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istracy Dining Room主打英倫歐陸菜,同時備有多款新鮮的海鮮料理,由米芝蓮星級廚師 Chef Matthew Kirkley掌勺主理,餐廳現於星期四至星期日供應午餐菜單,並於每日供應晚餐。 位於中環H Code的SẾP,是香港首傢俱煙燻燒烤料理特色的越南法殖餐廳,為港人帶來與別不同的越式料理。 除了晚市供應的時令嚐味套餐,Cultivate近日更推出星期一至四限定供應的「輕便版6道菜餐單」,以多款本地食材及經典菜式為靈感,帶來本地風味濃厚的選擇。 當中包括以平原三黃雞製成的海南雞飯及選用錦田黃肉及紅肉西瓜製成的傳統泰式西瓜沙律。 到了星期五六,更能試到完整嚐味餐單,熱愛嚐鮮的你當然不能錯過。 米芝蓮二星餐廳Arbor,位於中環藝術地標H 中環西餐 Queen’s內,室內設計採用悠閒的地中海風格,餐廳樓底高,空間感十足,讓人暫時遠離中環區的繁囂。
銅鑼灣一間新餐廳便以烹飪及藝術為理念,帶來如藝術品般的菜式,為大家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經泥窰烤成的肉類特別多汁嫩滑,肉類菜式中極度推介 Murgh Tikka Angar(炭燒辣雞),以高溫瞬燒成,做成外脆內嫩的效果。 另外以泥窰烹調的還有薄餅(naan),以麵粉發後塗上牛油和灑上新鮮的香草碎,貼在泥窰壁牆較高位置烤焗而成,簡單而美味。 Louise 的總廚 Julien Royer 曾擔當一家入圍全亞洲最佳餐廳頭 50 名的餐廳總廚。 他旨在把傳統的法式料理帶到餐桌上,一些法國傳統美食如瑪德蓮,都是在 Louise 不能錯過的點心之一。
中環西餐: 中環美食餐廳推介. Aria
其口味比較濃鬱圓潤,適合配甜點,如忌廉、朱古力或牛油等食品。 其實酒店提供20至30款香檳供食客選擇,但還是找William介紹比較好。 在香港芸芸西班牙餐廳中,我很欣賞專攻摩登加泰隆尼亞菜的La Rambla。 該店名鳥世一(Tori Yoichi),開業纔不久,是日式炭火燒鳥專門店。 日語「鳥」即「雞」,故該店主要提供雞肉及雞內臟串燒,屬上市餐飲集團太興旗下的食店。
近日於中環萬年大廈插旗的犇 Ushidoki,提供全港獨家供應的鹿兒島「小田和牛」,並以港人最愛的Omakase形式,帶來獨一無二的懷石料理菜單。 午市菜單每位$1,300、晚市每位$2,000,讓食客一嚐和牛不同部位的滋味。 中環西餐2025 全新八道菜套餐包括餐前開胃小喫、五道前菜、主菜(有兩款供選擇)及兩道甜品。
中環西餐: 中環美食餐廳推介. Tokio Joe
緊隨其後有另一道歷史悠久的祕魯小食 — 海鱸魚他他薯蓉 Causa de Pescado(HK$128),絲滑薯蓉伴新鮮海鱸魚他他是一個經典配搭。 中環西餐廳Ministry of Mussels佔地4,000呎,擁有室內用餐區、戶外露臺座位及酒吧。 餐廳精選多款煮法的藍青口,以不同烹調方法炮製多達10款口味的藍青口,也有波士頓龍蝦包、火焰朱古力心太軟蛋糕等打卡美食,非常適合喜歡喫海鮮的朋友。 Sogno是夢想的意大利文,店主就是有夢想的咖啡師和烘培師,希望推出新鮮健康有特色的咖啡和甜品,而主食方面也很有特色,像是泡菜配魚柳、牛肋條加蛋包飯等。
- 這間設有坐位的日本壽司店「WAKO SAKE SUSHI & TAP」,除了可以單點壽司外,仲可以食由廚師發辦的Omakase Set,有齊刺身、壽司茶碗蒸、甜品及湯等,勁豐盛。
- 到了星期五六,更能試到完整嚐味餐單,熱愛嚐鮮的你當然不能錯過。
- 日式外賣店「為食龍」於中環開設堂食店,新店有2層,佔地4,000呎,以落地玻璃及森林調作設計,加上恐龍公仔放滿每個角落,感覺置身侏羅紀公園!
