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城隍廟地址7大著數2025!專家建議咁做…

每天堅持新鮮現包,用純糯米揉製而成,白白胖胖的大麻糬在純糖水的熱鍋裡翻滾,Q軟不黏牙的好滋味,吸引許多饕客前來嘗鮮。 新竹城隍廟地址 1、客運:於新竹火車站對面的新竹客運總站搭乘5、10、11、11甲、20、21、23、28路線公車,至城隍廟站下車。 根據竹中朋友表示,這間阿婆早餐麵店便宜份量又大,是超佛心的學生美食,是餵養不少竹中生的早餐店。 進到店內填寫菜單後結帳,就會拿到號碼牌,內用叫到號碼會告訴你坐哪一桌。

  • 美味特調鹽水雞民族店鄰近新竹車站,距離新竹城隍廟走路9分鐘。
  • 石雕部分則大量運用泉州石與玉昌湖青鬥石,2種色澤石材交替組合,雕工精湛,包括水磨沉花、剔地起突、和內枝外葉等技法,藝術水準極高。
  • 一從城隍廟門口出來就能看到柳家肉燥飯的地利之便,加上柳家肉燥飯長年經營的美味口碑,讓柳家肉燥飯在新竹城隍廟周邊這個小喫一級戰區屹立不搖。
  • 後殿除城隍夫人外,還有其大、二少爺、六位將爺、兩旁有月下老人、註生娘娘。
  • 雖然許多城隍廟美食在以前就已經喫過,但隔了一段時間再來,覺得怎麼又變得更好喫了。
  • 至於醬汁方面,新竹肉圓的甜辣醬汁未勾芡,甜度也略降,滋味很不一樣,最後別忘了搭配一碗貢丸湯,這樣喫纔是王道。
  • 而Ann和榜哥很喜歡西市米粉湯的湯頭,有點白菜滷的味道,再撒點胡椒來喫真的很不錯,也真的要說這碗大麵糊很適合老人家或小孩來喫,因為入口即化。

實際喫起來外層確定有一層薄薄的肉燕,但裡面根本就是貢丸,脆Q扎實還微爆汁,純就好不好喫當然是好喫,但這不是肉燕。 林家肉圓是新竹四代老店,有近百年的歷史,就在城隍廟門樓入個的右側,但座位區則在左側,猜想左邊的座位區是不是後來才擴張的。 北門街喜歡來這裡找宵夜朋友有一家平價丼飯店—川牛木石亭,肉肉主義者可以點大碗150元牛肉丼飯像小山一樣高,想淺嚐朋友可以點小碗100元牛肉丼飯份量也不少。 陰陽司公、謝範將軍由東轅門出發、右轉中山路、右轉北門街、左轉東門街、經東寧宮、繞行東門圓環、右轉中正路、左轉北門街、右轉民富街、左轉城北街、左轉北門街到達水田福德宮。 ▼內餡的肉是紮實塊狀而非絞肉,口感還不錯,肉汁也還滿多的,喫的時候要小心一點,免得會滴到身上,整體口味偏重 。 從新竹火車站搭乘新竹公車10、 11、11甲、20、23、5604號公車,於「城隍廟」站牌下車後步行2分鐘,約94公尺,即可抵達「新竹城隍廟」。

新竹城隍廟地址: 新竹城隍廟美食推薦5│柳家肉燥飯

都城隍爺,晉封威靈公新竹都城隍爺,神龕內端坐大小數十尊塑像,皆為黑麪長鬚;龕中央城隍爺本尊,身形較碩大,高約一百六十公分,目光朝下,左手握絹,右手持紙製摺扇,大拇指環有玉戒金戒,外披金紅錦袍,莊嚴穩重。 國道三號 ( 北上 ) → 新竹茄苳交流道下 ( 往新竹市區 新竹城隍廟地址 ) → 景觀大橋 → 右轉牛埔東路 → 右轉牛埔路 → 左轉經貿國路二段 → 右轉西大路 → 左轉中山路即可抵達。 「新竹城隍廟」歷經多次翻修,現今廟貌重修於民國13年,殿宇雄偉,雕刻瑰麗,以三川殿及三疊式屋頂最具特色,城隍廟內文武判官範、謝將軍及四捕快之雕琢精緻傳神。 『城隍』為兼管陰陽的神,有點類似人間之警察、檢查官及法官的綜合體,若遇有善事則通報天庭;遇有惡事則通報地府,所以閻王的生死簿就依據城隍的報告來登記人的一生善惡。

