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新加盟的演員,包括飾演「塀谷朱音」的恆松祐裏、飾演「久間欣治」的山下智久、飾演「志賀琴子」的佐藤穗奈美與飾演「盤田素那鬥」的磯村勇鬥,而大家最為期待的便是山崎賢人與山下智久的對手戲,而這場遊戲同樣也是原著中最為精彩的篇章,爾後則將迎接遊戲最終章。 第一季,故事從兔子家——古代種花家的興衰講起,到兔子們打敗禿子,創立自己的祖國,到和鷹醬鬥爭、毛熊等自我主義者對抗,再到後來歷經磨難正在騰飛崛起等一系列事件。 作品圍繞主人公蠻吉等人,講述了在架空的世界——元泱界中,天地兩界共同合力對抗每隔333年誕生的可怕異常生命——魁拔的故事。 有網友說,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這部動漫的大結局。 雖然是番外,但是該有的場景畫面特效一樣都沒有少。 總之,國漫真的在崛起,《全職高手》,《全職法師》,《降靈記》,《萬界神主》,《天官賜福》,《少年歌行》,《百妖譜》等這些動漫都挺好看的。
- 2020年5月13日,文化部新聞稿稱,因臺中市政府無法配合博物館需要的空間與動線規劃,國家漫畫博物館落腳水湳經貿園區案破局,文化部決議將另尋地點。
- 我並沒有看真人版的動漫,剛開始看了演員表,這些演員我都不認識,並且從照片上來看並不符合我對小說中人物的設想。
- 裡面有諸子百家,看劇的同時還可以學到歷史。
- 外界也逐漸承認,中國動畫能講出一個好故事、能打通各個年齡層,是一種與電影、電視劇並肩的藝術形式。
- 此外,優酷網也推動「新國風」動漫創作,希望幫助動漫IP更好的推進商業轉化,促成優質動漫IP的潛在價值最大化;B站則將原國產動畫的分類更名為「國創」,最新公佈的33個動畫劇集專案新進度中,原創作品亦達到13部的空前新高。
- 以下就來盤點一下,近年來有哪些國產動畫劇集受到追捧。
- 對於細節的嚴謹,對於原著的尊重以及對於原作精神氣質的精準把握,是該劇得到粉絲盛讚的重要原因。
- 迷麟從困境中崛起,他的精神也一步步喚醒了靈山眾人有血有肉的靈魂。
一方面,《鬥羅大陸》原著小說和漫畫已積攢了很高的熱度和海量粉絲,三者相輔相成,從而推高動漫的熱度;另一方面,劇集憑藉穩定的更新,每週一集一年不斷更,也讓作品在長時間內維持熱度。 這部動漫是唐家三少寫的一部小說,後來改編成漫畫,之後改編成了動漫。 講述的是唐門弟子唐三被逼跳崖無意到達鬥羅大陸,之後組隊打怪一路升級的故事。
國漫: 國漫番劇|中國網漫崛起依靠「網文改編」 原創漫畫師何去何從?
