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電影節入圍介紹

2011年,她以於《命運化妝師》、《消失打看》等之演出,獲頒第13屆臺北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獎項。 2013年,她以於電視劇《白色之戀》之演出,入圍第48屆金鐘獎戲劇節目女主角獎獎項。 2020年,她以於《住戶公約第一條》之演出,入圍第55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配角獎獎項;同年,她也以於《怪胎》之演出,入圍第57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及第23屆臺北電影獎最佳女主角獎等獎項。 臺北電影節「國際青年導演競賽」入圍作品將於電影節中放映,並將邀請各國影人來臺參與活動,並將在七月二號頒獎典禮上,正式揭曉首獎、觀眾票選獎得主。 臺北電影節將於六月二十七日至七月十九日於臺北市中山堂、臺北新光影城及華山電影館舉行。 韓國電影《實習男的生存法則》(10 臺北電影節入圍2025 Minutes)是導演李容承的畢業作品,已在釜山、及多個國際影展中贏得影評人費比西獎,本片講述企業實習生面對職場人性角力時的絕地大反攻。

國際導演齊巨頭 此外,本次臺北電影節針對新銳導演舉辦的「國際新導演競賽」、共4百多部影片中,挑出10部國際與2部臺灣電影角逐該獎項,包括掀起小轟動的《美國女孩》與初啼新聲的導演李怡芳首部執導作品《小藍》。 2022第24屆臺北電影節今天(16日)揭曉臺北電影獎與國際新導演競賽入圍名單,國片「美國女孩」與「月老」各獲得12項與11項提名,表現出色,兩部片子以及票房大賣的恐怖片「咒」,將同時角逐百萬首獎。 在演員獎項部分,最佳男主角入圍者包括《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吳慷仁、《當男人戀愛時》邱澤、《緝魂》張震、《複身犯》楊祐寧以及《聽見歌 再唱》馬志翔;入圍最佳女主角則有《怪胎》謝欣穎、《美樂蒂》楊麗音、《消失的情人節》李霈瑜、《愛・殺》陽靚、《當男人戀愛時》許瑋甯。 最佳男配角則有納豆、金玄彬、鄭志偉,劉冠廷;女配角則有陳雪甄、嚴藝文、鍾欣凌、百白、孫安可,演員劉冠廷以《同學麥娜絲》和《詭扯》同時入圍最佳男配角。 2021 年第 23 屆臺北電影節今天公佈雙競賽入圍名單,邀請李霈瑜(大霈)與蔡凡熙擔任揭曉嘉賓。

臺北電影節入圍: 最佳男配角

)日公佈入圍名單,本屆共有268件作品報名,包括劇情長片26件、紀錄片57件、短片159件、動畫片26件。 本屆演員獎項競賽分外激烈,最佳男主角入圍者包括《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吳慷仁、《當男人戀愛時》邱澤、《緝魂》張震、《複身犯》楊祐寧、《聽見歌 再唱》馬志翔;入圍最佳女主角的準影后們則包括《怪胎》謝欣穎、《美樂蒂》楊麗音、《消失的情人節》李霈瑜、《愛。殺》陽靚、《當男人戀愛時》許瑋甯;演員劉冠廷以《同學麥娜絲》和《詭扯》同時入圍最佳男配角。 臺北電影節入圍 臺灣唯一針對國際新銳導演徵件的長片競賽「國際新導演競賽」,是臺北電影節從亞洲影展的角度,對國際的電影美學形式和議題提出專屬於臺灣的觀點。 從本屆494部報名作品中脫穎而出的12部入選作品分別來自18個國家,有2部世界首映、4部亞洲首映、5部臺灣首映,將共同競逐獎金新臺幣60萬元的「最佳影片」、獎金新臺幣30萬元的「評審團特別獎」。

  • 荷蘭電影《拳面迎擊》(Wolf)以黑白攝影拍攝,敘述荷蘭外籍移民在社會邊緣用拳腳求生的處境,本片榮獲荷蘭電影節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與最佳男主角等大獎,並橫掃該競賽各大獎提名。
  • 情境歌舞秀「絲路智慧」、音樂詩畫秀「絲路詩藝」、青年演員交響詩朗誦「絲路青春」和電影節主題曲「絲路心語」等四大篇章,以交響樂貫穿國際前沿的影像藝術、電影戲劇敘事、歌舞與雜技等,復刻古都長安的盛世繁華,展現今日西安的國際風範,表現絲綢之路的智慧光芒與人文情懷。
  • 臺北電影節將於六月二十七日至七月十九日於臺北市中山堂、臺北新光影城及華山電影館舉行。
  • 曾經入選「金馬電影學院」的馬來西亞華裔導演廖克發,此次也以其公視學生劇展作品《一起去看海》首次入圍臺北電影獎。

