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誡詳細資料

這轉移是關乎基督教思想的改變,就是認為耶穌基督復活的日子是主日早上。 這改變是適切的,因為現在基督徒每個主日或「安息日」,所回想的,是上帝創造之工的第三幕,即在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所建立的「新的創造」。 十誡曾在舊約中出現兩次,第一次在出埃及記(出二十2-17),描述上帝把誡命賜給以色列人;第二次則在申命記(申五6-21),背景是更新上帝人之約的典禮。 以色列人重申他們忠於上帝的約誓時,摩西提醒他們這些誡命的要旨與意義。

這名字在希伯來文中以4個字母來代表,就是YHWH;在譯本中則以耶和華、雅巍或主來代表。 知道上帝的名字是一種權利,因為這意味以色列所敬拜的,不是一個無名或遙遠的神祇,而是一個有名字的存在體。 然而,這權利又可能引致一個危機,就是濫用了上帝的名。

十誡: 福音電影《信神真好》追求金錢就能獲得幸福嗎

前9條誡命大部分都是禁止人作出一些行動,犯罪的行動若被查出,可引致控訴及其他法律程序。 但第十誡則相反地,禁止一些慾望,或貪婪的心理。 在人類的律法中,是不可能根據人的慾望來起訴,因為要找出證據,根本是不可能的。 雖然第十誡所指出的罪行不可能在希伯來人的律法系統中進行起訴,但上帝──那「大法官」──卻可知曉一切。 罪行產生了纔去處理,是不足夠的;律法也必須致力消除罪惡的根源。 幾乎所有罪惡和罪行的根源,都在人內心的自我和慾望裏。

  • 因此,第六誡是禁止謀殺,即為了個人利益和自私的目的而取去別人的性命。
  • 《聖經》記載,那時候,上主在西奈山上單獨見摩西,頒布十誡和律法,親自將十誡用指頭寫在石板,摩西下山後看到以色列人離棄上帝在崇拜一隻金牛犢,憤然將石板摔碎。
  • 這誡命禁止人貪戀一些屬於鄰舍(即以色列同胞)的人或物件。
  • 但濫用禱告的權利,包括為了一些自私或無價值的目的而呼求上帝,或藉上帝的名發假誓,罪狀跟古代社會的行使法術相同。

以言語偶像的形式敬拜上帝,是破壞了第二誡。 上帝是超越和無限的,比任何受造物用來形容祂的言語更偉大。 因此,第二誡是為保持上帝的偉大和奧妙而設的。 舊約聖經就曾記載說,摩西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後,神使用摩西頒布十誡,讓以色列民學會生活。 但大家知道神頒布十誡背後的意義是什麼嗎?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聖經十誡的內容、瞭解背後的意義與神為拯救人類的良苦用心吧。

十誡: 基督徒每天靈修需掌握的4條原則

我們應該盡心、盡能、盡意、盡力愛主和事奉祂(見申命記6:5;教約59:5)。 ( 10 )“不可貪戀人的房屋;也不可貪戀人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的。 ”這條誡命反對要求得到不屬於你的東西。

  • 被提的奧祕被提進天國是我們每一個基督徒的盼望,什麼樣的人才能「被提」?
  • 一個人可以用言語來建立一個上帝的形象,把上帝塑造成一個如木頭和石頭所製造的偶像一樣牢固的樣子。
  • 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
  • 以色列人遵守誡命並不是純粹為了順命可以給他們積累某些功德。
  • 屬靈爭戰基督徒應看清靈界爭戰的激烈,當神來拯救人的同時,撒但也會來與神爭奪人類,本欄目主要講述,基督徒在初信時怎樣依靠神,實行真理打敗撒但,做出美好響亮的見證。
  • 然而,以第一句話為所有十誡的前言似較恰當。
  • 耶穌根據申命記六章5節重述這愛的命令,並稱之為「第一和最大的誡命」(太二十二37、38)。

那十誡對人類的發展還有哪些更深遠的意義呢? 十誡是我們超升不可或缺的永恆福音原則。 遵守這些誡命是為了遵守其他福音原則預備道路。 十誡以一句前言來開始(出二十2;申五6),聲明賜律法者是上帝。 祂向一羣已經與祂建立了關係的子民頒佈誡命。 賜律法者是領人出埃及的上帝,祂曾將其子民從埃及為奴之地拯救出來,並賜他們自由。

