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海拔高度約一千四百五十公尺的宇老觀景臺,雖然天氣不是理想,但還是飽覽了雲霧中的山巒景緻,山稜線的綿延盡收眼底。 以娜的店座落在新竹縣尖石鄉宇老部落中,是旅客往返司馬庫斯時必經之路,不少人會特別上山來以娜的店品嚐美味料理,因為店家主要提供無菜單料理,每次來以娜的店用餐,都會喫到不同的驚喜餐點,是尖石美食代表店家之一。 坐在以娜的店用餐的同時,座位看出去的窗景令人著迷,成為不少人心之所向的店家,因為用餐的同時,也在美景的療癒下,解開了從城市背上山來、因為繁忙而疲憊的自己。 原民會近年逐步協助全臺五個部落溫泉規劃打造,有臺東縣紅葉谷溫泉、屏東縣旭海溫泉等等,而新竹尖石鄉的「秀巒溫泉」則是第五個。 由於地處偏遠,興建及鑿井探勘溫泉都相當困難,但最後歷經十一年,秀巒溫泉會館終於在2022年啟用開幕。 秀巒溫泉為中性碳酸氫鈉泉,溫度約43-52℃之間,溫泉水質清澈且無味,有美人湯泉之稱。
- 這是位於泰崗部落,以鐵皮搭建的高大娘食堂,黑板上各種菜色,幾乎都是使用山上食材料理,黃金泡菜是大白菜用的,南瓜上面特別淋上蜂蜜烤製,外觀看來可口,品嚐後更是味美。
-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石磊教會共有三層樓,在二、三樓禮拜堂,純白結構,望向窗外可見抬耀、馬裏光部落,楓樹林在大山一點紅,真是可愛。
- 現在秀巒野溪溫泉只剩這處,控溪吊橋旁步行下溪牀,約170公尺處,大石一側,可享受野湯,同時近距離欣賞軍艦巖美麗景色。
- 於街道上走走,喫一份這裡有名的宇老臭豆腐,將宇老派出所一旁設有的尖石後山地圖研究研究,前往距離這車程約17-21分鐘,秀巒軍艦巖、玉峯老鷹溪步道。
- 而一旁的「錦屏一號橋」也有著許多雕像代表泰雅族文化的雕像,每一座都有著屬於他不同的主題故事,周邊也有許多充滿故事的雕像可以慢慢遊覽欣賞。
- 以娜的店座落在新竹縣尖石鄉宇老部落中,是旅客往返司馬庫斯時必經之路,不少人會特別上山來以娜的店品嚐美味料理,因為店家主要提供無菜單料理,每次來以娜的店用餐,都會喫到不同的驚喜餐點,是尖石美食代表店家之一。
不過,當時的青蛙石步道缺乏整修與規劃,即便是假日也是小貓兩三隻,整體相當沒落。 隨著青蛙石天空步道在2018年整修完成開放,步道建置在那羅溪的河道溪谷上,讓人沿著青蛙石步道穿梭在森林之中,最後走上透明的玻璃彩虹步道,站在懸空的那羅溪上,欣賞飛瀑與青蛙石的氣勢磅礴,遠眺電影賽德克巴萊拍攝的場景。 只有一日時間,可以在前山,將你我耳熟能詳,位於錦屏全新竹唯一天空步道,青蛙石天空步道園區、全臺最低海拔〈北德拉曼神木步道〉,還有六處位於前山溫泉泡湯區,紓解城市煩憂。 尖石鄉環境開發汙染少,水質清澈乾淨,相當適合養殖鱘龍魚,於是這裡就逐漸發展出許多業者養殖鱘龍魚。
