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亮在VR技術裏依舊保持自己的鏡頭語言風格,而VR電影能全景式地展現蔡明亮的空間藝術,讓觀眾沉浸其中。 可惜限於技術,影片中出現了諸如邊緣變形、地面斷層、景深失真等問題(新浪娛樂評)。 影片《家在蘭若寺》將是華語首部VR電影,將使用24個鏡頭,360度的攝影機進行拍攝。 ,蔡明亮表示,「一開始很抗拒,好好拍電影就好,但我想做一個場景造型的電影,我反過來用虛擬實境的方式,做一個更手工的製作。」蔡明亮也希望通過這部電影,讓大家明白他為什麼愛拍長鏡頭。 蔡明亮曾拍攝完《郊遊》之後,自稱將不再拍攝長片,而且「這是神的旨意,不可違背」。
入圍2017年第74屆威尼斯影展VR競賽單元,作品安排在小島Lazzaretto 家在蘭若寺電影2025 Vecchio上播映,乃威尼斯影展爲VR播映量身訂作擁有50個位置的16世紀建築劇院中觀賞作品。 第74屆威尼斯影展競賽單元 2019上海國際電影節 2019日內瓦國際影展 2018墨爾本國際電影節。 剛落幕的第54屆金馬影展,除了臺灣電影在金馬獎稱霸的好消息之外,另一個在影展期間關於臺灣電影的熱門話題,是慢半秒就將錯過,號稱第一部華語VR電影,由HTC出資邀請蔡明亮完成的新作《家在蘭若寺》。
家在蘭若寺電影: 電影 WATCH MOVIE
我不禁好奇:1957 年生的蔡明亮,在他三十而立之年看了聶小倩和寧採臣的電影故事之後,為何要選在 30 年後的自己、也就是 60 歲的時候拍下《家在蘭若寺》The Deserted ? 蘭若寺來自於《聊齋誌異》,當代臺灣如何在最低限環境與成本之下、渾然天成就拍出一個鬼寺? 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魔幻的愛情故事,在山裡養病的小康無法喫到亡母做的飯,鄰居是一位無法走進他的生活的白衣女,他唯一可以訴說心裡話的對象是一條魚精,人與魚之間發生了一段不可思議的愛情故事。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對於香港電影而言,是一個無比輝煌的時代!
- 本屆影展片單,除了先前陸續發布的超強片單,也有蔡明亮首部VR電影《家在蘭若寺》,以及《多桑》 《霸王別姬》《流金歲月》《春光乍洩》在金馬獻映。
- 影片後期應用JauntCloudServices系統進行雲端渲染的處理,全片製作週期為大概10個月時間。
- 「VR敘事會是未來兩、三年,先不要說影視主流,至少會是科技主流,它會帶動影視產業轉型。」話說的篤定,這是劉思銘當初看到的機會。
- 蔡明亮表示, VR 電影與以往的拍攝完全不同,是全新的體驗。
演員包括金馬影帝李康生、金馬影后陳湘琪、多次入圍的陸弈靜,以及角逐本屆最佳女主角的尹馨,展開一場陰陽交會的虛擬夢境。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 家在蘭若寺電影2025 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 蔡明亮作爲一位藝術導演對觀衆的報復完全在這個作品上展現出來了!
