囍帖2025介紹!內含囍帖絕密資料

新人其中一位父母已離世:請帖下款毋須加上其名字。 囍帖 新人的父母皆已離世:可由叔父、伯父或長兄以其名義發帖,或考慮以新人自己名義發帖。 帖文開端只需改為「我倆謹訂於…」,而下款將改為新郎、新娘的名字即可。 假設發帖人係新郎嘅兄長,新郎家中排行第三,呢個時候新郎嘅稱謂就會係「三弟」(以父母名義發出喜帖時稱謂為「三子」)。 同時,因為喜帖由兄長發出,所以喜帖下款就要寫上兄長嘅名。

  • 除了利用相片製作喜帖外,更有設計師利用中國傳統的元素,結合西式喜帖的元素以及現代的設計手法,從而設計出更為特別的喜帖,以符合新人的要求。
  • 中式傳統上派帖是由新人的父母負責,女家派帖同時派嫁女餅,告知親友他的女兒出嫁了。
  • L   「賓客」名字以全名為準,並加上先生、女士、小姐、夫人等稱呼。
  • 另有提供自來酒店喜帖燙金服務,亦可加牛油紙或星閃紙做燙金或數碼印刷,1-2星期起貨。
  • 清朝的喜帖稱為「團書」,是結婚時的周公六禮書之一,當男子向女方家訂婚成功,就會印製團書告知眾親友。

喜帖的顏色、款式和設計能反映新人的風格和品味。 市面上的喜帖公司有不同印喜帖套餐,滿足不同新人的需要。 如新人的祖父健在,喜帖中祖父的名字上需加上「承嚴命」;如祖母健在,需加上「承慈命」;如祖父母都健在,需加上「承嚴慈命」。 這只適用於新人父親之父母,並不包括母親之父母。

囍帖: 中式喜帖寫法 實例:

假如新娘的父母不健在,未能以父母之名發帖,但有哥哥嫂嫂,長兄為父,可以由哥哥嫂嫂發帖。 囍帖2025 女方家人的下款照樣填寫哥哥嫂嫂的名字,毋須交代身份。 英文喜帖分有主卡及次卡,在香港,主卡為婚宴邀請卡,次卡為觀禮邀請卡。 項目將以中西合璧、新舊交融為發展方向,對灣仔的傳統建築特色予以保留,建築上採用灣仔特色的窗花及舊香港戰前階磚等。 囍帖2025 預計商場的目標客羣中,本地客將佔8成,遊客佔兩成,商場將在2015年初正式開幕。

✓絲絨卡 (280g):紙張經過特殊工法,表面呈現絲絨般溫暖觸感,相當的有質感。 適合用來呈現歐式、復古的喜帖,搭配燙金封面能夠展現低調奢華之感。 父母再婚的情況再複雜一點,新人應該以完整家庭為單位發帖,視乎新人與哪一方家長及繼父母關係較親。 例如跟爸爸較親,可以以爸爸、繼母身份發帖;跟媽媽較親,可用繼父與媽媽之名發帖。 當然也有些情況是跟父母關係良好,也可根據男女方親友而印製不同下款的喜帖,給新人朋友的喜帖則以個人名義派帖亦可。

囍帖: 西式喜帖的新人稱謂

同時,古代婚姻大事亦須得到高堂(祖父母)首肯,才能成事。 如果父母其中一人過世,發帖時只需填寫在世父母的名稱。 如爸爸去世,就以媽媽名義發帖,但記住媽媽的名字要冠夫姓啊。 英文喜帖比中文喜帖更具彈性,新人可加入你指定的婚禮hashtag 通知親友你tag 相方法。

重要聲明:生活易會員於本網站內所發表的全部內容為即時更新,因此生活易不會預先審查任何內容,並不會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質量。 此外,會員所發表的全部內容均屬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生活易之言論及立場。 囍帖2025 如從而引起任何損失或法律糾紛,生活易概不負責。

囍帖: 囍帖街 (歌曲)

但新人要緊記清明、重陽節和農曆七月則不宜派囍帖。 有些喜帖亦為了遠道而來的賓客提供住宿資料,飛機時刻表等詳細貼心的指南。 喜帖在中國由來已久,形式有直有橫,顏色多為大紅色和金色。 內文撰寫的方式到今日依然大至相同,有一套俗成的禮儀用字。 較特別的是日期通常會印上兩種日期,一種是農曆日期,一種是西曆日期。 為各位在任何時間也可以方便登入我們的網站瀏覽, 我們重新設計過我們的網站, 無論你是用電話, IPAD, 或電腦查看, 一樣可以得到最佳的瀏覽效果!

