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社會新聞,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不堪長期照顧壓力,進而輕生的社會案件。 有獨力照顧長輩長達二、三十年者的青壯年,也有「老老照顧」——六、七十歲的孩子,照顧著八、九十歲的父母。 英國著名精神分析學家溫尼克特(D. W.Winnicott)在《父母──嬰兒關係的理論》一書中發明瞭一個名詞,叫做「足夠好的母親」(good-enough mother)。 因為完美的母親是不存在的,過度追求成為一個完美的母親(照顧者),反而會對媽媽、孩子都產生沒有必要的壓力,影響彼此的身心健康。 在專業的照顧之下,阿公的身體慢慢恢復健康,精神也越來越好,現在又可以參加他最愛的社區活動。
疫苗有分為活化疫苗與非活化疫苗,流感疫苗是非活化疫苗,絕對不是把病毒打到身體裡,流感疫苗中的流感病毒病源已被殺死、去活性,且僅採用微小部分的病毒片段,沒有致病力,安全性上,流感疫苗是安全的。 衛福部疾管署表示,12月5日到12月11日,共有18.5萬人次完成流感疫苗接種,較前一週增加約2.9萬人次,統計到11日為止,國內已有614.9萬人次完成施打。 比110年同期的541.8 萬人次增加了73.1萬人次,增加了13%。 家醫科醫師陳柏臣表示:因為當你的免疫認識這一個病菌的時候,這樣子我們的病情、病症會比較輕,會死於流感的機率相對會比較低。
打流感好嗎: 流感季到來,我需要打流感疫苗嗎?孕婦、幼兒、醫事單位等「8類人」建議施打
據相關數據統計,流感流行期間,學齡前兒童發病率可超過40%,流感高危兒童因急性呼吸道疾病住院的可能性是同年齡組兒童4-21倍,流感是導致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3.免疫抑制劑(如皮質類激素、細胞毒性藥物或放射治療)的使用可能影響接種後的免疫效果。 爲避免可能的藥物間相互作用,任何正在進行的治療均應諮詢醫生。 打流感好嗎2025 2.滅活流感疫苗與其它滅活疫苗及減毒活疫苗可同時在不同部位接種;未發現影響流感疫苗和聯合接種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的證據。
孫說,肺炎鏈球菌疫苗在秋冬非常重要,可避免相關呼吸道疾病,減少病人出現中耳炎、鼻竇炎、肺炎、敗血癥或腦膜炎等,對於5歲以下、65歲以上老人,以及因疾病而導致免疫力低下的病人而言,可明顯降低得到流感重症機率。 孫文榮說,預防流感疫苗只是其中一種方式,「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就是很好的防疫手段」,建議民眾還是要「多管齊下」防治疾病,有全身痠痛、倦怠或發燒等感冒症狀,就應儘速就醫。 再者,周百謙認為,去年大家都戴口罩,提升了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後,去年的流感重症案例其實是減少的,由於暫時不確定這幾批疫苗接種後有什麼樣的反應,他建議有疑慮的民眾可以觀察一下,不一定要同時施打。 衛福部今年提供632萬劑4價公費流感疫苗,扣除12歲以下不適用新冠疫苗的近100多萬兒童,約有500多萬人面臨同時要接種流感和新冠疫苗。 有民眾認為,明明都要到同一家醫院打疫苗,為何不能同一天施打?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即將發表在《刺胳針(The Lancet)》醫學期刊中的研究報告指出,流感疫苗和新冠肺炎疫苗同時打是安全的。
