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也不忘要你不能遺忘,方芮欣到最後選擇留下,要受傷學弟逃出校園,並要他記得,但究竟要他(和觀眾)記得什麼? 更不要說電影煞有介事留下的「致自由」,耳朵立時傳來昆德拉最愛的一個字——「Kitsch」(媚俗)。 有玩過原作的人也知道,整個遊戲體驗源自女主角方芮欣內心糾結的投射,是一張陰鬱心靈地圖,遊戲並沒有解釋各種謎團,例如在放映室播放的人頭影像,還是課室裏時不時出現的字句,遊戲玩家操控女主角,在無意識下走到真相的邊緣,但電影似乎急不及待要打開所有,要求事事來一套完整答案。 《返校》於上週中終於上映,反應好評如潮,首日開畫票房已奪冠!
觀乎《返校》優先場反應,加上戲中主題,電影應該會在香港取得不錯成績,但若以抗爭電影角度去評論,筆者覺得作品始終有點造作。 相比起幾個月前上畫同樣被輿論捧為做抗爭電影的《天氣之子》,此作借環境氣候變化帶出抗爭主題,反而技巧上更為高章,比《返校》的直白來得自然。 其實說作品是抗爭電影都只是大家入場觀影的藉口,想起之前跟朋友在臉書討論電影時就說過一句, 「如果睇《返校》會動容的話,咁點解唔將呢份情緒放去現實嘅抗爭運動呢?」付錢入場,然後散場時喊兩喊,心裡嗌句口號,網上呼籲一下,情緒找到出口,但,這並非叫「抗爭」。 一套電影帶出訊息,而又令你有所感受和反思,已經是一套成功的電影。 《返校》上畫引起的輿論,甚至標籤做抗爭電影,足已証明它是一套成功的電影,只是,挾住今屆金馬獎最多提名的作品之名上畫,自然有更高期望,可是直白都要說句,有點過譽了。
返校電影香港: 劇情
香港方面,《返校》於12月5日正式上映[27][28],11月21日起舉行優先場[28]。 《返校》原定於10月17日上映,但在9月20日被發現有關電影檔期資料突然遭刪去,而用作宣傳的臉書專頁“返校 Detention 電影-香港”也一度消失[27]。 9月24日,香港官方粉絲頁重新上線,並且宣佈《返校》延至12月5日上映[27][29],雖然《返校》成功定檔,但未來上映時可能如電影《十年》和紀錄片《消失的檔案》一樣,可能被戲院安排人流較少或在偏遠地區戲院上映[30]。 起初《返校》優先場只有6間戲院同意安排映期[31][32][28],正式上映則增至11間戲院[32][28]。 2019年6月19日,導演徐漢強表示:“《返校》電影版是以‘完全忠於原作精神、故事背景和主線劇情’的方式進行改編的,該有什麼就有什麼。 ”,並表示:“遊戲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主線將全員登場,我們也在維持原作基礎下,擴張世界觀和增加故事細節。
多年後,魏仲廷因解嚴而赦免出獄,他克服了恐懼,到張明暉的墳上祭掃後「返校」,到即將拆除的翠華中學,將張明暉的絕筆信與定情之物白鹿項鍊,交給了方芮欣的靈魂,並向她表示他會永遠記得方芮欣。
返校電影香港: 大陸十一長假前3天 電影新片票房突破17億人民幣
另外,劉德華曾在20年前與張涵予合作電影《天下無賊》,當時他是飾演小偷,而張涵予是飾演警察,沒想到20年後亦如是,讓不少網民感到二人甚有緣份。 而他們除了這兩部電影外,還曾合作過兩次,一共4次,經過這些年張涵予認為大家都有變化,而始終不變的就是一顆熱愛電影的心,更激讚劉德華仍是影視界的勞模(在工作崗位上敬業奉獻的人),他的拼搏精神是大家值得學習的。 劉德華監製兼特別出演的電影《莫斯科行動》正於內地熱映,他在戲中飾演的「瓦西里」可謂是一個悲情人物,一心尋找女兒,到最後終於可以想見時,卻被子彈灼傷雙眼,導致失明,賺足觀眾眼淚。 《返校》在臺灣上映前,依然有中國大陸媒體報導《返校》相關新聞[33][34];不過當《返校》在臺灣正式上映後,《返校》在中國大陸遭到封殺,網路上禁止討論《返校》、片名被禁止刊登[34][35]。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派員到校,包括張明暉在內的所有讀書會成員皆被拘捕,有的被處決,有的死於刑求,連借儲藏室鑰匙給讀書會的工友也被虐殺。
