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瑤琳 醫師 Yao-lin Lee 現職: 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學歷: 國防醫學院 醫學系畢業 經歷: 奇美醫學中心外科部住院醫師 奇美醫學中心外科部 行政總醫師 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外科總醫師 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外科研究員 專長: 顱內腫瘤、顱底內視鏡手術 退化性脊椎手術 頭部與脊… 嚴世島 醫師 Eric Nyam Tee Tau 現職: 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學歷: 高雄醫學大學 醫學系畢業 經歷: 奇美醫學中心外科部住院醫師 奇美醫學中心外科部總醫師 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外科總醫師 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外科研究員 麻豆新樓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專長: 小兒腦部與脊椎手… 葉昭宏 醫師 Chao-Hung Yeh 現職: 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外科主治醫師 教育部部定助理教授 學歷: 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 奇美醫學中心外科住院醫師及總醫師 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外科總醫師 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外科研究員 奇美醫學中心中風中心主任 專長: 腦血管疾病 出血性中風 … 制定院內「疫情期間會議、活動辦理指引」,響應人數、時間、頻率「三減半」政策;並訂定疫情期間「在院工作者行為準則」。 30日對外發布奇美醫院制訂之「疫情期間行為準則-食衣住行育樂」提供民眾和各界五一連假依循參考,奇美員工也共同遵守。
- 奇美醫學中心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防疫政策,自15日起至中央宣佈三級疫情警戒解除為止,提供「視訊診療」服務;開放「門診」、「居家隔離」、「居家檢疫」、「自主健康管理」的民眾不用出門也可以安心就醫。
- 為避免民眾直接接觸,降低感染風險,現場工作同仁指引民眾自助刷身份證條碼或插健保卡自動查驗特定旅遊及接觸史。
- 病患及家屬透過醫指付可以遠端繳費,醫院也能減低行政負擔、紙鈔衍生的接觸性感染風險,提升醫療品質。
-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國人已逾3年,2023年春節在即,隨著防疫政策、入境免隔離等措施的鬆綁,在外遊子也陸續返家齊聚,很多民眾也會團購冷凍年菜。
- 隨便找個胸部大小不對稱理由推託給乳房外科,真的扯爆了!
蔡岡廷主任指出,奇美醫學中心除原有的各科視訊診外,政府5月26日宣佈快篩陽視同確診當天,立即開設專門的「視訊快篩陽疫病門診」,病人快篩陽性後即可透過視訊方式進行確診通報,第一時間為高風險病人開立抗病毒藥物。 當病人開始隔離後,整合醫療團隊也會立即提供確診者居家照護,由專門的醫護人員每日以電話、簡訊或LINE推播訊息進行病情評估與關懷,直到康復為止。 4月26開始至5月底服務超過1萬例的居家照護個案,其中高齡者、兒童或罹患慢性病的高風險個案超過三分之一。 奇美整合醫療中心主任蔡岡廷指出,對病人來說,「家裡」是最好的療養環境,疫情當下,配合防疫醫療分級政策,妥善照顧在家療養的確診病人,是奇美醫學中心的目標與職責。 有鑑於此,奇美醫學中心結合基層院所,針對確診而需要居家照護的病人,提供視訊診療進行確診並開立藥物的「確診給藥全程式」服務,確診病人的醫療照護不打折。
