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臭豆腐11大優點2025!(震驚真相)

「福原豆腐店」位於福原國小旁,從池上車站步行至此約莫須15分鐘,由於隱身在巷弄間,初訪時因為不熟悉路繞了幾個彎才找到,所幸沿路的指標還算清楚。 下午時間抵達後,也許是因為非用餐時間客人較少,趁著人少時,迫不及待地點了一份該店招牌微辣「臭豆腐」以及「原味豆漿」。 豆花本身是比較扎實口感的那種,也自帶黃豆香氣,喫得出真材實料,好喜歡。

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 細看牆上說明,大池豆皮用餐流程:門前桌上有菜單,找好座位填寫菜單後,再派一人進去工廠裡面的收費區結帳。 最後我想補充一下這豆花的口感,它放進嘴裡後好像、幾乎就散了開來,可是泯下後又很明顯感受它是一小塊一小團的存在著,但舌、上顎一頂,那種感覺又盪然無存…這也是我至今為止從沒喫過的豆花口感。 池上臭豆腐 再則這豆花的黑糖只得其香,最少甜度非常的輕,薑香也同樣柔緩了許多,這讓嘴裡的豆花香氣更能特續、長久….美味。 這是我連塞兩塊入口後回答右上的答案,她一邊疑狐的喫了一塊後便起身走向攤子….。 臺灣民意基金會今公佈最新民調,蘇貞昌內閣可能會改組;您期待的內閣改組幅度(範圍)是多大?

池上臭豆腐: 花蓮新社美食|花蓮原住民風味餐推薦-噶瑪蘭風味餐廳

這家小店位置不好找,但是東西很特別,是那種會讓人流下深刻印像的店家。 這碗豆花不僅份量,連豆花本身都很札實,黑糖薑汁對還在感冒中的艾方妮助益不小,不是那麼甜,加上綿密細緻的豆花,這樣的甜點真的令單獨旅行中的艾方妮感受到滿滿的溫暖。 ▲炸香豆腐一份50元,有附上少量的泡菜,若是愛喫泡菜的人建議可以再花30元加點,不然原先附贈的泡菜份量太少了些。 ▲用Google Map輸入福原豆腐店的地址,會發現導航裡面的地址和實際上不太一樣,但還好沿路上都有招牌指引,不至於會迷路。 剛炸好的香豆腐上淋著褐色的酸酸甜甜醬汁,外表酥脆,一口咬下裡頭卻很嫩,有點雞蛋豆腐的感覺,豆腐豆香氣十足,佐上甜甜的醃漬白蘿蔔,喫來甜鹹甜鹹又微微辣,好喫也蠻特別的。 造訪時有一整臺遊覽車的遊客正在此大快朵頤,一時間豆腐店前的空地被擠得水泄不通,排隊點餐也等了十分鐘。

  • 「金城武不在,請找阿洋、阿輝。」一支廣告讓臺東池上的一顆樹成為觀光景點,也帶動當地經濟,不少本來就隱藏在池上的美食因此被挖掘出來。
  • 臭豆腐在高溫油炸後,將外層的豆腐水份也逼了出來,著實達到外酥脆內軟嫩,咬下去還會有微許的噴汁感,喜歡口味重一些的還能加上特調的辣醬,鹹辣卻不會嗆,也蠻不錯的。
  • 豆腐裡面還保持著香軟的嫩度,再咬一口鹹甜的醬油膏,喫起來帶有豆香味的醬油膏,嚐起來香醇不死鹹,相當討喜。
  • 除了黃豆豆腐、黑豆豆腐,店內也常有豆腐哥研發的加味豆腐,如薑黃、刺蔥、荖葉等特色風味,但數量有限,需先預約訂購。
  • 雖然招牌上面寫著炸臭豆腐,但菜單上面卻是寫著炸香豆腐,一下子讓布雷克傻傻分不輕,喫能解一切疑惑,這豆腐外皮看起來酥酥脆脆的,裡面質地看起來卻是很嫩的感覺,布雷克一口吃下,第一個直覺這不是「臭豆腐」,反而像是炸豆腐,但是豆腐的質地更細緻一點。
  • 瞧這豆腐的空隙,一點點醬汁就很夠味,豆香及醬香同時在嘴巴中發酵,而卻沒有臭豆腐特殊的味道,反而像是一般炸豆腐般的軟嫩香滑。