- 方芮欣返家後,發現父親遭憲兵隊逮捕,父親要方芮欣讓母親通知白教官,在他離開後,方芮欣才知道父親之所以被捕,正是因為母親的檢舉。
- 由於「返校」劇情涉及歷史議題,尤其對當今香港社會而言,可說是格外敏感。
- 另外,劉德華曾在20年前與張涵予合作電影《天下無賊》,當時他是飾演小偷,而張涵予是飾演警察,沒想到20年後亦如是,讓不少網民感到二人甚有緣份。
- 作為話題,《返校》是成功的,超越《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成為近年最賣座本土電影,更有銀幕外的推波助瀾。
- 多年後,魏仲廷因解嚴而赦免出獄,他克服了恐懼,到張明暉的墳上祭掃後「返校」,到即將拆除的翠華中學,將張明暉的絕筆信與定情之物白鹿項鍊,交給了方芮欣的靈魂,並向她表示他會永遠記得方芮欣。
- 改編自同名遊戲的電影《 返校 》,榮獲本屆金馬獎多達12項提名,不但令導演徐漢強得到「最佳新導演」提名,而「最佳女主角」王淨及「最佳新演員」曾敬驊亦同時人氣大增。
- 片中的“翠華中學”實際地點在屏東縣潮州鎮,是早已於2001年停招的志成工商[16];劇組在校園駐守了4個月,也找來附近學校學生當臨時演員[16]。
本來在遊戲中面色蒼白的一眾角色,來到真人電影除了增添了一點點血色,演魏仲廷的曾敬驊與演方芮欣的王淨也令本來的角色更立體:魏仲廷具有陽光氣息、正氣堅定、對同坐一條船的兄弟不離不棄;方芮欣對愛情的無限憧憬、到後來經歷轉折後內心萌生惡意……這些細微情感都活現於鏡頭前。 返校電影香港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飾演張明暉老師的帥哥傅孟柏,本來遊戲中他跟方芮欣的感情瓜葛只以文字及簡單構圖表達,我在遊玩時對二人的禁斷師生戀沒有太大感觸,現在電影版都被二人演出而活化過來,在平白中加上一點令人難忘的血與淚痕。 方芮欣的學號在遊戲中是「 」,在劇中被改為「493856」,意思是紀念「臺灣戒嚴於1949年,時間長38年又56天」。 魏仲廷的學號「501014」是紀念基隆高中前校長鍾浩東的忌日,身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的鍾浩東組織《光明報》,鼓吹推翻「造成二二八事件的政權」,遭到蔣中正政府於1950年10月14日槍斃於馬場町[20]。 開頭中的魏仲廷和方芮欣所在的翠華中學是處於陰間地府似的空間,充滿着陰間地府的鬼物;倆人其實是以靈魂的狀態困在此空間。
返校電影香港: 返校 電影版香港12月5日上映 要清算的該是那些不公不義之事…
比桑(Luc 返校電影香港 Besson)《LUCY:超能煞姬》(Lucy)的李耀華擔任製片,將這款恐怖又具有深遠時代意義的電玩搬上大螢幕,並即將在今年12月5日上映。 臺灣青春校園電影一向在香港電影非常喫香,《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時代》都相繼爆出。 至於以恐怖片包裝的《返校》,早前原定安排於10月上映,無奈檔期突然被抽起,就連Facebook專頁都憑空消失,雖然有解釋指因為同一檔期有多套電影上映,因此需要《返校》讓期。 《返校》為2015年臺灣廠商赤燭開發的恐怖遊戲,由創作總監姚舜庭連同四人開發,屬超小型獨立製作。 《返校》希望透過遊戲形式營造懸疑恐怖氛圍,再從這種氛圍重新建構出上一代臺灣人都曾經歷過政治逼害的恐懼與絕望,讓玩家直面臺灣無法忘記也不應忘記的時代傷痕。 當然,《返校》發生於五十多年前的戒嚴時期,當年的環境、氣氛與運作,大多觀眾都未經歷過,甚至可能看不明白。
- 也沒有誰說創作者不可以架空或更改歷史,你看塔倫天奴的《從前,有個荷里活》,不是讓莎朗.
