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不適合荷爾蒙治療的族羣,呂謹亨表示,乳癌及婦癌患者或高風險族羣可使用保濕劑塗抹在陰道口,並選擇不含香精或刺激成分的保濕劑,像是容易取得的凡士林油膏。 除此之外,雖然保濕度極強的純玻尿酸凝膠單價偏高,不過對於泌尿生殖道局部乾癢刺痛,以及因潤滑液不足造成的性交疼痛等都有不錯的改善效果。 呂謹亨提到,多數症狀就類似李太太的經歷,重要的是,熱潮紅等更年期症狀,隨著時間,多數會自行改善,但是相反地,生殖泌尿道症狀發生率逐年增加,甚至影響近9成的停經婦女,因此一定要接受治療,才會改善症狀。 經常急尿2025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陳偉希醫生曾表示,入睡後要起身去廁所,多於1次便可界定為有夜尿問題。 但夜尿只是一個症狀,未必是疾病,成因眾多,臨牀上醫生需要從夜尿的頻率及尿量,探究致病的原因。
- 2.高血壓:高血壓患者應有良好治療與控制,以避免中風或泌尿生殖道疾病的惡化,且利於泌尿道疾病的治療。
- 尿急尿頻 若症狀嚴重且不接受治療,可能會造成膀胱纖維化、尿毒症、必須透過導尿管才能排尿等症狀。
- 當局表示,計劃將進入桌球館的年齡下限,由16歲降至8歲;限制青少年進入持牌桌球館的時間,由現行晚上8 時至翌日早上10時,縮短至晚上11時至翌日早上7時;並允許穿著校服的人進入持牌桌球館。
- 患有功能性尿滲的女士,有機會她們的膀胱功能沒有受影響,而是因為行動不便、認知障礙等原因,導致不能及時上廁所,因而出現尿滲、失禁情形。
- 2、尿量增加:在生理情況下,如大量飲水、喫水果、喝酒攝入水分較多時,尿量也會增多,排尿次數亦增多,便出現尿頻。
查看病歷發現,該病人已患有糖尿病10年,且一直無法控制好血糖,空腹血糖值達200至300以上,導致手腳麻痺。 而她的症狀包括外陰部搔癢、疼痛、乾澀,且無法穿著較緊身的褲子,另由於性行為時的疼痛感,而害怕行房,若是勉強進行,則會不適數天,甚至出血。 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適用於健康和健身目的,不能用於診斷疾病或其他病況,亦不用於療癒、緩和、治療或預防疾病 (詳情請參閱「條款與條件」)。
經常急尿: 膀胱過動症的原因
女性朋友有時候會出現病症如尿頻尿急尿不盡,這給患者帶來了很多的麻煩,尿頻尿急尿不盡的病人往往以爲是一時的狀況而不去治療,等到有一段時間纔開始害怕。 周醫師指從中醫角度來看,尿頻是虛症的表現,主要是腎虛,影響到水液代謝;而氣虛人士的小便次數量多、偏清及長。 如果尿頻原因是膀胱過度活動症,可嘗試用針灸治療,這種古老的中國治療方式在幾個世紀以來一直用於治療疾病,亦有使用於改善尿液狀況和尿失禁情況,不過目前並沒有數據表示針灸對治療泌尿疾病的可行性。
其實,這類統稱「下尿路症狀」(LUTS)的問題有可能源於膀胱過度活躍症,香港有超過一半人曾受此症困擾。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馬偉傑分享,曾有患者因工作壓力出現下尿路症狀,開會時經常要去廁所,影響日常工作。 經常急尿 例如男性因前列腺增生致夜尿多,可透過藥物治療,或進行微創手術,切除造成阻塞的增生組織。