尖石鄉: 錦屏長老教會:被稱之「臺灣怪屋」的石頭教會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石磊教會共有三層樓,在二、三樓禮拜堂,純白結構,望向窗外可見抬耀、馬裏光部落,楓樹林在大山一點紅,真是可愛。 這是位於泰崗部落,以鐵皮搭建的高大娘食堂,黑板上各種菜色,幾乎都是使用山上食材料理,黃金泡菜是大白菜用的,南瓜上面特別淋上蜂蜜烤製,外觀看來可口,品嚐後更是味美。 秀巒跟玉峯村可連結旅遊,像是途中可短暫停留宇老鞍部景觀平臺,飽覽玉峯村遼闊山景,邊聊起遠處就是泰崗部落,太陽照射最充足的地方,明天會經過的玉峯大橋,紅色小小的就在前方。 巨石雖長期受烈日與暴雨的侵襲,卻依然屹立不搖,象徵著尖石地區的原住民在艱困的環境中,不怕艱難、越挫越勇的精神。 尖石鄉 之前巨石下有著一間小廟,但在前幾次颱風中被洪水沖走了,也無做後續重建,可惜了這樣的特殊景象。
於街道上走走,喫一份這裡有名的宇老臭豆腐,將宇老派出所一旁設有的尖石後山地圖研究研究,前往距離這車程約17-21分鐘,秀巒軍艦巖、玉峯老鷹溪步道。 順行,這是第一天我們常活動的秀巒村,仔細看,泰崗部落就在左上房子最多的地方,右上角有零星房屋就是錦路部落,而養老部落已經在更右側,被前面坐山稜線擋著。 跟著我們走進尖石鄉後山,村子裡許多的美,許多的傳統,許多隻要行經山間道路,那個是我同學、那個是我親戚,逢人就打招呼,都是一家人自在生活的暖暖人情,逐步探訪。 而一旁的「錦屏一號橋」也有著許多雕像代表泰雅族文化的雕像,每一座都有著屬於他不同的主題故事,周邊也有許多充滿故事的雕像可以慢慢遊覽欣賞。 進入尖石鄉時,首先會經過了尖石鄉公所,尖石鄉公所的外觀與一般印象中的鄉公所不同,擁有特殊造型外觀的尖石鄉公所,新穎而亮麗,圖騰中的紅黑菱格紋帶有濃厚的泰雅族的風情。 尖石鄉公所對面是已經封館的原住民文化館,雖然已經閒置中,但觀景平臺還是可以上去的,在上頭可以眺望整個尖石村。
尖石鄉: 北角吊橋:全臺第二長吊橋!尖石的起點之初
來經費與人力的到不足,因此延宕12年才「勉強」完成主體,但內部的設備依然欠缺。 中間過程更長達七年時間教會內無水、無電、無窗、無燈,靠著其他教區教友的奉獻,纔能有今天整體結構的完成。 尖石鄉2025 仔細看錦屏教會外牆,用較大卵石所堆砌,特殊的造型也讓人看了一眼就留下深刻印象。 北角吊橋為全臺第二長吊橋,採用紅橋門架與鋼纜懸吊系統設計,以19公尺高的橋柱、紅色的橋身橫跨油羅溪,吊橋單跨度長達220公尺,它僅次於南投長350公尺的坪林吊橋,是全臺第二長吊橋。
- 鎮西堡後山有一處神祕的原始檜木林,估計森林中至少存在著超過兩百棵紅檜、扁柏巨木,當中有五分之一,都足以躋身林務局所宣稱的臺灣十大神木之列。
- 傳說在從前泰雅族社會裡,有隻大青蛙追食一大羣的蚊子,最後有隻蚊子成功逃離並奔上山頭,青蛙被岩石與高山所阻隔,青蛙只能瞪大眼睛癡癡的望著山頭,終究變成了大岩石。
- 除了住宿之外,度假村也提供餐點,以尖石養殖的「鱘龍魚」為主軸去料理製作,每道料理都喫得的山味的鮮甜與純粹,大啖鱘龍魚套餐料理。
- 2014年鎮西堡檜木連續遭以挖洞方式盜伐,居民不滿政府無能護林,鎮西堡部落會議決議在主要林道上設柵門夜間封山,自力救濟護林。
- 此時許多小朋友拿著籃球與運動器材,一溜煙的從教室衝到了操場上,與我擦肩而過的同時,也不忘跟我熱情的問道:客人好!
