飩、豬腳已經是第三代。
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 歷史
竹仔門發電廠目前正式名稱為「高屏發電廠竹仔門分廠」,是日據(治)時代為提供南臺灣電力而興建,利用荖濃溪水力發電的川流式電廠。 建於1908年的竹仔門電廠花木扶疏、綠樹蓊鬱,仿巴洛克式的三層磚造樓房去除了繁複的花飾、留下簡捷優雅的線條,弧形山牆、成列的拱形窗戶、牛眼窗,使電廠少了冰冷的工業風格而多了古典溫潤,在美濃紅磚瓦厝的四合院落中更顯得獨具特色。 電廠內的發電設備當年均由德國進口,經過百年時光仍能運轉,猶如活古董般的發電機見證了百年來臺灣的發電史,也因此竹仔門電廠列為臺灣第一座「產業古蹟」,2003年更成為國定古蹟。 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2025 竹仔門電廠的電力曾為南臺灣現代化奠定基礎,發電後的排水也為高屏農業灌溉出富裕繁盛,可在電廠上班日安排參觀,欣賞百年電廠環境及建築之美並實地瞭解水力發電,深具教育與觀光意義。
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 高雄美濃私房景點!「竹仔門發電廠」隱身於林的百年電廠古蹟
建於1908年的竹仔門電廠花木扶疏,除山牆弧拱脊飾外,計由臨時壩,旅宿,是日據時代為提供南臺灣電力而興建,是臺灣第3座水力發電廠,高雄,是日據時代為提供南臺灣電力而興建,是奠定南臺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建設。 【大紀元2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12日電)國定古蹟高雄市美濃區臺電竹仔門發電廠,在新發電機組營運後,舊電廠整修計畫正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審核中,完成整修後再開放參觀。 新威景觀大橋距離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約5.84公里。 新威景觀大橋位在臺28線45Km處,它橫跨荖濃溪兩岸,位於六龜大橋與大津橋間,連結了臺28線及臺27線。 本橋主要在連結高雄市美濃、六龜、茂林,以及屏東縣高樹、大津的交通,能縮短高雄市各地的交通時間。
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 文化資產導覽APP
於1992年由內政部列為臺灣第一座「產業古蹟」,並於2003年指定為國定古蹟。 登錄種類:宅第詳細登錄資料內惟李氏古宅,位於臺灣高雄市鼓山區內惟裏,是內惟李家來臺第七代的李榮所興建的宅第,於民國八十八年(1999年)5月25日公告為古蹟。 詳細登錄資料薛家古厝位於臺灣高雄市左營區,於民國九十二年(2003年)2月26日公告為歷史建築,2014年8月11日以 左營廍後薛家古厝之名公告為直轄市定古蹟。 該建築曾入選高雄市歷史建築十景之一,現由財團法人高雄市左營區薛氏宗祠文教基金會負責管理,現今除仍有後代子孫居住外,也有部分租給外姓人家居住。
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 附近店家
鼠尾草cafe鄉村廚坊距離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約7.89公里。 ◆黃鍋 主推鍋物 北海道咖哩風味鍋 鍋物介紹 北海道咖哩風味鍋採辛香的特製咖哩粉加上洋蔥細火慢炒後,燉煮出獨特的濃鬱香氣,再搭配濃濃奶香,鼠尾草cafe鄉村廚坊北海道咖哩風味鍋於焉產生 … 黃蝶翠谷生態資源豐富,生長許多適合黃蝶繁殖的鐵刀木,因此吸引以鐵刀木為食物的的銀紋淡黃蝶幼蟲前來覓食,也造就了數以萬計黃蝶飛舞的奇妙景象,猶如萬點繁星,十分壯觀。 黃蝶翠谷所產蝴蝶有記錄者110種,其中銀紋淡黃蝶與無紋淡黃蝶,曾擁有產蝶密度 … 附近景觀:廠區配置上,分為辦公區、宿舍區、引水道與沉砂池區、發電機房與壓力鋼管區。
茂林區位處高雄山區,鬼斧神工的壯濶山河與原民文化都深繫於這片美麗的土地,2009年由於莫拉克風災之故,連外道路嚴重損毀,為了當地住民及遊客的行路安全,耗資七億的得樂日嘎橋於2013年完工。 「得樂日嘎」在魯凱族中為「茂林」的發音,橋長880公 … 茂林入口意象公園距離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約6.65公里。 「敬字重字,崇尚文風」是深受儒家思想薰陶的傳統觀念;加上客家人對書寫後的字紙相當敬重,因此在村莊設焚燒金紙的爐亭,專門化紙。 目前美濃區有四座敬字亭保存較完整,分佈於金瓜寮、上莊、龍肚等地,其中以位於中山路與 …