出道多年卻是第一次入圍電影獎項的高英軒,表示臺北電影節對他意義非凡,因為臺北電影節的前身是「中時晚報電影獎」,父親曾是中時晚報的社長,這連結於他實在別具意義,「爸:我入圍臺北電影獎最佳男配角了!就像您說的大器晚成,雖然距離上一次入圍金鐘也經過了10年,但是我還是在繼續努力著,您別擔心。 尚未上映的《童話.世界》由張孝全、江宜蓉、尹馨、李康生出演,也是一舉入圍最佳劇情長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6項獎項,令人期待。 在最佳男配角方面,則由馬志翔「月老」、高英軒「咒」、莊凱勛「美國女孩」、莫子儀「該死的阿修羅」以及潘綱大「該死的阿修羅」角逐;最佳女配角是張寗「少年吔」、謝瓊煖「那天,我媽偷了老師的車」、於子育「初戀慢半拍」、尹馨「童話.世界」和去年金馬女配角王渝萱「該死的阿修羅」競爭。 頒獎典禮將於7月9日盛大舉行,從近三百部電影中,挑選30部入圍作品,題材多元、競爭激烈,民眾也能觀看線上直播,一起見證今年臺北電影節的最大贏家。 而2004年起規劃的「全球華人影像精選」單元,亦自2010年起不再出現於節目常設單元規劃中。

臺北電影節入圍: 確立「城市、華人、新銳」三大主軸(2002~2006)

2019年第21屆臺北電影獎今(17)日公佈雙競賽入圍名單,以百萬首獎為號召的「臺北電影獎」今年改變賽制,從過去僅公佈4大類共40部入選影片,調整為公佈19個獎項的入圍名單;而臺灣唯一針對國際新銳導演的長片競賽平臺「國際新導演競賽」也首度曝光12部入選影片的精采片段。 臺北電影節主席李屏賓偕同揭曉嘉賓劉冠廷、孫可芳,及兩部入選國際新導演競賽的臺灣電影《大餓》、《野雀之詩》劇組出席下午的公佈記者會,李屏賓主席表示,臺北電影節一直以來的精神就是傳承與創新,希望在這次的電影節中,歡迎大家一起來欣賞來自世界各國的精彩作品,首次擔任揭曉嘉賓的劉冠廷和孫可芳,則期許自己可以從介紹入圍者的人,變成被介紹的入圍者。 國際新導演競賽公佈12件入圍名單,臺灣電影就佔了兩部,分別為《美國女孩》的阮鳳儀、《小藍》李怡芳。

徐凱希加入《女人我最大》陣容,與卞慶華一起擔任助理主持人,主持表現亮眼,去年6月她接受《TVBS新聞網》專訪談及接下主持棒的心情,也大方談到交往近2年的圈外男友,愛情事業兩得意。 臺北電影節入圍 徐凱希今(2)日在社羣上發文回顧2022年,透露:「加入成為了女大的助理主持,接到了人生第一支代言,在工作上也是收穫滿滿的一年。但同時也痛失了15歲的愛犬,結束了一段感情,偶爾因為過於忙碌而失去了生活。」疑似分手,對此經紀人也向《TVBS新聞網》證實分手一事。 [NOWnews今日新聞]去年一連發行12首新歌的小樂吳思賢,即將睽違5年在1月5日於華山Legacy舉辦個人專場「TOPOFLOVE」演唱會,小樂表示這次演唱會因為疫情經歷延期,但認為是緣分最好的安…