一句簡單的問候打開了我們與老師間的話匣子,簡單的介紹了校園的環境,侃侃而談之餘,鐘聲又再度響起,老師們紛紛趕著去上下一堂課。 此時許多小朋友拿著籃球與運動器材,一溜煙的從教室衝到了操場上,與我擦肩而過的同時,也不忘跟我熱情的問道:客人好! 尖石鄉 簡單一句問候又再度溫暖我心,這所嘉興國小的老師真的教導有方,每個小朋友都相當善良與熱情有禮貌,對這所學校的印象大大加分。 現今的新竹120縣道前身是沿著日本人興建的臺車軌道而舖設的,沿著新竹120縣道的終點,來到了煤源部落。
尖石鄉: 🚗 尖石景點一日遊|地圖景點攻略
2014年鎮西堡檜木連續遭以挖洞方式盜伐,居民不滿政府無能護林,鎮西堡部落會議決議在主要林道上設柵門夜間封山,自力救濟護林。 尖石鄉2025 公尺, 臺灣百名山之一,山頂有顆編號1531號的二等三角點基石,是桃園、新竹屋脊的最高峯。 這是個完全融入於大自然,餐廳內品嚐套餐馬告野菜鍋、紙包烤蔬果鱸魚等料理,還可邊欣賞窗外羣山美景,魯壁一家人餐廳民宿。 雖然老鷹溪步道長只有900公尺,見過因為地殼變動,有特殊節理的老鷹石,最後到裡埔瀑布(老鷹石瀑布),近觀瀑布沿陡峭山勢傾瀉而下,站在大石頭上閉眼聆聽自然、水的聲息,慢著來,仍可在這待上半天,盡收山間療癒人心的風景。 岔路陡坡向下,經過竹林,則可近距離觀賞軍艦巖,是屬絕佳位置,不過碎石混泥土路,容易滑動,行走時務必小心。
尖石鄉: 旅遊
溪牀邊軍艦巖聳著身軀,更為壯觀,細觀它巨巖一層一層堆疊的樣子,真像極要出航大船,不用刻意雕塑,自然的力量直教人不可思議,風景美不勝收。 現在秀巒野溪溫泉只剩這處,控溪吊橋旁步行下溪牀,約170公尺處,大石一側,可享受野湯,同時近距離欣賞軍艦巖美麗景色。 於宇老、田埔後抵達秀巒部落,尚未接近意象雕塑入口處,玉峯溪溪谷潺潺流水,跟楓樹林簇擁在軍艦巖、軍艦巖吊橋即可窺見。 我們緩步朝軍艦巖步道而行,這段路以階梯、泥土路鋪設,到軍艦巖吊橋約5分鐘左右,簡單好走,就可在橋上遠眺左側軍艦巖、右側控溪吊橋。 乘大自然山林古道、友善耕作,與土地和平共處而起,新竹尖石鄉秉著祖先留下來好的傳統及習俗,將尖石最美的樣子,不只是作為景點讓旅人走訪、遊歷,緩步之間更能認識原住民傳統文化。 花了十一年時間才完工的「錦屏教會」之前曾被報導為「臺灣怪屋」,並指出錦屏教堂虛有其表、四不像。
尖石鄉: 尖石巖:油羅溪上的尖石
由於座落在尖石鄉的入口,被稱之為「門戶地標」,在翠綠山谷襯託中紅色橋體更加艷麗。 鎮西堡後山有一處神祕的原始檜木林,估計森林中至少存在著超過兩百棵紅檜、扁柏巨木,當中有五分之一,都足以躋身林務局所宣稱的臺灣十大神木之列。 早年林務局禁止泰雅族人進入其傳統領域土地使用,致使林務局人員與新光、鎮西堡的原住民糾紛不斷。 1986年在砍伐五峯鄉的林木殆盡, 林務局準備著手秀巒村的森林砍伐, 前進到新光部落時,便遭到鎮西堡與新光兩部落居民激烈抗爭而被迫中止。 原住民傳統意識與部落財產觀念,加上對土地的權利優先於國家存在的主張,不惜與林務局發生衝突,終於保護鎮西堡鄰近的檜木森林而得以永存。
尖石鄉: 新竹、尖石一日遊|打開上帝部落的玄關・18個尖石景點、交通、美食、住宿
除了峇裏森林溫泉渡假村可以喫到鱘龍魚喫外,尖石鄉內還有多家餐廳也提供鱘龍魚料理,而這間錦屏美人湯館同樣提供日歸溫泉及住宿,也提供好喫、美味的鱘龍魚料理,而且主打「鱘龍魚創意料理」,與其它餐廳互別苗頭。 尖石鄉 隨著道路的蜿蜒、海拔高度拉昇,雲霧開始繚繞,周圍的風景逐漸荒涼,我們終於進入雲霧的頂端。 距離錦屏部落二十分鐘車程的「宇老觀景臺」座落在尖石鄉的前後山之間,是欣賞尖石鄉風景最棒的展望臺。
尖石鄉: 尖石地圖