2013年6月21日,高雄市文化局召開古蹟歷史建築聚落文化景觀審議會,決議將鳳山黃埔新村登錄為文化景觀,成為法定文化資產。 竹仔門發電廠興建於日治時代,1910年完工運轉,4部德國製水力發電機,每小時發電量200KW(瓩),供應當時臺南、高雄與屏東的用電,是南臺灣最早期的水力發電廠,發電後的排放水經由獅子頭圳灌溉美濃地區5000多公頃農田。 茂林環境教育中心距離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約8.1公里。 美濃湖原名瀰濃湖、中圳湖、中正湖,興建於西元1748年,湖面積達21公頃,是僅次於澄清湖的高雄市第二大人工湖。 西北背山、三面環田,湖光山色、景色秀麗,美濃湖全區沿著湖畔設有環湖步道及自行車道,遊客喜歡來此輕騎、散步或垂釣,中正湖旅遊服務中心 … 該電廠造型優美,自德國引進AGE公司製造發電機組,水輪機為瑞士公司製造,為臺灣第一代電廠。
可利屋食坊雖然隱身巷弄中,卻掩藏不了它的道地客家美味,這裡提供各式客家菜及山產、青菜、熱湯等,其中的招牌菜有蘿蔔糕、客家肉丸、紅燒滷肉、紅燒豆腐等,箇中美味深受顧客喜愛。 菜寮豆花食品專賣店距離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約2.53公里。 鍾靈毓秀的靈山山麓下,由藝術家朱邦雄博士打造的美濃窯工作室就在此紮根,催生陶藝公共藝術。
竹仔門電廠規模龐大,計由臨時壩、進水口、導水路、發電廠、開關場、庭院及宿舍等組成。 發電廠呈長方形平面,係鋼筋混凝土構造的歐風建築,除山牆弧拱脊飾外,牆面均用圓拱窗式組構,古樸風貌猶存。 建物保存完整,是目前臺灣碩果僅存的川流式水力發電廠。
美濃是南臺灣極富客家文化特色且民風淳樸的小城,名勝古蹟風景優美。 美濃民俗村完整保留客家文化,更結合地方上各產業精英,介紹美濃的人文地理、生活習俗及豐富的旅遊內容。 園區內還可欣賞及親手DIY製造傳統手藝油紙傘以及陶藝手拉坯。
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 高雄旅遊網
津山觀光休閒農園距離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約5.67公里。 津山觀光休閒農園位在大津瀑布的山腳下,是一個風景優雅靈氣充滿的地點,陣陣玉蘭花香不時從農場內傳出。 早期由農林廳輔導設置觀光果園,加上位置就在大津瀑布風景點旁,早期荔枝的產期有提供遊客採收,但近來農園轉為經營休閒農園經營提供露營及住宿。 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2025 高樹元氣館於2004年10月成立,是經濟部與文建會興建的「屏東縣地方產業交流中心」。 館內除了設有「高樹主題館」,介紹屏東的風土人情、旅遊景點,還有許多農特產品的展示及販售。 新威遊客中心距離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約4.42公里。
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 建築
在結合青山綠樹的開放空間中,參觀的民眾,常有機會觀賞到藝術家創作大型陶壁藝術雕塑製作的盛況,與自然景觀合一的藝術創作總讓參觀者深受感動。 青葉部落位於屏185縣道上,部落入口處能看到溪石與一羣展翅的蝴蝶意象,順著意象進入即是部落範圍,是個優美的魯凱族部落。 傳說部落在400多年前,經過好幾次遷徙,最後在民國29年遷至現址,青年會發動號召力,積極改造部落,用祖先的故事激發力量,把 … 曾文忠美術館距離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約5.37公里。 美濃是個地靈人傑的地方,秀麗的山川與淳厚的人情孕育出鍾理和那樣一生為文學嘔心瀝血、為農民請命發聲的文學家,也有像曾文忠老師那樣無私奉獻於美育並致力保存鄉土之美的藝術家。
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 臺灣煉瓦會社打狗…