  • 而正殿的城隍爺之外,後殿奉祀的城隍爺夫人、月老都是牽線達人,適合男女、情侶來拜;彌勒殿有彌勒佛、文昌帝君;法蓮寺則有觀世音菩薩等神祇。
  • 下設六司:延壽司、樂善司、糾察司、速報司、罰惡司、增祿司。
  • 淵明餅舖的水蒸蛋糕有三種口味可以選擇,分別是肉燥、紅豆、芋泥。
  • 光緒十七年(1891年)由新竹仕紳林占梅、林汝梅兄弟在新竹城隍廟舉辦醮典,相傳林汝梅在此次醮典中委託張天師幫助都城隍升職。
  • 從新竹火車站搭乘新竹公車10、 11、11甲、20、23、5604號公車,於「城隍廟」站牌下車後步行2分鐘,約94公尺,即可抵達「新竹城隍廟」。
  • 老闆透露,滷汁內有紅蔥頭、蝦米、豆腐乳等,喫起來又香又甜,一碗白飯淋上肉燥,加上酸菜、黃蘿蔔、鴨蛋,大男生也喫得飽,再來一道「白菜滷」,店家遵循古法,先將大白菜高溫油炸,將菜汁激盪出來,喫起來格外清甜。
  • 西大發城隍包店名很特別,賣的東西卻是很平凡的包子,近幾年很夯的爆漿黑糖包、芋頭地瓜包… 都有,人氣商品有六個價格18-25元。

前面說新竹和基隆的肉圓有一點像,就連外表也差不多,最大的差別是新竹的肉圓用較高的油溫炸,喫起來比較酥脆有勁,而基隆的肉圓多半用低油溫泡,喫起來比較軟Q,也比較滑嫩。 林家相對來說又比較Q硬,口感、咬勁十足,即便我還是比較愛基隆的軟Q,醬汁雖然看起來都略帶粉紅,但新竹比較偏甜,而基隆比較偏鹹,兩者也都淋上一點點蒜泥。 新竹城隍廟絕對是首屈一指,但好一陣子沒來,怎覺得好像裡面的店家變少了? 然後,我居然完全不知道這家林家肉圓有100年的歷史,以至於以前一直走過、路過、錯過,直到新竹友人帶路。 重要古物有光緒皇帝御書賜匾「金門保障」,至今仍高掛在大殿上。

新竹城隍廟地址: 新竹城隍廟夜市地址 情報

相傳鴨香飯的由來,是一名母親將鴨肉麵裡的鴨肉,放到白飯上讓自己的孩子喫,因被其他客人看到跟著也想要買,之後纔有「鴨香飯」的出現。 這間東門圓環旁的平價美食,是新竹人的口袋名單,以雞肉料理為主,主打的文昌雞飯,有點像是海南雞飯,在白飯上淋上雞汁,單喫就很有味道,大塊的雞肉配上筍絲,雞肉油亮肉質軟嫩,筍絲的酸菜味很夠結合筍絲脆的鮮甜,最重要的靈魂人物是油蔥! 蔥的香氣提升了整碗飯的價值,雖說價格偏高,但整體喫完還是大大的滿足。 新竹都城隍廟據歷史記載,初創於清初乾隆十三年,其址位於清代竹塹城之城中心附近,坐東朝西,歷經幾次修建,至清末光緒年間大體已經完成了三殿的規模。 搭乘臺鐵的朋友,可轉搭市區公車前往:新竹站 → 右轉中華路 → 搭乘市區公車:5、10、11、11甲、20、23、28路,城隍廟站下車;或是選擇從臺鐵步行出發:新竹站 → 轉中正路 → 經東門圓環 → 轉中正路 → 右轉中山路即可抵達。

被美食小喫團團圍住的新竹城隍廟一時間還找不到入口處耶,來這裡的觀光客可能一時間會錯亂吧,不過這也沒有辦法,廟宇就是人們的心靈寄託,人類的繁華文明往往也從廟宇開始,許多老街的形成,不是從車站就是廟宇周遭喔。 來到城隍廟當然要喫個城隍包,在廟對面的這間西大發包子專賣店,每每都是排隊人潮,城隍包就是他們的招牌,餡料有臺灣溫體豬五花肉與梅花肉還有滿滿滷汁,一口咬下肉香四溢,據傳是是自稱城隍爺乾女兒託夢老闆而研發,一推出就造成搶購熱潮,來到城隍廟一定要嚐嚐看。 這間外觀看起來是間日系文青小店,店名看似不好念,但喫過的都說真的是「名副其實」,菜單就是簡單的一張紙,有翻開雜誌的感覺,定食、刨冰、飲品等多種選擇。 他們餐點的特色,是結合了在地小農,選用無農藥的蔬菜,給客人喫到最安心的料理,定食的配菜用木盤子端著,看出店家對食物擺盤的用心,為了因應時代做出的創新和改變,但還是讓每道料理都能看見臺式的老靈魂。 苗楊冬瓜仙草絲在城隍廟周圍有兩間可以做選擇,口感味道其實都差不多,飲品選擇算多樣,我們比較常買的是仙草奶凍(另可照店家提供的號碼選配料)或是冬瓜仙草絲,飲品無法調整甜度,但整體來說飲品都不會太甜。

