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所有樣本皆含有對身體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但同時含有「壞脂肪酸」—— 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應該少喫。 另外,牛油含有名為「共軛亞油酸」(CLA)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牛油健康2025 一直以來,有不少研究關於共軛亞油酸對血脂、血糖、體重、炎症指標、免疫力、癌症等方面的影響,但僅小量為人類研究,而且目前還未有一致科學證據顯示共軛亞油酸在這些方面對人類帶來重大好處。 英式小鬆餅即muffins,但市面上的英式小鬆餅一般都加入許多牛油和糖,因此並不適合減肥人士適用。
在安全測試結果方面,有6成樣本含有塑化劑,惟全部符合歐盟標準上限,因此在一般食用份量下不會構成健康風險。 佐藤教授在節目中引用佐賀大學的研究,在兩個星期的實驗中,研究員讓肥胖的白老鼠進食含有共軛亞油酸的飼料,發現老鼠的高脂血症和內臟脂肪都被抑制。 在外國都有以人類為對象的實驗,結果發現人體的內臟脂肪減少了,連囤積在腰間的脂肪也有減少的跡象。 飽和脂肪方面,所有牛油中,最高飽和脂肪的牛油是大使植物牛油,飽和脂肪每100克有74克,牛油中最高的Jersey Dairy 59.7克更多出近15克。 而Meadows 芥花籽植物牛油飽和脂式肪含量最低,每100克有12克。
牛油健康: 健康與營養價值
牛油果屬於水果的一種,相比起大部分水果,牛油果有什麼優勝之處? 很多人以爲豬油令膽固醇升高,引發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但其實自由基和糖纔是心臟病的罪魁禍首。 身體需要一定的飽和脂肪和膽固醇來維持健康,豬油含有約40%不飽和脂肪和約60%飽和脂肪,比精煉種子油更適合高溫煮食。 豬油還含有豐富的維他命D,促進人體吸收鈣質,有助骨骼健康。 雖然牛油果有不少好處,但是以下人士不宜喫太多牛油果,例如有腸胃消化問題、對牛油果過敏、腎臟問題、低血糖、低血壓的人士等不宜食用。 另外,因為牛油果本身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K,服用傳統薄血丸的人士需要慎喫,若過量食用牛油果可能降低藥物效力,引發凝血問題,持續食用也應該先諮詢專業醫護人員的建議。
另外,牛油亦含其他維他命,例如維他命E、B12、K等。 順帶一提的是,牛油是由牛的乳汁製成,只要是牛肉或者乳製品,都一樣含有共軛亞油酸。 因為同時有左旋肉鹼和共軛亞油酸的雙重作用,脂肪燃燒的效果就更加顯著了。 提到最適合和牛油合併食用的肉類,教授就認為牛肉最為妥當。 在牛、豬、雞中,牛肉含有最多左旋肉鹼(L-Carnitine),和共軛亞油酸一樣,左旋肉鹼一樣有促進燒脂的效果,所以要以燒脂作為目的的話,牛肉和牛油是最好的配搭。 教授一再強調,牛油始終都有一定的卡路里,每天食10克就好了。
牛油健康: 牛油不能被人體直接吸收嗎?
椰子油十分穩定,是天然抗氧化劑,可抗自由基氧化、抗發炎、抗衰老,適合高溫煮食。 如果牛油果喫不完,大家可以在牛油果上搽上檸檬汁和橄欖油,可以有助減慢茶色色素出現的效果。 因為檸檬汁含有非常多的維生素C,是強力抗氧化物之一;而橄欖油可以幫助隔絕空氣,減少氧化反應發生。 最新研究顯示,亞油酸(LA)攝入過多可能會導致肝臟CD4+ T細胞的凋亡,促使肝臟氧化損傷甚至發展出肝癌。 2020年的研究顯示,亞油酸與非典型神經發育有關,過度攝入可能會大腦有負面影響。
- 所以解決辦法有:換新的油瓶,或用洗滌靈徹底清晰油瓶後再灌新油。
- 牛油果的好處,大家可能已看過千遍萬遍,但牛油果油的好處,大家未必清楚。
- 由於牛油是由動物產品製成的,因此與人造牛油相比,它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含量會較高,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有關。
- 雖然這能製造出類似牛油的軟滑口感,可是氫化的過程會令脂肪變成反式脂肪,而一般來說,愈是硬身的植物牛油所含的反式脂肪量便愈高。
牛油通過攪拌淡忌廉來製造,攪動可以破壞這些膜,並且使得牛奶中到處分散的脂肪結合、與其他成分分離開。 製造方法中的差異會造成不同的濃稠度,大多是由於成品中的乳脂組成不同。 牛油包含三種不同形式的脂肪:遊離乳脂,乳脂晶體,與未破壞的脂肪球。 比起主要成分是遊離脂肪的牛油而言,含有許多晶體的牛油較硬。 比牛油或人造牛油更健康的替代品,包括橄欖油和其他以植物油為基礎的塗抹醬,它們含有有益的單元和多元不飽和脂肪。 下次喫麵包時,不妨考慮配搭橄欖油,而不是塗上大片牛油。
牛油健康: 牛油果|營養師拆解5大功效、食譜、禁忌、減肥功效 教你分生熟牛油果