臺北電影節入圍: 臺北電影獎入圍公佈!柯震東搶影帝

入圍作品橫跨世界各地,包括來自日本、韓國、泰國等15國出品的12部影片,其中有8部是由女性導演執導,臺灣則有謝沛如《大餓》和施立《野雀之詩》2部作品入選。 2019第21屆臺北電影節於今(17)日下午公佈本屆「臺北電影獎」入圍名單,由劉冠廷、孫可芳擔任揭曉嘉賓。 【臺北記者簡嘉佑臺北報導】臺北電影節入圍名單公佈,《美國女孩》共有12個入圍項目,將與11項入圍的《月老》,共爭最佳影片的百萬首獎! 另有望一奪首獎的電影還有《該死的阿修羅》、《咒》與《童話.世界》。 此外,受金馬新人獎肯定的方鬱婷能否拿下影后,以及今年多產的柯震東是否能斬獲影帝? 第23屆臺北電影節今(14)日公佈最大競賽單元「臺北電影獎」入圍名單,《無聲》提名8獎是最大贏家,《同學麥娜絲》、《消失的情人節》與《當男人戀愛時》則以7獎入圍緊追在後,《緝魂》與《馗降:糉邪2》則有6項入圍,競爭激烈。

臺北電影節入圍: 最佳導演

※ 本屆另有影人紀念專題單元,分別播放楊德昌、希斯萊傑、市川崑和白景瑞。 2009年,賽吉德沃茲佛(Sergey DVORTSEVOY)、勞勃伊普斯汀(Rob EPSTEIN)。 由金多美、崔宇植、趙敏修、樸熹洵共同主演,上映後好評不斷,在臺灣票房更是創下高達2.2億的紀錄!

臺北電影節入圍: 國際導演齊聚頭

至於男女主角獎項的部分,李亞梅透露,共識度很高,討論比較多的部分則是選擇女主角時,在電影《迷走廣州》有兩位女主角,花了比較多時間討論。 論文張世倫,2001,《臺灣「新電影」論述形構之歷史分析(1965~2000)》。 【警政時報 李慕妍/臺北報導】 亞太經貿投資總會(亞投會 AETCC)、亞太投資銀行家總會(亞投行 ABCO […] 原始新聞來源 黃韻庭接軌全球華人企業|里昂庭迎臺灣經貿新契機 警政時報.

臺北電影節入圍: 臺北電影獎入圍下午公佈 柯震東、王淨、張孝全聽牌

情境歌舞秀「絲路智慧」、音樂詩畫秀「絲路詩藝」、青年演員交響詩朗誦「絲路青春」和電影節主題曲「絲路心語」等四大篇章,以交響樂貫穿國際前沿的影像藝術、電影戲劇敘事、歌舞與雜技等,復刻古都長安的盛世繁華,展現今日西安的國際風範,表現絲綢之路的智慧光芒與人文情懷。 ◆本屆電影節「金絲路獎」國際評審會評委、演員顏丙燕(中)出席開幕式。 絲路電影節作為我國唯一以「絲綢之路」命名的綜合性國際電影節,創辦於2014年,旨在以電影為紐帶,促進絲路沿線各國文化交流與合作,傳承絲路精神,弘揚絲路文化。 臺北電影節入圍2025 第九屆絲路電影節以「絲路通世界 光影耀長安」為主題,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陝西省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設有電影美術之夜、電影展映、電影論壇、電影力量等七大主體活動。 2016年臺北電影獎入圍名單原定於5月10日正式公佈,但因名單提前被網路駭客外洩於官網,以至於主辦單位臨時改至5月9日公佈所有入圍名單。

同樣探討民族與歷史的還有鍾適芳導演的《邊境移動兩百年》,本片記錄印度地區從 臺北電影節入圍2025 18 世紀出現的華人移民,探討超過兩百年的華人離散史。 另一部入圍作品《零下四十度的思念》則是探討大陸新娘在臺灣的新移民辛酸,是繼去年《失婚記》之後,另一部探討大陸和外籍配偶的入圍作品。 第24屆臺北電影獎今日公佈入圍名單,去年在金馬獎獲3獎的電影「美國女孩」角逐12項,成為入圍大贏家,賣破2億票房的「月老」以11項緊追在後;「該死的阿修羅」則以9項排名第3。 臺北電影節雙競賽單元17日下午1點半揭曉入圍名單,其中「臺北電影獎」今年改變以往只有入圍影片的慣例,增設個人入圍獎項,即將出現首屆男主角、女主角入圍者,象徵著「臺灣奧斯卡」真正來臨。

