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芭廚的妹妹一同加入經營,後來改名為謝謝,除了招牌的古巴三明治,還有墨西哥捲餅、手打漢堡等料理。 位於燦坤3C─基隆旗艦店後方的巷子內,位置隱密,但因為用心的佈置跟豐富的料理,讓許多家庭旅客慕名而來,爸爸媽媽帶著孩子一起享用美味早午餐。 餐點所使用的食材都來自基隆在地老店,像是純肉鬆起司蛋使用的吐司跟肉鬆,分別來自於朋廚麵包店以及美味香。 烏龍麵不論是湯的或是乾的都很推薦,我個人麵食類大都愛喫乾的,店家會詢問是否要加醬汁,熱麵帶出油蔥酥及調味的芹菜末香氣,烏龍麵條口感Q彈、扎實、不軟爛,這是我愛的口味。
- 沿著基隆港的港邊有許多臺味濃厚的早餐老攤,不僅價格實惠,食材也新鮮不馬虎,跟著在地人錢偉銘(泥鰍)的腳步,一探基隆美食達人的口袋名單!
- 炸麵包外酥內軟口感滿好也不油膩,每口都可以咬到不同的餡料,香香甜甜好喫是挺好喫。
- 小時候中秋節必買的糕餅,每次逢年過節都要排隊,到現在依舊如此,Monica喜歡綠豆沙口味,沒想過嘗試咖哩口味(有點機車),但咖哩酥好像很多人買,喜歡咖哩的朋友可以品嘗一下。
- 因此,需要多一點時間等待,等待老闆煮出熟客纔有的專屬味道,要鹹一點還是淡一點;要煮老一點還是嫩一點。
- 天婦羅是基隆廟口美食代表之一,新鮮的魚漿炸成,搭配爽口的小黃瓜,去油膩,一定要來一份喔。
- 店裡主打甜甜圈,櫥窗內整齊擺放的多拿滋,多達九種口味可供挑選,甜的、鹹通通有,花生厚蛋火腿、蛋沙拉創意口味意外好喫,喜歡多拿滋、甜甜圈別錯過。
- 黑白切建議一定要點吸滿湯汁的油豆腐及吉古拉,還有天梯及小肚都處理得極好,配上薑絲再加上生辣椒醬,很夠味。
- 早午餐與炸物吧混搭的小店–APM,4個年輕人創業的店面,用AM與PM兩個英文字組成的店名,在這兩個不同的時間,分別有兩組人馬販賣不同的料理,AM是賣早午餐,PM則是賣炸物,白天晚上各有各的精彩。
位於孝三路的基隆長腳麵食是基隆人認證的懷舊老店,基本上在地人都有聽過或喫過,早上七點營業,已開始有老饕陸續上坐,對於基隆人來說,喫份乾麵搭配扁食湯,用懷唸的好滋味拉開一天的序幕已成為固定的早餐模式。 咖啡牛奶的瓶子很可愛,很像是小時候營養午餐附的飲料瓶,瓶蓋一打開就有咖啡的香氣,喝起來很像是伯朗咖啡,但少了一點甜多了一點牛奶味,重點喝起來不會甜到膩口,還會有一點點苦味回甘,還不錯喝。 很簡單明瞭,劃分炒麵和湯類,炒麵就什錦炒麵和肉絲炒麵兩種,可以選擇要不要咖哩、麵條也能油麵、烏龍和米粉擇一,要做成湯麵也沒問題。
基隆廟口早餐: 基隆早餐系列|這就是基隆人的早餐!「天天來鹹粥」在地老味道只要佛心銅板價十元
天天來鹹粥是基隆在地人每日會想來上一碗的古早味好喫早點,一早喫鹹粥配上新鮮炸物,再沾點口感靈魂的好喫特調醬汁,讓各種炸物變得更好喫,活力滿滿! 蒸好的大腸圈,看起來緊實,也油亮油亮的,飽滿米粒透著油蔥香氣,特色就是店家堅持用新鮮豬腸衣灌製,再跟豬內臟一起放在蒸鍋當中,所以還有豬肉的香味。 建議可以先來一口原味的,再來試試店家的沾醬,巧妙各有不同,都是美味。
民國43年,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臺灣進入「美援時代」,美國過剩的小麥,因此衍生出臺灣人印象深刻的「麵粉袋內褲」,基隆港便首當其衝。 天才剛要亮,走在信二路上,如果聞到一陣香味,接著抬眼望去,便能看到人潮,這就是讓D先生魂牽夢縈的周家蔥油餅。 珠記咖哩飯賣的餐點主食就咖哩飯、焢肉飯與豬腳飯,不論是內用的還是外帶的便當一律都60元,以上桌的咖哩飯份量來講,60元價格真的會讓人驚呼太便宜了,另外外帶咖哩便當可以將咖哩與飯分開放。 新鮮手工製作的吉古拉,以鯊魚魚漿為製作原料,抹到鐵串上利用高溫炭烤,放置到約莫一公尺長的烤臺上慢慢轉動烘烤,每支吉古拉都是純手工新鮮捏製,喫得到迷人炭香的Q彈好滋味,到基隆正濱漁港踏青千萬別錯過。