✓萊妮卡 (300g):紙張表面有細微的十字紋路、材質細軟、吸墨性強,適合呈現清新風格、歐式風格、植物系列的喜帖,別具特色。 ▼萊妮卡 (圖片來源) ✓星幻紙 (285g):紙張硬度介於中間,表面經過特殊處理,光線照耀下會反射出珠光、金屬色澤,近期相當受歡迎。 ▼星幻紙 (圖片來源)

囍帖: 英文喜帖格式寫法學問5:可按喜好加入個人化資訊

時至今日,證婚的模式變得愈來愈多,慣常地新人會選擇於早上在婚姻註冊處舉行證婚儀式,晚上於婚宴場所設宴。 囍帖2025 部分新人會選擇聘請證婚律師於晚上開席前,在婚宴場所證婚;或已在海外註冊,只是回港設宴。 有鑑以上3種不同證婚安排,以下提供各自的寫法。 如果新郎的父母不健在,祖父母亦已去世,長輩中最親的有外祖父母,那可以用他們的名義發帖。 新郎稱謂一欄填寫「外孫男」,男方家人的下款填寫外祖父母的名字即可。 與中文喜帖格式最大分別是,英文喜帖一般以新人為發帖者,因為西方崇尚個人主義,不似中國傳統有「父母之名、媒妁之言」。

囍帖: 電話

2004年中,市區重建局曾舉行設計比賽,徵求利東街重建計劃的設計概念,但最後選出5個概念上有衝突的作品作為優勝者。 由於市區重建局計劃,利東街的業權現已被收回,並已於2005年11月6日起復歸政府所有,使印刷店絕跡,現時街上所有唐樓經已拆卸。 囍帖 街道於2010年2月25日凌晨零時起封閉[1],重建後現已改作囍滙的商場及行人通道一部分。 女家派帖同時派喜餅/餅卡,而男方則可以派帖同時附上十元利是,寓意「十全十美」,亦寄意新郎不會收盡別人的福氣,自己幸福之餘同時亦會祝福賓客。

囍帖: 喜帖專門店

另外也可按需要加入rsvp、衣著要求甚至是love quote。 《囍帖街》是香港女歌手謝安琪於2008年的歌曲,收錄自大碟《Binary》,由郭偉亮作曲、編曲和監製,黃偉文填詞。 《囍帖街》除了成為謝安琪首支《勁歌金榜》、《903 專業推介》、《新城勁爆本地榜》、《中文歌曲龍虎榜》四臺冠軍歌曲,亦成為2008年香港年度歌曲。 此外帶挈謝安琪獲得多個大獎[1],《歡送會》為國語版本,作詞為林若寧。 1970年代不少印刷店亦開始印刷各式各樣的喜帖、利是封及揮春等。 舉辦婚禮的新人,幾乎每一對都會去囍帖街比較選購。

囍帖: 結婚咭 / 喜帖規格

根據傳統禮教,婚姻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喜帖自古以來都是以新人父母的名義發出,古代婚姻亦須得到祖父母首肯才能成事。 即使在現今社會,撰寫喜帖時仍須遵從相關的傳統。 ❤愛麗絲婚卡 囍帖 alicewedding:提供平價優惠又超多款式的喜帖。 ❤禾鹿工作室 HeLuStudio:提供自己設計的超美喜帖,風格清新細緻。

囍帖: 結婚咭及喜帖印刷

❤日光與魚婚禮設計工作室:提供自製設計手繪喜帖,風格溫馨別緻。 4座住宅的總建築樓面達78.5萬平方呎,提供1415個面積約600平方呎的中小型單位。 而項目內共有3個共3.2萬平方呎的休憩廣場,改善區內綠化和通風。 市區重建局的方案,和H15關注組提出的啞鈴方案的最大分別,是市區重建局並沒有把關注組重視的「樓換樓,舖換舖」原則納入其中。