臺北電影節入圍: 推薦文章

易智言主席也在致詞時恭喜所有入圍者,並說臺灣電影因為有眾多優秀影人而精彩,也祝福明天頒獎典禮大家都能滿載而歸。 王志桓,2012,《臺灣的電影節之守門機制研究-以臺北電影節、高雄電影節為例》。 臺北電影節入圍 2013年,時任策展人塗翔文認為,主題城市單元雖然是特色、卻也是包袱。 「年年以城市/國家為主軸,不僅把影展做成侷限,觀眾也容易大筆一揮就把整個影展與當年的主題城市畫上等號。」於是以「橫向」取代「縱向」思考,讓每屆片單的關注焦點能更確立明顯,也讓未來幾年主題城市能有再次聚焦的機會。 臺北電影節設有主席,性質較貼近於無給職的精神領袖,侯孝賢(2000年及2007~2010)及李屏賓(2016~2020)為擔任最多次的主席(各5屆),現任主席為易智言。

臺北電影節入圍: 臺北電影節 得獎片單回顧/《人面魚 紅衣小女孩外傳》

《小藍》將在臺北電影節世界首映,本片從情慾與身體反向探索女性自我認同,透過多面向的情慾描寫,直視女性逐漸擺脫依附男性評價的覺醒,新生代金獎女星王渝萱及脫口秀與影視雙棲演員許乃涵的角色都富有突破性。 去年在臺上映獲觀眾好評的《美國女孩》,取材自導演阮鳳儀自小赴美生活的個人經歷,細膩側寫遊移臺灣及美國兩地的文化衝擊與磨合,主演林嘉欣、莊凱勛呈現夫妻共同面對家庭與現實重重障礙的掙扎,而飾演女兒的兩位素人演員方鬱婷、林品彤更流露青澀不造作的動容演技,精準捕捉千禧世代下青年與家庭的社會焦慮。 今年入圍名單皆是實力派演員,今年,柯震東憑藉電影《月老》成為北影新科影帝,陳湘琪則以《修行》成為北影影后,最佳導演則是由九把刀拿下,而入圍12項大獎的最大贏家《美國女孩》拿下北影最佳劇情長片!

臺北電影節入圍: 臺北電影節完整入圍名單/《無聲》8獎最威!邱澤、張震搶影帝

有望出現的名單,還有耀眼去年金馬獎的《美國女孩》的雙女主角林嘉欣、方鬱婷;《該死的阿修羅》中,去年拿下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的22歲王渝萱、及角逐新演員的潘綱大;以及,今年破億票房的驚悚國片《咒》的蔡亙晏等人。 今年的重點影星是去年入圍金馬影帝的柯震東,他在今年有3部作品報名本屆臺北電影獎,一部是去年九把刀的《月老》,第二部是今年臺北電影節的開幕片《初戀慢半拍》,柯震東在片中飾演一位個性木訥、母胎單身的30歲宅男,跟飾演單親媽媽的徐若瑄有一段姊弟戀,該片會在臺北電影節進行世界首映。 針對國際新銳導演的長片競賽獎項「國際新導演競賽」,今年有來自94國、544件報名作品,最終脫穎而出的12部入選作品分別來自21個國家。 臺北電影節入圍2025 其中兩部臺灣代表,分別是李怡芳的《小藍》(Little Blue)及阮鳳儀的《美國女孩》(American 臺北電影節入圍 Girl)。 而作家九把刀跨界擔任導演,改編自己小說的電影《月老》也受到廣泛好評,入圍包括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與最佳男主角、男配角與「傑出技術(特效化妝)」等獎項。

「如履的電影筆記」為全臺灣影評文章最完整、品質最穩定的電影評論網站。 曾獲得痞客邦社羣影響力『百大部落客』、社羣金點賞『最佳娛樂部落客』等獎項。 阮鳳儀導演笑稱自己是電影界實習生,待在林書宇身邊學習,她尤其感謝林書宇讓《美國女孩》裡的母親莉莉突顯出來。 韓國電影大鐘獎是韓國最具影響力和權威的電影頒獎禮之一,與韓國青龍電影獎和韓國百想藝術大賞並稱韓國三大電影獎。 2009年,主辦單位參見國外影展的獎項,而創設「電影產業獎」,並將該獎項分為三大類,分別是「終身成就獎」、「特別感謝獎」及「卓越創新獎」。

