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表示這份家庭因素,就會以「嚴命」代表祖父,「慈命」代表祖母,如果雙方祖父命仍然健在,則是「承嚴慈命」。
時至今日,證婚的模式變得愈來愈多,慣常地新人會選擇於早上在婚姻註冊處舉行證婚儀式,晚上於婚宴場所設宴。 部分新人會選擇聘請證婚律師於晚上開席前,在婚宴場所證婚;或已在海外註冊,只是回港設宴。 有鑑以上3種不同證婚安排,以下提供各自的寫法。
請帖封面: 結婚請帖內容、格式寫法指南!關於中式和西式婚禮喜帖的12件事
新人其中一位父母已離世:請帖下款毋須加上其名字。 新人的父母皆已離世:可由叔父、伯父或長兄以其名義發帖,或考慮以新人自己名義發帖。 帖文開端只需改為「我倆謹訂於…」,而下款將改為新郎、新娘的名字即可。 婚禮約兩個月前就差不多要來寄喜帖了,內文通常婚紗公司或喜帖公司都有公版可供新人選擇,但信封稱謂及敬語就是大家很困擾的地方。 假如新人屬單親家庭長大,父母離婚,沒有再婚,在寫帖時可以沿用親生父母的名義發帖,新人稱謂依據家中排行填寫,如長男、次女、小兒。
- 下款為親生父母名字,但要留意的是,媽媽的名字不用冠夫姓。
- 此外,來自單親家庭或父母再婚的新人,都要學識正確的喜帖稱謂。
- 所以你不難發現喜帖最觸目的字眼便是新人的英文名。
- 英文喜帖比中文喜帖更具彈性,新人可加入你指定的婚禮hashtag 通知親友你tag 相方法。
下款為親生父母名字,但要留意的是,媽媽的名字不用冠夫姓。 如果新郎的父母不健在,祖父母亦已去世,長輩中最親的有外祖父母,那可以用他們的名義發帖。 新郎稱謂一欄填寫「外孫男」,男方家人的下款填寫外祖父母的名字即可。 與中文喜帖格式最大分別是,英文喜帖一般以新人為發帖者,因為西方崇尚個人主義,不似中國傳統有「父母之名、媒妁之言」。 所以你不難發現喜帖最觸目的字眼便是新人的英文名。 要留心的是,新娘名字在前,新郎在後,即 (Bride) – (Groom)寫法。
請帖封面: 喜帖信封寫法–長官上司/工商帖
假如新娘的父母不健在,未能以父母之名發帖,但有哥哥嫂嫂,長兄為父,可以由哥哥嫂嫂發帖。 請帖封面 女方家人的下款照樣填寫哥哥嫂嫂的名字,毋須交代身份。 請帖封面 很多新人只在乎喜帖款式,卻對喜帖寫法一知半解,不論是中式喜帖抑或西式喜帖,都有正常喜帖格式及寫法。
對於偏好華麗請帖設計的人,近年流行手工棉紙、手工染色緞帶,以及以柔和浪漫的藍綠色墨水寫成的書法;另外,加入新人標誌的蠟封和水彩效果紙張也很受歡迎。 請帖封面 如果舉辦地點不在家裡,則寫清楚場地名稱和具體位置。 如:某某酒店 + 某某街區某某路幾號幾樓什麼房號。 L 「臺啟」是啟封詞的一種,表達派帖者對收帖人的敬意,寫在收帖人全名之下。 如寫給長輩或上司、師長等長輩 ,則使用「鈞啟」;宴請平輩,使用「臺啟」、「大啟」;「啟」則適用於晚輩。
請帖封面: 雙方父母的名字
當中的電話號碼需以中文數字顯示(例如:二七八九 三三三三),並以「乾宅電話」代表男家、「坤宅電話」代表女家,並以男右、女左嘅方式排列。 根據傳統禮教,婚姻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喜帖自古以來都是以新人父母的名義發出,古代婚姻亦須得到祖父母首肯才能成事。 即使在現今社會,撰寫喜帖時仍須遵從相關的傳統。 部分新人會在帖上印上男、女家聯絡代表的手提電話,方便賓客因要事而需要聯絡。
近年甚至會有請帖以橫書置中,或是加上裝飾花紋以及其他語言的祝賀句,亦未嘗不可。 英文喜帖分有主卡及次卡,在香港,主卡為婚宴邀請卡,次卡為觀禮邀請卡。 4、稱呼若不採用一般性的先生、女士、,而改用受信人職位,其寫法是「姓、職位、名、啟封詞」,例如:「張貴全主任大啟」、「張主任貴全大啟」。 記點在請帖寫上日期、時間和地點,也可以註明着裝要求,以及電話號碼以供客人遇到任何問題時致電或發短信。 結婚請帖為婚禮的風格和氣氛定下了基調,因此請帖的設計應該與婚禮主題相匹配。
請帖封面: 喜帖格式 2、新人名字
L 請帖封面 「賓客」名字以全名為準,並加上先生、女士、小姐、夫人等稱呼。 但若以自己名義發帖邀請長輩,只寫上對方全名。 如果新人其中一方完全無聯絡,對亦不會出席婚宴,可以只寫父或母的名字;如果雙方均願意參與,亦可以照寫雙方名字,不過母方不須冠前夫姓。 如果父母已去世,則可以使用家族最親成員發帖,如兄長,叔叔或是其他親戚,惟屬注意新人稱謂須對照更改。 例如,如果發帖人是兄長及姐姐,男女雙方稱謂須改為「小弟」或「小妹」。 如果雙方都沒有家長親人,孤兒出身,新郎、新娘稱謂可以省略,直接填寫兩人名字。
請帖封面: 婚禮請柬信封封面怎麼寫,喜帖信封封面上稱呼怎麼寫合適?
