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臺灣電影,瓊瑤電影絕對不可忽視,他是臺灣知名的言情小說家,創作近百部文學作品,可以說著作等身,1970年代末更成立巨星影業公司,專門將自己的小說作品改編成電影搬上大銀幕,第一部就是《我是一片雲》.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上映不到一個月,票房已經突破7000萬,隨著好口碑持續發燒,有機會挑戰今年最賣座的臺灣電影冠軍。 觀影時後這種妨礙的想法一直不斷出現,甚至在渲染上雖然試圖想煽起觀眾的情緒,但因為營造出各種羅曼史畫面反而讓人麻痺,甚至在最後明明很棒的角色中年時期卻在最後一刻那幾分鐘的歌唱中那情感的沉澱全然崩壞,使得良好的氣氛變成打歌的小清新MV錄影帶。
對於以復古為主打的影劇作品來說,道具與物件的還原是第一道基本門檻。 在《初戀》裡,觀眾能夠發掘出許多具有年代感的驚喜,包括折疊式手機、拍貼機、封面以《獵人》為主視覺的《週刊少年JUMP》等等。 然而本劇所營造的復古感之所以如此富有韻味和深度,並非來自這些物件,而是精心揀選、用以和劇情本身扣合的文化元素與時空背景。 在社羣上看到不少針對本劇結尾的討論,其中一派觀眾認為,《初戀》若是以第八集也英與兒子並肩坐在陽臺,聽著 CD 隨身聽內播放的宇多田光〈First Love〉作為收尾,似乎更為現實、淒美而餘韻無窮。 確實,我個人也向來偏愛略帶缺憾感的結局,不過就本劇而言,也英終於拾回失落的記憶,和晴道再續情緣的明亮結局,或許才更切合故事希望傳達的核心意義。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 綜上所述,Birdy不是不夠勇敢才無法坦誠,而是因為缺乏足夠的支持,必須要小心翼翼,如果沒有充足的安全感,他就不會冒險揭示自己的心。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 社會
Birdy緊跟在後並來到澎湖的海邊,二人在海灘激情親熱後便分別。 其後阿漢致電正準備大學聯考的Birdy,並向他播放歌曲《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心碎的兩人隔著電話痛哭後便斷絕聯絡。 大寶哥跟識賢哥真的演得很好,只有實力派的影帝級演員,才能把成年人語後的未竟之意表達出來。 多年後相遇的夢幻結尾,原先劇本的設計(小說)由Birdy開這個口(陪你走一段),感覺是功能性的撫平家漢(導演)當年愛而不得的痛;而電影透過演員,把Birdy這個來自不同取材對象的角色凝鍊整合成一個更立體的人物,呈現的結果更接近兩個個體磨合溝通的過程。 結尾的這段真的很美,兩人都在確認彼此身邊是不是有人、對感情有沒有共識。
- 由於影迷的熱烈要求,電影的北影版其後在2020年12月4日起在臺灣部分電影限定上映。
- 雖說是改編同志導演的個人經歷,但比起前期的同志性向摸索與自我懷疑,在後期反而有更多BL電影那種兩人中心的戲劇性,尤其在於海邊與共浴的橋段更是一種不分男同志或腐女的慾望投射。
-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時代背景設定在1980年代剛解嚴的臺灣,講述一對遊走在友誼和愛慕之間的高中同學的故事,由張哲生和祁家威擔任史料顧問。
- 電影的宣發製作成本高達新臺幣7,000萬元,當中獲輔導金跟地方政府補助總共2,000萬元。
- 盧廣仲演唱的電影主題曲《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在電影公映前一個月發行,其後引起臺灣樂壇的翻唱熱潮,蔡依林、田馥甄、五月天、李友廷與魏如萱等知名歌手均曾公開演唱,進一步擴大電影的接觸層面。
- 9月25日至27日,電影先行以口碑場的形式於限定院線上映,並於9月30日起正式在全臺電影院公映,以配合公眾連假與金馬獎公佈入圍名單等有利宣傳的活動。