衆所周知,國漫在近幾年來是蒸蒸日上的,一部又一部的精彩佳作呈現在我們面前。 宅漫星空»論壇 › 單機遊戲資源專區 › 日系宅遊戲 › 精靈奴隸御子菲涅 爲什麼出賣國家 官中步兵版+回想 2G … 江湖仙門義士發動“射日之徵”,合力討伐溫氏。
這部劇以動漫的表現手法,站在主人公兔子的視角,描述了一些關於“種花”家的故事。 關於國家的一些事情,用動漫描述出來,道理講的通,話也講的明白。 國漫 那首很多人傳唱的追夢赤子心就是這部劇的主題曲。
- 《眷思量》是根據趙禹晴的夢境改變的,並無原著小說模型,古風浪漫3D動畫作品。
- 關於它的系列劇集中萬裏長城,君臨天下,諸子百家等都挺好看。
- 動漫中不止主人公的故事很精彩,其他人物王也,諸葛青的故事線也同樣精彩,劇情流暢。
- 例如《喜羊羊》就被指人物設定和情節雷同《湯姆與傑利》(Tom and Jerry);《圍棋少年》則被指抄襲日本的《棋魂》(又譯:棋靈王)。
- 不過,網文漫改雖然具備成熟的、已被市場驗證的故事,但也有顯著的缺點,例如故事在連載時並沒有考慮過視覺化,因此在改編漫畫時容易在故事連貫性上產生疏離感。
時代背景故事背景取自秦滅六國到西楚霸王項羽滅秦這段英雄輩出的歷史時期,時間跨度約30年(包括回憶),講述一個體內流淌英雄之血的少年——天明,最終成長為蓋世英雄,影響歷史程序的熱血勵志故事,仗劍遊走江湖的名士俠隱和對現代中國產生深遠影響的諸子百家更是在這個合縱連橫的大時代中悉數登場。 這是我認為國漫的巔峯之作,充分地糅合了我國以往的歷史,並且故事情節非常巧妙,製作精良。 如果想真正地看懂它,需要對相關歷史及其瞭解。 2017年9月1日,臺中市政府新聞局在信傳媒刊登的廣告中,時任臺中市市長林佳龍表示,臺中市政府正透過與中華民國文化部合作建構國家漫畫博物館計畫,「將國家級動漫產業扶植計畫帶至臺中,並在水湳智慧城設置ACG產業創新研發專區,希望築巢引鳳一步步發展臺中的ACG產業」。
國漫: 「原創網漫」曇花一現?
3D動畫製作也是講良心,人物動作不僵硬,比較流暢。 編劇寫的劇情中,有很多幽默搞笑的點,CP也有很多可以站,人物造型美。 2020年5月13日,文化部新聞稿稱,因臺中市政府無法配合博物館需要的空間與動線規劃,國家漫畫博物館落腳水湳經貿園區案破局,文化部決議將另尋地點。 同樣由「玄機科技」製作還有改編自唐家三少同名小說的《鬥羅大陸》,這部玄幻修仙類型動畫自2018年播出以來,就穩居內地動漫播放榜單的前列,播放量已破270億次,甚至被官方視為國產動畫振興的標誌性作品。
在2015年以前,國產網絡動漫作品中「原創」比重還相對高。 2009至2011年,三部中國網絡原創動漫《雛蜂》、《鎮魂街》、《端腦》,皆成為「超級IP」,其中《雛蜂》成為第一部由中國輸入日本的動漫原創作品,而《鎮魂街》、《端腦》則分別被改編成真人版電影、電視劇。 中國動漫產業起步較美日等國為晚,但近年來受惠於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大有「急起直追」之勢。
國漫: 國漫番劇|不只「羊」和「熊」 盤點近年受追捧的國產動畫劇集
10月28日,文化部與臺中市政府共同宣佈,國家漫畫博物館將落腳水湳經貿園區,預計2018年上半年動土、2020年底完工。 這部動漫畫風與秦時明月很像,不一樣的是畫江湖講述的是一個關於江湖中的故事。 這也是一個系列的故事,每一季的故事不一樣。
國漫: 排行榜 – 按週排行
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動漫行業研究報告》,中國泛二次元用戶在2019年底已達3.9億人,較2014年(1.5億)增長了1.6倍。 喜歡動漫的小夥伴們,以上的國漫是否有你們喜歡的? 請留言和我們一起討論吧,最後別忘記關注小編哦!