口味上有兩種一是「黑糖薑母茶」可以加花生,但我忘了要不要加錢。 它喫起來口感上就真實許多(比較像豆花),但又偏偏比一般、其他的豆花喫、泯來更加的輕、細,可又偏偏豆香很是舒爽,這除了花蓮有「好水」外我真他媽找不到原因,為什麼這這幾下來喫到的三、四家豆腐、豆花都那麼的好喫….。 就如同剛剛所說的,裡面賣的東西也很簡單,就是炸臭豆腐(?)、豆花跟豆漿,豆花有原味、綠豆桂園與黑糖薑母三種味道,還有一個很特別的是有山葵豆腐腦,好新奇的玩意,同行的朋友立馬點了一杯。 店內品項十分簡單,炸香豆腐、豆漿、四種口味的豆花~ 造訪前已經喫了很多東西,所以只點了份炸香豆腐,其他餐點就無法評論,聽說山葵醬油豆花很特別,喜歡嚐鮮的朋友可以點點看。

池上臭豆腐: 臺東池上美食推薦|福原豆腐店 – 美食表現

文章內有店家地址、電話、營業時間、完整菜單價目表menu供參考。 老闆重元笑說自己的是臺式丼飯,沒有學過日本料理,卻運用臺式料理手法、日式丼飯呈現方式。 「如初丼」最讓人回味的,不只是選用香Q有嚼勁的臺東池上米,還有溫體豬、在地特選蔬菜,新鮮好喫一入口就知道。 就連食尚主持人曾子餘說:「獨家醬料帶有水果的甜與醬油的鹹香味,就可以扒很多碗飯。」2017年12月搬到了新店面,一樣維持3款基本丼飯:蔥鹽豬、醬燒雞、腐乳豬,再搭配一款「今日例餐」,網友們更推薦加上一匙「大蒜調味醬」,更是美味滿點! 不過,建議最好還是先打電話預約,不然一不小心就會賣光光了。

  • 同樣也是炸到皮酥酥的臭豆腐,炸出的外皮比關山臭豆腐還要更脆,喫起來很像豆腐做的酥皮餅乾,還會卡滋卡滋地。
  • 而黃清譽為了讓更多人享用到媽媽的好手藝,所以更與鄰近友好民宿串聯,黃清譽接收訂單並外送到民宿,讓住客不用親自到關山,而在池上就能喫到充滿創意與愛的蔬食料理。
  • 而張媽媽也拿出絕活,提供米糉、草仔粿等客家小食,堅持用池上在地物產,或鄰近小農的食材料理。
  • 這全新的口味,假如在臭豆腐界中肯定能一枝獨秀,但她仍待在小巷裡默默飄香,和願意欣賞她的人,走出自己的味道。
  • 一開始我以為這是一家以炸臭豆腐為主的店家,但當我們靠近後卻又聞不到太多「臭」味。
  • 「福原豆腐店」位於福原國小旁,從池上車站步行至此約莫須15分鐘,由於隱身在巷弄間,初訪時因為不熟悉路繞了幾個彎才找到,所幸沿路的指標還算清楚。

同樣可參觀豆皮製程的還有「池上豆之間」,原來為了推廣國產黃豆,池上鄉農會與小農契作了約20多公頃黃豆,同時為解決銷售問題,改造舊穀倉開設豆製品餐廳,在入口處也有詳細豆知識介紹。 這山葵豆腐花比鹹豆漿還好喫,布雷克個人認為,不是隻因為他特別,而是他的口感跟味道,一種很熟悉的味道,卻又有一點不太像自己所認知的味道,而且又帶點傳統美食的感覺,布雷克真的很喜歡。 做豆腐會有許多的附加產品,像是豆花跟豆腐花,還有豆漿等等,布媽以前也常去市場的豆腐店買豆漿回來煮,那真的是豆子的原味。 福原豆腐當然也有將這些附加產品做了些好喫的東西,這個山葵豆腐花真的是很特別,這東西好喫,有的鹹鹹的,但是味道不會太重,然後山葵的嗆味也很淡,喫起來很像是蒸蛋,一股綿密又很細緻的口感,比蒸蛋更軟密一點,好喫。 最愛的是日本料理,咖啡甜點,義法料理,私廚料理,還有臺灣小喫。