臺北市長柯文哲月初才帶著觀傳局、悠遊卡公司,以「宣傳悠遊卡之名」到日本沖繩進行3天2夜的市政交流,還被爆回臺下機就要求VIP服務。 苗栗太玄宮近日舉辦廟會活動,現場民眾卻直擊,乩身在神明降駕過程中竟突然猛搧一名女信徒巴掌,力道之大甚至讓女信徒差點站不穩,… 日本明年將擔任七國集團(G7)輪值主席國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非常任理事國。 中國自8月至今已經禁止臺灣2000多項產品進口,其中包括多間知名品牌,如維他露、金門酒廠、義美、黑松、佳德鳳梨酥等,更傳出,中國要求「補件… 流感的全身症狀比普通感冒重,相對於普通感冒來講,流感體溫更高,持續時間更長,全身症狀更重,併發症和病死率也更高。 《指南》推薦6月齡-5歲兒童、60 歲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醫務人員、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孕婦或準備在流感季節懷孕的女性爲優先接種對象。
打流感好嗎: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
,「第一層是底層,接著上去纔是一樓、二樓」、「在派對不談公事」、「你是為工作而活,我們是為生活工作」都是名句。 他的另外一位服務對象是視障人士,想學口琴但是看不見譜,德金憑著以前學過音樂的記憶,再加上自己多聽多唱幾次,在每次與服務對象相處的時候,陪他一起練習口琴。 「我只要看到他們很開心, 就覺得自己也好開心,能夠多幫一點人,要做什麼我都很願意。」德金分享道。 能夠即時追蹤朋友、另一半動態的APP「Zenly」,將於2月3日停止服務,臺灣有工程師本身是「Zenly」的愛用者,…
- 經醫師臨牀判斷判定符合公費用藥劑使用條件者,不須快篩,均可依規定使用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 解答:其實目前的流感疫苗接種4~6個月後,保護力可能會下降,且一般維持不超過1年;而且每年流行的病毒株都不會相同、也可能會有新變異,因此每年都施打流感疫苗,纔是保護自己、孩童與身邊家人最好的方式。
- 重症病例可出現病毒性肺炎、繼發細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休克、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等肺外表現及多種併發症。
- 指揮中心分析,今日新增本土病例數較上週二同期多1116例,增加約7%;而死亡12例是自5月11日的8例以…
不行,因公費流感疫苗隨機分發,因此不能選擇,若真的想接種細胞培養流感疫苗,可詢問診所是否有引進,並且自費施打。 是的,今年公費疫苗無論雞蛋培養疫苗或細菌培養疫苗,皆為四價流感疫苗,都包含2種A型流感病毒株(H1N1 和 H3N2)與2種B型流感病毒株 (山形株和維多莉亞株)。 所以你會不會得到流感,與你的衛生習慣有關;而得到流感之後,要花多久的時間痊癒,病症會不會很嚴重,這就跟你有沒有打預防針有關了。 德金來自中國福州,原本在一間雜貨店工作,「那時我工作的地方,就在我先生上班的工廠附近,他常常來買東西,我們就是這樣認識的。」今年五十多歲的德金,回憶起當年和先生認識的情況,微微害羞了起來。 「我先生年紀比我大上一段,我們來到臺灣之後,有一天我去區公所辦事情,拿到一張居服員訓練課程的傳單,那時我想說,我媽媽年紀大了,我先生年紀也大,如果我有居服員的技術,那以後我要照顧他們就方便多了。」因為這樣起心動念,讓本來是單純家庭主婦的德金,開始了居服員的訓練課程。
打流感好嗎: 接種疫苗還會得流感嗎?公費流感疫苗開打 接種前先搞清楚這十大迷思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一般民眾對流感的認知,恐怕都停留在「流行性感冒」的簡稱,連小朋友最喜愛的明星香蕉哥哥也這麼說。 打流感好嗎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李彥儀介紹,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共有 A 型、B 打流感好嗎2025 型、C 型、D 型 4 種流感,而通常於季節間流行的是 A 型與 B 型流感。
打流感好嗎: 流感疫苗會有副作用嗎?