經常急尿: Heho 生活
就阻塞性而言,膀胱結石或男士良性前列腺增生等,都有可能造成膀胱出口阻塞而出現症狀。 膀胱炎:膀胱炎是常見的泌尿道感染症狀,而女性由於膀胱和外陰部距離只有幾公分,膀胱特別容易被細菌感染,導致急性膀胱炎,造成急尿、頻尿、下腹痠痛、排尿灼熱等症狀。 神經性膀胱障礙: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衛教健康分享網資訊指出,神經性膀胱障礙,是指負責控制膀胱功能的神經系統,因為中風、帕金森氏症、糖尿病、外傷、多發性硬化症等原因,導致神經組織損害、影響膀胱功能。
- 較嚴重的膀胱過度活躍症患者可於膀胱注射肉毒桿菌,以穩定膀胱的不正常收縮,過程需麻醉,約每9個月打一次。
- 根據美國泌尿學協會的統計,估計有3,300萬美國人患有膀胱過度活動症。
- 目前膀胱過度活躍症可透過口服藥物改善膀胱敏感問題,有助膀胱肌肉放鬆,增加膀胱容量,減少尿意出現的情況。
- PSA是一種由前列腺所製造的蛋白質,並流到血液中。
尿急尿頻 女士會過分擔心出現尿失禁,導致尷尬,不僅影響生活,更會對自己的情緒有負面影響。 女士每日的排尿廁所應該大約在6至8次左右,而每次大約相隔2至3小時,每次小便時,小便量大約有200至300毫升。 男士步入40歲就會增加患此病的機會,根據衛生署資料顯示,有統計指出,於60歲以上男性當中,逾半患有良性前列腺肥大症(前列腺增生),而80歲以上男士,則有九成是病患者。
經常急尿: 影響日常生活
尿頻即是指經常感到需要去廁所的衝動,或者是比起平時需要更多的排尿,就算剛剛去完廁所,也會感到膀胱快要滿出。 這種經常急尿的感覺會讓你失去控制膀胱的能力,因此而被稱之為膀胱過度活動症,而且會令到女生感到非常不舒服。 很多女性都有一件難言之隱,不敢對人言:尿意頻頻甚至有漏尿情況。 若果以為無得醫或無奈忍受就大錯特錯,無論尿頻及失禁,大部分都可對症治療。
因尿道變窄阻塞,有個案是小便時不是「即屙即有」,拉開褲鏈要等10秒才排到出來,這是要等膀胱收縮後推開括約肌才排到尿。 亦有是小便斷續或分岔,此情況是因為排尿到後期膀胱不夠力,於是就滴下滴下,是明顯的阻塞性情況。 若口服藥物治療無效,則可選擇逼尿肌肉毒桿菌素注射、電刺激或低能量震波療法。
經常急尿: 醫生:正常不會漏一滴尿 尿急尿頻有得醫
因為膀胱過度活動症會導致頻繁排尿,但不會在排尿時感到疼痛,同時亦可能出現無法推遲小便的需要、尿液漏出或需要夜尿等症狀。 如果原因是泌尿道感染,細菌可以在泌尿系統的任何地方發育,但通常發生在膀胱和尿道中,會需要經常小便、小便時感到疼痛或灼熱、尿液帶有強烈氣味、下腹部疼痛、尿液中含有血液、發燒、發抖、不能控制膀胱或感到噁心。 逼尿肌過度收縮,導致膀胱、尿道的敏感度增加,而且程度輕重不一,輕微收縮可能只是覺得「很想尿尿」,嚴重收縮就會出現尿失禁,所以尿失禁不能當成診斷標準,但這種「急尿」感,可以說是膀胱過動症的特徵。 不過反過來說,也可能是膀胱、尿道敏感度增加造成逼尿肌收縮,引發上述的症狀。 經常急尿 尿頻、經常尿急、夜尿是常見男性泌尿問題,不但影響日常生活,更有機會是前列腺癌症狀!