池上臭豆腐: 臺東,池上|池上限定喫貨攻略:福原臭豆腐/曬穀場手作坊/田味家甜品店/吉本肉圓

直到某次在臺南演講時,阿滴清楚的感覺到自己的心「啪」一聲斷掉了。 對網友留言很在意的阿滴,一直記得有個留言是「我看到阿滴就噁心」,這句話也在憂鬱症的日子裡不斷折磨阿滴,「我認為自己很噁心」。 而在福原國小附近,則藏著一間觀光客口耳相傳的「福原豆腐店」,即便是平日早上,人潮也是來來往往。 每到假日前往「大池豆皮店」的顧客真的非常多,各位得需要現場等候座位。

池上臭豆腐: 池上美食

從火車站步行不到五分鐘便抵達「豆之間」,餐廳外觀蠻不起眼的(上圖),像新一點的民宅。 豆腐裡面還保持著香軟的嫩度,再咬一口鹹甜的醬油膏,喫起來帶有豆香味的醬油膏,嚐起來香醇不死鹹,相當討喜。 往巷子裡走沒有多久就可以看到福原豆腐店了,福原豆腐店的佔地其實挺廣的,前面還多了小庭院跟鐵皮的用餐空間,這個小鐵皮屋,看起來矮矮的,裏頭的圖畫卻是充滿了童趣,用的是小學時候的木桌椅,坐在裡面,別有一番不同的氣氛。 出了池上車站,在見到無際的稻田之前,一座小小鎮會先面對著你。 只要向運將或任何在地人打聽一下,就能馬上知道「福原豆腐店」的所在地。

池上臭豆腐: 擁有秀髮非難事! 日本吹風機 panasonic、tescom、dyson推薦

豆花有原味、黑糖薑母茶、綠豆桂圓以及鹹的山葵口味,價格均為$30元。 對於臭豆腐這樣的小喫可說是有許多複雜的情感在裏頭,愛喫卻也不希望太臭,而這份炸香豆腐倒是體貼了有這樣想法的人們,和一般的炸臭豆腐比起,果真沒什麼臭味,有的只是淡淡的發酵味道以及豆香而已。 池上臭豆腐 雖然招牌上面寫著炸臭豆腐,但菜單上面卻是寫著炸香豆腐,一下子讓布雷克傻傻分不輕,喫能解一切疑惑,這豆腐外皮看起來酥酥脆脆的,裡面質地看起來卻是很嫩的感覺,布雷克一口吃下,第一個直覺這不是「臭豆腐」,反而像是炸豆腐,但是豆腐的質地更細緻一點。

池上臭豆腐: 文章列表

Monica笑說在這方面,自己可能是一個很無趣的人,「我並不追求最新或最好,基本就是找到適合我自己的東西,如果沒有特殊的原因,我大概就再也不會換了。」但這種選擇/保留那些最適合自己的,就是她打造理想生活裡的重要一步。 的確,當我們踏進Monica的工作室,從空間到她本人,都可以感受到一股自在的美好質地,但那並不是用華麗的裝飾所堆砌出來的燦爛,而是一種被喜歡的事物環抱著的幸福感。 這裡內用與外帶都是用紙杯裝,當天選擇外帶去國小操場喫豆花比室內涼快。 池上臭豆腐2025 豆花有四種口味,可惜綠豆燕麥也賣完了,最後選了黑糖薑母與山葵醬油。 說它口感像豆花但泯起來又有那麼一點點不像,差別再於最後的微拖舌感,那略為沙略為拖的口感在舌上纏綿時,大腦又好像告訴自己這是豆腐無誤,但不管是豆花還是豆腐最終是滿滿的豆清香、清爽,一整個超美味。 一開始我以為這是一家以炸臭豆腐為主的店家,但當我們靠近後卻又聞不到太多「臭」味。

池上臭豆腐: 池上、關山景點美食整理 臺東山線小旅行~漫遊池上關山喫小喫,感受田野

看得出來外皮是相當酥脆的,但其實外皮脆是正常的,重點是要看裡頭是不是嫩的,一口咬下後,果不其然,這就是名店之所以能成為名店的原因,外皮酥脆,裡頭卻是嫩到不行! 我們這天點了兩個炸香豆腐,有大辣、微辣和不辣的選擇,炸豆腐喫起來外酥內軟,搭配香辣微甜的臺式泡菜就是美味的下午茶點心。 和池上另一間大池豆皮店很類似,就是相當傳統的小店,因為有了網路打響名號,成了觀光客們會來朝聖的特色美食。 而且福原豆腐店在Google上有3,700則評價,分數高達4.2分,蠻不簡單的。 而羣山環繞的店內環境,除了能品嚐到各種以新鮮水果所製成的冰品外,店家還提供了露營的服務,讓你我都有機會以視覺、味覺一同感受臺東的純樸好滋味。