臺北電影節在5月9號公佈「臺北電影獎」的入圍名單後,2014年臺北電影節的兩大競賽「臺北電影獎」、「國際青年導演競賽」的戰局已然成形。 本屆評審涵蓋產學界及影評等專業人士,分為初選、複選及決選三階段,初選評審分為劇情長片、紀錄片、短片及動畫片四類,各自組成初選委員選出作品進入複選,複選評審則由通過初選的作品中決定本屆入圍名單,決選名單則將加入多位專業人士,與複選評審組成評審團,共同決定本屆得主。 另一部報名片《孤味》的女演員羣也都有高水平表現,可惜戲份分散,最終沒搶到入圍席次,倒是片中的陳淑芳有以鄭有傑導演新片《親愛的房客》入圍女配角獎項目。 另,《那個我最親愛的罵生人》女配角吳美和雖沒有報名,但她在片中將老人臥病在牀屎糞弄髒牀被的場面詮釋得震撼人心,因而被評審主動提及,為本屆較特別的一個狀況。

金獎影后凱特溫絲蕾也加入卡司陣容、繼《鐵達尼號》後再與卡麥隆聚首合作,更令影迷雀躍不已! 其他卡司還包括《阿凡達》「奈蒂莉」之母CCH龐德、《安眠醫生》克利夫柯蒂斯、《阿凡達》「人類學家」喬爾大衛摩爾、《黑道家族》艾美獎視後艾迪法柯和《MIB星際戰警3》傑曼克萊門特。

2019第21屆臺北電影節將於6月27日到7月13日之間舉行,並於7月13日舉行頒獎典禮。 此外,入選的國際強片也充滿亮點,包括入選2022年柏林影展的《歡迎光臨便利黑店》(Convenience Store),該片改編自千禧時代的俄羅斯,大批中亞非法移民被囚禁在超市裡被迫提供免費勞力長達十年的真實案件。 入選2021年威尼斯影展的《去你的垃圾山莊》(Costa Brava, Lebanon)則聚焦黎巴嫩垃圾危機下家庭與政府間的居住正義角力等,多部同樣入圍國際影展的作品。

本屆男主角入圍者包括《老大人》小戽斗、《寒單》鄭人碩、《幸福城市》李鴻其、《蚵豐村》喜翔以及短片《老人與狗》的車保羅。 而在本屆五位女主角入圍者中,除了《野雀之詩》李亦捷、《人面魚 紅衣小女孩外傳》徐若瑄、《傻傻愛你,傻傻愛我》郭書瑤外,另有黃採儀與劉引商分別以《情色小說》及《帶媽媽出去玩》兩部短片入圍。 2017年報名參賽作品《上岸的魚》向臺北電影獎提出撤片要求,改至2018年參加競賽。

從去年11月開始,評委們便對在韓國一年內上映的237部電影進行海選。 最佳女主角提名分別是《決定分手》的湯唯、《美麗人生》的廉政雅、《在你面前》的李惠英、《致敬》的李政恩、《特別之歌》的樸素丹。 徐若瑄在恐怖片《人面魚:紅衣小女孩外傳》拋開女神形象,入魔演技令人頭皮發麻;陳意涵在《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哭出不同的層次,演技是撐起全片的關鍵。 郭書瑤在《傻傻愛你,傻傻愛我》突破尺度挑戰援交妹,與喜憨兒對戲令人動容。

臺北電影節入圍: 線上看平臺:Netflix、HamiVideo

第24屆臺北電影節16日公佈雙競賽入圍名單,共有268件作品報名。 臺北電影節入圍 最佳男主角有《童話.世界》張孝全、《月老》柯震東、《修行》陳以文、《夢遊樂園》溫昇豪、《不想一個人》範少勳入圍。 最佳女主角則有《咒》蔡亙晏、《美國女孩》林嘉欣及方鬱婷、《修行》陳湘琪、《童話.世界》江宜蓉,其中《美國女孩》方鬱婷也同時入圍最佳新演員。 雙強入圍爭獲獎 本次臺北電影獎入圍最大贏家為《美國女孩》,包括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與女主角、男配角與新演員等12項大獎。 採入圍制,分為劇情長片、紀錄片、短片和動畫片四類參賽作品,正式獎項共20項,每項最多入圍5名,四個類別的作品皆有機會角逐個人獎項及百萬首獎,希望藉此獎項鼓勵電影產業相關專業人員。 2022年臺北電影節已公佈所有入圍名單,頒獎典禮將在7/9舉行,今年臺北電影節年度企劃為「烏克蘭 德國新電影60週年特別專題」, 多部德國新電影長短片,再度進入戲院經典重現。