經常急尿: 健康管理
刺激性症狀是指神經感應或傳導異常令膀胱肌肉突發性收縮,導致患者有尿頻及突發尿急的感覺。 膀胱的括約肌負責控制尿液排放,一旦括約肌與膀胱收縮不協調,就有可能導致排尿斷續及滴尿等情況出現。 如果是泌尿道感染而引至的尿頻,由於涉及到細菌感染,醫生會以藥物進行治療,通常會開生素來消除感染,以及一些控制膀胱肌肉痙攣的藥物,從而減少患者膀胱肌肉失控,讓女士能夠控制到盆底肌,減低尿滲、失禁等的情況出現。
經常急尿: 泌尿道感染
由於正常膀胱容量可盛載500至600毫升,所以一般情況下,膀胱理應可以容納晚間製造的尿液,令人毋須起身去廁所排尿。 尿急尿頻 運動方面,進行骨盆訓練運動也很重要,以加強你的骨盆底肌肉、支撐膀胱及盆腔器官的正肌肉,以預防尿頻。 經常急尿2025 由水轉化成尿液需要一定時間,首先水分由胃部到達腸道需要10~15分鐘左右,腸道吸收水分後,會再透過血液轉送到腎臟,腎臟再製造尿液。
經常急尿: 尿頻原因1. 泌尿道感染
尿急尿頻 由於女士的膀胱過份活躍,以致在膀胱只有少量尿液時,也會令女士感覺到有想去小便的衝動,造成尿頻情況。 泌尿道感染是導致尿頻的常見原因,例如膀胱炎、尿道炎等等,細菌經尿道進入膀胱後,會令到泌尿道非常敏感,即使是一點點的尿液,也會造成強烈的尿意,使得女生頻繁地上廁所,令到女生每次實際只能去到一點點的尿。 經常急尿 另外有些擁有膀胱過動症問題,膀胱的肌肉會較弱,因此會不自主地頻繁收縮,導致女士不斷出現尿意,而由於膀胱的收縮不良,也會令到到尿液排不清,繼而出現殘尿過多。
經常急尿: 健康網》52歲停經婦解尿疼痛 醫授緩解「更年期反覆泌尿道感染」 5招
然而,若於白天飲用較多咖啡或茶水,也可能導致排尿次數超過8次,因此只要非長期性或未對生活產生影響,通常毋須接受治療。 但患有夜尿症人士,情況便不一樣了,患者因身體分泌的「抗利尿荷爾蒙」不足,以致睡覺時常常要起身去廁所。 原來這種荷爾蒙可通過減慢腎臟排水,夜晚造尿比日間慢,令人睡覺時可以毋須小便。 但夜尿症患者體內因製造不到這種荷爾蒙,以致夜間造尿仍活躍。 當病人排夜尿的總尿量,超過全日尿量的三分之一,醫生便會懷疑可能患了夜尿症。 正常成年人每日尿量約介乎1,500至1, 800毫升,夜晚 尿量應少於整日容量的三分之一,即是應少於500至600毫升。
經常急尿: 尿急尿頻詳解
事實上,尿急尿頻影響兩成女性,若果以為無得醫或無奈忍受就大錯特錯,無論尿頻及失禁,大部分都可對症治療,問題得以迎刃解決,完全不必啞忍。 直腸指檢:爲了能確診前列腺疾病,醫生會進行直腸指檢。 醫生會戴上塗有潤滑劑的手套,用手指探入病人直腸,檢查前列腺的大小、軟硬程度,如有癌腫,質感通常是實、硬、不平整等。 尿動力學測試:醫生在病人清醒的狀態下分別將導管置入尿道及肛門,然後將生理鹽水注入膀胱,測試病人儲尿及排尿時,膀胱、尿道及腹部的壓力分佈。 何立言醫生稱,睡眠期間要醒來上一次廁所,足以對人造成困擾。
經常急尿: 常見問題