於日治時期1910年到1913年, 共有三次隘勇線前進戰役李崠山事件,當時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更親自坐鎮兩個月督戰。 李崠山位居當時原住民族勢力範圍, 宜蘭、臺北、桃園、新竹的中心地帶, 泰雅族稱之為Tapong,蕨類之意, 其最高點稱為Rubi,為草地或苔蘚類, 意指植被茂盛人跡罕至之意, 乃大漢溪中上游與油羅溪流域的分水嶺。 李崠山地區乃泰雅族之傳統領域, 日治時期的內灣馬裏闊丸社、卡澳灣社、後山馬裏闊丸社及基那吉社等四大族羣。 鴛鴦湖屬於高山湖泊生態系,在湖旁有許多參天大樹以及原生植物約有一百四十種,共分為水生、溼生與中生三種植物羣落,除了擁有眾多的植物品種之外,這裡也經常有鳥類羣聚。 鴛鴦湖屬於自然生態保育區,欲前往鴛鴦湖的民眾必須事先申請甲種入山證,才得以一窺鴛鴦湖的神祕景色。 而後來觀光產業興起,民國九十四年,尖石鄉公開始設立「復興一坑」礦坑園區,逐步修復各式採礦設備,包含臺車軌道、捲機場等等,讓來訪民眾能探尋空屋軌道及塵封的礦坑口,遙想當年的採礦盛景。
尖石鄉: 新竹尖石鄉,臺灣經典山城小鎮
市集簡單好逛,販售不少泰雅族原民伴手禮、風味料理等等,冷飲熱食應有盡有,但是平日略顯冷清,讓顧攤位的原住民朋友略顯清幽,但他們還是不忘熱請的招呼往來的旅客。 尖石鄉的交通與觀光資源不比一般縣市來的發達,但也因為如此才讓尖石鄉內的美麗景緻原始的保留下來。 你會發現沒有太多的人為幹擾與破壞,沒有太多的水泥建物,沒有太多的吵雜喧囂,有的是山林間的寧靜、森林的芬多精,與遠離塵囂的好心情,找個時間來泰雅原鄉旅遊,感受尖石鄉帶來的意想不到的驚奇。 1927年(昭和二年)大溪郡蕃地的「控溪社」、「泰亞崗社」與「田埔社」改編入竹東郡蕃地。
週末放假玩新竹
尖石鄉公所是尖石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尖石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新竹縣政府。 尖石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5課2室等7個內部單位及1個附屬機關。 根據新竹縣尖石鄉戶政事務所統計,2021年底尖石鄉戶數約2.9千人,人口約9.6千人,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秀巒村與義興村,2021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2,305人與664人。
秀巒溫泉會館內設有兩個戶外大眾浴池,換穿上泳衣後可以一邊欣賞山林美景及聆聽山谷裡的潺潺流水聲。 如果希望希望隱密一點,會館也有提供八間室內湯屋及住宿,每間溫泉湯屋都有不同主題設計,看出去的風景也截然不同,是個很適合一年四季都來體驗的溫泉會館,體驗秀巒溫泉所帶來的療癒感受。 尖石鄉因為山脈,分成前山、後山兩大區域,前山有5個村落(新樂、嘉樂、錦屏、義興及梅花村),後山有2個村落(秀巒及玉峯村),從制高點宇老觀景臺,海拔1,450公尺為劃分分界。 在水系上,後山的秀巒、玉峯村仰賴大漢溪上游,也就是石門水庫;前山則以那羅溪,還有油羅溪上游,作為飲用或灌溉用水。
尖石鄉: 住宿玉峯村,發現村落可愛日常
平方公里,佔新竹縣的三分之一強,西與橫山鄉為界,東至鴛鴦湖保護區,北和復興鄉為鄰,最南以中央山脈的品田山和臺中市為界,由於鄉境內全為山嶽地帶,氣候平均溫涼、地廣人稀、堪稱新竹縣的綠色命脈。 滿分是個喜歡出遊拍照的女孩,相信親眼看見的美景,一定比相片來得精彩;和Kevin記錄每一次的旅行,拍下屬於我們最美的畫面,寫下每一次的親身體驗,再美的景色都一定要與景合影,咱們熱愛旅行出走,並分享給和滿分一樣喜歡到處賞景美拍的旅人。 尖石鄉 長老接我們入內,就有一桌長老孃使用在地蔬菜,料理的家常菜,還有小朋友下課最喜歡買零嘴的雜貨店,品項不多,卻也讓他們心滿意足。 餐廳空間寬敞舒適,以木頭暖色調打造,分成個用餐區域,皆能遠望山林與部落交疊出的景色。 入內每人消費一份餐點或飲品,餐點現點現做,在等候的時候可以看著窗外發呆,或是在後院散步走走,都不覺得無聊。