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羣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的觀點。 我們有國內外調查新聞、生活、遊戲、消費等資訊,希望提供讀者具有深度、廣度、樂趣及生活、時尚品味的原生新聞。 其他入圍電影包括,冰島電影《冰島少年三加一》、以色列電影《她和她們的電影課》、黎巴嫩電影《去你的垃圾山莊》、西班牙電影《獄見你,愛上你》、波蘭電影《正義的現跡》、愛爾蘭電影《夏日悄悄話》,法國電影《玫瑰男孩心貼心》與玻利維亞電影《高原上的家屋》。 體育中心/李明融報導隨著2022年的結束,全新的2023年到來也代表著所有羽球選手將迎接全新的各項賽事,而世界羽球聯(BWF)也在元旦這天公佈2022全年的巡迴獎金收入排行榜,總共120人上榜,其中「臺灣一姊」戴資穎以賺進263170美金(約新臺幣797萬)獎金,位居第3名。 在臺北市信義商圈有20年歷史的「Neo 19商場」未能續約,於2023年元旦正式退場,在Google Map上搜尋「Neo 19」,顯示「永久停業」,官方粉絲專頁也已消失。 今屆絲路電影節羣星璀璨,雖然當晚西安的室外氣溫低至零度,但袁姍姍、江一燕、劉樺、喻恩泰、成泰燊、許魏洲、張丹峯、洪欣、顏丙燕、小瀋陽、張陸、何晟銘、周也等眾多電影人不畏嚴寒,身穿盛裝亮相,現場開啟了一場電影人與影迷共赴的光影之約。

男主角東明相回憶拍攝過程,他在感官被封閉的狀態下找到用一種靈魂溝通的方式,是個非常難忘的經驗。 錢翔則認為溝通不一定需要言語才能交流,這是他想在作品中探討的主題之一。 複選評審則包括陳慧(編劇)、赤塚佳仁(藝術總監)、雷震卿(剪接師)、許志遠(配樂)、張榕容(演員)、王佳惠(造型設計)及陳芯宜(導演),由以上7名選出本屆臺北電影獎入圍名單,所有獎項的得獎名單,將由7位複選評審及4位決選評審共同選出。 2008年臺北電影獎取消不分類混合競賽,以及停止頒發最佳實驗片等獎項,並將百萬首獎限縮於劇情長片作品,以及增設電影技術與演員獎項,導致該屆頒獎總金額有超過三分之二是分配給劇情長片類。 此舉引發臺灣電影工作者和電影評論家的抗議,並參與在2009年臺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所提出「一個流失原創精神的電影節」的公開連署。 此外,本次臺北電影節針對新銳導演舉辦的「國際新導演競賽」、共4百多部影片中,挑出10部國際與2部臺灣電影角逐該獎項,包括掀起小轟動的《美國女孩》與初啼新聲的導演李怡芳首部執導作品《小藍》。

臺北電影節入圍: 昆汀大讚「史上最偉大處女作」 臺北電影節亮相

故事描述男主角在遭遇雷擊後,意外成為替人牽紅線的月老,但劇中的反派也因為前世的恩怨,要向男主角復仇,危險隨著劇情發展一步一步逼近男主角。 邱澤、許瑋甯婚後首度頒獎典禮露面,許瑋甯將與莫子儀頒發最佳劇情長片,《當男人戀愛時》勇奪北影影帝邱澤則壓軸與評審團主席葉如芬頒發百萬首獎;另外,另一組頒獎人為熱門電視劇《華燈初上》裡飾演互為仇敵的李李仁和劉品言,將在北影同臺頒獎,攜手揭曉最佳聲音設計與最佳配樂,楊祐寧、楊謹華等《華燈》演員也將出席擔任頒獎人。 2022臺北電影節雙競賽入圍影片將於6月23日至7月9日在影展期間放映,影展票券6月12日中午12時於OPENTIX正式開賣,7月9日頒獎典禮當天揭曉完整得獎名單。 國際新導演競賽部分,12部入圍作品來勢洶洶,有代表波蘭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正義的現跡」,入選2021威尼斯影展的「去你的垃圾山莊」,入選2022柏林影展的「歡迎光臨便利黑店」及「冰島少年三加一」⋯等,題材多元,臺灣代表則有「美國女孩」阮鳳儀與「小藍」一片導演李怡芳,一同競逐大獎。 去年金馬獎受到相當多討論與肯定的國片「美國女孩」,入圍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角、最佳新人、最佳導演等12項大獎;九把刀「月老」也獲得11項提名;「該死的阿修羅」入圍9項、票房破億的恐怖片「咒」也入圍9項。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