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全切除的女性,不需要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若是因治療癌症的切除則是例外。 因此王建淳指出,醫師宣導施打人類乳突病毒疫苗,不單是預防菜花、也不僅預防子宮頸癌、還可預防生殖器周圍癌症、肛門癌,以及與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有關聯的口咽癌。 其實,子宮頸癌疫苗更準確的名稱應該是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疫苗,它不單預防子宮頸癌,醫學研究證實還能預防生殖器周圍相關癌症,連俗稱的菜花都能有效防範。
女性從首次發生性行為後,就建議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每三年定期進行一次巴氏塗片(Pap test,子宮頸抹片)檢查,若結果異常,可加做人類乳突病毒(Human 子宮頸癌哪裡打 Papillomavirus,HPV)檢查。 二價能預防第16、18型病毒,適合9歲以上女性施打。 四價能預防第6、11、16、18型病毒,九價能預防第6、11、16、18、31、33、45、52、58型病毒,兩者均適合9至45歲男女性施打。 醫師表示,若符合年紀限制,即便是性生活單純,都建議民眾都應施打HPV疫苗,以預防該病毒引起的相關疾病,並降低六、七成的罹癌風險。 80%經由性接觸傳染,或透過接觸皮膚、黏膜、體液而感染。 這也是為什麼,各國的公衛政策皆建議對於還沒有過性行為的青春期女性,進行預防保護-接種HPV疫苗,以達到較好的預防效果。
子宮頸癌哪裡打: 我們都接種HPV疫苗囉!
這項檢測適合25歲或以上、曾有性行為的女性,最好連續2年接受柏氏抹片檢查,如果結果正常,就可在3年後再作檢驗,直到65歲為止。 常見的HPV疫苗副作用包括注射位置疼痛、腫脹、流血、泛紅或瘙癢,少數人會有輕微至中度發燒。 如果擔心子宮頸癌疫苗副作用,一般在接種疫苗前,醫生會為接種人士評估是否適合打HPV針。 HPV全名是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是一種會導致癌化的DNA病毒,主要透過性行為傳染,也可能透過接觸皮膚傷口、黏膜感染。 這種病毒的型別高達100多種,可分為「低危險型」與「高危險型」兩類。 其中「高危險型」有HPV-16、18、26、31、33、35、39、45、51、52等18種型別。
香港心母乳顧問及疫苗中心,於2013年成立,主要由國際認證泌乳顧問、註冊助產士、註冊營養師、註冊醫生及註冊護士營運,自創辦以來,致力提供產前及母乳餵哺支援與疫苗接種服務。 雖然HPV疫苗能降低日後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但是誰都說不準施打疫苗之後的反應為何,建議無論有無家族病史,最好先跟專業醫師討論後再下決定。 別以為這樣的事情只遠在國外發生,據2019年10月的報導,臺灣也有接種HPV疫苗後出現所出現的不良反應,媒體與大眾稱這羣出現不良反應的年輕女性為「痛痛女孩」。 這些女學生的關節痛到無法走路,甚至「關節比氣象局還準」,還有人因此年紀輕輕卻領到了重大傷病卡。 巴氏塗片篩檢會先以擴陰器擴張陰道,再以小木棒或刷子輕輕刮取子宮頸 剝落的細胞,塗抹於玻片和染色後,經顯微鏡觀察是否有癌前病變或是癌症。 30 歲以後的女性,每 3~5 年應進行一次巴氏塗片檢查,以及人類乳突病毒檢查,這樣的雙重檢查,應持續到 65 歲。
子宮頸癌哪裡打: 人員提醒預約:施打第二劑和第三劑時,皆有人員電話提醒預約施打,不會錯過接種黃金期。