如果我們決定不讓孩子打流感疫苗,我們就要承擔孩子得到流感之後,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全身倦怠,嚴重的併發中耳炎、肺炎、心肌炎的風險。 另外,陳國俊也提到,流感疫苗是安全的,不良事件反應不是所謂的副作用,民眾對於疫苗往往有些迷思,事後經過科學證實,其實很多的身體狀況跟疫苗相關性不大,只是時間前後順序問題,剛好打完疫苗後身體有些不舒服,讓人直覺聯想跟疫苗有關。 打流感疫苗最常見不良反應是局部紅腫熱痛、組織發炎、肌肉痠痛、發燒等,可以透過觀察、藥物治療緩解,比較需要注意的是,出現異常的發燒、持續性發燒、意識改變、胸悶胸痛,但陳醫師強調,這發生的機會是非常非常低的。 黃立民認為若經濟能力許可,建議民眾施打四價疫苗,目前美國也是以施打四價疫苗為主。 「但今年你可能想打四價還搶不到貨,因為今年自費的四價疫苗只進50多萬劑,全國那麼多個診所每個配下來只有十幾支!」所以民眾若真的想打,黃立民建議可能要趁早、甚至打電話請診所醫師幫忙留一支。 打流感好嗎 因為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所以不會跟其他疫苗互相干擾,可以同時接種在不同部位,或間隔任何時間再來接種。
打流感好嗎: 疫苗混打將開放!醫解答各種疑問
經濟部今(13)晚強調,本案明顯為大陸對臺灣不公平貿易、歧視性待遇的做法,其他國家的申請期限是到2023年6月30日,只有臺灣的期限是今年6月30日,所謂臺灣的應變,晚於其他國家的說法不正確。 2022年底迎來新冠肺炎、流感及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三面夾擊,美國的兒科及住院病牀比過去COVID-19疫情期間還要… 根據行政院衛福部統計,在全臺灣將近80萬需要長期照顧的失能人口中,有將近半數的家庭必須長期自行承擔照顧工作,更預估在2026年,失能人口將超過100萬人。
打流感好嗎: 流感怎麼預防?
另外,今年自備疫苗也比去年多了一倍達115萬劑,今年的疫苗全部都是四價的疫苗,全世界最先進。 接種疫苗可以預防掉40%到60%的流感感染率,若以重症的話,更可以避免掉70%以上的死亡機率;但今年世界上還有一些新冠肺炎影響,若感染到確實會導致醫師診斷困難,先施打疫苗可以避免掉這些困難,醫師能更快速做出診斷。 雞蛋培養疫苗因利用雞蛋製造流感病毒株,喜歡生活在哺乳類生物細胞內的流感病毒為了適應雞蛋環境,可能產生小突變,導致病毒株種類變得不精準,「不精準病毒株」製造出的流感疫苗注入人體,產生的免疫反應也可能變得不精準,保護效果自然受影響。
打流感好嗎: 生活熱門新聞
老年人、幼兒、心肺疾患、糖尿病、肝腎功能不佳者,皆屬高危險羣,建議盡快接種,並於今年10月再接受一次預防注射。 如果發現自己有不對勁的地方,建議盡快就醫,詳實描述自己症狀的嚴重程度以及持續時間,好讓醫師能夠判斷用藥時機。 黃立民再從實際的門診個案情況來看,無論是季節性流感或是新型流感,感染個案數都比去年「多出很多」,而且今年的症狀很多,有些人腹瀉、有些人肌肉疼痛,另有些人一直嘔吐或發燒等等,形態很多。 另外,若屬於一般性體質的人,因為今年病例數較多,黃立民仍建議現在應接種,然後等到今年十月時再打一劑,算是「補強」,那麼到明年的農曆年前後,都可以比較不用擔心新型流感和季節性流感的威脅。 圖片翻攝自YouTube 打流感好嗎 黃瑽寧愛+好醫生而卡介苗則是施打時間改變,家長疑惑以前出生就打,為什麼延後施打?