十誡: 什麼是真實的悔改 如何達到真實的悔改

你一年三次上去朝見耶和華你 神的時候、必沒有人貪慕你的地土。 你要守除酵節、照我所吩咐你的、在亞筆月內所定的日期、喫無酵餅七天、因為你是這亞筆月內出了埃及。 當照耶和華你 神所吩咐的、尊敬父母、使你得福、並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

十誡: 電影《得勝的凱歌》精彩片段:主耶穌再來的動靜

上帝隨之也要求其子民在約之關係中對祂忠誠,過於要求其他東西。 因此,這誡命雖然以消極的措辭來表達,但卻充滿了積極的含義。 這誡命位於十誡之首是重要的,因為它建立了一個原則,這原則在社會性的誡命中(第六至十誡)是尤其顯著的。 在人類生活的中心,必須要保持與上帝的正常關係。 生活中若有任何破壞那基本關係的事情,就是違反這誡命。 因此,外邦「諸神」也可以指破壞這上帝人關係之優越性的一些人,或甚至是事物。

每一條誡命之間的關連,可見於整個十誡的基本原則。 十誡的原則是愛,這也是以色列宗教的核心。 上帝愛以色列人,並呼召他們進入愛裏。 祂又把一個超乎所有其他命令的誡命加諸以色列身上:「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上帝。」(申六5)那是以色列宗教命令的中心。 至於如何愛這位不可見、不可摸的上帝,十誡已解釋了一部分。 對一個愛上帝的人來說,十誡指示了一種生活方式,若能活出這方式,便可反映人對上帝的愛,並使人對上帝的愛有更深的經歷。

十誡: 首頁 » 聖經學習 » 聖經金句 » 聖經十誡的內容及其對人類的深遠意義

( 2 )“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麼形像彷彿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十誡2025 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它,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 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 ”這條誡命反對製造偶像,用偶像代替神。

十誡: 什麼是十誡?

這10條誡命乃關乎人類生活的兩個基本範圍:首5誡關於人與上帝的關係,後5誡則關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上帝第一次把十誡賜給以色列人,是在出埃及不久,在西乃山上與他們立約的時候。 雖然西乃之約的日期不能確定,但大概的日子約在主前1290年左右。 若要瞭解這十誡,必須首先瞭解頒賜十誡的背景。

十誡: 這樣的白色大寶座的審判太好了(有聲讀物)

但濫用禱告的權利,包括為了一些自私或無價值的目的而呼求上帝,或藉上帝的名發假誓,罪狀跟古代社會的行使法術相同。 無論行使法術或隨私意禱告,上帝的名都被濫用了,第三誡也就遭到破壞。 積極地說,第三誡是提醒人,認識上帝的名是一個極大的權利,我們不應輕看或濫用。 第一誡採取了消極的形式,明明地禁止以色列人敬拜外邦諸神。 約的核心是一個關係,從聖經的角度看,關係的重點是忠誠。 如十誡的前言所指,上帝對其子民的忠誠已在出埃及的事件中表明。

十誡: 十誡

因此,誡命最初的功用跟現代國家的刑事法相近。 十誡2025 以色列是一個神權政體,其真正的君王是上帝(申三十三5)。 此外,破壞誡命就是犯罪,得罪國家和國家的君主──上帝。

十誡: 聖經啟示錄預言:主再來的6條預言已應驗

因此,這誡命是保障以色列有完整的法律系統,防止個人的自由受到侵害。 十誡2025 多數現代的法律系統都保存了這原則,如在法庭上作證時必先起誓。 但最後,本誡命也指出在所有人際關係中要有真誠這重要素質。 第八誡在立約羣體中建立一個關乎財產的原則:一個人在某些事情上有一個權利,是其同國的人不可為自己的私人利益而侵犯的。 雖然這誡命是關乎財產,但其中的焦點是個人的自由。

若貪婪的慾念漸漸消除,人便可以被引導轉向上帝。 聖經原來的用詞明確地顯示這誡命是關乎以色列的法律系統。 這誡命禁止人在法庭的審判過程中作假見證,因而確立了一個真誠的原則,暗示人在任何環境下也不可說假話。 十誡 在任何國家裏,律法必須根據真實的證據來執行。 若律法不是基於真理和公義,生命和自由的基礎便遭損壞。 若法律的見證是真實的,便不會有誤審的情況出現;若是虛假的,人類最基本的自由便失去了。