池上臭豆腐: 臺東怡靜民宿

池上市區陸續開了幾家美食小店,其中鄰近火車站的曬穀場手作坊,是從北部返鄉的潘冬花、潘金花姊妹倆開設,因為喜愛烘焙,所以協力開了一家製作糕點的工作坊,以池上米作為食材。 我注意到第五式成型的部分,也就是關鍵的凝結過程,豆腐哥以古法用鹽鹵當凝固劑,鹽鹵是海水萃取而成,富含礦物質,做出來的豆腐質地較粗但風味獨具。 鹽鹵皆來自臺東長濱或後灣,也就是表示整塊豆腐都是臺灣所產,既天然又在地。 幫忙耕作的農友勸他用有機雞肥來增加產量,但他目前仍堅持以自然農法的方式種植,因為想找出不同風土產生的黃豆風味,瞭解不同品種的黃豆、地區的日照、土壤的狀態、農法的差別等等整套過程。

池上臭豆腐: 臺東旅人驛站

介紹了這麼多的臺東必喫美食後,怎麼能錯過迷人的消夜呢,來到臺東一定要來逛逛的臺東觀光夜市,裏頭有間少數會在夜市販賣的臺灣在地美食:刈包。 而黃清譽為了讓更多人享用到媽媽的好手藝,更與鄰近友好民宿串聯,黃清譽接收訂單並外送到民宿,讓住客不用親自到關山,而在池上就能喫到充滿創意與愛的蔬食料理。 問及瑞雲媽媽,一口氣準備4種前菜、5種小菜、主餐、湯品、水果、飲料、甜點等,數一數竟達14項餐點,不會麻煩嗎? 瑞雲媽媽笑說,家裡自己也要用餐,今天家裡喫什麼,客人就喫什麼,這不是輕忽客人的意思,而是慎重地將家常菜與客人分享,感受這家人對土地的關愛。 斑白的牆面留下許多遊客的祝福與到此一遊的話語,每個人不同的字體與圖畫將整個空間營造得生氣蓬勃,身為藝術家的彭明通也樂於與遊客分享這累積的傑作。 店內可以買得到豆芳華友善耕作的黃豆和黑豆,店主也樂於推薦料理所使用的調味品,如陳源和醬油、無思農莊的味噌,讓消費者認識好料理中隱藏的調味功臣,進一步支持好的食品品牌。

不管是物質上的豐盛,或者是擁有隨時出走遠方的餘裕,這一切常常讓人感到羨慕不已。 不過,還有另一種生活,是在物質的享受之外,更強調一份認真、精緻、有質感的態度。 這種生活不一定要花大錢打造,也不需要向遠方尋求,因為它是一種心態的調整,一種對品味的認同與堅持。

池上人力推、外地遊客的無數次重返,讓至此朝聖的人們仍舊絡繹不絕。 除了黃豆豆腐、黑豆豆腐,店內也常有豆腐哥研發的加味豆腐,如薑黃、刺蔥、荖葉等特色風味,但數量有限,需先預約訂購。 池上臭豆腐 饕客們看過來,炸的酥脆甚至起泡的外皮,咬一口還有輕輕喀嚓聲。 點好餐後,就可以到一旁的座位區,或是後方庭院的鐵皮屋內等餐囉~ 因為外頭下著毛毛雨的關係,所以我們決定到鐵皮屋內坐坐。 臺酒因為產業性質,多年來專注於啤酒花研究,深知啤酒花獨有的好處和特性,也設立研究所研發相關應用,因此嘗試將啤酒花精華萃取物導入洗髮精中,在補充頭髮的水分之餘,同時強化滋養髮質,讓頭髮柔順富彈性、呈現透亮光澤。