高大娘食堂位於泰崗部落,會有這麼天然的食材,可是高大娘有別於他人,喜歡學習、製作獨到的滋味,從跟爸爸種植水蜜桃、養蜜蜂,也使用檸檬香茅、松柏削枝、刺蔥做成精油,牆上也可以看到藍染,慢慢一點一滴親手完成。 而秀巒村,是於四百多年前,泰雅族的賽考列克亞族從南投仁愛鄉,沿山脈遷徙,全村共有田埔、秀巒(控溪)、泰崗、錦路、養老、新光、鎮西堡7個部落集結而成。 自1913年(大正2年)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親自率軍剿討泰雅族基那吉羣為始,至1926年(大正15年)埋石之盟為止,長達13年的原住民族武裝抗日活動。 尖石鄉民代表會共有7位鄉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2席鄉民代表、第二選區2席鄉民代表、第三選區3席鄉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7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 尖石鄉北接關西鎮,東北鄰桃園市復興區,東鄰宜蘭縣大同鄉,南接苗栗縣泰安鄉、臺中市和平區,西鄰五峯鄉、橫山鄉。
近年金盞花製作而成的保養品、化妝水、洗面乳席捲網路,不少人肯定都聽過或是買過! 來到新竹尖石鄉,距離內灣老街不遠的尖石鄉「那羅部落」被稱為「黃金香草部落」,因部落中種有廣達三公頃金盞花田,每當金盞花盛開時,碧綠的山谷被點上點點黃橘色彩。 現在尖石鄉也舉辦那羅灣金盞花季系列活動,歡迎遊客來尖石鄉那羅灣產業園區走走,不只是單純賞花,還能體驗採金盞花及相關的手作體驗,是期間限定的新竹尖石景點。 薰衣草森林在臺灣有多家分店,雖然同為一個體系,但塑造出的氣氛都不盡相同,各有特色。 薰衣草森林尖石店座落在羣山環繞之間,當薰衣草開花時,一片搖曳的紫色吸引許多旅客慕名前來賞花,是薰衣草森林最熱鬧的時節,而薰衣草花季之外,園區中仍然有許多不同季節的花卉可以欣賞,最棒的是傍晚還會有螢火蟲紛飛,是屬於夏天才有的景色。 嘉興國小採沒有圍牆的校園,下課鐘聲剛響,幾個老師拿著課本三三兩兩的離開了教室,看見我們的來到問道:來尖石鄉旅遊嗎?
,佇立在大漢溪中,是一座在大漢溪谷中的巨大岩石,三角尖形的岩石有如大型軍艦的船頭,搭配船身下湍急的溪水,彷彿是一艘大型的軍艦正緩緩的駛入碼頭,因此被命名為擁有萬千氣勢的「軍艦巖」。 登山吊橋是觀賞軍艦巖的最佳賞景點,不僅可以看見軍艦巖的全貌,還可俯瞰整個溪谷的秀麗景色。 多公尺,型態雄偉的巨石,雖長期受大自然烈日與暴雨的侵襲卻依然堅毅挺拔,象徵著轄內原住民在艱困的環境中,不怕艱難、越挫越勇的精神,故以尖石為鄉名。 另尖石兩側尚有「尖石公」與「尖石母」二塊巨石,相傳以前在上游時是相連著的,後被洪水沖斷分隔左右岸,如同不離不棄的夫妻,故稱夫妻石,靠溪邊的為夫石,在溪流中間的為妻石。 1958年當時石磊教會在石磊國小旁的空地,只用竹子造建而成,後來因為信徒逐漸增多,於1973年江添典先生奉獻土地,纔有現在教會新所在。
去年3月新建完工,位於玉峯村老鷹溪瀑布原名裡埔瀑布,因為地處偏鄉深山,大眾交通工具不易到達,沿步道長約900公尺,瀑布美如仙境,在社羣引發熱議,成為不少網紅前往拍照打卡,熱門景點。 魯壁一家人座落在宇老部落往司馬庫斯的路上,是不少旅客往返司馬庫斯時會選擇停留下來用餐的餐館之一。 魯壁一家人如其名,緊靠著魯壁,店內看出去是270度環繞的山巒美景,遠方的山稜線就像是畫作,綿延不斷。 店內提供簡餐及預約制的無菜單料理,也提供特色簡餐,有蔬食牛肉鍋、全素蔬菜鍋、火烤鐵板豬肉、紙包蔬果鱸魚,讓人每次拜訪都會喫到不同的驚喜,只要魯壁一家人有開門營業的時間總是座無虛席,是極具代表性的尖石美食店家。
尖石鄉: 尖石鄉後山旅遊二日景點推薦
在日治時期,日本人為了要將尖石鄉內砍伐的高級木材運送出去,從竹東興建了一條臺車鐵軌深入水田部落與煤源部落,軌道拆除之後,也變成了當今的柏油路。 在第24屆金曲獎拿到三項大獎的殊榮,囊括了評審團獎、最佳演唱組合獎及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的「歐開合唱團」,他們就是來自煤源部落。 尖石鄉 那羅市集是青蛙石天空步道的售票口,也是旅客搭乘接駁車前往青蛙石的主要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