- 在《12怪盜》上映前能夠與全體成員見面,機會難得之餘、門票天價亦震驚全港,但相信鏡粉亦會爭相購買,先睹為快。
- 《返校》為2015年臺灣廠商赤燭開發的恐怖遊戲,由創作總監姚舜庭連同四人開發,屬超小型獨立製作。
- 恢復記憶,發現事實真相的方芮欣決定拯救被陰間鬼魂抓捕的魏仲廷,讓他重返陽間以讓在陽間監獄裏垂死的魏仲廷恢復生機。
戒嚴時期的臺灣電影,意識形態要正確,說着字正腔圓的國語,而在官方掌控的環境下,愛情電影成為了銀幕下年輕觀眾心聲,他們反抗上一代的無知,主角們流露對追求自主、自由的慾望。 雖然,如今這批愛情故事(如改編瓊瑤的小說)難免會讓人失笑,但反抗的意識有可能比《返校》更大。 電影雖以跳線剪接敍述故事,不過並無礙觀眾瞭解劇情,反而要批評是電影拍得不夠感染力,劇本裡麪人物追求自由的決心,描寫略為直白,就是無論對白還是劇情鋪排都「畫公仔畫出腸」,生怕觀眾看不明,劇情推進乏力,要靠的是觀眾本身對現身社會和過往戒嚴歷史認知去投入,纔有特別深的感受。 而當我跳出自身對香港近半年環境的感受去看,就發現角色追求的崇高理念,其動機不足令人感動。 外界揣測戲中因為提及臺灣於上世紀60年代,面對戒嚴令及白色恐怖,嚴禁私自結黨和禁止人民閱讀禁書等等的情節,擔心會將香港時下情況連繫上,加上戲中更有憲兵毒打學生逼供、限制學生自由和思想的劇情,顯得相當敏感。
返校電影香港: 電影2019
為了遷就電影視覺,故事的切入點雖略有不同,但其劇情發展也和原著相差不大,有玩過遊戲的可盡情享受影像化後的衝擊力,因害怕恐怖遊戲而錯過《返校》的朋友這次也不應錯過。 關於權力和自由,也是活生生發生當中的情節,因政治受迫害的人民,和追求自由的師生,真正該清算的該是那些不公不義之事,其實真正令人心寒的從來不是魑魅魍魎,而是暴政與白色恐怖,玩過《返校》原作該會體會更深。 返校電影香港2025 獲本屆金馬獎多達12項提名、改編自同名人氣遊戲的電影《返校》,由金馬提名「最佳新導演」徐漢強一嗚驚人執導、「最佳女主角」提名王淨及「最佳新演員」提名曾敬驊領衡主演,將於12月5日為大家帶來一段可佈的禁忌之戀… 返校電影香港 返校電影香港2025 導演徐漢強榮說:作為遊戲玩家,《返校》原作中詭譎視覺和淒美故事震撼了我許久。
返校電影香港: 臺灣人氣恐怖遊戲改編的電影《返校》,首日在臺上映就突破1800萬元新臺幣(將約$455萬淘元),不少影迷都非常關心香港何時上畫,電影原定於10月17日上映但因檔期有變遭延遲,最近就有好消息,確實將於12月5日在香港上映!