池上臭豆腐: 推薦閱讀

同樣也是炸到皮酥酥的臭豆腐,炸出的外皮比關山臭豆腐還要更脆,喫起來很像豆腐做的酥皮餅乾,還會卡滋卡滋地。 小布很喜歡喫豆花,但是又怕薑母,所以點了個原味糖水的,龔少原本頗有微詞,但是發現幾口豆花下肚後,喫得出古早味,然後份量也多,整杯的豆花是放得滿滿,福原豆花的口感較扎實,不會如浮雲般的飄飄渺渺,口感好。 來到臺東永康部落,跟著布農族人走進永陵山中,學習山林獵人知識、體驗一日縱橫山林的布農人生活,更從狩獵的體驗中,瞭解原住民們對山、地之間最真摯的感謝。 擁有53年老字號的肉糉老店,是間隱藏在臺東市巷弄內的臺東必喫美食;由老闆陳國民一家人始終的堅持與用心地守護而讓阿公純樸的好滋味能夠被傳承下來。 池上臭豆腐2025 他細說每一樣食材的來源,連當日的配角米飯和炒食蔬都有來歷,這一套餐食豐富樸實,更是連結了許許多多的小農故事,單純的豆腐料理在他的餐桌散發滿滿的臺灣風土芳香。 人稱豆腐哥的張志中,早年也是從事餐飲相關工作,曾派駐中國擔任高階管理人員多年,但長期追逐數字的高壓生活讓他決定回臺重新開創新生活。

這幾年政府鼓勵農民種植雜糧,臺灣黃豆的種植面積略有增長,有機黃豆和相關產品漸漸出現在市面上,豆腐DIY的課程也廣受歡迎,臺灣的黃豆產業更形多元豐富。 「豆芳華」正是值得關注的本土品牌,特別的地方不僅是使用臺灣生產的黃豆,而是從生產、加工品、銷售到料理,老闆親力親為的全程參與,其毅力和精神令人刮目相看。 店家在高溫環境中得從豆漿表面將豆皮快速撈起、晾曬,十分考驗經驗與工夫。 (圖/魏妤靜攝)其實池上除了是豐饒米鄉,也有一些美味的豆製品專賣店,讓遊客不遠千里也要一嘗。 像是在地超過50年的手工豆皮廠「大池豆皮店」,就是許多人的必去清單。 小份的大約有七塊左右,看起來份量還可以,除了臭豆腐與泡菜之外,臺東林家臭豆腐獨門就是加了九層塔絲,原本臭豆腐在口感上酥脆配上泡菜的酸辣,最後的九層塔提香,讓人覺得意外,卻又那麼搭配。

結果顯示,五成期盼內閣全面改組或大幅改組,不需改組的只有一成一;民進黨支持者中,也有三成二期盼內閣全面或大幅改組。 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表示,臺灣社會的「眾數傾向」是全面改組。 婆婆在炸豆腐的時候,布雷克還開玩笑的跟婆婆說,婆婆你是用啥油啊(現在大統太有名了),婆婆立馬說都是用合格的油品,又啪拉啪拉的講了好多,下次布雷克不會亂問。

豆包家族這次出現的選手有「蔬菜豆包」、「起司豆包」,兩種我們都覺得好喫,只是份量不小,喫到後面豆包沒那麼熱之後會覺得有點油。 屋頂留有從前巨大碾米機的部分構造,不羈不太懂從前的農具與相關知識,但也覺得有趣。 池上的一些建築、食店,都融入了這樣的農舍老屋印記,有種前進之餘不忘過去的感覺,個人很喜歡。 但是這個酥炸香豆腐就不太一樣,不論是口感或是香氣都很驚人,這樣說或許誇張,不過不誇張點怎麼能表示出,豆腐的不同。

我愛黃豆製作的任何食品,經常想,發明豆腐的人應該要蓋座廟供奉他,東方人的料理要是少了豆腐,就跟西方人的餐桌沒有起司一樣的乏味無趣吧! 多年前也曾想要學做豆腐、賣豆腐,但學習的過程中才發現手工製作的麻煩以及保存等問題,對個體戶而言是個大挑戰。 市售的豆腐大多由機器製作生產,而且原物料多為進口,臺灣生產的有機黃豆數量少且貴,要製作一塊臺灣味的手工豆腐實屬不易。 層塔做不同於傳統的在地味道,算是來臺東必喫的排隊美食,下次來臺東熱氣球嘉年華玩的話,記得來喫喫看喔,哥也有一篇臺東住宿推薦懶人包,有需要的可以看看喔。