新竹城隍廟地址: 城隍廟美食9:西大發城隍包

湖口老街昔日因「大湖口火車碼頭」鐵路的開發而繁榮,以三元宮為中心,包含街頭、橫街與新街3條街,而現今的湖口老街在當時可是當地居民口中的「新街」。 A5:新竹市消防博物館(步行約6分鐘)、新竹眷村博物館(車程約6分鐘)、新竹市立動物園(車程約9分鐘)。 這次整修工程將舊有的矮牆順平調整,打造無障礙又寬闊的廟埕廣場空間,加上夜間燈照明、景觀水霧排水溝,龍鯉水池更重新引進活水,讓最具城市代表性的新竹城隍廟廣場呈現嶄新的氣象。 由於排隊人潮實在太多,廟口鴨香飯也設了一臺外帶自助點餐機可以使用,提高效率。 將荷包蛋劃破,讓飯粒吸飽黃金蛋液,整碗鴨香飯喫起來更有味道,超讚的。

新竹城隍廟地址: 新竹城隍廟美食#5:黑貓滷味

來到城隍廟喫小喫美食,Ann和榜哥就蠻推薦大家多走幾步來東門街的原夜市魷魚羹喫小喫美食。 這家餐點選擇算多樣,有湯、麵、米粉炒、蚵仔煎等可以選擇,重點是料多實在,價位也算合理。 來到城隍廟喫小喫美食,不少人都一定會買郭家元祖潤餅,而且沒花點時間排隊還是買不到,(但Ann和榜哥私心是比較喜歡阿瑛潤餅),假日有時候會事先包好,所以口感會有些差異。 新竹城隍廟地址2025 新竹城隍廟地址2025 始建於18世紀中期,其規模在當時冠於全臺,也是清朝官方認定位階最高的城隍爺,跟著歷史長河演變至今,廟埕前豐富的小喫早在日治時期便已成型,成為新竹當地特色,像是炒米粉、貢丸湯、潤餅、肉圓等,都是不容錯過的美食。

新竹城隍廟地址: 城隍廟美食|阿富滷肉飯

開車-1.中山高新竹交流道下,沿光復路往新竹市區方向,左轉中華路直行抵火車站,右轉中正路至東門圓環,順東門圓環向左直行即可抵達。 中山高新竹交流道下,沿光復路往新竹市區方向,右轉中正路至東門圓環,順東門圓環向左直行至中山路即抵達。 不同於一般的定食,是來過的饕客給的回饋,店裡主打米食、烏龍麵、義大利麵、串燒等等,同時享受臺式、日式、義式的美味料理,由老屋改建的餐廳,一路營業到凌晨,半夜肚子餓也不擔心。 食材方面,配菜不單只是毛豆木耳的小菜,湯飯還能無限續,一份300左右的套餐,只能說老闆真是佛心來的。 新竹城隍廟地址 想喫到這間泰式可不簡單,老闆常不定時的突發休息,去之前要關注臉書粉絲專頁纔不會撲空。 別看她只是間街邊小店,在裝潢和佈置上可以看出老闆的用心,並非正港泰國人,但因為喜歡泰國所以在臺灣開了一間泰式美食,希望將泰國的美味傳到臺灣。

新竹城隍廟地址: 新竹內灣老街

而懸掛在屋樑上的大鐵算盤,據說是城隍用來計算人世罪惡的,所以兩旁的對聯寫著「世事何須多計較,神天自有大乘除」。 光緒元年(1875年),清廷新設之臺北府暫置新竹時,新竹城隍爺也由縣級「顯佑伯」改稱府級「威靈公」。 據當地老人鄭煙地表示,相傳此廟過去水池與池和璧合等建物都是三魚形,乃代表魚鰭,而廟地所在為魚臍,至於魚頭即新竹關帝廟、魚尾是新竹長和宮,長和宮兩邊的愛文街與城北街是魚尾雙叉,合起來稱為「鯉魚穴」。 地方耆老說,客家人在犁頭山「網穴」建立竹北蓮華寺就是要剋竹塹城「魚穴」。

