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老街美食8大優點2025!專家建議咁做…

桃園大溪老街必喫豆花店賴媽媽豆花,豆花喫起來軟嫩入口即化,可以任選三種料,招牌必點Q圓,Q中帶脆是它的特色,花生跟紅豆也是煮得軟爛入口即化搭配碎冰,解膩又清爽,外帶時可選擇一碗或一桶家庭號的豆花。 基本上只有假日才會在市場販售的養生滷味-豆乾是我們最近到大溪老街旁的市場內發現的好喫豆乾,有三種口味,有招牌五香嫩豆乾、蜜汁椒麻小豆乾還有他們自推的超嫩爆漿軟豆乾。 來到大溪老街想要喫平價的港式點心,就來大溪國小斜對面的大溪港式點心準沒錯,所有餐點都是現點現煮,所以需要花點時間等候,不論內用或是外帶都很不錯! 大溪老街美食 Ann是蠻喜歡他們家的蝦餃、腸粉還有炸春捲,偶爾天氣冷還會點上一碗香菇雞湯來喝,整體來說Ann很推薦大溪港式點心。 桃園大溪|老阿伯現滷豆乾我覺得老阿伯現滷豆乾的滷味色澤看起來都很漂亮,但口味上都沒有太重,如果不沾醬油膏的話就是比較清淡的口味這樣。 不過整體喫起來口感都滿好的,平常會喫到的素雞我很喜歡,帶點Q脆,厚度切的也很剛好。

  • 大溪老街的主幹道是和平路,不過周邊叉開的小路還有不少店家,包含了中山路/中央路,旁邊又是市場,早上來時會很熱鬧(及擁擠XD),形成一整片的老街徒步區。
  • 不過如果是想喫甜湯圓的可能要失望了,因為他們家狀似三角金字塔形狀的湯圓是鹹湯圓。
  • 沿路記得品嘗花生糖、臭豆腐、油飯…等在地美食,最後來盤老阿伯現滷豆乾收個尾,外帶內用皆宜。
  • 雖然來過多次,不過之前都沒有拍照寫文記錄,現在常常帶著相機到處跑,去過/喫過的地方比較會留下足跡了,這裡分享了大溪老街周邊小點及有名氣的店鋪,也持續在更新中。
  • 在社羣軟體爆紅的爆米香霜淇淋是一間已經營四十多年歲月的「正豐米麩」,本店位在附近的中正路上,是間頗有名氣的老字號米麩專賣店,本店除了米麩外,還販售杏仁粉、亞麻仁粉、芝麻粉、紫米粉、米香…等,不過如果想喫霜淇淋,只有在和平店有賣喔。
  • 編編覺得不論內用或外帶都很好喫,食材都滷得顏色漂亮又入味,鹹香的滷汁每咬一口都能感受的到,搭配店家特製的辣椒醬,那種層次感喫過就超懷唸的,所以之後我家每次買都會不辣和辣的各買兩袋,一次喫好喫滿,反正喫不完冰回冰箱口感依舊很好。

阿杏臭豆腐雖不在大溪老街內,但在地經營30幾年加上各大電視臺報導,算是很熱門的店家,雖販售的品項滿多,但我最推薦的還是他們的家臭豆腐,外酥內軟搭配泡菜非常好喫。 曾因鄰近水路而繁華的大溪,吸引各地族羣來此落腳,匯集了許多世紀流傳下的傳統美味,而大部分人來到大溪旅遊都會選擇到老街喫美食,但可能不知,其實在老街周邊也有許多在地人激推的美食,下次來大溪千萬不能錯過。 喫完原味的蛋餅後,千萬別忘記要淋上在地居民大推的醬料,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濕潤口感和特調醬汁的鹹香。 此外若你跟小編一樣無辣不歡,還有店家特製的手工辣椒,喫起來比較屬於古早的那種辣味,可以感受到辣椒的香氣慢慢在口中發酵,最後真的會越喫著迷喔。 在點餐時,豆花有原味和抹茶可以選擇,店家會加入紅豆、花生、粉圓等配料。