「如初丼」最讓人回味的,不只是選用香Q有嚼勁的臺東池上米,還有溫體豬、在地特選蔬菜,新鮮好喫一入口就喫得到。 就連食尚主持人曾子餘說:「獨家醬料帶有水果的甜與醬油的鹹香味,就可以扒很多碗飯。」, 池上臭豆腐2025 2017年12月時搬到了新店面,一樣維持三款基本丼飯:蔥鹽豬、醬燒雞、腐乳豬,再搭配一款「今日例餐」,網友們更推薦加上一匙「大蒜調味醬」,更是美味滿點! 不過,食尚建議最好還是先打電話預約啦,不然每天都定量的丼飯,一不小心就會賣光光了。 除了池上米的便當之外,池上另一個在地代表美食非黃豆製品莫屬,像是紅很久的大池豆皮 (豆包)、高人氣福原豆花臭豆腐等,都是池上好喫推薦的黃豆係美食。 之前來池上玩都剛好沒遇到豆包營業時間,這次終於喫到大池豆包與福原豆腐豆花,這傳說中的池上美食果然名不虛傳,好喫的讓人排隊都甘願。 小寶姊嫁進來前,夫家就開始經營豆腐店,每天凌晨起來製作豆腐, 全家人趕在早市以前送給攤商、日復一日,一轉眼是五十年。

豆腐盛盤後剪開外皮聲響酥脆,內裡水嫩飽滿,趁熱熱的一口咬下,豆香濃鬱非常,質地就像在喫豆花一樣,搭配辣椒和脆泡菜實在過癮。 出了池上車站,在見到無際的稻田之前,一座小小鎮會先面對著你,只要在路邊隨手一揮,向運將或路過的在地人打聽一下,就能馬上知道「福原豆腐店」的所在。 福原豆腐店也是來池上必喫的黃豆係食物,藏身在福原國小後面的巷弄中,開車來導航還繞了一圈,最後發現他隱身在國小操場的後面。

池上臭豆腐: 池上在地人帶路!7家隱藏版美食:炒黑糖剉冰、桑葉做的米蛋糕、山葵醬油豆花、臘肉味的咖啡

也就是這樣的好奇心與實驗精神,他從餐桌回溯到產地,再從產地到餐桌開設豆屋實體店,將豆腐的產業環節實實在在親自操練,點線面地開拓豆芳華的本土品牌。 為了拉近產地到餐桌的距離,2020年,張志中在池上的萬安村開設「池上豆屋」的實體店面,也在附近承租1.8公頃的農田親自種植臺南二號黃豆。 他帶我到不遠處緊鄰山野的田區,這片實驗田是以無肥料無農藥的方式種植,不太茂盛有點零散的植株已經開始結莢了。 池上臭豆腐 豆腐哥說,先前春天播的種連續兩次都被山羌喫光幼苗,希望這次的種植能有更多收穫。

池上臭豆腐: 臺東池上美食:福原豆腐店好喫炸豆腐及豆花、大池豆皮店 0則留言

豆腐店是住家改建的戶外空間,賣的東西自然跟豆腐脫不開關係,上面的這幾樣都是福原豆腐的主要商品,豆漿、黑糖薑母豆花、ˋ炸香豆腐(臭豆腐)、山葵豆腐、綠豆燕麥豆花。 單價就跟我們大城市裡買的價格差不多,但是強調用的都是天然發酵,非基改的黃豆,喫起來健康又美味。 曾多次獲得農委會各項殊榮的餐坊,每道料理都堅持使用在地食材,絕不添加味精及不良添加物,讓人喫得安心;而餐廳裡最著名的料理就是:紅烏龍東坡肉、鹿野放山雞、剝皮辣椒養生湯、客家米食等了。 小編真心推薦,來到鹿野一定要來試試的臺東必喫美食:田媽媽–傅姊風味餐。 福原豆花的口感是那種實在的豆花感,不是太虛無綿細的那種,是喫的到豆腐花的那種細緻口感。

池上臭豆腐: 最新留言

(圖/魏妤靜攝)同樣可參觀豆皮製程的還有「池上豆之間」,原來為了推廣國產黃豆,池上鄉農會與小農契作了約20多公頃黃豆,同時為解決銷售問題,改造舊穀倉開設豆製品餐廳,在入口處也有詳細豆知識介紹。 在這裡可享用到以國產非基改黃豆製成的豆漿、豆包與豆花等,空間更是寬敞明亮,天花板還能看到原有的木造屋樑,也被網友稱為池上網美打卡餐廳。 臺東池上以稻米聞名,還有如伯朗大道等絕美的旅遊景點,若再上網搜尋一下道地美食,就知道此地有間必喫的小店「福原豆腐店」。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