基隆廟口早餐: 基隆廟口 | 廟口周邊停車、交通資訊
切片排骨覆蓋整個飯碗,醃製過的肉排甜甜鹹鹹,先炸後滷的料理方式,讓排骨保有炸物的酥脆,但又帶有滷汁的香氣,可口的讓人忍不住想大快朵頤。 說到基隆宵夜、基隆深夜食堂,就會聯想到凌晨一點半開賣,賣完為止的基隆俞家清魚湯,說是撐著眼皮也要喫的在地美食也不為過! 即使店家位置交通不甚方便,深夜時段也無大眾運輸工具,每到半夜店門口還是大排長龍。 基隆排隊美食阿華炒麵,主打什錦咖哩炒麵,咖哩醬汁濃鬱,麵條滑順,雖然內用桌數不多但翻桌率算是挺快的。 什錦咖哩炒麵配料相當豐富,內含肉片、蝦子、蛤蜊、豬肝與竹輪等,咖哩醬汁鹹香濃鬱,帶點微辣,屬於臺式咖哩風味,只是份量大部分男生可能會喫不飽,不過倒也無妨,剩餘的肚子空間正好可以留給其他基隆廟口美食。 阿華炒麵在暖暖也有一家分店,尋找暖暖美食的旅人也能考慮去阿華炒麵暖暖店覓食,只是營業時間沒有總店那麼長。
- 基隆距離野柳、金山非常近,距離瑞芳九份、十分等觀光重地也不遠。
- 這一家不一樣的夜市小喫,這家店也很妙,一整排的小菜,看起來像是在賣清粥小菜或是自助餐,但它真正賣的是鍋貼跟水餃,鍋貼皮脆內餡還帶有飽滿的肉汁,是在地人也會來排隊的名店小喫。
- 圖片來源:基隆海嗨編輯室攝影昇美早餐屋的成功分店位於成功市場旁,比起孝三店店面較大,內用的座位也較多、較寬敞,座位以四人方形桌為主,搭配繽紛多色的圓板凳,讓早晨顯得格外有活力。
- 基隆廟口21號魯排骨飯是不缺排隊的人潮,不管你是那個時段來的,觀光客坐在店內少數幾張桌子,在地則是打包便當回去,基隆廟口魯排骨這一味魯排骨,入味卻不軟爛,更帶著微微的咖哩香氣,在配著淋上滷汁的白飯與酸菜,不一會兒功夫這美味就全下肚了。
- 孝三路的「三角窗麵擔」開業已逾60年,只賣乾麵與餛飩湯,陽春麵條加蔥油,平淡無色的乾麵越是咀嚼越是有滋有味,樸實無華的涮嘴,是遊子最思念的家鄉味。
- 除了滷肉飯,店內的其他品項也都不超過50元,營業時間更是從早一路開到半夜,無論何時都能品嘗到好滋味。
- 自行開車可以停在兩側入口附近的基隆東岸地下停車場站、博愛地下停車場。
基隆離臺北市區很近,大約20~30分鐘內就可以抵達基隆,但基隆市市區腹地較小,所以一下高速公路較容易塞車,我之前開車的經驗,大多都會車停在離基隆廟口夜市與國道一號高速公路附近的基隆東岸停車場與信二路公有停車場,再從停車場步行至夜市,都不用五分鐘的距離。 我們依戀的味道不會因為不甚舒服的用餐環境而打退堂鼓,而是繼續呼吸吐氣,咬著蔥油餅,大口吃餛飩湯,欣賞老闆的脾氣(笑。 一間開了將近百年的老店,早餐喫煮不爛的烏龍麵,還有一股在地味,就在基隆西岸六號碼頭旁邊,連基隆人騎車路過都是呼嘯錯過。 所以能有幸得知這間店,完全是感謝,感謝還有這樣的好味道繼續留存下來。 隱藏在孝三路巷弄裡的李家鍋貼饅頭,沒事先預訂可是很難喫到的。
基隆廟口早餐: ◆ 基隆廟口 |夜市地圖:
專門在賣自製大腸圈跟豬雜,大腸圈都是手工製做,喫起來糯米餡很Q還帶有油蔥的香氣,豬雜都處理到沒有腥味,記得一定要點上一份吉古拉,這也是基隆纔有的小喫。 這一家不一樣的夜市小喫,這家店也很妙,一整排的小菜,看起來像是在賣清粥小菜或是自助餐,但它真正賣的是鍋貼跟水餃,鍋貼皮脆內餡還帶有飽滿的肉汁,是在地人也會來排隊的名店小喫。 圖片源自IG帳號:ifunny.blog一盤煎餃一碗酸辣湯是內行人的必點招牌組合,酸辣湯用料相當實在,裡頭有滿滿的配料:豆腐、黑木耳、豬血和蛋花,一大碗只要40元銅板價,勾芡不會很濃,且喝起來酸辣夠味,相當開胃,CP值頗高。 如果想來點飲料的話,則很推薦可以點杯冰豆漿,喝起來豆香味十足,喫起來香濃順口,讓人一喝就著迷,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喝不停。