家在蘭若寺電影: TNL 網路沙龍守則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影迷們抱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前來西本願寺朝聖大師之作,看來大夥兒都心安了,「還好蔡明亮拍了VR電影還是蔡明亮」,甚至可以預期VR所能呈現的空間感,也許正合適早就不讓攝影機「運動」的蔡明亮。 蔡明亮多年以來對電影創作到觀影空間的執著直接反應在他的作品,以及他在作品宣傳推廣上的發言與行動上。 蔡明亮的作品在此後便不斷與非電影院空間有了交集,再到2014年的《郊遊》直接出走電影院,進入美術館,可以做為一件面對商業戲院系統的抗議,亦是創造另一種觀影空間的突破。 家在蘭若寺電影 影片後期應用JauntCloudServices系統進行雲端渲染的處理,全片製作週期為大概10個月時間。
- 從電影、舞臺劇到裝置展覽,蔡明亮以行者之姿,從容不迫地跨入虛擬實境的場域,無論採用什麼媒介,其獨一無二的敘事手法依然清晰可辨。
- 唯拍攝設備達成了 360 度的環景視覺,其實更符合蔡導電影裡意欲挽留觀者細細探索的蔡氏鏡頭語言需求。
- 當初他接觸到VR,花了半年思索,便認定VR內容會是臺灣可以拿出來跟世界比的本錢,畢竟現在國際有能力做軟硬整合的玩家也就那幾個,比的是誰有勇氣先跳下來。
曾任金馬影展亞洲電影觀察團、臺北電影獎媒體評審、北影部落客評審、痞客邦金點賞十大最佳娛樂部落客,專欄文章暨聲影散見於臺灣各媒體平臺。 與鬼物交媾糾纏的詭魅時刻則是《家在蘭若寺》的主要重頭戲。 蔡明亮導演這神來一筆,成了他近年來作品中戲劇張力最高的一幕。 尹馨由魚化做人形、與小康在水池裡的肉體貼合與緩動作的蠕動,更讓人明明已經把自己藏在 VR 頭顯裡了卻仍無法逼視的恐怖感,堪稱我在十年內看過最驚悚的情慾場面,也是最影史上最聊齋的一幕聊齋。 1987 年的電影《倩女優魂》讓「蘭若寺」成為鬼界代名詞。
家在蘭若寺電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開始,蔡明亮花了很多力氣在看各種VR電影,到後面他就不看了,要自己想,於是他開始每天閉關每天畫畫,確定到第六版劇本之後才開始開拍。 家在蘭若寺電影2025 拍攝期間尹馨看到一張廢棄破爛的牀被慎重地曬太陽,心中有不好的預感,果然是她和李康生演出的道具,幸好沒有被蝨子咬。 在2019年全球航空業的景氣谷底,漢翔不但不氣餒,反而訂下「深蹲」的目標,宣示「2019年是漢翔進入AI的起始年」。
家在蘭若寺電影: 影片特色
當時的香港演藝圈可謂是羣星璀璨、奇才輩出,堪稱是一個奇蹟之地。 當時無論是在產量、票房,還是質量與藝術性上都均創造出了驚人的奇蹟,形成了無比龐大的電影工業,當時的香港電影總產值更是超越了亞洲電影強國印度的寶萊塢,躍居世界第二的位置,僅次於擁有全球市場的好萊塢。 家在蘭若寺電影 2017金馬影展將於本週日(10/22)下午一點於官網開放線上購票! 家在蘭若寺電影 本屆影展片單,除了先前陸續發布的超強片單,也有蔡明亮首部VR電影《家在蘭若寺》,以及《多桑》 《霸王別姬》《流金歲月》《春光乍洩》在金馬獻映。
家在蘭若寺電影: 電影院革命:觀影「儀式」的重建
現場除了歌手黃大煒意外現身之外,導演王小棣也到了現場體驗vr。 小白影音全網所有熱門電影,韓劇,美劇,日劇,臺灣,香港,大陸電視劇線上看,還有日本及全球最新動漫線上看。 主演: 李康生尹馨陸弈靜陳湘琪 導演: 蔡明亮 類型: 電影 愛情 地區: 臺灣 年份: 2017 劇情: 【家在蘭若寺】華語首部VR電影! 蔡明亮認為電影造型的藝術並非說故事的藝術,他早已捨棄了清楚的敘事。