飲水後,人體需要多少時間才轉化成尿液,視乎每個人的新陳代謝而定。 經常急尿 一般來說,日間一般要3至4小時,夜晚則需4至5小時。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黃國田曾指出,不少都市人在夜晚8至9時才喫晚飯,期間會飲湯、喫水果等,以致攝取不少水份。 假如夜晚11至12點便入睡,短短2至3小時,其實不足以讓這些食物的水份,轉化成尿液,所以會產生夜尿問題。
經常急尿: Q1:尿頻、尿急和夜尿 是否代表前列腺出問題?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黃建榮醫生表示,尿頻的成因眾多,例如尿道感染、婦科問題、前列腺問題、糖尿病等都會造成尿頻,建議接受醫生診斷以找出病因,方能改善症狀。 醫生教分辨重病症狀,並指出若出現3種手麻痺情況,則可能是中風、癌症警號,應盡快求醫檢查。 經常急尿2025 經常急尿2025 壓力和情緒都可能導致頻尿、尿失禁的情況,如果長期處於高壓環境之中又無辦法舒解壓力,就容易在膀胱中累積。
經常急尿: 尿頻原因2. 膀胱過度活動症
研究顯示,頻尿、夜尿、急尿和急迫性尿失禁等膀胱過動症狀不受性別影響,隨年紀的增長、發生率會逐步攀升。 五十歲以前,膀胱過動症患者以女性為多,五十歲以後的男性因漸漸受到攝護腺肥大影響,也會引發膀胱過動症。 有四成到六成護理之家的老年住民都受到膀胱過動症所苦,這些症狀會影響患者的社交生活、個人自信心和睡眠品質。
經常急尿: 膀胱活躍症 改善尿頻問題
20至30多歲患者:多數是飲水或飲食的壞習慣引起。 「不少OL患者,平日感口乾飲兩口便放下,其實並不知道自己一天攝取了多少水份,有可能一天飲不到1公升。」飲水太少導致小便過於濃鬱,因為膀胱對濃縮的尿液更加敏感,不斷促使人產生尿意。 欲對膀胱過度活躍症更多瞭解,可瀏覽對香港執業專科醫生協會的膀胱過度活躍症教育網站(),內有提供相關信息及資源,受膀胱相關徵狀如尿急徵狀困擾的市民可進行簡單的自我評估,以便與醫生進一步討論治療方案。
說起來有點尷尬,目前膀胱過動症發生的原因還不完全明瞭。 可能與膀胱上皮細胞,大腦調控排尿中樞功能異常有關。 「我瀨尿,這話根本難宣之於口,去旅行想到坐長途車,怎會敢去呢?基本連開懷大笑也要夾住腳,影響身、心和社交。每次弄濕了,惟有用手袋遮掩尷尬,困擾得很,她心想:人生就是否如此?」本來好動的她,不敢周圍去。 針對停經女性的運動選擇,呂謹亨提及,最好每週都要有3至4次30分鐘以上的運動,並選擇溫和且不會傷害膝關節的運動,如游泳、散步、慢走與踩室內運動腳踏車。
除此之外,要攝取足夠膳食纖維,保持大便暢通,因為便祕也會令膀胱增加壓力,促進尿頻。 運動方面,進行骨盆訓練運動也很重要,以加強你的骨盆底肌肉、支撐膀胱及盆腔器官的正肌肉,以預防尿頻。 孕期6個月之後,胎兒變大會壓住膀胱,令孕婦經常有想小便的感覺;而產後婦女因為生產過程令盆底肌鬆弛,因此影響到尿道、子宮、陰道、膀胱及腸等部位,減低了控制排尿的能力,從而出現尿頻、尿失禁甚至子宮下垂等問題。 周醫師指出﹐尿頻又稱為膀胱活躍症,病症主要包含每天小便次數超過一日八次、晚上夜尿超過三次、突發性尿急及突如其來的尿失禁等。 很多人認為多出現在女性身上,但臨牀上發現男士和女士都有同等發病機率,只是女性會出現尿頻同時有尿失禁的機會較大,或與曾懷孕有關。 家醫科醫生陳欣湄在節目《健康2.0》分享病例指,有病人一直感到手麻痺,雙手觸摸所有物件時,也好像隔著手套在觸摸。