基隆廟口早餐: 周家蔥油餅
宵夜,店面左側設有停車位,提供沙拉、三明治、漢堡、飲品及炸物點心等早午餐美食,料理豐富美味,作為一家基隆健身餐店,浩克健身早餐。 宵夜以大份量的雞肉沙拉為主打賣點,用的是雞胸肉,還加上水煮蛋跟吐司,對於正在執行「碳循環飲食法」的健身者而言,可提供高碳日的飲食需求,所以常有健身者特地從市區前來用餐。 在基隆廟口夜市已有50年的「金茶壺八寶冬粉」,是許多基隆人從小喫到大的經典美味,就算到外地讀書或求職都還是很難忘「金茶壺八寶冬粉」的好味道。 金茶壺八寶冬粉由蝦米、蝦仁、肉塊、花枝、香菇、金針、木耳、竹筍組成,滿滿一碗料多實在、湯頭清甜,且冬粉喫起來Q彈有嚼勁,難怪會成為在基隆廟口延續飄香三代都不間斷的好滋味。 這間在廟口地58攤的營養三明治,不但夯到要發號碼牌排隊購買,價格也比一般的營養三明治貴上一些,但這家營養三明治就是有著迷人的魅力,讓許多人來基隆廟口夜市排隊的第一攤美食就是這家。
基隆廟口早餐: 仁愛區 蔬福素食早餐店
如果你真的有選擇障礙,也可以考慮通通打包帶回家,只要烤箱或微波爐就可以輕鬆將脆皮紅豆餅上桌,當然現點現喫才能嚐到最佳口感。 看著老闆大方塞進豐富餡料,邊排隊邊期待紅豆餅到手,唯一要提醒大家的就是現烤內餡有些燙口,必須小心食用。 位於騎樓二樓的廖媽媽珍珠奶茶看似不起眼,人家可是被美食節目、電視媒體報導的基隆名店,也是基隆人心目中的經典珍奶代表。 藏身於孝三路,若不是在地人帶路,走過路過也不會發現有這家店的存在,看到騎樓上的招牌別懷疑,大膽走上樓就對了。
基隆廟口早餐: 仁愛區 春美肉圓、益麵線羹
這次基隆旅遊朋友推薦了阿華炒麵,菜單主打咖哩炒麵,晝夜排隊內用、外帶的人都沒斷過。 基隆廟口早餐2025 基隆廟口早餐2025 話說我本來還以為看錯阿華炒麵營業時間,結果還真的是從早上十點營到到清晨六點,不管早午餐、晚餐和消夜都能喫阿華咖哩炒麵。 菜單經過多次調整,從自身口味去延伸,以早午餐的菜單為例,老闆之一是在地基隆人,喜歡東方美這類傳統早餐,所以菜單有增添內容跟品項。
基隆廟口早餐: 廟口紀家豬腳原汁專家
一般店家提供的分量都是小份的,但對於逛夜市而言這樣的份量十分剛好,讓人可以繼續嘗試其他食物。 除了經典臺式早餐–燒餅、油條外,蔥油餅跟水煎包也是基隆人的在地味。 基隆蔥油餅跟宜蘭那種厚餡三星蔥餅風格迥異,走的是一種海港鹹香薄片酥脆油炸煎後所綜合起來的美味。 而在基隆,喫蔥油餅必定搭配餛飩湯,是早餐絕妙組合,絕對值得一試。 📍周家豆漿店|基隆特色烤蔥油餅,人氣老店魅力不減 每到假日就大排長龍的「周家豆漿店」可以說是基隆最有名氣的早餐之一了! 基隆廟口早餐 基隆廟口早餐 基隆蔥油餅和其他地作法不同,先煎到半熟再放到烤箱烤,不僅把油逼出也增加酥脆感,剛出爐烤蔥油餅略微燙嘴,咬下去大量的蔥花的香氣十分迷人,老顧客常常一買就是幾十個。
基隆廟口早餐: 旅遊 熱門新聞