大溪老街美食: 桃園市『大溪老街餐廳』 | 精選TOP 15間熱門店家

大溪老街上有兩家咔哩咔哩最知名,就是我們這一家,老味舖,兩家位置非常近,喫起來都差不多,都是現炸口感香酥脆,大都差在調味上,小朋友可能比較愛喫老味舖,粉比較多會比較甜。 用餐時間總是滿滿的人潮擠滿金字塔三角湯圓的店面,店內招牌就是道地客家古早味的三角鹹湯圓,Q彈的外皮,裏頭滿滿的餡料,來這真的一定要喫;另外油麵、滷豬皮、大腸等小菜都是不錯的選擇。 大溪豆乾跟一般的豆腐豆乾不同,是有特別加工過的黑色豆乾,我在德國亞洲超市也有買過上面就會寫「大溪豆乾」哈哈超酷。 這個豆乾的起源據說是在一戰時期經濟蕭條,黃大目黃家老闆娘想要賺錢又想要可以將豆乾放久一點所以發明瞭這個豆乾,不過當然其他在地店家也都說是他們自己發明的,除非有時光機不然不會知道到底是怎樣。 桃園大溪|老阿伯現滷豆乾海帶是我自己本來就很愛海帶所以點來喫喫看,有些人喜歡喫起來軟軟的海帶,有些人喜歡帶脆度的口感,我自己是偏後者,然後老阿伯現滷豆乾的海帶是介於中間。 【桃園】 澎湃豆花 南崁店|純白簡約 文青網美風臺式傳統甜點,內用豆花/嫩仙草 大溪老街美食2025 一碗60元任你喫到飽,冬季還有燒仙草、大湯圓 暖呼呼熱甜湯。

牆面和招牌放滿了上遍各大美食節目採訪報導,還有名人簽名,可見老阿伯現滷豆乾的知名度有多高。 再春食堂的餐食特色有呼應大溪名產的豆製品入菜,再加上日式風格呈現,像是漢堡排有媽媽手作感,肉質嚐得出新鮮、嫩口,醬汁調味帶點微甜感,佐上蔬菜的香甜、煎豆腐的溫潤,再配上一碗煮的口感佳的白飯,好喫又討喜,喜歡。 「再春食堂」創立於2019年底,餐廳隱身在大溪中央路上,近金字塔三角湯圓、大溪傳統市場,在週末假日人潮洶湧時,有可能會走過、錯過。

大溪老街美食: 大溪老街美食

來到這裡,如果不知道怎麼點可以依人數點招牌和全套兩種,基本上2~3人就點招牌,4人以上就叫上一份全套吧,如果是素友的話,記得要提前告知店家喔。 編編覺得不論內用或外帶都很好喫,食材都滷得顏色漂亮又入味,鹹香的滷汁每咬一口都能感受的到,搭配店家特製的辣椒醬,那種層次感喫過就超懷唸的,所以之後我家每次買都會不辣和辣的各買兩袋,一次喫好喫滿,反正喫不完冰回冰箱口感依舊很好。 三款小菜口味不馬虎,這天有清爽脆口的漬蘿蔔、清香的炒菇,還有是一亮點的雞湯豆腐! 對,那一小盅看起來像是豆花的配菜是餐廳自製的雞湯豆腐,滑嫩口感像是奶酪般,裡頭搭配一點薑末、高湯和淡醬油,香滑可口,難怪可以另外單點。 全冠麥芽花生糖除了賣花生糖之外還有麻荖、綜合果仁、寸棗等,雖說花生糖的人潮沒有另外一家蔡記來得多人,但花生糖也是每天手工現做,也同樣都不會黏牙也不膩口,來到大溪老街想買手工花生糖也是可以選擇這家”全冠花生糖”。 大溪老街必遊景點:大溪慈康陸橋、大溪和平路老街、大溪橋、大溪中正公園景觀電梯、大溪中正公園兒童遊戲場、大溪中正公園陀螺廣場、大溪中正公園相撲場、大溪木生活館 (大溪公會堂暨蔣公行館)、大溪武德殿、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

劉畊宏23日在Instagram發出一張和妻子王婉霏及吳宗憲的合影,並寫下「好久不見憲哥,綜藝天王依然活力十足。感恩有你這位大哥,平常都是我碎念別人,你一來我只有聽話的份」。 大溪老街美食2025 劉畊宏早年曾擔任多名藝人的健身教練,和大女兒劉宇芙(小泡芙)2017年參與陸綜《爸爸去哪兒第五季》開始進入大眾視野而被熟知,後於2021年舉家遷居大陸上海市,並在當地開設健身中心和咖啡廳。 另一方面,劉畊宏在大陸疫情封控時,還靠著自創的毽子操火爆陸網。 不過,隨著最近疫情解封,觀看直播的粉絲數量大幅下滑,他也於日前返回臺灣,和多名友人相聚。 原始連結看更多 CTWANT 文章 大溪老街美食2025 金剛開嗆「宋逸民牧師」力挺小甜甜 前教友名嘴爆黑幕:上繳收入不準跟家人聯絡 李蒨蓉躺牀整晚失眠…自爆1原因「生不如死」 崩潰逼富商尪:去買威而鋼 同居平分2. 受輻射冷卻影響,各地氣溫仍偏低,中央氣象局觀測,今(27)晨最低溫落在新竹縣峨眉的5.2度,氣象局在上午6時34分針對全臺13縣市發布低溫特報;新竹、苗栗、雲林、臺南、南投有6度以下氣溫(橙色燈號)發生的機率。