新威遊客中心位於六龜區省道臺28線45km的北邊,同時是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行政中心。 2009年受莫拉克風災影響,重創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及所轄之茂林、十八羅漢山兩處遊客中心,考慮位置之便利及長久性,於園內設立行政及遊客中心,以便能服務更 … 官方名稱鳳山黃埔新村類型登錄等級:文化景觀詳細登錄資料黃埔新村,臺灣眷村,位於臺灣高雄市鳳山區,是臺灣最早的眷村。 而在整修期間的2008年3月時發現鳳儀書院九大碑之一的「奉憲禁胥役勒索紳衿碑」(道光五年,1825年立),也是目前唯一尋獲的一座。 竹仔門發電廠目前正式名稱為「高屏發電廠竹仔門分廠」,運用地形高低21.3公尺的落差,於是乎就開始了竹門電廠的百年旅程。
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 臺灣熱門目的地
其中照壁以紅磚築成,但外表粉刷白灰,左右過去設置直櫺磚窗與門樓,現今只剩下右側門樓,額題「登雲路」。 民國101年(2012年),文化部公告指定「麥寮拱範宮」為國定古蹟,範圍包括「三川殿、前過水廊、拜殿、正殿、後過水廊、後殿」。 昭和五年(1930年)地圖麥寮拱範宮,是臺灣雲林縣麥寮鄉麥豐村的一座媽祖廟,主要奉祀媽祖。 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 前身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建於海豐港街的廟宇;乾隆七年(1742年),遷建於麥寮街現址。
竹仔門發電廠目前正式名稱為「高屏發電廠竹仔門分廠」,也是一個在歷史的縱軸上,仿巴洛克式的三層磚造樓房去除了繁複的花飾,導水路,利用荖濃溪水力發電的川流式電廠。 建於1908年的竹仔門電廠花木扶疏,成列的拱形窗戶,仿巴洛克式的三層磚造樓房去除了繁複的花飾,牆面均用圓拱窗式組構,古樸風貌猶存。 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 臺電公司在電廠廠房邊興建新電廠,裝置1部發電量2670KW水力發電機組,民國97年4月試運轉,舊發電廠全面停止運轉。
大津瀑布入口處位於高樹鄉新豐村,位於縣道185線沿山公路2k旁,人稱「阿烏瀑布」、「尾寮瀑布」或「新豐瀑布」。 瀑布共有五層第 一、二層的路線較大眾化, 已建置有完善的步道,而濃密樹蔭有如天然的陽傘,常吸引許多遊客。 美濃原鄉緣紙傘文化村距離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約4.31公里。 油紙傘是美濃最負盛名的手工藝品,因起源於廣東原鄉,早期美濃紙傘廠都以「廣」字命名,如廣華興、廣振興、廣德興等。
美濃客家驛棧擂茶舖距離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約4.9公里。 擂茶在客家人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中,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種美味,製作方式古樸典雅,充分表現客家人對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傳承,相傳至今仍是客家人日常生活的主食之一,也是待客的佳餚。 擂茶的茶味純,香氣濃,不僅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而且還有健脾養胃,去熱 … 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 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 三地門觀光自行車道距離國定古蹟-竹仔門電廠約6.95公里。 三地門鄉觀光自行車道位於三地門鄉屏185線,是屏東縣最早開闢的沿山自行車道。 沿途行經屏東縣最北的鄉鎮高樹鄉及三地門鄉,總長度大約42公里,是一條環狀自行車道,路線涵蓋了客家聚落和原住民部落風情,及純樸的農村田野風光,豐富的自然生態及人文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