同時,遊戲中的驚嚇元素也被巧妙地轉換了形式呈現:電影版消減遊戲中的推理環節,再將在遊戲中出現的道具轉化成驚慄情節,像老人家甩掉的牙、吊在天花板的布袋戲偶等,這些驚慄元素尤其在電影早段頻頻出現,讓不少女觀眾在戲院內都失聲尖叫。 1962年,正值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當時中國國民黨領導的蔣中正政府以防止共產主義滲透等理由頒佈臺灣省戒嚴令,路上舉目皆是反共標語,國民黨政府亦鼓勵人民告密檢舉匪諜,並嚴禁私自結黨。 同時為了管制言論思想,中華民國政府將許多書籍列為禁書,禁書類別甚廣且認定標準不一,例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詩人泰戈爾的《飄鳥集》[註 1]即是其一。 返校電影香港2025 但在這樣的高壓環境下,仍有許多人在臺灣各個角落暗中舉辦讀書會,追尋自由。
返校電影香港: 票房
之後張明暉被依叛亂罪槍決,魏仲廷聽從建議,招供以保住性命;方芮欣則因愧疚難耐,在禮堂舞臺上自縊身亡,以死向枉死孤魂謝罪。 開頭中的魏仲廷和方芮欣所在的翠華中學是處於陰間地府似的空間,充滿着陰間地府的鬼物;倆人其實是以靈魂的狀態困在此空間。 恢復記憶,發現事實真相的方芮欣決定拯救被陰間鬼魂抓捕的魏仲廷,讓他重返陽間以讓在陽間監獄裏垂死的魏仲廷恢復生機。 這一句對白在腦海裏嗡嗡作響,因為「白色恐怖」是每個臺灣人都不願憶起的黑暗往事。 作為話題,《返校》是成功的,超越《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成為近年最賣座本土電影,更有銀幕外的推波助瀾。 返校電影香港 過去臺灣的商業製作電影鮮少有觸及「白色恐怖」,1990年代出現了幾部關於那時期的電影,如侯孝賢的《好男好女》和萬仁的《超級大國民》等,也刻劃過受害者。
返校電影香港: 遊戲道具轉化成驚慄情節
此電影由徐漢強執導,王淨、傅孟柏、曾敬驊、蔡思韻及朱宏章主演,講述在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的山區高中裏,一羣不願服從威權體制的左派份子受到政府懲治的故事。 本片在第56屆金馬獎獲得十二項提名,為該屆入圍獎項最多的作品[5];並獲得最佳新導演、改編劇本、視覺效果、美術設計及原創電影歌曲五個獎項[6][7][8][9][10],亦在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獲得最佳亞洲華語電影的提名[11]。 此電影由徐漢強執導,王淨、傅孟柏、曾敬驊、蔡思韻及朱宏章主演,講述在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的山區高中裡,一羣不願服從威權體制的左派份子受到政府懲治的故事。
返校電影香港: 周潤發指中國電影審查限制多 引發中國網友批評
也沒有誰說創作者不可以架空或更改歷史,你看塔倫天奴的《從前,有個荷里活》,不是讓莎朗. 但大家都知道是不可能發生的,讓電影的「可能」去質問歷史和現實,是一種狡猾的玩弄。 我們可以視《返校》為近年針對年輕人的反烏託邦電影,同樣帶着反抗極權之態的荷李活電影,每個角色都為了得到自由、生存而戰鬥,《返校》是這一系列變奏曲,不能說它沒有的態度,只不過顯淺得經不起推敲。 因為《返校》涉及讀書會,不管是遊戲還是電影都滲透著一種非常濃厚的文藝氣息,而遊戲因為時間長度和表達媒介能容納更多文字,其文藝色彩更為強烈。 返校電影香港2025 對於周潤發讚揚韓國電影,中國網友羣起反駁,「韓國電影現在處境很好嗎?今年過盈虧線的電影才幾部」「現在還在吹韓國電影界啊?韓國電影界都快死了啊」。 說到尾,《返校》能夠在臺灣開畫大收,更被喻為本年度甚至近幾年來的最佳臺灣電影,真的不無道理,即使你是歷史白癡或是討厭政治,都能吸引任何人士入場觀看,而看完又有點坐立不安。