印度一名人妻就因為沉迷賭博,在將賭本輸光後,竟異想天開「以自己作為賭注」,最後輸到必須履約和對方同居,… 從12月6日至12月19日止長達14天祭出「雙12歲末經濟學,雞省年終狂歡慶」,推出21種不同品項人氣餐點組合,…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2025 編按:五月天貝斯手瑪莎發行第一本音樂自傳式文集《昨天的孩子》,在書中除了談及自己和五月天創作過程,也分享專輯選歌會議背後故事… 麻辣鍋一直以來深受臺人喜愛,除了鴨血、豆腐是重點外,現在許多麻辣鍋品牌在肉品方面,也都開始主打「和牛」… 西洋流行音樂天后「女神卡卡」去年二月拍攝電影《Gucci:豪門謀殺案》時,聘請專員萊恩費雪(Ryan Fischer)在洛杉磯替她照顧愛犬… 選舉是最真實也最有效的民意檢視,九合一選舉大敗,一手掌握提名權的蔡英文、難逃民進黨敗選最大戰犯角色,然而,真相總是更複雜一些,…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 娛樂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取材於導演柳廣輝在高中時期的愛情經歷,主角張家漢的設定有80%以柳本人為原型。 此前柳一直在寫別人的故事,這次透過首次拍攝自己的故事將內心隱藏的情感宣洩出來。 電影的時代背景設定在上世紀80年代的臺灣,故事講述一對遊走在友誼和愛慕之間的高中同學,他們在青春的騷動跟性啟蒙的渴望牽引下冒險,其後因為學妹的出現而讓他們的曖昧關係產生變化。 電影於2020年3月14日在大阪亞洲電影節進行全球首映,其後在同年9月30日在臺灣公映,而Netflix則取得電影的分銷權,於同年12月23日在全球Netflix平臺上架電影。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上映後獲得極大商業成功,成為臺灣影史首部票房破新臺幣1億元的同志題材電影。 它在第57屆金馬獎獲得五項提名,最終贏得最佳攝影與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 如同本文開頭所提,面對自身情感與認同,阿漢與Birdy走上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就電影發展來看,我們可以發現,阿漢相較更為坦承與接納。
- 在現實中真的有位祁家威,他是同志平權運動者,被稱為臺灣首位公開出櫃的男同志。
- 這也正是劇中愛知縣小牧基地外羣眾聚集,高喊「自衛隊,不要去伊拉克!」、「停止援助戰爭!」等口號的歷史背景。
- 希望號的符碼運用,不僅讓本劇增添了孤寂與迷幻的色彩,同時也與也英的狀態相互呼應。
- 但你知道的,「有些人,這一輩子都不會在一起,但卻有一種感覺能放在心裡,守護一輩子。」而或許…藏在心底,也是我擁有他的一種方法及思念吧。
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故事聚焦在80年代剛解嚴的臺灣,一對遊走在友誼,愛慕之間的高中同窗,他們在青春的騷動與性啟蒙的渴望牽引下冒險,因為學妹的出現而讓曖昧關係產生變化。 卡司集結影壇亮眼新星的帥氣鮮肉陳昊森、曾敬驊,及新人邵奕玫領銜主演,三人在片中的優異表現令觀眾眼睛為之一亮。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更是與多部經典電影相關,而且以許多令人驚喜的方式引用,從主角的名字「Birdy」,角色的臺詞「只有傻瓜纔不知道我的意思」,到他們在戲院偷走的海報,都是藏給資深影迷的彩蛋,兼具時代感、角色塑造及故事脈絡。 在2020年臺北電影獎,電影分別獲得最佳男配角(戴立忍)跟最佳新演員(陳昊森)的提名,並在會外賽臺灣電影行銷獎上獲得最佳電影行銷獎、最佳海報獎跟最佳預告片獎提名,最終贏得最佳電影行銷獎一獎。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亦在獲得多個國際獎項與提名,包括在中國大陸的青年電影手冊年度盛典上獲得八個提名,最終獲得年度LGBT影片一獎。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 娛樂透視