新竹城隍廟地址: 新竹城隍廟美食7|林家芋泥球

西大發城隍包可是新竹城隍廟必喫美食,不僅食尚玩家納豆及曾子餘曾經來採訪過,許多人來西大發買包子更是一大袋一大袋的買,算是新竹超人氣排隊美食。 2023新竹城隍廟必喫美食推薦ptt,城隍廟美食地圖強棒出擊! 新竹城隍廟夜市,可是許多新竹人,甚至是外縣市的遊客都喜歡來喫美食的地方。 新竹城隍廟美食區2020年整修後,環境也變得更美更好逛了。 如果喫完後對肉圓滋味戀戀不忘,林家肉圓還準備了外帶肉圓、肉圓與貢丸禮盒,當伴手禮或是自己喫掉都很合適。

新竹城隍廟地址: 新竹城隍廟夜市 住宿

城隍為專門掌管陰間與陽間賞罰善惡的神明,因此城隍廟的佈置猶如古代的衙門。 創建於西元1748年,其廟宇規模在當時是全臺之最,廟埕的市集小喫攤,成為新竹特色之一。 光緒十七年(1891年)由新竹仕紳林占梅、林汝梅兄弟在新竹城隍廟舉辦醮典,相傳林汝梅在此次醮典中委託張天師幫助都城隍升職。 廟前石獅子以泉州惠安黃塘玉昌湖青鬥石所製,因經過長期氧化作用,表面色澤墨綠、光滑堅硬。

看了這麼多鹹食,該來介紹一下這間在新竹城隍廟旁的燒麻糬專賣店「周家燒麻糬」,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都有排隊人潮。 新竹城隍廟地址2025 這家口味獨特的「西市汕頭館」,在新竹共有3間分店,而總店就隱藏在新竹城隍廟巷弄內,主打道地的汕頭沙茶火鍋,可以說是新竹才喫得到的代表性美食喔。 「鴨肉飯」系列也是新竹城隍廟週邊一絕,可以看到這一帶有非常多鴨肉料理老店。 接下來要介紹這家鴨肉許(許二姊),就是喜歡鴨肉料理的老饕不可錯過的一家必喫老店。

新竹城隍廟附近有「國雲城隍廟停車場」可以停車,距離城隍廟步行約1分鐘,相當方便。 相傳此處即為鯉魚穴口部附近,鯉魚之尾部在十八尖山,幾乎貫穿整個市區。 新竹都城隍廟已列為市定古蹟,每至元宵,花燈、人羣將廟宇妝點得熱鬧繽紛;每年中元節城隍出巡,更吸引各地信徒湧入。 新竹城隍廟地址2025 據史載,西元1891年,全臺官民在此舉辦護國祐民怯除災厄祈禱醮法會,晉封為新竹都城隍,為臺澎地區唯一的省級城隍廟,又因顯靈禦匪有功,光緒皇帝頒賜「金門保障」匾額,其後陸續獲歷代皇帝封贈,成為全臺官位最高的城隍爺。 苗楊冬瓜仙草絲,曾獲選為風城美食節非喫不可的美食小喫之一。 苗楊冬瓜仙草絲使用的仙草是製作時間將近20小時,經過長時間的熬煮、濾渣、急速冷凍的製作過程,口感扎實新鮮。

女生建議點小碗即可,搭配綜合煎或豬肝等小菜,就能喫得很飽。 搭乘高鐵的朋友,可於竹北站轉乘高鐵接駁車前往新竹市區 → 東門城圓環下 新竹城隍廟地址 → 往新竹市政府方向步行至中正路 → 左轉中山路 → 約400公尺可抵達新竹都城隍廟。 在城隍廟口吃飽喝足之後,離開前別忘了帶上淵明餅舖的水蒸蛋糕作為伴手禮,堅持傳統古法製作方式,現切現賣絕不擺隔夜,採少見的秤重方式計價,共有肉燥、紅豆、芋頭三個口味,分為小盒單口味、中盒雙口味以及大盒三種口味綜合三個尺寸。 外地人要到新竹市拜拜,通常都會去位在北區中山裏的新竹都城隍廟。 參拜順序首先是正殿前天公爐、正殿城隍爺爐,再左進法蓮寺觀音爐,寺後彌勒爐,再到後殿城隍夫人爐,完成四殿五爐的祭拜儀式。

新竹城隍廟地址: 新竹城隍廟美食2017

來到新竹想要品嘗在地美食,首推就是新竹城隍廟,這裡形成了「小喫一條街」的傳統美食街盛況,也是在地老字號美食、小喫、老店雲集的一級戰區。 除了最知名的「新竹米粉」跟「新竹貢丸」,還有許多你不知道的新竹美食,像是飯麵類,如鴨肉飯、肉燥飯、炒米粉、羹麵等等,每家都非常厲害! 本文新竹城隍廟美食懶人包分享10家最經典、必喫的名單,不要再說新竹是美食沙漠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