測試結果又發現,人造牛油、起酥油及塗抹醬樣本的單元或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平均含量,均較天然牛油樣本高。 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應攝取較多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減低「壞膽固醇」水平,但不飽和脂肪酸仍屬脂肪,過量攝入同樣可使人肥胖。 不論牛油的售價如何,其實都不建議多喫,始終牛油的熱量高(一湯匙牛油已提供約110千卡,相當於約半碗飯的熱量),而且幾乎全部來自脂肪。 一湯匙牛油含有約12克總脂肪(相當於約2.5茶匙油脂),當中約8克竟屬飽和脂肪。 以2,000千卡計算,一日不應攝取多於22克飽和脂肪。 一湯匙牛油的飽和脂肪含量已佔一日飽和脂肪建議攝取上限逾三分之一。
- 牛油果,與大多數水果不同,它含有豐富的健康脂肪,常用於生產油脂,雖然牛油果油油不像橄欖油那麼出名,但它同樣美味,而且營養豐富。
- 椰子油十分穩定,是天然抗氧化劑,可抗自由基氧化、抗發炎、抗衰老,適合高溫煮食。
- 薯仔當中的維他命C和牛油所含有的維他命A和E,會結合成「維他命ACE」,進一步增強抵抗力。
- 消委會提醒,長期攝入過量環氧丙醇有可能致癌,應盡量減少從食物內攝取基因致癌物。
- 江守山表示,一名48歲患者於就診時已達到使用膽固醇藥物的標準,除了總膽固醇260外,低密度膽固醇也達到180。
- 2020年的研究顯示,亞油酸與非典型神經發育有關,過度攝入可能會大腦有負面影響。
英國註冊營養師梁領邦表示,攝取健康的不飽和脂肪替代其他類型的脂肪,有助減少炎症和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 牛油果除了鹹點,亦可以做飲品,加入香蕉可以將奶昔增加天然甜味,不需要額外糖分。 這款減肥奶昔只要將所有材料攪拌,15分鐘做完好方便,非常適合運動健身後補充能量飲用,或當作早餐。
牛油健康: 食用安全
牛油本身含高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油脂比較穩定,一般放置於冰箱內保持堅硬,而在室溫15度便會開始軟化,約32度便變回液體。 牛油果是高熱量、高脂肪的水果,100克牛油果含有大約160卡路里,是蘋果的3倍,牛奶的2.8倍,甚至高於瘦肉。 2.6寸圓形模具內噴上少量椰子油,然後將香蕉燕麥混合物壓入模具,模具的邊緣需高出中心位置(撻狀)。 4.紫著提前蒸熟後去皮壓成泥,如果太乾的話可以加一點牛奶。 7.過5分鐘後倒入蛋液在紫著泥上,然後撒上額外的麥皮和核桃碎。
牛油健康: 「奶油」來自牛奶or牛肉脂肪?營養師教一秒辨識法
牛油可直接作為調味品塗抹在食品上食用,以及在烹飪中使用,例如烘焙、製作醬料和煎炸食品等,是製作蛋糕及曲奇的常用材料。 牛奶本呈白色,之所以在製作牛油的過程中變成黃色,專家解釋黃色部分其實是胡蘿蔔素(Carotene),而胡蘿蔔素正是維他命A的前身,所以牛油變得愈黃也就代表濃縮的維他命A愈多。 然而,遺憾的是,該名患者的低濃度膽固醇中,有很高的比例是小而濃的膽固醇,因此很容易會跑進血管內皮中,行程動脈粥狀硬化的狀況,屬於高風險的膽固醇型態。 牛油健康 3.香蕉去皮切片後,與牛奶、藍莓一起倒入攪拌機攪拌。
牛油健康: 牛油果食譜 簡單早餐!牛油果醬/牛油果三文治健康又易整
因此,建議油脂攝取來源仍以天然植物油、omega-3脂肪酸為主,如有攝取到奶油製品,需做油脂代換,避免長期下來攝取過多油脂,增加熱量攝取及健康負擔。 牛油含有 80-82% 的乳脂、約 16-17% 的水、1.5-2% 的鹽和 1-2% 的除脂肪以外的凝乳。 牛油健康2025 牛油中的脂肪大約為 63% 飽和脂肪酸、26%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和 4%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牛油健康: 有助支持眼睛健康
將1茶匙牛油塗抹在麵包上,或者在烤魚時使用少量牛油,以增加風味並防止乾燥。 除了中鍵脂肪酸油能夠預防大腦衰退之外,DHA和EPA也是對大腦非常有益的成份。 而青背魚的魚油就含有豐富的DHA和EPA,所以在進食三文魚、鯖魚、吞拿魚等青背魚的同時加入牛油,就更能激活大腦,防止記憶衰退。 根據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NCGG)為期8年的研究顯示,由於牛油含有中鍵脂肪酸油(Medium Chain 牛油健康 Triglyceride),1日攝取約9克就能夠降低16%認知功能衰退的風險。 除此以外,節目也引用了美國的研究,發現持續攝取中鍵脂肪酸油有效防止記憶力衰退。 由於維他命A是脂溶性維他命,必須要和油分一同進食才能讓身體吸收,同樣含有維他命A的菠菜和牛油一同進食就能夠更有效地攝取營養。
牛油健康: 健康解「迷」牛油果代替牛油健康好多?告別高脂、降壞膽固醇!一日喫多少為之適量?