子宮頸抹片檢查費用十分親民,我們將子宮抹片費用分為兩部分:符合國檢署補助資格、不符合國檢署補助資格。 如符合國檢署補助資格,子宮頸檢查費用為免費(或只需負擔醫療院所掛號費);如為自費,子宮抹片檢查價錢大約落在1000元至2000元左右。 門診中偶爾會遇到陰道大量出血、子宮頸嚴重糜爛的患者,一檢查已是子宮頸癌末期,這樣的患者大多自述十幾年、數十年,或從來沒接受過抹片檢查,以至於出現嚴重症狀時不得不就醫,卻為時已晚。 由於目前沒有足夠的資訊來確認COVID-19疫苗,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是否會影響疫苗的有效性或安全性,因此不建議與HPV疫苗同時接種。 醫師提醒,民眾可先完成COVID-19疫苗完整接種後,再接種其他疫苗。
- 黃玉成說,如果是在15歲前打過2價疫苗,打9價疫苗只要補打1劑就夠了。
- 四價、九價則可預防6、11型引起的尖狀濕疣(俗稱菜花)及生殖器癌,男性接種可保護自己免於罹病,也可以避免將病毒傳染給伴侶。
- 此外,伴侶性經驗較複雜、長期免疫力低落等情況,均可能增加HPV的感染風險。
- 另外依疾病管制署2021年9月16日公告,接種COVID-19疫苗與其他疫苗的接種間隔,建議間隔至少7天(詳細請依疾病管制署最新公告為主)。
- HPV疫苗是非活性疫苗,由病毒一部分蛋白空殼製成,不含病毒基因,所以不會因接種疫苗而感染HPV病毒。
- 大家必須瞭解,一個政府核可施打,且推廣、補助的疫苗,必定是經過了十分嚴謹安全測試通過後才得以讓人民使用,安全方面無須擔心,即便少數人會出現子宮頸癌疫苗副作用,也都是在可接受的安全範圍內。
- 不過,每天仍有約四人被診斷罹患子宮頸癌、約兩人死於子宮頸癌,因此仍建議成年女性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
針對女性,二價適合9~25歲女性施打,九價則適用於9~45歲女性施打;至於男性,目前建議9~45歲男性接種九價疫苗。 由2019/20學年起,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為合資格的小學女學童提供子宮頸癌疫苗接種,以預防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哪裡打 推行這項措施是因應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和愛滋病及性病科學委員會共同提出將子宮頸癌疫苗納入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的建議。
子宮頸癌哪裡打: HPV 疫苗安全嗎?
人類乳突病毒 是有性經驗的男女皆可能感染的病毒,傳染力極強。 大多數 HPV 感染不會產生任何症狀,並會被免疫系統自行排除,若持續的感染,可能導致癌前病變或癌症。 高風險的 HPV ( 16, 18, 31, 33, 45, 52, 58型 ) 可導致子宮頸癌、陰道癌及外陰癌,肛門或口咽癌。 低風險的 HPV ( 如6, 11型 ) 可以導致尖形濕疣 ( 生殖器疣俗稱菜花 )。 專家建議女性應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並遵循以下原則,趁早診斷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哪裡打: 抹片檢查結果:如何解讀
香港大學研究發現,超過一半受訪本地大學生不知道男女均可打HPV針,加上父母對HPV疫苗認知度不足,所以香港HPV疫苗接種率偏低。 其實不論男或女,均可接種加衛苗 HPV 9合1疫苗(俗稱9價疫苗),預防感染HPV病毒。 子宮頸癌哪裡打 感染HPV除了造成女性常見的子宮頸癌之外,也可能導致陰道癌、陰莖癌、肛門癌、口咽癌、及俗稱「菜花」的尖形濕疣。 由於男女都可能感染,且重複感染的機率極高,令人聞風喪膽。 醫師解釋,有90%感染者身體的免疫細胞會自動將病毒清除掉,感染會在1年內消失,剩下「甩不掉」病毒的人,就稱為「持續性感染」。 持續性感染者中,超過一年病毒不消失,女性未來罹患為子宮頸癌的機會才會較高。