素志久菜單品項簡單,有碳烤三明治、長型麵包、厚片吐司和飲品,旁邊還寫著為何店名叫“素志久”,老實說,我每次都記成“素素久”,好喫到素素久(臺語),後來發現數字久也蠻好記得。 櫥窗擺著製作三明治的食材,聽說這裡的美乃滋是店家自己做的,也是三明治的靈魂,我本來不愛美乃滋,但朋友推薦一定要加,不能少這一味。 喫起來土司有炭燒的味道,沒有想像中那麼的酥,反而較為溼軟,豬排是用上兩片,喫起來較乾了一點,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入口,反而是花生醬救回來一點,份量上來說都可以當做主餐了,很足夠,喫起來超有飽足感。 基隆廟口碳烤三明治用紙袋包著炸豬排三明治,三片土司包覆著小黃瓜、蕃茄與炸豬排,佐醬就是特製美乃滋與花生醬,土司外層就能看到炭烤後的烙痕,豬排是先炸過後再上烤架烤過,最後佐上花生醬,這般獨特的作法大概也只有基隆纔有。 個人覺得好喫與不好喫是比較主觀的認定,畢竟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就像我個人覺得臭豆腐好喫很香,榴蓮不敢喫,而我很多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朋友剛好跟我相反。
八豆妖主打日式料理,店裡菜單品項超多,價格也都不會太貴,有一般的定食、關東煮,每個用料都很豐盛,能喫出老闆的用心。 基隆廟口早餐2025 店內還有烤物、炸物可以選擇,很適合下班買個燒烤回家配酒,讓你在家也能一解嘴饞。 基隆廟口夜市不能錯過的必喫,22號蝦仁羹豬腳蹄膀沒有名字就只有號碼,可是魯肉飯跟豬腳蹄膀可是超好喫的,是不能錯過的基隆廟口美食。 基隆廟口早餐 每到晚上或假日都要排隊的41號陳記泡泡冰,算是基隆廟口美食的老店,即使到現在還是堅持用手工去做的古早味泡泡冰,我個人都覺得不錯,每次來都會點上一碗花生泡泡冰,綿密又帶有花生的香氣,真的還蠻消暑的。
基隆廟口早餐: 廟口夜市必喫小喫
在基隆喫蔥油餅或是乾麵配餛飩湯、黑白切配大腸圈、米苔目甚至烏龍麵之外,我再介紹一個特別的「豆乾包」。 看起來像是淡水的阿給,實際上不同,三角豆乾裡面塞入醃肉餡料,然後再用魚漿封口,品嘗到肉香與豆乾、魚漿三合一的美味,相當花費手工現作的特色餐點。 陳家早點就在大馬路邊,一靠近就看到外帶排隊的人潮,我的習慣是先內用再外帶。 店內一直是相當忙碌的景象,最外面是幾個年輕師傅忙碌的將麵團壓成餅狀,麵團混入了蔥花及豬油等調味,先快速油煎到8分熟,再送入烤爐烘烤,香味讓排隊的人都伸長了脖子,希望可以趕快輪到自己:這樣外脆內嫩香氣十足的蔥油餅,早就成為基隆人最愛的早餐。
基隆廟口早餐: 基隆廟口夜市|5號吳記螃蟹羹油飯|只賣蟹肉羹與油飯的攤位
不過來訪當晚剛好沒有很多人,覺得店家態度有點不親切@@沒有客滿,內用還必須等前一組客人點完餐且上完餐,才能點餐,但主要是店家口氣也不是很好。 陳家早點,又稱陳家蔥油餅,在地熱門的中式早餐店,也是食尚玩家推薦美食,賣的是蔥油餅、豆漿及餛飩湯,但與周家蔥油餅、東家館相比,尺寸小一號,味道卻不減。 一早就可以看到滿滿的排隊人潮,除了蔥油餅、湯頭鮮美的餛飩湯跟帶點冰沙的豆漿,也是陳家蔥油餅受歡迎的美食選項。 好久沒介紹基隆美食,可能常在喫,太日常了就沒有特別寫,這間老字號基隆早餐「周家豆漿店」,凌晨四點半賣到中午,時常有大批的排隊人潮,可外帶可內用,五十年老店連在地人都認同的好味道,專賣蔥油餅、豆漿,光蔥油餅就讓周家豆漿店做到生意強強滾,好滋味讓人心服口服。
基隆廟口早餐: 仁愛區 汕頭沙茶麵
婆婆來臺北探望我們的早上,總會先買好9號攤雞蛋麵包跟一手可可亞,這是除海鮮外,她心目中最棒的基隆伴手禮。 圖片來源:基隆海嗨編輯室攝影圖片來源:基隆海嗨編輯室攝影圖片來源:基隆海嗨編輯室攝影嶄新的一天,就是要用美味的早餐作為開場,昇美早餐屋美味又衛生的餐點,從三明治、漢堡到蛋餅,都具有其他店家沒有的抹醬和特色,是最適合早晨開場白的不二選項。 滷肉飯是臺灣指標性的大眾美食,基隆的滷肉飯更是特別好喫,不容錯過!