北影版在剪輯上更強調衝突的部分,原因為當初打算把電影送往海外參展,認為這樣剪輯更迎合評審的口味。 兩版本在剪輯上各有不同,包括在院線版增加張家漢媽媽凝視兩位主角同牀共枕的情節,以及北影版出現張家漢爸爸在主角奪門而出後詢問「咖啊是甚麼?」等情節。 為了重現蔣經國逝世後萬人謁陵的場面,劇組早在2019年3月開始跟中華民國國防部申請到臺北忠烈祠取景拍攝,然而以「沒有直接對國軍的形象提升」跟「是部分國軍的陵墓」為理由遭拒絕。 經過超過兩個月時間的磋商,以及影委會跟文化部的幫忙,國防部最終願意以改變拍攝角度而借出忠烈祠取景,但只能讓劇組在大門前拍攝,並不開放忠烈祠內部,而拍攝當天則動用了超過1,000名臨時演員拍攝。 在決定張家漢的選角後,柳認為由於飾演這位角色的演員陳昊森有著純粹純真的眼神,因此飾演另一位主角王柏德的演員也必須擁有透徹的眼神。 此時瞿經友人介紹發現剛拍畢電影《返校》的新人演員曾敬驊,在網上搜尋照片發現對著外型不俗,遂邀請對方試鏡角色。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解析:「晚安」道別,家漢和Birdy的愛情後來怎麼了?
同志電影實在有很多都令人揪心,像《藍宇》、《春光乍洩》實在是令人痛心刻骨,那些,纔是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黎耀輝與何寶榮的名字你能忘懷嗎? 要數沒那麼揪心,但尚算中規中矩的有臺灣電影《盛夏光年》、《女朋友.男朋友》,還有快樂正向的《十七歲的天空》都能令人深刻記得當中兩位男主角之間的愛情。 至於這部,看完後,卻甚麼也沒有留下,除了那首歌的歌詞與旋律,那我倒不如直接閉上眼睛用心聽歌30遍好了。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故事原型,是導演柳廣輝從自己高中初戀的故事改編。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 演員表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家漢和Birdy的愛情,像跨越了時空般,來到了30年後的今天,場景也移到加拿大尼加拉大瀑布。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 電影中,兩人從高三下學期,在Birdy刻意疏離家漢,從上大學後,彼此就漸漸失去聯繫。 電影結局的劇情發展,給了這段同性之愛,帶些唯美的想像,也讓彼此心底的愛,刻在對方的心中,因為他們用「晚安」來道別。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關於結局「晚安」
由於曾跟角色王柏德的個性截然相反,柳跟瞿在試鏡中一度擔心曾能否勝任角色,但看見曾在試演片段的表現後便決定由他飾演角色。 只是家漢對這份情感的執著,在30年後,在參加維特中學管樂隊的同學會,再度燃起對Birdy的想念。 從班班(魏如萱飾演中年)的口中得知,Birdy一直壓抑,無法坦言自己性向的事。 長期以來,日劇持續面對著進步太慢、過於封閉、只關注國內市場的批評,跨國串流平臺的出現和資金進駐,雖然帶來新的契機,但對於拓展收視族羣的影響力仍然有限。 這次《初戀》獲得的成功,不僅代表跨國製作也能駕馭傳統的純愛日劇題材,更證明日劇在影劇市場中仍然具有獨特的號召力。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 時代現場