國漫: 中國十大最有良心國漫
《眷思量》是根據趙禹晴的夢境改變的,並無原著小說模型,古風浪漫3D動畫作品。 該動漫講述了神祕島嶼上倔強少女麗孃的武俠綺夢和曲折愛情。 這是我最近在廣泛搜尋國漫的時候發現的一部很好的動漫,現在仍在更新中。 2021年5月5日,民主進步黨立法委員黃國書邀文化部、臺中市政府、臺灣鐵路管理局人員到帝國製糖廠臺中營業所與臺鐵新民街倉庫羣會勘國家漫畫博物館籌設進度,但文化部仍未完成國家漫畫博物館先期規劃,加上臺鐵新民街倉庫羣仍有私人產權部分無法點交,黃國書直言「很難在三年內開館」。 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司長陳瑩芳表示,本年文化部委託專業團隊辦理「國家漫畫博物館空間建置與營運先期規劃」案,並進行相關法令、帝國製糖廠臺中營業所(含湧泉公園)之新建範圍、後續建置期程及營運方式的研析,預計6月底先期規畫就可以出爐。 除了上述列舉的作品,近年來熱度頗高的國產動畫還有《霧山五行》、《刺客伍六七》等。
故事時間線長、人物關係複雜,其中穿插的回憶殺又使人物形象飽滿生動。 《魔道祖師》真人版動漫也非常好看喲,推薦大家去看看。 儘管《大理寺日誌》是網絡動漫劇,但無論是洛陽繁華街市的描摹,還是燈會盛事場景的刻畫,其帶來的視覺震撼與細膩程度,並不亞於同樣以大唐盛世為背景的《長安十二時辰》《狄仁傑》系列等影視劇,因此也被譽為溫情與懸疑並存的國漫佳作。 唐朝的「白貓警長」、動畫版《狄仁傑之通天帝國》、「一羣武週年間洛陽公務員的日常」,這是去年4月上線的國產動畫《大理寺日誌》的官方宣傳語。 《大理寺日誌》故事發生在唐朝,鄉下平民陳拾前往洛陽找哥哥,為解決生計問題,陰差陽錯進了大理寺當雜役,並意外成為大理寺少卿李餅的隨行書吏,由此開啟一段斷案推理的驚險旅程。
國漫: 作者宮崎英高坦言無法理解《艾爾登法環 Elden Ring》為何大熱賣
全職高手這部動漫是由國產小說改編的,講述的是一個叫葉修的人在榮耀這個遊戲裏,因為一些特殊原因退隊,之後重回巔峯的故事。 然而有不少網民卻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市場偏好改編漫畫,實則是市場機制實現的「正向循環」,網文的生產和流通成本最低廉,造成網文漫改的發展速度快過原創漫畫,都是擠壓原創漫畫生存空間的重要原因,而這些原創漫畫師自己講故事的功力不足,被市場淘汰罷了。 反對者又指出,這些漫畫師表面上是關心動漫產業發展,實則是為了自己的飯碗和獨立性。 2012年爆紅的《十萬個冷笑話》,更被譽為「國漫之光」。 不過,這一時期的多數作品主題較為低齡化,以兒少羣體為主要對象,且延續了早期中國動漫的產業沉痾,較少吸收國外的先進製作理念。
國漫: 漫畫聯合國
迷麟從困境中崛起,他的精神也一步步喚醒了靈山眾人有血有肉的靈魂。 迷麟率領靈山軍橫掃地界各國,與天為敵,成為一代君臨天下的霸主。 國漫 2019年同名奇幻冒險動畫電影在中國上映,羅小黑在他的流浪之旅中與人類無限偶遇,一人一貓展開了一段奇幻的冒險之旅。
國漫: 國漫:十部國漫,看完8部以上的,纔算國漫迷
總的來說,國漫番劇並不像《大聖歸來》、《哪吒》等大製作的國漫電影那樣一夕爆紅而成為全民關注的現象級作品,但各款融合傳統文化、畫風獨特、類型新穎的國漫劇集亦能看準市場需求,找到突破之路。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些爆款國產動畫電影成為「國漫之光」的同時,番劇版的國漫也在急起直追。 國漫2025 國漫2025 不同於電影版依靠神話故事改編,國漫番劇的題材更加多元化,同時又逐漸摸索出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價值觀。 以下就來盤點一下,近年來有哪些國產動畫劇集受到追捧。 國漫2025 《那年那兔那些事兒》是一部描寫中國近現代史重大歷史事件和軍事科技發展的作品,漫畫從2011年起在網絡連載,同名改編動畫在2015年起開播,一共五季。
國漫: 歷史