- 菜單主打醃海鮮、墨西哥莎莎醬、和小碟菜式,也有富墨西哥風格的雞尾酒。
- 位於中環卑利街的The Pizza Project,提供多款優質手工薄餅,而且店內用餐環境寬敞愜意,最適合團體聚會。
- 要知道泥窰溫度極高,如何將雞蛋串起入窰而不爆裂,更難得是隻隻出來都有溏心效果,難度之高,可想而知。
Hjem在挪威文裡有「家」的意思,創辦人之一Elin Fu希望顧客能將Hjem當成家。 店舖裝潢走簡約北歐風,配上皮革沙發及復古藤製座椅,感覺舒適。 Hjem宣佈日後將與本地獨立企業合辦工作坊的場地,大家可密切留意。 位置中環藝術地標H Queen’s內的Écriture,今年已連續第3年獲評為米芝蓮二星餐廳。 餐廳環境舒適,摩登簡約的設計配上兩面落地大玻璃,空間感十足。 隱身於中環都爹利街煤氣燈旁的精緻高級意法食府A Lux,自去年初春開業以來一直致力為城中美食愛好者呈獻優雅高質的地中海料理美饌,現冬去春來,A Lux以美饌迎春,以魚子醬配香檳創作春季週末早午餐體驗,非常適合想要享用高級料理的人。
中環西餐: 中環美食餐廳推介2023|10. 地道祕魯餐廳 ChullsChick
Bacha Coffee提供外帶咖啡、輕食、包裝精美的咖啡禮盒及咖啡沖煮配件。 大家可以從逾200款咖啡中選擇喜愛的口味;另有8款色彩繽紛的牛角包、自家製奶油圓蛋糕、法式甜包牛油蛋糕及阿拉比卡咖啡的雲石蛋糕任君選擇。 Garden Lounge聞名的傳統英式下午茶,亦有呼應的食品。 中環西餐2025 如果細看三層點心塔中的英式鬆餅,外形方正與傳統小而圓的鬆餅有明顯分別。 食客獲得味覺的滿足同時不忘酒店的的特色,著實巧妙同時隱藏英式的幽默感。 【明報專訊】從來都知道香港是個好地方,尤其對老饕而言,來自五湖四海的魚鮮特產,供應不絕。
- 主菜部分餐廳提供經典菲律賓蒜蓉飯配 煎蛋炒飯、菲律賓醃豬肉,菲律賓烤牛肉、醃Omni新午餐肉及菲律賓雞肉香腸等一系列令人垂涎的菜式供 賓客選擇。
- 團隊對食材要求甚為嚴格,除了多款時令刺身如松葉蟹、冰見寒鰤及牡丹海老外,主廚對和牛也非常講究。
- 煎好的小牛肉放上檸檬片、鯷魚及酸豆,大廚建議喫時不妨加少許鯷魚增添鹹鮮味,令牛肉味更加突出。
- 「招牌套餐」彙集了Clarence一系列招牌菜餚,亦即開業以來最成功及最受歡迎的作品,像是Yakifrenchy烤串、配搭黃油和香料的「法國魔鬼魚」以及「法國羊肩肉」等。
- 食客獲得味覺的滿足同時不忘酒店的的特色,著實巧妙同時隱藏英式的幽默感。
- 除了海鮮外,肉類菜式同樣吸引,慢煮12小時羊肩配以自製長通粉及南瓜蓉等配菜,味道濃鬱豐富。
室內裝潢選用橙色作主色,年輕兼具活力;場內設有11部4K大電視,直播各式體育賽事,加上經典啤酒遊戲「Beer Pong枱」,可以想像happy hour的氣氛必定高漲! 中環西餐 而餐廳近升降機位置則有兒童遊樂區,提供迷你波波池、兒童滑梯等設施供小客人遊玩放電,不止大朋友,連小朋友都能盡興而回。 【明報專訊】新冠疫情令不少餐廳悄然離場,但隨着近來疫情穩定,租金回落,飲食業小陽春來了! 有澳門米芝蓮一星意大利廚因疫情留港,把心一橫決定因緣創業,在中環自立門戶,以食物向客人講故事;銅鑼灣亦有新開的樓上西班牙酒吧餐廳,由一班從事飲食界的年輕人合資創業,跳出打工的comfort zone,放手一搏,一圓當老闆的心願。 中環西餐 Sushi Zo晚市分兩輪制,由6點至8點及8點半至10點半,每位收費港幣2,500元。
中環西餐: 中環西餐廳推介 5. Amalfitana – 中環手工Pizza店
