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大自然的四季規律,春夏多雨,孕育生機,秋冬乾燥,豐收採割,周流不息,生機不斷。 在氣象學的角度看,濕氣,為空氣濕度,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 春夏是最好體驗濕氣的季節。 南方氣候潮濕,或居山林海邊濕氣霧氣較重的地方,在濕度高的日子,總覺得皮膚有濕笠笠的感覺,此爲外在的濕氣。 袪濕湯水2025 踏入3月,氣溫逐漸回暖,不過仍有些日子會帶有寒風,在這樣的天氣下人會容易出現濕重,易感疲倦、眼瞓及腹脹等,在中醫角度稱為「春因」。
3. 袪濕湯水 待水滾後,用大火加蓋煲約15分鐘 4.
袪濕湯水: 陳皮荷葉茶
表示於身體上,就是會生痰和各種過敏。 雞腳含有豐富的鈣質及膠原蛋白,不用喫花膠都補充到骨膠原,皮膚自然水有彈性。 請注意此湯懷孕媽媽不宜飲用。 新疆紅棗︰益氣、養血、安神。 桑寄生︰去風濕、益肝腎、強筋骨。
- 她列出袪濕必備的9款瓜類豆類,並講解性味、功效及食用宜忌。
- 註冊中醫師梁尹倩表示,祛濕是春天養生一大重點,煲祛濕湯水不只是用老黃瓜、赤小豆,還有多食材有袪濕功效。
- 轉季時分,早晚溫差會開始轉趨明顯。
- – 糖冬瓜富營養,具有清熱生津止渴之效;帶有甜味,故不用額外加糖。
- 新疆紅棗︰益氣、養血、安神。
- 4.
新鮮土茯苓可在街市找到,它的外型巖巖巉巉,帶有泥士,一斤約$32左右。 新鮮土茯苓並沒有太多的處理工夫,菜販都會幫忙將鮮土茯苓切成薄片,方便煲湯。 聞說用土茯苓煲出的湯水味道帶回甘,不知是否加了4粒蜜棗的緣故,入口帶有甜味其後留有少許甘味,對於小朋友來說也很容易接受。 體濕即是脾胃不佳,造成身體代謝水份功能阻塞,而被身體儲存起來,成為死水,想要去濕必戒7大濕性食品…詳情請看。 土伏苓有祛濕、利尿、清熱毒的療效,還可去骨火,緩解皮膚瘙癢,熬夜人士必飲的祛濕湯水。
袪濕湯水: 薏荷冬瓜老鴨湯 材料
然後轉慢火加蓋煲多一個鐘 5. 煲好之後就可以試嚇味,如果有需要就可以加少少冰糖調味。
蓮藕所含主要的營養素有:維生素B、維生素C、焦性兒茶酚、鉀、鐵、膳食纖維、丹寧酸等,有抗氧化、促進胃腸蠕動、補血、止血的作用。 花豆有祛濕、去水腫、除腳氣、健脾壯腎的功效,素有「豆中之王」的美稱,是煲湯佳品。 袪濕湯水 赤小豆能解熱毒、排膿、補血脈、清熱和血、利水通經、寬腸理氣功效。
袪濕湯水: 袪濕湯水│湯包爸爸教煲一週3款湯水 改善小朋友脾胃功能增抵抗力
大家一邊密謀減肥大計的同時,其實真正致胖的元兇,卻是「濕重」! 事實上,濕氣重,並非單純的肥胖問題。 青瓜中的鉀質有助消除水腫及具利尿的效用。 奇異果含豐富維他命 C,具抗氧化功效。 章魚又名八爪魚,為益氣養血食材,含豐富蛋白質及礦物質,還含抗疲勞、抗衰老等重要保健因子,深受不少人仕歡迎。
回家只需要沖洗乾淨所有食材,煲湯前將鯪魚兩面煎香,水滾後便可以將所有材料煲1.5小時便可。 袪濕湯水 此外,茯神(有心茯神、抱心茯神),有助於寧心安神,專用於心神不安、驚悸及健忘等症;紅棗、蓮子也可用於安神養心。 建議大家選用新疆紅棗,因為比一般細細粒的紅棗更甜、更大粒、肉更多、品質更好,新疆紅棗在坊間有「黃金壽棗」的美譽。 在每天氣溫達三十度或以上的炎夏,身體皮膚(腠理)張開出汗,實屬正常,但時時歎冷氣或進食生冷食物如雪糕及汽水等,便可令暑邪與濕邪乘虛而入,形成暑濕感冒。 而脾主運化,負責人體內液的代謝和輸布;若脾臟虛損,失去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則人體內水液積聚成濕,導致水腫或肥胖等問題。
袪濕湯水: 消暑湯水|5. 西瓜皮白扁豆湯
如果以上方法都沒有見效,或者你可以試試民間偏方舒緩喉嚨痛。 所以上述食品類別記得一定要少喫,而「多喝水」一定是促進體內循環最快的方法,尤其是暖開水,因為體溫每上升1度,代謝都會提高 10%~12%。 酒精傷肝,更耗損脾胃、腎功能,喝完酒後,是否覺得隔日排便濕黏,甚至拉肚子,並覺得口苦,舌苔厚膩的狀況,這些都是體濕的特徵。 袪濕湯水 小量喫辣雖然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增加排汗量,但也會很開胃,不小心喫得過多,反而加重脾胃負擔,加上若是「燥性體質」,各種上火的後遺症,嘴破、暗瘡隨之而來。 「五味入五臟」,其中「甘入脾」,但甜品的精緻糖類會傷害脾臟功能,致使腸胃蠕動變慢,引發腸胃不適,表示於身體上,就是會生痰和各種過敏。