打流感好嗎: 寒流週末報到!醫憶6年前「急診恐怖慘況」 籲盡速施打流感疫苗
大部分的人打了流感疫苗都不會有任何的問題,少部分的人在打完疫苗2天內可能有1~2%出現發燒、肌肉痛、疲倦等副作用,這是過度時期的不舒服,不能說是「一打之後就生病」。 的確也有少部分的人出現了時間比較久的生病症狀,可是仔細詳查之下,也大多隻是時間上的巧合。 舉個極端一點的比喻來說,打了流感疫苗之後走到路上跌倒受傷了,時間上的順序的確是「打完疫苗之後跌倒受傷」,可是不能說是:「打疫苗會造成跌倒受傷」。 打流感好嗎 其實在流行季主要是靠症狀診斷,就像是我們不需要做檢查就可以診斷病患是否感冒或是腸胃炎一樣,不用特別做什麼檢查就可以診斷。
2022 年公費流感疫苗分 2 階段施打,除 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於第二階段 11 打流感好嗎 月 1 日開打外,其於對象均為 10 月 1 日開打。 國際中心/吳峻光報導在許多卡通的劇情中,一個角色如果真的氣到極點,常常就會臉部漲紅,甚至從耳朵噴氣,沒想到看起來如此不科學的情節,卻在現實生活中上演。 有外國網友多年前在森林中巧遇一頭體型龐大的白尾公鹿,身為不速之客的原PO,在公鹿眼中自然認為「來者不善」,雙方對峙將近1分鐘,公鹿竟然開始跺腳「噴氣」,頭上還冒出陣陣白煙,超神奇的畫面全被捕捉下來。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曾經有意識過自己的呼吸是「深」還是「淺」嗎? 若呼吸淺,則有可能不知不覺讓自己陷入「隱性缺氧」症狀,導致慢性疲勞、無力感、鬱悶、頭痛、暈眩… 無論在防疫、手術或重大傷病現場,護理師與醫師一樣,都是不可或缺的必要角色之一,卻經常遭到忽視或未獲同等待遇,讓許多國家的護理人員,經常處在低薪、過勞與不被重視的待遇上。
藥物預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種,只能作爲沒有接種疫苗或接種疫苗後尚未獲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羣的緊急臨時預防措施,可使用奧司他韋、扎那米韋等。 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亞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 WHO通過開展全球性監測,監控流感病毒的變異,並根據監測結果,每年2月和9月分別針對北半球和南半球下一個流感季節的季節性流感疫苗候選株進行預測性推薦。
打流感好嗎: ‧ 臺灣淪行人地獄 他挑戰「人行道跑酷」22秒竄跳6次!萬人看哭了
8歲以下兒童,若是初次接種,應接種2劑,2劑間隔1個月以上;若過去曾接種過流感疫苗,今年接種1劑即可。 由於每家廠牌之病毒株種類一致且製程相似,其效果一樣,亦無安全之慮,所以2劑可用不同廠牌疫苗。 ,如立即型過敏反應,甚至過敏性休克等不適情況(臨牀表現包括呼吸困難、聲音沙啞、氣喘、眼睛或嘴脣腫脹、頭昏、心跳加速等),若不幸發生,通常於接種後幾分鐘至幾小時內即出現症狀。 周志浩指出,疫苗是醫界公認預防疾病最有效的方式,偏偏有些民眾偏執地認為,既然部分疫苗也是以「病毒」製成的,那麼打疫苗就等於在打毒;另有些人則把疫苗視為靈丹仙藥,誤以為一旦打了疫苗,就此百毒不侵,絕對不會感染流感或特定疾病…,殊不知凡此種種,都是錯誤的迷思。
孫文榮提醒民眾,流感型號有很多種,每年預測病毒株種類後製成疫苗,如果患者罹患的病毒種類與接種的疫苗型號不同,還是無法緩解相關症狀。 入冬後寒流一波一波來,馬上就要進入流感最發威的時候 ,而流感病毒有高度的傳染力,再加上不少得過流感的人,分享自身的經驗都表示:「保證不會想再嘗試一次」。 醫師也提醒,民眾應該破除迷思,把握剩餘的流感疫苗,趕快施打,也透過施打疫苗替自己、家人還有朋友的健康,提供多一份保障。 今年寒流來勢洶洶,根據統計入冬來已有破百例猝死案例,氣象局緊急呼籲民眾應加強保暖,除了心血管疾病危機外,冬天流感高峯季節更是不可輕忽。 備戰流感,全好的方式是勤洗手、戴口罩和打流感疫苗,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推波助瀾下,去年10月開打時,民眾踴躍地前往住家附近的衛生所、診所或大醫院施打流感疫苗,一度造成疫苗短缺。