雞尾酒吧每次最多隻招待四位貴賓,且每週僅星期四至六晚接受預訂,每月僅接受一次新預訂。 餐廳最近逢星期六下午3時另設香檳大師班,內容將介紹不同香檳,配以5杯香檳及佐酒小食,有興趣的讀者記得要留意預訂時間,把握機會了。 餐廳另設提供雞尾酒及咖啡的酒吧,當中咖啡豆更由香港藝人陳豪創立的Blooms Coffee提供。 除了雞尾酒外,餐廳亦提供多款餐酒及清酒,當中包括坊間較少見的種類,與三五知己輕酌淺嚐就最適合不過。
中環西餐: 中環美食餐廳推介2023|11. 西班牙精緻料理 Quiero Más
餐廳主廚 Cody Kui 曾於熱那亞當地實習,把當地的熱情好客精神與精妙的烹飪技法,炮製一道道讓人驚艷的菜餚,當中包括主廚巧手妙製的手工意大利麵菜式、時令海鮮與烤鮮肉與蔬菜等美食。 I-O-N位處於中環街市一樓,這間cafe的面積超過 3,000 平方英尺。 無牆空間設計旨在創造一個相互連結的空間,將咖啡、茶和雞尾酒吧的空間連成一體。 I-O-N提供具有老式香港風味的創新西餐;精選手工咖啡、茶、及雞尾酒,而且每碟菜餚尤甚精緻,細味下又有老香港風味,例如以鱈魚製成叉燒口味的菜式,相信你一定未食過未。 最近餐廳推出以雲南菇菌為主角的時令特色菜單,包括黑松露野菌餃、海鹽松茸煎鮮鮑魚、羊肚菌野竹筍炆野生雞等,部分菜色含只在中國才能找到的稀有菇菌類,頗為特別。
中環西餐: 中環美食餐廳推介2023|16. 印度風素食Veda
位於半山雲鹹街的角落,有一間溢滿咖啡香的小店,原來他們不止售賣咖啡和西式輕食餐點,還收藏著黑膠唱片和古著,讓你邊聽經典音樂,邊品嚐美食,享受慢活生活。 店面裝修以懷舊理髮室為主題,由資深大廚主理,供應各款美式輕食和咖啡。 當中編輯最推薦黑松露撈辣雞,一入口濃濃的黑松露香氣,伴隨着川式麻辣香,跟平常試到的黑松露菜式截然不同。 主食有三種穀物麻婆豆腐(左)、烤費裡曼圖章魚配西蘭花、新鮮布拉塔芝士及意大利莎莎青醬(右)等選擇。 編輯試食過烤費裡曼圖章魚配西蘭花,烤法香口,配布拉塔芝士中和烤燒的重口味,唯章魚章魚鬚稍韌。 在CENSU內,你可以找到集合了總廚與其父親多年來在世界各地居酒屋及米芝蓮食府工作的經驗,設計出來的菜式。
中環西餐: 中環美食餐廳推介. Racines
愛食Pizza的你又怎可以錯過The 中環西餐 Pizza Project的出品? 位於中環卑利街的The Pizza Project,提供多款優質手工薄餅,而且店內用餐環境寬敞愜意,最適合團體聚會。 中環集合了多間由知名大廚打理的餐廳,而Soho區內的Cultivate亦是其一;由年紀輕輕卻集合多年fine-dining餐飲經驗的Chef Leonard Cheung主理,帶來多款時令精緻菜式。 Bandel先將牛肉捶成薄片,再沾上麵包糠煎至金黃色即可上碟。 他並特別用上自家製的淨化牛油,以半煎炸方式處理,這比油炸更能保留肉汁,令肉質嫩滑,更帶有金黃色澤。
中環西餐: 中環西餐廳推介 6. Smoke & Barrels – 中環南美風煙燻主題餐廳
總廚 Alex Law 對味道及烹調細節非常執著,因應不同時候季節定下時令菜譜,只需 $880(另收加一服務費)已可享用 6 道美饌,亦可加配上乘美酒作 food pairing。 每款菜式皆是精緻的佳餚,他也很樂意與食客溝通交流飲食心得,遇上 Alex 不仿可與他交流交流。 除了三文治外,咖啡店亦另有提供肉丸、熱狗等經典北歐肉類菜色,以及青瓜沙律、大型肉桂卷等輕食。 Acquasala是於中上環Soho區的意大利餐廳,餐廳最特別的地方,是將Cafe和酒吧二合一,受地中海文化和生活方式啟發的意大利酒吧,並採用藤椅木系餐桌等渡假風裝潢,非常適合與朋友打卡,好好享受週末brunch。 位於中環大館的Gishiki Lounge,以日本傳統藝術為主題,酒廊以日本古典表演藝術「能劇」為靈感,悉心調配一道道創意雞尾酒,非常適合下班後與好友小酌一杯。 中環大館內的法式Café Café Claudel 一直吸引不少食客前來,店面除了將30年代的巴黎咖啡館重現眼前,更將那份悠閒、寫意的感覺帶給顧客。