家在蘭若寺電影: Tags: 家在蘭若寺 蔡明亮 HTC VR電影 李康生 電影院革命
《家在蘭若寺》由臺灣導演蔡明亮執導,是世上首部華語長篇 VR 電影,更於去年成功打入威尼斯影展,在新設的 VR 影片界別中參賽,因此成為今年國際電影節中的焦點。 《家在蘭若寺》貫徹蔡明亮電影的風格,大量運用長鏡頭與定鏡手法,加上VR 獨有的沉漫式體驗,讓觀眾的觀影體驗得以昇華,與平常看電影的感覺完全不同。 儘管有着“蔡明亮首部VR作品”的噱頭,《家在蘭若寺》依舊是一部非常蔡明亮的電影:固定機位,凝固的空間,極少的場景。 全片基本由李康生10分鐘泡澡+10分鐘理療+10分鐘癡笑+5分鐘鋤地+5分鐘喫飯組成,極大地考驗了觀眾的耐心,再加上沒有其他VR影片的視覺奇觀或者高潮起伏的劇情,的確是不走尋常路。
家在蘭若寺電影: 電影海報
所以VR以後最適合的發展方向之一就是恐怖遊戲啊,《生化7》bravo。 #Venice2017# VR單元最長就是這個了,而且是競賽片。 還是[郊遊]路子的美術館電影,VR適當緩解了[郊遊]式的觀衆尷尬。 兩三個浴缸鏡頭是亮點(女鬼是從浴缸裏爬出來的,還把小康拖下了水)。 蔡明亮是最適合VR的導演了,他已經徹底放棄了敘事和傳達主題,更多的是營造一個客觀世界,一個生存環境,當然是帶有導演個人印記的。
家在蘭若寺電影: 最新影片
劉思銘和方淦預計該片為20分鐘左右,也要求蔡明亮儘量不要超過這個片長,蔡明亮卻一直認為,二十分鐘是不可能的,影片最終做成了56分鐘。 本站只提供WEB頁面服務,本站不存儲、不製作任何視頻,不承擔任何由於內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爭議和法律責任。 家在蘭若寺電影2025 因為沒人住,任他擺設,成了他的片廠,「有時突然牆角就會開出一束草,一朵花,開拍前,我們不時就要澆水,壁面或紙面就會出現不同的花紋,每天都有變化,美極了。」若非家在蘭若寺,或許還真拍不出《家在蘭若寺》。
家在蘭若寺電影: 網路沙龍—
「那時候真的覺得,臺灣影視產業的優勢不在了。」他說,一但產業成熟,比的就是市場規模,或者誰先做到產業轉型。 回溯過去的產業興衰,唱片被MP3所顛覆,臺灣在影視圈的領先地位被韓國、中國追上,新工具、新競爭者的出現,改變了每個世代的領導者。 故事描述小康在山裡養病,他的亡母來為他做飯,但是他喫不到。 他的鄰居是一名女鬼,也走不進他的生活,他唯一傾訴的對象 家在蘭若寺電影2025 – 是一條魚。
唯拍攝設備達成了 360 度的環景視覺,其實更符合蔡導電影裡意欲挽留觀者細細探索的蔡氏鏡頭語言需求。 家在蘭若寺電影 為了讓觀眾看得更清楚,事實上這次的《家在蘭若寺》8K 高清畫質版本是個將原片重新縫合後製的重製浩大工程。 蔡明亮在分享自己的拍攝心得時提到,在VR電影中,影像的特質被轉變。
當初他接觸到VR,花了半年思索,便認定VR內容會是臺灣可以拿出來跟世界比的本錢,畢竟現在國際有能力做軟硬整合的玩家也就那幾個,比的是誰有勇氣先跳下來。 「我就想,我能不能帶著自己原來在影視、音樂的資源,結合這樣的科技去做新的嘗試?VR還是很新的東西,也只有在這個時機點,我們有機會超前、站到世界去比賽。」劉思銘認為。 對電影或戲劇節目來說,第一場戲都是重要的,帶觀眾掀開整齣戲的輪廓。 而屬於HTC虛擬實境內容中心副總經理劉思銘的第一場戲,是這樣開始的:2015年,當時還是TVBS節目總監的劉思銘,抱著一本厚厚的商業計畫書,向宏達電(HTC)董事長王雪紅提案,說自己想投入虛擬實境的內容製作。 蔡明亮迷戀電影,一如他作為一個作者導演,迷戀著各大影展裡觀眾為他的電影聚集並一同掌聲的場面。