打流感好嗎: 流感四冠王 幼兒11月前快接種疫苗
對此,就有網友發文,表示過去總是以為臺灣物價便宜,但近年來逐漸發現臺灣物價其實比想像中來得高,好奇問道「和其他國家相比,臺灣還有什麼東西是可以算便宜的?」文章曝光後,引發討論。 不論是公費或自費 ,進口或國產流感疫苗,均需符合我國衛福部查驗登記規定,檢附相關證明文件,才得以取得許可證照,且每批疫苗均經檢驗合格,因此對於流感的保護效果是一樣的。 惟葛蘭素進口之自費四價疫苗, 可多預防一種 打流感好嗎2025 B 型流感,增加較多的保護力。
打流感好嗎: 最新文章
CNN報導,擁有超過十萬會員、英國最大護理工會「皇家護理學院」(Royal College of Nursing),已決定在15日發動首波大型罷工,範圍包含英格蘭、北愛爾蘭和威爾斯三地,逼迫政府正視護理人員的待遇,倘若未獲妥善回應,月底將發動第二次罷工。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氣象局11日透過臉書粉專表示,未來一週冷空氣一波波,週三東北季風增強降溫,週六冷氣團報到「更冷」,屆時各地轉冷,中部以北、東北部低溫僅12、13度,其他地區14至16度,民眾務必做好保暖。 氣象局上午說明天氣預報,現場最新情形,請鎖定《民視快新聞》直播。 大陸禁止臺灣輸入水產品與酒類,我方政府則認為這是大陸方面歧視性待遇。 但綜合媒體報導,日本政府早就知道新註冊的程序,業者被退件是我方政府怠政,不積極輔導的結果。
打流感好嗎: 照顧者壓力大,專家建議:剛剛好就好
我國原有的三價和新近上市的四價流感疫苗均爲肌肉注射的滅活疫苗。 衆多研究表明四價和三價滅活流感疫苗在安全性上沒有差別,國產和進口流感疫苗相比安全性也無顯著性差異。 接下來,我就把大家最感興趣的關於流感疫苗的內容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抗生素不能預防或治療流感,一些抗病毒藥也只能部分緩解症狀。 患流感後的處理方法多是臥牀休息,服用止痛劑或退燒藥,大量喝水等對症治療。 每到這個時候相信大家都會糾結一個問題,那就是究竟要不要打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有4種,包括雞蛋萃取、細胞培養等等,每種疫苗有其特性,再加上因人而異的免疫副作用,無法確知施打後有何反應。 除了流感疫苗很重要外,研究也發現,相較於只接種流感疫苗,同時接種流感及肺炎鏈球菌疫苗,肺炎死亡風險會下降26%。 而根據臺灣健保資料庫統計,2011至2015年每年約有14%的人因肺炎或流感而就醫。 其他曾零星發生過如神經系統症狀、血液系統症狀等不良事件,經研究證實,2009年H1N1新型流感疫苗與部分季節性流感疫苗,和格林─巴利症候羣(Guillain-Barré,GBS)可能相關外,少有確切統計數據證明其他不良事件與接種流感疫苗有關。
臺灣流感季節一般約於11月開始,至隔年農曆春節前後達到高峯,3月後逐漸下降。 一般流感疫苗保護力約六個月左右,往年都是10月開始施打流感疫苗,醫界專家們也認為最好施打的時間是在10-12月。 打流感好嗎 極少數案例中,此類事件會導致意外傷害,但事件與藥物的因果關係還未知,建議服藥期間,須嚴密地監測病人(特別是小孩和青少年)之精神神經不尋常行為之徵兆。 孫文榮主任指出,今年臺北市政府為減低肺炎鏈球菌對高齡者的危害,和去年一樣,特別撥預算購買肺炎鏈球菌疫苗,提供設籍臺北市65歲(42年次)至74歲(33年次)民眾到醫療院所施打。
打流感好嗎: 流感疫苗是把病毒打到身上嗎?有副作用嗎? 帶您正確認識流感疫苗