奇美醫院app: 醫嘛是YouTuber! 臺南市立醫院副院長開主題頻道溫暖癌友心
線上和APP預約的民眾須注意,當天不可預約慢箋領藥,需至少1天前纔可預約;原有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領藥仍照常運作,目前「藥來速」領藥僅限預約第2、3次慢性病處方箋,請民眾多多利用「藥來速」服務,減少進出醫院可能的感染風險。 奇美醫院app 奇美醫學中心表示,醫院每天門診量約5000人次就診,施行刷健保卡進入醫院後,尖峯時段平均等候時間3至5分鐘,且因民眾進入醫院時需蓋手章,恐增加第一線員工與民眾的接觸性感染風險。 〔記者王俊忠/臺南報導〕64歲李女士罹患胸肋軟骨癌需長期、定時住院做化學治療,因丈夫在外經商、兒子念國中,其他親人在外縣市難陪病,若聘1位全日專任照服員是額外負擔,幸好奇美醫院提供「照服員共聘病房」,解決李女困境,也提升照護品質,李女還向護理師預約下次化療入住共聘病房的需求。
部分門診科別分流到第3醫療大樓(中醫、針灸)和第5醫療大樓(眼科、耳鼻喉科、腎臟科、復健科、家醫科、皮膚科、牙醫部),第3大樓和第5大樓前也都分別有發燒篩檢和刷健保卡檢核作業。 奇美醫學中心亦呼籲領取第2、3次「慢性處方箋藥品」領藥民眾儘量多加運用「藥來速」服務,像麥當勞一樣的專用動線和窗口,不需要再排隊。 〔記者萬於甄/臺南報導〕武漢肺炎疫情防疫期間,各大醫院嚴陣以待,民眾出入醫院都需先排隊查詢旅遊、接觸史,為減少門診預約病人的等候時間,奇美醫學中心在「門診預約掛號單」上設置QR Code,讓民眾先行填入檢疫資料,前往醫院時就可快速通關,節省排隊等候時間。 減少民眾接觸性感染風險及在醫院出入口排隊等候時間,奇美醫學中心結合健保署雲端旅遊史資料,針對門診預約掛號的病人,可在看診當日提前利用手機掃瞄門診預約掛號單上的「快速通關」QR Code,自行查詢旅遊史後,若為綠色勾勾圖案,前往醫院時主動出示畫面和提供身分證件,即可直接通關。 奇美整合醫療中心長期致力於「全程式照護與醫療」垂直整合,將醫院急性醫療銜接至社區居家長期照護,2022年以「從急診、住院到居家醫療,照顧病人到終老的全程式整合照護」模式獲得SNQ標章肯定。
奇美醫院app: 內科
奇美醫學中心在分艙分流上,專責病房共有11牀,如疫情擴大需增設備援病房時,也都設置完成,專責病房的動線、人力均有專艙專用之規劃,並隨時完成嚴謹消毒程序。 線上與APP預約的民眾必須注意,當天不可預約慢箋領藥,需至少1天前纔可預約;原有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領藥仍照常運作,目前「藥來速」領藥僅限預約第2、3次慢性病處方箋,籲請民眾多利用「藥來速」服務,減少進出醫院可能的感染風險。 至於門診、檢查與手術等,奇美醫學中心表示,以勸導方式請非急迫性疾病之民眾,暫緩來院就診,逐步減少門診量。 奇美醫學中心指出,住院部分,即日起,實施病人住院前COVID-19的PCR檢測,藉以警示並縮減非緊急住院病人;目前住院病人已較上週三降載約10%。
- 蔡岡廷主任指出,奇美醫學中心除原有的各科視訊診外,政府5月26日宣佈快篩陽視同確診當天,立即開設專門的「視訊快篩陽疫病門診」,病人快篩陽性後即可透過視訊方式進行確診通報,第一時間為高風險病人開立抗病毒藥物。
- 〔記者歐素美/臺中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2019年全臺罹患癌症新個案數達13萬6064人,較2018年增加4.6%,近年來由於國人生活型態改變與高齡化使得癌症發生率逐年上升。
- 居家隔離者,因國外親屬身故或重病等社會緊急需求,需奔喪或探視,並配合填寫出境防疫檢核表。
- 試問如果喫急診醫師開的處方籤有用,我們何需要來看胸腔內科,醫生你的見解就是隻要確定無關胸腔你專業內就不用將心比心建議說明嗎?
- 因應北部疫情蔓延,奇美醫學中心18日增設第二處戶外篩檢站;急診檢傷地點外推,並於醫療區外設置流動廁所,有效阻絕疑似個案進入急診候診區。
- 我去醫院要進入接我母親,莫名其妙要快篩收500元,奇怪,我昨天才來看診,門診進入都沒快篩,急診卻要快篩,收500是怎回事?