這部動畫被看作是一部愛國主義科普作品,各個主角是在中國近現代史中登場的各方勢力,他們被幻化為「萌萌噠」的動物,上演了一場動物間的「愛恨情仇」,不僅降低了歷史和政治本身的沉重感,使情節更偏重趣味性,也使錯綜複雜的近代史通過這種象徵性的手法變得淺顯易懂。 實際上,《我的三體》之所以會採用Minecraft形式來製作動畫,導演「神遊八方」曾提過,由於其本身並不會動畫製作,所以借用遊戲搭建動畫內的多個場景。 而在獲得版權方資金扶持後,該系列後兩季的整體製作水準呈現出明顯上升趨勢。
許多作品的畫風、配音都飽受詬病,甚至捲入抄襲風波。 例如《喜羊羊》就被指人物設定和情節雷同《湯姆與傑利》(Tom and Jerry);《圍棋少年》則被指抄襲日本的《棋魂》(又譯:棋靈王)。 《鬥羅大陸》更新至172集,改編自唐家三少同名小說,自幼喪母與父親相依為命的唐三,憑著自己的恆心和實力克服了重重困難,佑護親人、振興宗門、匡扶國家,成為站在魂師巔峯的至勇至強的故事。 各種打鬥細節做得很好,很流暢,並且可以說是完美地還原了小說(因為對故事情節太著急,入坑動漫之後,又將唐家三少的小說閱讀了2次)。 我並沒有看真人版的動漫,剛開始看了演員表,這些演員我都不認識,並且從照片上來看並不符合我對小說中人物的設想。 有評論認為,《秦時明月》系列劇情緊湊,不僅可以看到江湖俠義肝膽,還能看到政治雲波詭異,因此在不少粉絲心中,該劇一度是國漫動畫的代表,同時還打破了漫迷們對國產動畫的低質和抄襲的傳統觀念。
國漫: 網文改編漸成主流 原創漫畫師:受盡排擠
秦時明月作為一個國漫大坑,已經出了許多系列劇集了。 關於它的系列劇集中萬裏長城,君臨天下,諸子百家等都挺好看。 雖然平臺愈來愈重視原創漫畫,但亦有網民指出,僅依靠平臺的支援,並不足以讓原創網漫復興,原創者們還必須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創作實力,在激烈的競爭中尋找生存之道,生產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作品。 《十萬個冷笑話》則惡搞了哪吒、太乙真人、葫蘆娃和皮諾丘(Pinocchio)等中外經典作品的人物形象,雖然漫迷對惡搞做法的態度不一,但該作最終還是為此付上代價。 2020年9月,《十萬個冷笑話》因未經授權改編「葫蘆娃」形象,遭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控告,被判賠50萬元人民幣。
國漫: 國漫播放量排行榜,第一名你絕對看過
及至2015年,國產動畫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橫空出世,因口碑票房雙豐收被官方定義為「現象級作品」,中宣部隨後也發話要改變中國動畫片低幼定位。 國漫 而在《大聖歸來》後,《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緣起》《姜子牙》等作品在電影領域的優秀表現,也令「國漫崛起」的呼聲此起彼伏。 外界也逐漸承認,中國動畫能講出一個好故事、能打通各個年齡層,是一種與電影、電視劇並肩的藝術形式。
《魁拔之殊途》的畫風和前幾部相比並不出眾,但是故事情節很好,算是一部熱血動漫。 故事發生在靈山,這裡聚集著一羣地界“沒有希望”的人們。 他們大多數窮兇極惡,被社會拋棄在靈山佔地為王,第四代魁拔迷麟誕生於此。 天界苦苦找尋魁拔無果,為了消滅魁拔,決心將靈山轟為平地。
其中第三季《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在B站上線後成為國創區第一季度熱度第一名,用戶評分高達9.9分,創造B站站內評分最高記錄。 《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在豆瓣網上也得到了9.7分的超高評價,目前仍佔據豆瓣國產動畫評分第一名,另外兩季也均斬獲9.5分以上的高分。 許多的動漫為了湊足笑點,都是一些陳年老梗,沒新意,這部動漫不一樣。 忽略更新很慢這個問題,這部動漫的劇本寫的很好,歷史知識很多。 並且畫面不是三毛錢的特效,一些比如流水的動態都十分逼真。