加上一般的維他命C只要遇熱就很易會被分解,但薯仔的維他命C就算加熱也不怎麼會分解。 牛油健康2025 透過一併進食薯仔和牛油,就能更有效地提升身體的免疫力。 病毒會瞄準人體免疫力降低的時候病發,即便是近年肆虐的新冠肺炎亦一樣。 佐藤教授就指牛油有預防病毒的效果,因為牛油的維他命A可以提升抵抗力,有助身體抵抗病毒。 認可營養師吳瀟娜(Lillian)指,「好膽固醇」有助清除血管中的壞膽固醇,並帶到肝臟代謝,可維持血管健康。 「壞膽固醇」會積聚在血管中,日積月累下,血管通道會逐漸變窄甚至閉塞,導致動脈硬化。
牛油健康: 牛油果好處及功效5|有助支持眼睛健康
江守山表示,一名48歲患者於就診時已達到使用膽固醇藥物的標準,除了總膽固醇260外,低密度膽固醇也達到180。 他解釋,該名病患所檢查出俗稱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膽固醇,其實並非這麼壞,其中僅有小而濃的膽固醇、氧化膽固醇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於是他便位患者再作進一步的檢查。 牛油健康2025 「膽固醇過高」對於許多人來說,一直是許多中年人的困擾。
牛油健康: 飽和脂肪酸含量測試結果
5.將攪拌物倒入小鬆餅模具,焗爐以190度預熱後,焗20分鐘即可。 1.將雞蛋打到碗中,加入牛奶、粟米粒和燕麥後攪拌均勻。 做法:將牛油果、奇異果切粒,將所有食材加入攪拌機,攪拌成糊狀,再倒入雪條模,放入冰箱冷凍後即可食用。
免油炸牛油果條咬落甘香酥脆,非常適合作零食或party小食,而且改用烤焗方式更加健康,簡單3步就做好,真是讓人喫不停口。 較新的研究發現,其實不是所有的LDL是壞的,容易掛在血管壁上的是小的LDL,而大的LDL不需要背鍋。 如果體檢結果甘油三酯正常、HDL正常,但LDL超標,那麼很可能超標的是好的LDL。 這個爭議在持續,但我可以總結出:飽和脂肪酸的過多攝入,對生命威脅不大,但對健康的威脅是共識。
植物油酸敗的時間通常是3個月到6個月,有的能到一年。 如果不換小油瓶,瓶壁上殘留的老油會加速新油的酸敗,老油會「污染」新油。 也就是說,即使你灌了新油,過上幾周後還是相當於在喫6個月以上的老油。 所以解決辦法有:換新的油瓶,或用洗滌靈徹底清晰油瓶後再灌新油。 補充公式:以我爲例,週末兩天在家做飯,平時偶爾做,一家三口,今年前二百天做飯較多,共消耗600毫升食用油。 已知均衡膳食,大概食物供能的30%是脂肪“各種油”,每公斤體重每天30大卡(不跑步鍛鍊),每克脂肪供能9大卡,則全家每天消耗“油”大約170克,200天等於68斤油。
牛油健康: 牛油果芝士焗蛋
一項研究顯示,受試者每天攝取CLA,他們整體的體脂會有所下降,炎症亦會減少。 牛油健康 據食安中心資料,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均會增加人體內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LDL)),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而反式脂肪更會減少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HDL))。 因此,如果食用100克安佳有鹽牛油,便已超出每日反式脂肪攝取量的77%;而進食100克大使鹽漬植物牛油或大使無鹽植物牛油,更會超出每日飽和脂肪攝取量的233%。 另外,侯啟明則建議,市民應細閱食物標籤,避免喫以氫化油脂類製成的食物,以及選喫含有較少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的食物。
不過,Kiki提及澳洲品牌的植物牛油,全部都以冷製方式製做,而並非加熱方式,所以澳洲的植物牛油所含的反式脂肪非常低。 牛油果還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C、B族維生素、膳食纖維和鉀、鈣、鐵、鎂、磷、鈉、鋅、銅、錳和硒等礦物質。 外國極流行的小食,牛油果醬幼滑順口,加上酸甜的蕃茄和檸檬汁非常開胃,喜歡的話可以加入芫荽和洋蔥粒,沾上脆片來喫,真的別有一番風味。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的資料,骨關節炎在香港最為常見,也是導致老年人殘疾的最常見原因之一。
牛油健康: 牛油/人造牛油/塗抺醬暗藏健康陷阱 即睇消委會測試!