- 此外,奇美醫院護理部督導林琪馨也說,該院護理部也建立「鐘點照服員」制度,對於急診與一般病牀有需要短暫離開病室陪病的家屬,可聘請鐘點照服員,每小時費用200元,首次聘請至少需2小時,之後再延聘以1小時為單位計價,由醫院簽立的特約照服員公司安排人力,讓陪病家屬能獲得短暫喘息或處理要事的時間。
- 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佈第三劑疫苗開打,奇美醫學中心03日起加開莫德納第三劑疫苗注射服務,原BNT和AZ疫苗院內持續施打。
奇美醫學中心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定為「自費-新冠肺炎病毒檢驗醫院」南區負責醫院,05日起開始受理「申請入境須檢附未感染檢驗證明之國家」、「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同意緊急條件」之無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相關症狀民眾自費COVID-19新冠肺炎病毒檢驗。 本年「國際護師節」適逢南丁格爾冥誕二百週年,因疫情避免大型活動。 奇美醫院app2025 邱仲慶院長率領全院同仁,於12日中午以同步鼓掌的方式慶祝。 奇美醫院app2025 醫院各角落的各單位同仁,邀請病人家屬、民眾一齊參與,共同以熱情掌聲「謝謝護理師」。 奇美醫學中心持續各項COVID-19新冠肺炎防疫作為,並推動各項「簡化、優化、日常化」防疫措施。
奇美醫院app: 健康網》通血路食物一次看! 「它」還能抗氧化、護血管
具旅遊史和發燒或呼吸道症狀等民眾,將引導至「防疫站」進行後續防疫措施;正常就醫的民眾,院方儘量提供減少重複查驗兼顧防疫篩檢的分流動線。 奇美醫學中心的遠距醫療也建置完成,可隨時啟用,將鼓勵慢性疾病視訊診療;目前已再增設第2個戶外篩檢站,急診檢傷地點外推,並於醫療區外設置流動廁所,有效阻絕疑似個案進入急診候診區,減少院內感染風險,詢問TOCC時,增加確認是否有北部旅遊史。 柳營奇美醫院社區發展組長陳怡伶表示,醫院長期耕耘社區衛教,常常面對獨居長輩或失能民眾,健康照顧往往是家庭的難題,且社會心靈關懷普遍不足,結合公私資源親自慰訪的作法,正是醫院直接參與社區長照關懷的機會。 此外,奇美醫院護理部督導林琪馨也說,該院護理部也建立「鐘點照服員」制度,對於急診與一般病牀有需要短暫離開病室陪病的家屬,可聘請鐘點照服員,每小時費用200元,首次聘請至少需2小時,之後再延聘以1小時為單位計價,由醫院簽立的特約照服員公司安排人力,讓陪病家屬能獲得短暫喘息或處理要事的時間。 奇美醫院10A病房護理長廖麗怡指出,現職工作者須請假陪病、收入減少;而聘請全日班照服員照顧,每天需花兩千多元,對患者與家屬都是一筆可觀的經濟負擔。
奇美醫院app: 東基募髮及製作「醫療級假髮」經費 學生熱情響應捐髮
在10/25星期一下午女友在別院所打完bnt疫苗後,回家就開始胸口附近不舒服抽痛,忍至星期二晚上選擇就近的亞東醫院急診就診,做了各項檢查初步判定暫無心肌炎,醫生說不過還是要觀察2~4週,如有不舒服還是要轉科追蹤,急診醫生建議了胸腔內科。 試問如果喫急診醫師開的處方籤有用,我們何需要來看胸腔內科,醫生你的見解就是隻要確定無關胸腔你專業內就不用將心比心建議說明嗎? 奇美醫院app2025 隨便找個胸部大小不對稱理由推託給乳房外科,真的扯爆了!
奇美醫院app: 防疫升級 臺南新樓、成醫、奇美、市醫推慢箋藥來速
活動也結合南市柳營、新營、東山、後壁、六甲、大內等區公所,協助發放給低收入戶家庭或長照個案。 柳營區長陳玉惠表示,72歲獨居伯伯脊椎病變無法工作,公所平時提供送餐服務時皆會特別關切其健康狀況及起居,醫院能與公所即時介入關懷及贊助物資,是充實社區暖度的即時動能,特別感謝醫院團隊照護在地銀髮獨居弱勢,除了讓長者有受到關懷照護的感覺,白袍視覺更易讓長者可安心傾訴。 奇美醫院app2025 奇美醫院app 奇美醫學中心也說,非預約看診民眾如需進入奇美醫學中心,也可自行使用身份證條碼掃描或讀卡機插入健保卡查詢旅遊史,待體溫篩檢站員工判讀資料無誤後,即可快速通關。 因為「陪病文化」存在已久,有的陪病者與患者都是老人家,形成老人照顧老人,有時陪病的老人也發生意外,加重醫院護理人員工作負荷與高離職率,不僅折損護理人力,也影響照護病人品質。
奇美醫院app: 臺南永康 奇美醫院 門診表 門診時間時刻表
醫院4周有些人行道非常寬,但種草皮讓人行道僅容正常2人寬度,推輪椅根本很難行走,難道去醫院都不能推輪椅? 所以我阿母去醫院都是用走的,然後跌倒,因為輪椅也無法用。 長輩因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看診3次以上家醫科、復健科、神經科居然查不出病因,而且因坐骨神經疼痛長期復健超過3年,最後病情嚴重一整天無法排尿,且2腳無法站立、行走,去急診處跟醫師說明,居然掛點滴然後就安排你出院,推輪椅回家。 奇美醫院app 因為隔假日,2天後送去臺北榮總,3天無法尿尿,膀胱壓迫嚴重,急診當天馬上導尿,護士還問說你去亞東醫院沒導尿嗎?