另一側,則是從人才供應端著手,與政治大學、臺北科技大學、文化、實踐等五所大學合作,由威尼斯影展VR競賽片金獅獎得主、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擔任總監,培育VR整合型人才。 在影視娛樂產業打滾20多年,這位業界都很熟悉的「思銘哥」,在下一幕竟又走到一個全新的領域:虛擬實境。 故事描述小康在山裏養病,他的亡母來爲他做飯,但是他喫不到。 他的鄰居是一名女鬼,也走不進他的生活,他唯一傾訴的對象-是一條魚。
該片在蔡明亮住家隔壁的廢墟拍攝,不喜歡使用CG的蔡明亮搭建了一個手工場景:把大量宣紙貼在室內,然後用火烤焦,以修飾營造出一個似真似幻的廢墟。 片中浴缸裏魚的影子慢慢變成人形出來的鏡頭沒有特效,是兩個人先躲在裏面再慢慢出來,靠純粹光學的藝術做出來的。 尹馨飾演的魚爬出來的那場戲,拍攝期間剛好是梅雨季要來之前,蔡明亮等到風雨來了之後拍攝了兩次就成功了。 一個獨自一人在山裏養病的青年,雖然有亡母來為他做飯,但是他喫不到,兩人也無法交流,鄰居則是一個走不進他生活的女鬼,唯一的傾訴對象是自己的魚精戀人。
某種程度上,蔡明亮 8K 高清版的《家在蘭若寺》與李安新片《雙子殺手》有著對於高科技電影不約而同的突破性追求:那就是意圖讓觀眾「看得更清楚」這件事。 ~由知名導演蔡明亮執導的htc全球華人首部vr電影《家在蘭若寺》,找來老班底李康生、尹馨、陸奕靜、陳湘琪演出,片中李康生與尹馨有大尺度演出 … ~htc所投資的vr作品《家在蘭若寺》,與金馬影展合作於中山堂進行放映,首場活動吸引不少影迷與嘉賓朝聖。 導演蔡明亮雖然也出席映後放映,但偏偏不肯開放讓現場觀眾發問。
今年與導演蔡明亮合作,斥資超過5000萬打造的VR電影《家在蘭若寺》,就是虛擬實境內容中心交出的第一份成績單,這部時長55分鐘的電影,有蔡明亮慣有的長鏡頭美學,成功入圍今年威尼斯影展中的兩項VR獎項。 雖然最後鎩羽而歸,但劉思銘認為帶回來的是更有價值的東西。 「這是第一次一個電影人,去定義一部VR電影。」而用VR作為創作媒介、並確定敘事方式,對懂得電影語言的人來說,就是一個新的里程碑。 蔡明亮執導的全球首部華語VR電影長片,入圍2017年第74屆威尼斯影展VR競賽單元,作品安排在小島Lazzaretto Vecchio上播映,乃威尼斯影展為VR播映。 也許我們可以說虛擬實境技術的發明,是被想像來讓觀眾體驗一個全新且像真的一樣的「虛擬世界」,或者打造一個和「真實世界」幾無二致、坐在原地就可以看遍全世界的任務。 但若我們能意識到網路科技的發達,漸漸使得在這個當下的人們根本無法將虛擬與現實劃清界線時,以上二種以科技來創造真實經驗的想像,反而出現這門技術到底是對人類文明是進步還是倒退的恐慌。
家在蘭若寺電影: 全球與區域
~2017 金馬影展映後座談|《家在蘭若寺》The 家在蘭若寺電影 Deserted. 11/6 – 11/19 經典原創VR電影【家在蘭若寺】預告 … 「VR敘事會是未來兩、三年,先不要說影視主流,至少會是科技主流,它會帶動影視產業轉型。」話說的篤定,這是劉思銘當初看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