另外,由於植物牛油是由液體變固體,所以內裏所含的固化劑、添加劑、色素都相對比牛油多。 於兩者的卡路量都差不多的情況下,植物牛油並不會比牛油健康。 食材:一份三文魚柳(85克至170克)、半個牛油果(70克)、1/4條青瓜、1個檸檬、半個生菜、香蔥適量。 芝士火腿三文治就見得多,加入牛油果片,放上多士同樣好食,喜歡的話也可以改用法國麵包或者牛角包,份量少少,簡單快速做好,當作早餐、下午茶一流。
牛油健康: ▼「牛油」反式脂肪及飽和脂肪排名(按圖👇👇👇)
最常見的牛油原料是牛奶,某些牛油則採用其他哺乳動物的奶,包括羊、山羊、水牛和氂牛,甚或完全沒有奶的成分而只有植物油(見人造牛油)。 有部分會加入調味劑,純度較高的牛油,大部分水分會在生產過程被分離,由於水分含量低,只要保持冷藏及包裝良好,一般不需使用防腐劑。 經過提煉的牛油製造出淨化牛油或幾乎全是牛奶脂肪的酥油。 這些小球被磷脂質(脂肪酸乳化劑)和蛋白質組成的膜包覆着,這層膜防止牛奶中的脂肪聚集成塊。
傳統觀念是你喫的脂肪越多,血液中的脂蛋白含量就越高。 基本上,我攝入油的主體,來自食物本身,喫瓜子多了,就攝入了葵花籽油,花生喫多了就攝入了花生油,紅燒肉喫多了,就喫多了豬油,今晚攝入的主要是牛油。 冷藏的牛油是固體,但會在室溫軟化至可供塗抹的程度,並在32至35攝氏度(90至95華氏度)融化成稀薄的液體。 牛油健康 牛油的顏色主要是淡黃色,也可以是非常深的黃色或接近白色的淺黃。
牛油健康: 健康貼士
植物牛油是將液體植物油,如菜油、橄欖油等,經過加熱及氫化,變成半固體或固體的人造牛油,當油加入氫,從液體狀轉為半固體狀時,可產生反式脂肪。 這些反式脂肪添加在食品中,有助延長保存期和增添口感。 植物牛油是由液態的植物油,透過氫化過程轉變為半固體或固體的人造牛油。 但氫化過程中,有一部份氫化不完全的不飽和脂肪,會轉變為破壞健康的人造反式脂肪(Trans Fat)。 江守山指出,在經由思考過後,決定按照研究文獻的內容要求患者每天食用「半顆牛油果(酪梨)」,而交替的另一天則食用「5顆開心果」。 而在該名患者連續服用3個月進行回診時,小而濃的膽固醇已降為正常值,雖然LD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仍舊有150,但已經不需要再進行治療,「因為他真正壞的部分已經解決了」。
運用了牛油果口感綿密的特質,加入煉奶和淡忌廉,簡單幾步輕易做出像絲柔般幼滑的雪糕,簡直是牛油果控的新手必試甜品。 超市賣的牛油果油,可能都要上百元,比起花生油、芥花籽油當然較貴,原來牛油果油也可以自製。 名廚張錦祥(Ricky)就曾在節目《煮場爭霸》示範牛油果油的製法,居然在家裡都做得到。 根據烹飪方法來決定何時的油,涼拌用什麼油都可,炒菜只能用中高煙點的油,爆炒和油炸只能用高煙點的油。 所以說,喫的膽固醇少,不能決定體內膽固醇就少,但會迫使身體自己生成,從而用掉糖、脂肪酸等原料。
不少人食麵包前都會塗上牛油,但你知道牛油及植物牛油其實都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嗎? 牛油健康 當中,牛油含高飽和脂肪,植物牛油含反式脂肪,兩者間,該如何選擇? TOPick找來註冊公共營養師侯啟明及澳洲註冊營養師袁凱琪(Kiki),分析牛油及植物牛油(人造牛油)的製作過程,對比兩者的「邪惡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