2.「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出埃及記20:4)。 在這條誡命中,主譴責崇拜偶像的行為。 有些人並不向雕刻的偶像或塑像行禮膜拜,然而他們也不崇拜活著的神,卻崇拜其他的偶像,如金錢、財產、觀念或名聲。

貪婪可導致上面誡命所說的:謀殺、姦淫、和偷竊。 如果做某件事是錯的,那麼有做那件事的慾望也是錯的。 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

行使法術包括人為了達到自私的目的,在某些活動裏利用上帝的名,他們相信使用一個上帝的名可以控制那上帝的能力。 因此,第三誡所禁止的,是行法術,就是人為了個人和無價值之目的,透過上帝的名意圖控制祂的能力。 十誡2025 上帝樂於施予,但卻不容許人操縱或控制祂。 人藉著上帝的名可以在禱告中親近上帝。

在原來的文字中,十誡被稱為「十句話」(因而又名”Decalogue”)。 根據聖經經文,這些是上帝所說的「話」,或律法,而非一個人類的立法程序。 這不是指每一塊版寫上5條誡命,而是每一塊版都寫上了全部10條誡命;第一塊法版屬於賜律法者──上帝,第二塊法版則屬於接受者──以色列人。

人日常生活的時間多半是用於工作上,但第七日則要分別出來。 在第七日,人要停止所有工作,並守這日為聖日。 這日之所以是聖日,跟設立這日的理由有關。

提及十誡、律法,相信我們每一位信主的人都不陌生,但我們是否知道十誡、律法對我們人類到底有多重要,又有哪些深遠的意義呢? 經歷見證視頻收錄了基督教題材優秀福音微電影,以微電影的形式講述基督徒的真實經歷見證,以及優秀創意福音影像,希望透過福音微電影傳遞的福音信息鼓勵更多的人信靠主,接受主神的福音。 蒙恩見證在生活中時有發生的危難面前,唯有神能給人帶來救恩,保守人平安,此欄目內容為你講述基督徒在各種災難、疾病中蒙神保守看見神奇妙救恩、奇異恩典的真實經歷見證。 職場見證職場人生精選基督徒職場見證、工作見證, 分享基督徒在職場複雜的人際關係與潮流的誘惑中如何經歷神、禱告神的屬靈體驗,更多職場生命見證歡迎點擊閱讀,希望幫助你在職場中找到航向。 屬靈爭戰基督徒應看清靈界爭戰的激烈,當神來拯救人的同時,撒但也會來與神爭奪人類,本欄目主要講述,基督徒在初信時怎樣依靠神,實行真理打敗撒但,做出美好響亮的見證。

十誡: 基督教會電影《敬虔的奧祕》 主耶穌早已道成肉身隱祕降臨

如有任何問題,都可以點擊「在線暢聊」與我們探討。 聖經故事網站收錄了眾多膾炙人口的新舊約聖經故事,為妳講述了上帝的創造、挪亞方舟、約伯記、出埃及、耶穌生平等等眾多經文故事。 十誡2025 聖經故事內容經過重新整理,語言簡單易明白,亦可作為兒童啟蒙聖經故事讀物。 天國福音主來預兆主耶穌說:「現在我已選擇這殿,分別為聖,使我的名永在其中,我的眼、我的心也必常在那裡。」(代下7:16)教會是主的身體,主的榮光充滿其中。 可現在各宗各派都荒涼了,信徒都失去了起初的信心與愛心,這是為什麼呢? 此時我明白了,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時常會臨到各種各樣的難處,這些難處從外表上看不合我們的觀念,但背後都有神的良苦用心。

以色列人遵守誡命並不是純粹為了順命可以給他們積累某些功德。 他們遵守誡命,是為了發現在神人關係中那種豐盛和滿足的生命。 古代以色列的誡命不是基於道德而有的一套倫理法律或忠告。 第十誡在其原初的背景中顯得有點奇怪。 這誡命禁止人貪戀一些屬於鄰舍(即以色列同胞)的人或物件。 十誡2025 在一份關乎刑法的法典中,這樣一條誡命並不常見。

如何進天國關於主來提接我們進天國有兩種說法,一種是信主後罪得赦免,一次得救永遠得救,這樣就能被提進天國;另一種是雖然信主後罪得赦免了,但還常常犯罪沒有達到聖潔,怎麼能被提進天國呢? 「不可貪戀」(出埃及記20:17)。 貪戀或嫉妒屬於別人的東西,對我們的靈魂是有害處的。

十誡: 基督教會電影《我的天國夢》聽神聲音被提到神寶座前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