囍帖: 西式喜帖信封寫法

有別於中式喜帖「先男後女」的寫法,西式婚禮邀請卡是由左至右書寫,先寫新娘名字,後加新郎名字,即 (Bride) & (Groom)的喜帖寫法。 喜帖(即婚禮邀請卡)是準新人婚禮籌備過程中的瑣碎事之一,囍帖有固定的喜帖寫法、結婚喜帖格式和婚禮邀請卡內容。 無論是中式結婚喜帖或西式婚禮邀請卡的寫法及格式都令不少新人感到頭痛。 以下就會向新人講解印帖和寫出完美喜帖的注意事項。 喜帖(英語:Wedding Invitation),又稱為喜柬,是預定結婚的新人邀請親友、賓客出席其婚禮或婚宴的函書。 此邀請函上通常印有結婚日期、典禮或婚宴舉行的時間和場所,通常也會印上新人及雙方家長的名字。

囍帖: 喜帖格式是怎樣的?寫喜帖有何注意事項?

例如,如果發帖人是兄長及姐姐,男女雙方稱謂須改為「小弟」或「小妹」。 傳統上認為,子女成婚是得到父母肯首,而父母舉辦婚禮,發出喜帖,又是得到祖父母的肯首,所以新人的喜帖,其實名義上是由雙方父母發出。 香港人雖然中西合壁,但仍然有不少新人沿用中式婚禮儀式,喜帖也是以最傳統的中式寫法,其規定的格式更考起不少新人。 ThinkCards 喜帖專門店 – 自設專業數碼印刷器材,專營喜帖(囍帖)、結婚咭及婚宴用品印刷服務,50張起印。 另有提供自來酒店喜帖燙金服務,亦可加牛油紙或星閃紙做燙金或數碼印刷,1-2星期起貨。 除選購本店現有款式外,本店亦提供數碼印刷、燙金及Diecut 等一站式服務,歡迎自來印刷檔案。

所以你不難發現喜帖最觸目的字眼便是新人的英文名。 要留心的是,新娘名字在前,新郎在後,即 (Bride) – (Groom)寫法。 今日由於網路發達,亦有電子喜帖,可免去貼郵資和寫地址的瑣事,亦有信用卡機制,讓收到喜帖的親朋好友可方便的選購禮品等給新人。 在西方的喜帖,則多為橫式,顏色以淺白色、淺粉紅色居多,鮮有大紅色的喜帖。 不少的西式喜帖可能採用複雜的花式手寫字體,在印刷方式上有浮雕壓印(英語:Embossing)、凸版印刷、熱浮凸印刷(英語:Thermography)、雕空字體等。 在寄送喜帖同時,許多新人基於西方結婚禮俗,會附上新人所需禮品清單,讓親朋好友勾選。

囍帖: 我們的 婚禮用品

早於1999年,香港城市規劃委員會已有意將利東街重新發展成一個綜合發展區。 2004年初,香港市區重建局正式將灣仔南部部份地區,即利東街及其附近一帶,納入H15市區重建計劃,引起當地居民迴響。 不少人認為重建區內的樓宇並非特別殘舊,沒有需要即時進行重建。 而且很多人亦憂慮重建計劃會扼殺了利東街甚至灣仔舊區的傳統特色。

隨時隨地,你的服務需求都會得到最佳解決方案。 結婚是一生人一次的大事,當然要盡善盡美。 所以新人們請謹記:在印刷喜帖前,再三細心檢查喜帖和信封上每一個項目,看看有沒有錯誤和遺漏,確保喜帖大方得體。

囍帖: 喜帖收件人稱謂

喜帖一般的尺寸為106 X 165mm,但現時的囍帖樣式百變新奇,有機票款、摺咭、金屬鋼帖、阿加力膠帖,已無劃一大小之分。 不過值得新人們留意的是,喜帖尺寸越大,印喜帖的收費就會越高,建議新人要按預算和需要決定。 習慣上會將婚宴的恭候及入席時間寫於喜帖左上方,高於其他部份。 一般時序上是「恭候>觀禮>入席」,又一般多會將「恭候與觀禮」歸納為同一個時間。 囍帖2025 雖然你的婚事可能一早已在社交媒體上幸福宣揚,然而派帖這一步仍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長輩會對派帖的禮儀非常著重,所以說喜帖不能亂派,就讓幸福大妗姐Cindy解說派帖要注意的事項。 待我們確認訂單後,客人需先支付50%訂金,餘款需於取貨時付清,已付款項恕不退還。