大溪老街美食: 大溪中正公園陀螺廣場

大漢溪流經大溪因河川侵蝕下切,原有河道形成四層河階地,最早形成市街的大溪街區位於第二層臺地上;附帶一提,河階地最低處為李騰芳古宅所在地的月眉地區,最高處為經國紀念館一帶。 而大溪昔稱「大姑陷」,便源自平埔族語大漢溪舊名大姑陷溪「TAKOHAM」之音譯而來。 國道1號-平鎮系統交流道下-省道臺66線-大溪端交流道下-市道112甲線-省道臺3線-省道臺7線-和平路。 大溪老街美食2025 這裡的生煎包「愈嚼愈甜」,能喫得出麵皮本身天然發酵的原始甜味,除了外皮外,以豬肉、蔥、薑3味調和的單純內餡,經由不斷摔打,使得絞肉的筋性與黏性釋出,嘗來鮮甜適口。 喫一口生煎包,裡頭竟含有豐富的湯汁,這樣的細節才看得出店家的真功夫。 在社羣軟體爆紅的爆米香霜淇淋是一間已經營四十多年歲月的「正豐米麩」,本店位在附近的中正路上,是間頗有名氣的老字號米麩專賣店,本店除了米麩外,還販售杏仁粉、亞麻仁粉、芝麻粉、紫米粉、米香…等,不過如果想喫霜淇淋,只有在和平店有賣喔。

大溪老街美食: 大溪周邊景點推薦(48個)

大溪老街內除了黃日香很有名外,另一間「老阿伯現滷豆乾」人氣也是旺得不得了,說是這一帶豆乾店中排隊人數最多的真的不誇張,一到假日排隊的人潮相當可觀,從IG的打卡數量也可以發現這間豆乾店的確相當不簡單。 我們多次路過此處,卻很長一段時間不曉得這是當地望族李金興家族的店鋪,恐怕是燦坤3C招牌過於搶眼,而忽略了前方店號「金興」的關係。 大溪老街美食 由此也能驗證今昔招牌設計的成效,在大面積對比色彩的壓制下,那古早味的含蓄美感,還真難擷取眾人目光。

大溪老街美食: 百年街屋 桃園大溪老街

這一篇還有收錄大溪區第一公有零售市場,也就是大溪傳統菜市場的小喫與伴手禮介紹,雖然不多,但如果早上去逛大溪老街的朋友,可以從傳統菜市場一路逛到老街,漫步其中,融入當地人的日常。 來到大溪《遊記百年油飯》可說是遠近馳名,雖然曾經因後繼無人曾歇業近三年,但第五代傳人已經於今年再度開張,並將上百年的老店面重整為符合現代的文青風,要將這百年的傳統製法繼續傳承下去。 油飯部分使用木桶蒸米、選用《埔里香菇、溫體後腿肉》等,造就了這簡單又不簡單的垂涎三尺美食。

大溪老街美食: 旅遊景點地區分類

大溪老街迷人之處,除了有許多必喫必買美食,像是老阿伯現滷豆乾、賴媽媽傳統豆花、陳師兄素肉圓、金字塔三角湯圓、黃日香豆乾、江家花生糖等,具有歷史意義的巴洛克風建築更是大溪老街的一大特色。 在大溪老街經營60年以上的裏長嬤碗粿,只有販售簡單的四種品項,甜、鹹、素碗粿以及貢丸湯。 鹹碗粿可以嘗到紅蔥頭及蝦米的香氣,還有菜脯、大溪黑豆乾丁以及香菇這些配料,非常具有傳統臺灣道地小喫的特色。 小編很久沒有喫到這麼古早味的食物,有看到的朋友記得把握機會好好品嘗這麼美味的傳統小喫喔。 大溪老街的和平路上,保留了許多日治大正時代所流行巴洛克建築風格,其中不能不提這個在黃日香豆乾旁邊的甜點店:「和風手工豆腐酪」。

大溪老街美食: 大溪老街|2019桃園大溪老街懶人包 – 蔡記手工麥芽花生糖

由於大溪老街上的美食十分多元,除了上述精選的11間以外,也不免有其他間評價不錯但無法在此列出的遺珠。 大溪老街美食2025 大溪老街美食 無論如何,若你身在桃園大溪老街想嘗嘗在地美食,且想降低踩雷機率,那真的可以好好參考上面精選的11間大溪老街美食。 手工肉圓的外皮相當Q軟,內餡則是使用好喫嫩筍幹配上香菇末與現炸的麵輪混調而成,不僅口感紮實,味道也很香,上面在淋上特調甜醬與辣醬,真的是一級美味。 近年來老街周邊的建築陸續成為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在多達11座的館羣中,深入淺出了解大溪的在地文化、木器工藝,藉由活化古蹟來串聯旅遊動線,也深化了老街的文化底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