奇美醫院app: 住院醫師介紹
奇美醫院護理部從2018年7月起開始辦理「住院病人友善照護-共聘照服模式」。 1名90多歲的林姓阿公、兩位10多歲孩子以及1位外籍看護同時快篩陽性,預約奇美醫學中心視訊疫病門診,經過整合醫學中心主任蔡岡廷進行確診通報,且經評估後,為阿公開立抗病毒藥物及另外3人的治療藥物,並通報衛生局安排居家照護,開始為林家人進行1週居家關懷。 雲嘉南地區第1針COVID-19疫苗22日於奇美醫學中心施打,臺南市長黃偉哲親至奇美醫院關懷醫護人員接種疫苗。
奇美醫院app: 掛號方式
因應北部疫情蔓延,奇美醫學中心18日增設第二處戶外篩檢站;急診檢傷地點外推,並於醫療區外設置流動廁所,有效阻絕疑似個案進入急診候診區。 詢問TOCC時增加確認是否有北部旅遊史,減少院內感染風險。 臺南市設置三處大型COVID-19疫苗長期接種站,奇美醫學中心承接善化慈濟會館-大型疫苗站,負責疫情期間民眾大量接種診療注射。 總院邱仲慶院長、林宏榮首席副院長、鄭天浚行政副院長陪同訪視。
提供受檢者最佳的服務以及最好的醫療團隊,提供有效率、正確及可信度高的診斷,健檢項目依疾病流行之趨勢而設計,提供顧客多樣化之選擇。 因此,盡可能縮短病人使用呼吸器時間是一個重要的臨牀考量,仰賴醫師豐富的經驗來正確判斷呼吸器脫離的最佳時機。 奇美醫院app2025 奇美醫學中心備有兩種口服抗病毒藥物,目前已有450位病人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 奇美醫院app 藥劑部安排專責藥師針對開立藥物的病人,利用智慧資訊程式即時進行雲端用藥比對,避免藥物交互作用,守護病人用藥安全。 他說,目前有8成民眾採行預約掛號,當中有9成之前已經簽署雲端下載,其中可以掌握當中7成8看診民眾的旅遊史,換言之,大部分民眾都可以快速通關即可。 南科醫院原本規畫設在特定區當中,但是因為涉及都市計畫變更等相關期程,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目前奇美已經與南科管理局取得共識,醫院將設立在南科管理局旁,奇美目前設在南科的診所也在附近。
〔記者吳俊鋒/臺南報導〕由於「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持續延燒,全國進入三級警戒,且臺南增加2例確診個案,奇美醫學中心防疫措施再升級,以確保病人、民眾,還有醫療照護工作人員的安全。 柳營奇美醫院長黃順賢表示,柳奇長期提供在地民眾各項醫療服務與健康促進活動,此次跨區域資源整合,與溪南地區的容愛關懷服務協會合作,透過「弱勢營養補給活動」,希望避免弱勢族羣因經濟、家庭支持系統薄弱等因素,導致營養不良造成身體虛弱,增加罹患疾病的風險。 奇美醫學中心藥劑部部長蘇慧真表示,長期使用慢性病藥物的民眾,可以不用進入醫院,只要提前利用醫院線上預約系統或來電,進行第2次和第3次慢性處方箋預約領藥,將可以在指定的日期於奇美醫學中心白宮餐廳前「預約慢箋領藥處」進行領藥。
奇美醫院急診室看到急診病患用餐與受照顧的需求,從今年初推出南臺灣醫院少見的就近售餐與鐘點照服員服務,提高急診患者的照護品質。 奇美醫學中心今天公佈相關的防疫強化措施,且立刻實施,首先是加強病人、家屬與看護旅遊史、就醫史與職業史的查詢。 院方考慮防疫疑慮避免病人過度集中,採各棟醫療大樓門診分流,於各大樓入口增加人力查驗旅遊史與發燒篩檢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