A:前列腺疾病如前列腺發炎和惡性腫瘤,均有機會引起小便和精液帶血。 此外,尿道炎、尿道創傷和結石等病症,也有可能導致泌尿或精液帶血。 如果發現有關症狀,建議先求醫診治,確定尿液和精液帶血的原因,但不必過分擔心。 張醫生指成年人一次小便應為350cc至450cc,男女一樣。
經常急尿: 健康網》逆轉脂肪肝! 研究:改喫抗性澱粉4個月改善40%
尿急尿頻 女性尿頻原因還可能是出現了泌尿道感染,除了尿頻還伴隨有尿痛,尿急等,腎盂腎炎可能有合併發燒等全身症狀。 出現尿痛的問題且持續好幾天需要謹慎,到醫院泌尿科進一步檢查。 經常急尿2025 (1)尿量增加:當尿量增加時,排尿次數亦會相應增多。 在生理情況下,如大量飲水,喫西瓜,喝啤酒,由於進水量增加,通過腎臟的調節和濾過作用,尿量增多,排尿次數亦增多,便出現尿頻。 在病理情況下,如部分糖尿病,尿崩症患者飲水多,尿量多,排尿次數也多。 陳樹賢:我們的身體需要吸收水分,令體內水分持續流通,減少儲留引致細菌增生的機會,所以適當飲水很重要,但並不建議大量喝水,至於應該喝多少水呢?
經常急尿: 健康生活
一如其他所有疾病,要拆解尿頻尿急,第一要分男女,第二要分老嫰。 除了喫中藥調理體質外,也常同時搭配針灸治療雙管齊下,最常使用的穴位有關元、中極、腎俞、中髎、三陰交等穴道,主要經由穴位刺激神經傳導與促進氣血循環來調節膀胱功能,近年來已有多位歐美學者證實有顯著功效。 膀胱過動症其實很普遍,在臺灣女性的盛行率(18.3%)高於男性(16%),並且隨著年齡增加,盛行率也會跟著上升。 根據統計,60歲以上人口,28.2%都罹患了膀胱過動症,但病友尋求治療的比例偏低。 尿頻其實是可以預防的,有些食物和飲料會增加夜尿症的可能性,可以在夜間避免飲酒精、橙汁、咖啡、茶番茄汁或食用含有人造甜味劑的食物。 經常急尿 經常急尿2025 便祕也會對膀胱施加壓力,促進尿頻的形成,因此應該增加纖維攝入量,以保持大便的規律性。
經常急尿: 減少刺激飲食
她強調,無論麻痺是急性產生,或者在維持某些姿勢時感到麻痺,則可能代表病情惡化,須及早求醫檢查。 3.精神疾病: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應注意鎮靜、精神用藥所導致的泌尿道疾病,如解尿困難、殘尿所導致的泌尿道感染和尿失禁。 2.高血壓:高血壓患者應有良好治療與控制,以避免中風或泌尿生殖道疾病的惡化,且利於泌尿道疾病的治療。
懷孕婦女特別容易出現尿頻的情況,在剛開始懷孕的3個月,女性體內的荷爾蒙發生改變,間接會令膀胱肌肉出現無力,加上新陳代謝速度加快,女士需要加速排出體內廢物,就會令孕婦有尿頻的情況。 在懷孕的後期,特別是懷孕7個月以後,由於胎兒在子宮中逐漸變大,繼而壓迫膀胱,就令孕婦經常有需要小便的感覺,因而出現尿頻的情況。 除此之外,正常人在睡眠的時候,是不會起牀去廁所,若不斷起牀排尿影響生活作息,夜間排尿次數超過一次或以上,便需要注意這是身體發出的警號,可能你已患上尿頻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