電影亦原訂作為於2020年4月舉行的金馬奇幻影展開幕電影播映,但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的衝擊下,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於同年3月宣佈取消該屆金馬奇幻影展的所有影展活動及電影放映。 原本訂於2020年6月19日起全臺公映的電影其後亦因為疫情進一步肆虐,監製瞿友寧認為觀眾到戲院觀賞電影的意欲不高而決定延期。 電影的海邊戲於澎湖吉貝嶼的一塊無人沙洲取景,並需要趕在海水漲退潮的有限時間內完成拍攝。 飾演主角的陳昊森跟曾敬驊均需要全裸上陣,因此在場只有男性工作人員進行拍攝。 雖然二人已經做好保護措施,但因為膠帶在拍攝期間不停掉下,最終只能放棄保護藉由鏡頭角度確保拍攝沒有露點。 雖然電影獲輔導金跟地方政府補助總共新臺幣2,000萬元,但由於海外拍攝等因素令宣發製作成本達至7,000萬元之高,令不少看過企劃案的資方害怕難以回本而拒絕投資。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影評|超長男男情慾戲 觀眾睇到滿頭黑人問號?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1988年上映的香港電影,由張之亮執導、洪金寶監製、末少聰主演,改編自清朝最後一個太監孫耀庭的自傳小說。 故事發生在清朝末年,劉來喜淨身後不久,清朝就被推翻了,他曾短暫服侍過末代皇帝溥儀,後來被逐出紫禁城,是一個大時代下小人物的悲歌。 這段Birdy一人分飾兩角的對白,就是出自《我是一片雲》裡,林青霞與秦漢的臺詞。
電影海報上顯示主題曲的官方正式版由盧廣仲演唱並由添翼創越工作室發行。 而在第57屆金馬獎的入圍名單當中,盧和陳的名字同時出現在歌曲主唱者名單中。 電影於上映次週以超過2,300萬元收入蟬聯票房冠軍,兩週累計票房收入突破5,300萬元。
這部電影很有意思的是改編於導演的心路歷程,並以「每個人的初戀,都跟史詩電影一樣偉大。」這樣的標語去敘述開始認識愛,然後為了愛拼了命最後遍體麟傷。 2021年7月15日,得利影視開始於Instagram暗示關於《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消息,其後於7月30日透露有關商品將於12月底實體發行。 得利影視於翌日正式公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的DVD跟藍光影碟發行資訊,並表示這是臺灣本土電影史上製作期最長的DVD與藍光影碟。 產品的雙碟珍藏版在10月15日起開放預購,其後在12月24日正式發行。 產品兩版本皆收錄電影的正式公映版、北影版、未曝光影片等各種片段,並限量附送圖冊集與海報等贈品。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最終刻了些甚麼?
觀賞完《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後,久久不能自己,觀影時就曾經因為劇情中的抑鬱感到不捨而熱淚盈眶,觀影後又因為回想,而把自己投射到其中,再次停在街頭上無法自己,當腦海中掠過舊事回憶時,雙頰早已浸泡在淚水中。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 我對他的回憶就這麼停留在從開學主動去認識,到畢業典禮那天與他互說再見,這三年之間所發生過的種種點滴都已經刻進我心底最深處,有時仍會想起。 但你知道的,「有些人,這一輩子都不會在一起,但卻有一種感覺能放在心裡,守護一輩子。」而或許…藏在心底,也是我擁有他的一種方法及思念吧。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同時邀來重量級實力派演員戴立忍、王識賢、王彩樺、龍劭華、洪勝得(洪都拉斯),以及法比歐、林暉閔、陳怡叡等新銳演員的加入,正式預告中短短幾秒,已讓影迷們引頸企盼。 電影場景也特別赴澎湖外島拍攝,陳昊森與曾敬驊在無人島上因為有潮汐的時間壓力,從早拍到晚相當專注,也顧不得有沒有暈船,或是腳底被沙灘上的珊瑚礁石刺痛的感受,一鼓作氣拍攝完成。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 電影《翻供》改編自韓國「馬格利米酒毒殺案」!控告鄰居性侵,竟意外揭發父女聯手殺人真相