收妥訂金後,我們會製作稿件給客人確認,需時約2-3天。 為了表示這份家庭因素,就會以「嚴命」代表祖父,「慈命」代表祖母,如果雙方祖父命仍然健在,則是「承嚴慈命」。

囍帖: 囍帖信封必備格式

無論是哪種設計的喜帖,內容都一定要包括婚期及婚宴的日期及時間。 囍帖2025 通常喜帖會使用啟事語:「謹訂」、「謹詹」等詞匯。 結婚其中一環就是派喜帖(紅色炸彈),坊間的婚禮統籌公司一般都有囍帖製件的服務,但不少準新人都不太清楚喜帖的正統寫法及格式。 萬一喜帖格式及寫法出錯,不但影響喜帖的觀感,更可能被長輩視為有失大體。 部分新人會在帖上印上男、女家聯絡代表的手提電話,方便賓客因要事而需要聯絡。 囍帖2025 電話號碼以中國數字顯示,並以「乾宅電話」代表男家、「坤宅電話」代表女家。

囍帖: 喜帖

西方也有喜帖是很早就寄出的,稱為「save the date」。 這種喜帖通常會在一年前就寄出,預先告知遠道的賓客婚禮日期,並請他們從長計畫觀禮和參加婚宴的行程。 但這通常不算是正式喜帖,僅是喜宴的提早通知。 L   「賓客」名字以全名為準,並加上先生、女士、小姐、夫人等稱呼。 囍帖 但若以自己名義發帖邀請長輩,只寫上對方全名。

囍帖: 結婚咭 / 喜帖

中式傳統上派帖是由新人的父母負責,女家派帖同時派嫁女餅,告知親友他的女兒出嫁了。 但隨著時代的轉變,現在的新人都會自己派喜帖,避免勞煩父母。 隨著時代變遷,現時中式喜帖寫法也簡化了許多,內容上較直白,只保留重點資訊,閱讀起來更易明。 囍帖 而排版上,中式喜帖甚至與西式喜帖內文大同小異,最大的差別只是在於:要寫上「家中排名」或是直接寫「新郎新娘」。

2004年初,香港政府計劃重新開發此區,項目代號H15。 此舉引起了部分居民的反對,他們聲稱要求保留這段歷史意義濃厚的囍帖街。 2005年11月5日,政府正式回收利東街的業權,大部份樓宇已經重門深鎖,十室九空。 而店舖門外亦已貼上了市建局的告示,寫着「此乃市區重建局物業(This is an Urban Renewal Authority property)」。 另一方面,有市民爭取在重建計劃中保留囍帖街的特色。

✓平面卡 (250g):平面卡的紙張相當顯色,觸摸起來平滑有質感,經常被使用在名片的印製上。 如果喜帖的設計上有繽紛色彩設計,不妨選擇最基本的平面卡。 ✓霧面卡 (250g):霧面卡分成雙面霧/頂級雙面霧,紙張經過霧面處理相當硬挺,觸感滑順。 ✓象牙卡 (300g/450g):象牙卡與頂級象牙卡經常被使用於單張的明信片式喜帖,紙張觸感柔軟有溫度,很適合溫馨、清新、手繪風格的展現。 ▼象牙卡 (圖片來源)

如果家中只有兩兄弟姊妹,較年幼的成員成婚時,就不用寫二女或是二女,只需寫小兒或小女即可。 傳統暫俗上喜帖由右至左書寫,先寫男後寫女,因此名字的排位會男右女左。 至於比較著重家庭觀唸的新人,也可在新人的英文名前加一句 “Together with their families” ,意指雙方家長都會參與其中。 2010年2月25日,利東街被永久封閉,納入市區重建地盤的範圍內。 自此車輛若從莊士敦道往皇后大道東,須改經太和街及灣仔道。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