中環西餐: 特色遮普餐廳:New Punjab Club
喫什麼是由兩位臺灣媽媽Tracy及Grace主理的臺灣菜,雖然曾經歷不少風波,但憑著兩位媽的努力,在2020、21及22年榮獲米芝蓮必食推介,而當中人氣美食包括外省牛肉麵、多種口味的蛋餅及臺式便當滷肉飯、椒鹽雞腿飯、香雞排飯等,每個都深受食客歡迎。 在中環屹立多年的Tokio Joe,換上全新裝潢,為各位熟客帶來新鮮感! 如果你未曾到過Tokio 中環西餐 Joe,那更應該趁此機會,到這連碧鹹、王菲以及莫文蔚等紅星也愛的日本餐廳一試。
中環西餐: 中環美食餐廳推介. Sake Central
名人坊的大名,很多本地老饕都一定聽過,由曾擔任過林百欣家廚的鄭錦富(富哥)擔大旗,亦曾拿下米芝蓮二星榮譽。 中環西餐 富哥近年忙於北上或到臺灣發展,中環名人坊結束後,漸漸低調下來。 不過最近卻收到消息,名人坊搬到雲鹹街重新出發,且變成「廚魔名人坊」。 原來富哥和廚魔Alvin Leung(梁經倫)兩名星級大廚,早在米芝蓮頒獎禮時已惺惺相惜,成為好友,彼此不時到對方餐廳把酒言歡。 去年中,Alvin提議和富哥合作,一同設計菜式,反覆測試烹調方法,用了半年時間,終於設計了10多道全新菜式。
晚市嚐味菜單分為6道菜($1,180)及8道菜($1,580),多道美食包括冷盤魚子醬Caviale、集合多種傳統的意大利麵條,如螺絲粉、粗管通粉、長通粉、大煙鬥粉和鋸齒麵製成的招牌菜Virtù、龍脷魚Sogliola及傳統南義大利糕點Babà等。 中環西餐 午市($480起)則分別提供3道菜、4道菜及5道菜版本,同樣可以一嚐意大利籍主廚Fabiano Palombini的心思。 愛試不同類型美食的你,當然不能錯過具地中海風情的黎巴嫩美食! 換上全新裝潢的黎巴嫩餐廳Sumac,以當地經典元素如拱形細節、充滿歷史感的圖案和珍珠母貝等為設計主調,打造出舒適寬敞的用餐空間。 店內提供多款清酒,餐廳分別提供90ml及720ml份量,遇上人少用餐的情況,也可以多品嚐不同風味清酒。 美食方面,必試香蔥蛋花清雞湯及日式叉燒香蔥豬油飯,前者以鹽、蔥、姜和高品質的軍雞炮製面成,清香味美,最適閤中場解酒之用;豬油飯則以自家製豬油和月之光米飯拌成,配以日式叉燒,是坊間少見的滋味。
中環西餐: 中環高級餐廳:泰菜展風采 海鮮伴猛醬 多層次享受
是次北京樓以植物牛肉製作多道傳統名菜,包括西湖植物牛肉羹、菠蘿糖醋植物牛肉及松子植物牛肉配叉子燒餅等,喜歡傳統中菜,又想嘗試植物牛肉的話便不妨留意一下。 Cassio位於雲鹹街LKF Tower內,空間寬敞,座位舒適,除室內設落地玻璃外,另亦設室外座位。 Louise位於中環PMQ元創坊,裝潢帶瑰麗復古的殖民地風情,當時餐廳開業未夠一年已獲2020米芝蓮一星餐廳的肯定,由法籍名廚Julien Royer帶領。
餐廳備有日本高球雞尾酒酒龍頭,加上一系列純米酒、吟釀、意大利經典Negori及燒酒,酒款選擇甚多! 如果你有選擇困難,更可參加酒吧區域中央的精選推介,一試不同滋味。 位於中環安蘭街的1111 Ones迎來了新任主廚Chris 中環西餐 Chan,擁有超過二十年餐飲經驗的更曾曾帶領The Principal獲米芝蓮二星榮譽。 餐單以來自世界各地的優質食材為主角,以最簡單的烹調手法,創作出一道道突出食材本身滋味的菜式。 最近剛於中環開業的Kontrasto,主打高級意大利菜,分別於午市及晚市提供嚐味菜單,讓食客在不同時段也能享用到以當季食材炮製而成的時令菜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