返校電影香港: 《返校》12月香港上映!奪金馬5項大獎 臺灣白色恐怖+禁忌電影入場前必知5大看點
方芮欣也面對她的地獄,驚醒後不久發現面目全非的學校,狂風驟雨無法離開,連平常路過的路都被衝斷,與一同被困的學弟魏仲廷探路,忘記了何時被困,眼看着靈體飄移無法阻擋,又不知眼前是活路還是死路。 《返校》的開場像一般典型的恐怖電影,把玩仿哥德式的場景,經歷未知所帶來的陰森恐怖,但帶着驚慄電影的期待難免會讓人失望,除了幾下突兀的跳剪帶來驚嚇感,校園內遊蕩的沒有五官的魍魎,還有面目猙獰的鬼差密密經過,電影很快就提前打開結局,將原本隱藏至深的謎底和曖味氛圍一掃而空。 至於,若抱恐怖片心態入場的觀眾,也許會失望,事實上導演所運用的嚇人技巧一般,始終作品以劇情及其訊息為主,此等方面筆者就不贅去批評。 電影入圍12項金馬獎,無奈觀後感與期望有落差,筆者當然明白,出現此情況,全因今年沒有內地電影報名參與,自然大大增加了其他作品入圍各個獎項的機會。 雖然如此,《返校》還是有令人驚喜的地方,女主角王淨演齡尚淺但表演不俗,外表清新可人,不負臺灣盛產氣質女演員之名,是未來值得關注的新演員。
返校電影香港: 臺灣大熱恐怖遊戲改編的真人版電影《返校》終於上映,故事講述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歷史,飾演學姐方芮欣的王淨和飾演學弟魏仲廷的曾敬驊引起討論外,當中不少校園埸景和臺詞金句都令人印象深刻,不如一齊回味電影中多句經典對白!
只可惜,《返校》原定於10月17日在香港上映,但後來因「技術性延遲」原因暫緩上映,現在映期未定,但早前用作宣傳的facebook專頁「返校 Detention 電影-香港」已被刪去,到底是甚麼原因,實屬未知之數。 香港觀眾急不及待的話,相信要飛到臺灣入場,或者要再等等了。 《返校》的說故事方式,穿梭於夢境與真實之間,故事不算複雜,卻帶來不少懸疑感及壓迫感。 別忘記,《返校》本身是遊戲,電影也像冒險遊戲一樣,玩家/觀眾先跨過部分躲避敵人關卡,然後蒐集情報與物品,直到收集完畢,才能找出進入下一章節的線索。 2017年6月21日,影一製作所確認取得同名遊戲《返校》的電影拍攝版權,由第40屆金鐘獎導演徐漢強執導[12][13],監製李烈表示劇情本身還是以“人”作爲出發點,別因“白色恐怖”這樣的背景,而誤將重點放到了政治議題上[14][15]。 片中的“翠華中學”實際地點在屏東縣潮州鎮,是早已於2001年停招的志成工商[16];劇組在校園駐守了4個月,也找來附近學校學生當臨時演員[16]。
返校電影香港: 上映資料