子宮頸癌哪裡打: 子宮頸疫苗只有 26 歲前施打有效?醫師:目前無年齡限制,皆可接種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無性生活年輕女性是疫苗的首選接種人羣;根據疫苗作用機制,已有性生活的中年女性同樣可以從疫苗中獲益。 子宮頸癌哪裡打 當9價疫苗遙遙無期時,從預防亞型、適用人羣、接種時間、功效、副作用來講,“四價疫苗”無疑是不二之選。 子宮頸癌為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在全世界女性惡性腫瘤中,其發病率居第3位,且在發展中國家女性中,該病的發病率及其導致患者死亡率均高於發達國家。 維他命B羣介紹、功效、食用時間一次看 維生素B羣在維持健康狀態中是很重要的營養素,對我們正常細胞生長、新陳代謝和神經功能都非常重要。
子宮頸癌哪裡打: 子宮頸癌疫苗常見問題
而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是引致子宮頸癌的一個重要因素。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黃天祐呼籲家長盡早安排子女接種HPV疫苗,9至14歲兒童因產生抗體量較高。 HPV疫苗對於沒有過性行為或未受到HPV感染者最有效。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針對9~14歲女性接種HPV疫苗較具效益,但有性行為經驗者仍可接種。
子宮頸癌哪裡打: 子宮頸抹片檢查價錢/費用比較
所以有些人會問我「成年後打子宮頸癌疫苗還來得及嗎?」答案是可以! 26歲前未發生性行為效果之下施打保護力都很不錯,有發生性行為保護力可能不如前者,但依然可預防一定程度的感染。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週二(29日)進行網上會議,討論本地接種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又稱子宮頸癌疫苗)的事宜,並於今日(30日)發表更新的建議。
子宮頸癌哪裡打: 超過26歲,可以接種九價HPV疫苗嗎?
尤其52及58型是亞洲相當盛行的病毒型別,對於預防子宮頸癌的效力可提升至9成,適合男女性施打,可預防子宮頸癌、外陰癌、陰道癌、肛門癌、菜花。 HPV第16、18型病毒是最常見的高危險人類乳突病毒,與子宮頸癌前病變、子宮頸癌以及男女外生殖器癌的發生有關,有超過70%的子宮頸癌是由HPV第16、18型病毒所引起的。 「產後的媽咪更適合接種!」李竑叡說,婦女生產時子宮頸急遽拉扯,產後子宮頸呈現鬆軟的質地,加上子宮外頸口會有小裂傷,容易受到HPV的感染,建議施打二價HPV疫苗,實驗證實能產生其他病毒型別的交叉保護,效力能維持長達10年之久。 目前核準之子宮頸癌疫苗,僅能預防16、18型所引起之子宮頸癌前期病變及癌症,除此之外,仍有多種會引起子宮頸癌之人類乳突病毒分型。 【華人健康網文/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陳柏銘醫師】就讀大二的阿亮和小妍是男女朋友,他們一同來到家庭醫學科看診,都表示想要施打以前沒打過的「子宮頸癌疫苗」,看診醫師除了提供相關衛教外,不免稱讚他們很有健康的觀念,很懂得照顧自己的身體。 在賴瓊慧不斷向國外藥廠督促下,子宮頸癌9價疫苗中,除了原來的6、11、16、18等4價疫苗中保護的4型病毒以外,威脅亞洲婦女最兇的52、58、33病毒也包含其中,另外還有31型和45型病毒。
子宮頸癌哪裡打: 我應接受 子宮頸篩查嗎?
跟其他癌症相比,子宮頸癌對本港女性的威脅,並沒有按年大幅上升。 由2001年至2016年間,每年確診子宮頸癌的新症數目在大約400宗至500宗之間,沒有明顯的上升趨勢。 A:目前追蹤受試者時限最長約10年,但尚無法證實接種HPV疫苗後可維持多長的保護效期,最新資料顯示二價疫苗保護力至少9至10年。
子宮頸癌哪裡打: 子宮頸癌疫苗男女都可打 你該打哪一種?