袪濕湯水: 淮山茨實木瓜雞腳瘦肉湯 做法
濕氣過多,可見睡醒後仍覺疲累,四肢肌肉酸困沉重、關節重痛,頭重悶脹;時常覺得咽中有痰;皮膚出現癢疹,或伴滲液。 袪濕湯水2025 1.薏仁洗凈,用水浸泡一夜 2.綠豆洗凈,百合掰開去皮,同放入砂鍋內 3.加水,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煲至綠豆開花百合破爛時,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香港人經常打邊爐BBQ食熱氣嘢,除了面部不同位置生暗瘡外,經常遇上喉嚨痛問題。 中醫教分清喉嚨痛原因,並推薦10款紓緩喉嚨痛中藥。
袪濕湯水: 【去濕湯水食譜】土茯苓赤小豆豬骨湯春天必備 清熱解毒去濕通絡
註冊中醫師邱穎琳曾接受訪問指「春困」不是疾病的一種,而是指香港春天回南天的潮濕氣候,若人體的陽氣不通,便易受這種天氣轉變的影響,加重身體濕氣。 袪濕湯水 赤小豆有消腫利尿健脾胃的作用,薏米同樣健脾清熱、排水利尿,更有美白作用,加入紅棗除了補氣補血,味道更香甜。 雲苓蓮子薏米南豆黃瓜湯,雲苓有健脾祛濕嘅功效;蓮子就可以清心醒脾,補中養神,健脾補胃;薏米就唔洗講都知係袪濕良方啦! 只係南豆嚟講就有啲陌生,原來南豆又叫做南扁豆,對健脾益氣、袪濕消暑都好有幫助,所以如果唔鐘意赤小豆及扁豆嗰個重豆味時,可以改用南豆,因為功效都係差唔多呀! 依幾樣藥材加埋個黃瓜一齊煲,就可以健脾、袪濕、補氣,最重要係煲出嚟白雪雪又甜甜哋。
袪濕湯水: 做法﹕
薏米是健脾去濕湯水的常客,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清熱、舒筋除疲的功效,是去濕的絕佳材料。 蘆根清熱、利尿、清肺熱祛痰,對止咳有一定幫助。 袪濕湯水2025 更可治皮膚濕毒瘡、細菌性痢疾、腎炎水腫等。 小豆味甘酸、性平,可利小便、水腫、除煩熱。 袪濕湯水2025 蓮藕煮熟後,有健脾養胃、補氣養血、止瀉的效果,適合胃腸虛弱、消化不良的人食用。
袪濕湯水: 糖冬瓜去濕茶 材料
中醫師根據你的體質,透過中藥,針灸,拔罐,艾灸,耳穴治療都可以祛除濕氣,並改善內環境,使身體恢復水液代謝平衡。 時間久了容易患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 1.將芥菜洗淨切好,其他材料洗淨
袪濕湯水: 黃瓜荷葉粟米鬚素湯 做法
~紅棗桑寄生茯神湯有助去濕、強筋骨、補肝腎。 ~湯水偏溫,熱氣人士不宜飲用,行經女士及孕婦少服,曾經確診過新冠肺炎的患者,先問中醫師意見。 ~如有疑問,請向中醫師諮詢。
袪濕湯水: 荷葉扁豆湯 做法
郭醫師建議可用黨參、茯苓、白朮、扁豆、赤小豆、淮山等食材煲粉葛魚湯,這些食材都有健脾化濕、逐水利濕功效。 袪濕湯水2025 香港位處沿海地帶,易受潮濕天氣影響,加上平日休息及睡眠不足,引致脾胃弱、濕氣重,在春天的天氣下更容易出現身體不適的狀況。 去濕食材不只有薏米、赤小豆,土茯苓也是一種溫和的去濕藥材,能除濕解毒,通利關節。
另外這個湯對感冒後餘熱未清、咽乾喉涸、煩躁失眠等都有幫助。 梁尹倩醫師指出,提到袪濕,大部份人會立即想起生薏米,其實有些豆類袪濕作用一流,例如赤小豆及眉豆等,而且屬性平和,適合煮祛濕湯水。 粉葛能發汗退熱、生津止渴,清熱下火、養陰生津。 袪濕湯水2025 同時有滋補身體、強身健體、抗衰老、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對於調節三高,具一定舒緩作用。
1 果皮用清水浸軟,刮囊。 2 腰果、粟子、赤小豆、扁豆浸洗淨,備用。 3 老黃瓜洗淨切開,留皮,颳去瓜瓤,再切件。 4 紅蘿蔔去皮,洗淨,切件 。 6 煲入注入水,將所有材料放入煲內,滾起,以大火滾15分鐘,轉慢火煲1.5個小時,加入少許鹽調味,完成。
他列出10大飲食禁忌,並推介轉季宜喫的10種食材及4款湯水食療。 近日天氣潮濕得很,天文臺較早時間已預告「春分」(20日)當天,最高相對濕度達100%! 春天潮濕難免出現身體疲倦、皮膚痕癢等現像,此時少不了利用去濕食材如土茯苓、薏米等煲個去濕湯水,紓緩不適的狀況。
張勇醫師指,深秋養生除應注重益胃健脾,更需要小心寒從足生,不利關節,容易誘發骨痛等不適症狀。 要防轉季病邪襲體,就要強化脾胃功能,提升免疫力。 張勇醫師建議,日常宜透過湯水茶療,針對性地補充營養素,以健脾護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