如雙方父母健在,中式喜帖一般以父母名義發帖,媽媽的名字要冠夫姓。 請帖封面2025 如祖父母健在,喜帖以父母名義發帖同時,也要印上「承嚴慈命」,代表祖父母健在。 「嚴」代表祖父;「慈」代表祖母,如其中一方去世,也可用「承嚴命」/「承慈命」。 星級大妗姐歐惠芳(Sharon)指,中式喜帖最易出錯的環節以新郎、新娘稱謂及發帖者稱謂為主。 其餘主體內容一般無大差錯,只需注意錯別字、農曆日子及時間有否出錯。
請帖封面: 喜帖信封寫法
習慣上會將婚宴的恭候及入席時間寫於喜帖左上方,高於其他部份。 一般時序上是「恭候>觀禮>入席」,又一般多會將「恭候與觀禮」歸納為同一個時間。 電影《飯戲攻心》,去年上映叫好叫座,大收7734萬港元票房,成為年度票房第二位。 至於比較著重家庭觀唸的新人,也可在新人的英文名前加一句 “Together with their families” ,意指雙方家長都會參與其中。
請帖封面: 喜帖
喜帖從傳統上而言,屬於由父母發出的請柬,而「臺啟」則用於平輩及後輩,所以我們可以看見一般收到朋友的喜帖,多寫「臺啟」。 傳統上認為,子女成婚是得到父母肯首,而父母舉辦婚禮,發出喜帖,又是得到祖父母的肯首,所以新人的喜帖,其實名義上是由雙方父母發出。 請帖封面2025 中式婚嫁就傳統倫理上,必需要得到雙方父母的應許,在最傳統的農家社會中,甚至是上一代人的「父母之命」。
請帖封面: 喜帖寫法懶人包|喜帖信封寫法有學問!14個中式西式喜帖信封格式
如新人的祖父健在,喜帖中祖父的名字上需加上「承嚴命」;如祖母健在,需加上「承慈命」;如祖父母都健在,需加上「承嚴慈命」。 這只適用於新人父親之父母,並不包括母親之父母。 香港人雖然中西合壁,但仍然有不少新人沿用中式婚禮儀式,喜帖也是以最傳統的中式寫法,其規定的格式更考起不少新人。 如果父母其中一人過世,發帖時只需填寫在世父母的名稱。 如爸爸去世,就以媽媽名義發帖,但記住媽媽的名字要冠夫姓啊。 請帖封面2025 提提大家,排行稱謂時新郎只需考慮兄弟排名;新娘只需考慮姊妹排名。
請帖封面: 喜帖 怎麼寫?搞懂喜帖信封封面寫法不出糗!
父母之命寫法根據傳統文教,婚姻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同時,古代婚姻大事亦須得到高堂(祖父母)首肯,才能成事。 如果家中只有兩兄弟姊妹,較年幼的成員成婚時,就不用寫二女或是二女,只需寫小兒或小女即可。 傳統暫俗上喜帖由右至左書寫,先寫男後寫女,因此名字的排位會男右女左。 幸運嘅朋友如果抽中Sunny導演特別限量戀愛金卡,仲會獲得《飯戲攻心2》電影贈券一張,數量有限,先中先得。
請帖封面: 新娘圈最愛!熱門婚禮小物推薦(隨時更新)
直系旁系血緣親屬間的稱謂和同事、領導、朋友間的稱呼。 親屬間的稱謂分為長輩、平輩和晚輩;領導用職位名稱,同事和朋友都可以用先生或小姐。 請帖,又稱請柬、邀請卡是一類邀請收件者出席活動的函件,例如結婚喜帖,舞會請柬等。 發訊者名義多數是組織活動的發起人或公關公司,上面有活動名稱及活動類型、日期、時間、地點,衣著指引等,又有聯絡人及聯絡方式。 父母離異:照樣寫上雙方名字,惟母親名字不須冠夫姓。
請帖封面: ◆「全家福」對已婚有子女用
例如,新娘有一兄一妹,本來排名第二,在寫帖時只需計算妹妹,故稱謂為「長女」。 在封面上寫的“請柬”(請帖)二字就是標準,一般要做一些藝術加工,可用美術體的文字,文字的色 請帖封面 彩可以燙金,可以有圖案裝飾等。 請帖封面2025 需說明的是,通常請柬已按照書信格式印製好,發文者只 需填寫正文而已。
請帖封面: 喜帖格式 5、恭候/觀禮/入席時間
颱風小犬襲港,中午已掛上8號風球,所有戶外活動被逼取消,不少市民轉投商場搵節目,而去戲院睇戲就成為首選。 電影《飯戲攻心2》日前公開一張請帖,公佈續集演員名單,引起一片熱議,而今日有好幾間戲院更擺出一張巨型請帖供大家打卡,仲有戀愛運測試機玩,成為8號風球下另類娛樂。 Sandy 指,香港新人一般鍾情有齊中英文的喜帖,方便長輩閱讀,同時又迎合年輕一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