不過,就算你看不明白當中白色恐怖,電影本身的恐怖緊張,以及年輕人追尋愛情與自由的情節,都足以令人看得投入。 《返校》看似是愛情故事,但突然有一夜,方芮欣和高二男生魏仲廷,在暴雨中的空無一人的校園中甦醒,二人被困於學校,嘗試逃出和尋找失蹤的張老師,卻發現學校的各種事物與場景,都有着不為人知、深埋已久的歷史恐怖真相。 此電影由徐漢強執導,王淨、傅孟柏、曾敬驊、蔡思韻及朱宏章主演,講述在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的山區高中裏,一羣不願服從威權體制的左派份子受到政府懲治的故事。 返校電影香港2025 本片在第56屆金馬獎獲得十二項提名,爲該屆入圍獎項最多的作品[5];並獲得最佳新導演、改編劇本、視覺效果、美術設計及原創電影歌曲五個獎項[6][7][8][9][10],亦在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獲得最佳亞洲華語電影的提名[11]。 改編自同名遊戲的電影《 返校 》,榮獲本屆金馬獎多達12項提名,不但令導演徐漢強得到「最佳新導演」提名,而「最佳女主角」王淨及「最佳新演員」曾敬驊亦同時人氣大增。
返校電影香港: 遊戲比電影更多文字渲染
身處其中面對無差別攻擊、失蹤,以及被自殺的消息,我們慢慢也體驗到曾經於我們遙遠而不可知的「白色恐怖」。 返校電影香港 現實世界又比電影發生的事更超現實,經歷了香港這幾個月來的變化,不禁要問,為何還要進場自討沒趣? 銀幕上的事太簡單太分明,如夢醒一樣快快忘卻,現實卻又無法一覺醒來回到我們以前熟悉的世界。
但在這樣的高壓環境下,仍有許多人在臺灣各個角落暗中舉辦讀書會,追尋自由。 不少香港影迷得知消息後,似乎對這樣的作法已見怪不怪,標語修改事小,但希望電影劇情能「原汁原味」地呈現,不要有刪減劇情的情形出現,希望欣賞「一刀未剪」的版本。 返校(Detention)是一部集合懸疑、驚慄、恐怖元素的電影,現在已經落畫,香港的公映時間是2019年11月21日。 《返校》在臺灣上映前,依然有中國大陸媒體報導《返校》相關新聞[33][34];不過當《返校》在臺灣正式上映後,《返校》在中國大陸遭到封殺,網絡上禁止討論《返校》、片名被禁止刊登[34][35]。 和遊戲的序章一樣,《返校》的故事從這位高中女生方芮欣(王淨 返校電影香港 飾)在暴雨中的校園甦醒後展開,空無一人的教室,只有遊蕩的魑魅魍魎。
返校電影香港: 故事原型
電影《返校》由同名恐怖遊戲改編,故事以1960年代戒嚴時期的臺灣為背景,講述輔導老師張明暉和高三女生方芮欣的一段師生戀,帶出當時校園內充斥白色恐怖。 《返校》電影的政治意味濃厚,這和遊戲故作懸疑的敘事手法很不一樣。 當憲兵闖進校園抓走了一名教師,他大喊着:「國家殺人!」這一幕尤其震撼! 而當魏仲廷說起關於「讀書會」的祕密時,才發現那是兩位教師帶着幾位學生閱讀政府禁書的集會!
返校電影香港: 電影
開畫當日電影中以《返校》單日得$328,150成績最好,連同早前優先場首日開畫錄得$1,099,242! 首映開畫票房達冠兼得過百萬元票房紀錄,經過本週末,截至12月9日為止,票房已過三百萬($3,021,450)! 《返校》在臺灣上映前,依然有中國大陸媒體報導《返校》相關新聞[33][34];不過當《返校》在臺灣正式上映後,《返校》在中國大陸遭到封殺,網路上禁止討論《返校》、片名被禁止刊登[34][35]。 「你們香港電影能不能找找自己的原因呀?國內四五十億的票房都是愛國主義題材嗎?恐怕是避重就輕甩鍋內地電影審查制度吧」「老香港電影人的傲慢,大陸的審查是嚴格,但跟香港電影的沒落沒什麼太大關係」「香港電影人言必怪環境。也對!人永遠不會承認自己的失敗」。 返校電影香港 在微博相關討論串,許多中國網友肯定「發哥」說的是實話,「他不缺錢不缺名,所以敢於發聲」「發哥說得太對了!!!內娛拍了也不讓播啊!」「中國電影人也不是沒有創新,只是審核通不過」,不少人還擔憂發哥因此遭封殺。