基隆廟口早餐: 旅遊臺灣
而柔軟的魷魚在經過老闆娘巧手油炸料理後,小小圓桶的造型,也是相當好喫有特色。 位在信二路上,空間不大,門口兩側常常排滿人,他們全都為它而來,在烤箱旁的鐵架上,一層層鐵板,上面擺滿外皮焦脆的蒽油餠,圓圓的,體積不大,但一口咬下卻是滿滿的蔥花香。 作為袁彬推薦的早午餐店,過去在31號橋下,就有一羣死忠的支持者。 基隆廟口早餐 現在POPO Sandwich店面改到信義區義三路巷子內,內用空間增加,除了單人的吧檯區,還有多個座位區,也多了2樓的空間,佈置擺設更加精緻華麗,料理項目也變得豐富及多元。
因為他們的工作需要大量勞動,像我們現在一樣只喫三明治是不行的,加上基隆多雨潮濕(這點倒是從古至今都沒變),所以一大早當然得喫一些「油湯」的東西,暖暖胃、暖暖身子,纔好上工。 另一間讓D先生讚不絕口的必喫早餐店,便是這五層豬腸湯,他說「這可是基隆獨有的美味。」看他這麼激動,真想問要不要乾脆搬來基隆。 這塊蔥油餅的厲害之處在於,店家先煎後烤,烤得極為酥脆,可以喫得出油脂的香氣,但入口卻不會感到油膩,並且蔥量下得很大方,讓內餡部分顯得軟嫩,蔥香味十足。 📍陳食滋味|日式小文青的創意甜甜圈專賣店,甜鹹口味多 基隆廟口早餐 簡單卻不失格調的清新風格,燈泡暖洋洋的照射在木製的檯櫃上,陳食滋味就這這樣一家令人舒服的文青小店。 店裡主打甜甜圈,櫥窗內整齊擺放的多拿滋,多達九種口味可供挑選,甜的、鹹通通有,花生厚蛋火腿、蛋沙拉創意口味意外好喫,喜歡多拿滋、甜甜圈別錯過。
基隆廟口早餐: 基隆宵夜 朱添鮮魚號
天婦羅是基隆廟口美食代表之一,新鮮的魚漿炸成,搭配爽口的小黃瓜,去油膩,一定要來一份喔。 雖然跟以前比起來有退步,但Monica喫的是小時候的記憶。 Monica從小喫到大,我的唯一選擇,花生口味,味道真的很香濃,因為我愛花生,所以…… 真的有賣其他口味拉,不喜歡花生的人有其他選擇。 炸麵包外酥內軟口感滿好也不油膩,每口都可以咬到不同的餡料,香香甜甜好喫是挺好喫。
基隆廟口早餐: 圖片授權/IG @missariesx2
#喜歡睡喜歡喫 #有美食的地方就有我 #自詡成為基隆第一文藝少女 土生土長基隆人,在不同城市居住過後,還是最喜歡基隆。 我家老公,每次帶國外朋友到基隆廟口,一定得喫一碗,平常都喫熱湯圓,最近愛上冰火湯圓,加上冰水,湯圓口感更Q。 基隆廟口早餐 記得小時候住基隆時,每到元宵節,買湯圓都得排隊,小時候好像每年都來排一次,這家湯圓堅持手工製造,只賣芝麻湯圓一種口味。 就算是下雨天,也是有不少人,這是Monica 2020年11月想念美食,再度從臺北飛奔到基隆晚餐所拍的照片。 」生意不錯,一條條比姆指略大的小香腸散發出迷人又邪惡的香氣,一條七元,攤位前還幫大家算好從1~45個的價格,蠻有趣的。 熱騰騰共共香的炸天婦羅口感紮實有彈性,加上小黃瓜和甜辣醬好好喫,碗裝是35元;我們四個人直接買一盒也是速速就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