另外依疾病管制署2021年9月16日公告,接種COVID-19疫苗與其他疫苗的接種間隔,建議間隔至少7天(詳細請依疾病管制署最新公告為主)。 HPV疫苗越早接種越好,男性接種也可獲益,接種年齡無嚴格上限,有過性生活也可以接種。 HPV 疫苗的功效對從未感染 HPV 的女性最為顯著,因此疫苗接種以未開始性行為的適齡女童為對象。 研究表明,接種 HPV 疫苗不會讓孩子性活躍或提早發生性行為。 人類乳頭瘤病毒(又稱 HPV)是一組包括 150 多種類型的病毒,其中約 40 種會感染人類的生殖器官。
,其中40種專門感染生殖道黏膜,有15型屬高致癌型,第16、18型是造成七成子宮頸癌病變最主要的型別。 人類乳突病毒是一種DNA病毒,會感染人體的表皮與黏膜組織。 子宮頸癌哪裡打 它有一百多型,可以分為低危險型與高危險型,是男性及女性重要的性接觸傳染病原。
子宮頸癌哪裡打: 相關網站
子宮頸癌疫苗注意事項其實不多,一般接種9價疫苗後,避免提取過重的物件。 如果出現HPV針副作用例如紅腫或疼痛,可以用冷敷去減輕紅腫及疼痛。 發燒亦是子宮頸癌疫苗副作用,如果出現可以服用退燒藥及使用退燒貼。 2006年,預防子宮頸癌疫苗面世,為對抗這種女性「殺手」病,寫下重要一頁。
子宮頸癌哪裡打: 我們與HPV的距離~HPV是什麼?傳染途徑?
A: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不建議交互接種,也就是說從第一劑開始到最後一劑疫苗,皆應接種相同價數HPV疫苗。 A:二價疫苗針對高致癌型病毒HPV16、18型,四價疫苗則除了HPV16、18型外,還可預防HPV6、11型,九價疫苗則再增HPV 31、33、45、52、58型共9種型別。 A:HPV疫苗不會像流感疫苗一樣有全國統一開打日,在校內施打或自行至診所接種,都交由地方衛生局與校方商討,因地制宜,有意願接種者可於當地衛生局公佈施打日期後洽詢。 A:過早開始性行為、多個性伴侶、曾感染性病、吸煙、免疫力低、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生育三次或以上、年輕懷孕都是感染HPV的高危族。 內容僅供參考,不能取代合資格的醫護人員給予閣下之個人建議。
子宮頸癌哪裡打: 子宮頸癌診斷方法
此外,伴侶性經驗較複雜、長期免疫力低落等情況,均可能增加HPV的感染風險。 過去大家以為子宮頸疫苗只能打到26歲,是因為早期人體試驗的年齡只做到26歲,所以政府只覈准到26歲,但目前已有研究證實26歲以上接種九價HPV疫苗,預防HPV病毒的效果還是有高達8.9成,只要有接種就有保護。 子宮頸癌是婦女常見的癌症之一,子宮頸是女性子宮底部的構造,連接子宮腔與陰道,子宮頸癌源自於此處細胞不正常的生長,經由一系列異常的變化和增生後,進而能侵襲或轉移至身體其他部位。 絕大部分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uman 子宮頸癌哪裡打 papillomavirus, HPV)所致,研究顯示99.7%的子宮頸癌都可以偵測到人類乳突病毒。 A:HPV疫苗保護立約6至7成,無法百分之百預防子宮頸癌。 仍須維持全程安全性行為,使用保險套及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以提供更完整保護。