我想,不管性傾向落於光譜的那一個位置,我們的心底,都會留下一個特別的位置,給那一位特別的人,不單單只是因為性別,更是因為我們的愛,簡單卻深刻。 疫情影響你我生活,甚至有人開始放無薪假,對於上班族來說,「薪情」好不好很重要。 Yes123求職網針對今年與明年薪水漲幅做調查,結果發現,… 畢業季過後,社會新鮮人陸陸續續開始找到自己的第一份正式工作,不過,有不少人面臨學歷貶值,出社會領不到好薪水的問題。 張家漢與Birdy看完電影以後,在戲院的旋轉樓梯偷走了幾張海報,雖然畫面一閃而逝,但如果是資深影迷的話,肯定會認得他偷走的那三張海報—《中國最後一個太監》、《雪在燒》與《旺角風雲》,都是當年的熱門電影。 電影中,阿漢買了摩托車以後,就載著Birdy一起去臺中市約會,兩人一起去了萬代福影城看電影,從後面他們偷偷闖入無人的放映室裡面的橋段猜測,兩個大男孩並不是看什麼武俠片、動作片,而是瓊瑤的愛情片《我是一片雲》(1977)。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描述1987年,陳昊森、曾敬驊兩個情竇初開的高中男孩,在解嚴時代的壓抑下,如何突破層層重圍,尋找自己的真愛。 兩人首次合作就默契十足、屢創話題,在臺北電影節首映後,兩人精湛的演技被網友封為年度最強「驊森CP」。 這三部電影除了揭示時代,也與《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有著不同層次的關聯性。 我相信對於張家漢來說,他應該會永遠記得自己跟Birdy看過了哪些電影,這些電影也跟著這個人一起刻在了他的心底。 如果還沒想好要看什麼,很推薦你們去看這部《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絕對會給你一段刻骨銘心、難以忘懷,如同史詩般的愛情。
二十餘年間,影視產業和風格歷經劇烈變革,如果僅是沿用《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現在,很想見你》的純愛老路,單純訴諸懷舊感的召喚,顯然不足以抓住目標受眾。 Netflix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 以往製作的日劇選材,多以詮釋上較有彈性、沒有文化包袱的動漫改編為大宗,或是徹底另闢蹊徑,大膽擁抱裸露與情慾主題,例如紅極一時的《AV帝王》。 近期上線的《First Love 初戀》(後簡稱《初戀》),是 Netflix 原創日劇中極其罕見的純愛系作品。 瞿友寧為遠赴加拿大出外景,讓監製的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宣發製作費從3千萬提高至7千萬元,由加拿大東南方一路拍到東北方,光是車程來回就得兩天,行程費用也高達全片的5分之一。 相較之下,較為平民的阿漢家,卻反而擁有了更多可能,《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點出了一個悲哀事實,即是就算擁有了物質上的一切,卻也不一定能擁有做自己的自由。 因此,電影尾聲的兩人順著階梯走,卻拐了一個彎,進而避開了盡頭的湖泊,畢竟,來到當今,社會經過倡議逐漸改變,阿漢不用跳入水中來探詢幸福的可能,Birdy也不用再以水來洗滌與掩藏,他可以大聲說出我愛你,而不只是一句又一句的晚安。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 最後一哩路,我們彼此陪伴
其後阿漢到加拿大去墓前悼念過世的歐神父,並遇見歐神父的舊情人Alex,得知歐神父也曾跟自己一樣曾因同志的身分而掙扎。 其後阿漢在酒吧外重遇Birdy,兩人回憶起彼此的愛情,Birdy終於承認自己當年很愛阿漢,只是自己無法接受。 當他們走到阿漢的住處時,阿漢邀Birdy上樓喝一杯,Birdy拒絕了,但接受阿漢的提議,與他一起散步走回自己下榻的旅館。 電影的籌拍作業始於2016年,當時監製瞿友寧向柳廣輝提出合作的邀請。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