不過《秦時明月》系列去年播出第六部時,口碑卻兩極分化,豆瓣評分也一落千丈。 隨後又因大量優秀的日本動畫引進中國,令國漫陷入一段長時間的低迷期。 也是在這期間,以《喜羊羊與灰太狼》與《熊出沒》等兒童向(以低幼齡者為目標觀眾)作品成為國產動畫代表,令大眾對國漫留下「低齡、幼稚」的刻板印象。 裡面有諸子百家,看劇的同時還可以學到歷史。 國漫 大部分人入這部動漫的坑,主要由於這部動漫的人物造型,真的是很美。 例如,愛奇藝推出的「蒼穹計劃」,強調將優質動漫內容IP進行影視化改編,更快走通動漫IP的多元化開發,並邀請多名知名編劇擔任「特聘內容製作人」,為漫畫作者提供內容創意,為後續的影視化開發等打下基礎,也為優秀原創動漫提供展示平臺,讓更多原創動漫可以成為「IP源頭」。
自上世紀80年代起,受到外來的動漫作品衝擊,中國動漫產業急劇衰落,直到21世紀初纔在政策扶持下有了起色。 雖然動漫人才仍然短缺,導致作品良莠不齊,但還是湧現了一批為人稱道的作品,例如《寶蓮燈》、《我為歌狂》、《圍棋少年》、《秦時明月》、《喜羊羊與灰太狼》以及《虹貓藍兔七俠傳》等。 《一人之下》現在更新至第3季,隨著爺爺屍體被盜,神祕少女馮寶寶的造訪,少年張楚嵐的平靜校園生活被徹底顛覆。 急於解開爺爺和自身祕密的張楚嵐和沒有任何記憶“不死少女”馮寶寶開啟了“異人”之旅。 動漫中不止主人公的故事很精彩,其他人物王也,諸葛青的故事線也同樣精彩,劇情流暢。 中國第一部動畫短片《舒振東華文打字機》攝製於20世紀20年代,長篇動畫《鐵扇公主》創作於20世紀40年代,但外界普遍認為,開創中國動漫的先河應是陪伴內地80後、90後長大的《寶蓮燈》、《葫蘆娃》、《黑貓警長》等經典作品。
國漫: 國漫番劇|不只「羊」和「熊」 盤點近年受追捧的國產動畫劇集
著名的原創網絡動漫《暴走漫畫》,就被指抄襲國外的「rage comic」(梗漫),兩派漫迷曾為此爭執不休。 然而,由於原創作品倚重創作上的自由度,內容不時會「尺度過界」,難免引起官方注意。 政府為首的監管制度也展開動作,一些原創網絡動畫因被指「兒童不宜」,而遭強令刪減內容或下架。 2013年,在騰訊動漫上連載的人氣動漫《屍兄》,就一度遭廣電總局下令封殺。
國漫: 網文改編漸成主流 原創漫畫師:受盡排擠
作為原著黨,知曉動漫不可能完全照搬原文上映。 雖然說是小成本製作,但是畫面完全不水,配上中國風的水墨丹青,看上去就意境深遠,人物的武打動作很流暢。 還有配音,請的邊江和阿傑,不看畫面光聽聲音也行的扛把子存在。 這部動漫是畫江湖的一個系列之一,之所以拿出來講,是因為當年在被限制玩電腦的年紀,電視上放的,就是俠嵐。 大部分人看的畫江湖系列應該都是這部動漫開始入坑。
這部動漫已經完結了,不限制性別和年齡,都能看懂。 講述的是一個關於人妖相戀,轉世投胎後需要紅線仙們幫忙的故事。 作為看過原著的人,動漫版本的人物動作表情製作的很到位,服裝和遊戲武器製作也很精緻,還原度很高。 此外,優酷網也推動「新國風」動漫創作,希望幫助動漫IP更好的推進商業轉化,促成優質動漫IP的潛在價值最大化;B站則將原國產動畫的分類更名為「國創」,最新公佈的33個動畫劇集專案新進度中,原創作品亦達到13部的空前新高。 由於這些網絡小說本身已經過平臺審核,且在連載過程中,經受住市場的篩選考驗,因此資方很放心改編作會受到歡迎,也省去了大量調研和宣傳的成本,被不少大型網絡動漫平臺作為重點投資的項目。 《魔道祖師》已完結,是墨香銅臭創作的原創耽美玄幻小說,圍繞藍忘機、魏無羨在解謎打怪的過程中互通心意結為道侶來展開。
在「網文漫改」大行其道下,原創動漫(以漫畫或動畫為原著)作者備感壓力。 2020年初,一些原創漫畫師在網上發起爭論,批評產業向改編作過度傾斜,不利於中國動漫產業的長期發展。 《秦時明月》是一部以武俠為主題的全民型動漫,是一部值得深挖的動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