現時在本港註冊使用的疫苗有3種,全都可以預防由HPV病毒第16型及第18型所帶來的子宮頸癌,佔所有子宮頸癌的7成左右。 疫苗合共需要注射2至3劑,但由於疫苗未能預防所有致癌的HPV病毒,亦不能清除體內所有潛伏的HPV病毒,女性仍然要定期進行子宮頸檢查,盡可能減低患癌機會。 子宮頸癌哪裡打2025 子宮頸癌哪裡打 在檢查過程中,醫護人員會把俗稱「鴨嘴鉗」的陰道窺器,放入女性的陰道,以便清楚觀察位於陰道深處的子宮頸,然後再將小軟刷或小刮棒伸入陰道內,以刮取宮頸細胞樣本,放進顯微鏡進行檢查。 初時女性應每年檢查一次,如連續兩年檢查正常,則可減少至每3年一次,此舉有助子宮頸癌的發病率下降9成。
子宮頸癌是香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發病初期無明顯症狀,容易令人忽略病情,延誤治療,建議女士們要定期接受子宮頸檢查,預防患癌。 Bowtie 團隊今次精心蒐集了關於子宮頸檢查(又名:柏氏抹片檢查)的各項細節,包括收費、檢查前須知及結果解讀,助你全面瞭解有關詳情。 目前全球共有3支疫苗上市,我國皆已覈准,分別有二價、四價跟九價3種(但四價因停產,已於2021年第一季開始停止供應自費市場)。 不論施打哪一種疫苗,皆可預防最重要的第16型及第18型引起的子宮頸癌,保護力約10年上下。
且不論接種COVID-19疫苗前或後,都建議與HPV疫苗間隔至少14天。 婦女感染HPV,通常非永久性感染,多數不需要治療,約80%的感染者可在兩年內自行痊癒。 但若長期感染高危險型HPV且無法自行清除,則罹患子宮頸癌風險,將大增數十倍至百倍。 完成免費登記後,用戶可於「子宮頸普查資訊系統」查閱檢驗紀錄,和定期收到覆檢提示,而協助你進行子宮頸檢查的醫療機構亦可在你授權下查閱檢查紀錄,並為你提供跟進服務。 子宮頸細胞檢查(Cervical Smear/ Pap Smear),又稱為柏氏抹片檢查,是一種簡單的測試,檢驗子宮頸細胞的不正常病變,有助偵測早期子宮頸癌症,及早診斷和治療。
新型Cervarix除了預防人類乳突病毒第16、18型外,對第31、45型亦有交叉保護力,這兩種乳突病毒在國內的感染率分居第5、6位。 而舊型Gardasil則可以預防人類乳突病毒第6、11、16以及18型所引起的子宮頸癌、菜花。 子宮頸癌哪裡打2025 九價除上述四種,還增加了52、58、31、33、45五型,讓其他的癌症風險也降低。 A:接種HPV疫苗後出現過敏症狀者、本身有特殊疾病史者(如凝血性問題疾病、免疫功能異常、正服用免疫抑制劑),或接種當天有發燒或感染症狀、或正在服藥等,接種前應告知醫生以進行評估。
當然,已有性行為的人士亦可注射,只是這道“防護屏障”不及從未接觸HPV的女性好。 65 歲以上女性,若在過去十年都有進行定期檢查,且過去 20 年都沒有嚴重癌前病變跡象,就可以停止子宮頸抹片檢查。 若曾檢查出 CIN2 或 CIN3,應在發現後持續定期抹片檢查至少 20 年。
反銷售主導:我們的醫療團隊堅持醫學道德準則,教育患者深思熟慮地做出有關護理和治療的決定,而所有治療及藥物均由醫生建議及處方。 子宮頸癌哪裡打 因子宮免疫系統的人造動情素(Diethylstilbestrol,DES)受到抑制,而成為子宮頸癌高風險的女性,需要更常進行檢查,並遵從醫師的指示 。 %,並非百分百,所以打過的人,發生性行為還是需要以保險套保護自己,還是要每年規則抹片。 也因為不是百分百,沒打的人也不必懊惱,規則抹片就可早期發現癌前病變,不必住院便可完全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