流行性感冒會引起的症狀,主要多為上呼吸道的症狀,常見的臨牀症狀包括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突發性高燒、頭痛、全身肌肉痠痛等,某些患者除了上述症狀以外,還可能出現腸胃道症狀如腹瀉、噁心、嘔吐等等。 「流感疫苗施打前,一定要先經過醫師諮詢?」該署表示,流感疫苗雖然是一種安全有效之疫苗,但接種前必須先經醫師的詳細評估診察,以確認個案身體健康狀況,以及是否有疫苗使用禁忌症等,再決定可否接種。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表示,學齡前幼兒未曾接種者接種率僅18.2%。 小兒科醫師陳木榮今解釋兒科醫師最常收到的3大問題外,也呼籲爸媽盡快帶孩子去打流感疫苗。 曾感染過新冠肺炎者,若已結束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加強自主健康管理/自主健康管理/自主防疫且已痊癒,無其他 COVID-19 疑似症狀,且無其他接種禁忌症者,可接種流感疫苗。
此外,每年流感病毒流行的種類不盡相同,疫苗最佳的預防效果也只能維持約半年左右,所以建議每年都要接種流感疫苗。 目前已知的流感病毒有A、B及C型,前兩者幾乎每年引起季節性的流行,C型則否。 流感潛伏期約1-4天,平均為2天,感染後的主要症狀,像是發燒、頭痛、咳嗽或喉嚨痛等,跟一般感冒類似而容易被忽略,但是比起一般感冒,得到流感容易出現明顯的頭痛發熱、倦怠以及肌肉痠痛等症狀,通常症狀發作較突然,痊癒所須時間也比一般感冒長。 對嬰幼兒(尤其未滿5歲者)、65歲以上長者、居住於安養等長期照護機構之住民、罹患三高、腎臟或免疫相關慢性疾病等高危險羣病人,容易引發肺炎、腦炎或心肌炎等併發症,嚴重可能致命。 在發病期間,若出現呼吸困難、呼吸急促、發紺(缺氧、嘴脣發紫或變藍)、血痰、胸痛、意識改變等危險徵兆,應儘速轉診至大醫院就醫,掌握治療黃金時間。 新冠肺炎疫情還沒停,臺灣又將進入秋冬流感季節,感染科專家、臺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23日表示,同時感染流感與新冠機率可達50% ,且容易引發重症及進一步傳染,10/5公費流感疫苗將開打,疾呼民眾應接種。
不過,還有另一羣人會想:那我等大部分人都接種了疫苗,產生「羣體免疫」的效果,我就不用接種了。 但事實上,要達到羣體免疫保護效果,可能要全體國民的三到五成接種纔行,不用等待這樣的時機出現,「高危險羣打疫苗較保險,一般人可視自己的身體狀況斟酌,但體弱者還是盡早接種吧!」黃立民這麼建議。 這答案理當是肯定的,黃立民解釋,疫苗可讓身體有免疫記憶,避免在感染病毒時發病;如果身處在病毒量高的環境下,那麼相對於有打疫苗的人來說,沒打疫苗的人「中標」機率就高出許多。 況且美國疾病管制局預估這一波的流行期會到五月,以疫苗施打後產生效力約需二至三週推算,現在打疫苗仍不嫌遲。 以肺炎鏈球菌疫苗為例,肺炎鏈球菌疫苗從自費變成公費,有公費疫苗之後,每一年的感染個案減少到前一年的一半,當這些疾病案例因為疫苗的施打而減少,受惠的不只是施打疫苗的小朋友,也保護了老人家與免疫力較差的成人免於受到感染。
極少數案例中,此類事件會導致意外傷害,但事件與藥物的因果關係還未知,建議服藥期間,須嚴密地監測病人(特別是小孩和青少年)之精神神經不尋常行為之徵兆。 ,但是施打流感疫苗可以增加保護力,降低嚴重併發症的風險,對於對抗新冠肺炎來說是有正向效果的。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可以和其他疫苗同時接種於不同部位,或間隔任何時間接種。 另民眾常見的錯誤觀念還包括把流感與感冒混為一談,或者以為罹患感冒或流感,都是因為天氣太冷、穿得太少惹的禍。 事實上,流感與俗稱感冒的上呼吸感染,兩者的致病病毒或細菌完全不同,症狀及嚴重程度也往往天差地別。 所幸流感有疫苗接種可預防,所以,提醒符合公費接種身分的民眾務應提早接種,才能及早獲得足夠的保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